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997130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86804.4

申请日:

20160422

公开号:

CN206228373U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00

主分类号:

A61B17/00

申请人:

俞晓立

发明人:

俞晓立,张福霖,钟馨贤,毛文健,洪炜锋

地址: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路250号

优先权:

CN201620386804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其特征是:包括按板、旋转杆、套管、鞘管、内芯,内芯与旋转杆相连,穿过套管乳头处进入鞘管,使间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篮或套索等)可前后伸缩或双向旋转,独特的外形更加贴合医务人员使用习惯,单手即能双向旋转和推拉调整间接操作部分的位置,使用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其特征是:包括按板、旋转杆、套筒、鞘管、内芯,内芯与旋转杆相连,穿过套筒乳头处进入鞘管,使间接操作部分可前后伸缩或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其特征是:所述器械的旋转杆上有凹凸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其特征是:所述器械的套筒与注射器的套筒相似,末端的卷边可拆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其特征是:所述器械的内芯接近旋转杆部分为硬轴,长度与套筒相近,远端部分由软轴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其特征是:所述器械的内芯贯穿活塞与旋转杆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其特征是:所述器械的旋转杆上有可拆卸的按板。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器械手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对病人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好。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手术难度。近十几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介入工具器械的直接控制部分,手柄的性能及操作的难易程度对介入手术的成功率有极大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介入器械手柄多为套指式(三指),虽然可以单手操作,但无法旋转调整间接控制部分(如取石篮、套索)的位置,对间接控制部分的可控性不高,操作难度大;而市面上现有的旋转式手柄虽然能旋转调整间接控制部分的位置,但需双手操作,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介入器械手柄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介入器械手柄,结合注射器的外形,结构简单,贴合医务人员使用习惯,单手即能双向旋转和前后推拉调整间接控制部分的位置,可控性更高,使用更加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介入器械手柄,其特征是:包括按板、旋转杆、套管、鞘管、内芯,内芯与旋转杆相连,穿过套管乳头处进入鞘管,使间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篮或套索等)可前后伸缩或双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旋转杆上有可拆卸的按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旋转杆上有凹凸结构(可为十字形、米字型、人字形或凸点设计等增加摩擦力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套管与注射器的套管相似,末端的卷边可拆卸。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内芯接近旋转杆部分为硬轴,长度与套管相近,远端部分由软轴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述器械的内芯贯穿活塞与旋转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套管的头端可设有注水口,注水口贯穿套管内部,从此处注入液体可进入鞘管内到达给液部位,以具备完成多种介入手术的条件。

从此处注入液体可进入鞘管内到达给液部位,以具备完成多种介入手术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套管末端借力卷边的远端可增加借力凸起,以适应不同的使用习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内芯与旋转杆部分相连处为硬质钢管,长度与套管相近,后半部分由软轴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内芯贯穿活塞与旋转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器械的外鞘可呈现多种形式,为全软鞘管,全硬鞘管,近端硬远端软组合鞘管,以贴合不同部位手术的需求。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操作方便,更贴合医务人员使用习惯的优点,有利于降低介入手术的难度,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间接操作部分以取石篮示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取石篮张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取石篮张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取石篮闭合)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取石篮张开、含借力凸起)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鞘管部分为软管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鞘管部分为硬管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横截面示意图(十字形)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横截面示意图(米字形)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横截面示意图(人字形)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横截面示意图(带凸点圆柱)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侧视图(带凸点圆柱)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旋转杆侧视图(活塞分离)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拆分示意图(按板、旋转杆分离)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拆分示意图(内芯弯折后固定)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拆分示意图(内芯弯折前固定)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横截面示意图(卷边螺旋固定式)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横截面示意图(卷边开合固定式,打开状态)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横截面示意图(卷边开合固定式,闭合状态)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卷边螺旋固定式)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卷边开合固定式,闭合状态)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横截面拆分示意图

