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变化温度的握把的运动器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可变化温度的握把的运动器材.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42447.0 (22)申请日 2016.07.11 (71)申请人 乔山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 201815 上海市嘉定区新和路1355号 (72)发明人 陈毅伦 江信篁 李政锟 张书玮 陈福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王燕秋 (51)Int.Cl. A63B 22/00(2006.01) A63B 22/02(2006.01) A63B 22/06(2006.01) A63B 22/08(2006.。
2、01) A63B 22/04(2006.01) A63B 2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具有可变化温度的握把的运动器材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变化温度的握把的 运动器材, 其包含有一运动机构及一握把组, 所 述运动机构能供使用者进行一运动, 所述握把组 具有能供使用者运动时捉握的捉握部, 是能固定 的或能活动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捉握部的表面 设有能与使用者手部接触的变温区, 所述变温区 的温度能受控制而升高至能让使用者的手部获 得温感的适当温度, 例如摄氏38至50度之间, 而 且, 所述变温区的温度能受控制而降低至能让使 用者的手部获得凉感的适当温度, 例如。
3、摄氏20至 36度之间。 所述变温区的温度能直接回应使用者 的指示而对应变化, 也能依据使用者进行所述运 动的状况自动变化。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3页 CN 107596626 A 2018.01.19 CN 107596626 A 1.一种运动器材, 包含有: 一运动机构, 可供一使用者进行一运动; 一握把组, 具有可让所述使用者在进行所述运动时捉握的至少一捉握部; 一输入装置, 能供所述使用者输入指示; 一显示装置, 用于显示资讯给所述使用者; 一控制单元, 能接收及处理经由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指示, 以及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显 示的资讯;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所述捉握部的表面设有。
4、至少一变温区; 至少一温度变化装置, 能使所述变温区 的温度产生变化; 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温度变化装置以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或降 低, 而且, 所述控制单元能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至一高于摄氏38度的温感温度范围, 也能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至一低于摄氏36度的凉感温度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能依据所述使用者进行所 述运动的状况控制所述温度变化装置, 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的 过程中自动升高或降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 运动的暖身阶段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器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一难度变化装 置, 所述难度变化装置能改变所述运动机构供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难易程度; 所 述控制单元能依据一含有时间设定及难度设定的运动程式时序性控制所述难度变化装置, 让所述使用者进行依循所述时间设定及难度设定的所述运动; 所述运动程式设定有运动时 间总长, 所述运动时间总长的前端预定长度定义为一暖身时段;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暖 身时段的至少部分时间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器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时间总长的后端预定长度定义 为一缓和时段;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缓和时段的至少部。
