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7364744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65394.7

申请日:

20160621

公开号:

CN105961422A

公开日:

2016092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47/24,A01N27/00,A01P21/00,A01N3/02

主分类号:

A01N47/24,A01N27/00,A01P21/00,A01N3/02

申请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礼文,张志伟,朱刚,陈佛祥,吴泽伟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24号小区

优先权:

CN201610465394A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张汉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1:10;本发明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液剂;吡唑醚菌酯和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后对作物增产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适用于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的增产,显著延长切花的保鲜时间,具有保鲜作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总含量为0.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5。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在用于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作物的增产的用途。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在用于切花保鲜的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为有效成分,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作物的增产,具有作物增产作用;显著延长切花的保鲜时间,具有保鲜作用。

背景技术

吡唑醚菌酯,英文通用名称pyraclostrobin,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具有保护、治疗和叶片渗透作用,对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多数植物病原物均具有杀菌活性。

吡唑醚菌酯主要用于防治病原物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如作物白粉病、锈病、霜霉病、晚疫病、灰霉病、炭疽病、菌核病等病害,同时对植物具有健康作用,延缓内源乙烯的产出,抵抗植物衰老。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简写为1-MCP,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乙烯产生和乙烯作用的抑制剂。作为促进成熟衰老的植物激素——乙烯即可由部分植物自身产生,又可在贮藏环境甚至空气中存在一定的量,乙烯与细肥内部的相关受体相结合,才能激活一系列与成熟有关的生理生化反应,加快衰老和死亡。l-MCP亦可以很好地与乙烯受体结合,但这种结合不会引起成熟的生化反应,因此,在植物内源乙烯产生或外源乙烯作用之前,施用1-MCP,它就会抢先与乙烯受体结合,从而阻止乙烯与其受体的结合,很好地延长了果蔬成熟衰老的过程,延长了保鲜期。可很好地延缓成熟、衰老,很好地保持产品的硬度、脆度,保持颜色、风味、香味和营养成分,能有效地保持植物的抗病性,减轻微生物引起的腐烂和减轻生理病害,并可减少水分蒸发、防止萎蔫。常温状态下,1-甲基环丙烯为气体,1-甲基环丙烯可以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 在,也可以以其他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1-甲基环丙烯与环糊精分子的摩尔比例为2:1

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组合物可以赋型为农业上常用的剂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效成分为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的增效农药组合物,为作物增产及切花的保鲜提供一种有效管理工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的增效组合物,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1:10,吡唑醚菌酯以分子化合物计算,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所述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总含量为0.1%~30%。

所述农药组合物加入助剂及赋型剂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制成可分散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液剂等农业上常用的剂型。

所述油悬浮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吡唑醚菌酯0.1~30%,1-甲基环丙烯0.1~10%、分散剂0.1~14%、湿润剂0.1~13%、增稠剂0.1~3%、防冻剂0.1~5%,液体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分散、砂磨机中砂磨后,在油系介质中形成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油悬浮剂,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所述水分散粒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吡唑醚菌酯0.1~80%,1-甲基环丙烯0.1~10%、分散剂0.1~10%、湿润剂0.1~12%、崩解剂0.2~10%,固体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 量的水分散粒剂,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所述可湿性粉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吡唑醚菌酯0.1~80%,1-甲基环丙烯0.1~10%、分散剂0.1~14%、润湿剂0.1~12%,固体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可湿性粉剂,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所述可溶性液剂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吡唑醚菌酯0.1%~20%,1-甲基环丙烯0.1~10%、溶剂1~40%,分散剂0.1~14%、乳化剂0.1~12%,液体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溶剂混合,充分溶解后和其它助剂混合,液体载体补足至100%,混合均匀,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可溶性液剂,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所述的消泡剂可以是硅酮类化合物、环氧大豆油、甲醇、硅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防冻剂可以是甘油、丙二醇、二甘醇、尿素等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湿润剂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茶枯粉、皂角粉、无患子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分散剂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山梨糖醇油酸酯、二丁基萘磺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崩解剂可以是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壳聚糖、海藻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尿素、硫酸铵、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增稠剂可以是聚乙酸乙烯酯、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硅酸镁铝、酚醛树脂、羟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固体载体可以是轻质碳酸钙、陶土、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粘土、凹凸棒土、滑石粉、石英沙、木粉、胡桃壳粉、木质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液体载体可以是精致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松节油、油酸甲酯、椰子油、棕榈油、红花油、麻油、蓖麻油、桐油、橄榄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以及以上植物油的酯,特别是甲酯。

