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91855.9 (22)申请日 2016.02.18 201620114830.1 2016.02.04 CN A47J 31/00(2006.01) A47J 31/46(2006.01) (71)申请人 艾欧史密斯 (中国) 热水器有限公司 地址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尧新大道 336 号 (72)发明人 雷君君 李春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127 代理人 党晓林 周子轶 (54) 发明名称 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
2、它 包括 : 机身 ; 水壶, 其与所述机身能脱离地连接 ; 设置在机身内的水箱 ; 升降给水机构, 当所述水 壶安置在所述机身上时,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用于 将所述水箱与所述水壶连通 ;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 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底座、 穿设在底座上并能沿 纵向相对所述底座移动的注水杆和用于驱动所述 注水杆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 座上的电机、 由电机驱动的偏心轮、 设置在注水杆 上的传力部, 所述传力部能与所述偏心轮配合。 借 由上述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饮水机可以减少 将水壶从机身上取出的等待时间, 即可以较快地 将水壶取出。由此因而采用该种结构的饮水机的 操作较为便捷, 用户体。
3、验较佳。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CN 105534309 A 2016.05.04 CN 105534309 A 1.一种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它包括: 机身; 水壶, 其与所述机身能脱离地连接; 设置在机身内的水箱; 升降给水机构, 当所述水壶安置在所述机身上时,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用于将所述水箱 与所述水壶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底座、 穿设在底座上并能沿纵向 相对所述底座移动的注水杆和用于驱动所述注水杆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
4、在 底座上的电机、 由电机驱动的偏心轮、 设置在注水杆上的传力部, 所述传力部能与所述偏心 轮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还包括辅 助机构,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辅助元件、 第二辅助元件、 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元件和 所述第二辅助元件之间的弹簧, 第一辅助元件远离第二辅助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注 水杆能转动地连接, 第二辅助元件远离第一辅助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注水杆能转动 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 轴的轴线相平行, 所述注水杆具有一极限位置, 在该极限位置, 第一转。
5、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 距离最短, 当所述注水杆下降至该极限位置后, 所述弹簧向所述注水杆提供下降的作用力; 当所述注水杆上升至该极限位置后, 所述弹簧向所述注水杆提供上升的作用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注水杆下降至该极限 位置后, 所述偏心轮与所述传力部脱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心轮具有凹槽, 当所 述注水杆相对所述底座向上移动时, 所述注水杆能滑动至与所述凹槽的壁抵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包括上端盖和下端 盖, 所述注水杆穿设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之间, 。
6、注水杆包括能与所述下端盖连接的 第一限位部和能与所述上端盖连接的第二限位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杆用于与所述水壶 的接合处、 以及所述底座与所述机身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水杆上设置有排气通 道, 所述排气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水机还包括: 检测装置, 其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位置并生成相应的电信号; 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升降给水机构电性连接, 所述控 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 从而生。
7、成用于提供给所述升降控制装置的控 制信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检 测装置,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第一端子, 设置在所述水壶上的第二 端子, 当所述水壶安置在所述机身上时, 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接合, 所述控制装置能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处于接合状态时向所述升降给水机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534309 A 2 构输出控制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包括能放置所述 水壶的平台,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压力传感装置。 12。
