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电镀液及使用所述复合电镀液进行电镀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合电镀液及使用所述复合电镀液进行电镀的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5619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5619A21申请号201410474945722申请日20140917C25D15/00200601C25D3/02200601C25D3/1220060171申请人朱忠良地址214000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人民路居委红和新村100号72发明人朱忠良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代理人范坤坤54发明名称一种复合电镀液及使用所述复合电镀液进行电镀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电镀液及使用所述复合电镀液进行电镀的方法。所述复合电镀液包含电镀金属的盐;至少一种选自铝、铁或铜的硝酸盐;氨基磺酸。
2、;和碳纳米纤维。上述组分的复合电镀液具有协同作用,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在镀件表面可以形成均一的镀膜,只需要较低浓度的硝酸盐就能达到比现有技术更优异的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9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5619ACN104195619A1/1页21一种复合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镀液包含电镀金属的盐;至少一种选自铝、铁或铜的硝酸盐;氨基磺酸;和碳纳米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镀液还包含分散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苯乙烯。
3、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海藻酸或透明质酸。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金属至少包含镍。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金属的盐的浓度为25G/L至75G/L,所述硝酸盐的浓度为100G/L至500G/L。6一种复合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镀液由以下组分组成电镀金属的盐;至少一种选自铝、铁或铜的硝酸盐;氨基磺酸;碳纳米纤维;和分散剂。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电镀液对构件进行电镀的方法。8一种通过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方法形成的复合镀膜。9一种经电镀的构件,。
4、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镀膜。10一种热辐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部件包括其上具有多个沟槽的第一表面;和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镀膜,该复合镀膜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整个表面上,且所述复合镀膜的厚度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是均一的。权利要求书CN104195619A1/9页3一种复合电镀液及使用所述复合电镀液进行电镀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电镀液及使用所述复合电镀液进行电镀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近些年来对电子设备的诸如小型化和轻薄化等需求,对电子设备进行严密密封的趋势日益增加,结果,电子设备中的散热器件的安装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强烈。
5、需要开发能够迅速且更有效地辐射由设置在电子设备内部的电子器件所产生的热的热辐射部件。0003现有技术利用高导热性的金属对金属板进行电镀,从而制成这种热辐射部件。包含碳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纤维的所谓复合镀膜被用作所述金属,其中所述的碳纳米材料是极其优异的热辐射材料。有文献描述了,通过加入碳纳米纤维等来增加复合镀膜的热辐射性能和导热性。从最近的需求角度出发,需要开发一种热辐射特性更加优异的热辐射部件。0004本发明人研究了上述相关技术发现,当利用包含碳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纤维的复合电镀液对表面形成有凹形和凸形以优化表面积的热辐射部件进行电镀时,所述凹/凸形表面的电沉积均一性不足。0005特别是,凹形底。
