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46691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034196.6

申请日:

20171030

公开号:

CN107713613A

公开日:

2018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G19/22,A61L2/07,G01F23/00

主分类号:

A47G19/22,A61L2/07,G01F23/00

申请人:

无锡七百二十度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楠,王升鑫

地址:

214008 江苏省无锡市兴源北路401号北创科技园一期大楼12-22

优先权:

CN201711034196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在杯体(1)内底部,设计引入全新机电蒸汽消毒一体化机构,基于转动电机(9)对活动底板(3)的智能转动控制,针对表面均镂空结构设计的饮水底板(2)与活动底板(3)实现相对转动,连通或分离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再通过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所设计基于消毒底板(4)的加热板(8)结构,针对由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向下穿过活动底板(3)、流向加热板(8)表面的水实现加热操作,加热所产生的蒸汽经饮水底板(2)与活动底板(3)彼此相对的镂空结构流动,实现针对杯体(1)内部的蒸汽消毒,在具有饮水基础功能的同时,能够便捷实现消毒操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饮水底板(2)、活动底板(3)、消毒底板(4)、支架(5)、套筒(13)和控制模块(6),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6)相连接的电源(7)、加热板(8)、转动电机(9)、水浸传感器(10)、报警器(11)、控制按钮(12);电源(7)经过控制模块(6)分别为加热板(8)、转动电机(9)、水浸传感器(10)、报警器(11)、控制按钮(12)进行供电;其中,转动电机(9)通过支架(5)固定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所在直线过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且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杯体(1)内底面相垂直,以及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顶端指向杯体(1)的顶部敞开口;消毒底板(4)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等,消毒底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大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外径,消毒底板(4)位于杯体(1)内部、并通过其上通孔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上,消毒底板(4)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消毒底板(4)的边缘一周与杯体(1)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套筒(13)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套筒(13)的口径与消毒底板(4)上通孔的口径相等,套筒(13)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上,套筒(13)位置的高度高于消毒底板(4)位置的高度,套筒(13)上其中一端的边缘一周与消毒底板(4)上通孔的边缘相密封固定连接,套筒(13)上另一端的位置低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顶端;加热板(8)为封闭环形结构,且加热板(8)的形状尺寸与消毒底板(4)的形状尺寸相同,加热板(8)固定设置于消毒底板(4)的上表面上;水浸传感器(10)设置于杯体(1)内壁上、紧邻加热板(8)上表面的位置,且水浸传感器(10)不与加热板(8)接触;控制模块(6)、电源(7)、报警器(11)固定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与消毒底板(4)之间;控制按钮(12)设置于杯体(1)外侧面;活动底板(3)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适应,活动底板(3)位于杯体(1)内部,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顶端与活动底板(3)底面的中心位置相固定连接,活动底板(3)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活动底板(3)随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饮水底板(2)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等,饮水底板(2)位于杯体(1)内部,饮水底板(2)位于活动底板(3)的上表面上,饮水底板(2)的边缘一周与杯体(1)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且饮水底板(2)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饮水底板(2)上设置镂空结构,且该镂空结构沿垂直于杯体(1)内底面、并朝向杯体(1)内底面方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在加热板(8)表面上;活动底板(3)表面设置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彼此相同的镂空结构,活动底板(3)在转动电机(9)控制下,紧贴饮水底板(2)下表面发生相对转动,通过活动底板(3)上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位置的彼此相对或彼此错位,实现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之间的连通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9)为无刷转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11)为声音报警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6)为微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属于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随着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洁净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的,而饮水杯是人们每天都要使用、并直接饮用的生活用品,其卫生洁净度尤其重要,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不少消毒设备,但是现有的消毒设备大多体积大,实际使用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水杯结构进行改进,引入全新机电蒸汽消毒一体化机构,在具有饮水基础功能的同时,能够便捷实现消毒操作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包括杯体、饮水底板、活动底板、消毒底板、支架、套筒和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加热板、转动电机、水浸传感器、报警器、控制按钮;电源经过控制模块分别为加热板、转动电机、水浸传感器、报警器、控制按钮进行供电;其中,转动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设置于杯体内底面的中心位置,转动电机上驱动杆所在直线过杯体内底面的中心位置,且转动电机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杯体内底面相垂直,以及转动电机上驱动杆顶端指向杯体的顶部敞开口;消毒底板的外径与杯体杯身的内径相等,消毒底板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大于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外径,消毒底板位于杯体内部、并通过其上通孔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上驱动杆上,消毒底板所在平面与杯体内底面相平行,消毒底板的边缘一周与杯体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套筒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套筒的口径与消毒底板上通孔的口径相等,套筒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上驱动杆上,套筒位置的高度高于消毒底板位置的高度,套筒上其中一端的边缘一周与消毒底板上通孔的边缘相密封固定连接,套筒上另一端的位置低于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顶端;加热板为封闭环形结构,且加热板的形状尺寸与消毒底板的形状尺寸相同,加热板固定设置于消毒底板的上表面上;水浸传感器设置于杯体内壁上、紧邻加热板上表面的位置,且水浸传感器不与加热板接触;控制模块、电源、报警器固定设置于杯体内底面与消毒底板之间;控制按钮设置于杯体外侧面;活动底板的外径与杯体杯身的内径相适应,活动底板位于杯体内部,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顶端与活动底板底面的中心位置相固定连接,活动底板所在平面与杯体内底面相平行,活动底板随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饮水底板的外径与杯体杯身的内径相等,饮水底板位于杯体内部,饮水底板位于活动底板的上表面上,饮水底板的边缘一周与杯体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且饮水底板所在平面与杯体内底面相平行,饮水底板上设置镂空结构,且该镂空结构沿垂直于杯体内底面、并朝向杯体内底面方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在加热板表面上;活动底板表面设置与饮水底板上镂空结构彼此相同的镂空结构,活动底板在转动电机控制下,紧贴饮水底板下表面发生相对转动,通过活动底板上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上镂空结构位置的彼此相对或彼此错位,实现饮水底板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下部区域之间的连通或分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电机为无刷转动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

