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4227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27435.7

申请日:

2014.07.10

公开号:

CN104071902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2F 3/3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杨晴雅变更后:赵辉 于一凡|||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2F 3/34登记生效日:2017041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杨晴雅变更后权利人:南方创业(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路52号2406室变更后权利人: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北闸口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营路8号A区506-11|||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34申请日:20140710|||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34

主分类号:

C02F3/34

申请人:

杨晴雅

发明人:

杨晴雅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路52号24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微生物制剂;步骤2)初步除杂沉淀;步骤3)深度污水净化;以及步骤4)有机菌肥制备。本发明工艺技术采用了复合微生物制剂,环保无污染,并且利用废弃微生物制备了有机菌肥,整个工艺过程无额外污染物产生,实现了变废为宝。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微生物制剂:将混合菌液、高岭土以及麦麸按照2: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5%,即得;
步骤2)初步除杂沉淀:生活污水依次通过格栅和泥水分离机,回收固体物质,用作发酵制备沼气;然后污水进入沉淀池,静置12小时,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10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
步骤3)深度污水净化: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排入到净化池,然后调节pH为7-8,按每立方米液体每次投加微生物制剂1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三天后,再静置一周,将液体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最后排出,板框过滤器过滤回收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得到混合物A,用于制备有机菌肥;
步骤4)有机菌肥制备:将玉米秸秆晒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玉米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腐植酸、草炭、膨润土和水,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分钟后,静置7天,制得有机质;将有机质与步骤3)的混合物A按照1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10℃干燥,低温造粒即得;其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膨润土以及水的重量比为3:1:1:1:4。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液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8-10份,胶质芽孢杆菌6-7份,黑曲霉5-6份,红球菌3份,脱氮硫杆菌2,蜡状芽孢杆菌2份以及鞘氨醇单胞菌1份;上述原料菌的浓度均控制在(3-5)×107个/ml。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以及膨润土的粒径均为100目以上。

