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卷烟包封生产线供送封条-赠卷组件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将环口封条-赠券组件供应给生产硬壳翻盖烟盒的包装机包封生产线之方法。
大家知道,生产硬壳翻盖卷烟盒的包装机的特征是,它有一套与带有若干支座的包封轮盘合用的环口封条与赠券供应装置,每个支座中装有一组用箔纸包封的卷烟且支座还使封条与相应的卷烟组保持接触。
以美国专利第5,163,268号说明并图解的那套供应装置为例,它包括一个带有一些抽吸支座以便一一接纳相应的封条并将它们喂送而通过一个使每条封条与一张相应的赠券配接的搭配工位那样的供应轮盘。
在该供应轮盘上,每张赠券被另外一些固定在该轮盘上的抽吸支座保持在一个就相应封条而言精确的位置上,且赠券连同相应的封条一起被喂送到一个输送工位并从那儿送往包封轮盘及一批相应烟卷的锡箔包封器外底面上。
在上述已知地供应装置上,每条封条与相应的赠券彼此精确的位置仅由供应轮盘上一些抽吸支座组成的外部定位设施来保持,而这些支座随着封条一赠券组件被输送往包封轮盘后即不再对该组件生效。所以,在输送过程中,封条与相应赠券可能会彼此相对移动位置,这样,随后就造成相应卷烟组被包装机拒绝包装。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供应封条,赠券组件的方法,它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根据本发明,有一种供生产硬壳翻盖卷烟盒包封生产线所用的供应封条一赠券组件之方法;该方法包括把一一接连的封条与一一接连的赠券分别沿着第一条与第二条通道喂送且实际上是彼此同步地被喂送到一个连续形成上述封条一赠券组件的搭配工位上去的一些步骤;并将每个组件中的封条与赠券经由外部定位设施而彼此相应卡紧;还将上述一一接连的组件沿着第三条通道喂往一个输送工位再从那儿把组件送往上述包封生产线。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直接相联步骤,在此步骤中每条封条及相应的赠券直接地、实则是独立于外部定位设施地彼此相联。
根据上述方法的一个推荐实施例,上述直接相联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分别为每条封条与每张赠券配备第一与第二相互联接设施;使上述两个联接设施在上述输送工位上游彼此相联,以便于至少部分地把每条封条与相应赠券卡紧在彼此相应的位置上。
本发明还涉及为生产硬壳翻盖卷烟盒的包封生产线供应封条一赠券组件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为生产硬壳翻盖卷烟盒的包封生产线供应封条一赠券组件之用配备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喂送一一连接的封条与赠券使其彼此同步且使它们彼此沿着相应的第一与第二条通道会合的第一与第二供应线;位于上述两条通道交会处以形成一系列上述封条一赠券组件的一个搭配工位;向上述包封生产线输送上述组合件的一个输送工位;延伸通过上述搭配工位与输送工位并限定上述组件的第三条通道的一个护送器;固定在上述护送器上用以使每个组件中的封条与赠券沿着至少一部分第三条通道彼此相应保持在一固定位置上的外部定位设施,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分别沿上述第一与第二供应线安装的第一与第二切割设施,它们配备来用以在每条封条及每张赠券上形成沿着上述第三条通道上至少部分相联的第一及相应的第二个相互联接设施。
下面以参照附图举例的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显示符合本发明的环口封条—赠券组件供应装置的一个推荐实施例部分剖面前视图,为清楚起见去掉了一些部分;
图2显示图1所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3以较大的图像显示图1所示装置在某种操作位置时的部分剖面图,为清楚起见去掉了一些部分;
图4和图5显示图1中两个细部在两种不同操作位置时的透视略图。
