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3166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67599.X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号:

CN104213057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49/06申请日:20140915|||公开

IPC分类号:

C22C49/06; C22C49/14; C22C47/04; C22C47/14; C22C101/10(2006.01)N; C22C121/02(2006.01)N

主分类号:

C22C49/06

申请人:

河南科技大学

发明人:

孙浩亮; 谢敬佩; 王爱琴; 王文焱; 张鹏飞; 李继文; 李洛利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代理人:

罗民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镀铜碳纤维与铝锂合金粉末混合烧结而成,镀铜碳纤维体积分数含量1~1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碳纤维的镀铜、球磨混料以及真空热压烧结。通过调控镀铜碳纤维的体积分数,能降低铝锂合金的密度,提升铝锂合金的强度、韧性并改善其各向异性,在力学性能接近的情况下,比普通铝锂合金密度减轻5%以上。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要求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综合性能良好的飞行器零部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粒径为10-15μm的铝锂合金粉及其体积分数为1~10%的镀铜碳纤维制成,其中,按照重量比,铝锂合金粉的组成成分为1~2.5%的Li、0.1~3% 的Mg、1~2%的Cu、0.1~0.5%的Mn、0.05~0.2%的Zr、0.3-1.5%的Zn和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镀铜碳纤维为直径10μm的碳纤维浸入镀液中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得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镀液的pH值为12-13,温度为40-50℃,镀液中含有的成分如下:14-16g/L的硫酸铜、18-22g/L的酒石酸钾钠、23-27g/L的 EDTA、15-17g/L的氢氧化钠、14-16ml/L的甲醛、5-7mg/L的二联吡啶和18-22mg/L的亚铁氰化钾。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纤维镀铜
配制pH值为12-13的镀液
分别称取硫酸铜、酒石酸钾钠、EDTA、氢氧化钠、甲醛、二联吡啶和亚铁氰化钾溶于水中配制成镀液,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硫酸铜14-16g/L、酒石酸钾钠18-22g/L、EDTA 23-27g/L、氢氧化钠15-17g/L、甲醛14-16ml/L、二联吡啶5-7mg/L和亚铁氰化钾18-22mg/L,并限定镀液的温度为40-50℃;
将碳纤维置于配制好的镀液中并保持搅拌的状态下进行化学镀直至碳纤维的表面附着有多晶铜镀层;
2)混料
将步骤1)中表面已镀铜的碳纤维按照体积分数1-10%的比例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然后采用行星式球磨机混料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得到原料粉备用;
其中,所述铝锂合金粉的组成成分为1~2.5%的Li、0.1~3% 的Mg、1~2%的Cu、0.1~0.5%的Mn、0.05~0.2%的Zr、0.3-1.5%的Zn,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烧制合金
将步骤2)中得到的原料粉在真空度为0.001-0.005Pa、压强为30-100MPa的条件下烧结,烧结时,以每分钟30-80℃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至530-610℃并保持该温度5-30min完成烧结,烧结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产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镀时,按照每升镀液对应2.5-3.5g碳纤维的比例分配镀液和碳纤维的量。

