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取出囊袋和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取出囊袋和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859543.8 (22)申请日 2016.09.28 (71)申请人 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 园区东区瑞庆路528号23幢2楼 (72)发明人 牛志晓 王筱凡 孙赟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31251 代理人 郭桂峰 林晓青 (51)Int.Cl. A61B 17/8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可取出囊袋和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取出囊袋。
2、以及使用该 种囊袋的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所述可取出囊袋的 一端通过活扣的绳结捆缚封闭, 所述绳结捆缚的 囊袋封口段向内翻入所述可取出囊袋的内部, 所 述可取出囊袋的另一端为注入口, 所述绳结的解 脱绳从所述可取出囊袋的注入口伸出以供解绑 使用。 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包括: 外管、 两端 开口的内管、 以及可取出囊袋; 其中, 所述外管通 过所述注入口与所述可取出囊袋导通为其输送 骨填充物, 且所述可取出囊袋的注入口一侧固定 在所述外管外壁上; 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内 部, 并外伸出所述外管延伸至所述可取出囊袋的 系绳结一侧与其抵靠; 所述内管将所述囊袋封口 段容纳于内部, 所述解脱绳从内。
3、管中伸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6333740 A 2017.01.18 CN 106333740 A 1.一种可取出囊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取出囊袋的一端通过活扣的绳结捆缚封闭, 所 述绳结捆缚的囊袋封口段向内翻入所述可取出囊袋的内部, 所述可取出囊袋的另一端为注 入口, 所述绳结的解脱绳从所述可取出囊袋的注入口伸出以供解绑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取出囊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取出囊袋形状可选用球形、 椭球状或者袋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形状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取出囊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取出囊袋为非编织材料制 成。 4.一种骨填充物。
4、推注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外管、 两端开口的内管、 以及如权利要求 1-3任一所述的可取出囊袋; 其中, 所述外管通过所述注入口与所述可取出囊袋导通为其输送骨填充物, 且所述可取出囊 袋的注入口一侧固定在所述外管外壁上; 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内部, 并外伸出所述外 管延伸至所述可取出囊袋的系绳结一侧与其抵靠; 所述内管将所述囊袋封口段容纳于内 部, 所述解脱绳从内管中伸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囊袋封口段与内管过盈 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Y型管体与注射 装置, 所述Y型管体包括直线部和从所。
5、述直线部分支出的侧部; 其中, 所述注射装置通过所述侧部内设置的管路与所述外管相连通; 所述内管延伸贯通所述 直线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填充物可选用骨水泥 或骨取代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及所述外管均为软 管, 所述骨填充物推注系统还包括滑移容置在所述内管中的支撑导丝。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33740 A 2 一种可取出囊袋和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领域, 尤指一种可取出囊袋和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椎体骨折可以导。
6、致持续数月的功能障碍性疼痛, 这种疼痛可以使患者丧失劳动力 和运动能力, 可以迅速地引起肢体功能的丧失、 肺不张和肺炎、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 等致命的并发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往也是很多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和丧失独立生活能力 的原因。 使用大量的药物治疗, 常常引起药物毒副作用以及药物依赖, 患者大多不接受或不 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 0003 针对该病症目前现有有一种较为先进的囊袋加压成型术, 在2007年首先由中国台 湾A-SPINE公司提出设计, 由高分子材料相互交错编织成网袋状结构囊袋, 将该囊袋作为注 入骨水泥的载体, 通过直接灌注粘稠的骨水泥至该囊袋中, 骨水泥凝固就即达到手术的。
