《碎石装置及其圈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碎石装置及其圈套.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2151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7 CN 202821516 U *CN202821516U* (21)申请号 201220448622.7 (22)申请日 2012.09.04 A61B 17/221(2006.01) (73)专利权人 王东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 168 号 专利权人 安瑞医疗器械 (杭州)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王东 李兆申 徐庆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214 代理人 李久林 (54) 实用新型名称 碎石装置及其圈套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碎石装置。
2、的圈套, 形 成圈套的钢丝绳上设有刻度标记。还公开了采用 上述圈套的碎石装置。本技术方案在圈套上设置 刻度标记, 长度均匀一致, 颜色鲜艳在内镜下可 视, 这样医生的可以准确判断结石大小, 从而根据 结石的实际情况, 调整圈套大小或者更换圈套, 减 少手术处理时间。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4 页 1/1 页 2 1. 碎石装置的圈套, 其特征在于, 形成圈套的钢丝绳上设有刻度标记。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碎石装置的圈套, 其特征在。
3、于, 该圈套 (100) 由两根钢丝绳 (130、 140) 伸出鞘管 (200) 的远端形成, 两根钢丝绳 (130、 140) 的一端通过端帽 (110) 固定 连接, 所述刻度标记 (120) 为均匀间隔印刷在两根钢丝绳 (130、 140) 上的彩色印刷标记。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碎石装置的圈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两根钢丝绳 (130、 140) 均由多股单体钢丝相互缠绕而成。 4. 碎石装置, 其特征在于, 采用如权利要求 1 至 3 中任一项所述的圈套。 5. 碎石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鞘管 (200) 、 固定座 (300) 、 调节滑动部和手柄操作部 (600。
4、) , 以及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圈套 (100) , 形成圈套 (100) 的两根钢丝绳 (130、 140) 的另 一端从鞘管 (200) 的远端贯穿至近端并与调节滑动部连接 ; 所述鞘管 (200) 的近端固定在固定座 (300) 上, 固定座 (300) 与手柄操作部 (600) 滑动 连接并能够在手柄操作部 (600) 的驱动下前后移动, 调节滑动部安装在手柄操作部 (600) 上 ; 所述调节滑动部包括右调节滑动部 (400) 和左调节滑动部 (500) : 右调节滑动部 (400) 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 (600) 上的右轨道管 (470) , 右轨道管 (470) 上安装右滑动。
5、管 (440) , 右滑动管 (440) 与右轨道管 (470) 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 右滑动管 (440) 上固 定右实心轴 (420) , 右实心轴 (420) 与鞘管 (200) 内的一根钢丝绳 (130) 固定连接 ; 左调节 滑动部 (500) 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 (600) 上的左轨道管 (570) , 左轨道管 (570) 上安装左 滑动管 (540) , 左滑动管 (540) 与左轨道管 (570) 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 左滑 动管 (540) 固定左实心轴 (520) , 左实心轴 (520) 与鞘管 (200) 内的另一根钢丝绳 (140) 固 定。