本发明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针对现有水杯结构进行改进,在杯体内底部,设计引入全新机电蒸汽消毒一体化机构,基于转动电机对活动底板的智能转动控制,针对表面均镂空结构设计的饮水底板与活动底板实现相对转动,连通或分离饮水底板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下部区域;再通过活动底板下部区域所设计基于消毒底板的加热板结构,针对由饮水底板上部区域向下穿过活动底板、流向加热板表面的水实现加热操作,加热所产生的蒸汽经饮水底板与活动底板彼此相对的镂空结构流动,实现针对杯体内部的蒸汽消毒,在具有饮水基础功能的同时,能够便捷实现消毒操作;

(2)本发明所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中,针对转动电机,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转动电机,使得本发明所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具有高效的蒸汽消毒便携性,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

(3)本发明所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中,针对报警器,进一步设计采用为声音报警器,结合水浸传感器针对液位的检测,判断加热板是否存在水,由此实现更加直观、更加醒目的液位报警提示,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实际蒸汽消毒过程的安全性,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

(4)本发明所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器,并具体设计采用ARM处理器,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 杯体,2. 饮水底板,3. 活动底板,4. 消毒底板,5. 支架,6. 控制模块,7. 电源,8. 加热板,9. 转动电机,10. 水浸传感器,11. 报警器,12. 控制按钮,13. 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包括杯体1、饮水底板2、活动底板3、消毒底板4、支架5、套筒13和控制模块6,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6相连接的电源7、加热板8、转动电机9、水浸传感器10、报警器11、控制按钮12;电源7经过控制模块6分别为加热板8、转动电机9、水浸传感器10、报警器11、控制按钮12进行供电;其中,转动电机9通过支架5固定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所在直线过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且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杯体1内底面相垂直,以及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顶端指向杯体1的顶部敞开口;消毒底板4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等,消毒底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大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外径,消毒底板4位于杯体1内部、并通过其上通孔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上,消毒底板4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消毒底板4的边缘一周与杯体1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套筒13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套筒13的口径与消毒底板4上通孔的口径相等,套筒13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上,套筒13位置的高度高于消毒底板4位置的高度,套筒13上其中一端的边缘一周与消毒底板4上通孔的边缘相密封固定连接,套筒13上另一端的位置低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顶端;加热板8为封闭环形结构,且加热板8的形状尺寸与消毒底板4的形状尺寸相同,加热板8固定设置于消毒底板4的上表面上;水浸传感器10设置于杯体1内壁上、紧邻加热板8上表面的位置,且水浸传感器10不与加热板8接触;控制模块6、电源7、报警器11固定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与消毒底板4之间;控制按钮12设置于杯体1外侧面;活动底板3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适应,活动底板3位于杯体1内部,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顶端与活动底板3底面的中心位置相固定连接,活动底板3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活动底板3随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饮水底板2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等,饮水底板2位于杯体1内部,饮水底板2位于活动底板3的上表面上,饮水底板2的边缘一周与杯体1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且饮水底板2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饮水底板2上设置镂空结构,且该镂空结构沿垂直于杯体1内底面、并朝向杯体1内底面方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在加热板8表面上;活动底板3表面设置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彼此相同的镂空结构,活动底板3在转动电机9控制下,紧贴饮水底板2下表面发生相对转动,通过活动底板3上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位置的彼此相对或彼此错位,实现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之间的连通或分离。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针对现有水杯结构进行改进,在杯体1内底部,设计引入全新机电蒸汽消毒一体化机构,基于转动电机9对活动底板3的智能转动控制,针对表面均镂空结构设计的饮水底板2与活动底板3实现相对转动,连通或分离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再通过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所设计基于消毒底板4的加热板8结构,针对由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向下穿过活动底板3、流向加热板8表面的水实现加热操作,加热所产生的蒸汽经饮水底板2与活动底板3彼此相对的镂空结构流动,实现针对杯体1内部的蒸汽消毒,在具有饮水基础功能的同时,能够便捷实现消毒操作。

