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阴道窥器.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7996136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506498.4

申请日:

20171113

公开号:

CN208404516U

公开日:

201901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303,A61B1/32,A61B1/06

主分类号:

A61B1/303,A61B1/32,A61B1/06

申请人:

原慧娟

发明人:

原慧娟,郝晓莹,沈学勇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杏花岭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优先权:

CN201721506498U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牛传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包括上叶、下叶、调节手柄、固定手柄和转轴,上叶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手柄的顶面,上叶与调节手柄之间有夹角α,α=115‑135°,上叶与调节手柄为一体结构,下叶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手柄的顶面,下叶与固定手柄之间有同样的夹角α,下叶与固定手柄为一体结构,上叶的一侧底部与下叶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连接。上叶与下叶的外表面设置的硅胶垫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紧张感;通过楔形块、弧形杆、弧形槽和插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固定上叶和下叶之间的相对角度,医生能够两只手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更加有利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手术操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阴道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叶(1)、下叶(2)、调节手柄(3)、固定手柄(4)和转轴(5),上叶(1)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手柄(3)的顶面,上叶(1)与调节手柄(3)之间有夹角α,α=115-135°,上叶(1)与调节手柄(3)为一体结构,下叶(2)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手柄(4)的顶面,下叶(2)与固定手柄(4)之间有同样的夹角α,下叶(2)与固定手柄(4)为一体结构,上叶(1)的一侧底部与下叶(2)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转轴(5)铰接连接,转轴(5)与调节手柄(3)位于上叶(1)的同一侧,上叶(1)和下叶(2)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一层硅胶垫,且上叶(1)和下叶(2)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铂片;调节手柄(3)的前面固定连接弧形杆(6)的下端背面,弧形杆(6)的下端开设弧形槽(7),弧形槽(7)的顶面和底面均与外界相通,弧形槽(7)的内壁内侧固定安装数个楔形块(8),楔形块(8)在弧形槽(7)内均匀分布,固定手柄(4)的背面固定连接插杆(9)的一端前面,插杆(9)为弧形结构,插杆(9)能够插入至弧形槽(7)内,插杆(9)的内侧开设数个导向槽(10),每个导向槽(10)的外侧开设凹槽(11),凹槽(11)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槽(10)内部相通,每个导向槽(10)的外侧固定连接数个弹簧(12)的一端,每个导向槽(10)内弹簧(12)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同样的楔形块(8)的外侧,楔形块(8)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向槽(10)内且能沿之滑动,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与插杆(9)上的楔形块(8)交错排列,且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插杆(9)上的楔形块(8)的楔形面接触配合,每个凹槽(11)内固定安装线轮(13),线轮(13)为双槽线轮,每个线轮(13)的背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一线绳(14)的一端,第一线绳(1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导向槽(10)内楔形块(8)的外侧,每相邻两个凹槽(11)之间开设线孔(15),线孔(15)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相邻的凹槽(11)内部相通,最上方的线轮(13)的前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二线绳(16)的一端,第二线绳(16)绕最上方的线轮(13)缠绕数周后从线孔(15)内穿过,插杆(9)的内侧底部开设弧形滑槽(17),弧形滑槽(17)的下侧底面开设线轮槽(18),线轮槽(18)与弧形滑槽(17)内部相通,线轮槽(18)与相邻的凹槽(11)之间开设同样的线孔(15),线孔(15)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对应的凹槽(11)和线轮槽(18)内部相通,线轮槽(18)内固定安装一个同样的线轮(13),弧形滑槽(17)内活动安装滑块(19),滑块(19)能够沿弧形滑槽(17)滑动,第二线绳(1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线孔(15)后绕对应的线轮(13)缠绕数周,第二线绳(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19)的底面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19)的顶面开设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手柄(4)的外周开设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槽(10)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至少两个弹簧(12)的一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阴道窥器可广泛用于妇产科领域,是妇产科进行临床操作的基础。