6、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821516 U 2 1/9 页 3 碎石装置及其圈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结石碎石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内镜下通过调节圈套大 小对结石进行切碎的碎石装置, 以及碎石装置上使用的圈套。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消化道内结石多见于不慎吞服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形成的结石, 结石是临床 上的常见病、 多发病, 常见有空腹食用柿子饼、 山楂等等, 另一类是吞服异物形成的结石, 使用如下的方法及器械对结石进行碎石, 即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 碎石器械与内窥镜组合使 用, 通过各种手段对消化道内的结石进行碎石。 0003 现有技术中, 使用如下。
7、的方法和碎石装置, 以对结石进行碎石 : 0004 1、 药物治疗选用中西药物, 以改变患者结石周围的环境, 使结石松软、 溶解、 变小, 提高消化道功能, 促进其自然排出。 中医中药治疗结石是我国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之一, 中 医认为胃石发病机制属于食积不化、 蕴结于喂, 故以消积化滞、 软坚散结、 和胃键脾、 行气活 血之法。但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比较慢, 效果不彻底。 0005 2、 外科手术取石, 其缺点是需要麻醉、 开腹、 创伤面大, 手术中有危险, 术后容易感 染, 病程长、 费用高、 治疗恢复期长, 病人痛苦。 0006 3、 碎石器械与内窥镜组合使用, 进行取石、 碎石。 0007 。
8、公开号为 US6673080B2 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碎石器械, 在鞘管顶端安装一个被 限制形状和大小的圈套, 其圈套是有两根钢丝绳一端被端帽固定, 另一端被连接管和牵引 绳固定, 两根钢丝绳不能通过调节机构进行单独收缩或伸出, 只能使符合其形状大小的结 石被切碎, 且圈套上没有刻度标记不利于医生对结石的初期判断, 手柄操作部结构简单安 全性下降。 0008 公开号为 US2008/0009884A1 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碎石器械, 其中碎石部位由 多根钢丝绳两端被固定从而形成一个规则的立体圈套, 其中钢丝绳与钢丝绳之间间隔很 小, 不利于结石被嵌入其中, 对于较大结石不适用, 通用性和实用不。
9、强, 由于其由多股钢丝 绳组成, 在手柄操作部对其用力时, 结石所受力相对分散, 不适用于对硬度较大的结石且其 碎石部分通过牵引绳固定在手柄操作部, 不能更换互换性差。此外, 钢丝绳两端被固定, 不 能通过调节机构进行单独收缩或伸出, 只能使符合其形状大小的结石被切碎, 且圈套上没 有刻度标记不利于医生对结石的初期判断, 手柄操作部结构简单安全性下降。 0009 中国专利号为 ZL99256593.6、 ZL200520008785.3、 ZL96235756.1 的专利文献中公 开的碎石器械, 多只有一个大体的外观结构、 碎石圈套和手动转动部, 在临床使用的碎石装 置中, 通常为了可靠的把结。
10、石碎掉便于取出或排除体外, 在手柄操作部分设立一个拉动结 构, 当开始缩紧圈套时, 需要医生一只手握住架子, 另一只手转动手柄, 这时医生的两只手 多被束缚, 当需要调整内镜时, 需其他人辅助, 这样不利于动作的一致性, 加大了医疗风险, 且手柄操作部分结构简易, 安全性能大大下降, 容易造成该装置报废, 造成浪费或延误医生 宝贵的手术时间。此外, 碎石圈套也不可调整, 也不具有刻度标记。 说 明 书 CN 202821516 U 3 2/9 页 4 0010 在实际临床使用时, 由于人体差异存在的结石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 加上人体腔 道的正常蠕动, 使用圈套套取结石时, 容易和待切碎的结石滑。
11、脱, 此时需要不断的调整和重 新张开圈套, 再次进行碎石 ; 另外, 从碎石效果上来说, 对于小结石碎石, 使用比较小的圈套 比较合适 ; 对于比较大和形状不规则的结石碎石, 需要比较大的圈套或再次调整圈套形状 进行剩余结石的切割, 这样才能达到彻底碎石 ; 因此, 如果圈套选择不适当的碎石, 则起不 到碎石的目的。 临床使用时, 操作医生在内窥镜视野的辅助下, 会首先判断圈套是否对结石 进行了套取, 然后才会收缩圈套。但是,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碎石装置, 或者因为圈套太小或 太大对结石大概尺寸很难判断从而难以套取, 或者因为第一次切碎之后切剩余结石再次使 用时原本的圈套已经不合适了。这样当临床。
