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433267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2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065146.X

申请日:

20140214

公开号:

CN203677907U

公开日:

201407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71/14

主分类号:

A63B71/14

申请人:

李云鹏

发明人:

李云鹏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双街114号

优先权:

CN201420065146U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帆布层,钢丝网层,外帆布层;粘扣条的一端缝制在外帆布层上,外帆布层上还缝制有粘扣带,粘扣带与粘扣条相匹配;所述手套袖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与钢丝连接,钢丝与钢环固定连接,钢环上焊接有手电钻,手电钻的钻头朝向手腕外侧;所述手套虎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上焊接有内六方套筒,内六方套筒不与手套的拇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攀岩手套集手套、钻孔、固定膨胀螺丝功能与一身,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帆布层,钢丝网层,外帆布层;粘扣条的一端缝制在外帆布层上,外帆布层上还缝制有粘扣带,粘扣带与粘扣条相匹配;所述手套袖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与钢丝连接,钢丝与钢环固定连接,钢环上焊接有手电钻,手电钻的钻头朝向手腕外侧;所述手套虎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上焊接有内六方套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的手指上还设置有夜光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的指肚位置安装有钢爪;所述钢爪的高度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的长度为5m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攀岩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

背景技术

攀岩是一种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仅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向上运动。攀岩时,手脚要根据支点的不同,采用抓、握、挂、抠、撑、踩、踏、推和压等方法攀爬至山体顶部。在攀岩过程中,可以提升自己的身体柔韧性和耐力。

攀岩过程中,经常需要将膨胀螺丝打入岩石内来建立保护点,但是打孔过程十分危险:打孔前,需要将手电钻在口袋中取出;打孔时需要一只手握持手电钻打孔,另一只手保持上肢平衡,双脚踩在岩石上为身体提供支撑;打孔完成后,将手电钻放入口袋,再取出膨胀螺丝塞入岩石孔,最后再取出内六方套筒将膨胀螺丝紧固。根据手电钻和岩石类型的不同,打孔通常持续15分钟-25分钟不等,打孔时手掌需要全程握持手电钻,十分酸痛,偶尔也会发生手电钻滑脱的情况,造成打孔失败。

现常见的攀岩手套多为单层无纺布材质,摩擦力较小,且容易在攀岩过程中撕裂,因此大幅增加了攀岩的危险性。部分攀岩者喜欢在夜间攀岩,但遭遇危险时,没有定位装置,无法使救援人员确定自身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帆布层,钢丝网层,外帆布层;粘扣条的一端缝制在外帆布层上,外帆布层上还缝制有粘扣带,粘扣带与粘扣条相匹配;所述手套袖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与钢丝连接,钢丝与钢环固定连接,钢环上焊接有手电钻,手电钻的钻头朝向手腕外侧;所述手套虎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上焊接有内六方套筒。

优选的,所述手套的手指上还设置有夜光条。

优选的,所述手套的指肚位置安装有钢爪;所述钢爪的高度为2mm。

优选的,所述钢丝的长度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攀岩前,将膨胀螺丝用粘扣条和粘扣带紧固,膨胀螺丝的前端要位于近节指骨和掌骨之间;打孔时,逆时针翻转手腕180°,使手电钻位于手掌和岩石之间,再向岩石方向挤压手电钻开关,使手电钻运行;然后顺时针翻转手腕90°,即可进行打孔。因为手电钻与钢环焊接,钢环通过钢丝与手套的钢丝网层连接,所以无需担心手电钻在打孔过程中脱落。打孔完成后,握拳,则膨胀螺丝前端露出,将膨胀螺丝插入岩石孔内,再向下移动手掌,则粘扣条和粘扣带脱离,膨胀螺丝留在岩石孔内;用手拍打膨胀螺丝,使其插入岩石孔内部,最后用拇指夹紧内六方套筒,将膨胀螺丝紧固。本实用新型的手套为钢丝网层和帆布层的混合结构,整体强度大幅优于无纺布手套,坚固耐用。手套的手指上安装有钢爪,能嵌入岩石表面,增加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指放大图;

图4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其中:1、粘扣带,2、内六方套筒,3、手电钻,4、钢环,5开关、6、粘扣条,7、手套本体,8、外帆布层,9、钢丝网层,10、内帆布层,11、夜光条,12、钢爪,13、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其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手套本体7;所述手套本体7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帆布层10,钢丝网层9,外帆布层8;粘扣条6的一端缝制在外帆布层8上,外帆布层8上还缝制有粘扣带1,粘扣带1与粘扣条6相匹配;所述手套袖口位置的钢丝网层9与钢丝13连接,钢丝13与钢环4固定连接,钢环4上焊接有手电钻5,手电钻5的钻头朝向手腕外侧;所述手套虎口位置的钢丝网层9上焊接有内六方套筒2;所述手套的手指上还设置有夜光条11;所述手套的指肚位置安装有钢爪12;所述钢爪12的高度为2mm;所述钢丝13的长度为5mm。

