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加湿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室加湿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989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8 CN 204119899 U (21)申请号 201420469574.9 (22)申请日 2014.08.19 A01G 9/24(2006.01) (73)专利权人 攀枝花丽新园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617012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 庄上村攀枝花丽新园艺技术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严春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51124 代理人 许泽伟 (54) 实用新型名称 温室加湿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加湿装置, 涉及 农业种植设备领域,。
2、 温室加湿装置包括 : 湿度感 应器与微电脑湿度控制器、 时间继电器、 电动机、 喷雾主机、 过滤器、 输水管与喷头, 温度感应器与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联接,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与时 间继电器联接, 时间继电器与电动机连接并直接 控制电动机, 电动机与喷雾主机连接, 喷雾主机将 经过过滤器的水输入输水管, 再通过喷头雾化增 湿。 温室加湿装置中,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控制喷雾 的起始湿度和目标湿度, 由时间继电器控制喷雾 增湿的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 避免了植物表面积 水现象和植物周围 “超湿” 现象。本实用新型还给 出了输水管和喷头的安装位置和高度优选值, 使 得喷雾增湿更加均匀和有效。 (51)In。
3、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9899 U CN 204119899 U 1/1 页 2 1. 一种温室加湿装置, 包括 : 湿度感应器、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 电动机、 喷雾主机 (3)、 过滤器、 输水管 (2) 与喷头 (1), 所述湿度感应器与微电脑湿度控制器联接, 微电脑湿度控 制器与电动机连接, 电动机与喷雾主机(3)连接, 喷雾主机(3)还分别与过滤器、 输水管(2) 连接, 输水管 (2) 上设置喷头 (1), 其特。
4、征在于 : 还包括时间继电器, 所述微电脑湿度控制器 与时间继电器联接, 电动机与时间继电器连接并由时间继电器直接控制电动机。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温室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输水管 (2) 在温室中分行平 行布置, 输水管 (2) 行距为 4.0 米至 5.0 米, 所述喷头 (1) 在输水管 (2) 上的间距为 2.5 米 至3.5米, 喷头(1)距离苗床的高度为2.5米, 相邻两行输水管(2)上的喷头(1)交错布置。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温室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喷头 (1) 为 8 微米孔隙 喷头。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温室加湿装置, 。
5、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过滤器的孔隙小于喷头 (1) 的孔隙。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温室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过滤器具有两层滤网, 所述滤 网的孔隙为 5 微米。 6.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4 或 5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温室加湿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输水管 (2) 在温室中分行平行布置, 输水管 (2) 行距为 4.5 米, 所述喷头 (1) 在输水管 (2) 上的间距为 3.0 米, 相邻两行输水管 (2) 上的喷头 (1) 交错布置, 喷头 (1) 距离苗床的高度 为 2.5 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19899 U 2 1/3 页 3 温室加湿。
6、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设备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温室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温室栽培在农业种植中广泛应用, 为了保持温室的相对湿度, 通常需要对温室进 行增湿, 传统的方法是在温室内放置湿度测试器, 由人工观察相对湿度, 当相对湿度偏低 时, 通过打药机喷雾的方法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 这种由人工控制的方式随意性较大, 增 湿不均衡, 无法持续保障温室所需相对湿度, 而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 0003 随着技术的发展, 温室增湿装置中引入了湿度感应器, 并通过微电脑控制, 当温室 相对湿度低于某一最低湿度要求时, 微电脑自动控制进行连续喷水喷雾增湿, 直到温室湿 。
7、度达到最高湿度要求时, 自动停止喷水喷雾增湿, 该装置节约了大量人力, 湿度控制精度得 到提高, 但是存在增湿不够均匀, 而且持续喷水喷雾使得温室内植物表面积水, 而造成植物 处于 “超湿” 状态, 影响温室内植物的正常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室加湿装置, 解决温室中喷雾增湿 不均匀的问题, 尤其是在喷雾增湿的过程中, 植物表面 “超湿” 的问题, 使得温室平稳地增 湿, 保持温室内湿度的稳定。 0005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在温室加湿装置中, 增加时间继电器,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控制喷雾的起始湿度和目标湿度, 时间继电器控制喷。
