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79846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6200.2

申请日:

2014.07.21

公开号:

CN104192641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H 67/08申请公布日:2014121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H 67/08申请日:20140721|||公开

IPC分类号:

B65H67/08

主分类号:

B65H67/08

申请人:

张晋凯

发明人:

张晋凯

地址: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北辰时代大厦10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卷绕作业的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纺织领域的卷绕作业以及防伪领域的防伪线卷绕作业。其中该装置主要包括:引线杆、切线盘、焊线盘、限位板等部件。本发明涉及的具体装置可兼容于任何适合本发明的作业生产线上,当检测到正用线即将用完时该装置介入运行,引线杆牵引待用线始端至限位板附近预设位置,切线盘开始转动相互靠近,接触切线;焊线盘开始转动,并通电加热相互靠近,压紧正用线和待用线焊接;引线杆压线头以一定力量接触限位板松开夹线口,释放待用线始端,三个部件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保证在正常走线过程中达到换接线的目的,省去人工接线环节,提高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走线过程中自动换接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事先需准备若干待用线轴,需为每一个待用线轴配引线杆,需要事先将每个待用线轴上面缠绕的线的始端压入与之对应的引线杆的夹线口内,确保引线杆牢固夹住线始端,无滑脱、松动,保证正用线从限位板的中心孔通过;
(2)正用线轴上的线将用完时转入换接线进程:其中的一个引线杆牵引着与之对应的待用线轴的线始端在执行机构的带动下移动到限位板附近的预设位置;
(3)正用线两侧的切线盘随着要切断之线的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与要切断之线移动速度一致,然后两盘向要切断之线移动,它们的凸凹边缘咬合,并将要切断之线夹于咬合面内,随着两盘的转动,刀刃插入刀槽中,将要切断之线在行进中被瞬间切断,这种转动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转动减速直至停转,然后分开恢复到正常作业时的位置,或者两盘先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然后再减速停转;
(4)正用线和待用线两侧的焊线盘先随着正用线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很快与正用线移动速度一致,与此同时两盘加电升温,盘边缘快速加热达到能够熔融工作线的温度t2(t2温度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调试时根据具体使用工作线的材质和熔点确定),然后两盘向正用线和待用线移动,两盘的凸凹边缘啮合,并将正用线和待用线叠夹于咬合面内进行高温的叠压焊接和走线,从而保证在走线中同时焊线。这种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分开,断电停止加热或降温恒温在t1,转动减速直至停转,最后两盘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
(5)引线杆微动,用力通过压线头顶住限位板,夹线口松开,释放待用线始端;
(6)当正用线轴上面的线接近用完时,引线杆引导待用线至预定位置后开始执行的切线盘切线、焊线盘焊线和引线杆释放待用线始端的这三个过程的顺序并不唯一,可以根据不同的线材料、线拉力、走线速度、作业精度等因素进行调试,寻找一种最佳的流程方案,以求快速、顺利、可靠的进行接换线操作。完成换接线后,预定位置的引线杆退回到初始位置,即已待命的其他引线杆的队尾,以利于再次压线;
(7)当再次换接线时,另一个引线杆牵引着与之对应的待用线轴的线始端到达限位板附近的预设位置,准备再一次的切接线;
(8)为了防止和避免线张力太松或者消失而带来的正用线走线异常情况,将正用线张力与弹簧的弹性力进行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线张力补偿目的。

