羰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羰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烯烃类的直接氧化制备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自古就知道利用 PdCl2-CuCl2 催化剂的瓦克 (wacker) 法。但是, 该瓦克法存在因氯导致装置腐蚀及副反应产生氯化合物 等问题。而且, 还存在随着原料烯烃的碳原子数增加, 反应速度显著降低, 以及内部烯烃的 反应性低等问题, 在工业上除乙醛或丙酮等低级羰基化合物的制备以外不能使用。作为解 决这种问题的方法, 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在钯和杂多酸的存在下, 添加氧化还原金属, 进行 反应的方法。
【专利文献 1】 专利申请公表昭 63-500923 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 按照上述专利文献 1 记载的方法, 在环状烯烃的氧化中, 每单位量 Pd 的活性 不够, 从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不能令人满意。
本发明涉及一种羰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杂多阴离子、 钯和铁化合 物的存在下, 在含乙腈的水溶液中, 在反应体系内的碱金属量是每 1 摩尔杂多阴离子为 1 克 原子以下的条件下, 使烯烃与分子状氧反应。
按照本发明, 可以提高每单位量 Pd 的活性, 由烯烃有效地制备相应的羰基化合 物。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钯催化剂的钯源, 可以例举例如钯金属、 钯化合物及其 混合物。 作为钯化合物的具体实例, 可以例举例如钯的有机酸盐、 钯的含氧酸盐、 氧化钯、 硫 化钯。另外, 还可以例举这些盐或氧化物、 硫化物的有机络合物或无机络合物、 以及它们的 混合物等。
作为钯的有机酸盐的例子, 可以例举乙酸钯或氰化钯。 作为钯的含氧酸盐的例子, 可以例举硝酸钯和硫酸钯。 作为这些盐、 氧化物、 和硫化物的有机络合物或无机络合物的例 子, 可以例举硝酸四氨钯 (II)、 二 ( 乙酰丙酮 ) 钯等。其中, 优选钯的有机酸盐或钯的含氧 酸盐, 更优选乙酸钯。特别是对环己烯进行氧化时, 优选钯源不是氯化物, 钯源不含氯。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 在反应体系内的碱金属量是每 1 摩尔杂多阴离子为 1 克原子 以下的条件下实施。 因此, 如果能维持该范围内的碱金属浓度, 也可以使用碱金属型杂多酸 酸性盐。 酸性盐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 可以通过配制含有杂多酸和规定量的碱金 属源的水溶液, 将溶剂蒸发干燥固化, 从而合成任意组成的杂多酸酸性盐。 优选使用反荷离 子均为质子的物质。
本发明中使用的杂多阴离子优选是含有选自 P、 Si、 V、 Mo 和 W 的至少 1 种元素的杂多阴离子, 更优选的杂多阴离子是含有选自 P、 V、 Mo 和 W 的至少 1 种元素的杂多阴离子。
作为构成酸性杂多酸和杂多酸酸性盐的杂多阴离子的典型组成例, 可以例举具有 下述 (1A) 和 (1B) 的组成式的物质。
XM12O40(1A)
( 式中, X 是 P 或 Si, M 表示选自 Mo、 V 和 W 的至少 1 种元素 )
或者组成式 (1B) :
X2M18O62(1B)
( 式中, X 是 P 或 Si, M 表示选自 Mo、 V 和 W 的至少 1 种元素。)
作为具有这种组成的杂多酸的杂多阴离子的例子, 可以例举磷钼酸、 磷钨酸、 硅 钼酸、 硅钨酸、 磷钼钨酸、 磷钒钨酸和磷钒钼酸等杂多阴离子。其中, 优选使用含有钒的杂 多酸, 特别优选磷钒钨酸或磷钒钼酸。更具体而言, H4PV1Mo11O40、 H5PV2Mo10O40、 H6PV3Mo9O40、 H7PV4Mo8O40 可以作为特别优选的杂多酸使用。