8、雾增湿的工作时间 和间歇时间, 通过间歇式喷雾增湿, 避免仅使用微电脑湿度控制器控制喷雾增湿过程中出 现的植物表面积水现象和植物周围 “超湿” 现象。 0006 一种温室加湿装置, 包括 : 湿度感应器、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 电动机、 喷雾主机、 过 滤器、 输水管与喷头, 所述湿度感应器与微电脑湿度控制器联接,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与电动 机连接, 电动机与喷雾主机连接, 喷雾主机还分别与过滤器、 输水管连接, 输水管上设置喷 头, 还包括时间继电器, 所述微电脑湿度控制器与时间继电器联接, 电动机与时间继电器连 接并由时间继电器直接控制电动机。 0007 进一步的是, 所述输水管在温室中分行平。
9、行布置, 输水管行距为 4.0 米至 5.0 米, 所述喷头在输水管上的间距为 2.5 米至 3.5 米, 喷头距离苗床的高度为 2.5 米, 相邻两行输 水管上的喷头交错布置。 0008 进一步的是, 所述喷头为8微米孔隙喷头。 相对于10微米孔隙的喷头, 8微米孔隙 的喷 头雾化效果好 ; 相对于 5 微米孔隙的喷头, 8 微米孔隙的喷头喷雾量和增湿效果明显, 综合考虑选用 8 微米孔隙的喷头增湿, 雾化效果好、 增湿效率高。 0009 进一步的是, 所述过滤器的孔隙小于喷头的孔隙。 具体地, 所述过滤器具有两层滤 网, 所述滤网的孔隙为 5 微米。过滤器的孔隙小于喷头的孔隙, 并采用双层。
10、滤网过滤, 均保 证了喷雾用水的清洁, 防止杂质对机组的损坏和堵塞喷头。 说 明 书 CN 204119899 U 3 2/3 页 4 0010 更进一步的是, 所述输水管在温室中分行平行布置, 输水管行距为 4.5 米, 所述喷 头在输水管上的间距为 3.0 米, 相邻两行输水管上的喷头交错布置, 喷头距离苗床的高度 为 2.5 米。输水管和喷头的安装间距、 高度选取上述优选值, 降低了喷淋区的重合, 减少了 喷雾死区, 提高了喷雾增湿的效果。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通过微电脑湿度控制器和时间继电器协调控制喷雾增 湿进程,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控制喷雾的起始湿度和目标湿度, 时间。
11、继电器控制喷雾增湿的 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 通过间歇式喷雾增湿, 使温室湿度平稳升高, 避免了仅使用微电脑湿 度控制器控制喷雾过程中, 喷雾主机持续运行, 植物表面长期积水的现象, 缓解了植物表面 积水现象和植物周围 “超湿” 问题 ; 喷雾增湿的起始湿度和目标湿度可以调整, 喷雾增湿的 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可以调整, 可以满足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湿度要求 ; 增湿装置操作简便, 自动化程度高, 节约了人力, 提高了温室湿度的效率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温室加湿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 0013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温室加湿装置输水管与喷头在温室中的优选布置方。
12、案示意图。 0014 图 2 中零部件名称与编号 : 喷头 1、 输水管 2、 喷雾主机 3、 温室边界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 “温室加湿装置” 包括 : 湿度感应器与微电脑湿度控制器、 时间继电器、 电动机、 喷雾主机3、 过滤器、 输水管2与喷头1, 湿度感应器与微电脑控制器连 接, 湿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温室内部的相对速度, 并将信号传输给微电脑控制器 ; 微电脑控制 器与时间继电器连接,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不直接与电动机连接, 时间继电器与电动机连接 并直接控制电动机 ; 经过过滤器的水通过。
13、电动机带动进入喷雾主机 3, 再通过输水管 2 和喷 头 1 进行喷雾增湿。微电脑湿度控制器控制喷雾的初始湿度和目标湿度, 时间继电器控制 喷雾增湿的工作时间和间歇时间, 可以满足不同的湿度调节要求。 0017 具体地,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选用精创 DHC-100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 该湿度控制器 具有配套的湿度感应器 ; 时间继电器选用欣灵 DH48S-S 数显时间继电器 ; 输水管 2 选用耐 压 160MPa 的铜管 ; 喷头 1 为 8 微米孔隙精细喷头 ; 过滤器有两层滤网、 滤网的孔隙为 5 微 米 ; 输水管2在温室边界4内分行平行布置, 输水管2行距为3.5米, 所述喷头1在输水。
14、管2 上的间距为 3.0 米, 相邻两行输水管 2 上的喷头 1 交错布置, 喷头 1 距离苗床的高度为 2.5 米, 如图 2 所示。输水管 2 和喷头 1 的布置间距、 高度选取上述值, 降低了喷淋区的重合, 喷 雾增湿的效果好。 0018 例如, 凤梨种植温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75 -80之间, 当温室空气相对 湿度低于 75时, 安装于温室内的湿度感应器将湿度信息传输到微电脑湿度控制器, 微电 脑湿度控制器处理数据后向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 时间继电器根据设定的间歇时间开始对 间隔时间进行计时, 并直接控制电动机的运行, 电动机带动喷雾主机 3 将经过过滤的水输 入所述铜管中, 再。
15、通过超微雾化喷头 1 将水雾化成 3 微米至 15 微米的微雾颗粒, 迅速从空 气中吸收热量完成汽化并扩散, 从而完成空气加湿、 降温的目的。 当达到喷雾时间后时间继 说 明 书 CN 204119899 U 4 3/3 页 5 电器发出中止信号, 电动机临时停机, 经过间歇时间, 时间继电器再次启动电动机, 喷雾主 机 3 继续运行, 往复多次, 直到温室内空气湿度达到 80, 湿度感应器向微电脑湿度控制器 传输信号, 微电脑湿度控制器向时间继电器发出停止指令。 0019 本实用新型温室增湿装置适用于各种温室内的湿度调节, 可实现 24 小时自动化 控制, 持续保障温室湿度, 安全稳定, 有效节省人工。 说 明 书 CN 204119899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19899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