说明书

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元素,密度仅为0.534g/cm3,镁的密度1.732g/cm3,在铝中每加入1%(质量分数)的锂可使合金密度降低3%,弹性模量增加约6%。
据推算,与采用传统铝合金制造的波音飞机相比,若采用先进铝锂合金用于制造将降低14.6%的机身重量,节约5.4%的燃料消耗,降低2.1%的制造成本,每架飞机每年将降低2.2%的飞行费用;战斗机也是铝锂合金率先展开应用的重要领域,若能减轻15%的机身重量,将会减少15%的飞机滑跑距离,延长20%的有效航程,同时增加30%的有效载荷。世界著名航空器制造者空中客车公司已采用大量A1-Li合金用于制造A380和A350,作为地板梁、机身蒙皮和下翼面桁条应用。
研究发现A1-Li二元合金存在韧性较低、各向异性严重、短横向强度较低、塑韧性水平较差、热暴露后会严重损失韧性等问题,限制了铝锂合金在飞行器领域的应用。
鉴于A1-Li二元合金的综合性能较差,通常需要在二元合金基础上单独或者复合添加Mg、Cu、Zr、Zn、Mn、Ag等合金元素,从而形成多种强化相,并改变强化相的数量和分布,达到改善其性能的目的,除文献报到外,还有一些专利申请公开了改善铝锂合金性能的技术方法。
经过技术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687971A,申请日2012年5月16日,专利名称“具有改善的断裂韧性的铝镁锂合金”,公开了 “通过熔盐法制备了含多种微量合金元素的铝锂合金,并通过后续的热加工技术改善了铝锂合金的韧性。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509984A,申请日2013年9月28日,专利名称“一种超高强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 “用Mg、Ag、Zn微量元素共同复合微合金化强化,按合金成分配料,将原料熔化,经炉内精炼、静置后,浇铸成所需规格的合金铸锭,制造板材抗拉强度可达580MPa以上,同时延伸率高于7%,可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交通运输、兵器等领域的结构元件”。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 CN103255322A,申请日2013年6月2日,专利名称 “高韧性超薄压铸铝锂合金”公开了 “通过控制合金中锌、铜、锰、锂、锶、镧及铈的含量制备具有疲劳抗力、裂纹扩展力、耐蚀性和耐热性均更好的铝锂合金”。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304653A,申请日2011年9月9日,专利名称“一种高塑性双相含钇的镁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高塑性双相含钇的镁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具体组分及其按质量百分比及含量如下:Li 9.50~10.80%, Al 3.00~5.00%, Y 0.50~0.70%, Zr 0.10~0.30%, 余量为Mg”。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01457A,申请日2010年10月27日,专利名称“一种高强韧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韧铝锂合金材料的显微组织均匀、性能稳定,适用于制造厚板及挤压材”。
从上述专利申请内容可以看出,通过在铝锂合金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并结合热处理、热加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铝锂合金的韧性、强度等性能。
碳纤维是一种耐热性、耐蚀性良好且密度较低,比强度较高的功能型纤维材料。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而且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抗疲劳性、电磁屏蔽性等特点,因而其广泛应用在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研究发现碳纤维与铝锂合金基体的界面浸润性差,因此,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用碳纤维来增强铝锂合金基体强度的先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碳纤维与铝锂合金基体的界面浸润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碳纤维与铝合金基体界面浸润性,并抑制了二者之间的界面反应,从而使得可以使用碳纤维来增强铝锂合金,以降低合金的密度,改善合金的韧性及各向异性,提高铝锂合金的强度,拓展铝锂合金的应用空间。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由粒径为10-15微米的铝锂合金粉及其体积分数为1~10%的镀铜碳纤维制成,其中,按照重量比,铝锂合金粉的组成成分为1~2.5%的Li、0.1~3% 的Mg、1~2%的Cu、0.1~0.5%的Mn、0.05~0.2%的Zr、0.3-1.5%的Zn和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镀铜碳纤维为直径10μm的碳纤维浸入镀液中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得到。
所述镀液的pH值为12-13,温度为40-50℃,镀液中含有的成分如下:14-16g/L的硫酸铜、18-22g/L的酒石酸钾钠、23-27g/L的 EDTA、15-17g/L的氢氧化钠、14-16ml/L的甲醛、5-7mg/L的二联吡啶和18-22mg/L的亚铁氰化钾。
上述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碳纤维镀铜
配制pH值为12-13的镀液
分别称取硫酸铜、酒石酸钾钠、EDTA、氢氧化钠、甲醛、二联吡啶和亚铁氰化钾溶于水中配制成镀液,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硫酸铜14-16g/L、酒石酸钾钠18-22g/L、EDTA 23-27g/L、氢氧化钠15-17g/L、甲醛14-16ml/L、二联吡啶5-7mg/L和亚铁氰化钾18-22mg/L,并限定镀液的温度为40-50℃;
将碳纤维置于配制好的镀液中并保持搅拌的状态下进行化学镀直至碳纤维的表面附着有多晶铜镀层;
2)混料
将步骤1)中表面已镀铜的碳纤维按照体积分数1-10%的比例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然后采用行星式球磨机混料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得到原料粉备用;
其中,所述铝锂合金粉的组成成分为1~2.5%的Li、0.1~3% 的Mg、1~2%的Cu、0.1~0.5%的Mn、0.05~0.2%的Zr、0.3-1.5%的Zn,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烧制合金
