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01601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2566.7

申请日:

2010.08.02

公开号:

CN101944620A

公开日:

2011.0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M 4/90申请日:20100802授权公告日:20121031终止日期:201308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4/90申请日:20100802|||公开

IPC分类号:

H01M4/90; H01M4/88; B01J23/89; B01J23/63; B01J23/62; B01J35/02

主分类号:

H01M4/90

申请人:

北京交通大学

发明人:

江红; 康晓红; 朱红; 黄兆丰; 魏小岗

地址:

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粒状碳材料(C1)与线状碳材料(C2)的混合材料作为碳基体材料,在这两种基体材料上采用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碳载体和氧化物的复合载体MOx-(C1+C2),然后再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Pt/MOx-(C1+C2)催化剂。MOx为CeO2、SnO2、Co3O4或NiO。C1为碳黑、碳微球或介孔碳。C2为碳纤维或碳纳米管。线状碳材料与粒状碳材料的结合形成了三维复合网络结构,加大了催化剂的三相反应活性区;掺杂的金属氧化物增强了催化剂的抗CO能力,提高了铂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 表示为 Pt/C, 其特征在于 : 该催化剂表 示为 Pt/MOx-(C1+C2), MOx 为金属氧化物, 载体 C 为粒状碳材料 (C1) 和线状碳材料 (C2) 的 复合体。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 其特征在于 : 粒状碳 材料 (C1) 包括 : 碳黑、 碳微球或介孔碳, 线状碳材料 (C2) 包括 : 碳纤维或碳纳米管。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 其特征在于, 金属氧 化物 MOx 包括 : SnO2、 CeO2、 NiO 或 Co3O4。
4: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制备方法的 步骤为 : 步骤一, 对粒状碳材料 (C1) 和线状碳材料 (C2) 的前处理 ; 步 骤 二, 配 制 摩 尔 浓 度 为 0.01 ~ 0.1mol/L 的 SnCl2、 (NH4)2Ce(NO3)6、 Ni(NO3)2 或 Co(NO3)2 溶液 ; 步骤三, 按粒状碳材料 (C1) : 线状碳材料 (C2) 为 1 ~ 10 ∶ 1 的质量比混合, 加入到容 器中, 加入异丙醇和水, 其体积比为 1 ∶ 3, 超声波分散均匀 ; 步骤四, 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金属盐溶液, 超声波分散均匀, 调节 pH 值为 6.5 ~ 9.5, 超声波搅拌, 抽滤, 得到滤饼 ; 步骤五, 将滤饼真空干燥, 在 N2 气保护下 200℃~ 500℃的温度下分解 1 ~ 3 小时, 即 得所需的多元复合物载体 MOx-(C1+C2) ; 步骤六, 将步骤五所得的多元复合物载体 MOx-(C1+C2), 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 Pt/ MOx-(C1+C2) 催化剂。