8、.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 所述机身上的对管检测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力部包括能相对注 水杆绕一转轴转动的转轮和套设在所述转轮外的缓冲件。 14.一种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用的升降给水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包括 设置在机身上的底座、 穿设在底座上并能沿纵向相对所述底座移动的注水杆和用于驱动所 述注水杆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 由电机驱动的偏心轮、 设置 在注水杆上的传力部, 所述传力部能与所述偏心轮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
9、534309 A 3 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该饮水机包括机身、 位于机身内的 水箱、 能与机身脱离的水壶、 升降给水机构。 当水壶安置在机身上时, 升降给水机构的给水 杆可以下降从而将水箱与水壶连通, 使得水箱内的水可以进入水壶中。 当需要将水壶取出 机身时, 升降给水机构可以上升, 从而将水箱与水壶断开。 0003 在中国发明专利号为ZL200720179075.6和ZL200920059330.2中都公开了用于热 罐外外置式饮水机的升降给水机构。 。
10、上述这两种升降给水机构通过采用齿轮和齿条配合来 实现注水杆的运动。 因此, 当注水杆需要上升时, 这两种升降给水机构就必须启动电机, 才 能通过齿轮和齿条配合带动注水杆运动, 这样会降低该装置的操作便捷程度。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 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其操作方便, 用户体验较佳。 0005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它包括: 0007 机身; 0008 水壶, 其与所述机身能脱离地连接; 0009 设置在机身内的水箱; 0010 升降给水机构, 当所述水壶安置在所述机身上时, 所。
11、述升降给水机构用于将所述 水箱与所述水壶连通; 0011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机身上的底座、 穿设在底座上并能沿纵向相对所述 底座移动的注水杆和用于驱动所述注水杆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 电机、 由电机驱动的偏心轮、 设置在注水杆上的传力部, 所述传力部能与所述偏心轮配合。 0012 优选地,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还包括辅助机构,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辅助元件、 第 二辅助元件、 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元件和所述第二辅助元件之间的弹簧, 第一辅助元 件远离第二辅助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注水杆能转动地连接, 第二辅助元件远离第一 辅助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注水杆能转动地。
12、连接。 0013 优选地, 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相平行, 所述注水杆具有一极限位 置, 在该极限位置,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距离最短, 当所述注水杆下降至该极限位置 后, 所述弹簧向所述注水杆提供下降的作用力; 当所述注水杆上升至该极限位置后, 所述弹 簧向所述注水杆提供上升的作用力。 0014 优选地, 当所述注水杆下降至该极限位置后, 所述偏心轮与所述传力部脱离。 0015 优选地, 所述偏心轮具有凹槽, 当所述注水杆相对所述底座向上移动时, 所述注水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5534309 A 4 杆能滑动至与所述凹槽的壁抵触。 0016 优选地, 所述底座。
13、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 所述注水杆穿设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 端盖之间, 注水杆包括能与所述下端盖连接的第一限位部和能与所述上端盖连接的第二限 位部。 0017 优选地, 所述注水杆的下端、 以及所述底座与所述机身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0018 优选地, 所述注水杆上设置有排气通道, 所述排气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9 优选地, 所述饮水机还包括: 0020 检测装置, 其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位置并生成相应的电信号; 0021 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升降给水机构电性连接, 所 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 从而生成用于提供给所述升降控制装置 的控制信号。 。
14、0022 优选地,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 身上的第一端子, 设置在所述水壶上的第二端子, 当所述水壶安置在所述机身上时, 所述第 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接合, 0023 所述控制装置能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处于接合状态时向所述升降给 水机构输出控制信号。 0024 优选地, 所述机身包括能放置所述水壶的平台,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平 台上的压力传感装置。 0025 优选地,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上的对管检测装置。 0026 优选地, 所述传力部包括转轮和套设在所述转轮外的缓冲件。 002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用的升。
15、降给水机构,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包 括设置在机身上的底座、 穿设在底座上并能沿纵向相对所述底座移动的注水杆和用于驱动 所述注水杆的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 由电机驱动的偏心轮、 设 置在注水杆上的传力部, 所述传力部能与所述偏心轮配合。 0028 借由上述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饮水机可以减少将水壶从机身上取出的等待时 间, 即可以较快地将水壶取出。 由此因而采用该种结构的饮水机的操作较为便捷, 用户体验 较佳。 附图说明 0029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 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 围。 另外, 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 用于帮助。
