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46591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1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41690.3

申请日:

20120509

公开号:

CN102640977B

公开日:

201406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4B3/10

主分类号:

A24B3/10

申请人:

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

发明人:

周锋,杨中义,李永亮,胡志明,李丽,杨继洪,姜吉飞,刘莉莉,李义强,杨金广,段燕平

地址:

678000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正阳北路186号

优先权:

CN201210141690A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代理人:

姜开侠;姬介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包括烟叶采收、编杆装烟、脱水烘烤、凋萎烘烤、干叶烘烤、干叶复烤、筋脉复烤。根据烟叶成熟顺序,依次人工采收,随熟随采,分类烘烤;以1℃/h升温速率加热脱水烘烤,再以1℃/2h的速度升温凋萎烘烤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既而经过干叶烘烤、复烤、筋脉复烤后得到有机烤烟。本发明方法从烟叶采收开始工艺控制,以“慢升温,长保温”程序升温工作模式进行烟叶烘烤,把握采收时机,控制编杆密度、各烘烤工序的温湿度以及工序转换时机,烤制出的烟叶充分保留了有机烟叶的优良品质,提高了优质烟叶的产率高。本发明工艺简便,稳定可靠且易于操控,不仅降低了有机烟叶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包括烟叶采收、编杆装烟、脱水烘烤、凋萎烘烤、干叶烘烤、干叶复烤、筋脉复烤,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序:A、烟叶采收:根据烟叶成熟顺序,依次进行人工采收,随熟随采,分次用麻片包被,备烤;B、编竿装烟:按同竿同质的原则,将叶片按生长部位分类编烟绳绑缚编杆,编杆密度为30~40把/米杆,2片/把,并将不同部位烟叶分别装入不同烤房内分三层挂杆装入烤房; C、脱水烘烤:烟叶装好后关闭烤房的进风洞和排气窗,点火加热,按程序控制分步脱水烘拷,即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3~34℃,稳温1~2h,再将温度升到36~38℃,湿球温度控制在35~36℃,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顶层烟叶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为止;D、凋萎烘烤:脱水烘烤后,再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0~42℃,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压火稳温,通过进风洞和排气窗的开闭控制温湿度,促使烟叶充分失水、凋萎、变软,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若为下部烟叶会变到9成黄,若为上部烟叶会变到黄片青筋,并达到达勾尖状态; E、干叶烘烤:继续以1℃/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6~48℃,压火稳温8~24h,加强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36~38℃,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并开始卷边、打筒; F、干叶复烤:继续以1℃/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2~54℃,湿球控制在39~40℃,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为止;G、筋脉复烤:继续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65~68℃,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湿球温度40~42℃,稳温,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再保温1~2h后通风降温,取出烘烤好的烟叶储存;所述的下部烟叶,装烟密度小,变黄温度比正常变黄温度高2℃,湿度可比正常低2~3℃,达到6成黄就可以开始逐步排湿,边变黄边排湿,切忌全黄后才排湿,同时尽量减少前期烘烤时间,防止烟叶发黑和过度偏薄;所述的上部烟叶,最后4~6片完全成熟后,一次性带茎采收,带茎挂杆烘烤,装烟密度大,变黄温度比正常变黄温度低1~2℃,尽量保湿变黄并延长变黄时间,达到9成黄才开始排湿,在45~48℃延长变黄时间8个小时,54℃延长变黄时间12个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B工序的装烟密度为上下各层装烟量基本相同,常规烤房竿距15~20cm,密集烤房竿距8~12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D工序控制温湿度,即通过进风洞和排气窗的开闭进行排湿,若为下部烟叶烘烤达到6成黄开始逐步排湿,边变黄边排湿;若为上部烟叶达到9成黄时开始排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D工序的排湿要依据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差进行通风排湿,以湿调温,控制湿球温度不超过38℃,避免光滑叶的产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E工序要保证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不超过38℃,防止烟叶变为褐色或蒸片、挂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F工序的升温速率不高于以1℃/2h,延长升温时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其特征是:所述G工序中湿球温度不能超过42℃,以防出现烤红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烘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艺简便并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和消费品的安全性,有机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有机烟叶生产,并已成为烟草业特色发展和必经之路。因此,改进烟叶生产技术,降低烟叶中外来物质危害,提高烟叶安全性,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满足卷烟工业对烟叶质量的要求,走绿色、生态、安全、优质的发展思路,是当前烟叶生产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烘烤是决定烟叶可用性的最终环节,是将烤烟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性状充分显露和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我国目前烟叶生产水平下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甚至成了增强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的制约因素。

有机烟叶系从生产田间获得的优质烟草叶片,如果没有科学的烘烤调制过程与之配合,也很难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优质烤烟,开发一种针对有机烟叶的烘烤方法是有机烟叶生产,提高烟叶品质的必然要求,是绿色生态烟草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稳定可靠,操作流程简便,烤制的有机烟叶品质好,优质烟产出率高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烟叶采收、编杆装烟、脱水烘烤、凋萎烘烤、干叶烘烤、干叶复烤、筋脉复烤,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序:

A、烟叶采收:根据烟叶成熟顺序,依次进行人工采收,随熟随采,分次用麻片包被,备烤;

B、编竿装烟:按同竿同质的原则,将叶片按生长部位分类编烟绳绑缚编杆,编杆密度为30~40把/米杆,2片/把,并将不同部位烟叶分别装入不同烤房内分三层挂杆装入烤房;

C、脱水烘烤:烟叶装好后关闭烤房的进风洞和排气窗,点火加热,按程序控制分步脱水烘拷,即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3~34℃,稳温1~2h,再将温度升到36~38℃,湿球温度控制在35~36℃,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顶层烟叶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为止;

D、凋萎烘烤:脱水烘烤后,再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0~42℃,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压火稳温,通过进风洞和排气窗的开闭控制温湿度,促使烟叶充分失水、凋萎、变软,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若为下部烟叶会变到9成黄,若为上部烟叶会变到黄片青筋,并达到达勾尖状态; 

E、干叶烘烤:继续以1℃/2~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6~48℃,压火稳温8~24h,加强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36~38℃,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并开始卷边、打筒; 

F、干叶复烤:继续以1℃/2~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2~54℃,湿球控制在39~40℃,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为止;

G、筋脉复烤:继续以1℃/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65~68℃,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湿球温度40~42℃,稳温,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再保温1~2h后通风降温,取出烘烤好的烟叶储存。

本发明方法从烟叶采收开始工艺控制,以“慢升温,长保温”程序升温工作模式进行烟叶烘烤,把握采收时机,控制编杆密度、各烘烤工序的温湿度以及工序转换时机,烤制出的烟叶充分保留了有机烟叶的优良品质,提高了优质烟叶的产率高。本发明工艺简便,稳定可靠且易于操控,不仅降低了有机烟叶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方法采取程序升温控制流程对有机烟叶进行烘烤,从烟叶采收即开始进行工艺控制,根据烟叶的成熟情况,边成熟边采收,随采随烤,以便有效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生产更多的优质烟。所述工序包括烟叶采收、编杆装烟、脱水烘烤、凋萎烘烤、干叶烘烤、干叶复烤、筋脉复烤,即:

所述烟叶采收是根据烟叶叶片成熟的先后顺序,成熟落黄后分次人工采收,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备烤;上部最后4~6片烟叶完全成熟后一次性带茎采收。

所述的编竿装烟按同竿同质的原则,将叶片按生长部位分类编烟绳绑缚编杆编杆密度为30~40把/米杆,2片/把,并将不同部位烟叶分别装入不同烤房内分三层挂杆装入烤房;装烟密度为上下各层装烟量基本相同,常规烤房竿距15~20cm,密集烤房竿距8~12cm。对于下部烟叶,装烟稍稀;上部烟叶,装烟稍密。

烟叶装好后关闭烤房的进风洞和排气窗,点火加热,进入脱水烘烤工序,按程序控制分步脱水烘烤,即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3~34℃,稳温1~2h,再将温度升到36~38℃,湿球温度控制在35~36℃,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顶层烟叶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为止;

所述的凋萎烘烤是继脱水烘烤后,再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0~42℃,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压火稳温,通过进风洞和排气窗的开闭控制温湿度,促使烟叶充分失水、凋萎、变软,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若为下部烟叶会变到9成黄,若为上部烟叶会变到黄片青筋,并达到达勾尖状态; 

所述凋萎烘烤的排湿要依据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差进行通风排湿,以湿调温,严防湿球温度偏高,以湿球温度不超过38℃,避免光滑叶的产生。

所述的干叶烘烤是继凋萎烘烤后,以1℃/2~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6~48℃,压火稳温8~24h,加强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36~38℃,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并开始卷边、打筒; 

所述干叶烘烤要求稳温8~12小时(24小时或稍长),加强通风排湿,湿球温度控制在36~38℃,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即黄片,黄筋;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只剩主、侧脉微带青。此工序是决定能否烤好烟的关键时期,一定要以湿调温,保证通风排湿状态良好,严格控制湿球温度不超过38℃。若通风排湿不良,造成湿球温度偏高,烟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就会发生棕色化反应,使烟叶由黄色变为褐色或蒸片、挂灰。

所述的干叶复烤是继干叶烘烤后,以1℃/2~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2~54℃,湿球控制在39~40℃,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为止;干叶复烤工序升温要慢,升温速率不高于以1℃/2h,延长升温时间,改变现有技术的快升温为本发明工艺的慢升温工作模式,有利于致香物质形成,对提高烟叶的香气有重要意义。

