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749983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0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89213.5

申请日:

2015.05.30

公开号:

CN104831796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D 11/08申请日:20150530|||公开

IPC分类号:

E03D11/08; E03D11/13

主分类号:

E03D11/08

申请人:

唐山梦牌瓷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树元; 佟双喜; 关义明; 孙仕良; 马爱军; 王瑞雪; 张刚; 郭金健; 寿志满; 吕艳茶; 张兆军; 黄建峰; 王银环

地址:

063300河北省唐山市南堡开发区6号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代理人:

张云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卫生洁具中的虹吸式坐便器,具体是一种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内部后上方的主水道、锅体上沿设置的圈道、主水道下部的副水道以及副水道终端形成的喷射孔;锅体内表面的弧面形状在接近圈道的部分弧面较大,在远离圈道的部分弧面较小,形成漩涡状导流面,由圈眼排出的水形成旋转水流冲刷锅体表面,且主要水流最终落点在帽子头后部,与喷射孔喷出的水流在锅体表面底部汇合;圈道与副水道用水比例为:1:2至1:2.5。本发明增加了锅体表面的导流作用,优化了圈道用水与副水道用水的分配比例,提高了污物排出速度和效率,冲洗功能既满足国家标准、又能满足美国功能测试标准的一加仑超强节水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1),坐便器主体(1)内部后上方设置有与水箱连通的主水道(2),位于坐便器主体(1)中间的锅体(7)上沿设置有圈道(3),圈道(3)底部布置有圈眼(6),主水道(2)的出水口与圈道(3)的进水口连通,主水道(2)下部设置有副水道(4),副水道(4)上端的进水口与主水道(2) 连通,副水道(4)下端延伸至锅体(7)底部的帽子头(9)部,终端形成喷射孔(5);其特征在于:
锅体(7)内表面的弧面形状在接近圈道(3)的部分弧面较大,在远离圈道(3)的部分弧面较小,形成漩涡状导流面,由圈眼(6)排出的水形成旋转水流冲刷锅体(7)表面,且水流最终落点在帽子头(9)后部,与喷射孔(5)喷出的水流在锅体(7)表面底部汇合;圈道(3)与副水道(4)用水比例为:1:2至1:2.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副水道(4) 为单侧设置或双侧设置,每侧副水道(4)的横截面积都在1200mm2至2000mm2范围内变化,进水端面积最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以圈道(3)的圈尖为界,每侧在<整体圈道1/4的部分圈道(3)上,分别设置φ10mm至φ15mm 的圈眼 1 -3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射孔(5)孔径为φ30mm至φ36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其特征在于:管道(8)形状呈倒“S”状,管道(8)内径按大→变小→变大→变小趋势变化,内径变化范围:46mm至62mm,其中在管道(8)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管径最小。