12、上发现套取对象结石不合适时, 只能将碎石器 械退出或不停更换直到合适为止, 这样就造成了浪费或延误医生宝贵的处理的时间。 并且,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碎石装置, 其圈套部分没有带刻度标记容易导致医生的初步判断误差较 大甚至失误 ; 有些受到手柄结构、 支撑结构的限制, 在切碎有些大结石情况不可避免的会导 致手柄连接处断裂, 容易造成钳道和人体腔道损伤 ; 这些碎石器械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能 更换钢丝绳再次使用, 导致病人治疗成本上升, 增加病人负担。 发明内容 0011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碎石装置上使用的 圈套, 该圈套上形成有便于识别的刻度标记。 0012 本。
13、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圈套的碎石装置。 0013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 0014 碎石装置的圈套, 形成圈套的钢丝绳上设有刻度标记。 0015 作为优选, 该圈套由两根钢丝绳伸出鞘管的远端形成, 两根钢丝绳的一端通过端 帽固定连接, 所述刻度标记为均匀间隔印刷在两根钢丝绳上的彩色印刷标记。刻度标记由 医用油墨印刷在左右两根钢丝绳上, 长度一致, 颜色鲜艳在内窥镜下能够清晰的看到, 医生 可用于初步判断结石大小 ; 结构简单、 制造使用方便。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的两根钢丝绳均由多股单体钢丝相互缠绕而成。 0017 碎石装置, 采用如上所述。
14、的圈套。 0018 作为优选的碎石装置, 包括鞘管、 固定座、 调节滑动部和手柄操作部, 以及如上所 述的圈套, 形成圈套的两根钢丝绳的另一端从鞘管的远端贯穿至近端并与调节滑动部连 接 ; 所述鞘管的近端固定在固定座上, 固定座与手柄操作部滑动连接并能够在手柄操作部 的驱动下前后移动, 调节滑动部安装在手柄操作部上 ; 所述调节滑动部包括右调节滑动部 和左调节滑动部 : 右调节滑动部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上的右轨道管, 右轨道管上安装右 滑动管, 右滑动管与右轨道管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 右滑动管上固定右实心 轴, 右实心轴与鞘管内的一根钢丝绳固定连接 ; 左调节滑动部包括固定在手柄操。
15、作部上的 左轨道管, 左轨道管上安装左滑动管, 左滑动管与左轨道管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 固定, 左滑动管固定左实心轴, 左实心轴与鞘管内的另一根钢丝绳固定连接。 0019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 在圈套上设置刻度标记, 长度均匀一致, 颜色鲜艳在内镜下可视, 这样医生的可以准确判断结石大小, 从而根据结石的实际情况, 调 整圈套大小或者更换圈套, 减少手术处理时间。 说 明 书 CN 202821516 U 4 3/9 页 5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表示碎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俯视) ; 0021 图 2 表示碎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侧视) ; 0022 图 3 表示。
16、圈套伸入外鞘管的示意图 ; 0023 图 4 表示圈套伸出外鞘管的示意图 ; 0024 图 5 表示实施例 1 中圈套的结构示意图 ; 0025 图 6 表示实施例 1 中端帽的结构示意图 ; 0026 图 7 表示实施例 1 中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8 表示实施例 1 中前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28 图 9 表示实施例 1 中润滑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29 图 10 表示实施例 1 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 0030 图 11 表示实施例 1 中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 0031 图 12 表示实施例 1 中开关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 0032 图 13 表示实施例 1 中。
