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3769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6025.5

申请日:

2014.09.25

公开号:

CN104193137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11/12申请日:20140925|||公开

IPC分类号:

C02F11/12; C02F3/00; B01D36/04

主分类号:

C02F11/12

申请人:

李泽

发明人:

李泽

地址: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线香街金鱼园6号802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代理人:

杨启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容腔、设置在容腔内的生物膜床,包括污泥沉降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污泥泥水分离器,污泥沉降装置包括容腔、位于容腔顶端的污水导入管道、位于污水导入管道外侧的污水收集槽,导入管道的管壁是滤网机构,污泥输送装置是进口直达容腔底部、出口直达污泥泥水分离器的螺杆输送机,污泥泥水分离器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底面是滤网的盆、位于盆下面的污水收集盆。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有效减少污泥体积、防止污水二次污染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沉降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污泥泥水分离器,污泥沉降装置包括容腔、位于容腔顶端的污水导入管道、位于污水导入管道外侧的污水收集槽,导入管道的管壁是滤网机构;或者污泥沉降装置包括下部带有污水进口的容腔、设置在容腔中部的生物膜床、设置在容腔上部的污水导出口,污泥输送装置是进口直达容腔底部、出口直达污泥泥水分离器的螺杆输送机,污泥泥水分离器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底面是滤网的盆、位于盆下面的污水收集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盆和污水收集盆有多两套以上,并由上往下一层层设置,每层的盆上设置有直通下一层的盆的溢流管,溢流管的上端管口低于盆所承载的污泥的最高位置,相邻两层的盆上的溢流管相互错开,螺杆输送机的出口位于最上层盆的上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盆包括底面是滤网的凹槽、横向设置在凹槽上的两推板、带动推板前后移动的动力,凹槽的两侧壁和两侧壁间的推板构成盆的盆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溢流管位于凹槽的中部并将凹槽分隔成两个子凹槽,相应的两推板也分别设置有两子推板,两子推板分别位于两子凹槽内。

5.
   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污泥的污水导入容腔中,污水通过容腔上部侧面的滤网渗出容腔外或者由下往上通过容腔内的生物膜床后导出容腔外,含污泥的污水中的污泥逐步沉降到容腔的底部,容腔底部的沉积的污泥通过螺杆输送机输送到污泥泥水分离器上,污泥落入底面是滤网的盆上,污泥中的水渗出滤网后进入下面的污水收集盆并导向污水处理设备内,这样,一定时间后,污泥在渗透及自然风干下,其含水量就大为下降,已经没有污水渗出,然后,将底面是滤网的盆内的污泥清理出来,以便底面是滤网的盆接收容腔送来的污泥。