图中:1-按板 1a-按板螺纹 2-旋转杆 2a-旋转杆螺纹 2b-旋转杆固定处 3-活塞 4-套管 5-借力卷边 5a-借力卷边限位开关 5b-借力卷边限位螺纹 6-内芯 6a-内芯弯钩 6b-内芯螺旋弯曲 7-注水口 8-鞘管 9-间接操作部分(示例:取石篮) 10-借力凸起 11-凹凸结构 11a-凹凸结构a 11b-凹凸结构b 12-隧道 13-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12,本实施例包括旋转杆2、套管4、内芯6、注水口7、鞘管8,旋转杆上有按板1和活塞3,旋转杆2上有凹凸结构11,套管4上有借力卷边5,内芯一端与旋转杆相连,穿过套管乳头处进入鞘管连接间接操作部分9。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12,本实施例包括旋转杆2、套管4、内芯6、鞘管8,旋转杆上有按板1和活塞3,旋转杆2上有凹凸结构11,套管4上有借力卷边5,内芯一端与旋转杆相连,穿过套管乳头处进入鞘管连接间接操作部分9。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12,本实施例包括旋转杆2、套管4、内芯6、注水口7、鞘管8,旋转杆上有按板1和活塞3,旋转杆2上有凹凸结构11,套管4上有借力卷边5和借力凸起10,内芯一端与旋转杆相连,穿过套管乳头处进入鞘管连接间接操作部分9。

参照图12,所述器械的内芯前端为硬轴,硬轴长度与套管长度相近,从旋转管头端出发,贯穿活塞进入鞘管内,内芯后段为软轴,更贴合目的部位的形态,以便前后推拉、旋转控制间接操作部分。

参照图2、图5、图6,所述器械的外鞘可呈现多种形式,为全软鞘管,全硬鞘管,近端硬远端软组合鞘管,以贴合不同部位介入的需求。

参照图12、图13、图14、图21,所述器械的旋转杆被纵向分为两部分11a和11b,中间留有隧道12,以便内芯6通过旋转杆在其尾端以弯钩6a固定在旋转杆末端2a处,旋转杆末端2a再与按板1a以其螺纹结构吻合,活塞3包绕旋转杆头端,从而形成一整体,以加强内芯与旋转杆的稳固性。

参照图15,内芯螺旋弯曲成6b固定在旋转杆头端2b处,旋转杆术端2a再与按板1a以其螺纹结构吻合,以加强内芯与旋转杆的稳固性。

参照图16、图19,借力卷边5通过限位螺纹5b与套管4结合,以较小内径限制旋转杆头端防止其滑出套管4。

参照图17、图18、图20,借力卷边5通过限位开关5a穿过套管4侧壁开孔与套管4结合,以较小内径限制旋转杆头端防止其滑出套管4。

具体操作说明:

用食指和无名指在借力卷边5上夹住套管4,拇指按在按板1后,虎口作收合动作,即可向前推进间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篮)。用食指和无名指在借力卷边5上夹住套管4,拇指抵在按板1前,虎口作张开动作,即可向后回拉间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篮)。需要旋转调整间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篮)位置时,用食指和无名指在借力卷边5上夹住套管4,拇指和无名指旋转凹凸结构11,即可完成旋转动作。从而完成两个自由度上的介入操作。

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修改和润饰,仍属本实用新型所覆盖的范围。

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86804.4 (22)申请日 2016.04.22 (73)专利权人 俞晓立 地址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东晓南 路250号 (72)发明人 俞晓立 张福霖 钟馨贤 毛文健 洪炜锋 (51)Int.Cl. A61B 17/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 械手柄, 其特征是: 包括按板、 旋转杆、 套管、 鞘 管、 内。

2、芯, 内芯与旋转杆相连, 穿过套管乳头处进 入鞘管, 使间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篮或套索等)可 前后伸缩或双向旋转, 独特的外形更加贴合医务 人员使用习惯, 单手即能双向旋转和推拉调整间 接操作部分的位置, 使用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6228373 U 2017.06.09 CN 206228373 U 1.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 其特征是: 包括按板、 旋转杆、 套筒、 鞘管、 内芯, 内 芯与旋转杆相连, 穿过套筒乳头处进入鞘管, 使间接操作部分可前后伸缩或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 其特征是: 所述器械的旋转杆 。