2.
  一种走线过程中自动换接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正用线轴、待用线轴、引线杆、切线盘组、焊线盘组、引导滚轴、限位板和张力补偿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待用线轴若干,每个待用线轴配一个引线杆。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引线杆需要事先将每个待用线轴上面缠绕的线的始端压入与之对应的引线杆的夹线口内,确保引线杆牢固夹住线始端,无滑脱、松动,保证正用线从限位板的中心孔通过。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切线盘组是3个按照凸凹底为边界的大小一致的切线盘,分为边缘为凸缘和凹缘两种,可以是中间一个凸缘的盘,两侧两个凹缘的盘,也可以是中间一个凹缘的盘,两侧两个凸缘的盘,但无论哪种,中间的盘必须是沿直径对称安装两个刀刃(或刀槽),对应地两侧两个盘在靠近中键盘的边缘安装一个刀槽(或刀刃),中间的盘与两侧中的任一侧的盘边缘接触时构成凸凹咬合,即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外切,三个盘能够转动(中间的盘能够正反向转动),能够在同一平面移动(中间的盘能够双向移动)。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焊线盘组是2个按照凸凹底为边界的大小一致的焊线盘,凸缘和凹缘两个焊线盘边缘接触时构成凸凹咬合,即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外切,两盘边缘材料为通电能够加热的材料,两盘边缘加热温度由控制电路控制。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焊线盘组的凸缘或者凹缘内的底平面上可以镶嵌若干小颗粒,达到在焊线的同时使叠压焊线段上出现微弱的打点痕迹,以明显区别未焊线段;还可以在焊线盘的凸缘和凹缘的底平面上再做一对更小的凸凹缘,焊接时在保证两线重叠焊接牢固的同时在焊接段整段中央出现一条由上述更小的凸凹缘造成的痕迹,以明显区别未焊线段。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限位板是一块不动的板,有一定强度,能够承受引线杆压线头的施力而不变形,中间为正用线穿过的孔。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将此装置复制N套,这N套的引线杆、切线盘组和焊线盘组分别通过连杆机构连在一起,实现同步动作,就构成N条线在走线过程中同时换接线的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张力补偿器位于限位板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根据实际情况和空间要求等),正用线从其上的滚轴经过,且施一下压的力给下部的弹簧,使其压缩一定距离,从而使正用线在任何时刻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线张力,不至于由于线张力太松而出现异常情况。

