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盘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具有搅拌杯的食物料理机的,通常加热盘采用平面结构,且加热盘的内表面为平面或曲面,使得食物与加热盘的接触面积小,进而导致对食物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加热不均匀、加热速度慢,影响食物的口感,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包括:发热盘,设置成具有凹槽结构,发热盘内壁设置有凸出部和/或凹槽;发热盘设置有与刀轴配合连接的刀轴孔,刀轴孔的中心轴线与发热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mm小于等于10mm;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盘上,用于对发热盘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包括发热盘和发热管。通过在发热盘内壁设置凸出部和/或凹槽,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的接触面积,特别是针对形状不规则或体积很小的食物,凸出部和/或凹槽可以很好的与之相贴合,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改善了食物的加热效果,提升了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进一步的,在发热盘内壁设置凸出部和/或凹槽,使得在研磨食物时,起到扰流的效果,提升了食物的口感;进一步地,在发热盘上设置有与刀轴配合连接的刀轴孔,通过刀轴孔对刀轴进行安装固定,同时,刀轴孔的中心轴线与发热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在0mm至10mm,即一方面,刀轴与发热盘同轴心,一方面,刀轴与发热盘具有一定的偏心,通过偏心技术改善扰流效果,提升食物破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凸出部为凸筋。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盘的内壁设置凸筋,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的接触面积,特别是针对形状不规则或体积很小的食物,凸筋可以很好的与之相贴合,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改善了食物的加热效果,提升了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进一步的在发热盘内壁设置凸筋,使得在研磨食物时,起到扰流的效果,提升了食物的口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盘的纵向剖面为圆弧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盘的纵向剖面为圆弧形,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内壁的接触面积,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食物的口感,同时,将发热盘设置成圆弧形的凹槽结构,易于食物的倾倒,且方便后续的清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盘的纵向剖面为锥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盘的纵向剖面为锥形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内壁的接触面积,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食物的口感,同时,将发热盘设置成锥形的凹槽结构,易于食物的倾倒,且方便后续的清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盘的纵向剖面为阶梯形。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盘的纵向剖面为阶梯形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内壁的接触面积,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食物的口感,同时,将发热盘设置成阶梯形的凹槽结构,易于食物的倾倒,且方便后续的清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盘的底部和/或侧壁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盘的底部和/或侧壁内,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使得食物的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加热速度、食物的口感及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管的数量为至少1根。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管的数量为至少1根,使得发热盘的受热均匀,增加受热面积,可在发热盘底部设置至少一根发热管,在发热盘的侧壁内设置至少1根发热管,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使得食物受热均匀,同时,设置多根发热管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食物所需的加热时间以及用户对食物口感的需求,不同时段采用不同功率的发热管对食物进行加热,进而使得加工出的食物口感极佳,提升了加热速度及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管横向缠绕在发热盘的侧壁内,或纵向分布在发热盘的侧壁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发热管横向缠绕在发热盘的侧壁内,或纵向分布在发热盘的侧壁内,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使得食物的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加热速度、食物的口感及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扰流骨,设置在发热盘的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扰流骨,设置在发热盘的侧壁上,通过设置扰流骨,改善了食物的扰流和研磨效果,提升食物的口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扰流骨为多个,间隔设置在发热盘的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发热盘的侧壁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扰流骨,通过多个扰流骨与发热盘的凹槽结构相结合,改善发热盘的扰流和研磨效果,提升食物的口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物料理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通过在发热盘内壁设置凸出部和/或凹槽,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的接触面积,特别是针对形状不规则或体积很小的食物,凸出部和/或凹槽可以很好的与之相贴合,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改善了食物的加热效果,提升了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进一步的,在发热盘的侧壁上增设有扰流骨,改善了对食物的扰流和研磨效果,提升了食物的口感,提升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沿A-A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的主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12发热盘,122凸出部,124凹槽,14发热管,16刀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1和食物料理机。