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蓄水结构.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4441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5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19421.5

申请日:

2013.12.24

公开号:

CN104727380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B 3/02申请日:20131224|||公开

IPC分类号:

E03B3/02; E04D13/04

主分类号:

E03B3/02

申请人:

天津市云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崔金中; 张瑞清

地址:

300000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五经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顶蓄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为平面,顶面为凹形面,在顶面的最低处设有漏水孔,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设有多个连通左、右两侧面的通孔,且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用于密封通孔的刚性防水密封,所有通孔通过两个平行的PVC管连通,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还设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穿过刚性防水密封伸出钢筋混凝土楼板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楼板负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楼顶蓄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1),其特征在于,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为平面,顶面为凹形面,在顶面的最低处设有 漏水孔(2),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设有多个连通左、右两侧面的通孔(3), 且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用于密封通孔的刚性防水密 封(4),所有通孔通过两个平行的PVC管(5)连通,钢筋混凝土楼 板内还设有导水管(6),且导水管穿过刚性防水密封伸出钢筋混凝土 楼板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 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上覆盖有刚性防水(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 管的结构是在PVC管(11)内充满吸水毛毡(8),且吸水毛毡内包裹 有铜线(9)。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顶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 混凝土楼板的侧面上都设有沟槽(10)。

说明书

楼顶蓄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顶结构改进领域,特别是一种楼顶蓄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国内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城市建筑把一片片绿地变成了 水泥森林,人们只知向自然索取,却不向自然作出生态补偿,光秃秃的 屋顶不仅不滞纳飘落的灰尘,反而成为灰尘源地,一刮风又满天飞。屋 顶防水层大部分是沥青类和橡塑类,吸热后会挥发有毒有害气体,有损 人们的健康,它也是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的一个原因,怎样利用屋顶,让 它变害为利。根据建筑的荷载的大小,栽上不同的植物,适果种果,适 草种草,不但节省城市中寸土寸金的土地,也能为大家带来生态效益, 节能效益,环保效益。然而屋顶绿化目前也存在着难题,如果靠铺设自 动滴灌设施不仅成本巨大,而且滴灌管容易堵塞,寿命短,城市中本来 严重缺水,用自来水浇灌植物确实有点浪费,本发明方法主要是解决此 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楼顶蓄水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楼顶蓄水结构,包括钢 筋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为平面,顶面为凹形面,在顶 面的最低处设有漏水孔,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设有多个连通左、右两侧 面的通孔,且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用于密封通孔的 刚性防水密封,所有通孔通过两个平行的PVC管连通,钢筋混凝土楼 板内还设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穿过刚性防水密封伸出钢筋混凝土楼板 外。
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上覆盖有刚性防水。
所述导水管的结构是在PVC内充满吸水毛毡,且吸水毛毡内包裹 有铜线,吸水毛毡可对钢筋混凝土楼板内的存水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 当吸水毛毡内杂物达到饱和时,可直接将导水管抽出重新更换,抽出 来的导水管也可以重新进行清洗后继续使用。
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侧面上都设有沟槽,沟槽有两个,分别位 于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前后两侧。
所述PVC管的直径为2cm。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楼顶蓄水结构,可以有效存储楼顶 积水,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减轻了楼板的负担,保证了楼房 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楼顶蓄水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楼顶蓄水结构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楼顶蓄水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楼顶蓄水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导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楼板;2、漏水孔;3、通孔;4、刚性防水密封; 5、PVC管;6、导水管;7、刚性防水;8、吸水毛毡;9、铜线;10、 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是本发明所述楼顶 蓄水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楼顶蓄水结构的左视图,图4 是本发明所述楼顶蓄水结构的立体图,如图所示,一种楼顶蓄水结构, 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1,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为平面,顶面为凹形面, 在顶面的最低处设有漏水孔2,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设有多个连通左、右 两侧面的通孔3,且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用于密封通 孔的刚性防水密封4,所有通孔通过两个平行的PVC管5连通,钢筋混 凝土楼板内还设有导水管6,且导水管穿过刚性防水密封伸出钢筋混凝 土楼板外,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上覆盖有 刚性防水7;所述导水管的结构是在PVC管11内充满吸水毛毡8,且 吸水毛毡内包裹有铜线9,如图5所示;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四个侧 面上都设有沟槽10。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是在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设有通孔,并将所有通 孔用PVC管连通形成一个可以蓄水的空间,在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左、 右两个侧面上设有刚性防水密封,让整个蓄水的空间处于不漏水状态。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顶面设为凹形面,在凹形面的最低点设有两个漏水 孔。当下雨时,雨水会沿着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凹形顶面汇集到最低点 的漏水孔处,进而流入钢筋混凝土内的蓄水空间中。导水管是在PVC 管内充满吸水毛毡,且吸水毛毡内包裹有铜线形成三层复合的管状结 构,且该导水管穿过刚性防水密封伸入钢筋混凝土的蓄水空间中,利 用虹吸原理,吸水毛毡可将蓄水空间内的水吸出。因此当钢筋混凝土 楼板内蓄水空间有雨水存在时,吸水毛毡就可以通过虹吸原理不停的 将钢筋混凝土楼板内的存水吸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前后两个侧面上 都设有沟槽,施工人员可直接将多块钢筋混凝土楼板通过沟槽拼接在 一起形成可蓄水的楼顶结构。
实施例1
一种楼顶蓄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 面为平面,顶面为凹形面,在顶面的最低处设有漏水孔,钢筋混凝土 楼板内设有多个连通左、右两侧面的通孔,且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左、 右两侧面上设有用于密封通孔的刚性防水密封,所有通孔通过两个平 行的PVC管连通,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还设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穿过刚 性防水密封伸出钢筋混凝土楼板外。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上覆 盖有刚性防水;所述导水管的结构是在PVC内充满吸水毛毡,且吸水 毛毡内包裹有铜线;所述钢筋混凝土楼板的侧面上都设有沟槽,沟槽 有两个,分别位于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前后两侧;所述顶面上的漏水孔 个数为两个,分别靠近顶面的左右两边;所述导水管的个数为一根, 且导水管贯穿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的刚性防水密封将楼 板外部和楼板内部的通孔连通,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所述顶面上的漏水孔个数为三个,分别位于顶面的左中右三处, 如图6所述,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所述导水管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导水管分别贯穿钢筋混凝土楼 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刚性防水密封将楼板外部和楼板内部的通孔 连通,如图7所示,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所述顶面上的漏水孔个数为三个,分别位于顶面的左中右三处; 所述导水管的个数为两根,且两根导水管分别贯穿钢筋混凝土楼板的 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刚性防水密封将楼板外部和楼板内部的通孔连 通,如图8所示,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 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 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楼顶蓄水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楼顶蓄水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楼顶蓄水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楼顶蓄水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顶蓄水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顶蓄水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底面为平面,顶面为凹形面,在顶面的最低处设有漏水孔,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设有多个连通左、右两侧面的通孔,且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左、右两侧面上设有用于密封通孔的刚性防水密封,所有通孔通过两个平行的PVC管连通,钢筋混凝土楼板内还设有导水管,且导水管穿过刚性防水密封伸出钢筋混凝土楼板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楼板负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