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7986254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847074.2

申请日:

20170919

公开号:

CN107432773A

公开日:

201712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C7/00,A61C7/08,A61C19/04,B29C43/18,B29C43/20,B29L31/00

主分类号:

A61C7/00,A61C7/08,A61C19/04,B29C43/18,B29C43/20,B29L31/00

申请人:

广州泛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柯一石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学苑路一号大院自编1号101房

优先权:

CN201710847074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王卫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包括上牙套、下牙套和芯片,上牙套和下牙套分别包括内软层和外硬层,内软层与牙齿的外周贴合;外硬层覆合在内软层的外侧面;芯片设置在外硬层的外侧面,或置于内软层和所述外硬层之间,芯片内设有用于检测佩戴时长的监测器。本发明,在外硬层内增设了内软层,具有以下优点:牙套为双层结构且内软外硬,与牙齿的贴合性更好,可增加牙套对牙齿的吸附力,吸附力增大;内软层在上下咬合时起缓冲作用,牙套不容易破损;内软层具有弹性,方便戴入;内置的芯片具有监测功能,能对病人佩戴时间进行监测;内软层的弹性可有效减少牙齿与牙套之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分别包括:内软层,与牙齿的外周贴合;外硬层,覆合在所述内软层的外侧面;芯片,设置在所述外硬层的外侧面,或置于所述内软层和所述外硬层之间,所述芯片内设有用于检测佩戴时长的监测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硬层的内侧面或外侧面设有放置腔,所述芯片卡设在所述放置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腔设置在所述下牙套或所述上牙套上,且与门牙位置相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矩形平板和设置在所述矩形平板上的圆台,所述放置腔与所述芯片的形状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层与所述外硬层压合固定或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所述外硬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还设有与所述监测器依次串联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振动频率检测器。 8.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芯片与内软层压合固定,再将内软层和外硬层贴合压紧,其中压合压力为3.5~4磅,压合温度为16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芯片固定在芯片平台上,然后将内软层压合在芯片上;或先将内软层放置在仿形架上,然后再将芯片压合在所述内软层上。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牙套是人们对牙齿进行矫正的常用工具,牙套利用持续不断的对牙齿进行施力,从而使牙齿逐渐排列整齐。现有的牙套结构多样,具有以下缺陷:

(1)现有的牙套都是单层结构,材质偏硬,牙套的回弹、变形力不足,牙套的刚性过大,扭矩不足,佩戴和使用的时候也容易破损;

(2)现有的牙套材质偏硬,使牙齿的移动效果不好,牙套首先要将位置不对需要矫正的牙齿包住,而牙套的材质偏硬,就会使得其它牙齿在牙套的移动下被迫移动,因此使得牙齿的矫正效果变差,使用者也难以佩戴,使用不便,而在使用的时候也会有不适感;

(3)现有的牙套由于回弹变形率的保持期约为3天,使用寿命较短,因为佩戴时间长了之后回弹力就会变小,举例来说,假如第一个牙套能矫正0.1的牙齿位移,但由于回弹变形力的不足,只能矫正0.07,误差达0.03,需用第二个牙套的补充,那么第二个牙套的回弹变形力就需要修正0.06(0.03+0.03)的误差,因此材质较硬也会导致矫正误差偏大;

(4)现有的牙套不能实时了解使用者的佩戴情况,无法监测客户配套牙套的时间,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出现谎报佩戴时间,继而出现医疗纠纷的情况;

(5)现有的牙套没有由于材质偏硬,对牙齿的吸附力不足,使用的时候容易脱离牙齿,同时有的时候还需要在牙套上设置附加部件以使牙套抓紧牙齿;

由此可见,目前的牙套存在使用不适、对牙齿的吸附力不足以及无法对牙齿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牙套存在使用不适、对牙齿的吸附力不足以及无法对牙齿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分别包括:

内软层,与牙齿的外周贴合;

外硬层,覆合在所述内软层的外侧面;

芯片,设置在所述外硬层的外侧面,或置于所述内软层和所述外硬层之间,所述芯片内设有用于检测佩戴时长的监测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硬层的内侧面或外侧面设有放置腔,所述芯片卡设在所述放置腔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放置腔设置在所述下牙套或所述上牙套上,且与门牙位置相对。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芯片包括矩形平板和设置在所述矩形平板上的圆台,所述放置腔与所述芯片的形状适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软层与所述外硬层压合固定或可拆卸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软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所述外硬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酯。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芯片上还设有与所述监测器依次串联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振动频率检测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芯片与内软层压合固定,再将内软层和外硬层贴合压紧,其中压合压力为3.5~4磅,压合温度为160℃。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先将芯片固定在芯片平台上,然后将内软层压合在芯片上;或先将内软层放置在仿形架上,然后再将芯片压合在所述内软层上。