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1,包括:发热盘12,设置成具有凹槽结构,发热盘12内壁设置有凸出部122和/或凹槽124,发热盘设12置有与刀轴配合连接的刀轴孔16,刀轴孔16的中心轴线与发热盘1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mm小于等于10mm;发热管14,设置在发热盘12上,用于对发热盘12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1包括发热盘12和发热管14。通过在发热盘12内壁设置凸出部122和/或凹槽124,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12的接触面积,特别是针对形状不规则或体积很小的食物,凸出部122和/或凹槽124可以很好的与之相贴合,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改善了食物的加热效果,提升了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进一步的,在发热盘12内壁设置凸出部122和/或凹槽124,使得在研磨食物时,起到扰流的效果,提升了食物的口感;进一步地,在发热盘12上设置有与刀轴配合连接的刀轴孔16,通过刀轴孔16对刀轴进行安装固定,同时,刀轴孔16的中心轴线与发热盘1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在0mm至10mm,即一方面,刀轴与发热盘12同轴心,一方面,刀轴与发热盘12具有一定的偏心,通过偏心技术改善扰流效果,提升食物破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凸出部122为凸筋。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盘12的内壁设置凸筋,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12的接触面积,特别是针对形状不规则或体积很小的食物,凸筋可以很好的与之相贴合,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改善了食物的加热效果,提升了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进一步的在发热盘12内壁设置凸筋,使得在研磨食物时,起到扰流的效果,提升了食物的口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发热盘12的纵向剖面为圆弧形。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盘12的纵向剖面为圆弧形,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12内壁的接触面积,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食物的口感,同时,将发热盘12设置成圆弧形的凹槽结构,易于食物的倾倒,且方便后续的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发热盘12的纵向剖面为锥形。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盘12的纵向剖面为锥形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12内壁的接触面积,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食物的口感,同时,将发热盘12设置成锥形的凹槽结构,易于食物的倾倒,且方便后续的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发热盘12的纵向剖面为阶梯形。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盘12的纵向剖面为阶梯形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12内壁的接触面积,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食物的口感,同时,将发热盘12设置成阶梯形的凹槽结构,易于食物的倾倒,且方便后续的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发热管14设置在发热盘12的底部和/或侧壁内。
在该实施例中,将发热管14设置在发热盘12的底部和/或侧壁内,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使得食物的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加热速度、食物的口感及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发热管14的数量为至少1根。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管14的数量为至少1根,使得发热盘12的受热均匀,增加受热面积,可在发热盘12底部设置至少一根发热管14,在发热盘12的侧壁内设置至少1根发热管14,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使得食物受热均匀,同时,设置多根发热管14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食物所需的加热时间以及用户对食物口感的需求,不同时段采用不同功率的发热管14对食物进行加热,进而使得加工出的食物口感极佳,提升了加热速度及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发热管14横向缠绕在发热盘12的侧壁内,或纵向分布在发热盘12的侧壁内。
在该实施例中,将发热管14横向缠绕在发热盘12的侧壁内,或纵向分布在发热盘12的侧壁内,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使得食物的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了加热速度、食物的口感及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至少一个扰流骨,设置在发热盘12的侧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1还包括至少一个扰流骨,设置在发热盘12的侧壁上,通过设置扰流骨,改善了食物的扰流和研磨效果,提升食物的口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扰流骨为多个,间隔设置在发热盘12的侧壁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发热盘12的侧壁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扰流骨,通过多个扰流骨与发热盘12的凹槽结构相结合,改善发热盘12的扰流和研磨效果,提升食物的口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食物料理机的加热盘组件1,通过在发热盘12内壁设置凸出部122和/或凹槽124,增加了食物与发热盘12的接触面积,特别是针对形状不规则或体积很小的食物,凸出部122和/或凹槽124可以很好的与之相贴合,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改善了食物的加热效果,提升了加热速度和加热效率;进一步的,在发热盘12的侧壁上增设有扰流骨,改善了对食物的扰流和研磨效果,提升了食物的口感,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食物料理机包括:破壁机、搅拌机、榨汁机、豆浆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