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夯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33136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23927.7

申请日:

2014.01.20

公开号:

CN103696413A

公开日:

2014.04.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2D 3/05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四川永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变更后:四川永强机械施工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神仙树北路11号变更后: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28号1栋1单元11层3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054申请日:2014012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054

主分类号:

E02D3/054

申请人:

四川永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章元强; 王春华; 李英成; 杨洋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神仙树北路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重夯装置,包括车体、桁架臂、鹅头臂、夯锤和提升绳,所述桁架臂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与鹅头臂相铰接,所述夯锤包括吊耳,其中还包括万向节,所述万向节包括螺栓、螺栓通口、螺母、转轴和吊口,所述螺栓贯穿螺栓通口和吊耳后由螺母加紧固定,所述螺栓尺寸与螺栓通口尺寸和吊耳尺寸相吻合。通过设置万向节,实现了车体桁架臂顶端的滑轮利用提升绳与万向节中的吊口相连接,进而通过万向节实现了与锤体的连接;再通过车体卷扬提升钢丝绳到不同高度后锤体自由落体,能够保证不脱钩达到夯锤对地基土体的夯实处理过程,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消除了挂钩带来的安全潜在隐患。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重夯装置,包括车体(1)、桁架臂(2)、鹅头臂(3)、夯锤(4)和提升绳(6),所述桁架臂(2)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与鹅头臂(3)相铰接,所述夯锤(4)包括吊耳(4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节(5),所述万向节(5)包括螺栓(51)、螺栓通口(52)、螺母(53)、转轴(54)和吊口(55),所述螺栓贯穿螺栓通口和吊耳后由螺母加紧固定,所述螺栓尺寸与螺栓通口尺寸和吊耳尺寸相吻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头臂(3),包括滑轮(31)、导向滑轮(32)、鹅头架(33)和法兰盘(34),鹅头架前部向上倾斜,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前部,导向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后部,所述鹅头架包括两侧的立板,和固定连接在两侧立板之间用于支撑的骨骼框架,所述提升绳经过滑轮和导向滑轮后与万向节的吊口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重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头架前端与鹅头架后部之间的夹角为150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重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绳为钢丝绳。