传统的阴道窥器即使最大限度的撑开阴道,由于部分患者阴道弹性较小,比较紧缩,在外源性灯光的照射下,因肉眼的局限性,临床上往往会漏诊;传统的阴道窥器为铁质,很多患者的阴道刚开始并不能适应冰冷的温度,会产生紧张感及不适感,给临床操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且传统铁质窥器没有固定装置,医生检查时需要时刻通过一只手撑开窥器,只能通过另一只手进行检查,检查过程极其不便,且容易漏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阴道窥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包括上叶、下叶、调节手柄、固定手柄和转轴,上叶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手柄的顶面,上叶与调节手柄之间有夹角α,α=115-135°,上叶与调节手柄为一体结构,下叶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手柄的顶面,下叶与固定手柄之间有同样的夹角α,下叶与固定手柄为一体结构,上叶的一侧底部与下叶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连接,转轴与调节手柄位于上叶的同一侧,上叶和下叶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一层硅胶垫,且上叶和下叶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铂片;调节手柄的前面固定连接弧形杆的下端背面,弧形杆的下端开设弧形槽,弧形槽的顶面和底面均与外界相通,弧形槽的内壁内侧固定安装数个楔形块,楔形块在弧形槽内均匀分布,固定手柄的背面固定连接插杆的一端前面,插杆为弧形结构,插杆能够插入至弧形槽内,插杆的内侧开设数个导向槽,每个导向槽的外侧开设凹槽,凹槽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槽内部相通,每个导向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数个弹簧的一端,每个导向槽内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同样的楔形块的外侧,楔形块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向槽内且能沿之滑动,弧形槽内的楔形块与插杆上的楔形块交错排列,且弧形槽内的楔形块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插杆上的楔形块的楔形面接触配合,每个凹槽内固定安装线轮,线轮为双槽线轮,每个线轮的背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一线绳的一端,第一线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导向槽内楔形块的外侧,每相邻两个凹槽之间开设线孔,线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相邻的凹槽内部相通,最上方的线轮的前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二线绳的一端,第二线绳绕最上方的线轮缠绕数周后从线孔内穿过,插杆的内侧底部开设弧形滑槽,弧形滑槽的下侧底面开设线轮槽,线轮槽与弧形滑槽内部相通,线轮槽与相邻的凹槽之间开设同样的线孔,线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对应的凹槽和线轮槽内部相通,线轮槽内固定安装一个同样的线轮,弧形滑槽内活动安装滑块,滑块能够沿弧形滑槽滑动,第二线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线孔后绕对应的线轮缠绕数周,第二线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的底面下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所述的滑块的顶面开设防滑纹。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所述的固定手柄的外周开设防滑纹。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所述的导向槽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至少两个弹簧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者通过向内侧按压调节手柄使得上叶以转轴为中心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弧形杆沿插杆逆时针转动,由于弧形槽内的楔形块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插杆上的楔形块的楔形面接触配合,弧形槽内的楔形块随之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向下压动插杆上的楔形块,上叶与下叶之间的相对角度调节适宜后,弧形槽内的楔形块的直边分别与对应插杆上的楔形块的直边接触配合,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弧形杆被固定在当前位置,从而使得上叶和下叶之间的相对角度固定,使用者无需时刻通过一只手来保持上叶张开,从而解放使用者的手部,更加有利于使用者对患者进行检查;沿弧形滑槽向上滑动滑块,通过第二线绳能够同时拉动数个线轮转动,线轮转动能够收拢第一线绳,从而分别同时将对应的楔形块拉入对应的导向槽内,弧形槽内的楔形块不再与插杆上的楔形块接触,从而能够使弧形杆顺时针转动,上叶即可复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使用者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本实用新型上叶和下叶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铂片,铂片有助于医生在用外源性灯光照射时有效增加阴道内亮度,比起通过各种微型电路照亮阴道更节约成本,节省空间,且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减小漏诊及误诊率;上叶与下叶的外表面设置的硅胶垫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紧张感;通过楔形块、弧形杆、弧形槽和插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固定上叶和下叶之间的相对角度,医生能够两只手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更加有利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上叶 2下叶 3调节手柄 4固定手柄 5转轴 6弧形杆 7弧形槽 8楔形块 9插杆 10导向槽 11凹槽 12弹簧 13线轮 14第一线绳 15线孔 16第二线绳 17弧形滑槽 18线轮槽 