说明书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废水是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后期处理比较困难。人们应该保护水资源.中国国情比较特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
虽然市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治理污水,现有技术也有许多方法都能有效地去除氨,如物理方法有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化学法有离子交换法、氨吹脱、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电渗析、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生物方法有硝化及藻类养殖,然而物理方法处理效果不佳,较之化学法,生物方法处理废水有如下优点:1)每种化学用品都是针对性很强的产品,当遇到其他化学物质时就有可能失效,而生物制剂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光谱性;2)化学产品可以暂时消除某些有害物质以及掩盖臭味,却不能阻止有害物质的生成;3)使用化学产品后,水体中会有残留,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生物制剂所含天然微生物,不含致病菌和病原体,这些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以污水中的有机营养物质为食物,当污水得到净化后,这些微生物会随污染物的降低而逐渐减少,直至消亡;4)无毒,无腐蚀性,使用方便,基本不需要添加设备或是工程,节省资金投入。然而,微生物方法来处理污水容易造成微生物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如何对微生物进行处理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环保领域中,如何将生活废水进行净化,并且达到排放标准以及再利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本发明工艺技术采用了复合微生物制剂,环保无污染,并且利用废弃微生物制备了有机菌肥,整个工艺过程无额外污染物产生,实现了变废为宝。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微生物制剂:将混合菌液、高岭土以及麦麸按照2: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5%,即得;所述混合菌液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8-10份,胶质芽孢杆菌6-7份,黑曲霉5-6份,红球菌3份,脱氮硫杆菌2,蜡状芽孢杆菌2份以及鞘氨醇单胞菌1份;上述原料菌的浓度均控制在3-5×107个/ml。
初步除杂沉淀:生活污水依次通过格栅和泥水分离机,回收固体物质,可用作发酵制备沼气制备;然后污水进入沉淀池,静置12小时,其中,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10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可对一些絮凝杂质进行初步吸附和沉淀;
深度污水净化: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排入到净化池,然后调节pH为7-8,按每立方米液体每次投加微生物制剂1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三天后,再静置一周,将液体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最后排出,板框过滤器过滤回收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得到混合物A,用于制备菌肥;
有机菌肥制备:将玉米秸秆晒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玉米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腐植酸、草炭、膨润土和水,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分钟后,静置7天,制得有机质;将有机质与混合物A按照10:1混合均匀,10℃干燥、低温造粒即得;其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膨润土以及水的重量比为3:1:1:1:4;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以及膨润土的粒径均为100目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菌种属于常规菌株,均可以从CGMCC、CCTCC以及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TCC)等商业途径购买得到。本发明的各菌种的扩大培养为本领域的常规培养方式,不是本发明创新点,此处不详述。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
本发明处理工艺简单可行,投入成本低;本发明处理生活污水的同时,制备了有机菌肥,避免了大量菌以及发酵产物排放到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一举两得,变废为宝,大大节省了成本;本发明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技术中主要采用了微生物方法,其中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其制备方法简便,方法易行,其操作简便,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采用农业废弃物等原料联合废弃微生物制备有机菌肥,变废为宝,大大节省了成本;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菌肥可以达到抗病、增产、改善水果品质等效果,而且环保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采用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但是其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核心创新精神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微生物制剂:将混合菌液、高岭土以及麦麸按照2: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5%,即得;所述混合菌液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8份,胶质芽孢杆菌6份,黑曲霉5份,红球菌3份,脱氮硫杆菌2,蜡状芽孢杆菌2份以及鞘氨醇单胞菌1份;上述原料菌的浓度均控制在5×107个/ml。
初步除杂沉淀:生活污水依次通过格栅和泥水分离机,回收固体物质,可用作发酵制备沼气制备;然后污水进入沉淀池,静置12小时,其中,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10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可对一些絮凝杂质进行初步吸附和沉淀;
深度污水净化: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排入到净化池,然后调节pH为7-8,按每立方米液体每次投加微生物制剂1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三天后,再静置一周,将液体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最后排出,板框过滤器过滤回收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得到混合物A,用于制备有机菌肥;
有机菌肥制备:将玉米秸秆晒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玉米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腐植酸、草炭、膨润土和水,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分钟后,静置7天,制得有机质;将有机质与混合物A按照1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10℃干燥、低温造粒即得;其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膨润土以及水的重量比为3:1:1:1:4;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以及膨润土的粒径均为120目。
实施例2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微生物制剂:将混合菌液、高岭土以及麦麸按照2: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5%,即得;所述混合菌液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10份,胶质芽孢杆菌7份,黑曲霉6份,红球菌3份,脱氮硫杆菌2,蜡状芽孢杆菌2份以及鞘氨醇单胞菌1份;上述原料菌的浓度均控制在3×107个/ml。
初步除杂沉淀:生活污水依次通过格栅和泥水分离机,回收固体物质,可用作发酵制备沼气制备;然后污水进入沉淀池,静置12小时,其中,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10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可对一些絮凝杂质进行初步吸附和沉淀;
深度污水净化: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排入到净化池,然后调节pH为7-8,按每立方米液体每次投加微生物制剂1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三天后,再静置一周,将液体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最后排出,板框过滤器过滤回收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得到混合物A,用于制备有机菌肥;
有机菌肥制备:将玉米秸秆晒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玉米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腐植酸、草炭、膨润土和水,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分钟后,静置7天,制得有机质;将有机质与混合物A按照10:1重量比混合均匀,10℃干燥、低温造粒即得;其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膨润土以及水的重量比为3:1:1:1:4;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以及膨润土的粒径均为200目。
实施例3
以市政某小区生活污水为实例,检测实施例1的污水处理效果,各主要指标均达到理想排放标准,污水的检测指标见表1:
                             表1

项目名称处理前污染物含量(mg/L)处理后污染物含量(mg/L)NH3-N3121.4CODcr360035S571.9P380.7

结论:经过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完全符合排放标准,避免了环境污染。
 
实施例4
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菌肥的肥效试验:
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有机菌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品种为丰香。试验组施用本产品100kg/亩,对照组施用市售有机肥料(金刚生物生产)100kg/亩,均采用常规栽培。结果如表2所示,与市售有机肥料相比,本发明实施例2的肥料能提高草莓含糖量和维生素含量,提高产量。
表2

上述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902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1902A21申请号201410327435722申请日20140710C02F3/3420060171申请人杨晴雅地址276000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银雀山路52号2406室72发明人杨晴雅54发明名称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微生物制剂;步骤2)初步除杂沉淀;步骤3)深度污水净化;以及步骤4)有机菌肥制备。本发明工艺技术采用了复合微生物制剂,环保无污染,并且利用废弃微生物制备了有机菌肥,整个工艺过程无额外污染物产生,实现了变废为。