攀岩前,将膨胀螺丝用粘扣条6和粘扣带1紧固,膨胀螺丝的前端要位于近节指骨和掌骨之间;打孔时,逆时针翻转手腕180°,使手电钻3位于手掌和岩石之间,再向岩石方向挤压手电钻3的开关5,使手电钻3运行;然后顺时针翻转手腕90°,即可进行打孔。因为手电钻5与钢环4焊接,钢环4通过钢丝13与手套本体7的钢丝网层9连接,所以无需担心手电钻3在打孔过程中脱落。打孔完成后,握拳,膨胀螺丝前端就会露出,将膨胀螺丝插入岩石孔内,再向下移动,则粘扣条6和粘扣带1脱离,膨胀螺丝留在岩石孔内;用手拍打膨胀螺丝,使其插入岩石孔内部,最后用拇指夹紧内六方套筒2,将膨胀螺丝紧固。本实用新型的手套为钢丝网层和帆布层的复合结构,整体强度大幅优于无纺布手套,坚固耐用。手套的手指上安装有钢爪12,能嵌入岩石表面,增加摩擦力。

在打孔过程中,手电钻3受到岩石阻力会产生相对于手套的位移,但是手电钻3焊接在钢环4上,钢环4通过钢丝13与手套的钢丝网层9连接,手腕在钢环4内部,对钢环4施加压力,而钢丝13的长度为5mm,所以位移水平位移量不会超过5mm,因此水平位移量不会影响打孔。

本实用新型的手套,手电钻位于手背位置,不会对攀爬过程造成障碍。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手电钻,在各地超市中均有售卖,其外壳材质、内部结构和电池空腔无需说明,在此不作陈述。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7790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2 CN 203677907 U (21)申请号 201420065146.X (22)申请日 2014.02.14 A63B 71/14(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云鹏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双街 114 号 (72)发明人 李云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21 代理人 杨琪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 包括手套本体 ; 所述手套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内 帆布层, 钢丝。

2、网层, 外帆布层 ; 粘扣条的一端缝制 在外帆布层上, 外帆布层上还缝制有粘扣带, 粘扣 带与粘扣条相匹配 ; 所述手套袖口位置的钢丝网 层与钢丝连接, 钢丝与钢环固定连接, 钢环上焊接 有手电钻, 手电钻的钻头朝向手腕外侧 ; 所述手 套虎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上焊接有内六方套筒, 内 六方套筒不与手套的拇指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攀 岩手套集手套、 钻孔、 固定膨胀螺丝功能与一身, 结构简单, 易于使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

3、203677907 U CN 203677907 U 1/1 页 2 1.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 其特征在于 : 包括手套本体 ; 所述手套本体由内至外依 次为内帆布层, 钢丝网层, 外帆布层 ; 粘扣条的一端缝制在外帆布层上, 外帆布层上还缝制 有粘扣带, 粘扣带与粘扣条相匹配 ; 所述手套袖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与钢丝连接, 钢丝与钢环 固定连接, 钢环上焊接有手电钻, 手电钻的钻头朝向手腕外侧 ; 所述手套虎口位置的钢丝网 层上焊接有内六方套筒。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攀岩手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手套的手指上还设置有夜光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手套, 其特征在于 : 。

4、所述手套的指肚位置安装有钢爪 ; 所 述钢爪的高度为 2m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攀岩手套,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钢丝的长度为 5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77907 U 2 1/3 页 3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攀岩装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 背景技术 0002 攀岩是一种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 仅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向上运动。 攀岩时, 手脚 要根据支点的不同, 采用抓、 握、 挂、 抠、 撑、 踩、 踏、 推和压等方法攀爬至山体顶部。 在攀岩过 程中, 可以提升自己的身体柔韧性和耐力。 0003 攀岩过程中, 。

5、经常需要将膨胀螺丝打入岩石内来建立保护点, 但是打孔过程十分 危险 : 打孔前, 需要将手电钻在口袋中取出 ; 打孔时需要一只手握持手电钻打孔, 另一只手 保持上肢平衡, 双脚踩在岩石上为身体提供支撑 ; 打孔完成后, 将手电钻放入口袋, 再取出 膨胀螺丝塞入岩石孔, 最后再取出内六方套筒将膨胀螺丝紧固。根据手电钻和岩石类型的 不同, 打孔通常持续 15 分钟 -25 分钟不等, 打孔时手掌需要全程握持手电钻, 十分酸痛, 偶 尔也会发生手电钻滑脱的情况, 造成打孔失败。 0004 现常见的攀岩手套多为单层无纺布材质, 摩擦力较小, 且容易在攀岩过程中撕裂, 因此大幅增加了攀岩的危险性。部分攀。

6、岩者喜欢在夜间攀岩, 但遭遇危险时, 没有定位装 置, 无法使救援人员确定自身的位置。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 套。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 0007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 包括手套本体 ; 所述手套本体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帆布 层, 钢丝网层, 外帆布层 ; 粘扣条的一端缝制在外帆布层上, 外帆布层上还缝制有粘扣带, 粘 扣带与粘扣条相匹配 ; 所述手套袖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与钢丝连接, 钢丝与钢环固定连接, 钢 环上焊接有手电钻, 手电钻的钻头朝向手腕外侧 ; 所述手套虎口位置的钢丝网层上焊接有 内六方套筒。