所述的筋脉复烤是继干叶复烤后,以1℃/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65~68℃,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湿球温度40~42℃,稳温,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再保温1~2h后通风降温,取出烘烤好的烟叶储存。湿球温度不能超过42℃,以防出现烤红烟。

对于下部烟叶,装烟密度适当小一些,变黄温度比正常变黄温度高2℃左右,湿度可比正常低2~3℃,达到6成黄就可以开始逐步排湿,边变黄边排湿,切忌全黄后才排湿,同时尽量减少前期烘烤时间,防止烟叶发黑和过度偏薄。

对于上部烟叶,在最后4—6片叶片完全成熟后,一次性带茎采收,带茎挂杆烘烤,装烟密度适当达一些,变黄温度比正常变黄温度低1~2℃左右,尽量保湿变黄并延长变黄时间,达到9成黄才开始排湿,在45~48℃延长变黄时间8个小时,54℃延长变黄时间12个小时。

实施例1

下部烟叶成熟落黄后依次人工采收,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按30把/米杆,2片/把,用棉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分三层装入密集烤房,烟杆距离12cm。

关闭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点火加热,即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4℃,稳温2h,再将温度升到38℃,湿球温度控制在36℃,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顶层烟叶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为止;再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2℃,湿球温度控制在38℃,调整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温湿度,促使烟叶充分失水、凋萎、变软,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烤房二层烟叶变到9成黄,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继续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8℃,压火稳温8h,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38℃,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并开始卷边、打筒;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4℃,湿球控制在40℃,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为止;以1℃/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68℃,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湿球温度42℃,稳温,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再保温1h后通风降温,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实施例2

下部烟叶成熟落黄后依次人工采收,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按40把/米杆,2片/把,用麻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分三层装入常规烤房,烟杆距离20cm。

关闭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点火加热,即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6℃,稳温2h,再将温度升到40℃,湿球温度控制在38℃,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顶层烟叶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为止;再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4℃,湿球温度控制在40℃,调整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温湿度,促使烟叶充分失水、凋萎、变软,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烤房二层烟叶变到9成黄,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继续以1℃/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0℃,压火稳温8h,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40℃,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并开始卷边、打筒;以1℃/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4℃,湿球控制在40℃,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为止;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68℃,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湿球温度42℃,稳温,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再保温2h后通风降温,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实施例3

中部烟叶成熟落黄后依次人工采收,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按35把/米杆,2片/把,用棉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分三层装入密集烤房,烟杆距离10cm。关闭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点火加热,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3℃,稳温1h,再将温度升到36℃,湿球温度控制在35℃,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顶层烟叶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为止;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0℃,湿球温度控制在37℃,控制温湿度,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继续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6℃,压火稳温12h,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36~38℃,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并开始卷边、打筒;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2℃,湿球控制在39℃,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为止;以1℃/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66℃,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湿球温度40℃,稳温,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再保温1h后通风降温,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实施例4

中部烟叶成熟落黄后依次人工采收,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按35把/米杆,2片/把,用麻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分三层装入常规烤房,烟杆距离18cm。关闭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点火加热,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4℃,稳温2h,再将温度升到38℃,湿球温度控制在36℃,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顶层烟叶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为止;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2℃,湿球温度控制在38℃,控制温湿度,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继续以1℃/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8℃,压火稳温24h,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38℃,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并开始卷边、打筒;以1℃/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4℃,湿球控制在40℃,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为止;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67℃,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湿球温度42℃,稳温,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再保温2h后通风降温,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实施例5

上部烟叶最后4~6片烟叶成熟后带茎一次采收,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按38把/米杆,2片/把,用棉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分三层装入密集烤房,烟杆距离8cm。关闭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点火加热,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1℃,稳温1h,再将温度升到34℃,湿球温度控制在33℃,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顶层烟叶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为止;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8℃,湿球温度控制在35℃,控制温湿度,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变到黄片青筋,并达到达勾尖状态;继续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4℃,压火稳温8h,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34℃,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并开始卷边、打筒;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2℃,湿球控制在39℃,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为止;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67℃,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湿球温度40℃,稳温,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再保温1h后通风降温,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实施例6

上部烟叶最后4~6片烟叶成熟后带茎一次采收,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按40把/米杆,2片/把,用麻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分三层装入常规烤房,烟杆距离15cm。关闭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点火加热,以1℃/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2℃,稳温2h,再将温度升到35℃,湿球温度控制在34℃,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二层烟叶失水、凋萎,叶片开始柔软变黄,顶层烟叶叶尖、叶缘先失水变软、变黄为止;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39℃,湿球温度控制在36℃,控制温湿度,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变到黄片青筋,并达到达勾尖状态;继续以1℃/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46℃,压火稳温24h,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36℃,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并开始卷边、打筒;以1℃/2~3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54℃,湿球控制在39℃,压火稳温,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叶片全干为止;以1℃/2h的速度升温,将干球温度升到68℃,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控制湿球温度40℃,稳温,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再保温2h后通风降温,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下面以云南保山市腾冲县明光麻栎烟区生产的有机烟叶为例说明有机烟叶烘烤对比试验,根据烟叶的成熟情况,边成熟边采收,采收利用卧式密集烤房,随采随烤,试验结果对比如下:

表1  本发明方法与常规烘烤方法烟叶烘烤效果比较

 

表1显示本发明烘烤方法对有机烟叶的变黄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中、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

表2 本发明方法与常规烘烤方法烟叶烘烤后外观质量比较

烘烤方式 成熟度 颜色 油分 身份 叶片结构 色度 常规烘烤方法 成熟 正黄至金黄 有 适中 疏松 中 本发明方法 成熟 金黄至橘黄 有 适中 疏松至尚疏松 中

表2显示本发明烘烤方法烘烤后烟叶颜色偏深,叶片结构变疏松,而其他外观质量二种方法差异不明显。

表3:本发明方法与常规烘烤方法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表3显示本发明烘烤方法的上等烟、中上等烟比例明显提高,均价较常规烘烤方式提高了0.7元/千克,亩产值较常规烘烤方式提高了近500元。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4097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18 CN 102640977 B (21)申请号 201210141690.3 (22)申请日 2012.05.09 A24B 3/10(2006.01) (73)专利权人 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 地址 678000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正阳北路 186 号 (72)发明人 周锋 杨中义 李永亮 胡志明 李丽 杨继洪 姜吉飞 刘莉莉 李义强 杨金广 段燕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 ( 特殊 普通合伙企业 ) 53116 代理人 姜开侠 姬介南 (54) 发明名称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

2、质的烘烤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 品质的烘烤方法, 包括烟叶采收、 编杆装烟、 脱水 烘烤、 凋萎烘烤、 干叶烘烤、 干叶复烤、 筋脉复烤。 根据烟叶成熟顺序, 依次人工采收, 随熟随采, 分 类烘烤 ; 以 1 /h 升温速率加热脱水烘烤, 再以 1 /2h 的速度升温凋萎烘烤到烤房底层的烟叶 全部变黄, 既而经过干叶烘烤、 复烤、 筋脉复烤后 得到有机烤烟。本发明方法从烟叶采收开始工艺 控制, 以 “慢升温, 长保温” 程序升温工作模式进行 烟叶烘烤, 把握采收时机, 控制编杆密度、 各烘烤 工序的温湿度以及工序转换时机, 烤制出的烟叶 充分保留了有机烟叶。

3、的优良品质, 提高了优质烟 叶的产率高。 本发明工艺简便, 稳定可靠且易于操 控, 不仅降低了有机烟叶生产成本, 而且提高了经 济效益。 (51)Int.Cl. 审查员 曹智敏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640977 B CN 102640977 B 1/2 页 2 1.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包括烟叶采收、 编杆装烟、 脱水烘烤、 凋萎烘烤、 干叶烘烤、 干叶复烤、 筋脉复烤, 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序 : A、 烟叶采收 : 根据烟叶成熟顺序,。

4、 依次进行人工采收, 随熟随采, 分次用麻片包被, 备 烤 ; B、 编竿装烟 : 按同竿同质的原则, 将叶片按生长部位分类编烟绳绑缚编杆, 编杆密度为 3040把/米杆, 2片/把, 并将不同部位烟叶分别装入不同烤房内分三层挂杆装入烤房 ; C、 脱水烘烤 : 烟叶装好后关闭烤房的进风洞和排气窗, 点火加热, 按程序控制分步脱水 烘拷, 即以 1 /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33 34, 稳温 12h, 再将温度升到 36 38, 湿球温度控制在3536, 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 二层烟叶失水、 凋萎, 叶 片开始柔软变黄, 顶层烟叶叶尖、 叶缘先失水变软、 变黄为止 ; D。

5、、 凋萎烘烤 : 脱水烘烤后, 再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40 42, 湿球 温度控制在 37 38, 压火稳温, 通过进风洞和排气窗的开闭控制温湿度, 促使烟叶充分 失水、 凋萎、 变软, 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 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 ; 烤房二 层烟叶若为下部烟叶会变到 9 成黄, 若为上部烟叶会变到黄片青筋, 并达到达勾尖状态 ; E、 干叶烘烤 : 继续以 1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46 48, 压火稳温 8 24h, 加强通风排湿, 控制湿球温度在 36 38, 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 烤 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

6、筒状态, 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 并开始卷边、 打筒 ; F、 干叶复烤 : 继续以1/3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5254, 湿球控制在39 40, 压火稳温, 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 叶片全干为止 ; G、 筋脉复烤 : 继续以1/2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6568, 逐渐关小进风洞 和排气窗, 控制湿球温度 4042, 稳温, 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再保温 12h 后通风降温, 取 出烘烤好的烟叶储存 ; 所述的下部烟叶, 装烟密度小, 变黄温度比正常变黄温度高 2, 湿度可比正常低 2 3, 达到 6 成黄就可以开始逐步排湿, 边变黄边排湿, 切忌全黄后才排湿,。