17、加强环的结构示意图 ; 0033 图 14 表示实施例 1 中左调节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 0034 图 15 表示实施例 1 中右调节滑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 0035 图 16 表示实施例 1 中左滑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36 图 17 表示实施例 1 中右滑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37 图 18 表示实施例 1 中实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 0038 图 19 表示实施例 1 中左轨道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39 图 20 表示实施例 1 中右轨道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40 图 21 表示实施例 1 中手柄操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 0041 图 22 表示实施例 1 中手柄操作部的内部零。
18、件机械连接示意图 ; 0042 图 23 表示实施例 1 中手柄操作部往后移动的示意图 ; 0043 图 24 表示实施例 1 中手柄操作部往前移动的示意图 ; 0044 图 25 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圈套缩入外鞘管) ; 0045 图 26 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圈套伸出外鞘管) ; 0046 图 27 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调节一根钢丝绳改变圈套形状) ; 0047 图 28 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调节两根钢丝绳改变圈套形状) ; 0048 图 29 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圈套被收紧) ; 0049 图 30 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调整圈套。
19、形状后继续切割) ; 0050 图 31 表示本实用新型端帽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 0051 图 32 表示本实用新型端帽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 0052 图 33 表示本实用新型前端套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 0053 图 34 表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 0054 图 35 表示本实用新型实心轴与钢丝绳连接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 0055 图 36 表示本实用新型滑动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2821516 U 5 4/9 页 6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0057 实施例 。
20、1 : 0058 如图 1、 图 2 所示的一种碎石装置, 包括圈套 100、 鞘管 200、 固定座 300、 调节滑动 部和手柄操作部 600 ; 所述圈套 100 由两根钢丝绳 130、 140 伸出鞘管 200 的远端形成, 两根 钢丝绳 130、 140 的一端通过端帽 110 固定连接, 两根钢丝绳 130、 140 的另一端从鞘管 200 的远端贯穿至近端并与调节滑动部连接 ; 所述鞘管 200 的近端固定在固定座 300 上, 固定 座 300 与手柄操作部 600 滑动连接并能够在手柄操作部 600 的驱动下前后移动, 调节滑动 部安装在手柄操作部 600 上 ; 所述调节滑。
21、动部包括右调节滑动部 400 和左调节滑动部 500 : 右调节滑动部400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600上的右轨道管470, 右轨道管470上安装右滑 动管 440, 右滑动管 440 与右轨道管 470 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 右滑动管 440 上固定右实心轴 420, 右实心轴 420 与鞘管 200 内的一根钢丝绳 130 固定连接 ; 左调节滑动 部 500 包括固定在手柄操作部 600 上的左轨道管 570, 左轨道管 570 上安装左滑动管 540, 左滑动管 540 与左轨道管 570 滑动连接并通过锁紧部件锁紧固定, 左滑动管 540 固定左实 心轴 520, 左实心轴。
