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4029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6092.7

申请日:

2014.07.24

公开号:

CN104072306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40724|||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C05G3/04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发明人:

张木; 唐拴虎; 徐培智; 黄旭; 张发宝; 黄巧义; 逄玉万; 易琼; 李苹; 付弘婷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吴开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作物肥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其原料包括: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和包膜物质;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10:20~50:100~20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从缓效、防固定、促吸收等角度出发,施用该稳定型富硒肥后,作物富硒能力显著增强、产量明显提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稳定型富硒肥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施用后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和包膜物质;
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10:20~50:100~20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4~7:30~40:140~16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硒物质包括亚硒酸钠、硒酸钠、硒矿粉、氨基酸硒的一种或多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类物质包括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聚谷氨酸的一种或多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增效物质为熟石灰、石灰粉以及其它用于土壤改酸物质的一种或多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型物质包括腐殖酸、黄腐酸、生物质碳的一种或多种。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粘结物质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8.
  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粉碎成粉末,混匀后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喷淋包膜溶液,干燥后即得。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喷淋包膜溶液在包膜机内进行。

说明书

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物肥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缺硒会导致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多种疾病,摄入适量的硒不仅可以维持正常生理代谢,防止缺硒病发生,还可以抗衰老、促排毒、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
不同形态硒对人体的有效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无机态硒吸收利用率较差,有机态硒易被人体吸收。目前,绝大多数人获取硒的主要来源是粮食作物,国际营养学会推荐的人日均硒摄入量为60~75μg,我国人日均硒摄入量仅为28~40μg,人体缺硒的状况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约有2/3的土壤存在着缺硒的状况。
为了提高作物硒含量,可以通过施硒措施强化植物对硒的吸收,但是,硒对植物有益和有害的范围很窄,施硒过多会伤害植物造成减产,施硒不足又达不到生产富硒作物目的;叶面喷施硒虽然易被吸收,但是在植物体内多以无机态存在,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并且易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通过土壤施硒虽有利于生产富含有机硒作物,但是硒易被土壤固定,特别易被酸性土壤中铁锰氧化物所固定。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富硒肥,不但能降低土壤对硒的固定,而 且还能防止一次性施用大量的硒肥对植物产生的毒害作用,同时也保证了植物体达到富硒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其原料包括: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和包膜物质;
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10:20~50:100~20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其原料包括: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和包膜物质,按一定的配比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具有非常好的缓释作用,降低了硒对植物的毒害作用。由于硒缓慢的释放,因此,解决了一次大量施硒对植物产生的毒害作用以及施硒量过低所导致植物富硒不足的问题;结合进缓效物质中的硒不易被土壤固定,提高了硒肥的利用率,降低了硒对土壤的潜在性污染。
更优选地,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4~7:30~40:140~16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
经验证,选用亚硒酸钠、硒酸钠、硒矿粉、氨基酸硒作为硒的来源,植物根系吸收的硒易向地上部转移并同化为有机硒。优选地,所述含硒物质包括亚硒酸钠、硒酸钠、硒矿粉、氨基酸硒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氨基酸硒包括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以及市售的其他种类氨基酸硒。
经验证,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聚谷氨酸添加到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的配方中,这些氨基酸类物质能有效的提供有机碳源,促进了根系吸收的亚硒酸根向地上部转移。优选地,所述氨基酸类物质包括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聚谷氨酸的一种或多种。
