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88471 上传时间:2018-03-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9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303268.1

申请日:

2009.06.16

公开号:

CN101576103A

公开日:

2009.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5B 15/14申请日:20090616|||公开

IPC分类号:

F15B15/14; B23K11/10

主分类号:

F15B15/14

申请人:

深圳市鸿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玉琦; 龙立新; 陈良军

地址:

518051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北区5号活力宝大厦四楼西侧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王 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该气缸包括一缸体,该缸体包括一位于该缸体顶部的前盖、一位于该缸体底部的后盖、一位于该缸体底部与顶部之间的侧壁、一位于该缸体内的中间位置的阻挡空间和一从该前盖贯穿到该后盖的活塞杆,该前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一行程空间,该后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二行程空间,第一行程空间包括一第一活塞和一第一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二行程空间内包括一第二活塞和一第二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一进气控制单元和该第二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分别控制该第一活塞和该第二活塞滑动,该第一活塞和该第二活塞都固定在所述的活塞杆上。本发明可对负载输出较大的作用力,且易于制造及广泛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气缸,其包括一缸体,该缸体包括一位于该缸体顶部的前盖、一位于该缸体底部的后盖和一位于该缸体底部与顶部之间的侧壁,其特征在于,该缸体还包括一位于该缸体内的中间位置的阻挡空间和一从该前盖贯穿到该后盖的活塞杆,该前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一行程空间,该后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二行程空间,第一行程空间包括一与所述的侧壁垂直接触的第一活塞和一第一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一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该第一活塞沿所述的活塞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该第二行程空间内包括一与所述的侧壁垂直接触的第二活塞和一第二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二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该第二活塞沿所述的活塞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该第一活塞和该第二活塞都固定在所述的活塞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进气口和一第一电磁阀,该第一进气口设置在邻近所述的前盖位置的侧壁上或所述的前盖上,该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该第一进气口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所述的第一行程空间内推动该第一活塞滑动,该第二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二进气口和一第二电磁阀,该第二进气口设置在邻近所述的后盖位置的侧壁上或所述的后盖上,该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该第二进气口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所述的第二行程空间内推动该第二活塞滑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空间包括一邻近所述的前盖的第一挡体、一邻近所述的后盖的第二挡体、一与所述的侧壁垂直接触的第三活塞、一阻挡活塞和一第三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一挡体和该第二挡体都垂直于所述的侧壁固定在所述的缸体内,该阻挡活塞垂直于所述的活塞杆的轴向方向且邻近该第一挡体,该第三活塞固定在所述的活塞杆上,该第三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该阻挡活塞相对于所述的活塞杆滑动,使该阻挡活塞与该第三活塞相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贯穿所述的第一挡体的侧部及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侧壁与所述的阻挡空间连通的第三进气口和一第三电磁阀,该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该进气口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该第阻挡空间内推动该阻挡活塞滑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该阻挡空间的中间位置的侧壁设置有一第四进气口,该第四进气口也在该第一电子阀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该阻挡空间内推动该阻挡活塞和该第三活塞同时滑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阻挡空间包括一第一排气口和一第二排气口,该第一排气口贯穿所述的第一挡体的侧部及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侧壁与所述的第一行程空间连通,该第二排气口贯穿所述的第二挡体的侧部及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侧壁与所述的第二行程空间连通。

7.
  一种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其特征在于,该点焊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该气缸为该点焊机提供动力。

8.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缸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定所述的气缸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M毫米,M为自然数,包括步骤:

101、
  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接电导通,当所述的第一活塞滑动到与所述的第一挡体接触及所述的第三活塞滑动到与所述的第二挡体接触时,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断电截止;

102、
  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都接电导通,当所述的阻挡活塞与所述的第三活塞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都断电截止。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缸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定所述的气缸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2M毫米时,该操作方法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步骤:

100、
  所述的第三电磁阀得电导通,当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二挡体方向滑动的距离为M毫米时,所述的第三电磁阀断电截止。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缸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设定所述的气缸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2M毫米时,该操作方法在步骤102之后还包括步骤:

103、
  所述的第二电磁阀接电导通,当所述的阻挡活塞与所述的第一挡体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断电截止。

说明书

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气缸等利用气体的执行机构广泛应用于张力控制及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其将压缩气体的能量转化为所述的气缸中的活塞的直线运动,使得输出的作用力经由杆体等施加到负载上。然而,现有的气缸仅包括一个活塞和一个供该活塞直线运动的行程空间,所以为了使所述的气缸输出较大的作用力,则需要较大面积的活塞横向面积来获得较大的气体压力,从而造成所述的气缸的横向体积较大,不易于制造且不易于广泛应用,进而造成使用该气缸的点焊机体积较大,不方便组装及使用。
另外,在通常情况下,所述的气缸中的活塞在由所述的行程空间限定的位置之间做往复运动,现有的气缸中的活塞仅具有单一的动作行程,一般会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分开使用具有不同动作行程的气缸,造成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气缸存在的不易于制造及不易于广泛应用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缸。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存在的不易于制造及不易于广泛应用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气缸的点焊机。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缸,其包括一缸体,该缸体包括一位于该缸体顶部的前盖、一位于该缸体底部的后盖、一位于该缸体底部与顶部之间的侧壁、一位于该缸体内的中间位置的阻挡空间和一从该前盖贯穿到该后盖的活塞杆,该前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一行程空间,该后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二行程空间,第一行程空间包括一与所述的侧壁垂直接触的第一活塞和一第一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一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该第一活塞沿所述的活塞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该第二行程空间内包括一与所述的侧壁垂直接触的第二活塞和一第二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二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该第二活塞沿所述的活塞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该第一活塞和该第二活塞都固定在所述的活塞杆上。
所述的第一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进气口和一第一电磁阀,该第一进气口设置在邻近所述的前盖位置的侧壁上或所述的前盖上,该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该第一进气口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所述的第一行程空间内推动该第一活塞滑动,该第二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二进气口和一第二电磁阀,该第二进气口设置在邻近所述的后盖位置的侧壁上或所述的后盖上,该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该第二进气口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所述的第二行程空间内推动该第二活塞滑动。
所述的阻挡空间包括一邻近所述的前盖的第一挡体、一邻近所述的后盖的第二挡体、一与所述的侧壁垂直接触的第三活塞、一阻挡活塞和一第三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一挡体和该第二挡体都垂直于所述的侧壁固定在所述的缸体内,该阻挡活塞垂直于所述的活塞杆的轴向方向且邻近该第一挡体,该第三活塞固定在所述的活塞杆上,该第三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该阻挡活塞相对于所述的活塞杆滑动。
所述的第三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贯穿所述的第一挡体的侧部及其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侧壁与所述的阻挡空间连通的第三进气口和一第三电磁阀,该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该进气口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该第阻挡空间内推动该阻挡活塞滑动。
所述的位于该阻挡空间的中间位置的侧壁设置有一第四进气口,该第四进气口也在该第一电子阀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该阻挡空间内推动该阻挡活塞和该第三活塞同时滑动。
所述的阻挡空间包括一第一排气口和一第二排气口,该第一排气口贯穿所述的第一挡体的侧部及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侧壁与所述的第一行程空间连通,该第二排气口贯穿所述的第二挡体的侧部及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侧壁与所述的第二行程空间连通。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其包括一为该点焊机提供动力的气缸,该气缸包括一缸体,该缸体包括一位于该缸体顶部的前盖、一位于该缸体底部的后盖、一位于该缸体底部与顶部之间的侧壁、一位于该缸体内的中间位置的阻挡空间和一从该前盖贯穿到该后盖的活塞杆,该前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一行程空间,该后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二行程空间,第一行程空间包括一与所述的侧壁垂直接触的第一活塞和一第一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一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该第一活塞沿所述的活塞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该第二行程空间内包括一与所述的侧壁垂直接触的第二活塞和一第二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二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该第二活塞沿所述的活塞杆的轴向方向滑动,该第一活塞和该第二活塞都固定在所述的活塞杆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气缸的操作方法,当设定所述的气缸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M毫米,M为自然数,包括步骤:
101、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接电导通,当所述的第一活塞滑动到与所述的第一挡体接触及所述的第三活塞滑动到与所述的第二挡体接触时,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断电截止;
102、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都接电导通,当所述的阻挡活塞与所述的第三活塞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都断电截止。
当设定所述的气缸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2M毫米时,该操作方法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步骤:
100、所述的第三电磁阀得电导通,当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二挡体方向滑动的距离为M毫米时,所述的第三电磁阀断电截止。
当设定所述的气缸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2M毫米时,该操作方法在步骤102之后还包括步骤:
103、所述的第二电磁阀接电导通,当所述的阻挡活塞与所述的第一挡体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断电截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控制所述的第一活塞及所述的第三活塞同时滑动以带动所述的活塞杆滑动,以及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的第三电磁阀控制所述的第一活塞和所述的第二活塞同时滑动以带动所述的活塞杆滑动,即所述的活塞杆在两倍气体压力的推动下做往复运动,使得所述的气缸不需要增加活塞的横向面积即可实现对负载输出较大的作用力,易于制造且易于广泛应用,进而使得使用该气缸的点焊机方便组装及使用。
(2).本发明所述的气缸具有两个初始位置,使得所述的活塞杆在所述的活塞的带动下具有两个动作行程,故可以满足不同作业内容的不同需求,降低使用成本。
(3).所述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都设置有防尘消音器,可以防止气体中的飞尘通过排气口进入所述的缸体内间接的磨陨活塞杆,延长本发明所述的气缸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气缸处于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M毫米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气缸处于所述的活塞杆与所述的前盖平齐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气缸处于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2M毫米的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缸100,其包括一缸体110,该缸体110包括一前盖120、一后盖130、一侧壁140、一阻挡空间150和一活塞杆160。该前盖120位于该缸体110的顶部,其包括两个设置在该前盖120上且向该缸体110内部延伸的前挡块122。该后盖130位于该缸体110的底部,其包括两个设置在该后盖130上且向该缸体110内部延伸的后挡块132。该侧壁140位于该前盖120与该后盖130之间。该阻挡空间150位于该缸体110内的中间位置。该活塞杆160从该前盖120贯穿到该后盖130。该前盖120与该阻挡空间150形成一第一行程空间170,该后盖130与该阻挡空间150形成一第二行程空间180。
所述的第一行程空间170包括一第一活塞171和一第一进气控制单元(未标示)。该第一活塞171固定在所述的活塞杆160上,且与所述的缸体110的侧壁140垂直接触。该第一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所述的第一活塞171沿所述的活塞杆160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一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一进气口175和一第一电磁阀177。该第一进气口175设置在邻近所述的前盖120位置的侧壁140上,与所述的第一行程空间170连通。该第一电磁阀177用于控制该第一进气口175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所述的第一行程空间170内推动所述的第一活塞171滑动。
所述的第二行程空间180包括一第二活塞181和一第二进气控制单元(未标示)。该第二活塞181固定在所述的活塞杆160上,且与所述的缸体110的侧壁140垂直接触。该第二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所述的第二活塞181沿所述的活塞杆160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二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二进气口185和一第二电磁阀187。该第二进气口185设置在邻近所述的后盖130位置的140侧壁上,与所述的第二行程空间180连通。该第二电磁阀187用于控制该第二进气口185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所述的第二行程空间180内推动所述的第二活塞181滑动。
所述的阻挡空间150包括一第一挡体151、一第二挡体153、第三进气控制单元(未标示)、一第三活塞154、一阻挡活塞156、第一排气口155和第二排气口158。该第一挡体151邻近所述的前盖120,其垂直于所述的侧壁140固定在所述的缸体110内。该第二挡体153邻近所述的后盖130,其垂直于所述的侧壁140固定在所述的缸体110内。该阻挡活塞156垂直于所述的活塞杆160的轴向方向且邻近该第一挡体151。该第三活塞154固定在所述的活塞杆160上,且与所述的侧壁140垂直接触。该第一排气口155贯穿所述的第一挡体151的侧部及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侧壁140,与所述的第一行程空间170连通。该第二排气口158贯穿所述的第二挡体153的侧部及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侧壁140,与所述的第二行程空间180连通。该第一排气口155和该第二排气口158都设置有一用于消音且可以防尘的防尘消音器(未标示)。该第三进气控制单元借助外部气体控制所述的阻挡活塞156相对于所述的活塞杆160滑动,使所述的阻挡活塞156与所述的第三活塞154相接触。该第三进气控制单元包括一第三进气口157和一第三电磁阀159。该第三进气口157贯穿所述的第一挡体151的侧部及对应位置的所述的侧壁140,与所述的阻挡空间150连通。该第三电磁阀159用于控制该第三进气口157的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所述的阻挡空间150内推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滑动。