16、对本发明的理解, 并 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 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 003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图1中升降给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注水杆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0032 图3为图1中升降给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注水杆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0033 图4为图1中升降给水机构的俯视图。 0034 图5为图4中升降给水机构的A-A向的剖视图。 0035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 机身; 11、 平台; 2、 水壶; 3、 升降给水机构;。
17、 31、 底座; 32、 注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5534309 A 5 水杆; 33、 传动机构; 331、 电机; 332、 偏心轮; 333、 传力部; 334、 微动开关; 34、 排气通道; 35、 辅助机构; 351、 第一辅助元件; 352、 第二辅助元件; 353、 弹簧; 354、 第一转轴; 355、 第二转 轴; 361、 上端盖; 362、 下端盖; 371、 第一限位部; 372、 第二限位部; 38、 筋条; 39、 滑槽; 41、 第 三弹性件; 42、 第四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 能够更加清楚地了。
18、解本发明的细节。 但 是, 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目的, 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 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教导下, 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发明的任意可能的变 形, 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37 参照图1所示,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它包括: 机身1; 水壶2, 其 与所述机身1能脱离地连接; 设置在机身1内的水箱; 升降给水机构3, 当所述水壶2安置在所 述机身1上时, 所述升降给水机构3用于将所述水箱与所述水壶2连通。 升降给水机构3包括 设置在机身1上的底座31、 穿设在底座31上的注水杆32和传动机构33。 传动机构33包。
19、括设置 在底座31上的电机331、 由电机331驱动的偏心轮332、 设置在注水杆32上的传力部333, 传力 部333能与偏心轮332配合。 0038 具体的, 参照图2至图5所示, 升降给水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身1上的底座31、 穿设在 底座31上的注水杆32和传动机构33。 注水杆32具有两端开口的腔室。 注水杆32的上端与水 箱连通。 注水杆32的下端能与水壶2的注水口配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 该注水杆32具有至少 两个工作位置, 参照图2所示, 当注水杆32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 注水杆32的上端穿出底座 31, 注水杆32的下端收拢在底座31中, 注水杆32与水壶2的注水口脱离。 参照。
20、图3所示, 当注 水杆32的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 注水杆32的下端与水壶2的注水口连接。 优选地, 注水杆32 上可以设置有排气通道34, 该排气通道34与注水杆32的腔室连通。 在该排气通道34上设置 有单向阀。 当水箱向水壶2内注水时, 水壶2内的气体可以自排气通道34中排出, 单向阀可以 保证水不会自排气通道34向外溢出。 当水壶2内的水加热后, 加热后产生的蒸汽也可以自排 气通道34排出或被收集。 0039 在本实施方式中, 传动机构33包括设置在底座31上的电机331、 由电机331驱动的 偏心轮332、 设置在注水杆32上的传力部333。 具体的, 电机331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
21、以能接 收控制装置向其发出的电信号。 电机331具有用于与偏心轮332连接的电机331轴, 从而能带 偏心轮332旋转。 当电机331可以带动偏心轮332旋转时, 偏心轮332可以带动传力部333相对 底座31沿竖直方向运动。 优选地, 为了减少传力部333与偏心轮332的摩擦力, 传力部333可 以为转轮, 该转轮可以相对注水杆32绕一转轴转动。 为了进一步减少传力部333与偏心轮 332的摩擦力, 该转轮外可以套设有第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出)。 当然的,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 方式中, 传力部333也可以沿注水杆32的径向突出或能够与偏心轮332抵触的其他结构。 0040 在需要将水壶2从机身1。
22、上取出时, 操作人员只需要直接提起水壶2, 注水杆32在水 壶2向上移动的同时向上移动, 由于注水杆32上的传力部333可以与偏心轮332的外缘配合。 在注水杆3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偏心轮332不会对传力部333的运动起到限制作用。 0041 优选地, 所述偏心轮具有凹槽, 当所述注水杆相对所述底座向上移动时, 所述注水 杆能滑动至与所述凹槽的壁抵触。 在注水杆32向上移动过程中, 注水杆32可以与偏心轮332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5534309 A 6 脱离, 即注水杆32在偏心轮332的凹槽内运动直至注水杆32向上移动。 因此操作人员在提起 水壶2的过程中, 不需要克服。
23、偏心轮332的作用力, 操作人员可以更为轻松地将水壶2提起。 0042 在本实施方式中, 参照图5所示, 该升降给水机构3还包括辅助机构35, 辅助机构35 包括第一辅助元件351、 第二辅助元件352、 以及设置在第一辅助元件351和第二辅助元件 352之间的弹簧353。 第一辅助元件351和第二辅助元件352相互套设, 并且第一辅助元件351 和第二辅助元件352能相对滑动。 第一辅助元件351远离第二辅助元件352的一端通过第一 转轴354与注水杆32能转动地连接。 第二辅助元件352远离第一辅助元件351的一端通过第 二转轴355与注水杆32能转动地连接。 第一转轴354和第二转轴35。