6、面和/或侧面上的电镀厚度不足,并且这些表面与凸形顶面之间具有较大的不均一性。0006CN102650072A公开了一种复合电镀液,其包含电镀金属的盐;至少一种选自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中的元素的硫酸盐;硼酸;碳纳米管;和分散剂。虽然,该专利申请宣称能够有效解决均一性的问题,本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其均一性还有待提高。0007基于上述认识,本发明人进行了积极地研究,并且发现了一种包含碳纳米材料例如碳纳米纤维的特定的复合电镀液,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当利用上述复合电镀液在表面具有复杂的凹/凸形状的金属构件上进行电镀时,在整个复杂的凹/凸形状上形成了厚度均一的金属镀膜,从而使其含有足够量的碳纳米材料。发明内容000。
7、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电镀液及使用所述复合电镀液进行电镀的方法。所述复合电镀液及方法能够比现有技术更好地解决镀件表面与凸形顶面之间的不均一性问题。0009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方案0010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电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镀液包含0011电镀金属的盐;0012至少一种选自铝、铁或铜的硝酸盐;0013氨基磺酸;和说明书CN104195619A2/9页40014碳纳米纤维。001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合电镀液还包含分散剂。001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
8、酸共聚物、海藻酸或透明质酸。001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镀金属至少包含镍。001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镀金属的盐的浓度为25G/L至75G/L,所述硝酸盐的浓度为100G/L至500G/L。0019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电镀液,所述复合电镀液由以下组分组成0020电镀金属的盐;0021至少一种选自铝、铁或铜的硝酸盐;0022氨基磺酸;0023碳纳米纤维;和0024分散剂。0025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复合电镀液对构件进行电镀的方法。0026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第三方面所述的电镀方法形成的复合镀膜。0027在第五方面,本发。
9、明提供一种经电镀的构件,所述构件包括第四方面所述的复合镀膜。0028在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辐射部件,所述热辐射部件包括0029其上具有多个沟槽的第一表面;和0030第四方面所述的复合镀膜,该复合镀膜形成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整个表面上,且所述复合镀膜的厚度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是均一的。00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包含电镀金属的盐;至少一种选自铝、铁或铜的硝酸盐;氨基磺酸;和碳纳米纤维。由于上述组分的协同作用,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在镀件表面可以形成均一的镀膜,只需要较低浓度的硝酸盐就能达到比现有技术更优异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00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
10、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因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0033复合电镀液0034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为水溶性复合电镀液,其包含电镀金属的盐;至少一种选自铝、铁或铜的硝酸盐;氨基磺酸;和碳纳米纤维。任选地,还包括分散剂。0035电镀金属的盐是利用本发明的电镀液进行沉积的金属的盐。对电镀金属的种类不进行特别限制,并且根据电镀的目的,可以选择合适的金属。具体而言,对于电子设备或电子器件的热辐射而言,可以选。
11、择导热性高的金属。其具体的例子为诸如镍、银、金、钴、铜和说明书CN104195619A3/9页5钯等金属,或者铁系金属与磷和/或硼的合金。0036对电镀金属的盐不进行特别限制,其可以为所用金属的任何水溶性盐。具体的例子为硫酸盐、氨基磺酸盐和卤化物。当金属为镍时,水溶性金属盐的优选例子为硫酸镍、溴化镍、氯化镍和氨基磺酸镍。卤化物是特别优选的盐,并且溴化物是最好的。0037对电镀金属的盐的含量不进行特别限制。可用的浓度范围与通常所使用的电镀金属的盐相同,并且可以为10G/L至400G/L。优选的浓度范围为10G/L至200G/L,更加优选的是10G/L至100G/L。当电镀金属的盐的浓度在此范围内。