6、分时间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 低。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 运动的缓和阶段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至少一生理感测 装置, 所述生理感测装置能感测所述使用者的至少一生理参数; 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 动中的至少部分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会依据所述生理参数的数值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 高或降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动器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生理感测装置包含有一心率 感测装置, 所述心率感测装置能感测所述使用者的心跳频率; 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得到所述 心率感测。
7、装置所感测的所述心跳频率的数值; 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中的至少部分时 间,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心跳频率的数值低于一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低于一温 度上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而且,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心跳频率的数值高 于所述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高于一温度下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一难度变化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596626 A 2 及一速度感测装置, 所述难度变化装置能改变所述运动机构供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 的难易程度, 所述速度感测装置能感测所。
8、述运动机构供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运动 速度; 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难度变化装置以改变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难易 程度, 并且能够得到所述速度感测装置所感测的所述运动速度的数值, 进而, 所述控制单元 能够依据所述难易程度及所述运动速度的数值推算出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运动 强度; 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中的至少部分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运动强度低 于一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低于一温度上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而 且,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运动强度高于所述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高于一温度下 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10.如权利要求2所。
9、述的运动器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一速度感测装 置, 所述速度感测装置能感测所述运动机构供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运动速度; 所 述控制单元能够得到所述速度感测装置所感测的所述运动速度的数值; 在所述使用者进行 所述运动中的至少部分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运动速度的数值低于一预设范围且所 述变温区的温度低于一温度上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而且, 所述控制单元会 在所述运动速度的数值高于所述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高于一温度下限值时, 控使 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596626 A 3 具有可变化温度的握把的运。
10、动器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与运动器材有关, 特别是关于各种具有握把的运动器材。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常见的诸如跑步机、 室内脚踏车、 椭圆机、 楼梯机、 划船机、 重量训练机等各种 运动器材, 几乎都具有可供使用者在运动时捉握的握把, 前述握把依其型式及主要功用可 概分为以下四类: 其一, 固定式, 可供人捉握以安定身体、 避免跌倒, 例如跑步机、 楼梯机前 端或两侧的握把; 其二, 固定式, 可供人捉握以稳固上半身, 并利于下半身施力运动, 例如直 立式脚踏车(upright bike)前端的握把、 斜躺式脚踏车(recumbent bike)座椅两侧的握 把、 各种必须利用腿部。