说明书

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卷绕作业的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需要端头接线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纺织领域的卷绕作业以及防伪领域的防伪线卷绕作业。
背景技术
纺织领域及防伪领域的工作线(本发明的工作线都为可熔线,即周边环境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能够熔化的线)在走线作业时,不可避免的要存在端线头与断线头,此时工作线的连续性被打断,整个流水作业被迫停止以应对该中断事件,通常情况下都是需要人工进行换接线操作的,由于人的熟练程度及操作水平有限,导致换接线耗时费工,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加之当并行存在多组换接线时,更加耗时费工。本发明就是基于以上这种情况而设计,本发明涉及的具体装置可兼容于任何适合本发明的作业生产线上,进行高效运转,以降低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换接线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停止进线而进行换接线,保持了原有的作业运转速度,包括以下步骤:
(1)该方法涉及:待用线轴、正用线轴、引线杆、切线盘组、焊线盘组、限位板、线张力补偿器七大硬件单元。
①待用线轴:接换线所用的待用线缠绕在此线轴之上。
②正用线轴:不涉及换接线时所用的正用线缠绕在此线轴之上。
③引线杆:事先要将待用线轴的始端线头压入引线杆的夹线口,引线杆引导待用线到达限位板附近的预设位置,通过引线杆压线头触碰限位板,松开夹线口,线头被释放。
④切线盘:两个切线盘分为边缘为凸缘和凹缘两种切线盘,大小尺寸相同,两盘和要切断之线保持在一个平面内,对称置于要切断之线两侧,凸盘的刀刃位置和凹盘的刀槽位置保持严格固定的相位关系,即两盘通过程序设定加速、减速以及恒速转动时都要保持刀刃与刀槽凸凹啮合的这种相位关系。
不涉及换接线时,两盘位于初始位置,分开一定距离,不接触、不转动,要切断之线从两盘之间穿过。
切线时,两盘首先开始随着要切断之线的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与要切断之线移动速度一致,然后两盘向要切断之线移动,它们的凸凹边缘咬合,并将要切断之线夹 于咬合面内,随着两盘的转动,刀刃插入刀槽中,保证要切断之线在行进中被瞬间切断。这种转动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转动减速直至停转,然后分开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或者两盘先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然后再减速停转。
⑤焊线盘:两个焊线盘分为边缘为凸缘和凹缘两种,大小尺寸相同,对称置于正用线和待用线两侧,四者保持在一个平面内,两焊线盘通过程序设定能够加速、减速以及跟随正用线的运动速度转动,同时凸凹边缘能够啮合,且能够自动通电使凸凹边缘快速加温,达到设定温度。
不涉及换接线时,两盘分开不接触、不转动、盘边缘不通电加热或者通电恒温在一个设定温度值t1,正用线和待用线从两盘之间穿过。
焊线时,两盘首先随着正用线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很快与正用线移动速度一致,与此同时两盘加电升温,盘边缘快速加热达到能够熔融工作线的温度t2(t2温度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调试时根据具体使用工作线的材质和熔点确定),然后两盘向正用线和待用线移动,同时引线杆夹线口松开,释放待用线始端,两盘的凸凹边缘啮合,并将正用线和待用线叠夹于咬合面内进行高温的叠压焊接和走线,从而保证在走线中同时焊线。这种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快速分开,断电停止加热或降温恒温在t1,转动减速直至停转,最后两盘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
⑥限位板:放置在需要使引线杆到达的位置,限制引线杆的动作,同时中心穿孔,将正用线送出。
⑦张力补偿器:正用线从其上的滚轴经过,且施一下压的力给下部的弹簧,使其压缩一定距离,从而使正用线在任何时刻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线张力,不至于由于线张力太松而出现异常情况。
(2)自动换接线方法:
初始状态:不涉及换接线时,正用线正常运动,待用线轴备有若干,且每一待用线轴附近都配有一个引线杆,待用线轴的待用线始端需要预先压入引线杆的夹线口,待用线轴和匹配的引线杆配合使用,每组待用线轴和与其匹配的引线杆依其距离正用线轴的远近排队编号,依次轮换,上次完成任务的引线杆回到初始位置后便排列在初始位置已待命的其他引线杆的队尾,依次循环。
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正用线轴上面的线接近用完时,引线杆引导待用线至预定位置后开始执行以下三个过程:(a)焊线盘快速靠近并贴住进行焊线,(b)引线杆在预定位置释放待用线始端,(c)切线盘快速靠近并贴住进行切线。这里(a)(b)(c)的顺序并不唯一,可以根据不同的线材料、线拉力、走线速度、作业精度等因素进行调试,寻找一种最佳的流程方案,以求快速、顺利、可靠的进行接换线操作。完成换接线后,预定位置的引线杆退回到初始位置,即已待命的其他引线杆的队尾,以利于再次压线。
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此刻正用线轴上面的线接近用完时,重复上述操作,实现自动换接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走线过程中自动换接线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A为接线杆未夹线示意图;
图2B为接线杆夹线示意图;
图3A为有凸缘的切线盘示意图;
图3B为有凹缘的切线盘示意图;
图4A为有凸缘的焊线盘示意图;
图4B为有凹缘的焊线盘示意图;
图5为引导滚轴示意图。
图6为张力补偿器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引线杆     2、待用线轴   3、正用线轴    4、引导滚轴    5、切线盘组
6、切线盘凸缘 7、切线盘刀槽 8、切线盘凹缘  9、切线盘刀刃  10、待用线
11、正用线    12、焊线盘组  13、焊线盘凸缘 14、焊线盘凹缘 15、限位板
16、压线头    17、夹线口    18、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线的运动方向和重力方向垂直,每个线轴匹配一个引线杆,每个线轴上面缠绕的线的始端需事先压入与之匹配的引线杆1的夹线口,两排线轴依次排队、交替使用,图1A中当检测到正用线轴3的线即将用完时,另一排的待用线轴2中排在最前端的线轴的引线杆开始运动,沿着待用线的路径运动到限位板15附近的预设位置后静止待命。