12、时,不会发生所谓的焦烧,并且如下文所述,可以获得高的电沉积均一性。0038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为还包含至少一种选自铝、铁或铜的硝酸盐的电镀液。硝酸盐用作所谓的导电盐。其具体的例子为硝酸铝、硝酸铁和硝酸铜。在本发明中,出于获得高的电沉积均一性的目的,优选使用硝酸铝、硝酸铁。0039对导电盐的含量不进行特别限制。可用的浓度范围与常规的电镀液所使用的导电盐相同。在本发明中,为了获得高的电沉积均一性,优选的是,导电盐的含量浓度大于常规的电镀液中的含量,并且在150G/L至800G/L的范围内。为了获得更高的电沉积均一性,优选的是,导电盐的含量在200G/L至500G/L的范围内。为了获得更高的电沉积均一。
13、性,优选的是,电镀金属的盐与导电盐之间的重量比在13至110的范围内。0040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的一个重要特征为,除上述成分以外,其还包含氨基磺酸。氨基磺酸用作缓冲剂。因此,对氨基磺酸的含量不进行特别限制,但其含量应当能够使其有效地用作缓冲剂。可用的浓度范围为20G/L至60G/L。为了获得更高的电沉积均一性,优选的是,电镀金属例如镍离子与氨基磺酸之间的重量比在11至15的范围内。0041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为,其包含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纤维包含在通过电镀而形成的金属镀膜中。包含有碳纳米纤维是使用术语“复合”的原因。0042在本发明中,如下文所述,术语“碳纳米纤维”属于“碳纳米颗。
14、粒”,并且是指厚度为1NM至5M优选为10NM至500NM且长度为05M至1000M优选为1M至100M的纤维状碳纳米颗粒。0043术语“纤维状碳纳米颗粒”包括狭义的碳纳米纤维、包含诸如金属等特定物质的碳纳米纤维、碳纳米角厚度直径从一端至另一端连续增加的角状体、碳纳米线圈线圈状弯曲体、叠杯状碳纳米纤维杯状石墨板的多层体、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线在碳纳米纤维的中心存在有碳链等。0044对如何获得本发明所使用的碳纳米纤维不进行特别限制。可以利用常规的方法例如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或CVD合成碳纳米纤维。还可以按原样使用市售的碳纳米纤维。0045对碳纳米纤维的含量不进行特别限制。可以适当地考虑复合镀膜中。
15、所需的碳纳米纤维的含量来设定复合电镀液中的碳纳米纤维的含量。例如,可以考虑碳纳米纤维的大小和形状、它们是单层还是多层、每个颗粒表面上的官能团的种类和量、以及其他成分的种类和量等来适当设定复合电镀液中的碳纳米纤维的含量。0046相对于总质量,水性分散剂的含量可以为00001质量至20质量,优选为001质量至5质量。如果含量小于00001质量,则水性分散液可能表现出不足的性质。如果含量大于20质量,则可能发生碳纳米纤维凝集或沉淀的问题。当电镀金属为镍时,说明书CN104195619A4/9页6为了增强热辐射特性,理想的是,复合镀膜包含01重量至10重量的碳纳米纤维。0047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的另一。
16、个重要的特征是,使用了合适的分散剂。由于本发明所使用的碳纳米纤维通常是水不可润湿的,因此优选的是,利用分散剂使其分散于水溶性电镀液中。即,由于在很多情况下,上文所描述的碳纳米纤维难以充分地分散在水溶性电镀液中,因此,优选使用分散剂来使它们分散。0048在本发明中,对分散剂的种类不进行特别限制。合适的分散剂可以选自已知的用于碳纳米材料的分散剂。分散剂的例子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水溶性有机聚合物、两性表面活性剂、两性水溶性有机聚合物、多种水溶性有机聚合物分散剂、有机聚合物阳离子和环糊精。0049特别是,优选使用水溶性有机聚合物分散剂。其具体的例子为聚丙烯。
17、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基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海藻酸和透明质酸。0050特别是,优选使用聚丙烯酸。对聚丙烯酸的聚合度不进行特别限制。可以根据所使用的碳纳米纤维的种类和用量来采用合适的聚合度。聚丙烯酸的分子量范围的例子为1,000至100,000。0051当有必要时,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还可以包含任意多种添加剂。添加剂的例子为PH调节剂,例如碳酸镍;防止凹坑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增亮剂,例如糖精钠。0052对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的生产/制备方法不进行特别限制。可以这样制备复合电镀液将上文所描述的成分混合到一起使它们具有所需的含量,并且如有必要,利用搅拌器或。
18、超声波装置使碳纳米纤维分散。可以在使用之前制备复合电镀液,并且将其储存。还可以在使用时制备复合电镀液。当在使用之前制备复合电镀液并将其储存时,如有必要,可以在使用电镀之前和/或使用期间采用合适的方法搅拌电镀液,从而增加碳纳米纤维的分散程度。0053对用于分析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的成分及其含量的方法不进行特别限制。优选使用常规的分析方法。例如,可以按原样使用水溶性金属离子的常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金属成分。其具体的例子为一般的金属离子定性分析法以及诸如离子层析法和原子吸收分析等定量分析法。可以使碳纳米纤维从电镀液中析出从而测量它们的量,或者使用电子显微镜测量碳纳米纤维的形状,从而对碳纳米纤维它。