3、上有凹凸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 其特征是: 所述器械的套筒与 注射器的套筒相似, 末端的卷边可拆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 其特征是: 所述器械的内芯接 近旋转杆部分为硬轴, 长度与套筒相近, 远端部分由软轴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 其特征是: 所述器械的内芯贯 穿活塞与旋转杆相连。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 其特征是: 所述器械的旋转杆 上有可拆卸的按板。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28373 U 2 一种可推拉旋转的介入器械手柄 技术。

4、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器械手柄。 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介入手术对病人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效果好。 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降低了手 术难度。 近十几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作为介入工具器械的直接控制部分, 手柄的性能及操作 的难易程度对介入手术的成功率有极大的影响。 0003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介入器械手柄多为套指式(三指), 虽然可以单手操作, 但无法 旋转调整间接控制部分(如取石篮、 套索)的位置, 对间接控制部分的可控性不高, 操作难度 大; 而市面上现有的旋转式手柄虽然能旋转调整间接控制部分的位置, 但需双手操作, 使用 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

5、004 针对现有介入器械手柄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专利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介入 器械手柄, 结合注射器的外形, 结构简单, 贴合医务人员使用习惯, 单手即能双向旋转和前 后推拉调整间接控制部分的位置, 可控性更高, 使用更加方便。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下述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新型介入器械手柄, 其特征是: 包括按板、 旋转杆、 套管、 鞘管、 内芯, 内芯与旋 转杆相连, 穿过套管乳头处进入鞘管, 使间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篮或套索等)可前后伸缩或 双向旋转。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所述器械的旋转杆上有可拆卸的按板。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

6、方式是: 所述器械的旋转杆上有凹凸结构(可为十字形、 米 字型、 人字形或凸点设计等增加摩擦力的方式)。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所述器械的套管与注射器的套管相似, 末端的卷 边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所述器械的内芯接近旋转杆部分为硬轴, 长度与 套管相近, 远端部分由软轴制成。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述器械的内芯贯穿活塞与旋转杆相连。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所述器械的套管的头端可设有注水口, 注水口贯 穿套管内部, 从此处注入液体可进入鞘管内到达给液部位, 以具备完成多种介入手术的条 件。 0012 从此处注入液体可进入鞘管。

7、内到达给液部位, 以具备完成多种介入手术的条件。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所述器械的套管末端借力卷边的远端可增加借力 凸起, 以适应不同的使用习惯。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所述器械的内芯与旋转杆部分相连处为硬质钢 管, 长度与套管相近, 后半部分由软轴制成。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所述器械的内芯贯穿活塞与旋转杆相连。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228373 U 3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是: 所述器械的外鞘可呈现多种形式, 为全软鞘管, 全 硬鞘管, 近端硬远端软组合鞘管, 以贴合不同部位手术的需求。 0017 因此。

8、,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新颖, 操作方便, 更贴合医务人员使用习惯 的优点, 有利于降低介入手术的难度, 提高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0018 间接操作部分以取石篮示意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取石篮张开)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取石篮张开)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取石篮闭合)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取石篮张开、 含借力凸起)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鞘管部分为软管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鞘管部分为硬管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横截面示意图(十字形) 0026 图8为本实。

9、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横截面示意图(米字形) 0027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横截面示意图(人字形) 0028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板部分横截面示意图(带凸点圆柱) 0029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侧视图(带凸点圆柱) 0030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旋转杆侧视图(活塞分离) 0031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拆分示意图(按板、 旋转杆分离) 0032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拆分示意图(内芯弯折后固定) 0033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拆分示意图(内芯弯折前固定) 0034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横截面示意图(卷边螺旋固定式) 0035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横截面示意。

