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32518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30351.8

申请日:

2015.08.27

公开号:

CN105464069A

公开日:

2016.04.06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02申请日:20150827|||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02; E01C3/04

主分类号:

E02D3/02

申请人:

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雷团结

地址:

243000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天门大道中段5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天然含水量的测量;步骤2、补水、翻拌和焖料处理;步骤3、含水量检验及装车;步骤4、摊铺、静压及整平;步骤5、碾压:对整平处理后的黄土路基依次进行静压一遍-羊角碾两遍-平地机整平-振动压两遍-静压收光一遍,共碾压六遍即可。本发明的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主要解决西北地区干旱条件下如何进行合理的填筑施工的技术问题,在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填筑过程中碾压六遍,进一步确保了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本发明还可以减少后期的沉降,又可以获得较高的安全储备,保证了路基的稳定,确保不产生病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天然含水量的测量: 对填筑用湿陷性黄土进行取样,并测量其天然含水量; 步骤2、补水、翻拌和焖料处理: 根据需填筑的湿陷性黄土的总土量,对湿陷性黄土进行补水处理,使其含水量为11.7-14.5%;然后对黄土进行翻拌和焖料处理; 步骤3、含水量检验及装车: 焖料处理结束后检验黄土的含水量,若其含水量满足要求,则直接装车;若其含水量小于11.7%,在装车时,对黄土进行再次补水处理,使其含水量满足要求; 步骤4、摊铺、静压及整平: 将含水量满足要求的黄土装车运输至待填筑现场,使用平地机推土机进行摊铺,摊铺高度与不同待施工路段样墩的实际高度相适应,厚度为48-52cm,并确保边角处不缺料;摊铺结束后,先静压一遍,再使用平地机整平; 步骤5、碾压: 对整平处理后的黄土路基依次进行静压一遍-羊角碾两遍-平地机整平-振动压两遍-静压收光一遍,共碾压六遍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应进行至少两次翻拌处理,且随后焖料处理的时间至少为48小时,以使焖料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焖料处理结束后黄土的含水量若小于11.7%,在装车时,采用雾状补水法对黄土进行再次补水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进行碾压处理时,碾压速度不超过3km/h,对于边角区域采用夯实机械进行人工夯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进行振动压2遍处理时,先进行弱振,弱振的振频为35Hz,振幅为0.9mm,激振力量为280kN,再进行强振,强振的振频为28Hz,振幅为1.8mm,激振力为374k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碾压之后黄土路基的压实度不低于93%。

说明书

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是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在形成初期,季节性的少量雨水把松散的粉粒粘聚起来,而长期干旱使水分不断蒸发,形成以粗粉粒为主体骨架的多空隙结构。它的特性是在天然干燥状态下具有较高和较小的压缩性,一旦大量降水或渠水渗入,黄土中的多种可溶盐浸湿后被溶化,土中胶结力减弱,在自重和一定荷重共同作用下土体结构迅速破坏,承载力也急剧降低,产生大量湿陷变形,致使位于其上的结构物遭到破坏。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环境,使黄土堆积具备了欠压密的大孔隙结构,这是黄土产生湿陷的一个重要条件,黄土在荷载和浸水的作用下,结构连接的松弛和强度的削弱是产生湿陷变形的基本原因。黄土微结构特征的不同,即组成黄土骨架颗粒的成分、形态、颗粒间连接的性质,孔隙发育状况的不同,湿陷变形发生的迟缓和剧烈程度就不同。黄土的湿陷性主要取决于土的内在基本特征、所处地区的地质环境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同时,这两个因素也决定了黄土的其他工程地质性质。

目前,湿陷性黄土一般处于饱和状态,路基施工后沉降量控制难度较大,这是目前湿陷性黄土路基建设上遇到的最大困难,特别是兰州北绕城东段高速公路盐场堡至什川段公路路基,全长18.612km,填方约170多万方,土方来源于路堑挖方,属湿陷性黄土,其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颗粒主要为粉土颗粒,占总重量约50~70%,而粉土颗粒中又以0.05~0.01ram的粗粉土颗粒为多,占总重约40.6%,天然含水量在6~8%,施工时补水量及焖料较难控制,若水分不均匀,则对碾压时压实度影响较大,碾压方式及组合方式对压实度的影响也很大。

如正常施工压实层厚30cm土层,经现场检测,本层压实度均大于93%,对此类黄土本层压实达到预期效果,但对紧邻已压实的土层起到部分破坏作用,使紧邻已压实土层上层部松散,压实密度减小,压实度减小量达5%左右,甚至不能满足标准最低压实度要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410668259.X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采用CFG桩与水泥土挤密桩结合,在路基基底的顶面铺设1m厚的水泥土垫层,而且还要在水泥土垫层中铺设两层抗拉强度不小于120kN/m的土木格栅,该发明针对湿陷性黄土路基,提出一种应用价值较高的施工方法,但是其主要针对于铁路路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天然含水量的测量:

对填筑用湿陷性黄土进行取样,并测量其天然含水量;

步骤2、补水、翻拌和焖料处理:

根据需填筑的湿陷性黄土的总土量,对湿陷性黄土进行补水处理,使其含水量为11.7-14.5%;然后对黄土进行翻拌和焖料处理;

步骤3、含水量检验及装车:

焖料处理结束后检验黄土的含水量,若其含水量满足要求,则直接装车;若其含水量小于11.7%,在装车时,对黄土进行再次补水处理,使其含水量满足要求;

步骤4、摊铺、静压及整平:

将含水量满足要求的黄土装车运输至待填筑现场,使用平地机推土机进行摊铺,摊铺高度与不同待施工路段样墩的实际高度相适应,厚度为48-52cm,并确保边角处不缺料;摊铺结束后,先静压一遍,再使用平地机整平;

步骤5、碾压:

对整平处理后的黄土路基依次进行静压一遍-羊角碾两遍-平地机整平-振动压两遍-静压收光一遍,共碾压六遍即可。

优选的,步骤2中应进行至少两次翻拌处理,且随后焖料处理的时间至少为48小时,以使焖料均匀。

优选的,步骤3中焖料处理结束后黄土的含水量若小于11.7%,在装车时,采用雾状补水法对黄土进行再次补水处理。

优选的,步骤5中进行碾压处理时,碾压速度不超过3km/h,对于边角区域采用夯实机械进行人工夯实。

优选的,步骤5中进行振动压2遍处理时,先进行弱振,弱振的振频为35Hz,振幅为0.9mm,激振力量为280kN,再进行强振,强振的振频为28Hz,振幅为1.8mm,激振力为374kN。

优选的,步骤5中碾压之后黄土路基的压实度不低于9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主要解决西北地区干旱条件下如何进行合理的填筑施工的技术问题,在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填筑过程中采用补水、焖料、静压一遍-羊角碾两遍-平地机整平-振动压两遍-静压收光一遍,进一步确保了路基填筑施工质量。

(2)本发明可以减少后期的沉降,又可以获得较高的安全储备,保证了路基的稳定,确保不产生病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天然含水量的测量:

对填筑用湿陷性黄土进行取样,并测量其天然含水量。

步骤2、补水、翻拌和焖料处理:

根据需填筑的湿陷性黄土的总土量,对湿陷性黄土进行补水处理,使其含水量为11.7-14.5%。然后对黄土进行翻拌和焖料处理,翻拌处理应至少进行两次,焖料处理的时间至少为48小时,以使焖料均匀。

步骤3、含水量检验及装车:

焖料处理结束后检验黄土的含水量,若其含水量满足要求,则直接装车。若其含水量小于11.7%,在装车时,采用雾状补水法对黄土进行再次补水处理,使其含水量满足要求。

步骤4、摊铺、静压及整平:

将含水量满足要求的黄土装车运输至待填筑现场,使用平地机推土机进行摊铺,摊铺高度与不同待施工路段样墩的实际高度相适应,厚度为48-52cm,并确保边角处不缺料。摊铺结束后,先静压一遍,再使用平地机整平。

步骤5、碾压:

对整平处理后的黄土路基依次进行静压一遍-羊角碾两遍-平地机整平-振动压两遍-静压收光一遍,共碾压六遍即可,碾压速度不超过3km/h,对于边角区域采用夯实机械进行人工夯实,进行振动压2遍处理时,先进行弱振,弱振的振频为35Hz,振幅为0.9mm,激振力量为280kN,再进行强振,强振的振频为28Hz,振幅为1.8mm,激振力为374kN。碾压之后黄土路基的压实度不低于9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本发明先测量湿陷性黄土的天然含水量,然后对其进行补水处理并进行翻拌和焖料处理,然后再测定含水量,对含水量不足的则进行补水,使其满足要求,用车将处理过的黄土运至现场,用平地机推土机摊铺,摊铺后先静压在碾压六遍即可,其中,在步骤5中,碾压速度不超过3km/h,对于边角等大型碾压设备不能到达的地方则采用夯实机械进行人工夯实。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天然含水量的测量;步骤2、补水、翻拌和焖料处理;步骤3、含水量检验及装车;步骤4、摊铺、静压及整平;步骤5、碾压:对整平处理后的黄土路基依次进行静压一遍-羊角碾两遍-平地机整平-振动压两遍-静压收光一遍,共碾压六遍即可。本发明的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压实工艺,主要解决西北地区干旱条件下如何进行合理的填筑施工的技术问题,在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