11、运动的重量训练机的握把; 其三, 活动式, 运动时可选择性捉握以进 行附加运动, 例如目前多数椭圆机具有的可前后摇摆的握把; 其四, 活动式, 运动时必然捉 握以进行主要运动, 例如划船机的握把、 各种必须利用手部运动的重量训练机的握把。 某些 运动器材可能同时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握把, 例如斜躺式脚踏车通常具有两组固定式握 把(分别设在脚踏车前端及座椅两侧), 而椭圆机可能具有一组固定式握把及一组活动式握 把。 0003 在习知技术中, 运动器材的握把除了供人捉握以发挥上述主要功用, 某些可能还 会在供人捉握的部位设置心率感测装置, 及/或在对应姆指的位置设置控制按键, 使其兼具 可感测使用。
12、者心跳频率及/或可供使用者输入指示的附属功用。 除此之外, 习知运动器材的 握把很少看到有其他功用。 0004 另一方面, 虽然上述各种运动器材大多在室内使用, 基本上不会处于户外运动可 能面临的酷热环境中, 但由于人体在进行运动时, 依激烈程度及持续时间等, 体温可能比平 时高出1到2度甚至更多, 因此, 即使在室内使用, 前述运动器材的使用者在运动一段时间之 后也可能处于体温偏高或过热状态, 而如果身体持续发热却没有良好散热, 尤其是当室内 温度、 湿度偏高、 空气不流通、 使用者衣着不当而阻碍皮肤散热时, 可能导致使用者在运动 中或运动后感到燥热不适, 甚至出现热痉挛或热衰竭等热伤害。 。
13、某些运动器材的控制台上 设有可朝使用者吹风的小型风扇, 实质上就是用来协助使用者的皮肤散热、 避免使用者的 体温持续升高。 0005 另一方面, 一般均知, 在相对激烈的正式运动之前最好先进行暖身(warm-up)运 动, 让身体逐渐进入适合高强度运动的状态, 包含体温适当升高、 心跳及血液循环加速、 肌 肉组织含氧量增加等, 以提升运动表现、 避免运动伤害; 相对地, 在正式运动之后必须再进 行缓和(cool-down)运动, 让身体逐渐回复平时的状态, 以避免代谢产物累积在肌肉组织, 造成酸痛甚至伤害。 通常, 使用者利用特定运动器材进行特定运动时, 暖身运动就是直接在 该运动器材上进行一。
14、段时间的低强度运动, 或是逐渐增强运动强度, 而缓和运动也是在该 运动器材上进行一段时间的低强度运动, 或是逐渐减弱运动强度。 使用者可以依循一预设 有暖身时段及缓和时段的运动程序进行运动, 也可以适时手动调整运动难度(例如在跑步 机上调慢跑带速度)或自主控制运动速度(例如在脚踏车上放慢踩转速度), 以在开始运动 说 明 书 1/11 页 4 CN 107596626 A 4 后的一段时间及结束运动前的一段时间分别进行相对舒缓的暖身运动及缓和运动。 问题在 于, 当运动的时间总长不长时, 其中的暖身运动及缓和运动所占的时间也相对短缩, 导致暖 身及缓和的效果没有落实, 举例来说, 因为暖身运动。
15、的时间太短, 使用者的核心温度及肌肉 温度尚未适当升高就开始进行高强度运动, 容易使肌肉、 肌腱或关节受伤, 又或者, 因为缓 和运动的时间太短, 当运动时间结束时, 使用者的肌肉及心脏等仍处于高温及亢奋状态。 再 者, 有些人可能因为体质因素, 在暖身阶段体温不易升高, 或在缓和阶段体温不易降低。 0006 此外, 在正式运动的阶段, 使用者的运动强度(exercise intensity)最好保持在 一个适合其年龄及体能条件的适当范围内, 以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并且避免运动过度而 导致危险。 某些运动器材能够感测使用者运动时的心跳频率并且即时显示在控制台上, 作 为运动强度的参考或对应指。
16、标, 即, 当心跳频率低于(通常依年龄决定的)理想心率范围, 代 表当时的运动强度过低, 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运动效果, 使用者应该增强运动强度, 反之, 当心跳频率高出理想心率范围, 代表当时的运动强度过高, 可能让心脏承受不当负荷, 使用 者应该减弱运动强度。 某些运动器材会基于运动的阻力及/或速度去推算使用者的代谢当 量(MET)并且即时显示在控制台上, 作为运动强度的参考或对应指标。 习知技术中, 部分运 动器材在特定的运作模式下, 当感测到使用者的心跳频率或代谢当量过低/过高时, 会自动 调高/调低运动机构的运动难度, 例如跑步机自动加快/减慢其跑带的速度、 脚踏车自动增 强/减弱其踏。
17、板的阻力, 让使用者的运动强度随之增强/减弱, 以导引使用者以适当的运动 强度进行运动。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 其中的握把可依据状 况而让使用者的手部获得温感或凉感, 以调节使用者的体温, 让使用者能以较佳的状态进 行及完成运动。 000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 其可让使用者在运动的暖身阶段比较 容易提高体温, 协助其达成暖身效果。 0009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 其可让使用者在运动的缓和阶段比较 容易降低体温, 协助其达成缓和效果。 0010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 其可在使用者进行运动。