所述的位于该阻挡空间150的中间位置的侧壁140设置有一第四进气口142。该第四进气口142也在该第一电子阀177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以控制外部气体是否进入所述的阻挡空间150内推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和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同时滑动。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气缸100的工作原理为:
(1).设定所述的气缸100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160由所述的前盖120向外延伸出M毫米(M为自然数),此时,所述的第一活塞171位于距离所述的第一挡体151为M毫米的位置,所述的阻挡活塞156与所述的第三活塞154接触,所述的阻挡活塞156位于距离所述的第一挡体151为M毫米的位置,所述的第三活塞154位于距离所述的第二挡体153为M毫米的位置,所述的第二活塞181位于距离所述的后挡块132为M毫米的位置;所述的气缸100的工作过程为:
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77接电导通,外部气体进入所述的第一进气口175和所述的第四进气口142,进入到所述的第一进气口175的气体推动所述的第一活塞171向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一活塞171带动所述的活塞杆160及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向所述的后盖130方向滑动;同时,进入到所述的第四进气口142的气体推动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以及推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带动所述的活塞杆160及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向所述的后盖130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一活塞171滑动到与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接触以及所述的第三活塞154滑动到与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接触时,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77断电截止,此时,所述的阻挡活塞156与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接触,所述的活塞杆160与所述的前盖120平齐,所述的气缸100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的第二电磁阀187和第三电磁阀159都接电导通,外部气体进入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85和所述的第三进气口157,进入到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85的气体推动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带动所述的活塞杆160、所述的第一活塞171及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向所述的前盖120方向滑动;进入到所述的第三进气口157的气体推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与所述的第三活塞154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187和第三电磁阀159都断电截止,此时,所述的活塞杆160由所述的前盖120向外延伸出M毫米,即所述的气缸100恢复到初始状态。
(2).设定所述的气缸100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160由所述的前盖120向外延伸出2M毫米(M为自然数),此时,所述的第一活塞171与所述的前盖120接触且与所述的第一挡体151的距离为2M毫米,所述的阻挡活塞156与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接触,所述的第三活塞154与所述的阻挡活塞154接触且与所述的第二挡体153的距离为2M毫米,所述的第二活塞181与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接触且与所述的后挡块132的距离为2M毫米;所述的气缸100的工作过程为:
所述的第三电磁阀159得电导通,外部气体进入所述的第三进气口157推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推动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带动所述的活塞杆160、所述的第一活塞171及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向所述的后盖130方向滑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的距离为M毫米时,所述的第三电磁阀159断电截止,此时,所述的活塞杆160由所述的前盖120向外延伸出M毫米;