整个装置的待命状态为:
(1)引线杆的初始位置靠近限位板15,压线头16位于靠近限位板一侧,夹线口17向下夹住线。
(2)切线盘组5在初始位置,相互分开一定距离,不转动,切线盘组分为边缘为凸缘6和凹缘8两种切线盘,中间为凹缘的,上下两个为凸缘的,刀刃9和刀槽7相位严格对应,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从三个盘间的间隙穿过,三盘和两线保持在一平面内,中间的线盘能够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
(3)焊线盘组12在初始位置,相互分开一定距离,不转动,凸缘的焊线盘和凹缘的焊线盘分别位于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两侧,且下面位置的为凹缘的焊线盘,两盘两线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4)正用线11正常移动穿过限位板15的中心过线孔,装置中的所有引导滚轴4不可移动。
当需要实施换接线操作时:
(1)切线盘的实施方式:需要切断正用线11时,该线两侧的两盘首先开始随着要切断之线的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与要切断之线移动速度一致,然后两盘向要切断之线移动,切线盘凸缘6和切线盘凹缘8咬合,并将要切断之线夹于咬合槽内的平面上,随着两盘的转动,切线盘刀刃9插入切线盘刀槽7中,保证要切断之线在行进中被瞬间切断。这种转动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转动减速停转,然后分开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或者两盘先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然后再减速停转。
(2)焊线盘的实施方式:需要将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叠焊在一起的时候,两盘首先加电,快速加热使盘边缘达到能够熔融工作线的温度t2(t2温度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调试时根据具体使用工作线的材质和熔点确定),或者在原恒定的较低温度t1基础上加热至t2,同时随着要切断之线的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与要切断之线移动速度一致,然后两盘向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移动,焊线盘凸缘13和焊线盘凹缘14咬合,并将两线叠夹于咬合槽内的平面上,进行高温的叠压焊接和走线,从而保证在走线中同时焊线。这种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快速分开,断电停止加热或降温恒温在t1,转动减速直至停转,最后两盘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
(3)引线杆的实施方式:引线杆从限位板15附近的预设位置向右移动一小段水平距离,使引线杆压线头16触碰限位板15并向内压缩引线杆内部的弹簧,使夹线口17松开,释放加注的线头18,然后引线杆按照原路返回至属于自己那一排的待用线轴端,排在其他已排序的引线杆之后,等待将待用线轴线始端压入其夹线口内。
(4)此时的走线作业为不涉及换接线的走线作业。
(5)当再次需要换接线时,与正用线轴对称的另一排的排在最前面的待用线轴的引线杆牵引待用线轴上的线开始运动,沿着原来正用线11的路径到达限位板15附近的预设位置,此时状态为图1B。由此时开始循环重复上述(1)、(2)、(3)的操作流程。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的身份随着每次换接线而依次轮换,从而实现常的走线作业进程中的自动换接线功能。
以上就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最小单元。需要说明的是:
(1)上述文字阐述的具体实施装置为在竖直平面内的安装形式,如图1A和图1B,另外本装置还可适用于安装在水平面内以及与重力成任何角度的情况,本装置至少必须保证切线盘组和待切断之线在同一平面内,焊线盘组和要焊之线在同一平面内,所有线的线宽或线径必须与引线杆夹线口尺寸、引导滚轴宽度、切线盘凸凹缘尺寸、焊线盘凸凹缘尺寸、限位板的中心过线孔尺寸等保持匹配。
(2)可以在焊接盘后面的适当位置,即限位板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根据实际情况和空间要求等), 再加装一套焊接盘组(2个),与前一套焊接盘执行相同动作,通过设置对存在分叉的线段进行二次叠压焊接,进一步保证焊接线的完全焊住,没有分叉。
(3)切线盘组和焊线盘组直径大小无固定尺寸,需要根据线径、线形、线材质、线运动速度、线张力、控制精度、所需空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匹配。切线盘组和焊线盘组的同一组内的圆盘直径(这个直径是指接触线的位置的直径)最好一致,便于与线移动速度同步,当然也可不一致,那就要事先计算好每个盘各自的转速,使得各自接触线的边缘的线速度与线的运动速度同步。
(4)为了标示出重叠的焊线段,在本发明装置焊线盘组的凸缘或者凹缘内的底平面上可以镶嵌若干小颗粒,达到在焊线的同时使叠压焊线段上出现微弱的打点痕迹,以明显区别未焊线段;还可以在焊线盘的凸缘和凹缘的底平面上再做一对更小的凸凹缘,焊接时在保证两线重叠焊接牢固的同时在焊接段整段中央出现一条由上述更小的凸凹缘造成的痕迹,以明显区别未焊线段。
(5)图6为位于限位板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根据实际情况和空间要求等)安装的张力补偿器,正用线从其上的滚轴经过,且施一下压的力给下部的弹簧,使其压缩一定距离,从而使正用线在任何时刻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线张力,不至于由于线张力太松而出现异常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与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641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2641A21申请号201410346200222申请日20140721B65H67/0820060171申请人张晋凯地址100101北京市朝阳区北辰东路8号北辰时代大厦10层72发明人张晋凯54发明名称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卷绕作业的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纺织领域的卷绕作业以及防伪领域的防伪线卷绕作业。其中该装置主要包括引线杆、切线盘、焊线盘、限位板等部件。本发明涉及的具体装置可兼容于任何适合本发明的作业生产线上,当检测到正用线即将用完时该装置介入。