现参照图1与图2,标号1表示一台包括生产硬壳翻盖烟盒的包封生产线2在内的卷烟包装机(未显示),设备3是为包封生产线2供应一条接一条的环口封条4所用。每条封条4均配以相应的赠券5,以形成连续不断的封条—赠券组件6由装置3送往输送工位再从那儿送往生产线2的一个构件即轮盘8。轮盘8包括一个围着实为垂直的轴线(未显示)而旋转并导引一些周边构件10的圆盘9,每个周边构件用以接纳相应的一批包在箔纸11里的烟卷。
如图1所示,设备3位于轮盘8下面以便与轮盘在输送工位7处配合,它包括连续供应其中连连插进环口封条4的标牌之类签条13的第一供应线12,以及连续供应其中连连插了赠券5进去的纸条之类15的第二供应线14。供应线12与14分别限定各自分开供应封条4与赠券5的通道16与17,而通道16与17在搭配工位18会合,从此这两条通道限定一条延伸通过输送工位7的单一通道19。
共用通道19被固定在传动轴21上的传送轮20限定,以便围着一条垂直于图1平面的水平轴线22步调一致地逆时针旋转(如图1);供应线14在搭配工位18处、供应线12在搭配工位18顺传动轮20旋转方向上游的加料工位23处,分别与传动轮20正切。
传动轮20在外部被一个由若干轴向企口26及其分割开的轴向环块25合围的筒形面24限定;如图1所示,当传动轮20旋转时,每个环块25均沿着一条环形路线27运行并通过加料工位23、搭配工位18及输送工位7。每个环块25都带有每三个径向孔为一套的两套以公知的抽吸系统(未显示)那样方式通连的孔28与29;一个基本为楔形的薄片30固定在环块25上并与其正切,以便该薄片位于传动轮旋转方向上朝前处的活动端31向外突出。
参照图1与图2,供应线2包括一个用以沿通道16喂送标签13的零件32,它的一端伸展在实与传送轮20在加料工位23处正切的一块平板33与一片固定为平板33一部的成形刀片34即下文所说的“反刀片”之间。反刀片34为公知的也包括刀片36的切割装置35之一部分,后一刀片借助于与传动轮20同时运行的致动器37而在对应于传动轮20实为径向的方向上对着反刀片34来回移动,从而把被零件32沿着平板33喂送过来的签条13一端对应于相关封条4那一部分连续切下。每当签条13被切下,每条封条4就被刀片36送到位于加料工位23上并被传动轮20上的相关环块25与相关抽吸孔28和29所限定的相关抽吸座38上。如图1所示,刀片36的前面带有一个限定连续接纳薄片30所用座子的空腔39。
如图1所示,零件32包括一个被传动辊41及两个压辊42与43限定的拉推组件40,这两个压辊把标签13夹靠在传动辊41圆周边上并且步调一致地将其送往切割装置35;该零件还包括一个依签条13行进方向看位于组件40上游的切割组件44,此组件本身又包括两个与辊41至43及传动轮20平行且位于签条13各一侧的反向旋转辊45与46,它们分别各带有一个径向切割附件47及一个用以接纳附件47且形状对应于附件47为负的又不比其小的径向凹槽48。尤要说明,当从上往下看附件47时,它大体为按辊45外周边旋转方向看其顶是朝前的三角形,而从截面来看它又大体呈现为后部与辊45外表面相连的螺旋形。辊45与46各自的圆周线均与封条4的长度等长,此二辊因而以公知的方式(未显示)连接以便彼此同时旋转且速度为传动辊41表面的速度,并把标签13连连切成窄条,每根辊均限定一个其底部与辊为一体且按标签行进方向看是朝后的实为三角形的附件或薄片49,此三角形附件之顶按标签13行进方向看是朝前的。
供应线14包括一个拉推组件50,它由一根传动辊51和位于纸片15各一例的一根以持续均匀速度沿通道17喂送纸片的压辊52及一根使纸片15与沿着通道17延伸的导板54保持接触的压辊53限定。供应线14还包括一根固定在传动轴56(见图2)上的供料兼切割辊55,以使此辊围着一条与轴线22平行的轴线57(照图1那样)逆时针旋转,传动轴实际上的持续表面速度超过传动辊51的表面速度2倍,且符合传动轴51喂送长度与赠券5长度相等的一截纸条15时辊55围轴线57旋转一整圈而形成的角速度。