经验证,熟石灰、石灰粉等碱性增效物质以及其它用于土壤改酸物质作为土壤增效物质,提高了肥料颗粒周边微域土壤pH值,极大的提高了硒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优选地,所述土壤增效物质为熟石灰、石灰粉以及其它用于土壤改酸物质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其它用于土壤改酸物质包括白云石粉(结晶碳酸钙镁化合物)、磷石膏、粉煤灰、草木灰等。
经验证,腐殖酸、黄腐酸作为稳定型物质,不但能促进植物生根,而且还能防止硒被土壤固定,进而促进了根系对硒的吸收;腐殖酸、黄腐酸与生物质碳和造粒填料沸石粉混合使用对硒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缓慢释放低剂量硒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了植物对硒的同化速率。优选地,所述稳定型物质包括腐殖酸、黄腐酸、生物质碳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包膜粘结物质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的一种或多种。采用这种包膜粘结物质,与配方中其他物质进行配合,具有非常好的缓释效果,其缓释作用适当,很好的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稳定型富硒肥的制备方法,分别将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粉碎成粉末,混匀后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喷淋包膜溶液,干燥后即得。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得到的稳定型富硒肥施用效果好。
优选地,喷淋包膜溶液在包膜机内进行。使用机械实现喷淋作用,节约人力,且喷淋效果均一,得到的产品质地均一,效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稳定型富硒肥,从缓效、防固定、促吸收等角度出发,通过试验显现出了以硒为主导的新型富硒稳定型肥料在生产富硒作物上的效果,施用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后,作物富硒能力显著增强、产量明显提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稳定型富硒肥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施用后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称取亚硒酸钠44g(折纯硒20g)、甲硫氨酸20g、熟石灰400g、黄腐酸2.0kg、沸石粉198kg,粉碎过筛,在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在包膜机内喷涂0.6L5%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搅拌混匀4分钟,干燥后即制得本发明含硒0.01%的稳定型富硒肥。
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20:100。
实施例2
称取亚硒酸钠420g(折纯硒192g)、硒代蛋氨酸25.0g(折纯硒10g)、半胱氨酸2.0kg、熟石灰10.1kg、腐殖酸40.4kg,沸石粉147kg粉碎过筛,在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在包膜机内喷涂1L3%的羧甲基纤维素 溶液,搅拌混匀4分钟,干燥后即制得本发明含硒0.1%的稳定型富硒肥。
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0:50:200。
实施例3
称取亚硒酸钠22g(折纯硒10.0g)、硒酸钠24g(折纯硒10.0g)、硒代蛋氨酸20g(纯硒8.05g)、半胱氨酸62.2g、聚谷氨酸50g、磷石膏500g、粉煤灰341.5g、腐殖酸2.0kg、黄腐酸1.0kg、生物质碳0.93kg、沸石粉195kg,粉碎过筛,在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在包膜机内喷淋0.8L4%的硅酸钠溶液,搅拌混匀4分钟,干燥后即制得本发明含硒0.01%稳定型富硒肥。
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4:30:140。
实施例4
称取硒代半胱氨酸20g(折纯硒8.7g)、硒酸钠457.8g(折纯硒191.3g)、聚谷氨酸1.4kg、熟石灰6kg、草木灰2kg、腐殖酸30kg、生物质碳2kg、沸石粉158kg,粉碎过筛,在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在包膜机内喷淋0.8L4%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搅拌混匀4分钟,干燥后即制的本发明含硒0.1%的稳定型富硒肥。
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7:40:160。
实施例1-4中添加的沸石为造料粒中填料,作为调节养分含量的物质,同时还具有吸附性,有缓释养分的作用。
将实施例1-4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进行水稻田间试验,同时以普通硒肥和不含硒的肥料作为对照,均作为基肥施用,施肥还包括大量元素,其用量分别为N150kg/公顷、P2O545kg/公顷、K2O130kg/公顷。等水稻收割后,称重水稻的产量和测定大米中的硒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水稻田间试验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后,水稻的产量得到提高,并且,水稻中的含硒量也得到大幅提升。
此外,对施用的含硒量进行了验证,经验证发现,施用折纯硒量为50~200g/公颂为佳。
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根据植物吸收的硒大部分均转化为人体可利用的有机形态硒而制备,稳定型富硒肥还对根系生长有着促进作用,进而增强了根系对硒的吸收,同时结合进稳定性物质中的硒不易被土壤所固定,降低了多茬施硒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硒肥利用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可单独使用,也可 以工厂化生产,与氮、磷、钾肥一起制成富硒型缓控释肥、BB肥以及作物专用肥等投入市场。单独施用时,每公顷施用折纯硒为50~200g。在肥料生产中,稳定型富硒肥的浓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方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230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2306A21申请号201410356092722申请日20140724C05G3/00200601C05G3/0420060171申请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地址510640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20号72发明人张木唐拴虎徐培智黄旭张发宝黄巧义逄玉万易琼李苹付弘婷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代理人吴开磊54发明名称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作物肥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其原料包括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