说明书


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具有操作温度低、 能量效率高、 无电解质腐蚀等特点, 是电化学和能源科 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催化剂的研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之一。大量研究证明, Pt 基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的阴、 阳极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催化 性能。然而, 金属铂的价格及来源的短缺限制了 Pt 基催化剂的应用。因此, 减少使用贵金 属催化剂的量是有效降低燃料电池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解决方法是通过使用适当 的载体材料而具备有高分散和高效率的催化剂。
     目前人们普遍采用碳黑作为催化剂载体, 这是因为碳黑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且具 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较佳的孔结构, 有利于提高金属铂微粒分散性, 但铂的利用率仍然不会 很高,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量铂或铂合金微粒进入到碳表面的微孔中, 由于被埋藏的这部 分铂或铂合金不能与质子导体相接触, 因此难以形成更多的三相反应界面, 从而降低铂的 利用率。此外, 由于铂或铂合金与碳直接相连, 在制备膜电极过程中, 质子交换树脂不能进 入到铂或铂合金与碳之间的位置, 这一方面减少了三相反应区, 另一方面在电池工作过程 中, 由于 CO 的毒化, 铂或铂合金活性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高铂的利用率, 增加抗 CO 的毒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 该催化剂表示为 Pt/MOx-(C1+C2), MOx 为金属氧化物, 载体为粒状碳材料和线状碳材料的复合体。
     粒状碳材料包括 : 碳黑、 碳微球或介孔碳, 线状碳材料包括 : 碳纤维或碳纳米管。
     金属氧化物 MOx 包括 : SnO2、 CeO2、 NiO 或 Co3O4。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的步骤为 :
     步骤一, 对粒状碳材料和线状碳材料的前处理 ;
     步骤二, 配制摩尔浓度为 0.01 ~ 0.1mol/L 的 SnCl2、 (NH4)2Ce(NO3)6、 Ni(NO3)2 或 Co(NO3)2 溶液 ;
     步骤三, 按粒状碳材料∶线状碳材料为 1 ~ 10 ∶ 1 的质量比混合, 加入到容器中, 加入异丙醇和水, 其体积比为 1 ∶ 3, 超声波分散均匀 ;
     步骤四, 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金属盐溶液, 超声波分散均匀, 调节 pH 值为 6.5 ~ 9.5, 超声波搅拌, 抽滤, 得到滤饼 ;
     步骤五, 将滤饼真空干燥, 在 N2 气保护下 200℃~ 500℃的温度下分解 1 ~ 3 小时, 即得所需的多元复合物载体 MOx-(C1+C2) ;
     步骤六, 将步骤五所得的多元复合物载体 MOx-(C1+C2), 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Pt/MOx-(C1+C2) 催化剂。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 本发明采用线状碳材料与粒状碳材料 的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 在这两种基体材料上采用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碳载体和氧化物 的复合载体 MO x-(C1+C2), 然后再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 Pt/MOx-(C1+C2) 催化剂, 这样具 有较大的长径比的线状碳材料与粒状碳材料和 Pt 间形成了三维复合网络结构, 增加了活 性物质 Pt 与集流体和质子膜间的相互接触, 在碳基上掺杂一些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复合催 化剂载体可以促进 Pt 电极上活性 OH 的吸附和 CO 的脱附, 增加了抗 CO 的毒化, 提高了铂的 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 该催化剂表示为 Pt/MOx-(C1+C2), MOx 为金属氧化物, 载体 C 为粒状碳材料 C1 和线状碳材料 C2 的复合体。
     所述的粒状碳材料 C1 包括 : 碳黑、 碳微球或介孔碳, 线状碳材料 C2 包括 : 碳纤维 或碳纳米管。
     所述的金属氧化物 MOx 包括 : SnO2、 CeO2、 NiO 或 Co3O4。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实施方式 : 实施例一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对粒状碳材料 C1 为碳黑 (ValcanXC-72) 的前处理 :
     将粒状碳材料 ValcanXC-72 在丙酮中回流 0.5h, 然后过滤、 洗涤、 干燥后, 用 2mol/ L 硝酸浸泡 24h, 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再用 5%的过氧化氢回流 2h, 过滤、 洗涤、 干 燥、 研磨备用。
     对线状碳材料 C2 为碳纳米管 (CNTS) 的前处理 :
     将 CNTS 在室温下浸泡于浓硝酸中, 搅拌 12h, 再在 80℃下回流 2h, 然后将混合液自 然冷却, 抽虑, 真空干燥 12h, 研磨备用。
     步骤二, 配制摩尔浓度为 0.01mol/L 的 SnCl2 溶液 ;