1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如图所示,包括上叶1、下叶2、调节手柄3、固定手柄4和转轴5,上叶1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手柄3的顶面,上叶1与调节手柄3之间有夹角α,α=115-135°,上叶1与调节手柄3为一体结构,下叶2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手柄4的顶面,下叶2与固定手柄4之间有同样的夹角α,下叶2与固定手柄4为一体结构,上叶1的一侧底部与下叶2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转轴5铰接连接,转轴5与调节手柄3位于上叶1的同一侧,上叶1和下叶2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一层硅胶垫,且上叶1和下叶2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铂片;调节手柄3的前面固定连接弧形杆6的下端背面,弧形杆6的下端开设弧形槽7,弧形槽7的顶面和底面均与外界相通,弧形槽7的内壁内侧固定安装数个楔形块8,楔形块8在弧形槽7内均匀分布,固定手柄4的背面固定连接插杆9的一端前面,插杆9为弧形结构,插杆9能够插入至弧形槽7内,插杆9的内侧开设数个导向槽10,每个导向槽10的外侧开设凹槽11,凹槽11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槽10内部相通,每个导向槽10的外侧固定连接数个弹簧12的一端,每个导向槽10内弹簧12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同样的楔形块8的外侧,楔形块8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向槽10内且能沿之滑动,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与插杆9上的楔形块8交错排列,且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插杆9上的楔形块8的楔形面接触配合,每个凹槽11内固定安装线轮13,线轮13为双槽线轮,每个线轮13的背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一线绳14的一端,第一线绳1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导向槽10内楔形块8的外侧,每相邻两个凹槽11之间开设线孔15,线孔15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相邻的凹槽11内部相通,最上方的线轮13的前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二线绳16的一端,第二线绳16绕最上方的线轮13缠绕数周后从线孔15内穿过,插杆9的内侧底部开设弧形滑槽17,弧形滑槽17的下侧底面开设线轮槽18,线轮槽18与弧形滑槽17内部相通,线轮槽18与相邻的凹槽11之间开设同样的线孔15,线孔15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对应的凹槽11和线轮槽18内部相通,线轮槽18内固定安装一个同样的线轮13,弧形滑槽17内活动安装滑块19,滑块19能够沿弧形滑槽17滑动,第二线绳1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线孔15后绕对应的线轮13缠绕数周,第二线绳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19的底面下侧。本实用新型使用者通过向内侧按压调节手柄3使得上叶1以转轴5为中心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弧形杆6沿插杆9逆时针转动,由于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插杆9上的楔形块8的楔形面接触配合,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随之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向下压动插杆9上的楔形块8,上叶1与下叶2之间的相对角度调节适宜后,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的直边分别与对应插杆9上的楔形块8的直边接触配合,在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弧形杆6被固定在当前位置,从而使得上叶1和下叶2之间的相对角度固定,使用者无需时刻通过一只手来保持上叶1张开,从而解放使用者的手部,更加有利于使用者对患者进行检查;沿弧形滑槽17向上滑动滑块19,通过第二线绳16能够同时拉动数个线轮13转动,线轮13转动能够收拢第一线绳14,从而分别同时将对应的楔形块8拉入对应的导向槽10内,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不再与插杆9上的楔形块8接触,从而能够使弧形杆6顺时针转动,上叶1即可复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使用者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本实用新型上叶1和下叶2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铂片,铂片有助于医生在用外源性灯光照射时有效增加阴道内亮度,比起通过各种微型电路照亮阴道更节约成本,节省空间,且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减小漏诊及误诊率;上叶1与下叶2的外表面设置的硅胶垫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紧张感;通过楔形块8、弧形杆6、弧形槽7和插杆9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固定上叶1和下叶2之间的相对角度,医生能够两只手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更加有利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手术操作。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滑块19的顶面开设防滑纹。该结构能够增加使用者手部与滑块19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调节滑块19时打滑。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手柄4的外周开设防滑纹。该结构能够增加使用者手部与固定手柄4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握持固定手柄4时打滑。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导向槽10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至少两个弹簧12的一端。至少两个弹簧12能够对楔形块8形成稳定支撑,从而保证楔形块8的稳定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阴道窥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506498.4 (22)申请日 2017.11.13 (73)专利权人 原慧娟 地址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杏花岭 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72)发明人 原慧娟 郝晓莹 沈学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310 代理人 牛传凯 (51)Int.Cl. A61B 1/303(2006.01) A61B 1/32(2006.01) A61B 1/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57)。

