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大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大棚.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20779278.4 (22)申请日 2013.12.02 A01G 9/1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1805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墨玉路 185 号 2936 (72)发明人 韩松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411 代理人 曾少丽 (54) 实用新型名称 碳纤维大棚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大棚, 包括拱 杆、 移门、 纵向水平拉杆、 橫向水平拉杆、 斜撑、 地 拉杆、 螺旋杆和用以固定薄膜的卡槽, 上述各个部 件。
2、均采用碳纤维制成, 纵向水平拉杆设置于碳纤 维大棚的顶部, 在拱杆和横向水平拉杆之间设置 有 V 型支撑结构, 移门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座 山墙的中部, 斜撑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侧端部, 碳纤维大棚的两侧一端立面设置有卷膜器, 卡槽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侧立面、 山墙立面和移门, 地 拉杆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侧底部, 地拉杆由所 述螺旋杆拉紧贴近地面。由于各个部件采用了碳 纤维材料, 使本实用新型不仅比重轻, 而且抗压力 能力和韧性强, 能够有效防范恶劣自然天气的冲 击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利于农业上的广泛推广应 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
3、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6883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2.25 CN 204168830 U 1/1 页 2 1. 一种碳纤维大棚, 其特征在于, 包括拱杆、 移门、 纵向水平拉杆、 横向水平拉杆、 斜撑、 卷膜器、 地拉杆、 顶拉杆、 侧拉杆、 螺旋杆和用以固定薄膜的卡槽, 所述纵向水平拉杆设置于 所述碳纤维大棚的顶部, 在所述拱杆和所述横向水平拉杆之间设置有 V 型支撑结构, 所述 V 型支撑结构与所述横向水平拉杆、 所述拱杆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所述移门设置于所述碳纤 维大棚的两座山墙的中部, 所述斜撑设置于所述碳纤维。
4、大棚的两侧端部, 所述卷膜器分别 设置于所述碳纤维大棚的两侧一端立面, 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碳纤维大棚的侧立面、 山墙 立面和移门, 所述地拉杆由所述螺旋杆拉紧贴近地面, 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碳纤维大棚两 侧面的肩部和裙部, 所述横向水平拉杆与所述拱杆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所述卡槽的端头与 所述拱杆通过包箍连接, 所述地拉杆通过管卡固定在所述拱杆上, 所述顶拉杆通过管卡固 定在所述 V 型支撑结构的两端, 所述侧拉杆和所述拱杆通过管卡固定, 所述管卡的间距为 2.5 5m, 所述螺旋杆的间距为 3 5m, 所述拱杆、 所述移门、 所述纵向水平拉杆、 所述横向 水平拉杆、 所述斜撑、 所述地拉杆、 所。
5、述顶拉杆、 所述侧拉杆、 所述螺旋杆和所述卡槽均采用 碳纤维材料制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碳纤维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拱杆的对接处通过螺栓和螺 母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碳纤维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水平拉杆的间距为 5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68830 U 2 1/4 页 3 碳纤维大棚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大棚, 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大棚。 背景技术 0002 自然条件下, 果树和蔬菜的生长周期基本相同, 上市时间与供应期也大同小异, 由 于水果和蔬菜的生长周期不能调整, 造成果品和蔬菜集中上市, 加之果品和蔬菜不耐储。
6、存, 极易腐烂, 从而给经济上带来巨大损失。因此, 改变果树和蔬菜的生长周期, 延长市场供给 时间, 是避免损失的有效方法。 0003 目前, 改变蔬菜和果树生长周期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 使得蔬 菜和果树从萌芽到采摘的不同生产阶段均在温室大棚内进行, 通过温室大棚实现对温度、 湿度、 光照和通风等的调节以满足蔬菜和果树生长要求。 0004 但是, 目前的温室大棚的骨架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成, 比如铁管和钢管, 尤 其是温室大棚的顶面若采用大密度的金属材料时, 由于这些材料本身较重, 使得支撑柱本 身承受较重的压力, 此时, 若遇到恶劣的自然天气, 比如大风 ( 尤其台风 )。
7、、 暴雨、 冒雪时, 会 超出大棚的承重范围, 因此, 经常发生温室大棚因不堪压力的重负而坍塌, 给农户造成严重 的经济损失, 而且大棚内部的骨架间距小, 不利于在里面从事农业劳动, 有鉴于此, 本实用 新型尝试设计开发出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温室大棚。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大棚, 本实用 新型不仅内部骨架间距大, 方便在里面从事农业劳动, 而且其抗压能力和韧性强, 能够有效 抵御恶劣自然天气的不利影响, 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7 一种碳纤维大棚, 包括拱杆、 移门、 纵向水平拉杆、 。