     步骤三, 按 1 ∶ 1 的质量比取步骤一处理的 ValcanXC-7230mg 和 CNTS 30mg 混合, 加入到 150ml 的三口烧瓶中, 加入异丙醇∶水= 1 ∶ 3 的 40ml 异丙醇水溶液, 超声波分散 均匀。
     步骤四, 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 SnCl2 溶液, 超声波分散均匀, 调节 pH 值为 9.5, 超 声波搅拌, 抽滤, 得到滤饼 ;
     步骤五, 将滤饼真空干燥, 在 N2 气保护下 500℃的温度下分解 1 小时, 即得复合载 体 SnO2-(ValcanXC-72R+CNTS) ;
     步 骤 六,将 步 骤 五 所 得 复 合 载 体 通 过 原 位 化 学 还 原 法 得 到 Pt/ SnO2-(ValcanXC-72+CNTS) 催化剂。
     实施例二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 :
     步骤一, 对粒状碳材料 C1 为碳微球的前处理 :
     将碳微球在丙酮中回流 0.5h, 然后过滤、 洗涤、 干燥后, 用 2mol/L 硝酸浸泡 24h, 然 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再用 5%的过氧化氢回流 2h, 过滤、 洗涤、 干燥、 研磨备用。
     对线状碳材料 C2 为碳纤维的前处理 :
     将碳纤维在室温下浸泡于浓硝酸中, 搅拌 12h, 再在 80℃下回流 2h, 然后将混合液 自然冷却, 抽虑, 真空干燥 12h, 研磨备用。
     步骤二, 配制摩尔浓度为 0.1mol/L 的 (NH4)2Ce(NO3)6 溶液 ;
     步骤三, 按 10 ∶ 1 的质量比取步骤一处理的碳微球 100mg 和碳纤维 1mg 混合, 加 入到 150ml 的三口烧瓶中, 加入异丙醇∶水= 1 ∶ 3 的 40ml 异丙醇水溶液, 超声波分散均 匀。
     步骤四, 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 (NH4)2Ce(NO3)6 溶液, 超声波分散均匀, 调节 pH 值 为 6.5, 超声波搅拌, 抽滤, 得到滤饼 ;
     步骤五, 将滤饼真空干燥, 在 N2 气保护下 200℃的温度下分解 2 小时, 即得复合载 体 CeO2-( 碳微球 + 碳纤维 ) ;
     步骤六, 将步骤五所得复合载体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 Pt/CeO2-( 碳微球 + 碳 纤维 ) 催化剂。
     实施例三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 :
     步骤一, 对粒状碳材料 C1 为介孔碳的前处理 :
     将介孔碳在丙酮中回流 0.5h, 然后过滤、 洗涤、 干燥后, 用 2mol/L 硝酸浸泡 24h, 然 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再用 5%的过氧化氢回流 2h, 过滤、 洗涤、 干燥、 研磨备用。
     对线状碳材料 C2 为碳纳米管 (CNTS) 的前处理 :
     将 CNTS 在室温下浸泡于浓硝酸中, 搅拌 12h, 再在 80℃下回流 2h, 然后将混合液自 然冷却, 抽虑, 真空干燥 12h, 研磨备用。
     步骤二, 配制摩尔浓度为 0.05mol/L 的 Ni(NO3)2 溶液 ;
     步骤三, 按 5 ∶ 1 的质量比取步骤一处理的介孔碳 50mg 和 CNTS 10mg 混合, 加入 到 150ml 的三口烧瓶中, 加入异丙醇∶水= 1 ∶ 3 的 40ml 异丙醇水溶液, 超声波分散均匀。
     步骤四, 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 Ni(NO3)2 溶液, 超声波分散均匀, 调节 pH 值为 9.5, 超声波搅拌, 抽滤, 得到滤饼 ;
     步骤五, 将滤饼真空干燥, 在 N2 气保护下 300℃的温度下分解 3 小时, 即得复合载 体 NiO-( 介孔碳 +CNTS) ;
     步 骤 六, 将 步 骤 五 所 得 复 合 载 体 通 过 原 位 化 学 还 原 法 得 到 Pt/NiO-( 介 孔 碳 +CNTS) 催化剂
     实施例四
     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 :
     步骤一, 对粒状碳材料 C1 为碳微球的前处理 :
     将碳微球在丙酮中回流 0.5h, 然后过滤、 洗涤、 干燥后, 用 2mol/L 硝酸浸泡 24h, 然 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再用 5%的过氧化氢回流 2h, 过滤、 洗涤、 干燥、 研磨备用。
     对线状碳材料 C2 为碳纤维的前处理 :
     将碳纤维在室温下浸泡于浓硝酸中, 搅拌 12h, 再在 80℃下回流 2h, 然后将混合液自然冷却, 抽虑, 真空干燥 12h, 研磨备用。
     步骤二, 配制摩尔浓度为 0.1mol/L 的 Co(NO3)2 溶液 ;
     步骤三, 按 3 ∶ 1 的质量比取步骤一处理的碳微球 30mg 和碳纤维 10mg 混合, 加入 到 150ml 的三口烧瓶中, 加入异丙醇∶水= 1 ∶ 3 的 40ml 异丙醇水溶液, 超声波分散均匀。
     步骤四, 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 Co(NO3)2 溶液, 超声波分散均匀, 调节 pH 值为 8, 超声波搅拌, 抽滤, 得到滤饼 ;
     步骤五, 将滤饼真空干燥, 在 N2 气保护下 300℃的温度下分解 2 小时, 即得复合载 体 Co3O4( 碳微球 + 碳纤维 ) ;
     步骤六, 将步骤五所得复合载体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 Pt/Co3O4-( 碳微球 + 碳 纤维 ) 催化剂。
     碳微球、 介孔碳来自北京化工大学, 碳纤维和碳纳米管来自清华大学。
     所有实施方式中的步骤六所述的原位化学还原法均采用的专利 (02155256.8 和 02155255.X) 记载的方法实现。6