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丙酮、二甲基亚砜、吡啶、三甲苯、四甲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去离子水为工业化去离子水。

所述的粘结剂可以是蔗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钙、羧丙基纤维素、糊精、淀粉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粘性高岭土、石蜡、松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10%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可溶性液剂。

称取吡唑醚菌酯98克,1-甲基环丙烯12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1克,丙三醇5.2克,二甲基亚砜250克,二甲基乙酰胺150克,乙二醇补足至1000克,将上述配方中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按比例放入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丙三醇、乙二醇混合液中溶解,溶解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最后用乙二醇补足至100%,经检测,吡唑醚菌酯含量9.0%,1-甲基环丙烯粉末形态含量1.0%,总含量10%的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可溶性液剂。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实施例二:30%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油悬浮剂。

称取吡唑醚菌酯153克,1-甲基环丙烯151克,木质素磺酸盐钠48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2克,油酸甲酯249克,有机膨润土83克,十二烷基磺酸钙盐60克,松节油补足至1000克,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油悬浮剂,经检测,吡唑醚菌酯有效含量15.1%,1-甲基环丙烯粉末形式有效含量15.0%,总有效含量30.1%,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实施例三:60%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水分散粒剂。

称取吡唑醚菌酯455克,1-甲基环丙烯156克,木质素磺酸钠48克,壳聚糖61克,葡萄糖55克,皂角粉39克,高岭土补足至10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即得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水分散粒剂,经检测,吡唑醚菌酯有效含量45.1%,1-甲基环丙烯粉末形式有效含量15.1%,总有效含量60.2%,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实施例四:50%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可湿性粉剂。

称取吡唑醚菌酯404克,1-甲基环丙烯107克,木质素磺酸盐钙53克,十二烷基硫酸钠47克,丁基萘磺酸钠53克,白炭黑57克,高岭土补足至1000克。将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可湿性粉剂,经检测,吡唑醚菌酯有效含量40.1%,1-甲基环丙烯粉末形式有效含量10.1%,总有效含量50.2%,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实施例五:对康乃馨切花的保鲜试验。

切花经过处理后切茎处浸于清水中,置于湿度60%,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室温温室中保存,以鲜切花处理至花瓣20%萎蔫之间的时间为保鲜时间的计算时间,单位为天。

表1、不同处理对鲜康乃馨切花的保鲜时间

由表1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鲜康乃馨切花均能延长保鲜期,而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混合使用处理鲜康乃馨切花,保鲜时间均能相对于单剂延长50%以上,相对于清水处理均能延长100%以上,显著延长鲜康乃馨切花的保鲜时间,由此可见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组合使用对康乃馨切花的保鲜具有重要意义,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实施例六:对玫瑰切花的保鲜试验。

切花经过处理后切茎处浸于清水中,置于湿度60%,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室温温室中保存,以鲜切花处理至花瓣20%萎蔫的时间为保鲜时间的计算时间,单位为天。

表2、不同处理对鲜红玫瑰切花的保鲜时间

由表2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鲜红玫瑰切花均能延长保鲜期,而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混合使用处理鲜红玫瑰切花,保鲜时间均能相对于单剂延长50%以上,相对于清水处理均能延长100%以上,显著延长鲜红玫瑰切花的保鲜时间,由此可见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组合使用对红玫瑰切花的保鲜具有重要 意义,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实施例七:百合切花的保鲜试验。

切花经过处理后切茎处浸于清水中,置于湿度60%,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室温温室中保存,以鲜切花处理至花瓣20%萎蔫的时间为保鲜时间的计算时间,单位为天。

表3、不同处理对鲜白百合切花的保鲜时间

由表3可以看出,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鲜白百合切花均能延长保鲜期,而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混合使用处理鲜白 百合切花,保鲜时间均能相对于单剂延长50%以上,相对于清水处理均能延长100%以上,显著延长鲜白百合切花的保鲜时间,由此可见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组合使用对白百合切花的保鲜具有重要意义,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实施例八: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测试。