8、横向水平拉杆、 斜撑、 卷膜器、 地 拉杆、 顶拉杆、 侧拉杆、 螺旋杆和用以固定薄膜的卡槽, 所述纵向水平拉杆设置于所述碳纤 维大棚的顶部, 在所述拱杆和所述横向水平拉杆之间设置有V型支撑结构, 所述V型支撑结 构与所述横向水平拉杆、 所述拱杆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所述移门设置于所述碳纤维大棚的 两座山墙的中部, 所述斜撑设置于所述碳纤维大棚的两侧端部, 所述卷膜 器分别设置于所 述碳纤维大棚的两侧一端立面, 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碳纤维大棚的侧立面、 山墙立面和移 门, 所述地拉杆由所述螺旋杆拉紧贴近地面, 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碳纤维大棚两侧面的肩 部和裙部, 所述横向水平拉杆与所述拱杆通过包箍方。
9、式连接, 所述卡槽的端头与所述拱杆 通过包箍连接, 所述地拉杆通过管卡固定在所述拱杆上, 所述顶拉杆通过管卡固定在所述 V 型支撑结构的两端, 所述侧拉杆和所述拱杆通过管卡固定, 所述管卡的间距为 2.5 5m, 所 述螺旋杆的间距为 3 5m, 所述拱杆、 所述移门、 所述纵向水平拉杆、 所述横向水平拉杆、 所 述斜撑、 所述地拉杆、 所述顶拉杆、 所述侧拉杆、 所述螺旋杆和所述卡槽均采用碳纤维材料 制成。 说 明 书 CN 204168830 U 3 2/4 页 4 0008 优选的, 所述拱杆的对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0009 优选的, 所述横向水平拉杆的间距为 5m。 0010 与。
10、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 本实用新型的管卡的间距、 螺 旋杆的间距、 横向水平拉杆的间距都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的间距, 方便在大棚中进行农业活 动 ; 而且由于采用了碳纤维材料, 在管卡间距、 螺旋杆间距、 横向水平拉杆间距增大后, 整个 大棚骨架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依然良好, 能够有效防范恶劣自然天气的冲击带来的不利影 响, 有利于农业上的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1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 征、 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 0012 图 1 是碳纤维大棚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 图 2 是碳纤维大棚山墙面结构示。
11、意图。 0014 图 3 是碳纤维大棚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 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应当指出的是, 对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部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6 实施例 1、 一种碳纤维大棚 0017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所示的一种碳纤维大棚, 包括拱杆 1、 移门 2、 纵向水平拉杆 3、 横向水平拉杆 4、 斜撑 5、 卷膜器 6、 地拉杆 7、 顶拉杆 8、 侧拉杆 9、 螺旋。
12、杆 10 和用以固定薄膜 的卡槽 ( 未图示 ), 纵向水平拉杆 3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顶部, 在拱杆 1 和横 向水平拉杆 3 之间设置有 V 型支撑结构, V 型支撑结构与横向水平拉杆 4 和拱杆 1 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移 门 2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座山墙的中部, 斜撑 5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侧端部, 卷膜器 6 分别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侧一端立面, 卡槽(未图示)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侧立面、 山墙 立面和移门 2, 地拉杆 7 由螺旋杆 10 拉紧贴近地面, 卡槽 ( 未图示 )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两 侧面的肩部和裙部, 横向水平拉杆 4 与拱杆 1 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卡槽 ( 未图。
13、示 ) 的端头与 拱杆 1 通过包箍连接, 地拉杆 7 通过管卡固定在拱杆 1 上, 顶拉杆 8 通过管卡固定在 V 型支 撑结构的两端, 侧拉杆 9 和拱杆 1 通过管卡固定, 管卡的间距为 5m, 螺旋杆 10 的间距为 5m, 拱杆 1、 移门 2、 纵向水平拉杆 3、 横向水平拉杆 4、 斜撑 5、 地拉杆 7、 顶拉杆 8、 侧拉杆 9、 螺旋 杆 10 和卡槽 ( 未图示 ) 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拱杆 1 的对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横 向水平拉杆 4 的间距为 5m。 0018 实施例 2、 一种碳纤维大棚 0019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所示的一种碳纤维大棚, 包。
14、括拱杆 1、 移门 2、 纵向水平拉杆 3、 横向水平拉杆 4、 斜撑 5、 卷膜器 6、 地拉杆 7、 顶拉杆 8、 侧拉杆 9、 螺旋杆 10 和用以固定薄膜 的卡槽 ( 未图示 ), 纵向水平拉杆 3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顶部, 在拱杆 1 和横向水平拉杆 3 之间设置有 V 型支撑结构, V 型支撑结构与横向水平拉杆 4 和拱杆 1 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移 说 明 书 CN 204168830 U 4 3/4 页 5 门 2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座山墙的中部, 斜撑 5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侧端部, 卷膜器 6 分别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侧一端立面, 卡槽(未图示)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侧立面。