优选的杂多酸或杂多酸的酸性盐的添加量根据杂多酸的种类等有所不同, 多数情 况下, 优选使含乙腈水溶液中的浓度达到 0.1mmol/L ~ 100mmol/L 的范围, 更优选使之达到 1mmol/L ~ 50mmol/L 的范围。另外, 杂多酸或者杂多酸的酸性盐的添加量通常相对于钯 1 摩尔为 50 ~ 0.1 摩尔, 优选 20 ~ 0.5 摩尔, 更优选 1 ~ 10 摩尔。 氧化反应可以在有效量的质子存在下进行, 也可以另外添加杂多酸或其酸性盐以 外的质子酸进行反应。 作为可以与杂多酸或其酸性盐另外添加的质子酸, 可以例举无机酸、 有机酸、 或固体酸。作为无机酸, 可以例举盐酸、 氢氟酸等二元酸 ( 氢酸 ), 以及硫酸、 硝酸 等含氧酸 ( 氧酸 )。作为有机酸的实例, 可以例举甲酸、 脂肪族羧酸 ( 例如乙酸 )、 脂环式羧 酸 ( 例如环己烷羧酸 )、 芳香族羧酸 ( 例如苯甲酸 )、 磺酸 ( 例如对甲苯磺酸 ) 等。作为固 体质子酸的实例, 可以例举离子交换树脂 ( 例如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等 )、 酸性沸石等, 以 及硫酸化氧化锆。
作为与杂多酸不同的质子酸的添加量, 每 1 摩尔杂多阴离子优选 10 克原子以下。 另外, 更优选通过杂多酸或其酸性盐的添加, 供给有效量的质子。
在本发明中, 铁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 可以使用公知的铁化合物, 具体可以例举硫 酸铁、 铁明矾 ( 硫酸铵铁 )、 硝酸铁、 磷酸铁等无机盐, 或者枸橼酸铁、 乙酸铁等有机酸盐, 酞 菁铁、 乙酰丙酮铁等络合物, 以及氧化铁等。 其中, 优选使用铁的无机盐, 优选硫酸铁和铁明 矾。作为合适的铁化合物的添加量, 相对于杂多酸 1 摩尔是 0.01 摩尔~ 100 摩尔, 更优选 0.1 摩尔~ 50 摩尔。
在本发明中, 反应在含乙腈的水溶液中进行。优选的乙腈 / 水的重量比根据使 用的杂多酸的种类或反应条件有所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于水 1 重量份, 优选乙腈为 4.8 ~ 0.1 重量份, 更优选 3 ~ 0.2 重量份。上述范围的乙腈的用量也适于例如使用磷钒钼 酸的情形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烯烃没有限制, 特别是可以将环状烯烃氧化, 有效地得到环状酮。 作为环状烯烃的实例, 可以例举碳原子数 4 ~ 20 个的环状烯烃。可以例举例如环丁烯、 环 戊烯、 环己烯、 环庚烯、 环辛烯、 环癸烯、 环十二碳烯、 环十八碳烯等。 更优选使用的环烯烃是 环己烯, 可以由环己烯有效地制备环己酮。
作为分子状氧, 可以使用纯氧或空气, 也可以将这些气体用氮或氦等惰性气体稀
释后, 作为含有分子状氧的气体使用。使用的氧量通常根据反应体系内导入的含氧气体的 压力调节, 作为氧分压, 优选设定在 0.01 ~ 10MPa 的范围, 更优选设定在 0.05 ~ 5MPa 的范 围。 该反应气体可以全部在反应前导入, 也可以采用在反应过程中向体系内吹入等方式, 在 连续供给的同时进行反应。
反 应 通 常 在 0.01 ~ 10MPa( 表 压 ), 优 选 0.05 ~ 7MPa( 表 压 ), 更 优 选 0.1 ~ 5MPa( 表压 ) 的压力范围内进行。氧化反应通常在 0 ~ 200 ℃, 优选 10 ~ 150 ℃, 更优选 30 ~ 10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收集含有产物的反应溶液、 或反应气体, 分离与烯烃相应的所需的酮等羰基化合 物。生成的酮化合物通常可以通过蒸馏、 相分离等进行分离。作为酮的例子, 可以例举环戊 酮、 环己酮、 环十二烷酮等。 反应可以采用分批式、 半分批式、 连续法、 或者它们的组合进行。