22、 520 与鞘管 200 内的另一根钢丝绳 140 固定连接。 0059 所述右实心轴 420 通过右连接管 410 与鞘管 200 内的一根钢丝绳 130 固定连接 ; 所述左实心轴 520 通过左连接管 510 与鞘管 200 内的另一根钢丝绳 140 固定连接。所述右 滑动管 440 在右轨道管 470 的管孔内轴向移动并通过右固定螺栓 450 锁紧固定, 右实心轴 420 插入右滑动管 440 的中心孔内并通过右紧固螺栓 460 固定连接, 所述右轨道管 470 上 设有能够供右固定螺栓 450 和右紧固螺栓 460 导向移动的轨道槽 ; 所述左滑动管 540 在左 轨道管 570 的。
23、管孔内轴向移动并通过左固定螺栓 550 锁紧固定, 左实心轴 520 插入左滑动 管 540 的中心孔内并通过左紧固螺栓 560 固定连接, 所述左轨道管 570 上设有能够供左固 定螺栓 550 和左紧固螺栓 560 导向移动的轨道槽。所述圈套 100 的两根钢丝绳 130、 140 上 均形成有刻度标记 120。所述鞘管 200 由润滑管 230 外面套设弹簧管 220 构成, 润滑管 230 为柔性内表面连续的管状结构, 弹簧管220为扁钢丝紧密缠绕而成, 弹簧管220的远端固定 一个能够收紧圈套 100 的前端套管 210。所述固定座 300 包括加强环 310、 固定块 320 和扳。
24、 手开关 330, 固定块 320 上设有圆孔 323 和沿轴向贯通圆孔 323 的通槽 321, 圆孔 323 内安 装加强环 310, 加强环 310 的一端与圆孔 323 的底部台阶相抵, 加强环 310 与所述鞘管 200 的近端固定连接, 扳手开关 330 与固定块 320 上通槽 321 的两侧臂螺纹连接从而能够夹紧 固定或者放松加强环 310。 0060 所述手柄操作部 600 包括前手柄 610、 后手柄 620、 主轴 640、 弹簧 A601、 前止位块 608、 弹簧 B602、 滑动块 609、 弹簧 C604、 后止位块 605、 弹簧 D606、 前后开关 650 。
25、和定位块 607, 所述固定座300固定在主轴640前端, 所述右轨道管470和左轨道管570固定在后手柄 620 上, 前手柄 610 铰接在后手柄 620 上并通过往复弹簧 613 弹性复位, 主轴 640 穿设在后 手柄 620 上, 后手柄 620 内的主轴 640 上从前至后依次空套弹簧 A601、 前止位块 608、 弹簧 B602、 滑动块 609、 弹簧 C604、 后止位块 605 和弹簧 D606, 前止位块 608、 后止位块 605 均与 主轴 640 间隙配合从而能够前后倾斜, 弹簧 A601 前端与后手柄 620 前内壁相抵, 弹簧 A601 后端与前止位块 608。
26、 相抵, 前止位块 608 的上后端和下前端能够与前手柄 610 相抵从而前 止位块 608 能够在前手柄 610 的带动下转动倾斜, 弹簧 B602 前端与前止位块 608 相抵, 弹 说 明 书 CN 202821516 U 6 5/9 页 7 簧 B602 后端与滑动块 609 相抵, 滑动块 609 由安装在后手柄 620 上的前后开关 650 拨动前 后移动并定位, 弹簧 C604 前端与滑动块 609 相抵, 弹簧 C604 后端与后止位块 605 相抵, 后 止位块 605 下端与安装在后手柄 620 内的定位块 607 配合限位从而后止位块 605 仅能转动 倾斜, 弹簧 D6。
27、06 前端与后止位块 605 相抵, 弹簧 D606 后端与后手柄 620 后内壁相抵。所述 前后开关 650 与转动设置在后手柄 620 上的固定杆 611 固定连接, 固定杆 611 上固定安装 转动环 603, 转动环 603 上设有定位滑槽与设在滑动块 609 上的定位销相配合。所述主轴 640 为具有上下平面的扁平圆棒, 所述滑动块 609 具有与主轴 640 截面相匹配的扁平圆孔, 所述前止位块 608 和后止位块 605 均具有圆孔。所述定位块 607 通过固定销 612 安装在后 手柄 620 内, 定位块 607 上设有与后止位块 605 的一端相配合限位的梯形槽, 梯形槽的。
28、左右 腰线倾斜角度为 15 25 度。 0061 下面参照图3图4进行说明, 钢丝绳130、 140在伸出鞘管200后可以张开变成圈 套100, 圈套100闭合后可被自由的缩入鞘管200内, 所述圈套100有两根钢丝绳130、 140的 一端被端帽 110 焊接在一起, 通过伸出鞘管 200 形成一个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所述端帽 110 一端具有光滑倒入圆角, 便于在腔道内减少磨檫, 另一端有沉孔便于固定钢丝绳 130、 140 ; 所述钢丝绳130、 140前部分应该有颜色鲜艳的刻度标记120, 两根钢丝绳130、 140尾部分别 通过连接管 410、 510 与实心轴 420、 520 连。