18、的过程中, 当 判断使用者的运动强度过低时诱导其增强运动强度, 当判断使用者的运动强度过高时诱导 其减弱运动强度, 以协助使用者获得较佳的运动效果, 并且避免运动过度而导致危险。 0011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运动器材, 包含有: 一运动机构, 可供一使 用者进行一运动; 一握把组, 具有可让所述使用者在进行所述运动时捉握的至少一捉握部; 一输入装置, 能供所述使用者输入指示; 一显示装置, 用于显示资讯给所述使用者; 一控制 单元, 能接收及处理经由所述输入装置输入的指示, 以及控制所述显示装置显示的资讯; 其 特征在于: 0012 至少一所述捉握部的表面设有至少一变温区; 。
19、至少一温度变化装置, 能使所述变 温区的温度产生变化; 所述控制单元能控制所述温度变化装置以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或降低, 而且, 所述控制单元能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至一高于摄氏38度的温感温度 范围, 也能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至一低于摄氏36度的凉感温度范围。 说 明 书 2/11 页 5 CN 107596626 A 5 0013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 所述控制单元能依据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的状况 控制所述温度变化装置, 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的过程中自动升 高或降低。 0014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的暖身阶段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 升高。
20、。 0015 所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一难度变化装置, 所述难度变化装置能改变所述运动机构 供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难易程度; 所述控制单元能依据一含有时间设定及难度设 定的运动程式时序性控制所述难度变化装置, 让所述使用者进行依循所述时间设定及难度 设定的所述运动; 所述运动程式设定有运动时间总长, 所述运动时间总长的前端预定长度 定义为一暖身时段;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暖身时段的至少部分时间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 度升高。 0016 所述运动时间总长的后端预定长度定义为一缓和时段;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缓 和时段的至少部分时间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0017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使用者进行。
21、所述运动的缓和阶段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 降低。 0018 所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至少一生理感测装置, 所述生理感测装置能感测所述使用 者的至少一生理参数; 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中的至少部分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会依 据所述生理参数的数值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0019 所述至少一生理感测装置包含有一心率感测装置, 所述心率感测装置能感测所述 使用者的心跳频率; 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得到所述心率感测装置所感测的所述心跳频率的数 值; 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中的至少部分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心跳频率的数 值低于一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低于一温度上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 。
22、高, 而且,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心跳频率的数值高于所述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 高于一温度下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0020 所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一难度变化装置及一速度感测装置, 所述难度变化装置能 改变所述运动机构供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难易程度, 所述速度感测装置能感测所 述运动机构供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运动速度; 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难度变 化装置以改变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难易程度, 并且能够得到所述速度感测装置所 感测的所述运动速度的数值, 进而, 所述控制单元能够依据所述难易程度及所述运动速度 的数值推算出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运动强度; 在。