7、 同时尽量减少前 期烘烤时间, 防止烟叶发黑和过度偏薄 ; 所述的上部烟叶, 最后 46 片完全成熟后, 一次性 带茎采收, 带茎挂杆烘烤, 装烟密度大, 变黄温度比正常变黄温度低 1 2, 尽量保湿变黄 并延长变黄时间, 达到9成黄才开始排湿, 在4548延长变黄时间8个小时, 54延长变 黄时间 12 个小时。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B 工 序的装烟密度为上下各层装烟量基本相同, 常规烤房竿距 15 20cm, 密集烤房竿距 8 12cm。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8、 D 工序控制温湿度, 即通过进风洞和排气窗的开闭进行排湿, 若为下部烟叶烘烤达到 6 成黄 开始逐步排湿, 边变黄边排湿 ; 若为上部烟叶达到 9 成黄时开始排湿。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D 工序的排湿要依据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差进行通风排湿, 以湿调温, 控制湿球温度不超过 38, 避免光滑叶的产生。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E 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40977 B 2 2/2 页 3 序要保证通风排湿, 控制湿球温度不超过 38, 防止烟叶变为褐色或。

9、蒸片、 挂灰。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的 F 工序的升温速率不高于以 1 /2h, 延长升温时间。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 G 工 序中湿球温度不能超过 42, 以防出现烤红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40977 B 3 1/6 页 4 一种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烟草烘烤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工艺简便并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 品质的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和消费品的安。

10、全性, 有机农业的发 展, 推动了有机烟叶生产, 并已成为烟草业特色发展和必经之路。 因此, 改进烟叶生产技术, 降低烟叶中外来物质危害, 提高烟叶安全性, 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 满足卷烟工业对烟叶质 量的要求, 走绿色、 生态、 安全、 优质的发展思路, 是当前烟叶生产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烘烤是决定烟叶可用性的最终环节, 是将烤烟在全部农艺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性状充 分显露和发挥出来, 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 也是我国目前烟叶生产水平下 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甚至成了增强烟叶内在和外观品质的制约因素。 0003 有机烟叶系从生产田间获得的优质烟草叶片, 如果没有科学的烘烤调制。

11、过程与之 配合, 也很难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优质烤烟, 开发一种针对有机烟叶的烘烤方法是有机烟 叶生产, 提高烟叶品质的必然要求, 是绿色生态烟草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关键技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稳定可靠, 操作流程简便, 烤制的有机烟叶品质 好, 优质烟产出率高的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叶品质的烘烤方法。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烟叶采收、 编杆装烟、 脱水烘烤、 凋萎烘烤、 干叶 烘烤、 干叶复烤、 筋脉复烤, 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序 : 0006 A、 烟叶采收 : 根据烟叶成熟顺序, 依次进行人工采收, 随熟随采, 分次用麻片包被, 备烤 。

12、; 0007 B、 编竿装烟 : 按同竿同质的原则, 将叶片按生长部位分类编烟绳绑缚编杆, 编杆密 度为 30 40 把 / 米杆, 2 片 / 把, 并将不同部位烟叶分别装入不同烤房内分三层挂杆装入 烤房 ; 0008 C、 脱水烘烤 : 烟叶装好后关闭烤房的进风洞和排气窗, 点火加热, 按程序控制分步 脱水烘拷, 即以 1 /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33 34, 稳温 12h, 再将温度升到 3638, 湿球温度控制在3536, 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34成黄, 二层烟叶失水、 凋 萎, 叶片开始柔软变黄, 顶层烟叶叶尖、 叶缘先失水变软、 变黄为止 ; 0009 D、 凋萎烘烤 。

13、: 脱水烘烤后, 再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40 42, 湿球温度控制在 37 38, 压火稳温, 通过进风洞和排气窗的开闭控制温湿度, 促使烟叶 充分失水、 凋萎、 变软, 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 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 ; 烤 房二层烟叶若为下部烟叶会变到 9 成黄, 若为上部烟叶会变到黄片青筋, 并达到达勾尖状 态 ; 0010 E、 干叶烘烤 : 继续以 1 /2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46 48, 压火稳 说 明 书 CN 102640977 B 4 2/6 页 5 温 8 24h, 加强通风排湿, 控制湿球温度在 36 38, 至烤房。