基于上述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技术方案基础之上,本发明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转动电机9,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转动电机,使得本发明所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具有高效的蒸汽消毒便携性,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针对报警器11,进一步设计采用为声音报警器,结合水浸传感器10针对液位的检测,判断加热板8是否存在水,由此实现更加直观、更加醒目的液位报警提示,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实际蒸汽消毒过程的安全性,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针对控制模块6,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器,并具体设计采用ARM处理器,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本发明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具体包括杯体1、饮水底板2、活动底板3、消毒底板4、支架5、套筒13和ARM处理器,以及分别与ARM处理器相连接的电源7、加热板8、无刷转动电机、水浸传感器10、声音报警器、控制按钮12;电源7经过ARM处理器分别为加热板8、无刷转动电机、水浸传感器10、声音报警器、控制按钮12进行供电;其中,无刷转动电机通过支架5固定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所在直线过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且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杯体1内底面相垂直,以及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顶端指向杯体1的顶部敞开口;消毒底板4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等,消毒底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该通孔的内径大于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外径,消毒底板4位于杯体1内部、并通过其上通孔活动套设于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上,消毒底板4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消毒底板4的边缘一周与杯体1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套筒13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套筒13的口径与消毒底板4上通孔的口径相等,套筒13活动套设于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上,套筒13位置的高度高于消毒底板4位置的高度,套筒13上其中一端的边缘一周与消毒底板4上通孔的边缘相密封固定连接,套筒13上另一端的位置低于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顶端;加热板8为封闭环形结构,且加热板8的形状尺寸与消毒底板4的形状尺寸相同,加热板8固定设置于消毒底板4的上表面上;水浸传感器10设置于杯体1内壁上、紧邻加热板8上表面的位置,且水浸传感器10不与加热板8接触;ARM处理器、电源7、声音报警器固定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与消毒底板4之间;控制按钮12设置于杯体1外侧面;活动底板3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适应,活动底板3位于杯体1内部,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顶端与活动底板3底面的中心位置相固定连接,活动底板3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活动底板3随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饮水底板2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等,饮水底板2位于杯体1内部,饮水底板2位于活动底板3的上表面上,饮水底板2的边缘一周与杯体1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且饮水底板2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饮水底板2上设置镂空结构,且该镂空结构沿垂直于杯体1内底面、并朝向杯体1内底面方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在加热板8表面上;活动底板3表面设置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彼此相同的镂空结构,活动底板3在无刷转动电机控制下,紧贴饮水底板2下表面发生相对转动,通过活动底板3上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位置的彼此相对或彼此错位,实现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之间的连通或分离。实际生活中,初始化状态即为饮水状态,此时,活动底板3上的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2上的镂空结构位置彼此错位,即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之间彼此分离,则使用者即可向杯体1内注入水,所注入的水位于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则使用者以水杯的方式进行使用;当使用者需要针对所设计饮水杯进行蒸汽消毒时,则使用者在杯体1内、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留有一定量的水,并且使用者随即触碰设计设置于杯体1外侧面的控制按钮12,由控制按钮12向ARM处理器发送消毒工作命令,ARM处理器在接收到消毒工作命令后,首先控制无刷转动电机工作,控制活动底板3转动,使得活动底板3上的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2上的镂空结构位置彼此相对,则杯体1内、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留有的水就会穿过活动底板3与饮水底板2彼此相对的镂空结构,流向消毒底板4的加热板8上,然后ARM处理器随即控制加热板8工作,则加热板8上的水,在加热板8的加热下产生蒸汽,所产生的蒸汽不断向上升,并穿过活动底板3与饮水底板2彼此相对的镂空结构,进入杯体1内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如此,蒸汽不断生成,并充斥着整个杯体1内部,由此实现针对杯体1内的蒸汽消毒;在蒸汽消毒的过程中,随着蒸汽的产生,加热板8上的水也会变得越来越少,实时工作的水浸传感器10,实时检测获得水浸检测结果,并上传至ARM处理器当中,由ARM处理器针对所接收到的水浸检测结果进行判断控制,其中,若根据水浸检测结果,判断此时水浸传感器10被水浸没,即加热板8上还存在足够的水,能够继续加热产生蒸汽消毒,则ARM处理器不做任何进一步处理操作;若根据水浸检测结果,判断此时水浸传感器10未被水浸没,即加热板8上没有足够的水,无法继续加热产生蒸汽消毒,则ARM处理器随即一方面控制与之相连接的声音报警器工作,通知使用者需要加水消毒,同时,另一方面ARM处理器随即控制加热板8停止工作,待根据水浸检测结果,判断水浸传感器10被水浸没,加热板8上还存在足够的水,能够继续加热产生蒸汽消毒,则ARM处理器重新控制加热板8工作,针对其表面的水进行加热;相对上述蒸汽消毒过程中,若消毒结束,或者中途使用者需要终止消毒过程,则由使用者再一次触碰设计设置于杯体1外侧面的控制按钮12,由控制按钮12向ARM处理器发送停止工作命令,则ARM处理器根据所接收到的停止工作命令,随即控制加热板8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无刷转动电机工作,控制活动底板3转动,使得活动底板3上的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2上的镂空结构位置彼此错位,即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之间彼此分离,即恢复到了初始化状态,则使用者即可以水杯的方式进行使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034196.6 (22)申请日 2017.10.30 (71)申请人 无锡七百二十度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8 江苏省无锡市兴源北路401号 北创科技园一期大楼12-22 (72)发明人 杨楠 王升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许方 (51)Int.Cl. A47G 19/22(2006.01) A61L 2/07(2006.01) G01F 2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