说明书

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洁具中的虹吸式坐便器,具体是一种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
背景技术
公知的虹吸式坐便器冲水时先要放水至很高的水面,然后才将污物冲下去,所以要具备一定水量才可达到冲净的目的,每次至少要用8升至9升水,相对来说比较费水。
CN201220191704公开了一种喷射虹吸式坐便器,是在现有虹吸式坐便器的锅体内底部增加一个喷射副道,对准排污口的中心,冲水时,水一部分从便圈周围的布水孔流出,一部分由喷射口喷出,这种座便器是在虹吸的基础上借助较大的水流冲力,将污物快速冲走,但仍存在比较费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虹吸式坐便器耗水量大、浪费水资源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既满足国家标准、又满足美国功能测试标准的一加仑超强节水型喷射虹吸式坐便器。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1),坐便器主体(1)内部后上方设置有与水箱连通的主水道(2),位于坐便器主体(1)中间的锅体(7)上沿设置有圈道(3),圈道(3)底部布置有圈眼(6),主水道(2)的出水口与圈道(3)的进水口连通,主水道(2)下部设置有副水道(4),副水道(4)上端的进水口与主水道(2) 连通,副水道(4)下端延伸至锅体(7)底部的帽子头(9)部,终端形成喷射孔(5);
锅体(7)内表面的弧面形状在接近圈道(3)的部分弧面较大,在远离圈道(3)的部分弧面较小,形成漩涡状导流面,由圈眼(6)排出的水形成旋转水流冲刷锅体(7)表面,且水流最终落点在帽子头(9)后部,与喷射孔(5)喷出的水流在锅体(7)表面底部汇合;圈道(3)与副水道(4)用水比例为:1:2至1:2.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其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锅体表面的改进优化,增加了锅体表面的导流作用,同时对圈道用水与副水道用水的分配比优化改进,因此,本发明了提高污物排出的速度和效率,能够使用3.8L冲刷用水,满足通过1000g味增,PE剩余量≤50个,pp球剩余量≤5个标准冲洗测试要求,极大的提升了冲洗产品的功能,既满足国家标准、又能满足美国功能测试标准的一加仑超强节水要求。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副水道(4) 为单侧设置或双侧设置,每侧副水道(4)的横截面积都在1200mm2至2000mm2范围内变化,进水端面积最大。
以圈道(3)的圈尖为界,每侧在<整体圈道1/4的部分圈道(3)上,分别设置φ10mm至φ15mm 的圈眼 1 -3个。
所述的喷射孔(5)孔径为φ30mm至φ36mm。
管道(8)形状呈倒“S”状,管道(8)内径按大→变小→变大→变小趋势变化,内径变化范围:46mm至62mm,其中在管道(8)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管径最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虹吸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坐便器主体1,主水道2,圈道3,副水道4,喷射孔5,圈眼6,
锅体7,虹吸管道8,帽子头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述本发明,目的仅在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非是对本发明内容的限制。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参见图1至图3:
坐便器主体1内部后上方设置有与水箱连通的主水道2;坐便器主体1中间的锅体7上沿设置有圈道3,圈道3的进水口与主水道2的出水口连通,圈道3底部布置有圈眼6,以圈道3的圈尖为界,每侧在<整体圈道1/4的部分圈道3上,分别设置φ12mm的圈眼两个。
主水道2下部设置有副水道4,副水道4上端的进水口与主水道2连通,副水道4下端延伸至锅体7底部的帽子头8部,终端形成的喷射孔5,喷射孔5孔径为φ32mm;副水道4为双侧设置,每侧副水道4的横截面积都在1200mm2至2000mm2范围内变化,进水端面积最大为2000mm2。
锅体7内表面的弧面形状在接近圈道3的部分弧面较大,在远离圈道4的部分弧面较小,形成漩涡状导流面;主水道2中的一部分用水经过圈道3并通过圈道3下方的圈眼6排出,形成旋转水流冲刷锅体7表面,且水流最终落点在帽子头9后部;主水道2中的另一部分用水经过副水道4,直到副水道4下方的喷射孔5喷出,达到加速产生虹吸的作用;圈眼6排出旋转水流与喷射孔5喷出的水流在锅体7表面底部汇合,将污物通过管道8排出;圈道3与副水道4用水比例为:1:2.2。
管道8形状呈倒“S”状,管道8内径按大→变小→变大→变小趋势变化,内径变化范围:46mm-62mm,其中在管道8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管径最小。
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的工作过程:打开水箱阀门,水流由水箱底部流经坐便器进水口,进入坐便器主水道2,主水道2中的冲洗水流在圈道3与副水道4交界处被分成两部分水流进入锅体7。一部分水流进入圈道3,随着圈道3的形状旋转,并通过圈眼6下落,冲洗锅体7表面。另一部分水流经过副水道4,进入喷射孔5,并通过其喷射出来。两部分水流最终汇合,将污物通过管道8排出,完成冲刷排污。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卫生洁具中的虹吸式坐便器,具体是一种一加仑超强节水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内部后上方的主水道、锅体上沿设置的圈道、主水道下部的副水道以及副水道终端形成的喷射孔;锅体内表面的弧面形状在接近圈道的部分弧面较大,在远离圈道的部分弧面较小,形成漩涡状导流面,由圈眼排出的水形成旋转水流冲刷锅体表面,且主要水流最终落点在帽子头后部,与喷射孔喷出的水流在锅体表面底部汇合;圈道与副水道用水比例为:1:2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