2、摘要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包括上叶、 下叶、 调节手 柄、 固定手柄和转轴, 上叶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 手柄的顶面, 上叶与调节手柄之间有夹角, = 115-135 , 上叶与调节手柄为一体结构, 下叶的 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手柄的顶面, 下叶与固定手柄 之间有同样的夹角, 下叶与固定手柄为一体结 构, 上叶的一侧底部与下叶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 转轴铰接连接。 上叶与下叶的外表面设置的硅胶 垫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减少紧张感; 通过楔 形块、 弧形杆、 弧形槽和插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 够固定上叶和下叶之间的相对角度, 医生能够两 只手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 更加有利于检 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手术操作。。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8404516 U 2019.01.22 CN 208404516 U 1.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叶 (1) 、 下叶 (2) 、 调节手柄 (3) 、 固定手柄 (4) 和转轴 (5) , 上叶 (1) 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手柄 (3) 的顶面, 上叶 (1) 与调节手柄 (3) 之间有夹 角 , =115-135 , 上叶 (1) 与调节手柄 (3) 为一体结构, 下叶 (2) 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手柄 (4) 的顶面, 下叶 (2) 与固定手柄 (4) 之间有同样的夹角 , 下叶 (2) 与固定手柄 (4) 为一体结 构, 。

4、上叶 (1) 的一侧底部与下叶 (2) 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转轴 (5) 铰接连接, 转轴 (5) 与调节 手柄 (3) 位于上叶 (1) 的同一侧, 上叶 (1) 和下叶 (2) 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一层硅胶垫, 且 上叶 (1) 和下叶 (2) 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铂片; 调节手柄 (3) 的前面固定连接弧形杆 (6) 的 下端背面, 弧形杆 (6) 的下端开设弧形槽 (7) , 弧形槽 (7) 的顶面和底面均与外界相通, 弧形 槽 (7) 的内壁内侧固定安装数个楔形块 (8) , 楔形块 (8) 在弧形槽 (7) 内均匀分布, 固定手柄 (4) 的背面固定连接插杆 (9) 的一端前面, 插。

5、杆 (9) 为弧形结构, 插杆 (9) 能够插入至弧形槽 (7) 内, 插杆 (9) 的内侧开设数个导向槽 (10) , 每个导向槽 (10) 的外侧开设凹槽 (11) , 凹槽 (11) 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槽 (10) 内部相通, 每个导向槽 (10) 的外侧固定连接数个弹簧 (12) 的 一端, 每个导向槽 (10) 内弹簧 (12) 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同样的楔形块 (8) 的外侧, 楔 形块 (8) 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向槽 (10) 内且能沿之滑动, 弧形槽 (7) 内的楔形块 (8) 与插 杆 (9) 上的楔形块 (8) 交错排列, 且弧形槽 (7) 内的楔形块 (8) 能够分别。