本发明,在外硬层内增设了内软层,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把现有技术的牙套改进成双层结构,外硬层和内软层使牙套刚性和弹性兼备,内软层在上下咬合时起缓冲作用,佩戴更为方便,牙套也不容易破损;

(2)内软层对要矫正的牙齿具有更好的包容能力,被矫正牙齿的移动对相邻部位的其它牙齿的位置影响很小;

(3)内软层具有较大的回弹力,牙套的回弹变形力的维持时间变长,有效提高使用寿命,并且每个牙套的矫正误差都会减小,因此连续多个牙套佩戴完成后,累积误差也大幅减小,有效提高了矫正效果;

(4)增加芯片,对使用者的佩戴时长进行监控,防止使用者谎报佩戴时间的长短和影响治疗效果,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5)牙套对牙齿的吸附力及摩擦力变大,不容易脱离牙齿:在温度约为37.5℃、具有湿度的口腔环境下,吸附力使得牙齿和牙套尽可能成为一体,有利于捉牢牙齿,摩擦力可有效防止牙齿和牙套之间发生位移;

(6)内软层自身的弹性使其为牙齿提供了比一般单层牙套更大的牙齿扭矩和空间;

(7)内软层的弹性可有效减少牙齿与牙套之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佩戴周期可延长至一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上牙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牙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上牙套和下牙套分别包括内软层、外硬层10和芯片20,内软层与牙齿的外周贴合;外硬层10覆合在内软层的外侧面,芯片20设置在外硬层10的外侧面,或置于内软层和外硬层10之间,芯片20内设有用于检测佩戴时长的监测器。内软层具有弹性,方便佩戴,也能缓和牙齿与牙套之间的磨损。内置有芯片20,可精确检测佩戴时长。

由于上牙套和下牙套的结构相同,因此说明书附图中仅以上牙套为例进行说明。

外硬层10的内侧面或外侧面设有放置腔,芯片20卡设在放置腔内。放置腔可保证芯片20的位置固定,避免发生窜动。

放置腔设置在下牙套或上牙套上,且与门牙位置相对。这个位置便于拿取,也对牙齿的咬合范围也是最大的,因此检测效果最好,并且也十分方便对内部的芯片20进行查看。

如图3所示,芯片20包括矩形平板21和设置在矩形平板21上的圆台22,放置腔与芯片20的形状适配。一般的芯片20为平板状,而增加圆台22结构,可以增大芯片20与放置腔之间的结构契合的复杂度,进一步提高芯片20的位置的稳定性。

内软层与外硬层20压合固定或可拆卸连接。

内软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醋酸乙烯酯,外硬层10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酯。内软层具有良好的弹性,方便佩戴,减少佩戴的不适,同时也能有效贴合牙齿,不易脱离牙齿,安全环保。

芯片20上还设有与监测器依次串联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振动频率检测器。在佩戴后,压力传感器可检测牙齿的咬合力度,温度传感器可检测口腔温度,振动频率检测器可检测舌头的震动,在这三个条件达到预定条件后,监测器才会接通,才会视为佩戴状态,检测器才会开始计时,否则不会计时,防止由于外界条件和人为因素造成误差。

放置腔设置在外硬层10的内侧面。凸出设置的结构方式方便芯片20检测舌头的震动,以及准确检测口腔内的温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芯片20与内软层压合固定,再将内软层和外硬层10贴合压紧,其中压合压力为3.5~4磅,压合温度为160℃。由于芯片20的尺寸较小,而内软层相对于外硬层10来说更容易将芯片20进行压合固定,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融合并固定,使得芯片20的位置精准不易移位。在佩戴周期完成后,也方便将芯片20从内软层中拿出进行扫描检测。

优选的,先将芯片20固定在芯片平台上,然后将内软层压合在芯片20上;或先将内软层放置在仿形架上,然后再将芯片20压合在内软层上。芯片20的结构较为平整,方便固定,可直接将内软层向下压装在芯片平台上,而内软层的结构较为复杂,需要利用形状与内软层契合的仿形架,才能将内软层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本发明,在外硬层内增设了内软层,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把现有技术的牙套改进成双层结构,外硬层和内软层使牙套刚性和弹性兼备,内软层在上下咬合时起缓冲作用,佩戴更为方便,牙套也不容易破损;

