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DD系统中的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799512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2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76081.2

申请日:

2009.01.05

公开号:

CN101771501A

公开日:

2010.07.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4L 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变更后权利人: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号登记生效日:2011042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1/00申请日:20090105|||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00; H04B7/04

主分类号:

H04L1/00

申请人: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莹; 喻晓冬; 潘学明; 肖国军; 索士强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代理人:

刘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信道信息上报效率,减少统计开销,降低系统负担,以及避免满足上报条件但无上报资源可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包括: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所述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通过所述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所述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 通过所述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资源的标识为:上行子帧号或上行时隙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的步骤包括: 按照预先确定的上行子帧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获取上行子帧号;或者, 按照预先确定的上行时隙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获取上行时隙号。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对每种帧结构配置中的上行子帧和/或上行时隙从0开始连续编号,得到每种帧结构配置对应的上行子帧号和/或上行时隙号。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预先为每种帧结构配置设置对应的周期内偏移值,并且不同的帧结构配置对应的周期内偏移值不同。
6: 一种信道信息上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上报位置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所述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 上报信息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并存储上行资源的标识,其中,所述上行资源的标识为上行子帧号或上行时隙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位置确定单元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按照帧号顺序,对每帧按照预先确定的上行子帧号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获取上行子帧号;或者,按照帧号顺序,对每帧按照预先确定的上行时隙号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获取上行时隙号; 确定单元,用于利用帧号,以及上行子帧号或上行时隙号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包括: 编号单元,用于对每种帧结构配置中的上行子帧和/或上行时隙从0开始连续编号;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每种帧结构配置对应的上行子帧号和/或上行时隙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单元还包括: 偏移值设置单元,用于为每种帧结构配置设置对应的周期内偏移值,并且不同的帧结构配置对应的周期内偏移值不同。

说明书


一种TDD系统中的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分双工(TDD)系统中的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户设备(UE)上报信道信息时,需要确定信道信息的具体上报位置,即帧号以及时隙号。在确定信道信息的具体上报位置的过程中,是以时隙为基本单位进行扫描统计的,具体地,按照帧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扫描每一帧,在对每一帧进行扫描时,按照时隙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扫描每一时隙,从而确定信道信息的上报位置。

    现有技术中一帧的长度为10毫秒(ms),一帧包括10个子帧,那么一个子帧的长度是1ms;一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则一个时隙的长度是0.5ms。每一帧中的子帧号是连续编号的,即从0依次编到9;每一帧中的时隙号也是连续编号的,即从0依次编到19。那么,在对每一帧进行扫描时,从时隙0开始依次扫描到时隙19,对每个时隙都要扫描,无论是上行时隙还是下行时隙。

    如果扫描到的帧号、时隙位置值(即时隙号)、上报信道信息的周期内偏移值和上报信道信息的上报周期满足一定关系,那么用户设备可以在此帧的此时隙上报信道信息。

    上报的信道信息,可以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CQI)、信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PMI)、信道秩指示信息(RI)。其中,CQI和PMI可以作为宽带信道信息上报,也可以作为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上报。

    例如,在只需上报宽带信道信息时,CQI和PMI(其中,PMI是可选的)的上报位置的帧号nf和时隙号ns,上报周期NP、周期内偏移值NOFFSET,CQI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

    在宽带信道信息和秩指示(RI)信息都需要上报时,秩指示(RI)信息的上报位置的帧号nf和时隙号ns,上报周期、周期内偏移值NOFFSET,RI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

    其中,MRI表示RI信息上报周期是宽带信道信息上报周期的MRI倍,即RI信息的上报周期为:NP·MRI,其中MRI的取值范围为:{1,2,4,8,16,32,OFF}。

    在上报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时,CQI和PMI(其中,PMI是可选的)的上报位置的上报位置的帧号nf和时隙号ns,上报周期NP、周期内偏移值NOFFSET,CQI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

    在上报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时,宽带信道信息的上报周期NP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

    在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以及RI信息都需要上报时,RI信息的上报位置的帧号nf和时隙号ns,上报周期、周期内偏移值NOFFSET,RI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

    其中,RI信息上报周期为:H·NP·MRI,其中H=J*K+1,J表示宽带和子带信息上报时,2个宽带信道信息上报之间,子带信道信息上报个数;K表示2个宽带信道信息上报之间,J个子带信道信息上报的循环次数。

    上述ns={0,1,...,19};NOFFSET,CQI取值范围为{0,-1,...,-(NP-1)};NOFFSET,RI取值范围为{0,-1,...,-(NP-1),-NP};NP是上报信道信息的基本周期,即只需上报宽带信道信息时,NP表示相邻的2个宽带信道信息的间隔时间;上报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时,NP表示相邻的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的间隔时间。其中,NP、K、MRI、NOFFSET,CQI和NOFFSET,RI的值是由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给用户设备(UE)的。

    但是,TDD系统帧结构的上、下行配置如下面的表一所示:

    表一

    其中0到9表示子帧号,D代表下行时隙,S代表特殊时隙,U代表上行时隙。由此可见,对于TDD系统,每一帧中的部分时隙属于下行子帧中的时隙(即下行时隙),该部分时隙则不能用于信道信息的上报,只有U表示的上行子帧可以用于信道信息的上报。因此,在TDD系统中,即使满足上述特定关系,也并非所有的时隙都可以用于反馈上行信道信息。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TDD系统中,由于部分时隙属于下行时隙,不能用于信道信息的上报,在确定信道信息上报位置的过程中是对每一帧中的所有时隙都进行扫描,因此有可能出现满足上报条件地上报资源不可用的问题,即需要上报的信道信息的上报位置、上报周期、周期内偏移值满足了上报条件,但无法排除满足上报条件的上报位置为下行子帧的情况,即无法排除无效资源。造成统计开销的浪费,使得系统负担较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信道信息上报效率,减少统计开销,降低系统负担,避免满足上报条件的上报资源不可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包括:

    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所述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

    通过所述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上报装置包括:

    上报位置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所述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

    上报信息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所述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通过所述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从而提高了信道信息上报效率,减少了统计开销,降低了系统负担,并且避免了满足上报条件的上报资源不可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上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信道信息上报效率,减少统计开销,降低系统负担,避免满足上报条件的上报资源不可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信道信息上报位置的过程中,跳过下行时隙或下行子帧,只扫描上行时隙或上行子帧,从而节省系统开销,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系统统计负担,避免满足上报条件的上报资源不可用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总体包括步骤:

    S101、按照帧号顺序依次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

    所述信道信息,可以是信道质量信息,例如:宽带信道信息、宽带和子带信息等等。

    所述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可以为预先确定的上行子帧号,也可以为预先确定的上行时隙号。

    所述按照帧号顺序依次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可以理解为:按照帧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扫描每一帧,其中在对每一帧进行扫描时,按照预先确定的上行时隙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扫描每一时隙,或者按照预先确定的上行子帧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扫描每一子帧。

    所述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即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的帧号,以及具体的上行子帧号或上行时隙号,也就是信道信息的上报位置。

    S102、通过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仍然采用现有TDD系统中给出的各种帧结构配置,即保持图1所示的TDD帧结构配置类型0到6不变。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确定上行资源的标识的方式可以有两种:

    首先介绍第一种方式:仍然采用现有时隙和子帧的编号方式,即在每一帧中,子帧号分别从0到9,时隙号分别为0、1、2......19。用户设备在确定用于上报信道信息的上行资源的过程中对每一帧进行扫描时,可以扫描预先指定的上行时隙号或者上行子帧号,对于预先没有指定的时隙号或子帧号不进行扫描。并且,在对预先指定的上行时隙进行扫描时,按照上行时隙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进行扫描。或者,在对预先指定的上行子帧进行扫描时,按照上行子帧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进行扫描。

    例如,如果以时隙为基本单位进行扫描,则对于配置类型0,在用户设备中预先确定在上报信道信息时需要扫描的时隙号,即将时隙号分别为:4、5、6、7、8、9、14、15、16、17、18和19的上行时隙号指定为需要扫描的时隙号设置在用户设备中,用户设备在有信道信息需要上报时,只扫描这几个时隙号对应的时隙,从而跳过时隙号分别为:0、1、2、3、10、11、12和13的下行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报的信道信息,可以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CQI)、信道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PMI)、信道秩指示信息(RI)。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确定信道信息的上报位置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用户设备从基站高层信令指示得到宽带信道信息的上报周期NP、宽带信道信息的周期内偏移值NOFFSET,CQI和RI信息的周期内偏移值NOFFSET,RI,以及参数MRI和K的值。

    MRI表示RI信息上报周期是宽带信道信息上报周期的MRI倍,即RI信息的上报周期为:NP·MRI,其中MRI的取值范围为:{1,2,4,8,16,32,OFF}。

    K表示2个宽带信道信息上报之间,J个子带信道信息上报的循环次数;J表示宽带和子带信息上报时,2个宽带信道信息上报之间,子带信道信息上报个数。在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以及RI信息都需要上报时,RI信息的上报周期为:H·NP·MRI,其中H=J*K+1。

    NOFFSET,CQI取值范围为{0,-1,...,-(NP-1)};NOFFSET,RI取值范围为{0,-1,...,-(NP-1),-NP};NP是上报信道信息的基本周期,即只需上报宽带信道信息时,NP表示相邻的2个宽带信道信息的间隔时间;上报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时,NP表示相邻的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的间隔时间。

    并且,用户设备根据基站高层信令指示确定信道信息的上报模式。所述上报模式,可以是宽带信道信息的上报模式,也可以是宽带和子带信道信息的上报模式等等。

    例如,在只有宽带信道信息需要上报时,上报位置(包括帧号nf,以及时隙号ns)、上报周期NP、周期内偏移值NOFFSET,CQI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

    用户设备将从基站获取的相关参数的值代入上述公式,公式中变量即只有nf和ns,按照帧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扫描每一帧,在对每一帧进行扫描时,依次读取指定时隙。即初始nf=0,ns按照4、5、6、7、8、9、14、15、16、17、18和19的时间顺序依次增大,扫描一个帧过后,nf=nf+1,在nf=nf+1帧中,ns重新按照4、5、6、7、8、9、14、15、16、17、18和19的时间顺序依次扫描。