实施例
以下, 结合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但本发明并不受以下实施例限定。
实施例 1
将下述混合物装入 120ml 高压釜中, 在空气 2MPa、 氮气 3MPa( 氧分压 0.42MPa、 氮 分压 4.58MPa) 的条件下, 用搅拌子进行搅拌的同时, 在 323K 下反应 2 小时。用气相色谱法 分析得到的反应物质 (mass)。结果如表 1 所示。
( 混合物 )
环己烯 : 1.6g(20mmol)、
溶剂 : 乙腈 / 水 (3.0ml/2.0ml)、
Pd(OAc)2 : 4mg(0.02mmol)、
H7PV4Mo8O40( 日本无机化学工业制 ) : 120mg(0.06mmol)、
铁明矾 (FeNH4(SO4)2·12H2O, 关东化学 ) : 58mg(0.12mmol)。
实施例 2
除溶剂使用乙腈 / 水 (2.0ml/3.0ml) 以外, 与实施例 1 同样进行反应。结果如表 1 所示。
实施例 3
将下述混合物装入 120ml 高压釜中, 在空气 2MPa、 氮气 3MPa( 氧分压 0.42MPa、 氮 分压 4.58MPa) 的条件下, 用搅拌子进行搅拌的同时, 在 323K 下反应 2 小时。用气相色谱法 分析得到的反应物质 (mass)。结果如表 1 所示。
( 混合物 )
环己烯 : 0.32g(4mmol)、
溶剂 : 乙腈 / 水 (3.0ml/2.0ml)、
Pd(OAc)2 : 4mg(0.02mmol)、
H3PMo12O40( 日本无机化学工业制 ) : 240mg、
硫酸铁 (Fe2(SO4)3·nH2O, 关东化学 )58mg(0.12mmol)。
比较例 1
除不使用铁明矾以外, 与实施例 1 同样进行反应。结果如表 1 所示。
比较例 2
按照专利文献 1 公开的方法, 如下所述制备 K5H4PMo6V6Mo40。即, 在蒸馏水 38ml 中溶解偏钒酸钠 7.32g, 调节至 90℃。另外在蒸馏水 12ml 中加入钼酸钠 8.07g, 加热至 90℃, 加入前面配制的偏钒酸钠水溶液。在该混合液中添加 85%磷酸 5ml。冷却后, 加入硝酸钾 8g, 搅拌后, 过滤固形物。将该固体用 0.25M H2SO4 重结晶。对得到的固体进行元素分析, 是 K5H4PMo6V6O40。
使用这样制备的 K5H4PMo6V6O40100mg(0.06mmol), 再加入硫酸 8.7mg, 除此以外,与实施例 1 同样, 进行环己烯的氧化反应。
比较例 3
使用专利文献 1 记载的催化剂混合物, 如下所述实施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即, 在乙 腈 / 水 (1.3ml/3.8ml) 中加入 Pd(NO3)28mg、 比较例 2 制备的 K5H4PMo6V6O40160mg(0.09mmol) 和 Cu(NO3)2 3H2O 120mg,再 添 加 硫 酸 7.7mg(0.08mmol)。 向 其 中 加 入 环 己 烯 210mg(2.6mmol), 装入 120ml 高压釜中, 在空气 2MPa、 氮气 3MPa( 氧分压 0.42MPa、 氮分压 4.58MPa) 的条件下, 用搅拌子进行搅拌的同时, 在 323K 下反应 2 小时。用气相色谱法分析 得到的反应物质 (mass)。结果如表 1 所示。
比较例 4
除不使用硫酸铁以外, 与实施例 3 同样, 进行环己烯的氧化反应。 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在表 1 中, 在任何实验结果中都是, 转化率表示环己烯的转化率, 选择率表示生 -1 成的环己酮相对于转化环己烯的比率, TOF(h ) 是指 ( 环己酮的生成摩尔数 )/(Pd 的摩尔 数 )/( 反应时间 )。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作由烯烃制备相应的羰基化合物的工业制备方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