说明书

一种重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强夯施工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夯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要采用强夯法对填土进行夯实,而采用强夯法的工程机械被称为强夯机,该机械将夯锤起吊到规定高度,通过脱钩装置释放夯锤,利用夯锤自由落下对地面反复、多次夯击,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
目前,强夯机大多采用带脱钩装置的强夯机,在夯锤落地后,需要有专职人员去挂钩以便夯锤再次被起吊,实现下一次的夯击过程,这样不仅增加人力、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夯装置,该重夯装置强夯过程不脱钩,施工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一种重夯装置,包括车体、桁架臂、鹅头臂、夯锤和提升绳,所述桁架臂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与鹅头臂相铰接,所述夯锤包括吊耳,其中还包括万向节,所述万向节包括螺栓、螺栓通口、螺母、转轴和吊口,所述螺栓贯穿螺栓通口和吊耳后由螺母加紧固定,所述螺栓尺寸与螺栓通口尺寸和吊耳尺寸相吻合。
优选地,所述鹅头臂,包括滑轮、导向滑轮、鹅头架和法兰盘,鹅头架前部向上倾斜,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前部,导向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后部,所述鹅头架包括两侧的立板,和固定连接在两侧立板之间用于支撑的骨骼框架,所述提升绳经过滑轮和导向滑轮后与万向节的吊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鹅头架前端与鹅头架后部之间的夹角为150度。
优选地,所述提升绳为钢丝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万向节,实现了车体桁架臂顶端的滑轮利用提升绳与万向节中的吊口相连接,进而通过万向节实现了与锤体的连接;再通过车体卷扬提升钢丝绳到不同高度后锤体自由落体,能够保证不脱钩达到夯锤对地基土体的夯实处理过程,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消除了挂钩带来的安全潜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中标记分别为:1、车体,2、桁架臂,3、鹅头臂,31、滑轮,32、导向滑轮,33、鹅头架,34、法兰盘,4、夯锤,41、吊耳,5、万向节,51、螺栓,52、螺栓通口,53、螺母,54、转轴,55、吊口,6、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重夯装置,包括车体1、桁架臂2、鹅头臂3、夯锤4、万向节5和钢丝绳6,所述桁架臂2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与鹅头臂3相铰接,在桁架臂的顶端设置有鹅头臂3,滑轮设置在鹅头臂上,通过顶端的滑轮利用钢丝绳与所述万向节相连接,所述锤体通过吊耳与万向节相连接,通过车体卷扬提升钢丝绳到不同高度后锤体自由落体,实现夯锤对地基土体的夯实处理。
如图2所示,所述鹅头臂,包括滑轮31、导向滑轮32、鹅头架33和法兰盘34,鹅头架前部向上倾斜,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前部,导向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后部,所述鹅头架前端与鹅头架后部之间的夹角为150度;所述鹅头架包括两侧的立板,和固定连接在两侧立板之间用于支撑的骨骼框架,所述提升绳经过滑轮和导向滑轮后与万向节的吊口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鹅头架33上还设置有多块筋板,用于稳定鹅头的结构,提高鹅头的整体安全性。
如图3所示,所述夯锤4包括吊耳41,所述万向节5包括螺栓51、螺栓通口52、螺母53、转轴54和吊口55,所述螺栓51贯穿螺栓通口52和吊耳41后由螺母55加紧固定,所述螺栓尺寸与螺栓通口尺寸和吊耳尺寸相吻合;所述转轴54能够做360度圆周运动。
在重夯装置的施工过程中,夯锤进行不脱钩操作。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车体桁架臂顶端鹅头臂的定滑轮利用提升提升钢丝绳与所述万向节相铰结,所述锤体吊耳与万向节相连接,再通过车体卷扬提升钢丝绳到不同高度后锤体自由落体,实现不脱钩的目地,达到夯锤对地基土体的夯实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此声明,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重夯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重夯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重夯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重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重夯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696413A43申请公布日20140402CN103696413A21申请号201410023927722申请日20140120E02D3/05420060171申请人四川永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神仙树北路11号72发明人章元强王春华李英成杨洋54发明名称一种重夯装置57摘要一种重夯装置,包括车体、桁架臂、鹅头臂、夯锤和提升绳,所述桁架臂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与鹅头臂相铰接,所述夯锤包括吊耳,其中还包括万向节,所述万向节包括螺栓、螺栓通口、螺母、转轴和吊口,所述螺栓贯穿螺栓通口和吊耳后由螺母加紧固定,所述螺栓尺寸与螺栓通口尺寸和吊耳尺寸。

2、相吻合。通过设置万向节,实现了车体桁架臂顶端的滑轮利用提升绳与万向节中的吊口相连接,进而通过万向节实现了与锤体的连接;再通过车体卷扬提升钢丝绳到不同高度后锤体自由落体,能够保证不脱钩达到夯锤对地基土体的夯实处理过程,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消除了挂钩带来的安全潜在隐患。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696413ACN103696413A1/1页21一种重夯装置,包括车体(1)、桁架臂(2)、鹅头臂(3)、夯锤(4)和提升绳(6),所述桁架臂(2)一端固定在车体。

3、上,另一端与鹅头臂(3)相铰接,所述夯锤(4)包括吊耳(4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万向节(5),所述万向节(5)包括螺栓(51)、螺栓通口(52)、螺母(53)、转轴(54)和吊口(55),所述螺栓贯穿螺栓通口和吊耳后由螺母加紧固定,所述螺栓尺寸与螺栓通口尺寸和吊耳尺寸相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重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头臂(3),包括滑轮(31)、导向滑轮(32)、鹅头架(33)和法兰盘(34),鹅头架前部向上倾斜,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前部,导向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后部,所述鹅头架包括两侧的立板,和固定连接在两侧立板之间用于支撑的骨骼框架,所述提升绳经过滑轮和导向滑轮后与万向节的吊口相连接。3根。