    对于TDD帧结构配置0,现有技术中在nf=0,ns=0或1时,nf,ns,NOFFSET,CQI,NP满足上式,但是子帧0并不存在上行资源,所以即使满足上式也不能用于上行信道信息传输。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确保了每帧中只扫描ns为4、5、6、7、8、9、14、15、16、17、18和19的上行时隙,当nf,ns,NOFFSET,CQI以及NP满足上式时,通过ns所确定的上行资源便可用于上报信道信息。从而避免了满足上报条件的上报资源不可用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中预先确定上行资源的标识的另一种方式,是对每种帧结构配置中的上行子帧和/或上行时隙从0开始连续编号,得到每种帧结构配置对应的上行子帧号和/或上行时隙号。也就是说,对现有时隙编号方式和/或子帧编号进行改进,即对于每一类型的帧结构配置中的上行时隙,对每种帧结构配置中的上行子帧和/或上行时隙从0开始连续编号,得到每种帧结构配置对应的上行子帧号和/或上行时隙号,而不对下行时隙编号。

    例如,如果在扫描时以时隙为基本单位进行扫描,则预先确定的上行时隙号如下面的表二所示:

    表二

    其中,子帧号分别从0到9,D代表下行时隙,S代表特殊时隙,阴影部分表示各个配置类型中的上行时隙,该阴影部分中的编号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对这些上行时隙的重新编号,即保持现有的TDD帧结构配置类型不变,仅对各配置类型中的上行时隙单独编号。对每一种TDD帧结构配置类型中的上行时隙,从0开始依次连续编号。

    例如,如表二所示,对于配置类型0,子帧号分别为2、3、4、7、8、9的子帧为上行子帧,则上行子帧对应的时隙为上行时隙,因此对这些上行时隙,从0开始依次重新编号,最后一个时隙的编号为11。

    通过对上行时隙单独编号,而不对下行时隙编号,从而使得用户设备在有信道信息需要上报时,在扫描时隙的过程中,仍然可以从时隙号0开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扫描,但此时扫描的所有时隙都是上行时隙,从而保证用户设备只扫描上行时隙,避免扫描下行时隙。

    当然,同理,也可以对上行子帧号从0开始重新编号,使得用户设备在有信道信息需要上报时,在扫描子帧的过程中,仍然可以从子帧号为0的子帧开始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扫描,但此时扫描的所有子帧都是上行子帧,从而保证用户设备只扫描上行子帧,避免扫描下行子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为每种帧结构配置设置对应的周期内偏移值,并且不同的帧结构配置对应的周期内偏移值不同,使得只有扫描到上行子帧或上行时隙时,利用帧号、时隙号、周期内偏移值和上报周期等参数判断是否满足信道信息的上报条件时,判断才会成功;利用下行子帧或下行时隙的编号判断是否满足信道信息的上报条件时,判断均会失败,从而也可以避免满足上报条件的上报资源不可用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每种帧结构配置设置对应的周期内偏移值如下面的表三所示:

    表三

    由上面的表三可以看出,只有扫描到上行子帧时,才会有可能满足信道信息的上报条件。

    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上报装置包括:

    上报位置确定单元11,用于按照帧号顺序依次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

    上报信息单元12,用于通过上报位置确定单元11确定的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

    较佳地,该装置还包括:

    设置单元10,用于设置并存储上行资源的标识,其中,所述上行资源的标识为上行子帧号或上行时隙号。

    较佳地,所述上报位置确定单元11包括:

    获取单元111,用于按照帧号顺序,对每帧按照预先确定的上行子帧号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获取上行子帧号;或者,按照帧号顺序,对每帧按照预先确定的上行时隙号的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获取上行时隙号。

    确定单元112,用于利用帧号,以及上行子帧号或上行时隙号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

    较佳地,所述设置单元10包括:

    编号单元101,用于对每种帧结构配置中的上行子帧和/或上行时隙从0开始连续编号。

    存储单元102,用于存储每种帧结构配置对应的上行子帧号和/或上行时隙号。

    较佳地,所述设置单元10还包括:

    偏移值设置单元103,用于为每种帧结构配置设置对应的周期内偏移值,并且不同的帧结构配置对应的周期内偏移值不同。

    存储单元102进一步存储偏移值设置单元103为每种帧结构配置设置的周期内偏移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道信息上报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按照帧号顺序依次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所述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通过所述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即在确定信道信息上报位置的过程中,跳过下行时隙或下行子帧,只扫描上行时隙或上行子帧,从而避免满足上报条件的上报资源不可用的问题,并且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节省了系统开销,提高了工作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一种TDD系统中的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TDD系统中的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TDD系统中的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TDD系统中的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TDD系统中的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信道信息上报效率,减少统计开销,降低系统负担,以及避免满足上报条件但无上报资源可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信道信息上报方法包括:获取每帧中预先确定的上行资源的标识,并利用所述标识确定满足信道信息上报条件的上行资源位置;通过所述上行资源位置所对应的上行资源上报信道信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