7、。 0008 优选的, 所述手套的手指上还设置有夜光条。 0009 优选的, 所述手套的指肚位置安装有钢爪 ; 所述钢爪的高度为 2mm。 0010 优选的, 所述钢丝的长度为 5mm。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攀岩前, 将膨胀螺丝用粘扣条和粘扣带紧固, 膨胀螺丝 的前端要位于近节指骨和掌骨之间 ; 打孔时, 逆时针翻转手腕 180, 使手电钻位于手掌和 岩石之间, 再向岩石方向挤压手电钻开关, 使手电钻运行 ; 然后顺时针翻转手腕 90, 即可 进行打孔。 因为手电钻与钢环焊接, 钢环通过钢丝与手套的钢丝网层连接, 所以无需担心手 电钻在打孔过程中脱落。打孔完成后, 握拳, 则。

8、膨胀螺丝前端露出, 将膨胀螺丝插入岩石孔 内, 再向下移动手掌, 则粘扣条和粘扣带脱离, 膨胀螺丝留在岩石孔内 ; 用手拍打膨胀螺丝, 使其插入岩石孔内部, 最后用拇指夹紧内六方套筒, 将膨胀螺丝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手套为 说 明 书 CN 203677907 U 3 2/3 页 4 钢丝网层和帆布层的混合结构, 整体强度大幅优于无纺布手套, 坚固耐用。 手套的手指上安 装有钢爪, 能嵌入岩石表面, 增加摩擦力。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 0013 图 2 为图 1 的仰视图 ; 0014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指放大图 ; 0015 图 4 为图 1 的 A-A。

9、 向剖视图 ; 0016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 0017 其中 : 1、 粘扣带, 2、 内六方套筒, 3、 手电钻, 4、 钢环, 5 开关、 6、 粘扣条, 7、 手套本 体, 8、 外帆布层, 9、 钢丝网层, 10、 内帆布层, 11、 夜光条, 12、 钢爪, 13、 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 实施例 1 : 一种带手电钻的攀岩手套, 其结构如图 1-5 所示 : 包括手套本体 7 ; 所述 手套本体 7 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帆布层 10, 钢丝网层 9, 外帆布层 8 ; 粘扣条 6 的一端缝制在 外帆布层 8 。

10、上, 外帆布层 8 上还缝制有粘扣带 1, 粘扣带 1 与粘扣条 6 相匹配 ; 所述手套袖 口位置的钢丝网层 9 与钢丝 13 连接, 钢丝 13 与钢环 4 固定连接, 钢环 4 上焊接有手电钻 5, 手电钻5的钻头朝向手腕外侧 ; 所述手套虎口位置的钢丝网层9上焊接有内六方套筒2 ; 所 述手套的手指上还设置有夜光条 11 ; 所述手套的指肚位置安装有钢爪 12 ; 所述钢爪 12 的 高度为 2mm ; 所述钢丝 13 的长度为 5mm。 0020 攀岩前, 将膨胀螺丝用粘扣条6和粘扣带1紧固, 膨胀螺丝的前端要位于近节指骨 和掌骨之间 ; 打孔时, 逆时针翻转手腕 180, 使手电钻。

11、 3 位于手掌和岩石之间, 再向岩石方 向挤压手电钻 3 的开关 5, 使手电钻 3 运行 ; 然后顺时针翻转手腕 90, 即可进行打孔。因 为手电钻 5 与钢环 4 焊接, 钢环 4 通过钢丝 13 与手套本体 7 的钢丝网层 9 连接, 所以无需 担心手电钻 3 在打孔过程中脱落。打孔完成后, 握拳, 膨胀螺丝前端就会露出, 将膨胀螺丝 插入岩石孔内, 再向下移动, 则粘扣条6和粘扣带1脱离, 膨胀螺丝留在岩石孔内 ; 用手拍打 膨胀螺丝, 使其插入岩石孔内部, 最后用拇指夹紧内六方套筒2, 将膨胀螺丝紧固。 本实用新 型的手套为钢丝网层和帆布层的复合结构, 整体强度大幅优于无纺布手套, 。

12、坚固耐用。 手套 的手指上安装有钢爪 12, 能嵌入岩石表面, 增加摩擦力。 0021 在打孔过程中, 手电钻3受到岩石阻力会产生相对于手套的位移, 但是手电钻3焊 接在钢环 4 上, 钢环 4 通过钢丝 13 与手套的钢丝网层 9 连接, 手腕在钢环 4 内部, 对钢环 4 施加压力, 而钢丝 13 的长度为 5mm, 所以位移水平位移量不会超过 5mm, 因此水平位移量不 会影响打孔。 0022 本实用新型的手套, 手电钻位于手背位置, 不会对攀爬过程造成障碍。 0023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手电钻, 在各地超市中均有售卖, 其外壳材质、 内部结构和电 池空腔无需说明, 在此不作陈述。 0024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 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 围的限制,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 说 明 书 CN 203677907 U 4 3/3 页 5 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说 明 书 CN 203677907 U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77907 U 6 2/3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77907 U 7 3/3 页 8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77907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