29、接, 收缩在大致成筒状结构的润滑管 230 的孔内, 当圈套100被收紧时, 钢丝绳130、 140逐渐被拉直, 结石受到挤压力把力传递给前端210, 所 述前端套管 210 连接于弹簧管 220, 收紧时作为支撑点, 在手柄操作部 600 的前手柄 610 握 动下, 带动钢丝绳 130、 140 被顺利的被缩入鞘管 220 使结石被切碎。再次调整圈套 100 形 状和大小, 可进行下一步碎石。 0062 下面参照图 5 图 8, 对圈套 100 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述圈套 100 由钢 丝绳130、 140、 端帽110、 刻度标记120组成, 钢丝绳130、 140用于对结石进。
30、行切碎 ; 端帽110 用于固定两根钢丝绳 130、 140 的一端使其可以形成圈套 100 用于套取切碎结石, 所述刻度 标记 120 印刷在两根钢丝绳 130、 140 上, 用于判断结石的大小, 以便能够调节钢丝绳 130、 140 长短形成一个合适的圈套 100 套取结石 ; 钢丝绳 130、 140 大体是有多股单体钢丝相互 缠绕而成, 其材质为金属不锈钢并符合医用, 其伸出鞘管 200 时形成圈套 100 ; 端帽 110 下 半部 113 与前端 210 内孔 215 之间有间隙, 圈套 100 在切割结石时, 端帽 110 与钢丝绳 130、 140 的焊接处 150、 前端套。
31、管 210 受到碎石产生的挤压力, 钢丝绳 130、 140 不断嵌入结石, 当 端帽110的下半部113伸入前端套管210内, 结石完全被切开的时候, 端帽110的台阶处112 抵住前端套管 210 的端面 214 ; 刻度标记 120 由医用油墨印刷在左右两根钢丝绳 130、 140 上, 长度一致, 颜色鲜艳在内窥镜下没够清晰的看到, 医生可用于初步判断结石大小 ; 所述 圈套 100 的部件均由可满足相应生物相容性的不锈钢和油墨制成。 0063 下面参照图 7 图 9, 对鞘管 200 的结构进行说明, 0064 鞘管 200 由前端套管 210、 弹簧管 220、 润滑管 230 组。
32、成, 前端套管 210 被焊接于弹 簧管 220 的顶端 240, 弹簧管 220 后端通过加强环 310 与固定座 300 连接, 所述弹簧管 220 有扁金属丝经紧密缠绕而成, 可承受一定的拉力和压力, 其所能承受压力远大于其所能承 受拉力 ; 所述前端套管 210 用于支撑收紧力和倒入钳道。润滑管 230 为柔性内表面连续的 管状结构, 用于保护钢丝绳 130、 140 和刻度标记 120 被磨损和增加钢丝绳 130、 140 伸收润 滑度, 本实施例中润滑管 230 由单腔道 PTFE 塑料管制成。 说 明 书 CN 202821516 U 7 6/9 页 8 0065 前端套管 21。
33、0 大致成筒状, 其上设有内通孔 215、 倒角过渡部 212、“U” 槽 213、 端面 214、 连接后端面 211, 弹簧管 220 与前端 210 通过激光焊接连接, 润滑管 230 的插入到弹簧 管内孔 313 内, 并依靠喇叭口端 250 抵住弹簧尾端, 所述喇叭口端 250 需要通过热塑成型其 外径应该大于弹簧管220内孔内径, 润滑管230内孔内部空间允许所述两根钢丝绳130、 140 同时自由移动。 0066 下面参照图 10 至图 13, 对固定座 300 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机构主要由固定块 320 的槽 321、 螺纹孔 322、 圆孔部 323、 喇叭孔 326、 沉。
34、孔 325、 销孔 324、 扳手开关 330 和加强环 310 构成。固定座 300 连接鞘管 200 和手柄操作部 600 在整个碎石器械中起到支撑点的作 用, 其中加强环 310 把弹簧管 220 固定在固定块 320 上, 扳手开关 330 可以重复打开更换加 强环 310, 固定块 320 通过主轴 640 与手柄操作部 600 相连, 移动滑动管 440、 540 相对推、 拉运动, 使钢丝绳 130、 140 相对鞘管 200 做推、 拉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 320 主体为 金属加工件, 中间部分应该有贯穿的通孔, 加强环 310 为中空体管状件 ; 所述圆孔部 323 。
35、用 于套接加强环 310 通过扳手开关 330 穿过螺纹孔 322 控制槽 321 间隙的大小, 使其能够被 放松或紧固, 当被紧固时弹簧管 220 被固定在固定块 320 上, 钢丝绳 130、 140 能够穿过喇叭 孔 326 其具有易导入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 主轴 640 一端伸入沉孔 325 内用固定销穿过销孔 324 将主轴 640 和固定块 320 相互固定, 使它们在轴向的运动被限制, 当手柄操作部 600 向 后移动时固定块 320 和主轴 640 相对静止不动, 钢丝绳 130、 140 相对固定座 300 往后移动, 完成碎石动作。 0067 下面参照图 14 至图 20,。