14、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 态, 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 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910成黄, 并开始 卷边、 打筒 ; 0011 F、 干叶复烤 : 继续以 1 /2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52 54, 湿球控 制在 39 40, 压火稳温, 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 叶片全干为止 ; 0012 G、 筋脉复烤 : 继续以 1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65 68, 逐渐关 小进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湿球温度 4042, 稳温, 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再保温 12h 后通 风降温, 取出烘烤好的烟叶储存。 0013 本发明方法从烟叶采收开始工艺控制,。

15、 以 “慢升温, 长保温” 程序升温工作模式进 行烟叶烘烤, 把握采收时机, 控制编杆密度、 各烘烤工序的温湿度以及工序转换时机, 烤制 出的烟叶充分保留了有机烟叶的优良品质, 提高了优质烟叶的产率高。 本发明工艺简便, 稳 定可靠且易于操控, 不仅降低了有机烟叶生产成本, 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5 本发明方法采取程序升温控制流程对有机烟叶进行烘烤, 从烟叶采收即开始进行 工艺控制, 根据烟叶的成熟情况, 边成熟边采收, 随采随。

16、烤, 以便有效能够有效保持有机烟 叶品质, 生产更多的优质烟。所述工序包括烟叶采收、 编杆装烟、 脱水烘烤、 凋萎烘烤、 干叶 烘烤、 干叶复烤、 筋脉复烤, 即 : 0016 所述烟叶采收是根据烟叶叶片成熟的先后顺序, 成熟落黄后分次人工采收, 采收 后烟叶用麻片包被, 备烤 ; 上部最后 46 片烟叶完全成熟后一次性带茎采收。 0017 所述的编竿装烟按同竿同质的原则, 将叶片按生长部位分类编烟绳绑缚编杆编杆 密度为3040把/米杆, 2片/把, 并将不同部位烟叶分别装入不同烤房内分三层挂杆装入 烤房 ; 装烟密度为上下各层装烟量基本相同, 常规烤房竿距 15 20cm, 密集烤房竿距 8。

17、 12cm。对于下部烟叶, 装烟稍稀 ; 上部烟叶, 装烟稍密。 0018 烟叶装好后关闭烤房的进风洞和排气窗, 点火加热, 进入脱水烘烤工序, 按程序控 制分步脱水烘烤, 即以1/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3334, 稳温12h, 再将温度 升到 36 38, 湿球温度控制在 3536, 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 3 4 成黄, 二层烟叶失 水、 凋萎, 叶片开始柔软变黄, 顶层烟叶叶尖、 叶缘先失水变软、 变黄为止 ; 0019 所述的凋萎烘烤是继脱水烘烤后, 再以1/2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40 42, 湿球温度控制在 37 38, 压火稳温, 通过进风洞和排气窗的开闭控制温湿度。

18、, 促使 烟叶充分失水、 凋萎、 变软, 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 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 态 ; 烤房二层烟叶若为下部烟叶会变到 9 成黄, 若为上部烟叶会变到黄片青筋, 并达到达勾 尖状态 ; 0020 所述凋萎烘烤的排湿要依据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差进行通风排湿, 以湿调温, 严 防湿球温度偏高, 以湿球温度不超过 38, 避免光滑叶的产生。 0021 所述的干叶烘烤是继凋萎烘烤后, 以 1 /2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46 48, 压火稳温 8 24h, 加强通风排湿, 控制湿球温度在 36 38, 至烤房底层烟叶 说 明 书 CN 102640977 B 5 3/6。

19、 页 6 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 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 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 9 10 成黄, 并开始卷边、 打筒 ; 0022 所述干叶烘烤要求稳温 8 12 小时 (24 小时或稍长) , 加强通风排湿, 湿球温度控 制在 36 38, 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即黄片, 黄筋 ; 顶层烟叶变黄达 9 10 成黄, 只剩主、 侧 脉微带青。此工序是决定能否烤好烟的关键时期, 一定要以湿调温, 保证通风排湿状态良 好, 严格控制湿球温度不超过38。 若通风排湿不良, 造成湿球温度偏高, 烟叶在高温、 高湿 条件下, 就会发生棕色化反应, 使烟叶由黄色变为褐色或蒸片、 挂灰。 0023 。

20、所述的干叶复烤是继干叶烘烤后, 以 1 /2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52 54, 湿球控制在 39 40, 压火稳温, 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 叶片全干为 止 ; 干叶复烤工序升温要慢, 升温速率不高于以 1 /2h, 延长升温时间, 改变现有技术的快 升温为本发明工艺的慢升温工作模式, 有利于致香物质形成, 对提高烟叶的香气有重要意 义。 0024 所述的筋脉复烤是继干叶复烤后, 以 1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65 68, 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湿球温度 4042, 稳温, 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再保温 12h 后通风降温, 取出烘烤好的烟叶储。

