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具.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83926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734030.1

申请日:

20121228

公开号:

CN203000043U

公开日:

201306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4/42

主分类号:

A47C4/42

申请人:

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春荣

地址:

中国台湾嘉义县

优先权:

CN201220734030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雅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椅具,包含:一个椅架单元,及一个坐靠单元。该椅架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第一椅架及一第二椅架。该坐靠单元包括一个环形框、一个套布、一个坐靠网绳,及数个固定元件。该环形框枢接于该第一椅架及该第二椅架,并环绕界定出一环内空间。该套布环绕包覆于该环形框,并具有往该环内空间延伸且相间隔的一片上布体及一片下布体。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相配合且设有对应于所述固定元件的穿孔。该坐靠网绳安装于该环内空间,并具有数量对应于所述固定元件的外撑部。所述固定元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并分别撑抵所述外撑部,而使该坐靠网绳与该套布相结合。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化制造流程以及可折合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椅具,包含:一个椅架单元,及一个安装于该椅架单元的坐靠单元;该椅架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第一椅架及一第二椅架,该第一椅架具有两个斜上往后延伸的第一侧杆,该第二椅架具有两个分别可枢摆地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且斜上往前延伸的第二侧杆,所述第二侧杆的长度是不大于所述第一侧杆的长度;其特征在于:该坐靠单元包括:一个环形框,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与所述第二侧杆的顶缘,并环绕界定出一环内空间,一个套布,环绕包覆于该环形框,并具有往该环内空间延伸且相间隔的一片上布体及一片下布体,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相配合且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穿孔,一个坐靠网绳,是以具有弹性延展力的弹性绳编织而成并安装于该环内空间,其具有一呈网状且适用于供人体乘坐的乘坐部,及数量对应于所述穿孔且围绕该乘坐部的外撑部,所述外撑部分别埋藏于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间,及数量对应于所述穿孔的固定元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并分别撑抵所述外撑部,而使该坐靠网绳与该套布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分别为铆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分别具有一个邻近该环形框的顶抵面,所述外撑部分别具有一个对应紧靠于所述顶抵面的受抵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分别界定出一个穿接通道,所述外撑部分别穿过所述穿接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杆分别为长度可伸长或缩短的伸缩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具,其特征在于:该椅具可在一个折合状态及一个非折合状态间转换,在该折合状态时,该第一椅架、该第二椅架及该坐靠单元呈平行排列,在该非折合状态时,该第一椅架与该第二椅架分别斜立,且所述第一侧杆的顶缘高于所述第二侧杆的顶缘,该坐靠单元是位于该椅架单元的上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合式的椅具。

背景技术

参阅图1,是现有的一种折合式的椅具1,该椅具1包含一个椅 架单元11,及一个安装于该椅架单元11的坐靠单元12。该椅架单元 11包括一个底座111,及一个组装于该底座111且可被折叠收合的支 撑架112。该坐靠单元12包括一个安装于该支撑架112的坐垫121, 该坐垫121呈中间部位往下凹陷的圆盘状,并具有数条车缝线122, 所述车缝线122将该坐垫121划分出一个供人体臀部乘坐的臀坐区 123,及一个供人体背部靠置的背靠区124。

虽然该椅具1的支撑架112可被折合,因而使该椅具1能具有缩 减体积的优点,但是该坐垫121需要通过所述车缝线122,才能固定 于该支撑架112并且划分界定出所述臀坐区123及背靠区124,这使 得该坐垫121制造时必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成本进行车缝,而且车缝 线122也使得该坐垫121的形状被固定,无法更进一步的被缩减,因 此有必要针对所述椅具1的结构作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化制造流程、且可折合的 椅具。

本实用新型椅具,包含:一个椅架单元,及一个安装于该椅架单 元的坐靠单元。该椅架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第一椅架及一第二椅架, 该第一椅架具有两个斜上往后延伸的第一侧杆,该第二椅架具有两个 分别可枢摆地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且斜上往前延伸的第二侧杆,所述 第二侧杆的长度是不大于所述第一侧杆的长度。