4、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重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头架前端与鹅头架后部之间的夹角为15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重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绳为钢丝绳。权利要求书CN103696413A1/2页3一种重夯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强夯施工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夯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工程建设中,经常要采用强夯法对填土进行夯实,而采用强夯法的工程机械被称为强夯机,该机械将夯锤起吊到规定高度,通过脱钩装置释放夯锤,利用夯锤自由落下对地面反复、多次夯击,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对土体进行强力夯实。0003目前,强夯机大多采用带脱钩装置的强夯机,在夯锤落地后,需要有专职人员去挂钩以便夯锤再次。

5、被起吊,实现下一次的夯击过程,这样不仅增加人力、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安全的隐患。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夯装置,该重夯装置强夯过程不脱钩,施工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0005一种重夯装置,包括车体、桁架臂、鹅头臂、夯锤和提升绳,所述桁架臂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与鹅头臂相铰接,所述夯锤包括吊耳,其中还包括万向节,所述万向节包括螺栓、螺栓通口、螺母、转轴和吊口,所述螺栓贯穿螺栓通口和吊耳后由螺母加紧固定,所述螺栓尺寸与螺栓通口尺寸和吊耳尺寸相吻合。0006优选地,所述鹅头臂,包括滑轮、导向滑轮、鹅头架和法兰盘,鹅头架前部向上倾斜,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前部,导向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后部,所述。

6、鹅头架包括两侧的立板,和固定连接在两侧立板之间用于支撑的骨骼框架,所述提升绳经过滑轮和导向滑轮后与万向节的吊口相连接。0007进一步地,所述鹅头架前端与鹅头架后部之间的夹角为150度。0008优选地,所述提升绳为钢丝绳。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万向节,实现了车体桁架臂顶端的滑轮利用提升绳与万向节中的吊口相连接,进而通过万向节实现了与锤体的连接;再通过车体卷扬提升钢丝绳到不同高度后锤体自由落体,能够保证不脱钩达到夯锤对地基土体的夯实处理过程,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消除了挂钩带来的安全潜在隐患。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图。

7、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0012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0013其中,图中标记分别为1、车体,2、桁架臂,3、鹅头臂,31、滑轮,32、导向滑轮,33、鹅头架,34、法兰盘,4、夯锤,41、吊耳,5、万向节,51、螺栓,52、螺栓通口,53、螺母,54、转轴,说明书CN103696413A2/2页455、吊口,6、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5如图1所示,一种重夯装置,包括车体1、桁架臂2、鹅头臂3、夯锤4、万向节5和钢丝绳6,所述桁架臂2一端固定在车体上,另一端与鹅头臂3相铰接,在桁架臂的顶端设置有鹅头臂3,滑轮设置。

8、在鹅头臂上,通过顶端的滑轮利用钢丝绳与所述万向节相连接,所述锤体通过吊耳与万向节相连接,通过车体卷扬提升钢丝绳到不同高度后锤体自由落体,实现夯锤对地基土体的夯实处理。0016如图2所示,所述鹅头臂,包括滑轮31、导向滑轮32、鹅头架33和法兰盘34,鹅头架前部向上倾斜,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前部,导向滑轮设置于鹅头架后部,所述鹅头架前端与鹅头架后部之间的夹角为150度;所述鹅头架包括两侧的立板,和固定连接在两侧立板之间用于支撑的骨骼框架,所述提升绳经过滑轮和导向滑轮后与万向节的吊口相连接。0017进一步地,所述鹅头架33上还设置有多块筋板,用于稳定鹅头的结构,提高鹅头的整体安全性。0018如图3所示。

9、,所述夯锤4包括吊耳41,所述万向节5包括螺栓51、螺栓通口52、螺母53、转轴54和吊口55,所述螺栓51贯穿螺栓通口52和吊耳41后由螺母55加紧固定,所述螺栓尺寸与螺栓通口尺寸和吊耳尺寸相吻合;所述转轴54能够做360度圆周运动。0019在重夯装置的施工过程中,夯锤进行不脱钩操作。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车体桁架臂顶端鹅头臂的定滑轮利用提升提升钢丝绳与所述万向节相铰结,所述锤体吊耳与万向节相连接,再通过车体卷扬提升钢丝绳到不同高度后锤体自由落体,实现不脱钩的目地,达到夯锤对地基土体的夯实处理。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此声明,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3696413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696413A2/2页6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69641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