19、们的种类、量等进行分析。0054可以利用常规的吸附型、离子交换型等填充剂进行柱层析,从而将分散剂例如聚丙烯酸分离,之后进行任意多种仪器分析NMR、IR、UVVIS等,从而定性或定量地对分散剂进行分析。0055复合电镀方法0056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方法是利用上文所述的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液,以复合的方式对电镀目标构件进行电镀的方法。0057对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方法的电镀目标构件的材料、大小、或形状不进行特别限制。例如,当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方法使用镍作为电镀金属时,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方法可以用于在常规镀镍中使用的多种电镀目标构件。0058特别是,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即使是电镀目标构件的待。
20、电镀的表面具有复杂的凹/凸形状微观尺度上或者宏观尺度上,也能够形成具有均一的、所说明书CN104195619A5/9页7需厚度的镀膜,从而与形状一致。下面对利用本发明的电镀方法所形成的镀膜进行更加详细地描述。0059电镀目标构件的材料的具体的例子为各种金属、金属合金、树脂以及由树脂与非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特别是,本发明的电镀方法可以合适地用于金属和金属合金。对电镀目标材料的大小不进行特别限制,并且通过根据电镀目标构件的大小来设定合适的电镀条件下文将对电镀条件进行描述,从而可以合适地使用本发明的电镀方法。0060表达方式“电镀目标构件的待电镀的表面具有复杂的凹/凸形状”的含义不仅包括这样的情况例。
21、如,电镀目标构件的表面作为整体在宏观上与阳极不是等距的,而是曲形的,或者具有弯曲的部分或者背面;而且还包括这样的情况虽然电镀目标构件在宏观上与阳极是等距的,但其表面在微观上具有诸如凹凸形状之类的复杂形状。0061术语“诸如凹凸形状之类的复杂形状”是指,与阳极之间具有几微米至几毫米的距离差近端部分与远端部分之间,例如,凸形顶部与凹形底部之间的形状。凹/凸形状的长径比是指,凹部的深度与其开口的大小之间的比例。具有这样的表面形状的电镀目标构件的具体例子为,电子设备或电子器件的其表面具有凹/凸形状沟槽、格子等以增加表面积的热辐射部件热沉、散热器等。0062本发明的电镀方法即使是在长径比大的整个凹/凸形。
22、状上都能够获得高的电沉积均一性。0063对本发明的电镀方法的电镀条件不进行特别限制。可以通过按原样使用或适当的改变以下条件来容易地设定电镀条件,其中所述的条件为在使用水溶性电镀液的任意多种常规的电镀浴例如,WATTS浴中采用的条件。0064具体而言,对用于本发明的电镀方法的电镀浴的大小或形状不进行限制。可以根据电镀目标构件的大小和形状、阳极的大小和形状、电镀液的量以及其他因素来合适地确定电镀浴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目的使用合适的气氛,例如空气或者惰性气体。0065对用于本发明的电镀方法的阳极的类型、大小或形状不进行特别限制。在通常的情况中,可以根据电镀金属的类型、电镀量、电镀时间以及其他因素使。
23、用合适的阳极。在镍电镀的情况中,可以合适地使用由电解镍等制成的阳极。0066上文所描述的各电镀目标构件都可以以通常的方式用作阴极。优选的是,在电镀槽中,使阴极与阳极保持平行。0067对本发明的电镀方法的温度不进行特别限制。本发明的电镀方法可以在常规的金属电镀方法的温度范围例如10至90内进行。如有必要,可以在电镀过程中适当改变电镀温度。0068对本发明的电镀方法的PH范围不进行特别限制。本发明的电镀方法可以在常规的金属电镀方法的PH范围例如PH1至PH13内进行。在电镀过程中,PH既可以保持恒定,也可以适当改变。可以通过合适地选择用于本发明的电镀方法的分散剂来设定PH。或者可以加入合适的PH调。
24、节剂来调节PH。当分散剂为聚丙烯酸时,可以使用其部分碱金属盐例如聚丙烯酸钠。0069对本发明的电镀方法的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不进行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电镀目标构件的大小和形状、电镀液的成分和所需的电镀品质例如,镀膜的厚度、流平性能和电沉积均一性来采用合适的电流密度和电镀时间。本发明的电镀方法可以在例如01A/说明书CN104195619A6/9页8DM2至10A/DM2的电流密度范围内进行。为了获得高的电沉积均一性,1A/DM2至5A/DM2的范围是优选的。0070复合镀膜0071利用本发明的复合电镀方法在上述条件下形成的复合镀膜是一种碳纳米纤维被埋入所需的金属镀膜中的镀层,并且所述复合镀膜具有以。
25、下特征。0072可以将镀膜的厚度设定在亚微米至几毫米的范围内。镀膜的厚度在电镀目标构件的整个表面形状包括复杂的凹/凸形状上显示出高的均一性电沉积均一性。可以根据待混入的碳纳米纤维的形状特别是长度和/或电镀金属的所需厚度来合适地选择所述厚度。0073例如,可以确定在热传递方面是优选的镍金属层的厚度,之后合适地确定碳纳米纤维的大小和量,从而使得能够实现充分的热传递和热辐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热传导和热辐射效率最佳化。0074可以通过多种常规的方法来改变例如缩短碳纳米纤维的各种尺寸特别是长度。0075使用电子显微镜可以容易地测量本发明所形成的复合镀膜的特征和厚度,以及电沉积均一性。此方法使得能够观。