23、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中的至 少部分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运动强度低于一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低于一 温度上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而且,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运动强度高于所 述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高于一温度下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0021 所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一速度感测装置, 所述速度感测装置能感测所述运动机构 供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时的运动速度; 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得到所述速度感测装置所感 测的所述运动速度的数值; 在所述使用者进行所述运动中的至少部分时间, 所述控制单元 会在所述运动速度的数值低于一预设范围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低于一温度上限值时。
24、, 控使 所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而且, 所述控制单元会在所述运动速度的数值高于所述预设范围 且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高于一温度下限值时, 控使所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说 明 书 3/11 页 6 CN 107596626 A 6 002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 前述控制单元可在使用者运动 的暖身阶段控使前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促使捉握前述捉握部的使用者的体温适当升高, 协助其达成暖身效果。 0023 依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 前述控制单元可在使用者运动的缓和阶段控使前述 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促使捉握前述捉握部的使用者的体温适当降低, 协助其达成缓和效果。 0024 依据。
25、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 前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可感测使用者的特定生理参 数的至少一生理感测装置(例如可感测使用者心跳频率的心率感测装置); 前述控制单元可 基于前述生理感测装置所测得的前述生理参数的数值判断使用者进行前述运动时的运动 强度, 并且会在(例如基于使用者的心跳频率低于一预设范围)判断使用者的运动强度过 低, 而且前述变温区的温度尚未到达一温度上限值时, 控使前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促使捉 握前述捉握部的使用者的体温适当升高, 诱导其增强运动强度; 反之, 前述控制单元会在 (例如基于使用者的心跳频率高于一预设范围)判断使用者的运动强度过高, 而且前述变温 区的温度尚未到达一温度下限值。
26、时, 控使前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促使捉握前述捉握部的 使用者的体温适当降低, 诱导其减弱运动强度。 0025 依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 前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一速度感测装置, 前述速度 感测装置可感测前述运动机构供使用者进行前述运动时的运动速度; 前述控制单元会在前 述运动速度的数值低于一预设范围(代表使用者的运动强度过低), 而且前述变温区的温度 尚未到达一温度上限值时, 控使前述变温区的温度升高, 促使捉握前述捉握部的使用者的 体温适当升高, 诱导其增强运动强度; 反之, 前述控制单元会在前述运动速度的数值高于前 述预设范围(代表使用者的运动强度过高), 而且前述变温区的温度尚未到达一预。
