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734413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062947.5

申请日:

20171102

公开号:

CN107852883A

公开日:

201803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79/02

主分类号:

A01B79/02

申请人:

成都金川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钉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三星镇天灯村

优先权:

CN201711062947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0.2m的疏水性合成纤维;(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5~7%、羊粪2~4%、秸秆10~15%、脱硫石膏1~2%、硫酸镁2~4%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本发明通过在沙质土壤上挖坑,将疏水性合成纤维、黄泥、土壤改良剂铺设在坑中,有效的保护了沙质土壤缺少水分以及营养流失的问题;通过土壤改良剂能够降低盐碱化土壤的pH值、土壤碱化度和土壤总盐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0.2m的疏水性合成纤维;(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5~7%、羊粪2~4%、秸秆10~15%、脱硫石膏1~2%、硫酸镁2~4%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需要造林的区域大部分属于干旱风沙区,该区域的蒸发量高、土壤立地条件及结构较差、造林地土壤可溶性盐类较多并呈较高的碱性、渗透性和保水性差,该区域的土壤属于造林地盐碱化土壤,因此阻碍了造林苗木的正常生长。

根据调查,中国盐碱化土地已达23.3万平方公里,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如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陕西等省或自治区。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限制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生态防护林的建改,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首先必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盐碱土壤的土壤结构、降低盐碱土壤的土壤碱化度、总盐量和pH值,以便于改良后的盐碱土壤能够用于农业发展和生态防护林的建设,目前常见的造林地盐碱土壤改良办法有:(1)造林地挖沟排水去盐;(2)造林地施用硫磺、有机酸混合物和农家肥等并地表25厘米混合;(3)造林坑穴客土放置隔盐膜等;其中,挖沟排水去盐法存在费工费时、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和效果持续短(蒸发或灌溉后又能加快盐碱化)的问题,因而采用该法每年需要重复进行多次。施用硫磺和石膏虽然能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和有害盐分,但效果慢,改良土层较浅(25厘米)并且易返盐,投入成本高。同样地,有机酸混合物成本高,且效果短暂。施农家肥便宜但这些材料在高温季节容易腐解,其作用的时间十分有限,施入过量会影响禾苗根系的生长,坑穴客土放置隔盐膜的方法作用时间短,效果差,易返盐,并能够造成塑料膜的污染,成本高。综上所述,以上几种使用方法存在改良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现有盐碱化土壤在改良过程中存在的改良效果不佳的问题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0.2m的疏水性合成纤维;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5~7%、羊粪2~4%、秸秆10~15%、脱硫石膏1~2%、硫酸镁2~4%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

(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1)通过在沙质土壤上挖坑,将疏水性合成纤维、黄泥、土壤改良剂铺设在坑中,有效的保护了沙质土壤缺少水分以及营养流失的问题。

(2)通过土壤改良剂能够降低盐碱化土壤的pH值、土壤碱化度和土壤总盐量,并且降低了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成本,有效地提高了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从而改善了土壤的质地和肥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5m的疏水性合成纤维;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6%、羊粪3%、秸秆14%、脱硫石膏2%、硫酸镁3%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

(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实施例2: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m的疏水性合成纤维;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5%、羊粪2%、秸秆10%、脱硫石膏1%、硫酸镁2%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

(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实施例3: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2m的疏水性合成纤维;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7%、羊粪4%、秸秆15%、脱硫石膏2%、硫酸镁4%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

(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062947.5 (22)申请日 2017.11.02 (71)申请人 成都金川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三星镇 天灯村 (72)发明人 张钉 (51)Int.Cl. A01B 79/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 坑, 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0.2m的疏水性合 成纤维;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

2、上铺上厚度为 0.1m的黄泥, 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3)在 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 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57、 羊粪2 4、 秸秆1015、 脱硫石膏12、 硫酸镁2 4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 (4)在土壤改良 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本发明通过在 沙质土壤上挖坑, 将疏水性合成纤维、 黄泥、 土壤 改良剂铺设在坑中, 有效的保护了沙质土壤缺少 水分以及营养流失的问题; 通过土壤改良剂能够 降低盐碱化土壤的pH值、 土壤碱化度和土壤总盐 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7852883 A 2018.03.30 CN 1078528。