26、察复合镀膜的表面和切面。0076在镀膜中包含的金属的种类和量可以利用常规的微米级金属分析法例如X射线荧光分析测量。0077在镀膜中包含的碳纳米纤维的种类和量可以通过常规的微米级元素分析法例如X射线荧光分析进行测量,或者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测量,该方法利用酸将表面部分溶解,从而获得溶液样品,而后利用常规方法对该溶液样品进行元素分析。0078经电镀的构件和热辐射部件0079在本发明中,术语“经电镀的构件”是指其至少部分表面上形成有本发明的复合镀膜上文所述的构件。术语“热辐射部件”是指具有热辐射或者热传导功能的部件,例如散热器、热沉、热导管、均热板、或者热交换器。本发明所制备的热辐射部件的特征在于,其至。
27、少部分表面上形成有本发明的复合镀膜。因此,本发明所制备的热辐射部件的特征在于,其至少部分表面通过电沉积而形成有镀膜,这使得形成了在宏观上和微观上都高度均一的镀层。0080利用本发明的电镀方法,使得其表面具有复杂形状微观上的凹/凸形状,或者长径比大的凹/凸形状以获得大的表面积的电镀目标构件在其整个复杂的形状上都形成有厚度均一的金属镀层,并且该金属镀层均匀地包含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由于这些特征,所制备的经电镀的构件能够用作热辐射部件例如热沉,当该热辐射部件用于电子设备或电子器件中时,其表现出极其优异的导热性和高的热辐射效率。0081虽然下文利用实施例以具体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
28、于这些实施例。0082实施例00831电镀的一般条件0084阴极由铜制成的电镀目标构件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对其形状进行描述0085阳极电解镍板50MM50MM说明书CN104195619A7/9页90086电镀温度500087电流密度2A/DM20088处理时间25分钟00892镀膜的电子显微镜测量条件0090利用SEM以2,000的放大率对表面进行测量。对镀层的横截面进行抛光和切割,并且利用SEM以2,000的放大率测量所得切断面。00913热辐射特性的测量0092将陶瓷加热器安装到指定的铜块上,并且利用粘合剂将铜板测量样品固定到该铜块上。在所述铜块中形成温度计插入孔,将温度计插入该孔,当将恒定。
29、的电压施加至加热器60分钟时测量温度。0093实施例10094电镀目标构件的制备通过切割,在方形无氧铜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沟槽凹形底部宽10MM,壁高08MM,凸形顶部宽20MM,所述方形无氧铜板的边长为16MM至49MM,厚度为127MM至3MM。通过脱脂来清洁该板。表面积为3162CM2。0095复合电镀液的制备搅拌由三水合溴化镍50G/L、硝酸铝10G/L、氨基磺酸40G/L和分子量为5,000的聚丙烯酸分散剂01G/L组成的溶液,同时加入直径为100NM至150NM且长度为10M至15M的碳纳米纤维2G/L,并使其分散。0096将所得电镀液250ML保存在镀槽中。在搅拌电。
30、镀液的同时,用上文所描述的阳极板进行电镀,该阳极板的朝向与上文所描述的阴极板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相对。电镀液的PH为48。0097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镀膜厚度10M。0098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凸形顶部沉积有足够量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M。还可知在凹形底部沉积有大约与凸形顶部的量相同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M。侧面上沉积有大约与凸形顶部的量和凹形底部的量相同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M。这些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电镀方法能够获得非常高的电沉积均一性。0099热辐射特性的测量在上文所描述的测量条件下,实施例1的复合镀膜所表现出的热辐。
31、射特性比对比例1的复合镀膜的热辐射特性低2。0100对比例10101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电镀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之处在于使所制备的电镀液具有如下组成。0102复合电镀液的制备搅拌由六水合硫酸镍240G/L、硫酸钠45G/L、硼酸30G/L、糖精钠增亮剂2G/L、2丁炔1,4二醇增亮剂02G/L和分子量为5,000的聚丙烯酸分散剂01G/L组成的溶液,同时加入直径为100NM至150NM且长度为10M至15M的碳纳米纤维2G/L,并使其分散。0103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凸形顶部沉积有足够量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M。然而,可知在凹形底部几乎没有金属镍沉积,并且几乎没有碳。
32、纳米纤维存在。侧面上几乎没有金属镍沉积,并且几乎没有碳纳米纤维存在。0104实施例2说明书CN104195619A8/9页100105电镀目标构件的制备通过切割,在方形无氧铜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沟槽凹形底部宽10MM,壁高08MM,凸形顶部宽20MM,所述方形无氧铜板的边长为16MM至49MM,厚度为127MM至3MM。通过脱脂来清洁该板。表面积为3162CM2。0106复合电镀液的制备搅拌由三水合溴化镍50G/L、硝酸铁10G/L、氨基磺酸40G/L和分子量为5,000的聚丙烯酸分散剂01G/L组成的溶液,同时加入直径为100NM至150NM且长度为10M至15M的碳纳米纤维2。