27、设温度下 限值时, 控使前述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促使捉握前述捉握部的使用者的体温适当降低, 诱导 其减弱运动强度。 0026 或者, 依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 前述运动器材还包含有一难度变化装置, 前述 难度变化装置可改变前述运动机构供使用者进行前述运动时的难易程度; 前述控制单元能 够依据前述难易程度及前述运动速度的数值推算出使用者进行前述运动时的运动强度, 并 且会在前述运动强度过低且前述变温区的温度尚未到达温度上限值时, 控使前述变温区的 温度升高, 促使捉握前述捉握部的使用者的体温适当升高, 诱导其增强运动强度; 反之, 前 述控制单元会在前述运动强度过高且前述变温区的温度尚未到达温。
28、度下限值时, 控使前述 变温区的温度降低, 促使捉握前述捉握部的使用者的体温适当降低, 诱导其减弱运动强度。 0027 举例来说, 应用在跑步机时, 当跑带速度过慢/过快, 即控使变温区升温/降温; 应 用在脚踏车时, 例如当踏板阻力适中但踏板转速偏慢/偏快, 或者当踏板转速适中但踏板阻 力偏弱/偏强, 即控使变温区升温/降温。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的外观立体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握把组及相关电子机能的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的机能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4/11 页 7 CN 107596626。
29、 A 7 0031 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0032 本发明可能应用在各种具有握把的运动器材, 例如跑步机/走步机(treadmill)、 室内脚踏车(包含直立式脚踏车(upright bike)及斜躺式脚踏车(recumbent bike)、 椭圆 机(elliptical)、 楼梯机(stair machine)、 踏步机(stepper machine)、 划船机(rower machine)、 重量训练机(weight training machine)等一般常见的运动器材, 以及其他类型 较为特殊或相对少见, 但使用领域基本相同的运动器材, 例如所。
30、谓的 “滑步机” 、“太空漫步 机” 、“骑马机” 等, 或是特定厂牌的 “TreadClimber” 、“Adaptive Motion Trainer” 、“Arc Trainer” 等及其类似器材。 当然, 以上只是列举部分典型的运动器材, 本发明也可能应用在 未被列出的其他运动器材类型。 此外, 除了心肺机能类及重量训练类的运动器材, 本发明也 可能应用在不需使用者主动出力的被动运动型的运动器材, 例如以马达驱动踏板绕转的复 健用室内脚踏车。 0033 上述运动器材各具有一可供使用者进行特定运动的运动机构, 例如跑步机/走步 机具有供人进行跑步或走路运动的跑带机构、 室内脚踏车及椭圆机。
31、具有供人进行踩转运动 的踏板机构、 楼梯机具有供人进行爬楼梯运动的阶梯机构等,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各种运 动器材的运动机构属于先前技术, 其具体构成与本发明的创作内容没有实质关联, 故在本 说明书中不予详列及详述。 0034 适用本发明的运动器材各具有至少一可供使用者在进行运动时捉握的握把组, 例 如: 跑步机/走步机前端或两侧的固定式握把、 楼梯机前端或两侧的固定式握把等, 可供使 用者在进行跑步、 走路或爬楼梯运动时捉握, 以安定身体、 避免跌倒; 直立式及斜躺式脚踏 车前端的固定式握把、 斜躺式脚踏车座椅两侧的固定式握把、 椭圆机前端的固定式握把、 各 种必须利用腿部运动的重量训练。
32、机(例如 “Leg Press” 、“Leg Extension” )的固定式握把 等, 可供使用者在进行各种腿部运动时捉握, 以稳固上半身, 并利于下半身施力运动; 椭圆 机前端的活动式握把, 可供使用者在进行腿部踩转运动时选择性捉握, 使手部伴随进行附 加的推拉运动(注: 此种握把组可视为运动机构的一部分); 划船机的活动式握把、 各种必须 利用手部运动的重量训练机(例如 “Chest Press” 、“Shoulder Press” )的活动式握把等, 可 供使用者在进行划船运动或各种手部运动时捉握, 使能遂行前述运动(注: 此种握把组属于 运动机构的一部分)。 适用本发明的运动器材可能。
33、同时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功用相同或不 同的握把, 例如斜躺式脚踏车具有两组固定式握把(分别设在脚踏车前端及座椅两侧), 椭 圆机具有一组固定式握把及一组活动式握把。 各种运动器材的握把组的基本结构、 配设位 置、 主要功用等属于先前技术, 在本发明的运动器材中均可概括适用。 0035 图1显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10的外观, 主要具有一架体20、 一可供使 用者进行特定运动的运动机构30、 一可让使用者在进行前述运动时捉握的握把组40, 以及 一作为人机界面的控制台50。 本例是以直立式脚踏车作为运动器材的例示, 对应于此, 其中 的运动机构30是指可让坐在座椅组25上的使用者进行踩转运。
34、动的踏板机构, 而握把组40相 对固定在座椅组25的前上方(注: 握把组40与座椅组25的位置可供调整, 但运动中固定不 动), 让使用者在进行踩转运动时双手可伸向前方捉握握把组40, 以稳固其上半身, 并利于 双脚进行踩转运动。 0036 请搭配参阅图2, 本较佳实施例中的握把组40整体概呈开口朝前的U字形, 具有一 对左右对称的第一捉握部42及一对左右对称的第二捉握部44, 其中, 前述一对第一捉握部 说 明 书 5/11 页 8 CN 107596626 A 8 42形成于前述U字形的两侧区段, 位置相对靠外、 靠前, 可供使用者的双手以拳眼朝上且朝 前的方式分别捉握; 前述一对第二捉握。