36、 对调节滑动部 400、 500 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机构主要起调 节圈套 100 大小和形状的作用, 其由两根连接管 410、 510、 两根实心轴 420、 520 及其上的变 径部421、 凹陷部422、 受力面423、 两根软管430、 530、 两个紧固螺栓460、 560、 两个固定螺栓 450、 550、 两滑动管 440、 540 及其上的沉孔 441、 541、 中心孔 442、 542、 紧固螺纹 443、 543、 固 定螺纹 444、 544、 两轨道管 470、 570 及其上的变径部 471、 571、 轨道槽 472、 572、 紧固螺栓过 孔473、 573、 。
37、固定螺栓过孔474、 574构成, 其被固定在后手柄620上左右对称, 连接管用于连 接实心轴和钢丝绳, 实心轴被紧固螺栓锁紧在滑动管上, 当需要调整圈套长度和形状时, 滑 动管在轨道管内做轴向移动, 调整到合适的位置通过固定螺栓固定, 通过手柄操作部可收 紧圈套碎石 ; 本实施例中, 两连接管410、 510内孔分别把两钢丝绳130、 140的一端和两实心 轴的变径部连接在一起, 在安装时紧固螺栓穿过螺栓过孔, 实心轴穿过中心孔依靠紧固螺 纹使实心轴的凹陷部与滑动管连为一体, 受力面可以支撑实心轴对滑动管的拉力, 从而保 持相对静止 ; 轨道管利用其变径部伸入后手柄620的安装孔内固定在手柄。
38、操作部600上, 固 定螺栓穿过固定螺栓过孔依靠固定螺纹把滑动管固定在轨道管的某个位置, 当需要调整圈 套 100 时, 松开固定螺栓, 滑动管可在轨道管内沿着轴向移动, 轨道槽用于避开螺栓, 钢丝 绳随着轴向移动, 可控制圈套 100 收缩和伸出, 调节滑动部应该有两套, 它们左右对称便于 调节两根钢丝绳 130、 140。 0068 下面参照图 21 和图 24, 对手柄操作部的结构进行说明, 该机构主要具有控制圈套 100张开、 闭合和调整的作用, 主要由后手柄620、 前手柄610、 主轴640、 弹簧A601、 前止位块 608、 弹簧B602、 滑动块609、 弹簧C604、 后止。
39、位块605、 弹簧D606、 前后开关650、 固定杆611、 转动环 603、 定位块 607、 固定销 612、 往复弹簧 613 组成 ; 手柄操作部 600, 作为手持部分, 整合调节滑动管和固定座, 通过推、 拉实心轴把力传递给钢丝绳从而操控圈套的张开、 闭合 说 明 书 CN 202821516 U 8 7/9 页 9 及碎石 ; 所述手柄操作部具有适合人体手掌持握的前手柄和后手柄, 其内装配有自锁装置 和传递力的机构, 握动前手柄使其沿轴线方向前后滑动, 为了使钢丝绳与固定座做推、 拉运 动时, 固定座保持相对不动, 在主轴的前部设有销孔用于固定。本实施例中, 后手柄 620 作。
40、 为整个手柄操作部 600 的主体顶部具有可固定调节滑动部 400、 500 的圆孔, 其内部主要为 空腔及销孔, 用于固定和保护内部零件 ; 前手柄 610 外形符合人体仿生学, 便于握动和受力 其顶端内部有 “L” 型槽便于前止位块 608 从竖直状态向后和向前倾斜 ; 主轴 640 大体成扁 平状圆棒, 主要特征为两个平行面便于前止位块 608、 后止位块 605 卡住并贯穿整个手柄操 作部 600, 在前后运动时可以保持轴线方向运动 ; 贯穿主轴 640 从前往后依次安装有线径为 “d1” 弹簧 A601、 前止位块 608、 线径为 “d2” 弹簧 B602、 滑动块 609 其中间。
41、一圆孔底部特征 位圆柱、 线径为 “d3” 弹簧 C604、 后止位块 605 其中间有一圆孔、 线径为 “d4” 弹簧 606 ; 所述 前止位块 608 为片状金属件中间有一圆孔便于受力时卡住主轴 640, 其相对固定在前手柄 610“L” 型槽内 ; 所述后止位块 605 为 “7” 字形其作用和前止位块 608 相似, 并相对固定在 定位块 607 梯形槽内 ; 所述定定块 607 大致成长方体其通过固定销 612 固定在后手柄 620 腔内, 其梯形槽的左右倾斜角度大致为 20 度, 不至于偏摆太大 ; 前后开关 650 通过固定杆 611 连接转动环 603, 并控制转动环 603。
42、 的旋转 ; 所述固定杆 611 为金属圆棒两个顶端设有 销孔用于固定 ; 所述转动环 603 为圆形塑料件, 中间部分有滑动的轨道 ; 所述滑动块 609 其 上端贯穿主轴 640 底部特征为圆柱, 当转动环 603 旋转正负 90 度时其轨道促使滑动块 609 沿主轴 640 前后运动, 从而挤压弹簧形成前后运动趋势。 0069 手柄操作部使用时, 主轴 640 及其上固定座 300 被固定, 转动前后开关 650 可以拨 动滑动块 609, 当滑动块处于中间位置时, 前止位块 608 和后止位块 605 竖直不倾斜, 在此 状态下, 握动前手柄 610 虽然手柄操作部可以前后轻微摆动, 。
43、但是因为没有单向截止机构, 所以无法向前或者向后移动 ; 如图23所示, 滑动块609向后移动定位时, 后止位块605因为 下端限位和两侧弹簧作用力不平衡, 所以产生向后倾斜并与主轴 640 贴合, 在此状态下, 后 手柄 620 只能相对于主轴 640 向后移动而无法向前移动 (箭头为手柄操作部移动方向) , 握 动前手柄 610 时, 前止位块 608 因上后端限位和两侧弹簧作用力不平衡产生向前倾斜至与 主轴 640 贴合, 进一步转动前手柄 610, 则前止位块 608 被赋予进一步向前倾斜和移动的趋 势, 从而带动主轴一起相对前移, 因为主轴 640 被固定, 所以手柄操作部相对于主轴。