该坐靠单元包括:一个环形框,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与所述第二 侧杆的顶缘,该环形框环绕界定出一环内空间;一个环绕包覆于该环 形框的套布,该套布具有往该环内空间延伸且相间隔的一片上布体及 一片下布体,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相配合且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穿 孔;一个安装于该环内空间的坐靠网绳,该坐靠网绳是以具有弹性延 展力的弹性绳编织而成,其具有一呈网状且适用于供人体乘坐的乘坐 部,及数量对应于所述穿孔且围绕该乘坐部的外撑部,所述外撑部分 别埋藏于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间;及数量对应于所述穿孔的固定元 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并分别撑抵所述外撑部,而使该坐靠网绳与 该套布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所述固定元件分别为铆钉。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所述固定元件分别具有一个邻近该环形框 的顶抵面,所述外撑部分别具有一个对应紧靠于所述顶抵面的受抵 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所述固定元件分别界定出一个穿接通道, 所述外撑部分别穿过所述穿接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所述第一侧杆分别为长度可伸长缩短的伸 缩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该椅具可在一个折合状态及一个非折合状 态间转换,在该折合状态时,该第一椅架、该第二椅架及该坐靠单元 呈平行排列,在该非折合状态时,该第一椅架与该第二椅架分别斜立, 且所述第一侧杆的顶缘高于所述第二侧杆的顶缘,该坐靠单元是位于 该椅架单元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坐靠网绳用于乘坐的功能, 以及该套布及所述固定元件用来结合该坐靠网绳的结构,使得该椅具 不必使用车缝线,能够简化制造的流程,该椅架单元的枢接构造则使 得该椅具可以折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立体图,显示现有的一种折合式的椅具;

图2是一立体图,显示本实用新型椅具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在 一非折合状态;

图3是一部分剖切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坐靠单元的内 部构造;

图4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在该非折合状态时的侧 视结构;

图5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一折合状态时的侧视 结构;

图6是一立体图,显示本实用新型椅具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在 该非折合状态;及

图7是一部分剖切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外撑部及一固 定元件的穿接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参阅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椅具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 一个椅架单元2,及一个安装于该椅架单元2的坐靠单元3。

该椅架单元2包括以不锈钢管制成且相连接的一第一椅架21及 一第二椅架22。该第一椅架21呈U形结构,并具有一个第一横杆211, 及两个分别自该第一横杆211斜上往后延伸的第一侧杆212。在本实 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杆212分别为长度可伸长缩短的伸缩杆。该第二 椅架22也呈U形结构,并具有一个第二横杆221,及两个分别自该 第二横杆221斜上往前延伸的第二侧杆222。所述第二侧杆222是可 枢摆地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212,且其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杆212的 长度。

该坐靠单元3包括一个环形框31、一个套布32、一个坐靠网绳 33,及数个固定元件34。

本较佳实施例的该环形框31是以呈圆环形的不锈钢管所制成, 其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212与所述第二侧杆222的顶缘,并环绕界定 出一个环内空间310。

该套布32是以透气的弹性布料制成,其环绕包覆于该环形框31, 并具有往该环内空间310延伸且相间隔的一片上布体321及一片下布 体322。该上布体321与该下布体322相配合且设有呈环形分布的上 下贯穿的多个穿孔320。所述穿孔320的数量是对应于所述固定元件 34,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穿孔320与所述固定元件34的数目分 别为十六个。

该坐靠网绳33是以具有弹性延展力的弹性绳编织而成,其安装 于该环内空间310,并与该套布32及该环形框31相配合呈现圆盘状, 该坐靠网绳33具有一呈网状且适用于供人体乘坐的乘坐部331,及数 量对应于所述穿孔320且围绕该乘坐部331的外撑部332。该乘坐部 331可通过弹性延展力,于承受人体重量时呈现中间区域往下凹陷的 形状(图未示出)。所述外撑部332是埋藏于该上布体321与该下布体 322间,并分别具有一个受抵面333。

所述固定元件34为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320的铆钉,并分别撑 抵所述外撑部332,而使该坐靠网绳33与该套布32相结合,每一固 定元件34具有一个邻近该环形框31的顶抵面341。所述顶抵面341 可分别顶抵所述外撑部332,以供对应的受抵面333分别紧靠。

该椅具可在一个折合状态及一个非折合状态间转换。

参阅图5,在该折合状态时,该第一椅架21、该第二椅架22及 该坐靠单元3呈平行排列,所述第一侧杆212是缩至最短的长度,所 述第二侧杆222是枢摆至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杆212,而该坐靠单元3 是紧邻于所述第一侧杆212及所述第二侧杆222,此时该椅具呈现扁 平外形,因此易于收纳。

参阅图2、图3、图4,在该非折合状态时,该第一椅架21与该 第二椅架22分别斜立,所述第一侧杆212的长度可伸长,其顶缘会 高于所述第二侧杆222的顶缘,该坐靠单元3是位于该椅架单元2的 上方,并呈现前低后高的倾斜角度,此时该坐靠网绳33可供人体乘 坐,该环形框31则可供人体的颈部及手部靠置。