35、部44形成于前述U字形的中间区段, 位置相对靠内、 靠后, 可供使用者的双手以拳眼相对的方式分别捉握。 运动过程中, 使用者可随时依需要而 选择捉握第一捉握部42或第二捉握部44, 当然也可选择都不捉握。 0037 控制台50上具有至少一可供使用者输入指示的输入装置52, 例如各种按键、 触控 装置等, 以及至少一用于显示资讯给使用者的显示装置54, 例如各种LCD、 LED装置等。 控制 台50内部具有一与输入装置52及显示装置54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60(参阅图3), 其可接收 及处理经由输入装置52输入的指示, 以及控制显示装置54显示的资讯。 在本发明中, 控制单 元60是指能以预定方式。
36、处理电性讯号的相关硬体及软体/韧体总成, 例如以一内建特定程 式的微控制器(MCU)作为电路核心的程式化控制电路。 输入装置52、 显示装置54及控制单元 60属于先前技术, 其具体构成与本发明的创作内容没有实质关联, 故在本说明书中不作详 述。 0038 如图3所示, 运动器材10还具有一难度变化装置32, 其可改变运动机构30供使用者 进行运动时的难易程度。 控制单元60与难度变化装置32电性连接, 控制单元60能够依据使 用者经由输入装置52输入的一关于难度要求的指示(例如要求难度增强、 要求难度减弱、 要 求难度成为特定等级等)即时控制难度变化装置32, 或是依据一含有时间设定及难度设。
37、定 的运动程式时序性控制难度变化装置32, 以改变使用者通过运动机构30进行运动时的难易 程度。 控制单元60也能控制显示装置54显示关于运动难度的资讯。 0039 在室内脚踏车的例子, 难度变化装置32通常是一可对运动机构(踏板机构)30施加 预定阻力的阻力装置, 例如实际中普遍采用的涡流制动器(ECB), 当其阻力愈大/愈小时, 踩 转运动的难度或运动强度就愈高/愈低。 在其他的运动器材, 例如椭圆机的难度变化装置通 常也是一可对踏板机构施加预定阻力的阻力装置; 再例如, 跑步机/走步机的难度变化装置 通常是一可驱动跑带以预定速度绕转的驱动装置, 当跑带速度愈快/愈慢时, 跑步或走路运 动。
38、的难度或运动强度就愈高/愈低, 此外, 某些跑步机/走步机的难度变化装置可能还包含 一可驱动跑步台改变仰角的第二驱动装置, 当跑步台仰角愈大/愈小时, 跑步或走路运动的 难度或运动强度就愈高/愈低; 再例如, 楼梯机的难度变化装置通常是一可对阶梯机构施加 预定阻力的阻力装置, 当其阻力愈大/愈小时, 阶梯下滑速度愈慢/愈快, 爬楼梯运动的难度 或运动强度就愈低/愈高;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各种运动器材的难度变化装置属于先前技 术, 其具体构成与本发明的创作内容没有实质关联, 故在本说明书中不予详列及详述。 0040 如图3所示, 运动器材10还具有一速度感测装置34, 其可感测运动机构30。
39、供使用者 进行运动时的运动速度。 控制单元60与速度感测装置34电性连接, 控制单元60能够得到速 度感测装置34感测的前述运动速度的数值, 以及控制显示装置54显示关于运动速度的资 讯, 例如推算每小时前进几公里(如跑步机、 脚踏车)或每分钟几次往复运动(如踏步机、 划 船机)。 0041 在室内脚踏车的例子, 速度感测装置34通常是一可感测踏板机构或与踏板机构连 动旋转的组件(例如飞轮或皮带传动轮)的转速的转速感测装置, 例如实际中普遍采用的光 栅盘搭配光感测器, 当其测得的转速愈快/愈慢, 代表使用者进行踩转运动的速度愈快/愈 慢。 在其他的运动器材中, 例如跑步机/走步机、 椭圆机、 。
40、楼梯机等的速度感测装置通常也都 是一转速感测装置, 可感测与运动机构连动旋转的组件的转速, 像是跑步机/走步机的跑带 说 明 书 6/11 页 9 CN 107596626 A 9 滚筒、 飞轮、 皮带传动轮或驱动马达的转速, 椭圆机的曲柄机构、 飞轮或皮带传动轮的转速, 楼梯机的链轮、 飞轮或皮带传动轮的转速等; 再例如, 踏步机、 划船机、 重量训练机的速度感 测装置通常是感测其中的往复动作(例如踏步机的踏板被往下踩踏及往上回复的动作、 划 船机的握把被往后拉动及往前回复的动作)的频率; 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各种运动器材的 速度感测装置属于先前技术, 其具体构成与本发明的创作内容没有实。
41、质关联, 故在本说明 书中不予详列及详述。 0042 请参阅图2, 运动器材10具有一可感测使用者心跳频率的心率感测装置70, 其包含 有设在握把组40的一对第二捉握部44上的总共四片长形金属片72, 其中两片并列在左侧的 第二捉握部44顶面, 另外两片并列在右侧的第二捉握部44顶面, 各金属片72沿着第二捉握 部44的长度方向(对应于左右轴向)延伸, 而且延伸长度大于一般人的手掌宽度, 当使用者 的双手自然捉握一对第二捉握部44时, 其手心及/或手指内侧可以同时接触四片金属片72。 心率感测装置70还包含有一设在握把组40内部并且与各金属片72电性连接的感测电路(图 中未示), 其可通过金属。
42、片72感测使用者手部的心电(ECG)讯号及/或肌电(EMG)讯号, 以侦 知使用者的心搏发生并计测其发生频率。 此种通过金属片感测心跳频率的心率感测装置是 运动器材领域普遍使用的习知技术, 在此省略解说其原理。 依据型式及设计选择, 前述金属 片的数量、 形状、 大小、 分布方式等, 可能不同于图2所示的形态, 例如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 (均无对应图面), 可能各捉握部上具有分别位于筒状表面相对二侧的二金属片, 或各捉握 部的表面大半面积均为金属片。 控制单元60与前述心率感测装置70电性连接, 控制单元60 能够得到心率感测装置70所感测的心跳频率的数值, 以及控制显示装置54显示关于心跳频 。