6、与对应的插杆 (9) 上 的楔形块 (8) 的楔形面接触配合, 每个凹槽 (11) 内固定安装线轮 (13) , 线轮 (13) 为双槽线 轮, 每个线轮 (13) 的背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一线绳 (14) 的一端, 第一线绳 (14) 的另一端 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导向槽 (10) 内楔形块 (8) 的外侧, 每相邻两个凹槽 (11) 之间开设线孔 (15) , 线孔 (15) 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相邻的凹槽 (11) 内部相通, 最上方的线轮 (13) 的前侧 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二线绳 (16) 的一端, 第二线绳 (16) 绕最上方的线轮 (13) 缠绕数周后从 线孔 (15) 内穿过, 插。

7、杆 (9) 的内侧底部开设弧形滑槽 (17) , 弧形滑槽 (17) 的下侧底面开设线 轮槽 (18) , 线轮槽 (18) 与弧形滑槽 (17) 内部相通, 线轮槽 (18) 与相邻的凹槽 (11) 之间开设 同样的线孔 (15) , 线孔 (15) 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对应的凹槽 (11) 和线轮槽 (18) 内部相通, 线轮槽 (18) 内固定安装一个同样的线轮 (13) , 弧形滑槽 (17) 内活动安装滑块 (19) , 滑块 (19) 能够沿弧形滑槽 (17) 滑动, 第二线绳 (16) 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线孔 (15) 后绕对应的线轮 (13) 缠绕数周, 第二线绳 (16) 的另一。

8、端固定连接滑块 (19) 的底面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滑块 (19) 的顶面开设 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固定手柄 (4) 的外周 开设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向槽 (10) 的外侧分 别固定连接至少两个弹簧 (12) 的一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04516 U 2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背景技术 0002 临床上, 阴道窥器可广泛用。

9、于妇产科领域, 是妇产科进行临床操作的基础。 传统的 阴道窥器即使最大限度的撑开阴道, 由于部分患者阴道弹性较小, 比较紧缩, 在外源性灯光 的照射下, 因肉眼的局限性, 临床上往往会漏诊; 传统的阴道窥器为铁质, 很多患者的阴道 刚开始并不能适应冰冷的温度, 会产生紧张感及不适感, 给临床操作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 且传统铁质窥器没有固定装置, 医生检查时需要时刻通过一只手撑开窥器, 只能通过另一 只手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极其不便, 且容易漏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 一种。

10、新型阴道窥器, 包括上叶、 下叶、 调节手柄、 固定手柄和转轴, 上叶的一侧固定 连接调节手柄的顶面, 上叶与调节手柄之间有夹角 , =115-135 , 上叶与调节手柄为一体 结构, 下叶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手柄的顶面, 下叶与固定手柄之间有同样的夹角 , 下叶与 固定手柄为一体结构, 上叶的一侧底部与下叶的一侧顶部之间通过转轴铰接连接, 转轴与 调节手柄位于上叶的同一侧, 上叶和下叶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一层硅胶垫, 且上叶和下 叶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铂片; 调节手柄的前面固定连接弧形杆的下端背面, 弧形杆的下 端开设弧形槽, 弧形槽的顶面和底面均与外界相通, 弧形槽的内壁内侧固定安装数个楔形。

11、 块, 楔形块在弧形槽内均匀分布, 固定手柄的背面固定连接插杆的一端前面, 插杆为弧形结 构, 插杆能够插入至弧形槽内, 插杆的内侧开设数个导向槽, 每个导向槽的外侧开设凹槽, 凹槽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槽内部相通, 每个导向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数个弹簧的一端, 每个导 向槽内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同样的楔形块的外侧, 楔形块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 导向槽内且能沿之滑动, 弧形槽内的楔形块与插杆上的楔形块交错排列, 且弧形槽内的楔 形块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插杆上的楔形块的楔形面接触配合, 每个凹槽内固定安装线轮, 线 轮为双槽线轮, 每个线轮的背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一线绳的一端, 第一线绳的另一端分 别固。