2、运行,引线杆牵引待用线始端至限位板附近预设位置,切线盘开始转动相互靠近,接触切线;焊线盘开始转动,并通电加热相互靠近,压紧正用线和待用线焊接;引线杆压线头以一定力量接触限位板松开夹线口,释放待用线始端,三个部件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配合,保证在正常走线过程中达到换接线的目的,省去人工接线环节,提高了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641ACN104192641A1/2页21一种走线过程中自动换接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事先需准备若干待用线轴,需为每一个待用线轴配引线。

3、杆,需要事先将每个待用线轴上面缠绕的线的始端压入与之对应的引线杆的夹线口内,确保引线杆牢固夹住线始端,无滑脱、松动,保证正用线从限位板的中心孔通过;2正用线轴上的线将用完时转入换接线进程其中的一个引线杆牵引着与之对应的待用线轴的线始端在执行机构的带动下移动到限位板附近的预设位置;3正用线两侧的切线盘随着要切断之线的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与要切断之线移动速度一致,然后两盘向要切断之线移动,它们的凸凹边缘咬合,并将要切断之线夹于咬合面内,随着两盘的转动,刀刃插入刀槽中,将要切断之线在行进中被瞬间切断,这种转动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转动减速直至停转,然后分开恢复到正常。

4、作业时的位置,或者两盘先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然后再减速停转;4正用线和待用线两侧的焊线盘先随着正用线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很快与正用线移动速度一致,与此同时两盘加电升温,盘边缘快速加热达到能够熔融工作线的温度T2T2温度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调试时根据具体使用工作线的材质和熔点确定,然后两盘向正用线和待用线移动,两盘的凸凹边缘啮合,并将正用线和待用线叠夹于咬合面内进行高温的叠压焊接和走线,从而保证在走线中同时焊线。这种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分开,断电停止加热或降温恒温在T1,转动减速直至停转,最后两盘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5引线杆微动。

5、,用力通过压线头顶住限位板,夹线口松开,释放待用线始端;6当正用线轴上面的线接近用完时,引线杆引导待用线至预定位置后开始执行的切线盘切线、焊线盘焊线和引线杆释放待用线始端的这三个过程的顺序并不唯一,可以根据不同的线材料、线拉力、走线速度、作业精度等因素进行调试,寻找一种最佳的流程方案,以求快速、顺利、可靠的进行接换线操作。完成换接线后,预定位置的引线杆退回到初始位置,即已待命的其他引线杆的队尾,以利于再次压线;7当再次换接线时,另一个引线杆牵引着与之对应的待用线轴的线始端到达限位板附近的预设位置,准备再一次的切接线;8为了防止和避免线张力太松或者消失而带来的正用线走线异常情况,将正用线张力与弹。

6、簧的弹性力进行相互作用,从而达到线张力补偿目的。2一种走线过程中自动换接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正用线轴、待用线轴、引线杆、切线盘组、焊线盘组、引导滚轴、限位板和张力补偿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待用线轴若干,每个待用线轴配一个引线杆。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引线杆需要事先将每个待用线轴上面缠绕的线的始端压入与之对应的引线杆的夹线口内,确保引线杆牢固夹住线始端,无滑脱、松动,保证正用线从限位板的中心孔通过。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切线盘组是3个按照凸凹底为边界的大小一致的切线盘,分为边缘为凸缘和凹缘两种,可以是中间一个凸缘的盘,两侧两个凹缘的盘,。

7、也可以是中间一个凹缘的盘,两侧两个凸缘的盘,但无论哪种,中间的盘必须是沿直径权利要求书CN104192641A2/2页3对称安装两个刀刃或刀槽,对应地两侧两个盘在靠近中键盘的边缘安装一个刀槽或刀刃,中间的盘与两侧中的任一侧的盘边缘接触时构成凸凹咬合,即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外切,三个盘能够转动中间的盘能够正反向转动,能够在同一平面移动中间的盘能够双向移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焊线盘组是2个按照凸凹底为边界的大小一致的焊线盘,凸缘和凹缘两个焊线盘边缘接触时构成凸凹咬合,即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外切,两盘边缘材料为通电能够加热的材料,两盘边缘加热温度由控制电路控制。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