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4620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4620ACN101944620A21申请号201010242566722申请日20100802H01M4/90200601H01M4/88200601B01J23/89200601B01J23/63200601B01J23/62200601B01J35/0220060171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地址100044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72发明人江红康晓红朱红黄兆丰魏小岗54发明名称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2、。本发明采用粒状碳材料C1与线状碳材料C2的混合材料作为碳基体材料,在这两种基体材料上采用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碳载体和氧化物的复合载体MOXC1C2,然后再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PT/MOXC1C2催化剂。MOX为CEO2、SNO2、CO3O4或NIO。C1为碳黑、碳微球或介孔碳。C2为碳纤维或碳纳米管。线状碳材料与粒状碳材料的结合形成了三维复合网络结构,加大了催化剂的三相反应活性区;掺杂的金属氧化物增强了催化剂的抗CO能力,提高了铂的利用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CN101944627A1/1页21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

3、剂,表示为PT/C,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表示为PT/MOXC1C2,MOX为金属氧化物,载体C为粒状碳材料C1和线状碳材料C2的复合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粒状碳材料C1包括碳黑、碳微球或介孔碳,线状碳材料C2包括碳纤维或碳纳米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金属氧化物MOX包括SNO2、CEO2、NIO或CO3O4。4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为步骤一,对粒状碳材料C1和线状碳材料C2的前处理;步骤二,配制摩尔浓度为00101MOL/L的SNCL2、NH42C。

4、ENO36、NINO32或CONO32溶液;步骤三,按粒状碳材料C1线状碳材料C2为110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到容器中,加入异丙醇和水,其体积比为13,超声波分散均匀;步骤四,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金属盐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调节PH值为6595,超声波搅拌,抽滤,得到滤饼;步骤五,将滤饼真空干燥,在N2气保护下200500的温度下分解13小时,即得所需的多元复合物载体MOXC1C2;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的多元复合物载体MOXC1C2,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PT/MOXC1C2催化剂。权利要求书CN101944620ACN101944627A1/4页3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技。