将步骤2)中得到的原料粉在真空度为0.001-0.005Pa、压强为30-100MPa的条件下烧结,烧结时,以每分钟30-80℃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至530-610℃并保持该温度5-30min完成烧结,烧结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产品。
所述化学镀时,按照每升镀液对应2.5-3.5g碳纤维的比例分配镀液和碳纤维的量。
本发明所用的碳纤维在镀铜前经过了以下预处理:选取直径10μm的碳纤维剪成2-3mm的短碳纤维,然后将短碳纤维在400℃~450℃的温度下灼烧10~60min,待其冷却至常温后置于质量浓度为25%的稀硝酸溶液中煮沸5-15min,过滤出的短碳纤维用蒸馏水冲洗后再置于质量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10min,再次过滤出短碳纤维用蒸馏水反复浸泡和冲洗后即完成碳纤维的处理;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碳纤维的表面镀上一层多晶铜镀层,从而改善了碳纤维与铝锂合金的界面浸润性,同时也抑制了二者之间的界面反应,进而使得碳纤维可以被用来增强铝锂合金,降低了合金的密度,改善了合金的韧性及各向异性,提高了铝锂合金的强度,拓展了铝锂合金的应用空间。经检测,本发明的产品综合性能良好:密度在2.40~2.65g/cm3,抗拉强度在530~595MPa之间,硬度在90~115HV之间,在飞行器某些部件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用铝锂合金粉末的组成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1%的Li、3% 的Mg、1%的Cu、0.1%的Mn、0.05%的Zr、0.3%的Zn,镀铜碳纤维体积含量1%,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碳纤维放入到镀液中,在电动搅拌方式下进行化学镀。镀液成分为:硫酸铜14g/L,酒石酸钾钠18g/L,EDTA 23g/L,氢氧化钠15g/L,甲醛14ml/L,二联吡啶5mg/L,亚铁氰化钾18mg/L,温度为40℃,pH值为12,每升镀液对应碳纤维3.5g。化学镀结束后,镀铜层结晶良好,是由不同取向Cu晶粒组成的多晶Cu镀层,厚度约为1μm;
(2)将步骤(1)处理好的镀铜碳纤维按1%体积分数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充分混料6小时,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干燥的玻璃器皿内备用;
(3)将步骤(2)中混合好的粉末装入模具中,将装好合金粉末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当真空炉内真空达到0.001Pa时,对样品施压30MPa的压力,通电以每分钟30℃的速率升温至560℃,保温30分钟后降温,当温度降至室温取出样品。 
本实施例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粉末性能参数为:密度为2.63g/cm3,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达到538MPa,硬度为98HV,断裂韧性为17.68MPa·m1/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用铝锂合金粉末的组成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2%的Li、0.1% 的Mg、2%的Cu、0.5%的Mn、0.2%的Zr、1.5%的Zn,镀铜碳纤维体积含量10%,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预处理好的碳纤维放入到镀液中,在电动搅拌方式下进行化学镀。镀液成分为:硫酸铜16g/L,酒石酸钾钠22g/L,EDTA 27g/L,氢氧化钠17g/L,甲醛16ml/L,二联吡啶7mg/L,亚铁氰化钾22mg/L,温度为50℃,pH值为13,每升镀液对应碳纤维2.5g。化学镀结束后,镀铜层结晶良好,是由不同取向Cu晶粒组成的多晶Cu镀层,厚度约为1μm;
(2)将步骤(1)处理好的镀铜短碳纤维按10%体积分数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充分混料8小时,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干燥的玻璃器皿内备用;
(3)将步骤(2)中混合好的粉末装入模具中,将装好合金粉末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当真空炉内真空达到0.005Pa时,对样品施压100MPa的压力,通电以每分钟80℃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10℃,保温5分钟后降温,当温度降至室温取出样品。 
本实施例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粉末性能参数为:密度为2.41g/cm3,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达到545MPa,硬度为103HV,断裂韧性为19.23MPa·m1/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用铝锂合金粉末的组成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1.75%的Li、1.55% 的Mg、1.5%的Cu、0.3%的Mn、0.1%的Zr、0.9%的Zn,镀铜碳纤维体积含量5.5%,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预处理好的碳纤维放入到镀液中,在电动搅拌方式下进行化学镀。镀液成分为:硫酸铜15g/L,酒石酸钾钠20g/L,EDTA 25g/L,氢氧化钠16g/L,甲醛15ml/L,二联吡啶6mg/L,亚铁氰化钾20mg/L,温度为45℃,pH值为12.5,每升镀液对应碳纤维3g。化学镀结束后,镀铜层结晶良好,是由不同取向Cu晶粒组成的多晶Cu镀层,厚度约为1μm;
(2)将步骤(1)处理好的镀铜短碳纤维按5.5%体积分数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充分混料8小时,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干燥的玻璃器皿内备用;
(3)将步骤(2)中混合好的粉末装入模具中,将装好合金粉末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当真空炉内真空达到0.003Pa时,对样品施压65MPa的压力,通电以每分钟55℃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70℃,保温17分钟后降温,当温度降至室温取出样品。 
本实施例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粉末性能参数为:密度为2.52g/cm3,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达到563MPa,硬度为101HV,断裂韧性为18.51MPa·m1/2