收获后每个处理穗脱粒后,随机选取2个500粒称重,若2个500粒重量差异不大,则数据相加求得千粒重(水分含量<13%),重复4次,计算每处理的千粒重增加率。

根据Gowing法评价除草剂联合方式(NY/T 1155.7-2006),其公式如下:

E0﹦X﹢Y–XY/100

式中,X为吡唑醚菌酯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的千粒重增加率/产量增加率;Y为1-甲基环丙烯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的千粒重增加率/产量增加率;E0为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二种药剂混用时对靶标千粒重增加率/产量增加率的理论值;E为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两种药剂混用时对靶标千粒重增加率/产量增加率的实测值。

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评价标准:当E–E0>10%时,表示为增效作用;当﹣10%≤E–E0≤10%时,表现为相加作用;当E–E0<﹣10%时,表现为拮抗作用。

(1)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表4、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及其混配组合对小麦千粒重增加测定结果

由表4可以得知,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对小麦的增产作用明显,均在15%以上,且协同作用明显,E-E0大于1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 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2)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水稻的增产作用。

表5、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及其混配组合对水稻千粒重增加测定结果

由表5可以得知,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明显,均在16%以上,且协同作用明显,E-E0大于10%,表现为协同增效,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3)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玉米的增产作用。

表6、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及其混配组合对玉米百粒重增加测定结果

由表6可以得知,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对玉米的增产作用明显,均在13%以上,且协同作用明显,E-E0大于1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 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4)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马铃薯的增产作用。

表7、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及其混配组合对马铃薯亩产量增加测定结果

由表7可以得知,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对马铃薯的增产作用明显,均在20%以上,且协同作用明显,E-E0大于1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1-甲基环丙烯以α-环糊精分子或β-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65394.7 (22)申请日 2016.06.21 (71)申请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 开发区24号小区 (72)发明人 王礼文 张志伟 朱刚 陈佛祥 吴泽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张汉青 (51)Int.Cl. A01N 47/24(2006.01) A01N 27/00(2006.01) A01P 21/00(2006.01) A01N 3/02(2006.01)。

2、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 药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 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 包括常用助剂、 吡唑醚 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 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1:10; 本发明组合物 可以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油悬浮剂、 可湿性粉 剂、 水分散粒剂、 可溶性液剂; 吡唑醚菌酯和与1- 甲基环丙烯复配后对作物增产有明显的协同增 效作用, 适用于作物如水稻、 小麦、 玉米、 马铃薯 等作物的增产, 显著延长切花的保鲜时间, 具有 保鲜作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2页 CN 105961422 A 2016.0。

3、9.28 CN 105961422 A 1.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有效成分为吡唑 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 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农药组合 物, 其特征在于: 有效成分总含量为0.1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农药组合 物, 其特征在于: 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农药组合 物, 其特征在于: 吡。

4、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5。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在用于小麦、 玉米、 水稻、 马铃薯作物的增产的用途。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在用于切花保 鲜的用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961422 A 2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农药组合物, 是以吡唑醚菌酯和1-甲基环丙烯为有效成分, 适用于 小麦、 玉米、 水稻、 马铃薯等作物的增产, 具有作物增产作用; 显著延长切花的保鲜时间, 具 有保鲜作用。 背景技术 0。

5、002 吡唑醚菌酯, 英文通用名称pyraclostrobin, 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 抑 制线粒体的呼吸, 具有保护、 治疗和叶片渗透作用, 对子囊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鞭毛菌亚 门、 接合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多数植物病原物均具有杀菌活性。 0003 吡唑醚菌酯主要用于防治病原物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如作物白粉病、 锈病、 霜霉 病、 晚疫病、 灰霉病、 炭疽病、 菌核病等病害, 同时对植物具有健康作用, 延缓内源乙烯的产 出, 抵抗植物衰老。 0004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简写为1-MCP,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乙烯产 生和乙烯作用的抑制剂。