2、杯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在 杯体 (1) 内底部, 设计引入全新机电蒸汽消毒一 体化机构, 基于转动电机 (9) 对活动底板 (3) 的智 能转动控制, 针对表面均镂空结构设计的饮水底 板 (2) 与活动底板 (3) 实现相对转动, 连通或分离 饮水底板 (2) 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 (3) 下部区域; 再通过活动底板 (3) 下部区域所设计基于消毒底 板 (4) 的加热板 (8) 结构, 针对由饮水底板 (2) 上 部区域向下穿过活动底板 (3) 、 流向加热板 (8) 表 面的水实现加热操作, 加热所产生的蒸汽经饮水 底板 (2) 与活动底板 (3) 彼此相对。

3、的镂空结构流 动, 实现针对杯体 (1) 内部的蒸汽消毒, 在具有饮 水基础功能的同时, 能够便捷实现消毒操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07713613 A 2018.02.23 CN 107713613 A 1.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杯体 (1) 、 饮水底板 (2) 、 活动底板 (3) 、 消毒底板 (4) 、 支架 (5) 、 套筒 (13) 和控制模块 (6) , 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 (6) 相连接的电 源 (7) 、 加热板 (8) 、 转动电机 (9) 、 水浸传感器 (10) 、 报警器 (11) 、 控制按钮 (12) ; 电源。

4、 (7) 经 过控制模块 (6) 分别为加热板 (8) 、 转动电机 (9) 、 水浸传感器 (10) 、 报警器 (11) 、 控制按钮 (12) 进行供电; 其中, 转动电机 (9) 通过支架 (5) 固定设置于杯体 (1) 内底面的中心位置, 转 动电机 (9) 上驱动杆所在直线过杯体 (1) 内底面的中心位置, 且转动电机 (9) 上驱动杆所在 直线与杯体 (1) 内底面相垂直, 以及转动电机 (9) 上驱动杆顶端指向杯体 (1) 的顶部敞开口; 消毒底板 (4) 的外径与杯体 (1) 杯身的内径相等, 消毒底板 (4) 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 面的通孔, 该通孔的内径大于转动电机 。