(2)内软层对要矫正的牙齿具有更好的包容能力,被矫正牙齿的移动对相邻部位的其它牙齿的位置影响很小;

(3)内软层具有较大的回弹力,牙套的回弹变形力的维持时间变长,有效提高使用寿命,并且每个牙套的矫正误差都会减小,因此连续多个牙套佩戴完成后,累积误差也大幅减小,有效提高了矫正效果;

(4)增加芯片,对使用者的佩戴时长进行监控,防止使用者谎报佩戴时间的长短和影响治疗效果,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5)牙套对牙齿的吸附力及摩擦力变大,不容易脱离牙齿:在温度约为37.5℃、具有湿度的口腔环境下,吸附力使得牙齿和牙套尽可能成为一体,有利于捉牢牙齿,摩擦力可有效防止牙齿和牙套之间发生位移;

(6)内软层自身的弹性使其为牙齿提供了比一般单层牙套更大的牙齿扭矩和空间;

(7)内软层的弹性可有效减少牙齿与牙套之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佩戴周期可延长至一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847074.2 (22)申请日 2017.09.19 (71)申请人 广州泛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 学苑路一号大院自编1号101房 (72)发明人 柯一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221 代理人 王卫东 (51)Int.Cl. A61C 7/00(2006.01) A61C 7/08(2006.01) A61C 19/04(2006.01) B29C 43/18(2006.01) B2。

2、9C 43/20(2006.01) B29L 3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 套及其制作方法, 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包括 上牙套、 下牙套和芯片, 上牙套和下牙套分别包 括内软层和外硬层, 内软层与牙齿的外周贴合; 外硬层覆合在内软层的外侧面; 芯片设置在外硬 层的外侧面, 或置于内软层和所述外硬层之间, 芯片内设有用于检测佩戴时长的监测器。 本发 明, 在外硬层内增设了内软层, 具有以下优点: 牙 套为双层结构且内软外硬, 与牙齿的贴合性更 好, 可增加牙套对牙齿的吸附力, 吸附力增大;。

3、 内 软层在上下咬合时起缓冲作用, 牙套不容易破 损; 内软层具有弹性, 方便戴入; 内置的芯片具有 监测功能, 能对病人佩戴时间进行监测; 内软层 的弹性可有效减少牙齿与牙套之间的磨损, 延长 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7432773 A 2017.12.05 CN 107432773 A 1.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 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 牙套分别包括: 内软层,与牙齿的外周贴合; 外硬层,覆合在所述内软层的外侧面; 芯片, 设置在所述外硬层的外侧面, 或置于所述内软层和所述外硬层之间, 所述芯片内 设有用于检测佩戴时长的。

4、监测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硬层的内侧面或 外侧面设有放置腔, 所述芯片卡设在所述放置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腔设置在所述 下牙套或所述上牙套上, 且与门牙位置相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包括矩形平板 和设置在所述矩形平板上的圆台, 所述放置腔与所述芯片的形状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软层与所述外硬 层压合固定或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

5、软层采用的材质 为聚乙烯醋酸乙烯酯, 所述外硬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 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上还设有与所 述监测器依次串联的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和振动频率检测器。 8.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将芯片与内软层 压合固定, 再将内软层和外硬层贴合压紧, 其中压合压力为3.54磅, 压合温度为16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先将芯片固 定在芯片平台上, 然后将内软层压合在芯片上; 或先将内软层放置在仿形架上, 然后再将芯 片压合在所述内软层上。 权 利。

6、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432773 A 2 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领域, 具体涉及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牙套是人们对牙齿进行矫正的常用工具, 牙套利用持续不断的对牙齿进行施力, 从而使牙齿逐渐排列整齐。 现有的牙套结构多样, 具有以下缺陷: 0003 (1)现有的牙套都是单层结构, 材质偏硬, 牙套的回弹、 变形力不足, 牙套的刚性过 大, 扭矩不足, 佩戴和使用的时候也容易破损; 0004 (2)现有的牙套材质偏硬, 使牙齿的移动效果不好,牙套首先要将位置不对需要矫 正的牙齿包住,而牙。