6、。 作为促进成熟衰老的植物激素乙烯即可由部分植物自身产 生, 又可在贮藏环境甚至空气中存在一定的量, 乙烯与细肥内部的相关受体相结合, 才能激 活一系列与成熟有关的生理生化反应, 加快衰老和死亡。 l-MCP亦可以很好地与乙烯受体结 合, 但这种结合不会引起成熟的生化反应, 因此, 在植物内源乙烯产生或外源乙烯作用之 前, 施用1-MCP, 它就会抢先与乙烯受体结合, 从而阻止乙烯与其受体的结合, 很好地延长了 果蔬成熟衰老的过程, 延长了保鲜期。 可很好地延缓成熟、 衰老, 很好地保持产品的硬度、 脆 度, 保持颜色、 风味、 香味和营养成分, 能有效地保持植物的抗病性, 减轻微生物引起的腐。

7、烂 和减轻生理病害, 并可减少水分蒸发、 防止萎蔫。 常温状态下, 1-甲基环丙烯为气体, 1-甲基 环丙烯可以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也可以以其他环糊精 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05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1-甲基环丙烯与环糊精分子的摩尔比例为2:1 0006 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组合物可以赋型为农业上常用 的剂型。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效成分为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的增效农药组合物, 为作物增产及切花的保鲜提供一种有效管理工具。 0008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 一种含有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

8、丙烯复配的增效组合物,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 丙烯的质量份数比为100:11:10, 吡唑醚菌酯以分子化合物计算,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 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10 所述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总含量为0.130。 0011 所述农药组合物加入助剂及赋型剂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制成可分散油悬浮剂、 水 说 明 书 1/12 页 3 CN 105961422 A 3 分散粒剂、 可湿性粉剂、 可溶液剂等农业上常用的剂型。 0012 所述油悬浮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 吡唑醚菌酯0.130, 1-甲基环丙烯 0.110、 分散剂0.114、 湿润剂0.113、 增稠剂0.。

9、13、 防冻剂0.15, 液体 载体补足至100。 具体生产步骤为: 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 经高速剪切分散、 砂磨机 中砂磨后, 在油系介质中形成高分散、 稳定的悬浮体系, 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油悬浮 剂,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13 所述水分散粒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 吡唑醚菌酯0.180, 1-甲基环丙烯 0.110、 分散剂0.110、 湿润剂0.112、 崩解剂0.210, 固体载体补足至 100。 具体生产步骤为: 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 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 经捏 合, 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 。

10、干燥、 筛分, 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水分散 粒剂,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14 所述可湿性粉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 吡唑醚菌酯0.180, 1-甲基环丙烯 0.110、 分散剂0.114、 润湿剂0.112, 固体载体补足至100。 具体生产步骤为: 具体生产步骤为: 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 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 混合均匀, 制得 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可湿性粉剂,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 粉末形式存在。 0015 所述可溶性液剂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 吡唑醚菌酯0.120, 1-甲基环丙烯 0.110。

11、、 溶剂140, 分散剂0.114、 乳化剂0.112, 液体载体补足至100。 具 体生产步骤为: 将有效成分和溶剂混合, 充分溶解后和其它助剂混合, 液体载体补足至 100, 混合均匀, 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可溶性液剂,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16 所述的消泡剂可以是硅酮类化合物、 环氧大豆油、 甲醇、 硅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 所述的防冻剂可以是甘油、 丙二醇、 二甘醇、 尿素等中一种或几种。 0018 所述的湿润剂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丁基萘磺酸钠、 烷基磺 酸钠、 茶枯粉、 皂角粉、 无患子粉等中的一。

12、种或几种。 0019 所述的分散剂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 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对甲 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 木质素磺酸盐、 聚羧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 烷基苯磺酸 钙盐、 脂肪酸酯硫酸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聚乙二醇硬脂酸酯、 山梨糖 醇油酸酯、 二丁基萘磺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 所述的崩解剂可以是羧甲基淀粉钠、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交联聚维酮、 壳聚糖、 海藻酸钠碳酸氢钠、 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钠、 尿素、 硫酸铵、 膨润土等 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 所述的增稠剂可以是聚乙酸乙烯酯、 黄原胶、 明胶、 阿。