说明书

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都存在一个污泥的处理问题,由于污水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由于污泥的含水量很大,因此,污泥的体积庞大,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让污泥自然干燥,然后才能采取填埋或者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污泥会渗出污水,若处理不当,所渗出的污水很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污泥体积的、防止污水二次污染的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将含污泥的污水导入容腔中,污水通过容腔上部侧面的滤网渗出容腔外或者由下往上通过容腔内的生物膜床后导出容腔外,含污泥的污水中的污泥逐步沉降到容腔的底部,容腔底部的沉积的污泥通过螺杆输送机输送到污泥泥水分离器上,污泥落入底面是滤网的盆上,污泥中的水渗出滤网后进入下面的污水收集盆并导向污水处理设备内,这样,一定时间后,污泥在渗透及自然风干下,其含水量就大为下降,已经没有污水渗出,然后,将底面是滤网的盆内的污泥清理出来,以便底面是滤网的盆接收容腔送来的污泥。 
本发明的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污泥沉降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污泥泥水分离器,污泥沉降装置包括容腔、位于容腔顶端的污水导入管道、位于污水导入管道外侧的污水收集槽,导入管道的管壁是滤网机构;或者污泥沉降装置包括下部带有污水进口的容腔、设置在容腔中部的生物膜床、设置在容腔上部的污水导出口,污泥输送装置是进口直达容腔底部、出口直达污泥泥水分离器的螺杆输送机,污泥泥水分离器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底面是滤网的盆、位于盆下面的污水收集盆。 
工作时,将含污泥的污水通过水导入管道或者污水进口持续导入容腔内,污水渗过滤网机构或者生物膜床后流出容腔外,污泥则逐步沉降到容腔的底部,待所沉降的污泥达到一定的量后,启动螺杆输送机,将污泥传输到污泥泥水分离器上,污泥中所含的水通过滤网渗入进盆下面的污水收集盆内,然后导向污水处理设施,放置一段时间后,盆内的污泥在渗漏及风干下,含水量少至成为不易流动的固体物质时,就可将盆内的风干的污泥清理出来,以便下一次的对污泥的泥水分离。 
这里,盆和污水收集盆有多两套以上,并由上往下一层层设置,每层的盆上设置有直通下一层的盆的溢流管,溢流管的上端管口低于盆所承载的污泥的最高位置,相邻两层的盆上的溢流管相互错开,螺杆输送机的出口位于最上层盆的上面。 
这样,当上层的盆的污泥载满后,溢出的污泥就会沿溢流管导入下一层的盆上,从而有效地在充分利用空间的情况下增大了污泥的泥水分离量,采用错开设置溢流管,保证所溢出的污泥能进入下一层的盘上。 
这里,盆包括底面是滤网的凹槽、横向设置在凹槽上的两推板、带动推板前后移动的动力,凹槽的两侧壁和两侧壁间的推板构成盆的盆腔。 
工作时,当盆内的污泥风干后,通过动力推动推板,推板则推动凹槽内的污泥前行,直至推出凹槽外并落入外面的干燥污泥收集槽上,然后,动力带动推板复位,以便承接下一批的含水污泥。 
溢流管位于凹槽的中部并将凹槽分隔成两个子凹槽,相应的两推板也分别设置有两子推板,两子推板分别位于两子凹槽内。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有效减少污泥体积的、防止污水二次污染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污泥泥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发明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沉降装置1、污泥输送装置2、污泥泥水分离器3,污泥沉降装置1包括容腔1a、位于容腔1a顶端的污水导入管道1b、位于污水导入管道1b外侧的污水收集槽1c,导入管道1b的管壁是滤网机构,污泥输送装置2是进口2a直达容腔1a底部、出口2b直达污泥泥水分离器3的螺杆输送机,如图2所示,污泥泥水分离器3包括机架3a、设置在机架3a上的底面是滤网3b的盆3c、位于盆3c下面的污水收集盆3d。
构成滤网机构的滤网以及盆3c的底面滤网3b的孔径为10—300目。 
如图2所示,盆3c和污水收集盆3d有多两套以上,并由上往下一层层设置,每层的盆3c上设置有直通下一层的盆3c的溢流管3e,溢流管3e的上端管口3f低于盆3c所承载的污泥的最高位置,相邻两层的盆3c上的溢流管3e相互错开,螺杆输送机2的出口2b位于最上层盆3c的上面。 
如图3所示,盆3c包括底面是滤网3b的凹槽3g、横向设置在凹槽3g上的两推板3h、带动推板3h前后移动的动力3i(气缸),凹槽3g的两侧壁和两侧壁间的推板3h构成盆3c的盆腔。 
溢流管3e位于凹槽3g的中部并将凹槽3g分隔成两个子凹槽3g1,相应的两推板3h也分别设置有两子推板3h1,两子推板3h1分别位于两子凹槽3g1内。 
本发明的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是将含污泥的污水导入容腔1a中,污水4通过容腔1a上部侧面的滤网渗出进入污水收集槽1c内,以便送到污水处理设备处或者达标排放,含污泥的污水中的污泥5逐步沉降到容腔1a的底部,容腔1a底部的沉积的污泥5通过螺杆输送机2输送到污泥泥水分离器3上,污泥5落入底面是滤网3b的盆3c上,污泥5中的水渗出滤网3b后进入下面的污水收集盆3d并导向污水处理设备内,这样,一定时间后,污泥5在渗透及自然风干下,其含水量就大为下降,已经没有污水渗出,然后,将底面是滤网3b的盆3c内的污泥5清理出来,以便底面是滤网3b的盆3c接收容腔1a送来的污泥5。 
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污泥沉降装置1包括下部带有污水进口1d的容腔1e、设置在容腔1e中部的生物膜床1f、设置在容腔1e上部的污水导出口1g。 
采用是实施例2的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的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是将含污泥的污水通过污水进口1d导入容腔1e中,污水4通过容腔1e中部的生物膜床1f后由上部的污水导出口1g导出容腔1e外,达标后排放或者进入下一级的污水处理装置进行进一步处理。 

