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烹饪器具.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25603.8 (22)申请日 2016.08.31 (73)专利权人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 司 地址 312017 浙江省绍兴市世纪西街3号 (袍江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陈巍 王亚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赵囡囡 邹秋爽 (51)Int.Cl. A47J 27/00(2006.01) A47J 36/06(2006.01) A47J 27/0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烹饪器具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 外 壳及可开闭地盖设在外壳上的盖体组件, 盖体组 件的后端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枢接结构, 盖体组件 的前端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扣钩结构, 盖体组件靠 近扣钩结构的位置设置有垫片结构, 以使盖体组 件关闭时通过垫片结构与外壳接触。 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的外壳 与盖体组件会因摩擦力产生磨损甚至损坏的问 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6365727 U 2017.08.01 CN 206365727 U 1.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外壳及可开闭地盖设在所述外壳上的盖体组件(10), 所述盖体 组件(10)的后。
3、端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枢接结构, 所述盖体组件(10)的前端与所述外壳之 间设置有扣钩结构(20),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组件(10)靠近所述扣钩结构(20)的位置设 置有垫片结构(30), 以使所述盖体组件(10)关闭时通过所述垫片结构(30)与所述外壳接 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组件(10)靠近所述扣钩结构 (20)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40), 所述垫片结构(30)固定在所述安装槽(4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40)的槽底设置有通孔 (41), 所述垫片结构(30)包括容纳在所述安装槽(40)内的垫片本。
4、体(31)及穿设在所述通孔 (41)内的连接柱(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柱(32)上设置有防脱凸台 (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片结构(30)的材质为硅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4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盖 体组件(10)的边沿处以使所述安装槽(40)的一端为开放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65727 U 2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烹饪器具外壳与盖体组件的防磨 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
5、技术中烹饪器具, 比如电压力锅的外壳与盖体组件进行盖合时, 盖体组件与 外壳之间产生摩擦, 盖合瞬间两者之间的冲击力较大, 使得盖合声音较大, 影响用户体验。 此外, 盖体组件和外壳会因摩擦力产生磨损甚至损坏, 从而减少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的外 壳与盖体组件会因摩擦力产生磨损甚至损坏的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包括: 外壳及可开闭地盖设 在外壳上的盖体组件, 盖体组件的后端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枢接结构, 盖体组件的前端与外 壳之间设置有扣钩结构, 盖体组件靠近扣。
6、钩结构的位置设置有垫片结构, 以使盖体组件关 闭时通过垫片结构与外壳接触。 0005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盖体组件靠近扣钩结构的位置处设置垫片结构, 当 枢转盖体组件到关闭位置时, 垫片结构先与外壳接触, 减小了盖体组件对外壳的摩擦及撞 击, 使得盖体组件和外壳不易损坏并且外观完整。 0006 进一步地, 盖体组件靠近扣钩结构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 垫片结构固定在安装槽 内。 方便安装。 0007 进一步地, 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通孔, 垫片结构包括容纳在安装槽内的垫片本体 及穿设在通孔内的连接柱。 结构简单, 易加工。 0008 进一步地, 连接柱上设置有防脱凸台。 防止连接柱从通孔中脱。
7、出。 0009 进一步地, 垫片结构的材质为硅胶。 硅胶垫片不易变形, 缓冲效果好。 0010 进一步地, 安装槽的一端延伸至盖体组件的边沿处以使安装槽的一端为开放端。 附图说明 0011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 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12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4 图3示出了图2的盖体组件的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以及 0015 图4示出了图2中垫片结构的立体结。
8、构示意图。 0016 其中, 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365727 U 3 0017 10、 盖体组件; 20、 扣钩结构; 30、 垫片结构; 31、 垫片本体; 32、 连接柱; 33、 防脱凸 台; 40、 安装槽; 41、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需要说明的是,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9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 1的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施例。
9、的烹饪器具包括: 外壳及盖体组件10。 盖体组件10可开闭地盖设在外壳上, 盖体组件10的后端与外壳之间设 置有枢接结构。 盖体组件10的前端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扣钩结构20, 盖体组件10靠近扣钩结 构20的位置设置有垫片结构30, 以使盖体组件10关闭时通过垫片结构30与外壳接触。 0020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盖体组件10靠近扣钩结构20的位置处设置垫片结构 30, 当枢转盖体组件10到关闭位置时, 垫片结构30先与外壳接触, 减小了盖体组件10对外壳 的摩擦及撞击, 使得盖体组件10和外壳不易损坏并且外观完整。 0021 图3示出了图2的盖体组件的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 。
10、盖体组件10靠近扣 钩结构20的位置设置有安装槽40, 垫片结构30固定在安装槽40内。 此种设置使得安装容易。 0022 图4示出了图2中垫片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 安装槽40的槽底设置有 通孔41。 如图4所示, 垫片结构30包括容纳在安装槽40内的垫片本体31及穿设在通孔41内的 连接柱32。 此种设置的垫片结构30结构简单, 易加工。 0023 具体地, 垫片结构30的连接柱32穿设在通孔41内, 使得垫片结构30的垫片本体31 进入安装槽40内。 当关闭盖体组件10时, 垫片结构30先与外壳接触, 从而减小了盖体组件10 与外壳之间的撞击, 使得盖体组件10和外壳均不易。
11、损坏。 0024 如图4所示, 连接柱32上设置有防脱凸台33。 此种设置可以防止连接柱32从通孔41 中脱出, 确保垫片结构30固定在安装槽40内。 0025 优选地, 垫片结构30的材质为硅胶。 硅胶垫片不易变形, 且缓冲效果好。 0026 如图4所示, 安装槽40的一端延伸至盖体组件10的边沿处以使安装槽40的一端为 开放端。 0027 从以上的描述中, 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28 盖体组件靠近扣钩结构的位置处设置垫片结构, 当枢转盖体组件到关闭位置时, 垫片结构先与外壳接触, 减小了盖体组件对外壳的摩擦及撞击, 使得盖体组件和外壳不易 损坏并且外观完整。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365727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6365727 U 5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6365727 U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6365727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