2、宝。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1902ACN104071902A1/1页21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微生物制剂将混合菌液、高岭土以及麦麸按照2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5,即得;步骤2)初步除杂沉淀生活污水依次通过格栅和泥水分离机,回收固体物质,用作发酵制备沼气;然后污水进入沉淀池,静置12小时,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10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步骤3)深度污水净化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

3、排入到净化池,然后调节PH为78,按每立方米液体每次投加微生物制剂1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三天后,再静置一周,将液体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最后排出,板框过滤器过滤回收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得到混合物A,用于制备有机菌肥;步骤4)有机菌肥制备将玉米秸秆晒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玉米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腐植酸、草炭、膨润土和水,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分钟后,静置7天,制得有机质;将有机质与步骤3)的混合物A按照1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10干燥,低温造粒即得;其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膨润土以及水的重量比为311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液由如下。

4、体积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810份,胶质芽孢杆菌67份,黑曲霉56份,红球菌3份,脱氮硫杆菌2,蜡状芽孢杆菌2份以及鞘氨醇单胞菌1份;上述原料菌的浓度均控制在(35)107个/ML。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以及膨润土的粒径均为100目以上。权利要求书CN104071902A1/4页3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0003背景技术0004生活废水是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

5、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后期处理比较困难。人们应该保护水资源中国国情比较特殊,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新兴产业,目前与自来水生产、供水、排水、中水回用行业处于同等重要地位。0005虽然市政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治理污水,现有技术也有许多方法都能有效地去除氨,如物理方法有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化学法有离子。

6、交换法、氨吹脱、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电渗析、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生物方法有硝化及藻类养殖,然而物理方法处理效果不佳,较之化学法,生物方法处理废水有如下优点1每种化学用品都是针对性很强的产品,当遇到其他化学物质时就有可能失效,而生物制剂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光谱性;2化学产品可以暂时消除某些有害物质以及掩盖臭味,却不能阻止有害物质的生成;3使用化学产品后,水体中会有残留,可能导致二次污染。生物制剂所含天然微生物,不含致病菌和病原体,这些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以污水中的有机营养物质为食物,当污水得到净化后,这些微生物会随污染物的降低而逐渐减少,直至消亡;4无毒,无腐蚀性,使用方便,基本不需要添加。

7、设备或是工程,节省资金投入。然而,微生物方法来处理污水容易造成微生物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如何对微生物进行处理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环保领域中,如何将生活废水进行净化,并且达到排放标准以及再利用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6发明内容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本发明工艺技术采用了复合微生物制剂,环保无污染,并且利用废弃微生物制备了有机菌肥,整个工艺过程无额外污染物产生,实现了变废为宝。0008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微生物制剂将混合菌液、高岭土以及麦麸按照2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说明书CN104071。

8、902A2/4页4然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5,即得;所述混合菌液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810份,胶质芽孢杆菌67份,黑曲霉56份,红球菌3份,脱氮硫杆菌2,蜡状芽孢杆菌2份以及鞘氨醇单胞菌1份;上述原料菌的浓度均控制在35107个/ML。0009初步除杂沉淀生活污水依次通过格栅和泥水分离机,回收固体物质,可用作发酵制备沼气制备;然后污水进入沉淀池,静置12小时,其中,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10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可对一些絮凝杂质进行初步吸附和沉淀;深度污水净化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排入到净化池,然后调节PH为78,按每立方米液体每次投加微生物制剂1。

9、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三天后,再静置一周,将液体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最后排出,板框过滤器过滤回收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得到混合物A,用于制备菌肥;有机菌肥制备将玉米秸秆晒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玉米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腐植酸、草炭、膨润土和水,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分钟后,静置7天,制得有机质;将有机质与混合物A按照101混合均匀,10干燥、低温造粒即得;其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膨润土以及水的重量比为31114;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以及膨润土的粒径均为100目以上。0010本发明所述的菌种属于常规菌株,均可以从CGMCC、CCTCC以及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A。