21、存。湿球温度不能超过 42, 以防出现烤红 烟。 0025 对于下部烟叶, 装烟密度适当小一些, 变黄温度比正常变黄温度高 2左右, 湿度 可比正常低 2 3, 达到 6 成黄就可以开始逐步排湿, 边变黄边排湿, 切忌全黄后才排湿, 同时尽量减少前期烘烤时间, 防止烟叶发黑和过度偏薄。 0026 对于上部烟叶, 在最后 46 片叶片完全成熟后, 一次性带茎采收, 带茎挂杆烘烤, 装烟密度适当达一些, 变黄温度比正常变黄温度低 1 2左右, 尽量保湿变黄并延长变黄 时间, 达到 9 成黄才开始排湿, 在 45 48延长变黄时间 8 个小时, 54延长变黄时间 12 个小时。 0027 实施例 1。

22、 0028 下部烟叶成熟落黄后依次人工采收, 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 ; 按 30 把 / 米杆, 2 片 / 把, 用棉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 分三层装入密集烤房, 烟杆距离 12cm。 0029 关闭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 点火加热, 即以 1 /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34, 稳温 2h, 再将温度升到 38, 湿球温度控制在 36, 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 3 4 成 黄, 二层烟叶失水、 凋萎, 叶片开始柔软变黄, 顶层烟叶叶尖、 叶缘先失水变软、 变黄为止 ; 再 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42, 湿球温度控制在 38, 调整进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温湿度, 。

23、促使烟叶充分失水、 凋萎、 变软, 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 烤房 二层烟叶变到 9 成黄, 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 ; 继续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 球温度升到 48, 压火稳温 8h, 通风排湿, 控制湿球温度在 38, 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 大卷筒状态, 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 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 9 10 成 黄, 并开始卷边、 打筒 ; 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54, 湿球控制在 40, 压 火稳温, 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 叶片全干为止 ; 以 1 /1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 升到 68, 逐渐关小进。

24、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湿球温度 42, 稳温, 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再 保温 1h 后通风降温, 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0030 实施例 2 说 明 书 CN 102640977 B 6 4/6 页 7 0031 下部烟叶成熟落黄后依次人工采收, 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 ; 按 40 把 / 米杆, 2 片 / 把, 用麻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 分三层装入常规烤房, 烟杆距离 20cm。 0032 关闭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 点火加热, 即以 1 /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36, 稳温 2h, 再将温度升到 40, 湿球温度控制在 38, 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 3 4 成 黄, 二层。

25、烟叶失水、 凋萎, 叶片开始柔软变黄, 顶层烟叶叶尖、 叶缘先失水变软、 变黄为止 ; 再 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44, 湿球温度控制在 40, 调整进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温湿度, 促使烟叶充分失水、 凋萎、 变软, 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变黄, 烤房 二层烟叶变到 9 成黄, 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 ; 继续以 1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 球温度升到 50, 压火稳温 8h, 通风排湿, 控制湿球温度在 40, 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 大卷筒状态, 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 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 9 10 成 黄, 并开始卷边、 打筒 ;。

26、 以 1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54, 湿球控制在 40, 压 火稳温, 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 叶片全干为止 ; 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 升到 68, 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湿球温度 42, 稳温, 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再 保温 2h 后通风降温, 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0033 实施例 3 0034 中部烟叶成熟落黄后依次人工采收, 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 ; 按 35 把 / 米杆, 2 片 / 把, 用棉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 分三层装入密集烤房, 烟杆距离 10cm。关闭烤房进风 洞和排气窗, 点火加热, 以 1 /h 的速度升温,。

27、 将干球温度升到 33, 稳温 1h, 再将温度升 到 36, 湿球温度控制在 35, 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 3 4 成黄, 二层烟叶失水、 凋萎, 叶 片开始柔软变黄, 顶层烟叶叶尖、 叶缘先失水变软、 变黄为止 ; 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 球温度升到 40, 湿球温度控制在 37, 控制温湿度, 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 变黄, 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 ; 继续以1/2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46, 压火稳温12h, 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3638, 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 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 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 9 10 成。

28、黄, 并开始卷 边、 打筒 ; 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52, 湿球控制在 39, 压火稳温, 直到 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 叶片全干为止 ; 以1/1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66, 逐 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湿球温度 40, 稳温, 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再保温 1h 后通风 降温, 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0035 实施例 4 0036 中部烟叶成熟落黄后依次人工采收, 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 ; 按 35 把 / 米杆, 2 片 / 把, 用麻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 分三层装入常规烤房, 烟杆距离 18cm。关闭烤房进风 洞和排气窗, 点火加热, 以 。

29、1 /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34, 稳温 2h, 再将温度升 到 38, 湿球温度控制在 36, 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 3 4 成黄, 二层烟叶失水、 凋萎, 叶 片开始柔软变黄, 顶层烟叶叶尖、 叶缘先失水变软、 变黄为止 ; 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 球温度升到 42, 湿球温度控制在 38, 控制温湿度, 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叶全部 变黄, 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 ; 继续以1/3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48, 压火稳温 24h, 通风排湿控制湿球温度在 38, 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 烤房 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筒状态, 烤房顶层。