5、(9) 上驱动杆的外径, 消毒底板 (4) 位于杯体 (1) 内 部、 并通过其上通孔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 (9) 上驱动杆上, 消毒底板 (4) 所在平面与杯体 (1) 内底面相平行, 消毒底板 (4) 的边缘一周与杯体 (1) 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 套筒 (13) 两端 敞开、 且相互贯通, 套筒 (13) 的口径与消毒底板 (4) 上通孔的口径相等, 套筒 (13) 活动套设 于转动电机 (9) 上驱动杆上, 套筒 (13) 位置的高度高于消毒底板 (4) 位置的高度, 套筒 (13) 上其中一端的边缘一周与消毒底板 (4) 上通孔的边缘相密封固定连接, 套筒 (13) 上另一端 的位置。

6、低于转动电机 (9) 上驱动杆的顶端; 加热板 (8) 为封闭环形结构, 且加热板 (8) 的形状 尺寸与消毒底板 (4) 的形状尺寸相同, 加热板 (8) 固定设置于消毒底板 (4) 的上表面上; 水浸 传感器 (10) 设置于杯体 (1) 内壁上、 紧邻加热板 (8) 上表面的位置, 且水浸传感器 (10) 不与 加热板 (8) 接触; 控制模块 (6) 、 电源 (7) 、 报警器 (11) 固定设置于杯体 (1) 内底面与消毒底板 (4) 之间; 控制按钮 (12) 设置于杯体 (1) 外侧面; 活动底板 (3) 的外径与杯体 (1) 杯身的内径 相适应, 活动底板 (3) 位于杯体 。

7、(1) 内部, 转动电机 (9) 上驱动杆的顶端与活动底板 (3) 底面 的中心位置相固定连接, 活动底板 (3) 所在平面与杯体 (1) 内底面相平行, 活动底板 (3) 随转 动电机 (9) 上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 饮水底板 (2) 的外径与杯体 (1) 杯身的内径相等, 饮水底 板 (2) 位于杯体 (1) 内部, 饮水底板 (2) 位于活动底板 (3) 的上表面上, 饮水底板 (2) 的边缘一 周与杯体 (1) 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 且饮水底板 (2) 所在平面与杯体 (1) 内底面相平行, 饮 水底板 (2) 上设置镂空结构, 且该镂空结构沿垂直于杯体 (1) 内底面、 并朝向杯体。

8、 (1) 内底面 方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在加热板 (8) 表面上; 活动底板 (3) 表面设置与饮水底板 (2) 上镂空结 构彼此相同的镂空结构, 活动底板 (3) 在转动电机 (9) 控制下, 紧贴饮水底板 (2) 下表面发生 相对转动, 通过活动底板 (3) 上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 (2) 上镂空结构位置的彼此相对或 彼此错位, 实现饮水底板 (2) 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 (3) 下部区域之间的连通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电机 (9) 为 无刷转动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警器 (11。

9、) 为声 音报警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 (6) 为 微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处理器为ARM 处理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13613 A 2 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属于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 “信息化” 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 (IoT) ” 。 顾名思义, 物联网就是物物。

10、相连的互联网。 这 有两层意思: 其一,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 网络; 其二, 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也就是 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 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 广泛应用于网络的 融合中, 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 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是互 联网的应用拓展, 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 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因此, 应用创新是物 联网发展的核心,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随着生活质量和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 卫生洁净是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追求。

11、的, 而饮水杯是人们每天都要使用、 并 直接饮用的生活用品, 其卫生洁净度尤其重要, 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不少消毒设备, 但是 现有的消毒设备大多体积大, 实际使用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水杯结构进行改进, 引入全新机 电蒸汽消毒一体化机构, 在具有饮水基础功能的同时, 能够便捷实现消毒操作的蒸汽消毒 一体化饮水杯。 0004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蒸汽消毒一 体化饮水杯, 包括杯体、 饮水底板、 活动底板、 消毒底板、 支架、 套筒和控制模块, 以及分别与 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 加热板、 转动电机、 。

12、水浸传感器、 报警器、 控制按钮; 电源经过控制 模块分别为加热板、 转动电机、 水浸传感器、 报警器、 控制按钮进行供电; 其中, 转动电机通 过支架固定设置于杯体内底面的中心位置, 转动电机上驱动杆所在直线过杯体内底面的中 心位置, 且转动电机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杯体内底面相垂直, 以及转动电机上驱动杆顶端 指向杯体的顶部敞开口; 消毒底板的外径与杯体杯身的内径相等, 消毒底板的中心位置设 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 该通孔的内径大于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外径, 消毒底板位于杯体 内部、 并通过其上通孔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上驱动杆上, 消毒底板所在平面与杯体内底面 相平行, 消毒底板的边缘一周与杯体的。