13、拉伯树胶、 硅酸镁铝、 酚醛树 脂、 羟甲基纤维素、 海藻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 所述的固体载体可以是轻质碳酸钙、 陶土、 高岭土、 硅藻土、 膨润土、 白炭黑、 粘土、 凹凸棒土、 滑石粉、 石英沙、 木粉、 胡桃壳粉、 木质素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3 所述的液体载体可以是精致大豆油、 玉米油、 菜籽油、 松节油、 油酸甲酯、 椰子油、 棕榈油、 红花油、 麻油、 蓖麻油、 桐油、 橄榄油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及以上植物油的酯, 特别 是甲酯。 说 明 书 2/12 页 4 CN 105961422 A 4 0024 所述的溶剂为甲醇、 乙醇、 乙二醇、 二甲基乙酰胺、 丙酮、。

14、 二甲基亚砜、 吡啶、 三甲 苯、 四甲苯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5 所述的去离子水为工业化去离子水。 0026 所述的粘结剂可以是蔗糖、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羧甲基纤维素钠、 羧甲基纤维素 钙、 羧丙基纤维素、 糊精、 淀粉糊精、 聚乙烯吡咯烷酮、 粘性高岭土、 石蜡、 松香等中的一种或 几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 所做的修改、 替换或改进, 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0028 实施例一: 10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可溶。

15、性液剂。 0029 称取吡唑醚菌酯98克, 1-甲基环丙烯12克,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1克, 丙三醇5.2 克, 二甲基亚砜250克, 二甲基乙酰胺150克, 乙二醇补足至1000克, 将上述配方中吡唑醚菌 酯和1-甲基环丙烯按比例放入二甲基乙酰胺、 二甲基亚砜、 丙三醇、 乙二醇混合液中溶解, 溶解后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 最后用乙二醇补足至100, 经检测, 吡唑醚菌酯含量9.0, 1-甲基环丙烯粉末形态含量1.0, 总含量10的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可溶性液剂。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30 实施例二: 30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油悬。

16、浮剂。 0031 称取吡唑醚菌酯153克, 1-甲基环丙烯151克, 木质素磺酸盐钠48克, 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52克, 油酸甲酯249克, 有机膨润土83克, 十二烷基磺酸钙盐60克, 松节油补足至1000 克,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 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 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吡唑 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油悬浮剂, 经检测, 吡唑醚菌酯有效含量15.1, 1-甲基环丙烯粉末 形式有效含量15.0, 总有效含量30.1,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 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32 实施例三: 60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水分散粒剂。 0033 称取吡唑醚菌酯45。

17、5克, 1-甲基环丙烯156克, 木质素磺酸钠48克, 壳聚糖61克, 葡 萄糖55克, 皂角粉39克, 高岭土补足至1000。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 造粒、 干燥、 筛分 制备制即得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水分散粒剂, 经检测, 吡唑醚菌酯有效含量45.1, 1-甲基环丙烯粉末形式有效含量15.1, 总有效含量60.2,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 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34 实施例四: 50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可湿性粉剂。 0035 称取吡唑醚菌酯404克, 1-甲基环丙烯107克, 木质素磺酸盐钙53克, 十二烷基硫酸 钠47克, 丁基萘磺酸钠53克,。

18、 白炭黑57克, 高岭土补足至1000克。 将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 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 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吡唑醚菌酯1-甲基环丙烯可湿性粉 剂, 经检测, 吡唑醚菌酯有效含量40.1, 1-甲基环丙烯粉末形式有效含量10.1, 总有效 含量50.2,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36 实施例五: 对康乃馨切花的保鲜试验。 0037 切花经过处理后切茎处浸于清水中, 置于湿度60, 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室 说 明 书 3/12 页 5 CN 105961422 A 5 温温室中保存, 以鲜切花处理至花瓣20萎蔫之间的时间为保鲜时间的计算。

19、时间, 单位为 天。 0038 表1、 不同处理对鲜康乃馨切花的保鲜时间 0039 0040 由表1可以看出,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鲜康乃馨切花均能延长保鲜期, 而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混合使用处理鲜康乃馨切花, 保鲜时间均能相对于单剂延长 50以上, 相对于清水处理均能延长100以上, 显著延长鲜康乃馨切花的保鲜时间, 由此 可见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组合使用对康乃馨切花的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1-甲基环丙 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41 实施例六: 对玫瑰切花的保鲜试验。 0042 切花经过处理后切茎处浸于清水中, 置于湿度60, 12小。