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05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3057A21申请号201410467599X22申请日20140915C22C49/06200601C22C49/14200601C22C47/04200601C22C47/14200601C22C101/10200601C22C121/0220060171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地址471000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48号72发明人孙浩亮谢敬佩王爱琴王文焱张鹏飞李继文李洛利74专利代理机构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代理人罗民健54发明名称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

2、开了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镀铜碳纤维与铝锂合金粉末混合烧结而成,镀铜碳纤维体积分数含量11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碳纤维的镀铜、球磨混料以及真空热压烧结。通过调控镀铜碳纤维的体积分数,能降低铝锂合金的密度,提升铝锂合金的强度、韧性并改善其各向异性,在力学性能接近的情况下,比普通铝锂合金密度减轻5以上。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要求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综合性能良好的飞行器零部件。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057ACN104213057A1/1页21。

3、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粒径为1015M的铝锂合金粉及其体积分数为110的镀铜碳纤维制成,其中,按照重量比,铝锂合金粉的组成成分为125的LI、013的MG、12的CU、0105的MN、00502的ZR、0315的ZN和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镀铜碳纤维为直径10M的碳纤维浸入镀液中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镀液的PH值为1213,温度为4050,镀液中含有的成分如下1416G/L的硫酸铜、1822G/L的酒石酸钾钠、2327G/L的EDTA、1517G/L的氢氧化钠、1416ML/L的甲醛、57MG。

4、/L的二联吡啶和1822MG/L的亚铁氰化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碳纤维镀铜配制PH值为1213的镀液分别称取硫酸铜、酒石酸钾钠、EDTA、氢氧化钠、甲醛、二联吡啶和亚铁氰化钾溶于水中配制成镀液,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硫酸铜1416G/L、酒石酸钾钠1822G/L、EDTA2327G/L、氢氧化钠1517G/L、甲醛1416ML/L、二联吡啶57MG/L和亚铁氰化钾1822MG/L,并限定镀液的温度为4050;将碳纤维置于配制好的镀液中并保持搅拌的状态下进行化学镀直至碳纤维的表面附着有多晶铜镀层;2)混料将步骤1)中表面。

5、已镀铜的碳纤维按照体积分数110的比例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然后采用行星式球磨机混料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得到原料粉备用;其中,所述铝锂合金粉的组成成分为125的LI、013的MG、12的CU、0105的MN、00502的ZR、0315的ZN,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3)烧制合金将步骤2)中得到的原料粉在真空度为00010005PA、压强为30100MPA的条件下烧结,烧结时,以每分钟3080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至530610并保持该温度530MIN完成烧结,烧结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产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镀时,按照每升镀。

6、液对应2535G碳纤维的比例分配镀液和碳纤维的量。权利要求书CN104213057A1/4页3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锂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元素,密度仅为0534G/CM3,镁的密度1732G/CM3,在铝中每加入1质量分数的锂可使合金密度降低3,弹性模量增加约6。0003据推算,与采用传统铝合金制造的波音飞机相比,若采用先进铝锂合金用于制造将降低146的机身重量,节约54的燃料消耗,降低21的制造成本,每架飞机每年将降低22的飞行费用;战斗机也。

7、是铝锂合金率先展开应用的重要领域,若能减轻15的机身重量,将会减少15的飞机滑跑距离,延长20的有效航程,同时增加30的有效载荷。世界著名航空器制造者空中客车公司已采用大量A1LI合金用于制造A380和A350,作为地板梁、机身蒙皮和下翼面桁条应用。0004研究发现A1LI二元合金存在韧性较低、各向异性严重、短横向强度较低、塑韧性水平较差、热暴露后会严重损失韧性等问题,限制了铝锂合金在飞行器领域的应用。0005鉴于A1LI二元合金的综合性能较差,通常需要在二元合金基础上单独或者复合添加MG、CU、ZR、ZN、MN、AG等合金元素,从而形成多种强化相,并改变强化相的数量和分布,达到改善其性能的目。