2、、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和包膜物质;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10205010020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从缓效、防固定、促吸收等角度出发,施用该稳定型富硒肥后,作物富硒能力显著增强、产量明显提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稳定型富硒肥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施用后效果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2306ACN104072306A1/1页21一种稳定型。

3、富硒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和包膜物质;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10205010020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47304014016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硒物质包括亚硒酸钠、硒酸钠、硒矿粉、氨基酸硒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

4、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类物质包括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聚谷氨酸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增效物质为熟石灰、石灰粉以及其它用于土壤改酸物质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型物质包括腐殖酸、黄腐酸、生物质碳的一种或多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粘结物质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的一种或多种。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粉碎成粉末,混匀后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喷淋包。

5、膜溶液,干燥后即得。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稳定型富硒肥,其特征在于,喷淋包膜溶液在包膜机内进行。权利要求书CN104072306A1/4页3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作物肥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硒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缺硒会导致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多种疾病,摄入适量的硒不仅可以维持正常生理代谢,防止缺硒病发生,还可以抗衰老、促排毒、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0003不同形态硒对人体的有效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无机态硒吸收利用率较差,有机态硒易被人体吸收。目前,绝大多数人获取硒的主要来源是粮食作物,国际营养学。

6、会推荐的人日均硒摄入量为6075G,我国人日均硒摄入量仅为2840G,人体缺硒的状况较为普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约有2/3的土壤存在着缺硒的状况。0004为了提高作物硒含量,可以通过施硒措施强化植物对硒的吸收,但是,硒对植物有益和有害的范围很窄,施硒过多会伤害植物造成减产,施硒不足又达不到生产富硒作物目的;叶面喷施硒虽然易被吸收,但是在植物体内多以无机态存在,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并且易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通过土壤施硒虽有利于生产富含有机硒作物,但是硒易被土壤固定,特别易被酸性土壤中铁锰氧化物所固定。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富硒肥,不但能降低土壤对硒的固定,而且还能防止一次性施用大量的硒肥对植物产生的毒。

7、害作用,同时也保证了植物体达到富硒的目的。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000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稳定型富硒肥,其原料包括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和包膜物质;0007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10205010020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000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其原料包括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和包膜物质,按一定的配比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具有非常好的缓释作用,降低了硒对植物的毒。

8、害作用。由于硒缓慢的释放,因此,解决了一次大量施硒对植物产生的毒害作用以及施硒量过低所导致植物富硒不足的问题;结合进缓效物质中的硒不易被土壤固定,提高了硒肥的利用率,降低了硒对土壤的潜在性污染。0009更优选地,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473040140160,包膜物质按每千克造粒后的混合物添加35ML浓度为35的包膜溶液。0010经验证,选用亚硒酸钠、硒酸钠、硒矿粉、氨基酸硒作为硒的来源,植物根系吸收的硒易向地上部转移并同化为有机硒。优选地,所述含硒物质包括亚硒酸钠、硒酸钠、硒矿粉、说明书CN104072306A2/4页4氨基酸硒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9、,氨基酸硒包括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以及市售的其他种类氨基酸硒。0011经验证,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聚谷氨酸添加到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的配方中,这些氨基酸类物质能有效的提供有机碳源,促进了根系吸收的亚硒酸根向地上部转移。优选地,所述氨基酸类物质包括甲硫氨酸、半胱氨酸、聚谷氨酸的一种或多种。0012经验证,熟石灰、石灰粉等碱性增效物质以及其它用于土壤改酸物质作为土壤增效物质,提高了肥料颗粒周边微域土壤PH值,极大的提高了硒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优选地,所述土壤增效物质为熟石灰、石灰粉以及其它用于土壤改酸物质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其它用于土壤改酸物质包括白云石粉结晶碳酸钙镁化合物、磷石膏、粉煤灰。

10、、草木灰等。0013经验证,腐殖酸、黄腐酸作为稳定型物质,不但能促进植物生根,而且还能防止硒被土壤固定,进而促进了根系对硒的吸收;腐殖酸、黄腐酸与生物质碳和造粒填料沸石粉混合使用对硒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缓慢释放低剂量硒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了植物对硒的同化速率。优选地,所述稳定型物质包括腐殖酸、黄腐酸、生物质碳的一种或多种。0014优选地,所述包膜粘结物质包括羧甲基纤维素、硅酸钠的一种或多种。采用这种包膜粘结物质,与配方中其他物质进行配合,具有非常好的缓释效果,其缓释作用适当,很好的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0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稳定型富硒肥的制备方法,分别将含硒物质、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