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77接电导通,外部气体进入所述的第一进气口175和所述的第四进气口142,进入到所述的第一进气口175的气体推动所述的第一活塞171向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一活塞171带动所述的活塞杆160及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向所述的后盖130方向滑动;同时,进入到所述的第四进气口142的气体推动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以及推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带动所述的活塞杆160及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向所述的后盖130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一活塞171滑动到与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接触以及所述的第三活塞154滑动到与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接触时,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77断电截止,此时,所述的阻挡活塞156与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接触,所述的活塞杆160与所述的前盖120平齐,所述的气缸100处于工作状态;
所述的第二电磁阀187和第三电磁阀159都接电导通,外部气体进入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85和所述的第三进气口157,进入到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85的气体推动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带动所述的活塞杆160、所述的第一活塞171及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向所述的前盖120方向滑动;进入到所述的第三进气口157的气体推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与所述的第三活塞154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187和第三电磁阀159都断电截止,此时,所述的活塞杆160由所述的前盖120向外延伸出M毫米;
所述的第二电磁阀187接电导通,外部气体进入所述的第二进气口185推动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二活塞181带动所述的活塞杆160、所述的第一活塞171及所述的第三活塞154向所述的前盖120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三活塞154推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方向滑动;所述的阻挡活塞156与所述的第一挡体151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187断电截止,此时,所述的第一活塞171与所述的前挡块122接触,所述的第二活塞181与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接触,所述的活塞杆160由所述的前盖120向外延伸出2M毫米,即所述的气缸100恢复到初始状态。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焊机,该点焊机包括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气缸,该气缸为该点焊机提供动力。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气缸的操作方法,当设定所述的气缸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M毫米(M为自然数)时,包括步骤:
101、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接电导通,当所述的第一活塞滑动到与所述的第一挡体接触及所述的第三活塞与所述的第二挡体接触时,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断电截止;
102、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都接电导通,当所述的阻挡活塞与所述的第三活塞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都断电截止。
当设定所述的气缸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2M毫米(M为自然数)时,该操作方法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步骤:
100、所述的第三电磁阀得电导通,当所述的阻挡活塞156向所述的第二挡体153方向滑动的距离为M毫米时,所述的第三电磁阀断电截止。
当设定所述的气缸的初始状态为所述的活塞杆由所述的前盖向外延伸出2M毫米(M为自然数)时,该操作方法在步骤102之后还包括步骤:
103、所述的第二电磁阀接电导通,当所述的阻挡活塞与所述的第一挡体接触时,所述的第二电磁阀断电截止。
本发明所述的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如:所述的第一进气口可以设置在该缸体的前盖上,所述的第二进气口可以设置在邻近所述的前盖位置的侧壁上;所述的气缸包括一第四电磁阀,该第四进气口不受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的控制,而是在该第四电磁阀控制下工作。
本发明提供了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所述的第一电磁阀控制所述的第一活塞及所述的第三活塞同时滑动以带动所述的活塞杆滑动,以及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的第三电磁阀控制所述的第一活塞和所述的第二活塞同时滑动以带动所述的活塞杆滑动,即所述的活塞杆在两倍气体压力的推动下做往复运动,使得所述的气缸不需要增加活塞的横向面积即可实现对负载输出较大的作用力,易于制造且易于广泛应用,进而使得使用该气缸的点焊机方便组装及使用。
(2).本发明所述的气缸具有两个初始位置,使得所述的活塞杆在所述的活塞的带动下具有两个动作行程,故可以满足不同作业内容的不同需求,降低使用成本。
(3).所述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都设置有防尘消音器,可以防止气体中的飞尘通过排气口进入所述的缸体内间接的磨陨活塞杆,延长本发明所述的气缸的使用寿命。

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使用气缸的点焊机及气缸的操作方法。该气缸包括一缸体,该缸体包括一位于该缸体顶部的前盖、一位于该缸体底部的后盖、一位于该缸体底部与顶部之间的侧壁、一位于该缸体内的中间位置的阻挡空间和一从该前盖贯穿到该后盖的活塞杆,该前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一行程空间,该后盖与该阻挡空间形成第二行程空间,第一行程空间包括一第一活塞和一第一进气控制单元,该第二行程空间内包括一第二活塞和一第二进气控制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