24、5相互平行, 且垂直于该注 水杆32的滑动方向。 当注水杆32在由第一工作位置向第二工作位置移动过程中, 即注水杆 32向下运动过程中, 第一转轴354与第二转轴355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第一辅助元件351和 第二辅助元件352逐渐对设置在其间的弹簧353进行压缩。 当注水杆32下降到一个极限位值 时, 在该极限位置, 第一转轴354与第二转轴355之间的距离最短, 则弹簧353被压缩至最大 行程。 当注水杆32在从极限位置继续下降时, 第一转轴354和第二转轴355之间的距离逐渐 变大, 此时弹簧353的复位力辅助注水杆32下降。 由此, 该辅助机构35可以在注水杆32下降 至极限位置后给。
25、予辅助力, 从而使注水杆32较快地下降。 特别地, 采用该辅助机构35的升降 给水机构3中的偏心轮332的尺寸可以较小, 即该偏心轮332不必在注水杆32下降的过程中 一直对注水杆32施加作用力。 在偏心轮332带动注水杆32下降至极限位置后, 偏心轮332就 可以与注水杆32脱离, 注水杆32可以借由辅助机构35的辅助力下降至第二工作位置。 0043 同样地, 当注水杆32在由第二工作位置向第一工作位置移动过程中, 即注水杆32 上升运动过程中, 第一转轴354与第二转轴355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第一辅助元件351和第 二辅助元件352逐渐对设置在其间的弹簧353进行压缩。 当注水杆32上。
26、升到一个极限位值 时, 在该极限位置, 第一转轴354与第二转轴355之间的距离最短, 则弹簧353被压缩至最大 行程。 当注水杆32在从极限位置继续上升时, 第一转轴354和第二转轴355之间的距离逐渐 变大, 此时弹簧353的复位力辅助注水杆32上升。 由此, 该辅助机构35可以在注水杆32上升 至极限位置后给予辅助力, 从而使注水杆32较快地上升。 特别地, 该辅助机构35可以缩短操 作人员在使升降给水机构3上升过程中对该注水杆32施加作用力的行程, 即操作人员带动 注水杆32上升至极限位置后, 注水杆32可以借由辅助机构35的辅助力上升至第一工作位 置, 并且与水壶2快速脱离。 注水杆。
27、32在上升过程中可以不与偏心轮332接触。 当注水杆32上 升至极限位置后, 在弹簧353的作用下, 注水杆32可以被弹簧353带动向上运动, 直至与偏心 轮332能带动注水杆32向下运动的部分抵触, 以到达第一工作位置。 0044 在本实施方式中, 参照图2至图5所示, 传动机构33还可以包括设置在底座31上的 微动开关334, 该微动开关334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在偏心轮332受电机331驱动旋转之前, 偏心轮332与微动开关334的触点抵触。 当电机331接收到控制装置动作的电信号后, 偏心轮 332在电机331作用下旋转, 直至偏心轮332与微动开关334的触点抵触, 这时在微动开关。
28、334 的作用下控制装置向电机331输出停止的电信号。 当然的,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传动 机构33可以包括诸如微动开关334等其他的位置检测装置。 特别的, 当水壶2安置在机身1上 时, 偏心轮332受电机331驱动绕第一方向旋转, 如果此时将水壶2取下机身1时, 控制装置获 取到温度检测装置的控制回路断开(即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脱离)时, 控制装置向电机 331发出绕相反于第一方向旋转的电信号, 从而使偏心轮332在电机331的带动下不再驱使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5534309 A 7 注水杆32向下运动。 0045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传动机构33的电机33。
29、1也可以为步进电机331, 该步进 电机331可以通过磁场变化控制电机331以及电机331轴的旋转角度和圈数。 0046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参照图4和图5所示, 底座31上形成有沿注水杆32轴线 方向即注水杆32相对底座31滑动方向延伸的滑槽39。 注水杆32形成有与该滑槽39相适配的 筋条38。 滑槽39和筋条38能够限制注水杆32的滑动, 从而确保注水杆32动作的精确度。 0047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参照图5所示, 底座31包括上端盖361和下端盖362。 注水杆32穿设在上端盖361和下端盖362之间。 注水杆32包括第一限位件371和第二限位件 372。 在注水杆32。
30、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第一限位件371可以与下端盖362的上侧壁抵触, 从而 限制注水杆32的下行距离。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第一限位件371包括形成在注水杆 32上呈环状的凸缘, 和设置在凸缘上方的第二弹性件(图中未示出)。 在注水杆32向上运动 的过程中, 第二限位件372可以与上端盖361的下侧壁抵触, 从而限制注水杆32的上行距离。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第二限位件372包括沿注水杆32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 004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参照图2至图5所示, 为了减震降噪, 在注水杆32的下 端, 注水杆32用于与所述水壶的接合处可以设置有第三弹性件41。 在底座。
31、31与机身1之间可 以设置有第四弹性件42。 0049 所述饮水机还包括: 检测装置, 其用于检测所述水壶2的位置并生成相应的电信 号; 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升降给水机构3电性连接, 所述控 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检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 从而生成用于提供给所述升降控制装置的控 制信号。 0050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参照图1所示, 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包括机身1、 水壶 2、 水箱、 升降给水机构3、 温度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和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 水壶2与机 身1能脱离的连接, 即水壶2能够安置在机身1上, 也可以从机身1上取出。 水箱设置在机身1 内,。