3、83 A 1.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 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0.2m的疏水性合成纤 维;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 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5 7、 羊粪24、 秸秆1015、 脱硫石膏12、 硫酸镁24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 到; (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852883 A 2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领域。

4、, 特别是涉及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需要造林的区域大部分属于干旱风沙区, 该区域的蒸发量高、 土壤立地条件 及结构较差、 造林地土壤可溶性盐类较多并呈较高的碱性、 渗透性和保水性差, 该区域的土 壤属于造林地盐碱化土壤, 因此阻碍了造林苗木的正常生长。 0003 根据调查, 中国盐碱化土地已达23.3万平方公里, 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中国西 北地区, 如新疆、 内蒙古、 甘肃、 青海、 陕西等省或自治区。 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限制了当地 的农业发展和生态防护林的建改, 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首先必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4 为了改善盐碱土壤的土壤结构、 降低盐碱土壤的。

5、土壤碱化度、 总盐量和pH值, 以便 于改良后的盐碱土壤能够用于农业发展和生态防护林的建设, 目前常见的造林地盐碱土壤 改良办法有: (1)造林地挖沟排水去盐; (2)造林地施用硫磺、 有机酸混合物和农家肥等并地 表25厘米混合; (3)造林坑穴客土放置隔盐膜等; 其中, 挖沟排水去盐法存在费工费时、 浪费 大量的水资源和效果持续短(蒸发或灌溉后又能加快盐碱化)的问题, 因而采用该法每年需 要重复进行多次。 施用硫磺和石膏虽然能有效降低土壤的pH值和有害盐分, 但效果慢, 改良 土层较浅(25厘米)并且易返盐, 投入成本高。 同样地, 有机酸混合物成本高, 且效果短暂。 施 农家肥便宜但这些材。

6、料在高温季节容易腐解, 其作用的时间十分有限, 施入过量会影响禾 苗根系的生长, 坑穴客土放置隔盐膜的方法作用时间短, 效果差, 易返盐, 并能够造成塑料 膜的污染, 成本高。 综上所述, 以上几种使用方法存在改良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现有盐碱化土壤在改良过程中存在的改良 效果不佳的问题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 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0.2m的疏水性合 成纤维; 0009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

7、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 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0010 (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 57、 羊粪24、 秸秆1015、 脱硫石膏12、 硫酸镁24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 后得到; 0011 (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0012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0013 (1)通过在沙质土壤上挖坑, 将疏水性合成纤维、 黄泥、 土壤改良剂铺设在坑中, 有 效的保护了沙质土壤缺少水分以及营养流失的问题。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852883 A 3 0014 (2)通过土壤改良剂能够降低盐碱化土壤的pH值、 土壤。

8、碱化度和土壤总盐量, 并且 降低了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成本, 有效地提高了盐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从而改善了土壤的 质地和肥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实施例1: 0016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7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 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5m的疏水性合成纤 维; 0018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 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0019 (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 6、 羊粪3、 秸秆14、 脱硫石膏2、 硫酸镁3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 0020 (4)在土壤改。

9、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0021 实施例2: 0022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3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 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1m的疏水性合成纤 维; 0024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 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0025 (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 5、 羊粪2、 秸秆10、 脱硫石膏1、 硫酸镁2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 0026 (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0027 实施例3: 0028 一种沙质土壤的改良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0、0029 (1)在土壤上挖出厚度为0.5m的深坑, 并在坑中铺上厚度为0.2m的疏水性合成纤 维; 0030 (2)在疏水性合成纤维上铺上厚度为0.1m的黄泥, 并在黄泥中浇水搅拌成流体; 0031 (3)在黄泥上铺设0.05m的土壤改良剂, 所述土壤改良剂包括组分及重量比的牛粪 7、 羊粪4、 秸秆15、 脱硫石膏2、 硫酸镁4和黏土余量混合均匀后得到; 0032 (4)在土壤改良剂上铺设沙质土壤至与地面齐平。 003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 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852883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