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313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3137A21申请号201410496025522申请日20140925C02F11/12200601C02F3/00200601B01D36/0420060171申请人李泽地址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线香街金鱼园6号80272发明人李泽74专利代理机构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06代理人杨启成54发明名称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57摘要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容腔、设置在容腔内的生物膜床,包括污泥沉降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污泥泥水分离器,污泥沉降装置包括容腔、位于容腔顶端的污水导入管道。

2、、位于污水导入管道外侧的污水收集槽,导入管道的管壁是滤网机构,污泥输送装置是进口直达容腔底部、出口直达污泥泥水分离器的螺杆输送机,污泥泥水分离器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底面是滤网的盆、位于盆下面的污水收集盆。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有效减少污泥体积、防止污水二次污染的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3137ACN104193137A1/1页21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沉降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污泥泥水分离器,污泥沉降装置包括容腔、位于容腔顶端的污水。

3、导入管道、位于污水导入管道外侧的污水收集槽,导入管道的管壁是滤网机构;或者污泥沉降装置包括下部带有污水进口的容腔、设置在容腔中部的生物膜床、设置在容腔上部的污水导出口,污泥输送装置是进口直达容腔底部、出口直达污泥泥水分离器的螺杆输送机,污泥泥水分离器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底面是滤网的盆、位于盆下面的污水收集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盆和污水收集盆有多两套以上,并由上往下一层层设置,每层的盆上设置有直通下一层的盆的溢流管,溢流管的上端管口低于盆所承载的污泥的最高位置,相邻两层的盆上的溢流管相互错开,螺杆输送机的出口位于最上层盆的上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

4、污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盆包括底面是滤网的凹槽、横向设置在凹槽上的两推板、带动推板前后移动的动力,凹槽的两侧壁和两侧壁间的推板构成盆的盆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溢流管位于凹槽的中部并将凹槽分隔成两个子凹槽,相应的两推板也分别设置有两子推板,两子推板分别位于两子凹槽内。5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污泥的污水导入容腔中,污水通过容腔上部侧面的滤网渗出容腔外或者由下往上通过容腔内的生物膜床后导出容腔外,含污泥的污水中的污泥逐步沉降到容腔的底部,容腔底部的沉积的污泥通过螺杆输送机输送到污泥泥水分离器上,污泥落入底面是滤网的盆上,污泥中的水渗出滤网后进入下面。

5、的污水收集盆并导向污水处理设备内,这样,一定时间后,污泥在渗透及自然风干下,其含水量就大为下降,已经没有污水渗出,然后,将底面是滤网的盆内的污泥清理出来,以便底面是滤网的盆接收容腔送来的污泥。权利要求书CN104193137A1/3页3一种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装置。0002背景技术现有的污水处理,都存在一个污泥的处理问题,由于污水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由于污泥的含水量很大,因此,污泥的体积庞大,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让污泥自然干燥,然后才能采取填埋或者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污泥会渗出污水,若处理不当,所渗出的污水很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6、。000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污泥体积的、防止污水二次污染的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及装置。0004本发明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将含污泥的污水导入容腔中,污水通过容腔上部侧面的滤网渗出容腔外或者由下往上通过容腔内的生物膜床后导出容腔外,含污泥的污水中的污泥逐步沉降到容腔的底部,容腔底部的沉积的污泥通过螺杆输送机输送到污泥泥水分离器上,污泥落入底面是滤网的盆上,污泥中的水渗出滤网后进入下面的污水收集盆并导向污水处理设备内,这样,一定时间后,污泥在渗透及自然风干下,其含水量就大为下降,已经没有污水渗出,然后,将底面是滤网的盆内的污泥清理出来,以便底面是滤网的盆接收容腔。

7、送来的污泥。0005本发明的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污泥沉降装置、污泥输送装置、污泥泥水分离器,污泥沉降装置包括容腔、位于容腔顶端的污水导入管道、位于污水导入管道外侧的污水收集槽,导入管道的管壁是滤网机构;或者污泥沉降装置包括下部带有污水进口的容腔、设置在容腔中部的生物膜床、设置在容腔上部的污水导出口,污泥输送装置是进口直达容腔底部、出口直达污泥泥水分离器的螺杆输送机,污泥泥水分离器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底面是滤网的盆、位于盆下面的污水收集盆。0006工作时,将含污泥的污水通过水导入管道或者污水进口持续导入容腔内,污水渗过滤网机构或者生物膜床后流出容腔外,污泥则逐步沉降到容腔的底。