32、 并用于储存水。 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第一端子设置在机身1上。 第二 端子设置在水壶2上。 当水壶2安置在机身1上时, 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能够接合。 所述控制 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升降控制装置相电性连接。 当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接 合时, 可以使温度检测装置所在的回路接通。 控制装置可以获取到温度检测装置所在的回 路接通形成闭合回路, 控制装置向升降给水机构3发出电信号, 从而使升降给水机构3将水 壶2与水箱连通, 以将水箱内存储的水可以导入水壶2中。 0051 具体的, 该机身1形成一个用于放置水壶2的平台11。 第一端子设置在该平台11的 上部。 第二端子设置在。
33、水壶2的底部。 升降给水机构3位于平台11的上方。 0052 传动机构33能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从而能在控制装置输出的电信号控制下驱使 注水杆32相对底座31滑动。 控制装置基于温度传感装置是否构成闭合回路来向传动机构33 输出相对应的电信号。 如果在初始状态下注水杆3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 一旦此时第一端子 与第二端子接合, 则表明此时水壶2安置在机身1上, 并且温度传感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控制 装置获取到该回路处于闭合状态, 则控制装置向传动机构33输出电信号, 该电信号能够驱 使传动机构33动作, 从而使注水杆32自第一工作位置滑动至第二工作位置。 如果在初始状 态下注水杆32处于第二工。
34、作位置, 一旦此时用户提起水壶2使得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断开, 从而可以通过水壶2带动注水杆32向上移动, 进而可以使注水杆32自第二工作位置移动至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5534309 A 8 第一工作位置。 0053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饮水机, 该饮水机可以基于水壶2是否置于机身1上, 来判断是 否应该驱动注水杆32。 当该饮水机的控制装置通过温度传感装置所构成的回路处于闭合状 态时, 则判断出水壶2位于机身1上, 此时饮水机的控制装置驱动传动机构33使注水杆32与 水壶2接合。 由此该饮水机不需要用户将水壶2放置到位后, 再通过按键来控制传动机构33。 因而采用该种结构的饮水。
35、机的操作较为便捷, 用户体验较佳。 并且温度传感装置是大部分 饮水机中必要的结构, 因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饮水机可以借用现有的温度传感装置, 而不 必另外再设置新的检测部件, 从而节约了成本。 0054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 该饮水机还包括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 该加热装置 包括设置在水壶2的底部的第三端子和设置在机身1的平台11上的第四端子。 当第一端子和 第二端子接合时, 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也接合, 使该加热装置也构成闭合回路, 从而能对水 壶2内的水进行加热。 控制装置可以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控制装置可以基于自温度传感装 置获取到的温度信号, 向加热装置输出相应的电信号。 即温。
36、度传感装置检测到水壶2内的水 温低于预设要求时, 控制装置接收到水壶2内的水温不满足要求的电信号, 控制装置向加热 装置输出电信号, 从而驱使加热装置对水壶2内的水进行加热。 0055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机身1包括能放置所述水壶2的平台11, 所述检测 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平台11上的压力传感装置。 压力传感装置对机身1的平台11预设位置 处的压力进行检测, 并将得到的压力值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控制装置接收相应的电信号, 并将电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对, 当该电信号符合预设值时, 控制装置得出该水壶2放置在平 台11上。 控制装置驱动升降注水机构, 从而将升降注水机构自动地与水壶2接合。
37、, 进而可以 向水壶2内注水。 0056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身1上的对管检测装 置。 对管检测装置可以为激光检测器或红外检测器或其他可行的对管检测装置。 在本实施 方式中, 在水壶2未放置在机身1上时, 对管检测装置的发射端和输出端相互之间能够接收 信号。 在水壶2放置在机身1上时, 对管检测装置的发射端和输出端相互之间接收不到信号。 控制装置可以基于此驱动升降注水机构, 从而将升降注水机构自动地与水壶2接合, 进而可 以向水壶2内注水。 0057 当然的, 为了安全起见, 检测装置可以包括温度检测装置、 压力传感装置和对管检 测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控制装。
38、置可以基于温度检测装置、 压力传感装置和对管检测装置 中的一种或同时基于温度检测装置、 压力传感装置和对管检测装置中的多种对升降注水机 构进行控制。 0058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 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59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5534309 A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10 CN 105534309 A 1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1 CN 105534309 A 11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2 CN 105534309 A 12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3 CN 105534309 A 13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4 CN 105534309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