15、、 山墙 立面和移门2, 地拉杆7由螺旋杆10拉紧贴近地面, 卡槽(未图示)设置于碳纤维大棚两侧 面的肩部和裙部, 横向水平拉杆 4 与拱杆 1 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卡槽 ( 未图示 ) 的端头与拱 杆 1 通过包箍连接, 地拉杆 7 通过管卡固定在拱杆 1 上, 顶拉杆 8 通过管卡固定在 V 型支撑 结构的两端, 侧拉杆 9 和拱杆 1 通过管卡固定, 管卡的间距为 2.5m, 螺旋杆 10 的间距为 5m, 拱杆 1、 移门 2、 纵向水平拉杆 3、 横向水平拉杆 4、 斜撑 5、 地拉杆 7、 顶拉杆 8、 侧拉杆 9、 螺旋 杆 10 和卡槽 ( 未图示 ) 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
16、拱杆 1 的对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横 向水平拉杆 4 的间距为 5m。 0020 实施例 3、 一种碳纤维大棚 0021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所示的一种碳纤维大棚, 包括拱杆 1、 移门 2、 纵向水平拉杆 3、 横向水平拉杆 4、 斜撑 5、 卷膜器 6、 地拉杆 7、 顶拉杆 8、 侧拉杆 9、 螺旋杆 10 和用以固定薄膜 的卡槽 ( 未图示 ), 纵向水平拉杆 3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顶部, 在拱杆 1 和横向水平拉杆 3 之间设置有 V 型支撑结构, V 型支撑结构与横向水平拉杆 4 和拱杆 1 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移 门 2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座山墙的中部, 斜撑 。
17、5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 的两侧端部, 卷膜器 6 分别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侧一端立面, 卡槽 ( 未图示 )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侧立面、 山 墙立面和移门2, 地拉杆7由螺旋杆10拉紧贴近地面, 卡槽(未图示)设置于碳纤维大棚两 侧面的肩部和裙部, 横向水平拉杆 4 与拱杆 1 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卡槽 ( 未图示 ) 的端头与 拱杆 1 通过包箍连接, 地拉杆 7 通过管卡固定在拱杆 1 上, 顶拉杆 8 通过管卡固定在 V 型支 撑结构的两端, 侧拉杆 9 和拱杆 1 通过管卡固定, 管卡的间距为 4m, 螺旋杆 10 的间距为 4m, 拱杆 1、 移门 2、 纵向水平拉杆 3、 横向水平拉。
18、杆 4、 斜撑 5、 地拉杆 7、 顶拉杆 8、 侧拉杆 9、 螺旋 杆 10 和卡槽 ( 未图示 ) 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拱杆 1 的对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横 向水平拉杆 4 的间距为 5m。 0022 实施例 4、 一种碳纤维大棚 0023 如图 1、 图 2 和图 3 所示的一种碳纤维大棚, 包括拱杆 1、 移门 2、 纵向水平拉杆 3、 横向水平拉杆 4、 斜撑 5、 卷膜器 6、 地拉杆 7、 顶拉杆 8、 侧拉杆 9、 螺旋杆 10 和用以固定薄膜 的卡槽 ( 未图示 ), 纵向水平拉杆 3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顶部, 在拱杆 1 和横向水平拉杆 3 之间设置有 V 型支撑。
19、结构, V 型支撑结构与横向水平拉杆 4 和拱杆 1 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移 门 2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座山墙的中部, 斜撑 5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侧端部, 卷膜器 6 分别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两侧一端立面, 卡槽(未图示)设置于碳纤维大棚的侧立面、 山墙 立面和移门 2, 地拉杆 7 由螺旋杆 10 拉紧贴近地面, 卡槽 ( 未图示 ) 设置于碳纤维大棚两 侧面的肩部和裙部, 横向水平拉杆 4 与拱杆 1 通过包箍方式连接, 卡槽 ( 未图示 ) 的端头与 拱杆 1 通过包箍连接, 地拉杆 7 通过管卡固定在拱杆 1 上, 顶拉杆 8 通过管卡固定在 V 型支 撑结构的两端, 侧拉杆 9 。
20、和拱杆 1 通过管卡固定, 管卡的间距为 5m, 螺旋杆 10 的间距为 3m, 拱杆 1、 移门 2、 纵向水平拉杆 3、 横向水平拉杆 4、 斜撑 5、 地拉杆 7、 顶拉杆 8、 侧拉杆 9、 螺旋 杆 10 和卡槽 ( 未图示 ) 均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 拱杆 1 的对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 横 向水平拉杆 4 的间距为 5m。 0024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 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说 明 书 CN 204168830 U 5 4/4 页 6 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说 明 书 CN 204168830 U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68830 U 7 2/2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68830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