7、套的材质偏硬,就会使得其它牙齿在牙套的移动下被迫移动,因此使得 牙齿的矫正效果变差, 使用者也难以佩戴, 使用不便, 而在使用的时候也会有不适感; 0005 (3)现有的牙套由于回弹变形率的保持期约为3天, 使用寿命较短, 因为佩戴时间 长了之后回弹力就会变小, 举例来说, 假如第一个牙套能矫正0.1的牙齿位移, 但由于回弹 变形力的不足, 只能矫正0.07, 误差达0.03, 需用第二个牙套的补充, 那么第二个牙套的回 弹变形力就需要修正0.06(0.03+0.03)的误差, 因此材质较硬也会导致矫正误差偏大; 0006 (4)现有的牙套不能实时了解使用者的佩戴情况, 无法监测客户配套牙套的。

8、时间, 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会出现谎报佩戴时间, 继而出现医疗纠纷的情况; 0007 (5)现有的牙套没有由于材质偏硬, 对牙齿的吸附力不足, 使用的时候容易脱离牙 齿, 同时有的时候还需要在牙套上设置附加部件以使牙套抓紧牙齿; 0008 由此可见, 目前的牙套存在使用不适、 对牙齿的吸附力不足以及无法对牙齿进行 实时监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牙套存在使用不适、 对牙齿的吸附力不足以 及无法对牙齿进行实时监控的问题。 001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隐形 矫正牙套, 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 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

9、套分别包括: 0011 内软层,与牙齿的外周贴合; 0012 外硬层,覆合在所述内软层的外侧面; 0013 芯片, 设置在所述外硬层的外侧面, 或置于所述内软层和所述外硬层之间, 所述芯 片内设有用于检测佩戴时长的监测器。 0014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外硬层的内侧面或外侧面设有放置腔, 所述芯片 卡设在所述放置腔内。 0015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放置腔设置在所述下牙套或所述上牙套上, 且与 门牙位置相对。 0016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芯片包括矩形平板和设置在所述矩形平板上的圆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432773 A 3 台, 所述放置腔与所。

10、述芯片的形状适配。 0017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内软层与所述外硬层压合固定或可拆卸连接。 0018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内软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醋酸乙烯酯, 所述外 硬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酯。 0019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所述芯片上还设有与所述监测器依次串联的压力传感 器、 温度传感器和振动频率检测器。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芯 片与内软层压合固定, 再将内软层和外硬层贴合压紧, 其中压合压力为3.54磅, 压合温度 为160。 0021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先将芯片固定在芯片平台上, 然后将内。

11、软层压合在芯 片上; 或先将内软层放置在仿形架上, 然后再将芯片压合在所述内软层上。 0022 本发明, 在外硬层内增设了内软层, 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23 (1)把现有技术的牙套改进成双层结构, 外硬层和内软层使牙套刚性和弹性兼备, 内软层在上下咬合时起缓冲作用, 佩戴更为方便, 牙套也不容易破损; 0024 (2)内软层对要矫正的牙齿具有更好的包容能力, 被矫正牙齿的移动对相邻部位 的其它牙齿的位置影响很小; 0025 (3)内软层具有较大的回弹力, 牙套的回弹变形力的维持时间变长, 有效提高使用 寿命, 并且每个牙套的矫正误差都会减小, 因此连续多个牙套佩戴完成后, 累积误差也大。

12、幅 减小, 有效提高了矫正效果; 0026 (4)增加芯片, 对使用者的佩戴时长进行监控, 防止使用者谎报佩戴时间的长短和 影响治疗效果, 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0027 (5)牙套对牙齿的吸附力及摩擦力变大, 不容易脱离牙齿: 在温度约为37.5、 具 有湿度的口腔环境下, 吸附力使得牙齿和牙套尽可能成为一体, 有利于捉牢牙齿, 摩擦力可 有效防止牙齿和牙套之间发生位移; 0028 (6)内软层自身的弹性使其为牙齿提供了比一般单层牙套更大的牙齿扭矩和空 间; 0029 (7)内软层的弹性可有效减少牙齿与牙套之间的磨损, 延长使用寿命, 佩戴周期可 延长至一周。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

13、的上牙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发明的上牙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为本发明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予以详细说明。 0034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 上牙套和下牙套分别包括内软层、 外硬层10和芯片20, 内软层与牙齿的外周贴合; 外硬层10 覆合在内软层的外侧面, 芯片20设置在外硬层10的外侧面, 或置于内软层和外硬层10之间,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432773 A 4 芯片20内设有用于检测佩戴时长的监测器。 内软层具有弹性, 方便。