44、后移, 前手柄 610 握到底后松开复位时, 前止位块 608 的倾斜趋势被释放, 前止位块 608 竖直与主 轴 640 脱落接触并在弹簧力作用下回位, 这样反复握动前手柄就可以不断向后移动手柄操 作部 ; 如图 24 所示, 滑动块 609 向前移动定位时, 后止位块 605 向前倾斜, 前止位块 608 因 为下前端限位和两侧弹簧作用力不平衡, 所以产生向前倾斜并与主轴贴合, 这样在握动前 手柄时, 前手柄 610 带动前止位块 608 相对于后手柄 620 向后运动, 前止位块 608 带动主轴 640 一起相对于后手柄向后移动, 因为主轴 640 被固定, 所以手柄操作部相对于主轴前。
45、移, 前手柄 610 握到底后松开复位时, 前止位块 608 倾斜趋势被释放, 前止位块 608 相对于主轴 和后手柄前移回位, 这样反复握动前手柄就可以不断向前移动手柄操作部。 0070 下面参照图 25 图 30, 对圈套 100 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转动前后扳手 650 箭头朝下时, 所有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没有被压缩使前止位块 608 和后止位块 605 处于放松 竖直状态, 手柄操作部 600 的外力施加下, 沿着主轴 640 往后移动使圈套 100 完全缩入鞘管 200 内, 鞘管 200 里面的润滑管 230 能够更好的保护钢丝绳 130、 140。将圈套 100 及鞘管 说 。
46、明 书 CN 202821516 U 9 8/9 页 10 200 插入到钳道内一直输送到结石部位附近, 当在内窥镜下观察到结石 “A” 具体位置后沿 着主轴640向前移动手柄操作部600, 借助内窥镜的观察下调整钢丝绳130、 140的合适的长 度, 其能够伸出的长度达到最大大约 20CM, 也可通过转动前后开关 650 向前方, 握动前手柄 610 使整个手柄操作部 600 沿着主轴 640 往前一步一步缓慢移动, 这样能够使钢丝绳 130、 140 缓慢伸出鞘管 200 形成圈套 100, 避免快速伸出造成对黏膜表面的损伤, 慢慢靠近结石 “A” 然后利用钢丝绳 130、 140 上刻度。
47、标记来初步判断结石 “A” 的大小, 然后松开左固定螺栓 550 推动左滑动管 540, 其带动左实心轴 520 往前运动, 所述左实心轴 520 与连接管 510 焊 接在一起, 其连接管 510 与钢丝绳 140 尾部相连接, 在左滑动管 540 的带动下左钢丝绳 140 向前运动并开始形成圈套 100, 慢慢调整圈套 100 形状并将结石 “A” 套住, 在调整过程中尽 可能缓慢进行避免破坏表面黏膜组织, 这时移动左滑动管 540 向后移动收紧圈套 100 将结 石 “A” 套住防止滑落, 收紧之后应该拧紧左固定螺栓 550 在左轨道管上, 考虑到这时的圈套 100 形状切碎结石 “A”。
48、 很难用力, 因为钢丝绳 130、 140 长度不一致, 所以需要调整右滑动管 440 使右钢丝绳 130 慢慢伸长, 当左右两根钢丝绳 130、 140 长度基本一致时, 拧紧右固定螺 栓 450 在右轨道管 470 上, 这时可以拧动前后扳手 650 箭头朝后时, 带动固定杆 611 转动同 时转动环 603 旋转 90 度, 滑动块 609 底部圆柱沿着轨道做运动, 促使滑动块 609 其沿着主 轴 640 往后移动, 压缩弹簧 C604 和弹簧 D606, 从而使后止位块 605 按定位块 607 内的倒梯 形状向后倾斜, 促使后止位块 605 中间圆孔卡住主轴 640, 这时握动前手。
49、柄 610 其内有 “L” 型槽可使前止位块 608 从竖直状态向前倾斜, 前止位块 608 中间圆孔卡住主轴 640, 在这倾 斜过程中手柄操作部 600 相对主轴 640 移动, 反复握动这个动作带动前止位块 608 往复从 竖直状态向前倾斜状态使整个手柄部沿着主轴 640 往后一步一步移动, 这样能够带动圈套 100 开始收缩切碎结石 “A” , 收紧过程中来自结石 “A” 的挤推力传递给钢丝绳 130、 140, 钢丝 绳 130、 140 收拢时抵住前端套管 210, 所述前端套管 210 焊接在弹簧管 220 的顶端, 弹簧管 的尾端通过加强环310被固定在固定座300上, 在收拢圈套100时, 鞘管200、 固定座300相 对于静止的, 连续握动前手柄 300 直至端帽 110 顶住前端套管 210, 结石 “A“被切碎成结石 “B” 。之后通过内窥镜查看结石 “B” 大小, 如果有需要可以重复先前的步骤调整圈套至合理 的大小继续切割结石 “B” , 直至完全被切碎可用网篮或异物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