43、率的资讯。 0043 请参阅图2及图3, 运动器材10还具有至少一温度变化装置82, 例如各种可将电能 转换为热的电热(electric heating)装置、 应用热电材料(thermoelectric material)或 所谓热电晶片的致冷/致热器、 热泵(heat pump)、 辐射加热器(radiant heater)、 对流加热 器(convection heater)、 暖风机(fan heater)、 浸入式加热器(immersion heater)、 电磁 致热器、 水冷致冷器等, 温度变化装置82与各金属片72可导热地连接, 可使各金属片72的温 度产生变化, 包含升温及降。
44、温。 也就是说,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第二捉握部44上的各金属片 73除了用于感测使用者的心跳频率, 各金属片73的表面还形成一可主动升温或降温(有别 于受环境气温影响而被动升温或降温)的变温区80。 当使用者选择捉握前述第二捉握部44 时, 因其手心及/或手指内侧可以接触前述金属片72, 所以手部能感受到前述变温区80的温 度, 而且, 当手部体温与变温区80温度有温差时将会产生热传导。 0044 前述控制单元60与前述温度变化装置82电性连接, 控制单元60能够控制温度变化 装置82, 以使变温区80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进一步而言, 控制单元60可控使变温区80的温度 升高至一温感温度范围。
45、, 也可控使变温区80的温度降低至一凉感温度范围。 其中, 前述温感 温度范围高于摄氏38度, 例如摄氏38至50度之间的适当温度, 能让使用者的手部感到高于 其体温。 相对地, 前述凉感温度范围低于摄氏36度, 例如摄氏20至36度之间的适当温度, 能 让使用者的手部感到低于其体温。 当然, 变温区80的温度也可能经过或维持在摄氏36至38 度之间。 为了能较准确地掌控变温区80的实际温度, 金属片72的内侧设有至少一可感测金 属片72温度的温度感测装置84, 本例是在各侧边的平行二金属片72之间配置一温度感测装 置84, 控制单元60与温度感测装置84电性连接, 控制单元60能够得到温度感。
46、测装置84所感 说 明 书 7/11 页 10 CN 107596626 A 10 测的前述温度的数值, 作为控制温度变化装置82的回授(feedback)。 基本上, 控制单元60会 控使所有变温区80的温度一致。 0045 控制单元60能够控制显示装置54显示关于变温区80目前温度的资讯, 例如具体的 温度值。 此外, 在握把组40上的适当位置, 例如变温区80的旁边, 可以设置至少一灯号装置 (图中未示); 控制单元60能够控制前述灯号装置, 以使灯号装置显示对应于变温区80目前 温度的灯号讯息, 例如, 当变温区80的温度对应前述温感温度范围时, 前述灯号装置呈现一 温感灯号(例如红灯。
47、), 当变温区80的温度对应前述凉感温度范围时, 前述灯号装置显示一 凉感灯号(例如蓝灯), 以便使用者快速识别。 类似的灯号装置也可能设在控制台50上, 作为 显示装置54的一部分。 0046 输入装置52可供使用者输入一关于温度要求的指示, 例如要求温度升高、 要求温 度降低、 要求温度成为特定值等; 控制单元60会依据前述关于温度要求的指示控制温度变 化装置82, 使变温区80的温度产生对应于前述要求的变化。 举例来说, 输入装置52可能提供 有 “温感钮” 、“凉感钮” 、“升温钮” 及 “降温钮” 等按键, 使用者按压 “温感钮” 可令变温区80的 温度成为前述温感温度范围中的某特定。
48、温度, 例如摄氏44度或其他预设值; 按压 “凉感钮” 可令变温区80的温度成为前述凉感温度范围中的某特定温度, 例如摄氏26度或其他预设 值; 每按压一次 “升温钮” 可令变温区80的温度升高摄氏0.5或1度, 直至到达温度上限; 每按 压一次 “降温钮” 可令变温区80的温度降低摄氏0.5或1度, 直至到达温度下限。 类似的按键 也可能设在握把组40上的适当位置, 例如第二捉握部44上的对应姆指位置。 0047 由此, 使用者可依需要直接指定或调整变温区80的温度, 并将双手(单手也可)捉 握在第二捉握部44上, 通过手部接触变温区80而获得所需的温感或凉感, 使得体温受到适 当调节, 或。
49、至少感觉适舒, 而能以较佳的状态进行及完成运动。 例如, 当气温较高、 室内闷 热、 身体持续发热但未良好散热, 或任何理由想要获得凉感时, 使用者即可将变温区80的温 度调整成前述凉感温度范围中的适当温度, 使其捉握第二捉握部44的手部获得凉感, 促使 体温适当降低(或阻止继续升高), 以避免或减轻运动中的燥热不适, 并且防止各种热伤害 的发生。 反之, 当气温较低、 手脚冰冷、 或任何理由想要获得温感时, 使用者即可将变温区80 的温度调整成前述温感温度范围中的适当温度, 使其捉握第二捉握部44的手部获得温感, 促使体温适当升高, 让身体保持温暖进行运动。 0048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 运动器材10还具有一气温感测装置90, 其可感测运动器材10 所在环境的气温。 控制单元60与气温感测装置90电性连接, 控制单元60能够得到气温感测 装置90所感测的前述气温的数值, 以及控制显示装置52显示关于气温的资讯。 在一运作模 式下, 控制单元60会在前述气温的数值高于一预设高温值时, 控使变温区的80的温度降低 (通常降低至前述凉感温度范围); 相对地, 控制单元60会在前述气温的数值低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