33、G/L,并使其分散。0107将所得电镀液250ML保存在镀槽中。在搅拌电镀液的同时,用上文所描述的阳极板进行电镀,该阳极板的朝向与上文所描述的阴极板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相对。电镀液的PH为48。0108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镀膜厚度10M。0109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凸形顶部沉积有足够量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M。还可知在凹形底部沉积有大约与凸形顶部的量相同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M。侧面上沉积有大约与凸形顶部的量和凹形底部的量相同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M。这些结果表明,实施例2的电镀方法能够获得非常高的电沉积均一性。0110热。
34、辐射特性的测量在上文所描述的测量条件下,实施例2的复合镀膜所表现出的热辐射特性比对比例2的复合镀膜的热辐射特性低2。0111对比例20112照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进行电镀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之处在于使所制备的电镀液具有如下组成。0113复合电镀液的制备搅拌由六水合硫酸镍240G/L、硫酸钾45G/L、硼酸30G/L、糖精钠增亮剂2G/L、2丁炔1,4二醇增亮剂02G/L和分子量为5,000的聚丙烯酸分散剂01G/L组成的溶液,同时加入直径为100NM至150NM且长度为10M至15M的碳纳米纤维2G/L,并使其分散。0114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凸形顶部沉积有足够量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
35、米纤维厚度10M。然而,可知在凹形底部几乎没有金属镍沉积,并且几乎没有碳纳米纤维存在。侧面上几乎没有金属镍沉积,并且几乎没有碳纳米纤维存在。0115实施例30116电镀目标构件的制备通过切割,在方形无氧铜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具有凹/凸形状的沟槽凹形底部宽10MM,壁高08MM,凸形顶部宽20MM,所述方形无氧铜板的边长为16MM至49MM,厚度为127MM至3MM。通过脱脂来清洁该板。表面积为3162CM2。0117复合电镀液的制备搅拌由三水合溴化镍50G/L、硝酸铜10G/L、氨基磺酸40G/L和分子量为5,000的聚丙烯酸分散剂01G/L组成的溶液,同时加入直径为100NM至150NM且长度。
36、为10M至15M的碳纳米纤维2G/L,并使其分散。0118将所得电镀液250ML保存在镀槽中。在搅拌电镀液的同时,用上文所描述的阳极板进行电镀,该阳极板的朝向与上文所描述的阴极板的具有凹/凸形状的表面相对。电镀液的PH为48。0119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复合镀膜厚度10M。0120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凸形顶部沉积有足够量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说明书CN104195619A109/9页11米纤维厚度10M。还可知在凹形底部沉积有大约与凸形顶部的量相同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M。侧面上沉积有大约与凸形顶部的量和凹形底部的量相同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
37、M。这些结果表明,实施例3的电镀方法能够获得非常高的电沉积均一性。0121热辐射特性的测量在上文所描述的测量条件下,实施例3的复合镀膜所表现出的热辐射特性比对比例3的复合镀膜的热辐射特性低2。0122对比例30123照与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进行电镀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之处在于使所制备的电镀液具有如下组成。0124复合电镀液的制备搅拌由六水合硫酸镍240G/L、硫酸镁80G/L、硼酸30G/L、糖精钠增亮剂2G/L、2丁炔1,4二醇增亮剂02G/L和分子量为5,000的聚丙烯酸分散剂01G/L组成的溶液,同时加入直径为100NM至150NM且长度为10M至15M的碳纳米纤维2G/L,并使其分散。0125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凸形顶部沉积有足够量的金属镍,并且存在有足够量的碳纳米纤维厚度10M。然而,可知在凹形底部几乎没有金属镍沉积,并且几乎没有碳纳米纤维存在。侧面上几乎没有金属镍沉积,并且几乎没有碳纳米纤维存在。0126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特征以及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特征以及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选用组分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95619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