7、目 的。 0004 为避免风险, 囊袋在手术后一般应该从体内取出。 将囊袋取出这一技术环节存在 着以下问题: 1、 现有技术中囊袋一般是编织网袋状, 通过渗透的形式从囊袋中渗出骨水泥, 因为骨水泥为浆状物, 且将足量骨水泥渗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就造成了抽出囊袋时大 量的骨水泥已经开始发生聚合反应了, 如此状态下很难将囊袋抽出。 2、 现有技术中对于可 取出囊袋的结构形式大多语焉不详, 缺乏具体的实施方式。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取出囊袋, 实现囊袋结构的取出。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实现完成骨水泥推注后再取出 囊袋结构。 0007 本。
8、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取出囊袋, 所述可取出囊袋的一端通过活扣 的绳结捆缚封闭, 所述绳结捆缚的囊袋封口段向内翻入所述可取出囊袋的内部, 所述可取 出囊袋的另一端为注入口, 所述绳结的解脱绳从所述可取出囊袋的注入口伸出以供解绑使 用。 0008 通过解脱绳解绑绳结后, 囊袋系绳结的一端完全敞开, 达到释放骨水泥等骨填充 物的目的, 首先, 解脱绳从囊袋内部经注入口伸出, 可以伸出至设备外、 人体外供操作人员 操作, 简便且快捷; 其次, 囊袋的注入口一端为注入骨水泥等骨填充物的进口, 可以同外部 设备保持固接, 如此当囊袋系绳结的一端解绑释放后, 囊袋整体可以被外部设备牵拉离开 人体。
9、, 达到取出囊袋的目的, 再次, 未使用渗透方式释放骨水泥, 可以加强手术后取出囊袋 过程的流畅性和可靠性。 0009 优选的, 所述囊袋形状可选用球形、 椭球状或者袋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形状的组 合。 0010 优选的, 所述囊袋为非编织材料制成。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333740 A 3 0011 由于本发明中使用拆掉囊袋一端封口的形式来释放骨填充物, 而并非传统的从编 织物空隙中渗透, 则囊袋不需采用编织材料制作。 如此带来的益处有三, 一是材料的制作工 艺较为简单, 成本降低, 其二是骨水泥释放速度较快, 手术的效率高, 其三是不需等待骨水 泥通过渗透一点点释放, 在。
10、抽出囊袋时受到骨水泥的干涉作用会减小, 即取出囊袋的过程 也会更加可靠、 迅捷。 0012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13 1、 通过解脱绳解绑绳结即完成骨水泥释放, 骨填充物释放便捷方便、 手术效率也 较高。 0014 2、 使用非编织材料, 不使用渗透方式释放骨水泥, 手术后取出囊袋的动 作的可靠 性和流畅性都得到了提高。 0015 3、 操作人操作难度低; 结构简单, 制造的成本也较为经济实用。 0016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包括: 外管、 两端开口的内管、 以及可取 出囊袋。 0017 其中, 所述外管通过所述注入口与所述。
11、可取出囊袋导通为其输送骨填充物, 且所 述囊袋的注入口一侧固定在所述外管外壁上; 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内部, 并外伸出所 述外管延伸至所述可取出囊袋的系绳结一侧与其抵靠; 所述内管将所述囊袋封口段容纳于 内部, 所述解脱绳从内管中伸出。 0018 解脱绳从内管伸出, 可以伸出至设备外、 人体外供操作人员操作, 简便且快捷; 囊 袋的注入口一端同外管保持固接, 如此当囊袋系绳结的一端解绑释放后, 囊袋整体可以被 外管牵拉离开人体, 达到取出囊袋的目的。 0019 另外, 由于本发明中使用拆掉囊袋一端封口的形式来释放骨填充物, 而并非传统 的从编织物空隙中渗透, 则囊袋不需采用编织材料制作。 如。
12、此带来的益处有三, 一是材料的 制作工艺较为简单, 成本降低, 其二是骨水泥释放速度较快, 手术的效率高, 其三是不需等 待骨水泥通过渗透一点点释放, 在抽出囊袋时受到骨水泥的干涉作用会减小, 即取出囊袋 的过程也会更加可靠、 迅捷。 0020 优选的, 所述囊袋封口段与内管过盈配合。 0021 囊袋封口段与内管的紧密贴合一方面可以使得该部位的结构稳定性提高, 无论是 在骨水泥推注过程中抑或绳结解绑时, 均维持稳定。 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囊袋封闭内管, 阻绝 内外管之间的导通。 0022 进一步的, 所述骨填充物推注系统包括Y型管体与注射装置, 所述Y型管体包括直 线部和从所述直线部分支出的侧部。。
13、 0023 其中, 所述注射装置通过所述侧部内设置的管路与所述外管相连通; 所述内管延 伸贯通所述直线部。 0024 具体的, 所述骨填充物可选用骨水泥或骨取代物。 0025 具体的, 所述内管及所述外管均为软管, 所述骨填充物推注系统还包括滑移容置 在所述内管中的支撑导丝。 0026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骨填充物推注系统, 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7 1、 通过解脱绳解绑绳结即完成骨水泥释放, 骨填充物释放便捷方便、 手术效率也 较高。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333740 A 4 0028 2、 使用非编织材料, 不使用渗透方式释放骨水泥, 手术后取出囊袋的动作的。