辊55从外面看是被一个在搭配工位18处与通道19正切的大体上为筒形的表面58限定,此辊圆周线之长度超过赠券5长度的两部。表面58是一个带有若干以公知方式(未显示)与抽吸源(未显示)相通连的抽吸孔59的抽吸面,它被两片在径向上相对的刀片60与61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这两片刀片的切割刃62与63微微突出于表面58之外,并在辊55每旋转一圈时,与固定在托架66上位于切割工位65a处且邻近平板54输出边缘的固定刀片65的切割刃64配合(见图3)。尤要说明的是,刀刃62与64延伸得超过纸条15的整个宽度,而刀刃63延伸得超过纸条15的中心部分,从而通过与刀片65的刃口64配合的方式在纸条15中形成一条至少与附件49最大宽度一样长的横向狭长切口或凹槽67。
最后,在依辊55旋转方向来看为刀片60前面的邻近处,表面58上有一个限定连续接纳薄片30所用支座的空腔68。
在实际使用时,已由切割组件44所形成的附件49连续供应的签条13,被组件40的传动辊41沿着通道16同步调地喂送到加料工位23,该处的刀片36被抬升得与固定的反刀片34接触,从而把签条13的边端切下成为一条封条4交给在空穴39处相应的附件49。同时,传动轮20又被朝前运送一步而到达加料工位23中支座38所在位置且位于刀片36正上方,此时刀片36正在往上行进经过反刀片34旁边,就把已切下的封条4送到支座38上面使封条被抽孔29及一些抽孔28吸住。尤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当每条封条4被送到相应的支座38上时,薄片30插入空腔39里且附件49被抬升得相应其余的封条4而言向外突出。
此时,刀片36放低了,而传动轮20被往前运送一步把支座38及封条4喂送得经由搭配工位18而使封条4与相应的赠券5配接。如图1和图2所示,传动轮20的运行步幅长于加料工位23与搭配工位18之间的距离,而且每条封条4被连续且以加快的速度往搭配工位18喂送。尤要说明的是,封条4的运行速度在搭配工位18处为一个值V1,一到搭配工位18下游立即为一最小值V2,然后减慢直至到达下一工位最终为零速率。
参照图1和图3,纸条15的边端部被辊51以速度VA往前喂送经过固定刀片65而进入与面58正切的位置,且与抽吸孔59相接;如已说明过那样,由于辊55的表面速度至少为速度VA的两倍,逐渐突出在固定刀片65外面这部分纸条15就运行速度不变地贴着表面58且沿其滑动。就这样,本来与纸条15边端在固定刀片65处接触的刀片60,就离开纸条边端,而同时,当某一截比赠券5短的纸条15(尤其是实为赠券5长度一半)突出于固定刀片65之外时,刀片61就移动直至固定刀片65处而将纸条切一条凹槽。此刻,刀片61沿着纸条15的自由端运行并经过该端,同时刀片60回移直至固定刀片65处切割整个纸条15以形成一张赠券5,赠券则不再被拉推组件50夹住,而是被以辊55的表面速度送往搭配工位18。关于这一点,应当指出,辊55的表面速度持续不变且实与封条4行经搭配工位18那个速度V1相等;而且供应线14与传动轮20彼此同步得同时为搭配工位18供应封条4与赠券5,这样一来,赠券5上的凹槽67按传动轮20的运行方向来看,相对于被薄片30抓住的附件49的活动端,位置稍微靠前一点儿。
当经由孔59而发生的抽吸以周知方式在搭配工位18处中断时,赠券5就渐渐被辊55放开,而其前端还因一个孔28的抽吸而与支座38保持接触。然而,由于赠券5后部起初是不断贴着辊55,赠券5就不断以速度V1行进,而支座38运行加快直达其最大速度V2,因此赠券5就部分地沿着支座38滑动,而且当赠券5被完全放开并被传动轮20带走之前,附件49就渐渐插入凹槽67里。
在传动轮20的下一步,刚形成的封条一赠券组件6被沿着通道19送往输送工位7再从那儿送往色封生产线2的轮盘8。
关于上述封条—赠券组件6的形成过程,应当指出,依赖于每张赠券5沿着支座38滑动及/或每张赠券5相应于封条4在搭配工位18同步会合这两方面的程度,附件49既可完全也可仅有一部分插入凹槽67里。在后一种情况下,赠券的前端相对封条的前端而言就会往前突出,这样,当组件6被送到轮盘8而封条4的前端与装在构件10里的包封器11的前边缘—以轮盘8旋转方向来看—叠合时,赠券5的前部相对于包封器11就向前突出且紧靠于构件10的前横件69下面。在这种情况下,赠券5可借助于横件69上形成的抽吸孔70而相对于包封器11保持在适当位置,但在输送工位7下游沿包封生产线2的某个工位(未显示)上,它对应于封条4而言显然必须回到正确位置(即借助于未显示的某个固定的阻止部件而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