13、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 套筒两端敞开、 且相互贯通, 套筒的口径与消毒底板上通孔的口径相等, 套筒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上驱动杆上, 套筒位 置的高度高于消毒底板位置的高度, 套筒上其中一端的边缘一周与消毒底板上通孔的边缘 相密封固定连接, 套筒上另一端的位置低于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顶端; 加热板为封闭环形 结构, 且加热板的形状尺寸与消毒底板的形状尺寸相同, 加热板固定设置于消毒底板的上 表面上; 水浸传感器设置于杯体内壁上、 紧邻加热板上表面的位置, 且水浸传感器不与加热 板接触; 控制模块、 电源、 报警器固定设置于杯体内底面与消毒底板之间; 控制按钮设置于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

14、07713613 A 3 杯体外侧面; 活动底板的外径与杯体杯身的内径相适应, 活动底板位于杯体内部, 转动电机 上驱动杆的顶端与活动底板底面的中心位置相固定连接, 活动底板所在平面与杯体内底面 相平行, 活动底板随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 饮水底板的外径与杯体杯身的内径 相等, 饮水底板位于杯体内部, 饮水底板位于活动底板的上表面上, 饮水底板的边缘一周与 杯体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 且饮水底板所在平面与杯体内底面相平行, 饮水底板上设置 镂空结构, 且该镂空结构沿垂直于杯体内底面、 并朝向杯体内底面方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在 加热板表面上; 活动底板表面设置与饮水底板上镂空结构彼此相同的镂。

15、空结构, 活动底板 在转动电机控制下, 紧贴饮水底板下表面发生相对转动, 通过活动底板上镂空结构位置与 饮水底板上镂空结构位置的彼此相对或彼此错位, 实现饮水底板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下部 区域之间的连通或分离。 000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转动电机为无刷转动电机。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报警器为声音报警器。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控制模块为微处理器。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微处理器为ARM处理器。 0009 本发明所述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 以下技术效果: (1) 本。

16、发明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针对现有水杯结构进行改进, 在杯体内底 部, 设计引入全新机电蒸汽消毒一体化机构, 基于转动电机对活动底板的智能转动控制, 针 对表面均镂空结构设计的饮水底板与活动底板实现相对转动, 连通或分离饮水底板上部区 域与活动底板下部区域; 再通过活动底板下部区域所设计基于消毒底板的加热板结构, 针 对由饮水底板上部区域向下穿过活动底板、 流向加热板表面的水实现加热操作, 加热所产 生的蒸汽经饮水底板与活动底板彼此相对的镂空结构流动, 实现针对杯体内部的蒸汽消 毒, 在具有饮水基础功能的同时, 能够便捷实现消毒操作; (2) 本发明所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中, 针。

17、对转动电机, 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转 动电机, 使得本发明所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在实际使用中, 能够实现静音工作, 既保 证了所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具有高效的蒸汽消毒便携性, 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 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 (3) 本发明所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中, 针对报警器, 进一步设计采用为声音报 警器, 结合水浸传感器针对液位的检测, 判断加热板是否存在水, 由此实现更加直观、 更加 醒目的液位报警提示, 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实际蒸汽消毒过程的安全性, 体现了设计过程中 的人性化设计; (4) 本发明所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中, 针对控制模块, 进。

18、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 器, 并具体设计采用ARM处理器, 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的扩展需 求, 另一方面, 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所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 其中, 1. 杯体, 2. 饮水底板, 3. 活动底板, 4. 消毒底板, 5. 支架, 6. 控制模块, 7. 电源, 8. 加热板, 9. 转动电机, 10. 水浸传感器, 11. 报警器, 12. 控制按钮, 13. 套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7713613 A 4 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

19、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 如图1所示,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包括杯体1、 饮水底板2、 活 动底板3、 消毒底板4、 支架5、 套筒13和控制模块6, 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6相连接的电源7、 加 热板8、 转动电机9、 水浸传感器10、 报警器11、 控制按钮12; 电源7经过控制模块6分别为加热 板8、 转动电机9、 水浸传感器10、 报警器11、 控制按钮12进行供电; 其中, 转动电机9通过支架 5固定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 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所在直线过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 位置, 且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杯体1内底面相垂直, 以及转动电机。

20、9上驱动杆顶端 指向杯体1的顶部敞开口; 消毒底板4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等, 消毒底板4的中心位 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 该通孔的内径大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外径, 消毒底板4位 于杯体1内部、 并通过其上通孔活动套设于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上, 消毒底板4所在平面与杯 体1内底面相平行, 消毒底板4的边缘一周与杯体1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 套筒13两端敞 开、 且相互贯通, 套筒13的口径与消毒底板4上通孔的口径相等, 套筒13活动套设于转动电 机9上驱动杆上, 套筒13位置的高度高于消毒底板4位置的高度, 套筒13上其中一端的边缘 一周与消毒底板4上通孔的边缘相密封固定连接, 套筒1。