本实用新型于制造组装时,利用该套布32及所述固定元件34将 该坐靠网绳33结合于该环形框31,免去以往车缝工法的缺点,简化 了作业流程。于使用时,通过所述固定元件34将所述外撑部332撑 抵限位,可避免该坐靠网绳33与该套布32间直接接触摩擦而造成该 套布32的破裂,于不使用时,还可将该椅具从该非折合状态转换至 该折合状态以减少体积,该坐靠单元3圆盘状的外形也有便于收纳的 优点。

参阅图6、图7,本实用新型椅具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与前 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所述固定元件34分别界定出一个 穿接通道342,所述外撑部332是分别穿过所述穿接通道342而被固 定元件34撑抵限位。

本较佳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将该坐靠网绳33与该套布32结合的 方式,利用所述穿接通道342的构造,所述固定元件34可将所述外 撑部332与该套布32隔离,避免使用时所述外撑部332受力而拉扯 该套布32、造成该套布32破裂。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椅具不论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或第二较佳实 施例,皆具有简化制造流程,以及可折合的功效,所以确实达成了本 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

椅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椅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椅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椅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椅具.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0004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6.19 CN 203000043 U *CN203000043U* (21)申请号 201220734030.1 (22)申请日 2012.12.28 A47C 4/42(2006.01) (73)专利权人 欣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嘉义县 (72)发明人 曾春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55 代理人 张雅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椅具 (57) 摘要 一种椅具, 包含 : 一个椅架单元, 及一个坐靠 单元。该椅架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第一椅架及一 第二椅架。该坐靠单。

2、元包括一个环形框、 一个套 布、 一个坐靠网绳, 及数个固定元件。该环形框枢 接于该第一椅架及该第二椅架, 并环绕界定出一 环内空间。 该套布环绕包覆于该环形框, 并具有往 该环内空间延伸且相间隔的一片上布体及一片下 布体。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相配合且设有对应于 所述固定元件的穿孔。该坐靠网绳安装于该环内 空间, 并具有数量对应于所述固定元件的外撑部。 所述固定元件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 并分别撑抵 所述外撑部, 而使该坐靠网绳与该套布相结合。 本 实用新型具有简化制造流程以及可折合的功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7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7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00043 U CN 203000043 U *CN203000043U* 1/1 页 2 1. 一种椅具, 包含 : 一个椅架单元, 及一个安装于该椅架单元的坐靠单元 ; 该椅架单元 包括相连接的一第一椅架及一第二椅架, 该第一椅架具有两个斜上往后延伸的第一侧杆, 该第二椅架具有两个分别可枢摆地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且斜上往前延伸的第二侧杆, 所述 第二侧杆的长度是不大于所述第一侧杆的长度 ; 其特征在于 : 该坐靠单元包括 : 一个环形框, 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与所述第二侧杆的顶缘, 并环绕界定出。

4、一环内空间, 一个套布, 环绕包覆于该环形框, 并具有往该环内空间延伸且相间隔的一片上布体及 一片下布体, 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相配合且设有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穿孔, 一个坐靠网绳, 是以具有弹性延展力的弹性绳编织而成并安装于该环内空间, 其具有 一呈网状且适用于供人体乘坐的乘坐部, 及数量对应于所述穿孔且围绕该乘坐部的外撑 部, 所述外撑部分别埋藏于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间, 及 数量对应于所述穿孔的固定元件, 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并分别撑抵所述外撑部, 而使 该坐靠网绳与该套布相结合。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椅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元件分别为铆钉。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椅具,。

5、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元件分别具有一个邻近该环形 框的顶抵面, 所述外撑部分别具有一个对应紧靠于所述顶抵面的受抵面。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椅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元件分别界定出一个穿接通道, 所述外撑部分别穿过所述穿接通道。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椅具,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侧杆分别为长度可伸长或缩短 的伸缩杆。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椅具, 其特征在于 : 该椅具可在一个折合状态及一个非折合 状态间转换, 在该折合状态时, 该第一椅架、 该第二椅架及该坐靠单元呈平行排列, 在该非 折合状态时, 该第一椅架与该第二椅架分别斜立, 且所述第一侧杆的顶缘高。

6、于所述第二侧 杆的顶缘, 该坐靠单元是位于该椅架单元的上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000043 U 2 1/3 页 3 椅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合式的椅具。 背景技术 0002 参阅图1, 是现有的一种折合式的椅具1, 该椅具1包含一个椅架单元11, 及一个安 装于该椅架单元 11 的坐靠单元 12。该椅架单元 11 包括一个底座 111, 及一个组装于该底 座 111 且可被折叠收合的支撑架 112。该坐靠单元 12 包括一个安装于该支撑架 112 的坐 垫 121, 该坐垫 121 呈中间部位往下凹陷的圆盘状, 并具有数条车缝线 12。