8、换接线装置,所述焊线盘组的凸缘或者凹缘内的底平面上可以镶嵌若干小颗粒,达到在焊线的同时使叠压焊线段上出现微弱的打点痕迹,以明显区别未焊线段;还可以在焊线盘的凸缘和凹缘的底平面上再做一对更小的凸凹缘,焊接时在保证两线重叠焊接牢固的同时在焊接段整段中央出现一条由上述更小的凸凹缘造成的痕迹,以明显区别未焊线段。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限位板是一块不动的板,有一定强度,能够承受引线杆压线头的施力而不变形,中间为正用线穿过的孔。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将此装置复制N套,这N套的引线杆、切线盘组和焊线盘组分别通过连杆机构连在一起,实现同步动作,就构成N条线在走线过程中同时换接线。

9、的装置。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换接线装置,所述张力补偿器位于限位板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根据实际情况和空间要求等,正用线从其上的滚轴经过,且施一下压的力给下部的弹簧,使其压缩一定距离,从而使正用线在任何时刻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线张力,不至于由于线张力太松而出现异常情况。权利要求书CN104192641A1/5页4走线过程中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卷绕作业的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需要端头接线的自动换接线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纺织领域的卷绕作业以及防伪领域的防伪线卷绕作业。背景技术0002纺织领域及防伪领域的工作线本发明的工作线都为可熔线,即周边环境温度达到一。

10、定程度后,能够熔化的线在走线作业时,不可避免的要存在端线头与断线头,此时工作线的连续性被打断,整个流水作业被迫停止以应对该中断事件,通常情况下都是需要人工进行换接线操作的,由于人的熟练程度及操作水平有限,导致换接线耗时费工,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加之当并行存在多组换接线时,更加耗时费工。本发明就是基于以上这种情况而设计,本发明涉及的具体装置可兼容于任何适合本发明的作业生产线上,进行高效运转,以降低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换接线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停止进线而进行换接线,保持了原有的作业运转速度,包括以下步骤00041该方法涉及待用线轴、正用线轴、引线杆、切线盘。

11、组、焊线盘组、限位板、线张力补偿器七大硬件单元。0005待用线轴接换线所用的待用线缠绕在此线轴之上。0006正用线轴不涉及换接线时所用的正用线缠绕在此线轴之上。0007引线杆事先要将待用线轴的始端线头压入引线杆的夹线口,引线杆引导待用线到达限位板附近的预设位置,通过引线杆压线头触碰限位板,松开夹线口,线头被释放。0008切线盘两个切线盘分为边缘为凸缘和凹缘两种切线盘,大小尺寸相同,两盘和要切断之线保持在一个平面内,对称置于要切断之线两侧,凸盘的刀刃位置和凹盘的刀槽位置保持严格固定的相位关系,即两盘通过程序设定加速、减速以及恒速转动时都要保持刀刃与刀槽凸凹啮合的这种相位关系。0009不涉及换接线。

12、时,两盘位于初始位置,分开一定距离,不接触、不转动,要切断之线从两盘之间穿过。0010切线时,两盘首先开始随着要切断之线的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与要切断之线移动速度一致,然后两盘向要切断之线移动,它们的凸凹边缘咬合,并将要切断之线夹于咬合面内,随着两盘的转动,刀刃插入刀槽中,保证要切断之线在行进中被瞬间切断。这种转动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转动减速直至停转,然后分开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或者两盘先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然后再减速停转。0011焊线盘两个焊线盘分为边缘为凸缘和凹缘两种,大小尺寸相同,对称置于正用说明书CN104192641A2/5。

13、页5线和待用线两侧,四者保持在一个平面内,两焊线盘通过程序设定能够加速、减速以及跟随正用线的运动速度转动,同时凸凹边缘能够啮合,且能够自动通电使凸凹边缘快速加温,达到设定温度。0012不涉及换接线时,两盘分开不接触、不转动、盘边缘不通电加热或者通电恒温在一个设定温度值T1,正用线和待用线从两盘之间穿过。0013焊线时,两盘首先随着正用线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很快与正用线移动速度一致,与此同时两盘加电升温,盘边缘快速加热达到能够熔融工作线的温度T2T2温度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调试时根据具体使用工作线的材质和熔点确定,然后两盘向正用线和待用线移动,同时引线杆夹线口松开,释。