5、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燃料电池具有操作温度低、能量效率高、无电解质腐蚀等特点,是电化学和能源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催化剂的研制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研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大量研究证明,PT基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电催化性能。然而,金属铂的价格及来源的短缺限制了PT基催化剂的应用。因此,减少使用贵金属催化剂的量是有效降低燃料电池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解决方法是通过使用适当的载体材料而具备有高分散和高效率的催化剂。0003目前人们普遍采用碳黑作为催化剂载体,这是因为碳黑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较佳的。

6、孔结构,有利于提高金属铂微粒分散性,但铂的利用率仍然不会很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量铂或铂合金微粒进入到碳表面的微孔中,由于被埋藏的这部分铂或铂合金不能与质子导体相接触,因此难以形成更多的三相反应界面,从而降低铂的利用率。此外,由于铂或铂合金与碳直接相连,在制备膜电极过程中,质子交换树脂不能进入到铂或铂合金与碳之间的位置,这一方面减少了三相反应区,另一方面在电池工作过程中,由于CO的毒化,铂或铂合金活性减弱。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铂的利用率,增加抗CO的毒化。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06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该催化剂表示为PT/MOXC1C2,MOX。

7、为金属氧化物,载体为粒状碳材料和线状碳材料的复合体。0007粒状碳材料包括碳黑、碳微球或介孔碳,线状碳材料包括碳纤维或碳纳米管。0008金属氧化物MOX包括SNO2、CEO2、NIO或CO3O4。0009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为0010步骤一,对粒状碳材料和线状碳材料的前处理;0011步骤二,配制摩尔浓度为00101MOL/L的SNCL2、NH42CENO36、NINO32或CONO32溶液;0012步骤三,按粒状碳材料线状碳材料为110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到容器中,加入异丙醇和水,其体积比为13,超声波分散均匀;0013步骤四,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金。

8、属盐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调节PH值为6595,超声波搅拌,抽滤,得到滤饼;0014步骤五,将滤饼真空干燥,在N2气保护下200500的温度下分解13小时,即得所需的多元复合物载体MOXC1C2;0015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的多元复合物载体MOXC1C2,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说明书CN101944620ACN101944627A2/4页4PT/MOXC1C2催化剂。0016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线状碳材料与粒状碳材料的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在这两种基体材料上采用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碳载体和氧化物的复合载体MOXC1C2,然后再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制备PT/MOXC1C2催。

9、化剂,这样具有较大的长径比的线状碳材料与粒状碳材料和PT间形成了三维复合网络结构,增加了活性物质PT与集流体和质子膜间的相互接触,在碳基上掺杂一些金属氧化物制成的复合催化剂载体可以促进PT电极上活性OH的吸附和CO的脱附,增加了抗CO的毒化,提高了铂的利用率。具体实施方式0017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该催化剂表示为PT/MOXC1C2,MOX为金属氧化物,载体C为粒状碳材料C1和线状碳材料C2的复合体。0018所述的粒状碳材料C1包括碳黑、碳微球或介孔碳,线状碳材料C2包括碳纤维或碳纳米管。0019所述的金属氧化物MOX包括SNO2、CEO2、NIO或CO3O4。0020一种多。

10、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实施方式0021实施例一0022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3步骤一,对粒状碳材料C1为碳黑VALCANXC72的前处理0024将粒状碳材料VALCANXC72在丙酮中回流05H,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用2MOL/L硝酸浸泡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5的过氧化氢回流2H,过滤、洗涤、干燥、研磨备用。0025对线状碳材料C2为碳纳米管CNTS的前处理0026将CNTS在室温下浸泡于浓硝酸中,搅拌12H,再在80下回流2H,然后将混合液自然冷却,抽虑,真空干燥12H,研磨备用。0027步骤二,配。

11、制摩尔浓度为001MOL/L的SNCL2溶液;0028步骤三,按11的质量比取步骤一处理的VALCANXC7230MG和CNTS30MG混合,加入到1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异丙醇水13的40ML异丙醇水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0029步骤四,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SNCL2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调节PH值为95,超声波搅拌,抽滤,得到滤饼;0030步骤五,将滤饼真空干燥,在N2气保护下500的温度下分解1小时,即得复合载体SNO2VALCANXC72RCNTS;0031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复合载体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PT/SNO2VALCANXC72CNTS催化剂。0032实施例二0033一。