21、3上另一端的位置低于转动电机9上 驱动杆的顶端; 加热板8为封闭环形结构, 且加热板8的形状尺寸与消毒底板4的形状尺寸相 同, 加热板8固定设置于消毒底板4的上表面上; 水浸传感器10设置于杯体1内壁上、 紧邻加 热板8上表面的位置, 且水浸传感器10不与加热板8接触; 控制模块6、 电源7、 报警器11固定 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与消毒底板4之间; 控制按钮12设置于杯体1外侧面; 活动底板3的外径 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适应, 活动底板3位于杯体1内部, 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顶端与活动 底板3底面的中心位置相固定连接, 活动底板3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 活动底板3 随转动电机9上驱动杆的。

22、转动而转动; 饮水底板2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等, 饮水底板 2位于杯体1内部, 饮水底板2位于活动底板3的上表面上, 饮水底板2的边缘一周与杯体1的 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 且饮水底板2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 饮水底板2上设置镂空 结构, 且该镂空结构沿垂直于杯体1内底面、 并朝向杯体1内底面方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在加 热板8表面上; 活动底板3表面设置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彼此相同的镂空结构, 活动底板 3在转动电机9控制下, 紧贴饮水底板2下表面发生相对转动, 通过活动底板3上镂空结构位 置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位置的彼此相对或彼此错位, 实现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 板3下部区。

23、域之间的连通或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 针对现有水 杯结构进行改进, 在杯体1内底部, 设计引入全新机电蒸汽消毒一体化机构, 基于转动电机9 对活动底板3的智能转动控制, 针对表面均镂空结构设计的饮水底板2与活动底板3实现相 对转动, 连通或分离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 再通过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 所设计基于消毒底板4的加热板8结构, 针对由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向下穿过活动底板3、 流 向加热板8表面的水实现加热操作, 加热所产生的蒸汽经饮水底板2与活动底板3彼此相对 的镂空结构流动, 实现针对杯体1内部的蒸汽消毒, 在具有饮水基础功能的同时, 能够便捷 实。

24、现消毒操作。 0014 基于上述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技术方案基础之上,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计了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7713613 A 5 如下优选技术方案: 针对转动电机9, 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转动电机, 使得本发明所设计蒸 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在实际使用中, 能够实现静音工作, 既保证了所设计蒸汽消毒一体化 饮水杯具有高效的蒸汽消毒便携性, 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体现了 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 针对报警器11, 进一步设计采用为声音报警器, 结合水浸传感器 10针对液位的检测, 判断加热板8是否存在水, 由此实现更加直观、 更加醒目的液位报警提 示,。

25、 进一步有效提高了实际蒸汽消毒过程的安全性, 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 针对 控制模块6, 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处理器, 并具体设计采用ARM处理器, 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 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的扩展需求, 另一方面, 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0015 本发明设计的蒸汽消毒一体化饮水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 具体包括杯体1、 饮水 底板2、 活动底板3、 消毒底板4、 支架5、 套筒13和ARM处理器, 以及分别与ARM处理器相连接的 电源7、 加热板8、 无刷转动电机、 水浸传感器10、 声音报警器、 控制按钮12; 电源7经过ARM处 理器分别为加热板8、 无刷转动电机、 。

26、水浸传感器10、 声音报警器、 控制按钮12进行供电; 其 中, 无刷转动电机通过支架5固定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 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 所在直线过杯体1内底面的中心位置, 且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所在直线与杯体1内底面相 垂直, 以及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顶端指向杯体1的顶部敞开口; 消毒底板4的外径与杯体1 杯身的内径相等, 消毒底板4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 该通孔的内径大于无刷 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外径, 消毒底板4位于杯体1内部、 并通过其上通孔活动套设于无刷转 动电机上驱动杆上, 消毒底板4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 消毒底板4的边缘一周与杯 体1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

27、接; 套筒13两端敞开、 且相互贯通, 套筒13的口径与消毒底板4上通 孔的口径相等, 套筒13活动套设于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上, 套筒13位置的高度高于消毒 底板4位置的高度, 套筒13上其中一端的边缘一周与消毒底板4上通孔的边缘相密封固定连 接, 套筒13上另一端的位置低于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顶端; 加热板8为封闭环形结构, 且加热板8的形状尺寸与消毒底板4的形状尺寸相同, 加热板8固定设置于消毒底板4的上表 面上; 水浸传感器10设置于杯体1内壁上、 紧邻加热板8上表面的位置, 且水浸传感器10不与 加热板8接触; ARM处理器、 电源7、 声音报警器固定设置于杯体1内底面与消毒底板4。