8、的,除文献报到外,还有一些专利申请公开了改善铝锂合金性能的技术方法。0006经过技术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687971A,申请日2012年5月16日,专利名称“具有改善的断裂韧性的铝镁锂合金”,公开了“通过熔盐法制备了含多种微量合金元素的铝锂合金,并通过后续的热加工技术改善了铝锂合金的韧性。0007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509984A,申请日2013年9月28日,专利名称“一种超高强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用MG、AG、ZN微量元素共同复合微合金化强化,按合金成分配料,将原料熔化,经炉内精炼、静置后,浇铸成所需规格的合金铸锭,制造板材抗拉强度可达580MPA以上。

9、,同时延伸率高于7,可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交通运输、兵器等领域的结构元件”。0008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3255322A,申请日2013年6月2日,专利名称“高韧性超薄压铸铝锂合金”公开了“通过控制合金中锌、铜、锰、锂、锶、镧及铈的含量制备具有疲劳抗力、裂纹扩展力、耐蚀性和耐热性均更好的铝锂合金”。0009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304653A,申请日2011年9月9日,专利名称“一种高塑性双相含钇的镁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高塑性双相含钇的镁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具体组分及其按质量百分比及含量如下LI9501080,AL300500,Y050070,ZR01。

10、0030,余量为MG”。0010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01457A,申请日2010年10月27日,专利名称“一种高强韧铝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韧铝锂合金材料的显微组织均匀、性说明书CN104213057A2/4页4能稳定,适用于制造厚板及挤压材”。0011从上述专利申请内容可以看出,通过在铝锂合金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并结合热处理、热加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铝锂合金的韧性、强度等性能。0012碳纤维是一种耐热性、耐蚀性良好且密度较低,比强度较高的功能型纤维材料。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而且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抗疲劳性、电磁屏蔽性等特。

11、点,因而其广泛应用在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研究发现碳纤维与铝锂合金基体的界面浸润性差,因此,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用碳纤维来增强铝锂合金基体强度的先例。发明内容0013为解决碳纤维与铝锂合金基体的界面浸润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高了碳纤维与铝合金基体界面浸润性,并抑制了二者之间的界面反应,从而使得可以使用碳纤维来增强铝锂合金,以降低合金的密度,改善合金的韧性及各向异性,提高铝锂合金的强度,拓展铝锂合金的应用空间。001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由粒径为1015微米的铝锂合金粉及其体积分。

12、数为110的镀铜碳纤维制成,其中,按照重量比,铝锂合金粉的组成成分为125的LI、013的MG、12的CU、0105的MN、00502的ZR、0315的ZN和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镀铜碳纤维为直径10M的碳纤维浸入镀液中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得到。0015所述镀液的PH值为1213,温度为4050,镀液中含有的成分如下1416G/L的硫酸铜、1822G/L的酒石酸钾钠、2327G/L的EDTA、1517G/L的氢氧化钠、1416ML/L的甲醛、57MG/L的二联吡啶和1822MG/L的亚铁氰化钾。0016上述镀铜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碳纤维镀铜配制PH值为1213。

13、的镀液分别称取硫酸铜、酒石酸钾钠、EDTA、氢氧化钠、甲醛、二联吡啶和亚铁氰化钾溶于水中配制成镀液,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分别为硫酸铜1416G/L、酒石酸钾钠1822G/L、EDTA2327G/L、氢氧化钠1517G/L、甲醛1416ML/L、二联吡啶57MG/L和亚铁氰化钾1822MG/L,并限定镀液的温度为4050;将碳纤维置于配制好的镀液中并保持搅拌的状态下进行化学镀直至碳纤维的表面附着有多晶铜镀层;2)混料将步骤1)中表面已镀铜的碳纤维按照体积分数110的比例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然后采用行星式球磨机混料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得到原料粉备用;其中,所述铝锂合金粉的组成成分为125的LI、。

14、013的MG、12的CU、0105的MN、00502的ZR、0315的ZN,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3)烧制合金将步骤2)中得到的原料粉在真空度为00010005PA、压强为30100MPA的条件下烧结,烧结时,以每分钟3080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至530610并保持该温度530MIN完说明书CN104213057A3/4页5成烧结,烧结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产品。0017所述化学镀时,按照每升镀液对应2535G碳纤维的比例分配镀液和碳纤维的量。0018本发明所用的碳纤维在镀铜前经过了以下预处理选取直径10M的碳纤维剪成23MM的短碳纤维,然后将短碳纤维在400450的温度下灼烧1060。