30、烟叶变黄达910成黄, 并开始卷边、 打 筒 ; 以 1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54, 湿球控制在 40, 压火稳温, 直到全炉烟 说 明 书 CN 102640977 B 7 5/6 页 8 叶达到大卷筒状态, 叶片全干为止 ; 以1/2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67, 逐渐关小 进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湿球温度 42, 稳温, 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再保温 2h 后通风降温, 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0037 实施例 5 0038 上部烟叶最后 46 片烟叶成熟后带茎一次采收, 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 ; 按 38 把 / 米杆, 2 片 / 把, 用棉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

31、上, 分三层装入密集烤房, 烟杆距离 8cm。关 闭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 点火加热, 以 1 /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31, 稳温 1h, 再将温度升到 34, 湿球温度控制在 33, 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 3 4 成黄, 二层烟叶失 水、 凋萎, 叶片开始柔软变黄, 顶层烟叶叶尖、 叶缘先失水变软、 变黄为止 ; 以 1 /2h 的速度 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38, 湿球温度控制在 35, 控制温湿度, 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 烟叶全部变黄, 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 ; 烤房二层烟叶变到黄片青筋, 并达到达勾 尖状态 ; 继续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

32、44, 压火稳温 8h, 通风排湿控制湿 球温度在 34, 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 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 卷筒状态, 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 9 10 成黄, 并开始卷边、 打筒 ; 以 1 /2h 的速度升温, 将 干球温度升到 52, 湿球控制在 39, 压火稳温, 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 叶片全干 为止 ; 以 1 /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67, 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湿球温 度 40, 稳温, 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再保温 1h 后通风降温, 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0039 实施例 6 0040 上部烟叶最后 46 片烟叶成熟后带茎一次采收。

33、, 采收后烟叶用麻片包被 ; 按 40 把 /米杆, 2片/把, 用麻质编烟绳绑缚在挂烟杆上, 分三层装入常规烤房, 烟杆距离15cm。 关闭 烤房进风洞和排气窗, 点火加热, 以1/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32, 稳温2h, 再将 温度升到 35, 湿球温度控制在 34, 至底层烟叶变黄达到了 3 4 成黄, 二层烟叶失水、 凋萎, 叶片开始柔软变黄, 顶层烟叶叶尖、 叶缘先失水变软、 变黄为止 ; 以 1 /2h 的速度升 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39, 湿球温度控制在 36, 控制温湿度, 压火稳温直到烤房底层的烟 叶全部变黄, 并失水达勾尖卷边至小卷筒状态 ; 烤房二层烟叶变到黄片。

34、青筋, 并达到达勾尖 状态 ; 继续以 1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46, 压火稳温 24h, 通风排湿控制湿球 温度在 36, 至烤房底层烟叶失水达到大卷筒状态, 烤房二层烟叶全部变黄并失水达小卷 筒状态, 烤房顶层烟叶变黄达 9 10 成黄, 并开始卷边、 打筒 ; 以 1 /2 3h 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 54, 湿球控制在 39, 压火稳温, 直到全炉烟叶达到大卷筒状态, 叶片全 干为止 ; 以1/2h的速度升温, 将干球温度升到68, 逐渐关小进风洞和排气窗, 控制湿球 温度 40, 稳温, 直到主脉全干后停火, 再保温 2h 后通风降温, 得到高品质的有机烟叶。

35、。 0041 下面以云南保山市腾冲县明光麻栎烟区生产的有机烟叶为例说明有机烟叶烘烤 对比试验, 根据烟叶的成熟情况, 边成熟边采收, 采收利用卧式密集烤房, 随采随烤, 试验结 果对比如下 : 0042 表 1 本发明方法与常规烘烤方法烟叶烘烤效果比较 0043 说 明 书 CN 102640977 B 8 6/6 页 9 0044 表 1 显示本发明烘烤方法对有机烟叶的变黄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能有效地提 高中、 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 0045 表 2 本发明方法与常规烘烤方法烟叶烘烤后外观质量比较 0046 烘烤方式成熟度 颜色油分 身份 叶片结构色度 常规烘烤方法成熟正黄至金黄有适中 疏松中 本发明方法成熟金黄至橘黄有适中 疏松至尚疏松中 0047 表 2 显示本发明烘烤方法烘烤后烟叶颜色偏深, 叶片结构变疏松, 而其他外观质 量二种方法差异不明显。 0048 表 3 : 本发明方法与常规烘烤方法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0049 0050 表 3 显示本发明烘烤方法的上等烟、 中上等烟比例明显提高, 均价较常规烘烤方 式提高了 0.7 元 / 千克, 亩产值较常规烘烤方式提高了近 500 元。 说 明 书 CN 102640977 B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烟草;雪茄烟;纸烟;吸烟者用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