7、2, 所述车缝线 122 将该坐垫 121 划分出一个供人体臀部乘坐的臀坐区 123, 及一个供人体背部靠置的背靠区 124。 0003 虽然该椅具 1 的支撑架 112 可被折合, 因而使该椅具 1 能具有缩减体积的优点, 但 是该坐垫121需要通过所述车缝线122, 才能固定于该支撑架112并且划分界定出所述臀坐 区 123 及背靠区 124, 这使得该坐垫 121 制造时必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成本进行车缝, 而且 车缝线122也使得该坐垫121的形状被固定, 无法更进一步的被缩减, 因此有必要针对所述 椅具 1 的结构作改善。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化制造流。

8、程、 且可折合的椅具。 0005 本实用新型椅具, 包含 : 一个椅架单元, 及一个安装于该椅架单元的坐靠单元。该 椅架单元包括相连接的一第一椅架及一第二椅架, 该第一椅架具有两个斜上往后延伸的第 一侧杆, 该第二椅架具有两个分别可枢摆地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且斜上往前延伸的第二侧 杆, 所述第二侧杆的长度是不大于所述第一侧杆的长度。 0006 该坐靠单元包括 : 一个环形框, 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与所述第二侧杆的顶缘, 该环 形框环绕界定出一环内空间 ; 一个环绕包覆于该环形框的套布, 该套布具有往该环内空间 延伸且相间隔的一片上布体及一片下布体, 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相配合且设有呈环形分布 的多个。

9、穿孔 ; 一个安装于该环内空间的坐靠网绳, 该坐靠网绳是以具有弹性延展力的弹性 绳编织而成, 其具有一呈网状且适用于供人体乘坐的乘坐部, 及数量对应于所述穿孔且围 绕该乘坐部的外撑部, 所述外撑部分别埋藏于该上布体与该下布体间 ; 及数量对应于所述 穿孔的固定元件, 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并分别撑抵所述外撑部, 而使该坐靠网绳与该套布 相结合。 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 所述固定元件分别为铆钉。 0008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 所述固定元件分别具有一个邻近该环形框的顶抵面, 所述 外撑部分别具有一个对应紧靠于所述顶抵面的受抵面。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 所述固定元件分别界定出一个穿接。

10、通道, 所述外撑部分别 穿过所述穿接通道。 0010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 所述第一侧杆分别为长度可伸长缩短的伸缩杆。 说 明 书 CN 203000043 U 3 2/3 页 4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椅具, 该椅具可在一个折合状态及一个非折合状态间转换, 在该 折合状态时, 该第一椅架、 该第二椅架及该坐靠单元呈平行排列, 在该非折合状态时, 该第 一椅架与该第二椅架分别斜立, 且所述第一侧杆的顶缘高于所述第二侧杆的顶缘, 该坐靠 单元是位于该椅架单元的上方。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 通过该坐靠网绳用于乘坐的功能, 以及该套布及所 述固定元件用来结合该坐靠网绳的结构, 使。

11、得该椅具不必使用车缝线, 能够简化制造的流 程, 该椅架单元的枢接构造则使得该椅具可以折合。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是一立体图, 显示现有的一种折合式的椅具 ; 0014 图 2 是一立体图, 显示本实用新型椅具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一非折合状态 ; 0015 图 3 是一部分剖切图, 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坐靠单元的内部构造 ; 0016 图 4 是一侧视图, 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在该非折合状态时的侧视结构 ; 0017 图 5 是一侧视图, 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在一折合状态时的侧视结构 ; 0018 图 6 是一立体图, 显示本实用新型椅具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在该非折合状态 ; 及。

12、 0019 图 7 是一部分剖切图, 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外撑部及一固定元件的穿接构 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 0021 为了方便说明, 以下的实施例, 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参阅图 2、 图 3、 图 4, 本实用新型椅具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 包含 : 一个椅架单元 2, 及一个安装于该椅架单 元 2 的坐靠单元 3。 0022 该椅架单元 2 包括以不锈钢管制成且相连接的一第一椅架 21 及一第二椅架 22。 该第一椅架21呈U形结构, 并具有一个第一横杆211, 及两个分别自该第一横杆211斜上往 后延伸的第一侧杆 212。