15、MIN,待其冷却至常温后置于质量浓度为25的稀硝酸溶液中煮沸515MIN,过滤出的短碳纤维用蒸馏水冲洗后再置于质量浓度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10MIN,再次过滤出短碳纤维用蒸馏水反复浸泡和冲洗后即完成碳纤维的处理;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碳纤维的表面镀上一层多晶铜镀层,从而改善了碳纤维与铝锂合金的界面浸润性,同时也抑制了二者之间的界面反应,进而使得碳纤维可以被用来增强铝锂合金,降低了合金的密度,改善了合金的韧性及各向异性,提高了铝锂合金的强度,拓展了铝锂合金的应用空间。经检测,本发明的产品综合性能良好密度在240265G/CM3,抗拉强度在530595MPA之间,硬度在90115HV之间,在飞行。

16、器某些部件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0020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所用铝锂合金粉末的组成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1的LI、3的MG、1的CU、01的MN、005的ZR、03的ZN,镀铜碳纤维体积含量1,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0021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将碳纤维放入到镀液中,在电动搅拌方式下进行化学镀。镀液成分为硫酸铜14G/L,酒石酸钾钠18G/L,EDTA23G/L,氢氧化钠15G/L,甲醛14ML/L,二联吡啶5MG/L,亚铁氰化钾18MG/L,温度为40,PH值为12,每升镀液对应碳纤维35G。化学镀结束后,镀铜层结晶良好,是由不同。

17、取向CU晶粒组成的多晶CU镀层,厚度约为1M;(2)将步骤(1)处理好的镀铜碳纤维按1体积分数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充分混料6小时,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干燥的玻璃器皿内备用;(3)将步骤(2)中混合好的粉末装入模具中,将装好合金粉末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当真空炉内真空达到0001PA时,对样品施压30MPA的压力,通电以每分钟30的速率升温至560,保温30分钟后降温,当温度降至室温取出样品。0022本实施例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粉末性能参数为密度为263G/CM3,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达到538MPA,硬度为98HV,断裂韧性为1768MPAM1/2。002。

18、3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所用铝锂合金粉末的组成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2的LI、01的MG、2的CU、05的MN、02的ZR、15的ZN,镀铜碳纤维体积含量10,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0024具体制备方法如下说明书CN104213057A4/4页6(1)将预处理好的碳纤维放入到镀液中,在电动搅拌方式下进行化学镀。镀液成分为硫酸铜16G/L,酒石酸钾钠22G/L,EDTA27G/L,氢氧化钠17G/L,甲醛16ML/L,二联吡啶7MG/L,亚铁氰化钾22MG/L,温度为50,PH值为13,每升镀液对应碳纤维25G。化学镀结束后,镀铜层结晶良好,是由不同取向CU晶粒组成的多晶CU镀层,厚度约为1M;(。

19、2)将步骤(1)处理好的镀铜短碳纤维按10体积分数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充分混料8小时,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干燥的玻璃器皿内备用;(3)将步骤(2)中混合好的粉末装入模具中,将装好合金粉末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当真空炉内真空达到0005PA时,对样品施压100MPA的压力,通电以每分钟80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10,保温5分钟后降温,当温度降至室温取出样品。0025本实施例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粉末性能参数为密度为241G/CM3,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达到545MPA,硬度为103HV,断裂韧性为1923MPAM1/2。0026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所用铝锂合金粉末的。

20、组成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175的LI、155的MG、15的CU、03的MN、01的ZR、09的ZN,镀铜碳纤维体积含量55,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0027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将预处理好的碳纤维放入到镀液中,在电动搅拌方式下进行化学镀。镀液成分为硫酸铜15G/L,酒石酸钾钠20G/L,EDTA25G/L,氢氧化钠16G/L,甲醛15ML/L,二联吡啶6MG/L,亚铁氰化钾20MG/L,温度为45,PH值为125,每升镀液对应碳纤维3G。化学镀结束后,镀铜层结晶良好,是由不同取向CU晶粒组成的多晶CU镀层,厚度约为1M;(2)将步骤(1)处理好的镀铜短碳纤维按55体积分数加入到铝锂合金粉末中,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充分混料8小时,直至观察不到团聚为止,将混合好的原料装入干燥的玻璃器皿内备用;(3)将步骤(2)中混合好的粉末装入模具中,将装好合金粉末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当真空炉内真空达到0003PA时,对样品施压65MPA的压力,通电以每分钟55的升温速率升温至570,保温17分钟后降温,当温度降至室温取出样品。0028本实施例制备的碳纤维增强铝锂合金粉末性能参数为密度为252G/CM3,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达到563MPA,硬度为101HV,断裂韧性为1851MPAM1/2。说明书CN10421305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