14、放待用线始端,两盘的凸凹边缘啮合,并将正用线和待用线叠夹于咬合面内进行高温的叠压焊接和走线,从而保证在走线中同时焊线。这种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快速分开,断电停止加热或降温恒温在T1,转动减速直至停转,最后两盘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0014限位板放置在需要使引线杆到达的位置,限制引线杆的动作,同时中心穿孔,将正用线送出。0015张力补偿器正用线从其上的滚轴经过,且施一下压的力给下部的弹簧,使其压缩一定距离,从而使正用线在任何时刻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线张力,不至于由于线张力太松而出现异常情况。00162自动换接线方法0017初始状态不涉及换接线时,正用线正常运动,待用线轴。

15、备有若干,且每一待用线轴附近都配有一个引线杆,待用线轴的待用线始端需要预先压入引线杆的夹线口,待用线轴和匹配的引线杆配合使用,每组待用线轴和与其匹配的引线杆依其距离正用线轴的远近排队编号,依次轮换,上次完成任务的引线杆回到初始位置后便排列在初始位置已待命的其他引线杆的队尾,依次循环。0018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正用线轴上面的线接近用完时,引线杆引导待用线至预定位置后开始执行以下三个过程A焊线盘快速靠近并贴住进行焊线,B引线杆在预定位置释放待用线始端,C切线盘快速靠近并贴住进行切线。这里ABC的顺序并不唯一,可以根据不同的线材料、线拉力、走线速度、作业精度等因素进行调试,寻找一种最佳的流程方案,以求。

16、快速、顺利、可靠的进行接换线操作。完成换接线后,预定位置的引线杆退回到初始位置,即已待命的其他引线杆的队尾,以利于再次压线。0019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此刻正用线轴上面的线接近用完时,重复上述操作,实现自动换接线。附图说明002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0021图1为本发明的走线过程中自动换接线装置整体示意图;0022图2A为接线杆未夹线示意图;0023图2B为接线杆夹线示意图;0024图3A为有凸缘的切线盘示意图;0025图3B为有凹缘的切线盘示意图;说明书CN104192641A3/5页60026图4A为有凸缘的焊线盘示意图;0027图4B为有凹。

17、缘的焊线盘示意图;0028图5为引导滚轴示意图。0029图6为张力补偿器示意图。0030附图标号说明00311、引线杆2、待用线轴3、正用线轴4、引导滚轴5、切线盘组00326、切线盘凸缘7、切线盘刀槽8、切线盘凹缘9、切线盘刀刃10、待用线003311、正用线12、焊线盘组13、焊线盘凸缘14、焊线盘凹缘15、限位板003416、压线头17、夹线口18、线具体实施方式0035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0036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线的运动方向和重力方向垂直,每个线轴匹配一个引线杆,每个线轴上面缠绕的线的始端需事先压入与。

18、之匹配的引线杆1的夹线口,两排线轴依次排队、交替使用,图1A中当检测到正用线轴3的线即将用完时,另一排的待用线轴2中排在最前端的线轴的引线杆开始运动,沿着待用线的路径运动到限位板15附近的预设位置后静止待命。0037整个装置的待命状态为00381引线杆的初始位置靠近限位板15,压线头16位于靠近限位板一侧,夹线口17向下夹住线。00392切线盘组5在初始位置,相互分开一定距离,不转动,切线盘组分为边缘为凸缘6和凹缘8两种切线盘,中间为凹缘的,上下两个为凸缘的,刀刃9和刀槽7相位严格对应,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从三个盘间的间隙穿过,三盘和两线保持在一平面内,中间的线盘能够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

19、向转动。00403焊线盘组12在初始位置,相互分开一定距离,不转动,凸缘的焊线盘和凹缘的焊线盘分别位于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两侧,且下面位置的为凹缘的焊线盘,两盘两线保持在同一平面内。00414正用线11正常移动穿过限位板15的中心过线孔,装置中的所有引导滚轴4不可移动。0042当需要实施换接线操作时00431切线盘的实施方式需要切断正用线11时,该线两侧的两盘首先开始随着要切断之线的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与要切断之线移动速度一致,然后两盘向要切断之线移动,切线盘凸缘6和切线盘凹缘8咬合,并将要切断之线夹于咬合槽内的平面上,随着两盘的转动,切线盘刀刃9插入切线盘刀槽7中,保证。