8、部,待所沉降的污泥达到一定的量后,启动螺杆输送机,将污泥传输到污泥泥水分离器上,污泥中所含的水通过滤网渗入进盆下面的污水收集盆内,然后导向污水处理设施,放置一段时间后,盆内的污泥在渗漏及风干下,含水量少至成为不易流动的固体物质时,就可将盆内的风干的污泥清理出来,以便下一次的对污泥的泥水分离。0007这里,盆和污水收集盆有多两套以上,并由上往下一层层设置,每层的盆上设置有直通下一层的盆的溢流管,溢流管的上端管口低于盆所承载的污泥的最高位置,相邻两层的盆上的溢流管相互错开,螺杆输送机的出口位于最上层盆的上面。0008这样,当上层的盆的污泥载满后,溢出的污泥就会沿溢流管导入下一层的盆上,从而有效地在。

9、充分利用空间的情况下增大了污泥的泥水分离量,采用错开设置溢流管,保证所溢出的污泥能进入下一层的盘上。0009这里,盆包括底面是滤网的凹槽、横向设置在凹槽上的两推板、带动推板前后移动说明书CN104193137A2/3页4的动力,凹槽的两侧壁和两侧壁间的推板构成盆的盆腔。0010工作时,当盆内的污泥风干后,通过动力推动推板,推板则推动凹槽内的污泥前行,直至推出凹槽外并落入外面的干燥污泥收集槽上,然后,动力带动推板复位,以便承接下一批的含水污泥。0011溢流管位于凹槽的中部并将凹槽分隔成两个子凹槽,相应的两推板也分别设置有两子推板,两子推板分别位于两子凹槽内。0012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有。

10、效减少污泥体积的、防止污水二次污染的优点。0013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污泥泥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14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发明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沉降装置1、污泥输送装置2、污泥泥水分离器3,污泥沉降装置1包括容腔1A、位于容腔1A顶端的污水导入管道1B、位于污水导入管道1B外侧的污水收集槽1C,导入管道1B的管壁是滤网机构,污泥输送装置2是进口2A直达容腔1A底部、出口2B直达污泥泥水分离器3的螺杆输送机,如图2所示,污泥泥水分离器3包括机。

11、架3A、设置在机架3A上的底面是滤网3B的盆3C、位于盆3C下面的污水收集盆3D。0015构成滤网机构的滤网以及盆3C的底面滤网3B的孔径为10300目。0016如图2所示,盆3C和污水收集盆3D有多两套以上,并由上往下一层层设置,每层的盆3C上设置有直通下一层的盆3C的溢流管3E,溢流管3E的上端管口3F低于盆3C所承载的污泥的最高位置,相邻两层的盆3C上的溢流管3E相互错开,螺杆输送机2的出口2B位于最上层盆3C的上面。0017如图3所示,盆3C包括底面是滤网3B的凹槽3G、横向设置在凹槽3G上的两推板3H、带动推板3H前后移动的动力3I(气缸),凹槽3G的两侧壁和两侧壁间的推板3H构成盆。

12、3C的盆腔。0018溢流管3E位于凹槽3G的中部并将凹槽3G分隔成两个子凹槽3G1,相应的两推板3H也分别设置有两子推板3H1,两子推板3H1分别位于两子凹槽3G1内。0019本发明的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是将含污泥的污水导入容腔1A中,污水4通过容腔1A上部侧面的滤网渗出进入污水收集槽1C内,以便送到污水处理设备处或者达标排放,含污泥的污水中的污泥5逐步沉降到容腔1A的底部,容腔1A底部的沉积的污泥5通过螺杆输送机2输送到污泥泥水分离器3上,污泥5落入底面是滤网3B的盆3C上,污泥5中的水渗出滤网3B后进入下面的污水收集盆3D并导向污水处理设备内,这样,一定时间后,污泥5在渗透及自然风干下,其含。

13、水量就大为下降,已经没有污水渗出,然后,将底面是滤网3B的盆3C内的污泥5清理出来,以便底面是滤网3B的盆3C接收容腔1A送来的污泥5。0020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污泥沉降装置1包括下部带有污水进口1D的容腔1E、设置在容腔1E中部的生物膜床1F、设置在容腔1E上部的污水导出口1G。说明书CN104193137A3/3页50021采用是实施例2的生物污泥的处理装置的生物污泥的处理方法是将含污泥的污水通过污水进口1D导入容腔1E中,污水4通过容腔1E中部的生物膜床1F后由上部的污水导出口1G导出容腔1E外,达标后排放或者进入下一级的污水处理装置进行进一步处理。说明书CN104193137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93137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93137A3/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93137A4/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9313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