28、之间; 控 制按钮12设置于杯体1外侧面; 活动底板3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适应, 活动底板3位 于杯体1内部, 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顶端与活动底板3底面的中心位置相固定连接, 活 动底板3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 活动底板3随无刷转动电机上驱动杆的转动而转 动; 饮水底板2的外径与杯体1杯身的内径相等, 饮水底板2位于杯体1内部, 饮水底板2位于 活动底板3的上表面上, 饮水底板2的边缘一周与杯体1的内壁相密封固定连接, 且饮水底板 2所在平面与杯体1内底面相平行, 饮水底板2上设置镂空结构, 且该镂空结构沿垂直于杯体 1内底面、 并朝向杯体1内底面方向上的投影全部落在加热板8表。

29、面上; 活动底板3表面设置 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彼此相同的镂空结构, 活动底板3在无刷转动电机控制下, 紧贴饮 水底板2下表面发生相对转动, 通过活动底板3上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2上镂空结构位 置的彼此相对或彼此错位, 实现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之间的连通或分 离。 实际生活中, 初始化状态即为饮水状态, 此时, 活动底板3上的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 2上的镂空结构位置彼此错位, 即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之间彼此分离, 则使用者即可向杯体1内注入水, 所注入的水位于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 则使用者以水杯的 方式进行使用; 当使用者需要针对所设计饮水杯进行蒸汽消。

30、毒时, 则使用者在杯体1内、 饮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7713613 A 6 水底板2上部区域留有一定量的水, 并且使用者随即触碰设计设置于杯体1外侧面的控制按 钮12, 由控制按钮12向ARM处理器发送消毒工作命令, ARM处理器在接收到消毒工作命令后, 首先控制无刷转动电机工作, 控制活动底板3转动, 使得活动底板3上的镂空结构位置与饮 水底板2上的镂空结构位置彼此相对, 则杯体1内、 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留有的水就会穿过活 动底板3与饮水底板2彼此相对的镂空结构, 流向消毒底板4的加热板8上, 然后ARM处理器随 即控制加热板8工作, 则加热板8上的水, 在加热板8的加热。

31、下产生蒸汽, 所产生的蒸汽不断 向上升, 并穿过活动底板3与饮水底板2彼此相对的镂空结构, 进入杯体1内饮水底板2上部 区域, 如此, 蒸汽不断生成, 并充斥着整个杯体1内部, 由此实现针对杯体1内的蒸汽消毒; 在 蒸汽消毒的过程中, 随着蒸汽的产生, 加热板8上的水也会变得越来越少, 实时工作的水浸 传感器10, 实时检测获得水浸检测结果, 并上传至ARM处理器当中, 由ARM处理器针对所接收 到的水浸检测结果进行判断控制, 其中, 若根据水浸检测结果, 判断此时水浸传感器10被水 浸没, 即加热板8上还存在足够的水, 能够继续加热产生蒸汽消毒, 则ARM处理器不做任何进 一步处理操作; 若。

32、根据水浸检测结果, 判断此时水浸传感器10未被水浸没, 即加热板8上没 有足够的水, 无法继续加热产生蒸汽消毒, 则ARM处理器随即一方面控制与之相连接的声音 报警器工作, 通知使用者需要加水消毒, 同时, 另一方面ARM处理器随即控制加热板8停止工 作, 待根据水浸检测结果, 判断水浸传感器10被水浸没, 加热板8上还存在足够的水, 能够继 续加热产生蒸汽消毒, 则ARM处理器重新控制加热板8工作, 针对其表面的水进行加热; 相对 上述蒸汽消毒过程中, 若消毒结束, 或者中途使用者需要终止消毒过程, 则由使用者再一次 触碰设计设置于杯体1外侧面的控制按钮12, 由控制按钮12向ARM处理器发。

33、送停止工作命 令, 则ARM处理器根据所接收到的停止工作命令, 随即控制加热板8停止工作, 同时, 控制无 刷转动电机工作, 控制活动底板3转动, 使得活动底板3上的镂空结构位置与饮水底板2上的 镂空结构位置彼此错位, 即饮水底板2上部区域与活动底板3下部区域之间彼此分离, 即恢 复到了初始化状态, 则使用者即可以水杯的方式进行使用。 001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 方式, 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 做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7713613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8 CN 107713613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