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为海参养殖工具的刺参增殖用仿生网箱。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逐步采用网箱进行刺参养殖。在内湾近岸浅海区采用网箱养殖,因水域小而浅,使养殖规模难以扩大,且因内湾近岸浅海内海水交换能力差,自净化能力差,易产生污染,影响海参的生态环境。所以,现在网箱养殖已逐渐向20—30米的较深海域发展。现有的网箱的框架一般为圆形或者方形框架,因此,受海浪冲击时这种圆形或者方形框架易扭曲变形,影响网箱整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另外,现有的海参养殖网箱一般仿照养鱼网箱来改进设计,主要考虑箱内体积,而刺参主要栖息在网箱底部或者边缘,因此增加体积对刺参用网箱无多大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刺参增殖用仿生网箱,以克服现有海参养殖网箱的缺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提供一种刺参生长的仿生环境,适合刺参生长和刺参增养殖;第二、通过改进网箱体结构和形状,提高其稳定性和抗风浪能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刺参增殖用仿生网箱,包括装在网衣中的网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箱体包括底板网架和位于底板网架上方并且面积小于底板网架的顶板网架;底板网架和顶板网架之间的四个侧面分别安装有一个梯形侧板网架;所述的网箱体内安装有若干个纵向设置、用于附着饵料的贝笼,所述贝笼的上端与顶板网架相连接,下端与底板网架相连接;所述的网箱体内还安装有用作海参栖息场所的水泥管,所述水泥管包括若干根平行排列的横向水泥管以及若干根平行排列的纵向水泥管;横向水泥管和纵向水泥管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供海参进出于水泥管的通孔。
所述的底板网架、顶板网架和梯形侧板网架分别包括边框和连接在边框之间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仿生海参养殖工具,提供了刺参生长的仿生环境,适合刺参生长和刺参增养殖。本仿生网箱主要是根据刺参的生活习性,模仿刺参在自然状态下的栖息环境,在箱内增加了可用于刺参栖息的合适直径的水泥管,直径20cm,并在管上开口,这样刺参在正常天气下可爬出管外活动、摄食,当有风浪时,刺参可迅速从管外沿开口处进入管内。另外,开口便于增加管内的饵料,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增设了贝笼。刺参在正常状态下,四处摄食,而通过增加贝笼可以附着饵料,有效增加网箱内的自然饵料数量,供刺参摄食。在常规养殖密度的前提下,不用频繁提升网箱添加饵料,从而减轻了养殖工作的劳动强度。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外形整体为底面积大于顶面积的梯形,这种网箱结构确保了整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抗风浪能力。
第四、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安装有纵向设置的若干个贝笼用于附着饵料;并设置有水平方向纵横交错的若干根水泥管作为海参栖息场所,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箱体内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网箱的结构形状示意图。为更清楚地显示其内部构造,图1省略了罩在箱体表面的网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图1所示的网箱体,所述网箱体装在网衣中。
如图1所示,所述的网箱体包括底板网架1和位于底板网架1上方并且面积小于底板网架1的顶板网架3。底板网架1和顶板网架3之间的四个侧面分别安装有一个梯形侧板网架2。
所述的底板网架1、顶板网架3和梯形侧板网架2分别包括边框和连接在边框之间的加强筋4。
所述的网箱体内安装有若干个纵向设置、用于附着饵料的贝笼5,所述贝笼5的上端与顶板网架3相连接,下端与底板网架1相连接。
所述的网箱体内还安装有用作海参栖息场所的水泥管,所述水泥管包括若干根平行排列的横向水泥管6以及若干根平行排列的纵向水泥管7。横向水泥管6和纵向水泥管7的管壁上分别开设有供海参进出于水泥管的通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