12、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0034步骤一,对粒状碳材料C1为碳微球的前处理说明书CN101944620ACN101944627A3/4页50035将碳微球在丙酮中回流05H,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用2MOL/L硝酸浸泡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5的过氧化氢回流2H,过滤、洗涤、干燥、研磨备用。0036对线状碳材料C2为碳纤维的前处理0037将碳纤维在室温下浸泡于浓硝酸中,搅拌12H,再在80下回流2H,然后将混合液自然冷却,抽虑,真空干燥12H,研磨备用。0038步骤二,配制摩尔浓度为01MOL/L的NH42CENO36溶液;0039步骤三。

13、,按101的质量比取步骤一处理的碳微球100MG和碳纤维1MG混合,加入到1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异丙醇水13的40ML异丙醇水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0040步骤四,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NH42CENO36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调节PH值为65,超声波搅拌,抽滤,得到滤饼;0041步骤五,将滤饼真空干燥,在N2气保护下200的温度下分解2小时,即得复合载体CEO2碳微球碳纤维;0042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复合载体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PT/CEO2碳微球碳纤维催化剂。0043实施例三0044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0045步骤一,对粒状碳材料C1。

14、为介孔碳的前处理0046将介孔碳在丙酮中回流05H,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用2MOL/L硝酸浸泡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5的过氧化氢回流2H,过滤、洗涤、干燥、研磨备用。0047对线状碳材料C2为碳纳米管CNTS的前处理0048将CNTS在室温下浸泡于浓硝酸中,搅拌12H,再在80下回流2H,然后将混合液自然冷却,抽虑,真空干燥12H,研磨备用。0049步骤二,配制摩尔浓度为005MOL/L的NINO32溶液;0050步骤三,按51的质量比取步骤一处理的介孔碳50MG和CNTS10MG混合,加入到1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异丙醇水13的40ML异丙醇水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0。

15、051步骤四,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NINO32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调节PH值为95,超声波搅拌,抽滤,得到滤饼;0052步骤五,将滤饼真空干燥,在N2气保护下300的温度下分解3小时,即得复合载体NIO介孔碳CNTS;0053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复合载体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PT/NIO介孔碳CNTS催化剂0054实施例四0055一种多元复合物为载体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0056步骤一,对粒状碳材料C1为碳微球的前处理0057将碳微球在丙酮中回流05H,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用2MOL/L硝酸浸泡24H,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5的过氧化氢回流2H,过滤、洗。

16、涤、干燥、研磨备用。0058对线状碳材料C2为碳纤维的前处理0059将碳纤维在室温下浸泡于浓硝酸中,搅拌12H,再在80下回流2H,然后将混合液说明书CN101944620ACN101944627A4/4页6自然冷却,抽虑,真空干燥12H,研磨备用。0060步骤二,配制摩尔浓度为01MOL/L的CONO32溶液;0061步骤三,按31的质量比取步骤一处理的碳微球30MG和碳纤维10MG混合,加入到1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异丙醇水13的40ML异丙醇水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0062步骤四,缓慢滴加步骤二配制的CONO32溶液,超声波分散均匀,调节PH值为8,超声波搅拌,抽滤,得到滤饼;0063步骤五,将滤饼真空干燥,在N2气保护下300的温度下分解2小时,即得复合载体CO3O4碳微球碳纤维;0064步骤六,将步骤五所得复合载体通过原位化学还原法得到PT/CO3O4碳微球碳纤维催化剂。0065碳微球、介孔碳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和碳纳米管来自清华大学。0066所有实施方式中的步骤六所述的原位化学还原法均采用的专利021552568和02155255X记载的方法实现。说明书CN10194462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