14、佩戴, 也能缓和牙齿与牙 套之间的磨损。 内置有芯片20, 可精确检测佩戴时长。 0035 由于上牙套和下牙套的结构相同, 因此说明书附图中仅以上牙套为例进行说明。 0036 外硬层10的内侧面或外侧面设有放置腔, 芯片20卡设在放置腔内。 放置腔可保证 芯片20的位置固定, 避免发生窜动。 0037 放置腔设置在下牙套或上牙套上, 且与门牙位置相对。 这个位置便于拿取, 也对牙 齿的咬合范围也是最大的, 因此检测效果最好, 并且也十分方便对内部的芯片20进行查看。 0038 如图3所示, 芯片20包括矩形平板21和设置在矩形平板21上的圆台22, 放置腔与芯 片20的形状适配。 一般的芯片2。

15、0为平板状, 而增加圆台22结构, 可以增大芯片20与放置腔之 间的结构契合的复杂度, 进一步提高芯片20的位置的稳定性。 0039 内软层与外硬层20压合固定或可拆卸连接。 0040 内软层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醋酸乙烯酯, 外硬层10采用的材质为聚乙烯或聚酯。 内软层具有良好的弹性, 方便佩戴, 减少佩戴的不适, 同时也能有效贴合牙齿, 不易脱离牙 齿, 安全环保。 0041 芯片20上还设有与监测器依次串联的压力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和振动频率检测 器。 在佩戴后, 压力传感器可检测牙齿的咬合力度, 温度传感器可检测口腔温度, 振动频率 检测器可检测舌头的震动, 在这三个条件达到预定条件后, 。

16、监测器才会接通, 才会视为佩戴 状态, 检测器才会开始计时, 否则不会计时, 防止由于外界条件和人为因素造成误差。 0042 放置腔设置在外硬层10的内侧面。 凸出设置的结构方式方便芯片20检测舌头的震 动, 以及准确检测口腔内的温度。 004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隐形矫正牙套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将芯 片20与内软层压合固定, 再将内软层和外硬层10贴合压紧, 其中压合压力为3.54磅, 压合 温度为160。 由于芯片20的尺寸较小, 而内软层相对于外硬层10来说更容易将芯片20进行 压合固定, 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融合并固定, 使得芯片20的位置精准不易移位。 在佩戴周 。

17、期完成后, 也方便将芯片20从内软层中拿出进行扫描检测。 0044 优选的, 先将芯片20固定在芯片平台上, 然后将内软层压合在芯片20上; 或先将内 软层放置在仿形架上, 然后再将芯片20压合在内软层上。 芯片20的结构较为平整, 方便固 定, 可直接将内软层向下压装在芯片平台上, 而内软层的结构较为复杂, 需要利用形状与内 软层契合的仿形架, 才能将内软层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0045 本发明, 在外硬层内增设了内软层, 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46 (1)把现有技术的牙套改进成双层结构, 外硬层和内软层使牙套刚性和弹性兼备, 内软层在上下咬合时起缓冲作用, 佩戴更为方便, 牙套也不容。

18、易破损; 0047 (2)内软层对要矫正的牙齿具有更好的包容能力, 被矫正牙齿的移动对相邻部位 的其它牙齿的位置影响很小; 0048 (3)内软层具有较大的回弹力, 牙套的回弹变形力的维持时间变长, 有效提高使用 寿命, 并且每个牙套的矫正误差都会减小, 因此连续多个牙套佩戴完成后, 累积误差也大幅 减小, 有效提高了矫正效果; 0049 (4)增加芯片, 对使用者的佩戴时长进行监控, 防止使用者谎报佩戴时间的长短和 影响治疗效果, 避免出现医疗纠纷;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432773 A 5 0050 (5)牙套对牙齿的吸附力及摩擦力变大, 不容易脱离牙齿: 在温度约为3。

19、7.5、 具 有湿度的口腔环境下, 吸附力使得牙齿和牙套尽可能成为一体, 有利于捉牢牙齿, 摩擦力可 有效防止牙齿和牙套之间发生位移; 0051 (6)内软层自身的弹性使其为牙齿提供了比一般单层牙套更大的牙齿扭矩和空 间; 0052 (7)内软层的弹性可有效减少牙齿与牙套之间的磨损, 延长使用寿命, 佩戴周期可 延长至一周。 0053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 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 构变化, 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432773 A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743277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