12、定连接对应的导向槽内楔形块的外侧, 每相邻两个凹槽之间开设线孔, 线孔的顶面和 底面分别与相邻的凹槽内部相通, 最上方的线轮的前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二线绳的一 端, 第二线绳绕最上方的线轮缠绕数周后从线孔内穿过, 插杆的内侧底部开设弧形滑槽, 弧 形滑槽的下侧底面开设线轮槽, 线轮槽与弧形滑槽内部相通, 线轮槽与相邻的凹槽之间开 设同样的线孔, 线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对应的凹槽和线轮槽内部相通, 线轮槽内固定安 装一个同样的线轮, 弧形滑槽内活动安装滑块, 滑块能够沿弧形滑槽滑动, 第二线绳的另一 端依次穿过线孔后绕对应的线轮缠绕数周, 第二线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的底面下侧。 0006 如上。

13、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所述的滑块的顶面开设防滑纹。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404516 U 3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所述的固定手柄的外周开设防滑纹。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所述的导向槽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至少两个弹簧 的一端。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者通过向内侧按压调节手柄使得上叶以转 轴为中心逆时针转动, 从而使得弧形杆沿插杆逆时针转动, 由于弧形槽内的楔形块能够分 别与对应的插杆上的楔形块的楔形面接触配合, 弧形槽内的楔形块随之转动的过程中能够 向下压动插杆上的楔形块, 上叶与下叶之间的相对角度调节适宜后, 。

14、弧形槽内的楔形块的 直边分别与对应插杆上的楔形块的直边接触配合, 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 弧形杆被固定在 当前位置, 从而使得上叶和下叶之间的相对角度固定, 使用者无需时刻通过一只手来保持 上叶张开, 从而解放使用者的手部, 更加有利于使用者对患者进行检查; 沿弧形滑槽向上滑 动滑块, 通过第二线绳能够同时拉动数个线轮转动, 线轮转动能够收拢第一线绳, 从而分别 同时将对应的楔形块拉入对应的导向槽内, 弧形槽内的楔形块不再与插杆上的楔形块接 触, 从而能够使弧形杆顺时针转动, 上叶即可复位,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有利于使用者对患 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上叶和下叶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

15、装铂片, 铂片有助于 医生在用外源性灯光照射时有效增加阴道内亮度, 比起通过各种微型电路照亮阴道更节约 成本, 节省空间, 且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减小漏诊及误诊率; 上叶与下叶的外表面 设置的硅胶垫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减少紧张感; 通过楔形块、 弧形杆、 弧形槽和插杆之 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固定上叶和下叶之间的相对角度, 医生能够两只手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手 术操作, 更加有利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 本实用。

16、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 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 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 大图; 图4是图2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 0012 附图标记: 1上叶 2下叶 3调节手柄 4固定手柄 5转轴 6弧形杆 7弧形槽 8楔形 块 9插杆 10导向槽 11凹槽 12弹簧 13线轮 14第一线绳 15线孔 16第二线绳 17弧形滑 槽 18线轮槽 1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

17、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 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 一种新型阴道窥器, 如图所示, 包括上叶1、 下叶2、 调节手柄3、 固定手柄4和转轴5, 上叶1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手柄3的顶面, 上叶1与调节手柄3之间有夹角 , =115-135 , 上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404516 U 4 叶1与调节手柄3为一体结构, 下叶2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手柄4的顶面, 下叶。

18、2与固定手柄4 之间有同样的夹角 , 下叶2与固定手柄4为一体结构, 上叶1的一侧底部与下叶2的一侧顶部 之间通过转轴5铰接连接, 转轴5与调节手柄3位于上叶1的同一侧, 上叶1和下叶2的外表面 分别固定安装一层硅胶垫, 且上叶1和下叶2的内表面分别固定安装铂片; 调节手柄3的前面 固定连接弧形杆6的下端背面, 弧形杆6的下端开设弧形槽7, 弧形槽7的顶面和底面均与外 界相通, 弧形槽7的内壁内侧固定安装数个楔形块8, 楔形块8在弧形槽7内均匀分布, 固定手 柄4的背面固定连接插杆9的一端前面, 插杆9为弧形结构, 插杆9能够插入至弧形槽7内, 插 杆9的内侧开设数个导向槽10, 每个导向槽1。