10、图(卷边开合固定式, 打开状态) 0036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横截面示意图(卷边开合固定式, 闭合状态) 0037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卷边螺旋固定式) 0038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卷边开合固定式, 闭合状态) 0039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杆横截面拆分示意图 0040 图中: 1-按板 1a-按板螺纹 2-旋转杆 2a-旋转杆螺纹 2b-旋转杆固 定处 3-活塞 4-套管 5-借力卷边 5a-借力卷边限位开关 5b-借力卷边限位 螺纹 6-内芯 6a-内芯弯钩 6b-内芯螺旋弯曲 7-注水口 8-鞘管 9-间 接操作部分(示例: 取石篮) 10-。

11、借力凸起 11-凹凸结构 11a-凹凸结构a 11b-凹凸结构b 12-隧道 13-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0042 参照图1、 图2、 图3和图12, 本实施例包括旋转杆2、 套管4、 内芯6、 注水口7、 鞘管8, 旋转杆上有按板1和活塞3, 旋转杆2上有凹凸结构11, 套管4上有借力卷边5, 内芯一端与旋 转杆相连, 穿过套管乳头处进入鞘管连接间接操作部分9。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228373 U 4 0043 参照图1、 图2、 图3和图12, 本实施例包括旋转杆2、 套管4、 内芯6、 鞘管8, 旋转杆上 有按板1和。

12、活塞3, 旋转杆2上有凹凸结构11, 套管4上有借力卷边5, 内芯一端与旋转杆相连, 穿过套管乳头处进入鞘管连接间接操作部分9。 0044 参照图1、 图2、 图4和图12, 本实施例包括旋转杆2、 套管4、 内芯6、 注水口7、 鞘管8, 旋转杆上有按板1和活塞3, 旋转杆2上有凹凸结构11, 套管4上有借力卷边5和借力凸起10, 内芯一端与旋转杆相连, 穿过套管乳头处进入鞘管连接间接操作部分9。 0045 参照图12, 所述器械的内芯前端为硬轴, 硬轴长度与套管长度相近, 从旋转管头端 出发, 贯穿活塞进入鞘管内, 内芯后段为软轴, 更贴合目的部位的形态, 以便前后推拉、 旋转 控制间接操。

13、作部分。 0046 参照图2、 图5、 图6, 所述器械的外鞘可呈现多种形式, 为全软鞘管, 全硬鞘管, 近端 硬远端软组合鞘管, 以贴合不同部位介入的需求。 0047 参照图12、 图13、 图14、 图21, 所述器械的旋转杆被纵向分为两部分11a和11b, 中间 留有隧道12, 以便内芯6通过旋转杆在其尾端以弯钩6a固定在旋转杆末端2a处, 旋转杆末端 2a再与按板1a以其螺纹结构吻合, 活塞3包绕旋转杆头端, 从而形成一整体, 以加强内芯与 旋转杆的稳固性。 0048 参照图15, 内芯螺旋弯曲成6b固定在旋转杆头端2b处, 旋转杆术端2a再与按板1a 以其螺纹结构吻合, 以加强内芯与。

14、旋转杆的稳固性。 0049 参照图16、 图19, 借力卷边5通过限位螺纹5b与套管4结合, 以较小内径限制旋转杆 头端防止其滑出套管4。 0050 参照图17、 图18、 图20, 借力卷边5通过限位开关5a穿过套管4侧壁开孔与套管4结 合, 以较小内径限制旋转杆头端防止其滑出套管4。 0051 具体操作说明: 0052 用食指和无名指在借力卷边5上夹住套管4, 拇指按在按板1后, 虎口作收合动作, 即可向前推进间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篮)。 用食指和无名指在借力卷边5上夹住套管4, 拇指 抵在按板1前, 虎口作张开动作, 即可向后回拉间接操作部分(如取石篮)。 需要旋转调整间 接操作部分(如取。

15、石篮)位置时, 用食指和无名指在借力卷边5上夹住套管4, 拇指和无名指 旋转凹凸结构11, 即可完成旋转动作。 从而完成两个自由度上的介入操作。 0053 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 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范围, 凡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修改和润饰, 仍属本实用新型所覆盖的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228373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6228373 U 6 图4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6228373 U 7 图8 图9图10 图11 图12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6228373 U 8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6228373 U 9 图20 图21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6228373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