13、。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侧杆 212 分别为长度可伸长缩短的伸缩 杆。该第二椅架 22 也呈 U 形结构, 并具有一个第二横杆 221, 及两个分别自该第二横杆 221 斜上往前延伸的第二侧杆 222。所述第二侧杆 222 是可枢摆地枢接于所述第一侧杆 212, 且 其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杆 212 的长度。 0023 该坐靠单元3包括一个环形框31、 一个套布32、 一个坐靠网绳33, 及数个固定元件 34。 0024 本较佳实施例的该环形框 31 是以呈圆环形的不锈钢管所制成, 其枢接于所述第 一侧杆 212 与所述第二侧杆 222 的顶缘, 并环绕界定出一个环内空间 310。 0025 。

14、该套布 32 是以透气的弹性布料制成, 其环绕包覆于该环形框 31, 并具有往该环内 空间310延伸且相间隔的一片上布体321及一片下布体322。 该上布体321与该下布体322 相配合且设有呈环形分布的上下贯穿的多个穿孔 320。所述穿孔 320 的数量是对应于所述 固定元件 34,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所述穿孔 320 与所述固定元件 34 的数目分别为十六个。 0026 该坐靠网绳 33 是以具有弹性延展力的弹性绳编织而成, 其安装于该环内空间 说 明 书 CN 203000043 U 4 3/3 页 5 310, 并与该套布 32 及该环形框 31 相配合呈现圆盘状, 该坐靠网绳 33。

15、 具有一呈网状且适 用于供人体乘坐的乘坐部 331, 及数量对应于所述穿孔 320 且围绕该乘坐部 331 的外撑部 332。该乘坐部 331 可通过弹性延展力, 于承受人体重量时呈现中间区域往下凹陷的形状 ( 图未示出 )。所述外撑部 332 是埋藏于该上布体 321 与该下布体 322 间, 并分别具有一个 受抵面 333。 0027 所述固定元件34为分别穿设于所述穿孔320的铆钉, 并分别撑抵所述外撑部332, 而使该坐靠网绳 33 与该套布 32 相结合, 每一固定元件 34 具有一个邻近该环形框 31 的顶 抵面 341。所述顶抵面 341 可分别顶抵所述外撑部 332, 以供对应。

16、的受抵面 333 分别紧靠。 0028 该椅具可在一个折合状态及一个非折合状态间转换。 0029 参阅图 5, 在该折合状态时, 该第一椅架 21、 该第二椅架 22 及该坐靠单元 3 呈平行 排列, 所述第一侧杆212是缩至最短的长度, 所述第二侧杆222是枢摆至平行于所述第一侧 杆 212, 而该坐靠单元 3 是紧邻于所述第一侧杆 212 及所述第二侧杆 222, 此时该椅具呈现 扁平外形, 因此易于收纳。 0030 参阅图 2、 图 3、 图 4, 在该非折合状态时, 该第一椅架 21 与该第二椅架 22 分别斜 立, 所述第一侧杆212的长度可伸长, 其顶缘会高于所述第二侧杆222的顶。

17、缘, 该坐靠单元3 是位于该椅架单元 2 的上方, 并呈现前低后高的倾斜角度, 此时该坐靠网绳 33 可供人体乘 坐, 该环形框 31 则可供人体的颈部及手部靠置。 0031 本实用新型于制造组装时, 利用该套布 32 及所述固定元件 34 将该坐靠网绳 33 结 合于该环形框 31, 免去以往车缝工法的缺点, 简化了作业流程。于使用时, 通过所述固定元 件 34 将所述外撑部 332 撑抵限位, 可避免该坐靠网绳 33 与该套布 32 间直接接触摩擦而造 成该套布 32 的破裂, 于不使用时, 还可将该椅具从该非折合状态转换至该折合状态以减少 体积, 该坐靠单元 3 圆盘状的外形也有便于收纳。

18、的优点。 0032 参阅图 6、 图 7, 本实用新型椅具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 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 的不同处在于 : 所述固定元件 34 分别界定出一个穿接通道 342, 所述外撑部 332 是分别穿 过所述穿接通道 342 而被固定元件 34 撑抵限位。 0033 本较佳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将该坐靠网绳 33 与该套布 32 结合的方式, 利用所述 穿接通道 342 的构造, 所述固定元件 34 可将所述外撑部 332 与该套布 32 隔离, 避免使用时 所述外撑部 332 受力而拉扯该套布 32、 造成该套布 32 破裂。 0034 归纳上述, 本实用新型椅具不论是第一较佳实施例或第二较。

19、佳实施例, 皆具有简 化制造流程, 以及可折合的功效, 所以确实达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 说 明 书 CN 203000043 U 5 1/7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043 U 6 2/7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043 U 7 3/7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043 U 8 4/7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043 U 9 5/7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043 U 10 6/7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043 U 11 7/7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000043 U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