19、0的外侧开设凹槽11, 凹槽11分别与对应的导向 槽10内部相通, 每个导向槽10的外侧固定连接数个弹簧12的一端, 每个导向槽10内弹簧12 的另一端分别同时固定连接同样的楔形块8的外侧, 楔形块8能够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向槽10 内且能沿之滑动, 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与插杆9上的楔形块8交错排列, 且弧形槽7内的楔形 块8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插杆9上的楔形块8的楔形面接触配合, 每个凹槽11内固定安装线轮 13, 线轮13为双槽线轮, 每个线轮13的背侧槽的外周固定连接第一线绳14的一端, 第一线绳 1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导向槽10内楔形块8的外侧, 每相邻两个凹槽11之间开设 线孔15,。

20、 线孔15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相邻的凹槽11内部相通, 最上方的线轮13的前侧槽的 外周固定连接第二线绳16的一端, 第二线绳16绕最上方的线轮13缠绕数周后从线孔15内穿 过, 插杆9的内侧底部开设弧形滑槽17, 弧形滑槽17的下侧底面开设线轮槽18, 线轮槽18与 弧形滑槽17内部相通, 线轮槽18与相邻的凹槽11之间开设同样的线孔15, 线孔15的顶面和 底面分别与对应的凹槽11和线轮槽18内部相通, 线轮槽18内固定安装一个同样的线轮13, 弧形滑槽17内活动安装滑块19, 滑块19能够沿弧形滑槽17滑动, 第二线绳16的另一端依次 穿过线孔15后绕对应的线轮13缠绕数周, 第二线绳16。

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19的底面下 侧。 本实用新型使用者通过向内侧按压调节手柄3使得上叶1以转轴5为中心逆时针转动, 从 而使得弧形杆6沿插杆9逆时针转动, 由于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插杆9上 的楔形块8的楔形面接触配合, 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随之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向下压动插杆9 上的楔形块8, 上叶1与下叶2之间的相对角度调节适宜后, 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的直边分别 与对应插杆9上的楔形块8的直边接触配合, 在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 弧形杆6被固定在当前 位置, 从而使得上叶1和下叶2之间的相对角度固定, 使用者无需时刻通过一只手来保持上 叶1张开, 从而解放使用者的手部, 更加。

22、有利于使用者对患者进行检查; 沿弧形滑槽17向上 滑动滑块19, 通过第二线绳16能够同时拉动数个线轮13转动, 线轮13转动能够收拢第一线 绳14, 从而分别同时将对应的楔形块8拉入对应的导向槽10内, 弧形槽7内的楔形块8不再与 插杆9上的楔形块8接触, 从而能够使弧形杆6顺时针转动, 上叶1即可复位, 操作简单, 使用 方便, 有利于使用者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 本实用新型上叶1和下叶2的内表面分别 固定安装铂片, 铂片有助于医生在用外源性灯光照射时有效增加阴道内亮度, 比起通过各 种微型电路照亮阴道更节约成本, 节省空间, 且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减小漏诊及误 诊率; 上叶1。

23、与下叶2的外表面设置的硅胶垫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减少紧张感; 通过楔形 块8、 弧形杆6、 弧形槽7和插杆9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固定上叶1和下叶2之间的相对角度, 医 生能够两只手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 更加有利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手术操作。 0015 具体而言, 本实施例所述的滑块19的顶面开设防滑纹。 该结构能够增加使用者手 部与滑块19之间的摩擦力, 避免调节滑块19时打滑。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404516 U 5 0016 具体的, 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手柄4的外周开设防滑纹。 该结构能够增加使用者手 部与固定手柄4之间的摩擦力, 避免握持固定手柄4时打滑。 。

24、0017 进一步的, 本实施例所述的导向槽10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至少两个弹簧12的一 端。 至少两个弹簧12能够对楔形块8形成稳定支撑, 从而保证楔形块8的稳定运行。 0018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404516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8404516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8404516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