20、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室 温温室中保存, 以鲜切花处理至花瓣20萎蔫的时间为保鲜时间的计算时间, 单位为天。 说 明 书 4/12 页 6 CN 105961422 A 6 0043 表2、 不同处理对鲜红玫瑰切花的保鲜时间 0044 0045 由表2可以看出,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鲜红玫瑰切花均能延长保鲜期, 而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混合使用处理鲜红玫瑰切花, 保鲜时间均能相对于单剂延长 50以上, 相对于清水处理均能延长100以上, 显著延长鲜红玫瑰切花的保鲜时间, 由此 可见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组合使用对红玫瑰切花的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1-甲基环丙 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21、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46 实施例七: 百合切花的保鲜试验。 0047 切花经过处理后切茎处浸于清水中, 置于湿度60, 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室 温温室中保存, 以鲜切花处理至花瓣20萎蔫的时间为保鲜时间的计算时间, 单位为天。 0048 表3、 不同处理对鲜白百合切花的保鲜时间 说 明 书 5/12 页 7 CN 105961422 A 7 0049 0050 由表3可以看出,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处理鲜白百合切花均能延长保鲜期, 而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混合使用处理鲜白百合切花, 保鲜时间均能相对于单剂延长 50以上, 相对于清水处理均能延长100以上,。

22、 显著延长鲜白百合切花的保鲜时间, 由此 可见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组合使用对白百合切花的保鲜具有重要意义, 1-甲基环丙 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51 实施例八: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测试。 0052 收获后每个处理穗脱粒后, 随机选取2个500粒称重, 若2个500粒重量差异不大, 则 数据相加求得千粒重(水分含量13), 重复4次, 计算每处理的千粒重增加率。 0053 说 明 书 6/12 页 8 CN 105961422 A 8 0054 0055 根据Gowing法评价除草剂联合方式(NY/T 1155.7-2006)。

23、, 其公式如下: 0056 E0 X YXY/100 0057 式中, X为吡唑醚菌酯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的千粒重增加率/产量增加率; Y为1- 甲基环丙烯以某剂量单用时对靶标的千粒重增加率/产量增加率; E0为吡唑醚菌酯、 1-甲基 环丙烯二种药剂混用时对靶标千粒重增加率/产量增加率的理论值; E为吡唑醚菌酯、 1-甲 基环丙烯两种药剂混用时对靶标千粒重增加率/产量增加率的实测值。 0058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59 评价标准: 当EE010时, 表示为增效作用; 当 10EE010时, 表现为相 加作用; 当EE0 10时, 表现为拮抗。

24、作用。 0060 (1)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0061 表4、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及其混配组合对小麦千粒重增加测定结果 说 明 书 7/12 页 9 CN 105961422 A 9 0062 0063 由表4可以得知,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对小麦的增产作用明显, 均在 15以上, 且协同作用明显, E-E0大于10, 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 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64 (2)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水稻的增产作用。 说 明 书 8/12 页 10 CN 105961422 A 10 0065 表。

25、5、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及其混配组合对水稻千粒重增加测定结果 0066 0067 由表5可以得知,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对水稻的增产作用明显, 均在 16以上, 且协同作用明显, E-E0大于10, 表现为协同增效,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精分 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说 明 书 9/12 页 11 CN 105961422 A 11 0068 (3)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玉米的增产作用。 0069 表6、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及其混配组合对玉米百粒重增加测定结果 0070 0071 由表6可以得知,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对玉米的增产。

26、作用明显, 均在 13以上, 且协同作用明显, E-E0大于10, 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 说 明 书 10/12 页 12 CN 105961422 A 12 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0072 (4)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对马铃薯的增产作用。 0073 表7、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及其混配组合对马铃薯亩产量增加测定结果 0074 0075 由表7可以得知, 吡唑醚菌酯与1-甲基环丙烯复配对马铃薯的增产作用明显, 均在 说 明 书 11/12 页 13 CN 105961422 A 13 20以上, 且协同作用明显, E-E0大于10, 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1-甲基环丙烯以 -环糊 精分子或 -环糊精分子包胶囊的粉末形式存在。 说 明 书 12/12 页 14 CN 105961422 A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