10、TCC)等商业途径购买得到。本发明的各菌种的扩大培养为本领域的常规培养方式,不是本发明创新点,此处不详述。0011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本发明处理工艺简单可行,投入成本低;本发明处理生活污水的同时,制备了有机菌肥,避免了大量菌以及发酵产物排放到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一举两得,变废为宝,大大节省了成本;本发明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技术中主要采用了微生物方法,其中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其制备方法简便,方法易行,其操作简便,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采用农业废弃物等原料联合废弃微生物制备有机菌肥,变废为宝,大大节省了成本;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菌肥可以达到抗病、增产、改善水果品质等效果,而且。

11、环保无污染。0012具体实施方式0013以下将采用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但是其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发明核心创新精神的限制。0014实施例1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微生物制剂将混合菌液、高岭土以及麦麸按照2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5,即得;所述混合菌液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8份,胶质芽孢杆菌6份,黑曲霉5份,红球菌3份,脱氮硫杆菌2,蜡状芽孢杆菌2份以及鞘氨醇单胞菌1份;上述原料菌的浓度均控制在5107个/ML。0015初步除杂沉淀生活污水依次通过格栅和泥水分离机,回收固体物质,可用作发酵制备沼气制备;然。

12、后污水进入沉淀池,静置12小时,其中,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100CM厚度说明书CN104071902A3/4页5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可对一些絮凝杂质进行初步吸附和沉淀;深度污水净化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排入到净化池,然后调节PH为78,按每立方米液体每次投加微生物制剂1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三天后,再静置一周,将液体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最后排出,板框过滤器过滤回收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得到混合物A,用于制备有机菌肥;有机菌肥制备将玉米秸秆晒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玉米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腐植酸、草炭、膨润土和水,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分钟后,静置7天,制得有机质;将。

13、有机质与混合物A按照101的重量比混合均匀,10干燥、低温造粒即得;其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膨润土以及水的重量比为31114;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以及膨润土的粒径均为120目。0016实施例2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微生物制剂将混合菌液、高岭土以及麦麸按照211的重量比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置4下低温干燥,干燥后含水量控制在5,即得;所述混合菌液由如下体积份的原料菌混合而成枯草芽孢杆菌10份,胶质芽孢杆菌7份,黑曲霉6份,红球菌3份,脱氮硫杆菌2,蜡状芽孢杆菌2份以及鞘氨醇单胞菌1份;上述原料菌的浓度均控制在3107个/ML。0017初步除杂沉淀生活污水依次通过格栅。

14、和泥水分离机,回收固体物质,可用作发酵制备沼气制备;然后污水进入沉淀池,静置12小时,其中,沉淀池的底部填料为100CM厚度的河沙,河沙的粒径为1MM,可对一些絮凝杂质进行初步吸附和沉淀;深度污水净化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水排入到净化池,然后调节PH为78,按每立方米液体每次投加微生物制剂10克,每天投加1次,连续投加三天后,再静置一周,将液体通过板框过滤器过滤,最后排出,板框过滤器过滤回收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得到混合物A,用于制备有机菌肥;有机菌肥制备将玉米秸秆晒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玉米秸秆粉,添加到发酵罐中,然后添加腐植酸、草炭、膨润土和水,1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15分钟后,静置7天,。

15、制得有机质;将有机质与混合物A按照101重量比混合均匀,10干燥、低温造粒即得;其中,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膨润土以及水的重量比为31114;玉米秸秆粉、腐植酸、草炭以及膨润土的粒径均为200目。0018实施例3以市政某小区生活污水为实例,检测实施例1的污水处理效果,各主要指标均达到理想排放标准,污水的检测指标见表1表1项目名称处理前污染物含量(MG/L)处理后污染物含量(MG/L)NH3N31214CODCR360035S5719P3807结论经过本发明的处理方法,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完全符合排放标准,避免了环境污染。0019实施例4说明书CN104071902A4/4页6本发明制备的有机菌肥的肥效试验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有机菌肥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品种为丰香。试验组施用本产品100KG/亩,对照组施用市售有机肥料(金刚生物生产)100KG/亩,均采用常规栽培。结果如表2所示,与市售有机肥料相比,本发明实施例2的肥料能提高草莓含糖量和维生素含量,提高产量。0020表2上述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说明书CN10407190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