11、、稳定型物质粉碎成粉末,混匀后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喷淋包膜溶液,干燥后即得。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得到的稳定型富硒肥施用效果好。0016优选地,喷淋包膜溶液在包膜机内进行。使用机械实现喷淋作用,节约人力,且喷淋效果均一,得到的产品质地均一,效果具有很好的稳定性。00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稳定型富硒肥,从缓效、防固定、促吸收等角度出发,通过试验显现出了以硒为主导的新型富硒稳定型肥料在生产富硒作物上的效果,施用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后,作物富硒能力显著增强、产量明显提高。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稳定型富硒肥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施用后效果好。具体。

12、实施方式0018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19实施例10020称取亚硒酸钠44G折纯硒20G、甲硫氨酸20G、熟石灰400G、黄腐酸20KG、沸石粉198KG,粉碎过筛,在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在包膜机内喷涂06L5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搅拌混匀4分钟,干燥后即制得本发明含硒001的稳定型富硒肥。0021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20100。0022实施例20023称取亚硒酸钠420G折纯硒192G、硒代蛋氨酸250G折纯硒10G、半胱氨酸20KG、熟石灰101KG、腐殖酸404K。

13、G,沸石粉147KG粉碎过筛,在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并筛说明书CN104072306A3/4页5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在包膜机内喷涂1L3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搅拌混匀4分钟,干燥后即制得本发明含硒01的稳定型富硒肥。0024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1050200。0025实施例30026称取亚硒酸钠22G折纯硒100G、硒酸钠24G折纯硒100G、硒代蛋氨酸20G纯硒805G、半胱氨酸622G、聚谷氨酸50G、磷石膏500G、粉煤灰3415G、腐殖酸20KG、黄腐酸10KG、生物质碳093KG、沸石粉195KG,粉碎过筛,在造粒机。

14、中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在包膜机内喷淋08L4的硅酸钠溶液,搅拌混匀4分钟,干燥后即制得本发明含硒001稳定型富硒肥。0027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430140。0028实施例40029称取硒代半胱氨酸20G折纯硒87G、硒酸钠4578G折纯硒1913G、聚谷氨酸14KG、熟石灰6KG、草木灰2KG、腐殖酸30KG、生物质碳2KG、沸石粉158KG,粉碎过筛,在造粒机中造粒,干燥并筛分,得到的肥料颗粒粒径为24MM,然后在包膜机内喷淋08L4的羧甲基纤维素溶液,搅拌混匀4分钟,干燥后即制的本发明含硒01的稳定型富。

15、硒肥。0030其中,含硒物质中纯硒、氨基酸类物质、土壤增效物质、稳定型物质的质量配比为1740160。0031实施例14中添加的沸石为造料粒中填料,作为调节养分含量的物质,同时还具有吸附性,有缓释养分的作用。0032将实施例14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进行水稻田间试验,同时以普通硒肥和不含硒的肥料作为对照,均作为基肥施用,施肥还包括大量元素,其用量分别为N150KG/公顷、P2O545KG/公顷、K2O130KG/公顷。等水稻收割后,称重水稻的产量和测定大米中的硒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0033表1水稻田间试验结果0034说明书CN104072306A4/4页60035从表1可以看出,施用本发明实施例。

16、制得的稳定型富硒肥后,水稻的产量得到提高,并且,水稻中的含硒量也得到大幅提升。0036此外,对施用的含硒量进行了验证,经验证发现,施用折纯硒量为50200G/公颂为佳。0037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根据植物吸收的硒大部分均转化为人体可利用的有机形态硒而制备,稳定型富硒肥还对根系生长有着促进作用,进而增强了根系对硒的吸收,同时结合进稳定性物质中的硒不易被土壤所固定,降低了多茬施硒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硒肥利用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型富硒肥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工厂化生产,与氮、磷、钾肥一起制成富硒型缓控释肥、BB肥以及作物专用肥等投入市场。单独施用时,每公顷施用折纯硒为50200G。在肥料生产中,稳定型富硒肥的浓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方便使用。00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07230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