14、可靠 性和流畅性都得到了提高。 0029 3、 操作人操作难度低; 结构简单, 制造的成本也较为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0030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 对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 统的上述特性、 技术特征、 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31 图1是骨填充物推注系統的示意图。 0032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 附图标号说明: 100、 可取出囊袋, 110、 囊袋近端, 120、 囊袋远端, 130、 囊袋封口段, 200、 解脱绳, 210、 绳结, 300、 内管, 310、 外管, 400、 Y型管体, 410、 直线部, 420、 侧部。
15、, 430、 管 帽, 500、 注射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35 为使图面简洁, 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它们并不代表 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另外, 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 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 部件, 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 或仅标出了其中的 一个。 在本文中,“。
16、一个” 不仅表示 “仅此一个” , 也可以表示 “多于一个” 的情形。 0036 在本文中,“垂直” 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 还包含本领域技 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0037 如图1、 图2所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取出囊袋100的实施例, 可取出囊袋100的囊 袋近端120通过活扣的绳结210捆缚封闭, 绳结210捆缚的囊袋封口段130向内翻入可取出囊 袋100的内部, 可取出囊袋100的囊袋近端110为注入口, 绳结210的解脱绳200从可取出囊袋 100的注入口伸出以供解绑使用。 0038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 囊袋形状可选用球形、 椭球状或者袋。
17、状中的一种或者几 种形状的组合; 囊袋为非编织材料制成。 0039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的实施例, 包括: 外管310、 两端开口的内 管300、 以及可取出囊袋100。 0040 其中, 外管310通过注入口与可取出囊袋100导通为其输送骨填充物, 且囊袋近端 110固定在外管310外壁上; 内管300穿设在外管310内部, 并外伸出外管310延伸至可取出囊 袋100的系绳结210一侧与其抵靠; 内管300将囊袋封口段130容纳于内部, 解脱绳200从内管 300中伸出。 0041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囊袋封口段130与内管300过盈配合。 0042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
18、施例中, 骨填充物推注系统包括Y型管体400与注射装置500, Y型管体400包括直线部410和从直线部410分支出的侧部420。 Y型管体400还包括有设置在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333740 A 5 其直线部410上的管帽430, 内管300固定在管帽430上。 其中, 注射装置500通过侧部420内设 置的管路与外管310相连通; 内管300延伸贯通直线部410, 骨填充物可选用骨水泥或骨取代 物。 内管300及外管310均为软管, 骨填充物推注系统还包括滑移容置在内管300中的支撑导 丝。 0043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骨填充物推注系统的使用方法实施例, 如图1所示, 。
19、首 先将可 取出囊袋100通过工作通道达到预定位置, 通过注射装置500向外管310中注入骨水泥, 完成 后, 通过解脱绳200释放捆绑于囊袋远端120的绳结210, 此时可取出囊袋100即可随同骨填 充物推注系统一起退出人体。 0044 应当说明的是, 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 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 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333740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6333740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6333740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