20、要切断之线在行进中被瞬间切断。这种转动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转动减速停转,然后分开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或者两盘先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然后再减速停转。00442焊线盘的实施方式需要将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叠焊在一起的时候,两盘首说明书CN104192641A4/5页7先加电,快速加热使盘边缘达到能够熔融工作线的温度T2T2温度要适当,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调试时根据具体使用工作线的材质和熔点确定,或者在原恒定的较低温度T1基础上加热至T2,同时随着要切断之线的运动方向分别呈镜像转动,使两盘转速线速度与要切断之线移动速度一致,然后两盘向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移动。

21、,焊线盘凸缘13和焊线盘凹缘14咬合,并将两线叠夹于咬合槽内的平面上,进行高温的叠压焊接和走线,从而保证在走线中同时焊线。这种状态持续一定时长或者一定圈数后,两盘快速分开,断电停止加热或降温恒温在T1,转动减速直至停转,最后两盘恢复到不涉及换接线时的初始位置。00453引线杆的实施方式引线杆从限位板15附近的预设位置向右移动一小段水平距离,使引线杆压线头16触碰限位板15并向内压缩引线杆内部的弹簧,使夹线口17松开,释放加注的线头18,然后引线杆按照原路返回至属于自己那一排的待用线轴端,排在其他已排序的引线杆之后,等待将待用线轴线始端压入其夹线口内。00464此时的走线作业为不涉及换接线的走线。

22、作业。00475当再次需要换接线时,与正用线轴对称的另一排的排在最前面的待用线轴的引线杆牵引待用线轴上的线开始运动,沿着原来正用线11的路径到达限位板15附近的预设位置,此时状态为图1B。由此时开始循环重复上述1、2、3的操作流程。正用线11和待用线10的身份随着每次换接线而依次轮换,从而实现常的走线作业进程中的自动换接线功能。0048以上就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的最小单元。需要说明的是00491上述文字阐述的具体实施装置为在竖直平面内的安装形式,如图1A和图1B,另外本装置还可适用于安装在水平面内以及与重力成任何角度的情况,本装置至少必须保证切线盘组和待切断之线在同一平面内,焊线盘组和要焊之。

23、线在同一平面内,所有线的线宽或线径必须与引线杆夹线口尺寸、引导滚轴宽度、切线盘凸凹缘尺寸、焊线盘凸凹缘尺寸、限位板的中心过线孔尺寸等保持匹配。00502可以在焊接盘后面的适当位置,即限位板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根据实际情况和空间要求等,再加装一套焊接盘组2个,与前一套焊接盘执行相同动作,通过设置对存在分叉的线段进行二次叠压焊接,进一步保证焊接线的完全焊住,没有分叉。00513切线盘组和焊线盘组直径大小无固定尺寸,需要根据线径、线形、线材质、线运动速度、线张力、控制精度、所需空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与匹配。切线盘组和焊线盘组的同一组内的圆盘直径这个直径是指接触线的位置的直径最好一致,便于与线移动速度同。

24、步,当然也可不一致,那就要事先计算好每个盘各自的转速,使得各自接触线的边缘的线速度与线的运动速度同步。00524为了标示出重叠的焊线段,在本发明装置焊线盘组的凸缘或者凹缘内的底平面上可以镶嵌若干小颗粒,达到在焊线的同时使叠压焊线段上出现微弱的打点痕迹,以明显区别未焊线段;还可以在焊线盘的凸缘和凹缘的底平面上再做一对更小的凸凹缘,焊接时在保证两线重叠焊接牢固的同时在焊接段整段中央出现一条由上述更小的凸凹缘造成的痕迹,以明显区别未焊线段。00535图6为位于限位板左右两侧中的任一侧根据实际情况和空间要求等安装的张力补偿器,正用线从其上的滚轴经过,且施一下压的力给下部的弹簧,使其压缩一定距离,从而使正用线在任何时刻移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线张力,不至于由于线张力太松而出说明书CN104192641A5/5页8现异常情况。005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与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4192641A1/3页9图1A说明书附图CN104192641A2/3页10图1B图2A图2B图3A图3B说明书附图CN104192641A103/3页11图4A图4B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92641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