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节点接驳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节点接驳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296829A43申请公布日20111228CN102296829ACN102296829A21申请号201110150335822申请日20110603E04G21/14200601E04B2/8820060171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200122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72发明人杨文军万利民嵇康东蔡庆军章亮程峰刘健才振国杨芳亮熊彩虹张磊余小浩吕晓添张永全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代理人曾耀先54发明名称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节点接驳件57摘要一种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所述三向索网幕墙包括多个第一斜向拉。
2、索、多个第二斜向拉索、多个环向拉索以及设在该第一斜向拉索、第二斜向拉索和环向拉索交汇处的节点接驳件,该方法包括在该多个第一斜向拉索和该多个第二斜向拉索上标示出该节点接驳件的安装位置;安装该多个第一斜向拉索和该多个第二斜向拉索,并且在所述标示点出利用该节点接驳件将该第一斜向拉索和第二斜向拉索交汇;安装该环向拉索,在所述交汇处利用该节点接驳件与该第一斜向拉索和该第二斜向拉索固定;张拉该环向拉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节点接驳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296837A1/1页21一种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所述三向。
3、索网幕墙包括多个第一斜向拉索、多个第二斜向拉索、多个环向拉索以及设在该第一斜向拉索、第二斜向拉索和环向拉索交汇处的节点接驳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该多个第一斜向拉索和该多个第二斜向拉索上标示出该节点接驳件的安装位置;安装该多个第一斜向拉索和该多个第二斜向拉索,并且在所述标示点出利用该节点接驳件将该第一斜向拉索和第二斜向拉索交汇;安装该环向拉索,在所述交汇处利用该节点接驳件与该第一斜向拉索和该第二斜向拉索固定;张拉该环向拉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预张拉装置和喷码设备在该第一和第二斜向拉索上标示出该节点接驳件的安装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向索网幕墙。
4、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斜向拉索的上端和下端固定,并且下端设置一定可调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张拉该环向拉索时,从中间向两端同步分级分次进行张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完成一级张拉进行临时锚固,每级张拉持续加载3分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级张拉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张拉值设为预应力值的50,第二次张拉值设为预应力值的75,第三次张拉值设为预应力值的10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拉索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张拉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
5、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拉索两端均为张拉端。9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方法中使用的节点接驳件,包括三向拉索夹具和玻璃接驳件,其特征在于,该三向拉索夹具包括6个压块,其中第一和第二压块形成内侧斜向拉索夹具组件,第三和第四压块形成外侧斜向拉索夹具组件,以及第五和第六压块形成环向拉索夹具组件。权利要求书CN102296829ACN102296837A1/3页3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节点接驳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三向单层索网幕墙拉索张拉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复杂空间三向曲面幕墙的单层索网幕墙中拉索张拉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参照图1,三向曲面索网玻璃幕墙由2根不锈钢。
6、斜向拉索、1根环向拉索、三向节点接驳件组成。三向索网玻璃幕墙先进行斜向拉索安装,再进行环向拉索安装,并通过三向节点接驳件使斜向拉索与环向拉索连接固定,最后通过张拉环向拉索为主,斜向拉索被动受力形成空间不规则的三向曲面索网,最后安装玻璃4形成整个索网玻璃幕墙参照附图2。由于这种大规模的、复杂边界条件的、空间不规则曲面的、三向交叉的索网幕墙结构的设计在国内尚是首次,对索网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拉索的下料、环向拉索预应力的控制、环向拉索张拉过程中对斜向拉索张拉的影响及拉索幕墙施工过程应力监测是本施工方法的难点。所以,三向单层索网幕墙拉索张拉施工还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
7、术的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向索网幕墙拉索张拉施工方法,以便保证三向单层索网幕墙拉索张拉成形,成形后拉索幕墙的整体形状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三向索网幕墙施工方法,所述三向索网幕墙包括多个第一斜向拉索、多个第二斜向拉索、多个环向拉索以及设在该第一斜向拉索、第二斜向拉索和环向拉索交汇处的节点接驳件,该方法包括在该多个第一斜向拉索和该多个第二斜向拉索上标示出该节点接驳件的安装位置;安装该多个第一斜向拉索和该多个第二斜向拉索,并且在所述标示点出利用该节点接驳件将该第一斜向拉索和第二斜向拉索交汇;安装该环向拉索,在所述交汇处利用该节点接驳件与该第一斜向拉索和该。
8、第二斜向拉索固定;张拉该环向拉索。0005其中,利用预张拉装置和喷码设备在该第一和第二斜向拉索上标示出该节点接驳件的安装位置。0006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斜向拉索的上端和下端固定,并且下端设置一定可调长度。0007其中,张拉该环向拉索时,从中间向两端同步分级分次进行张拉。0008其中,每完成一级张拉进行临时锚固,每级张拉持续加载3分钟。每级张拉分三次完成,第一次张拉值设为预应力值的50,第二次张拉值设为预应力值的75,第三次张拉值设为预应力值的100。0009其中,所述环向拉索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张拉端。或者,所述环向拉索两端均为张拉端。00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在权利要求1的方法中。
9、使用的节点接驳件,包括三向拉索夹具和玻璃接驳件,该三向拉索夹具包括6个压块,其中第一和第二压块形成内侧说明书CN102296829ACN102296837A2/3页4斜向拉索夹具组件,第三和第四压块形成外侧斜向拉索夹具组件,以及第五和第六压块形成环向拉索夹具组件。0011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向单层索网幕墙拉索张拉施工方法,它能保证三向单层索网幕墙拉索张拉成形,成形后拉索幕墙的整体形状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质量。附图说明0012图1为三向单层索网幕墙轴测示意图。0013图2和3为三向节点接驳件示意图。0014图4为拉索安装过程示意图。0015图5为横向拉索张拉示意图。0016。
10、图6为横向拉索连接器和张拉工装示意图。0017图7为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0019参照图1和4,一种三向曲面索网玻璃幕墙拉索张拉施工方法,包括0020步骤110,根据钢索的订货长度,确定每道预张拉钢索的长度,为确保拉索的长度精度,每次预张拉长度均为一根,预张拉吨位为钢索最小破断载荷的3040,次数为2次,每次持荷时间为1小时,间隔时间不小于1小时。预张拉时,每道钢索两端临时压制锚具,锚具采用20CR材质,压制强度应确保预张拉位的需要。预张拉完成后,将索力降低到设计应力下,利用喷墨打印机进行长度喷码标注,在第一斜向拉索1和第二斜向拉索1上。
11、设置节点接驳件安装位置的标示点7,待索力完全归位到零后,进行切断,并做好索长度的精确度标记,0021步骤120,安装该多个第一斜向拉索1和该多个第二斜向拉索1,并且在所述标示点7处利用该节点接驳件2将该第一斜向拉索和第二斜向拉索交汇,0022步骤130,环向拉索3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并和该节点接驳件2连接固定,形成索网的非张拉状态,0023步骤140,实施环向拉索3张拉,从中间向两端分级分次进行张拉,每级张拉均至少加载荷3分钟,才能拆卸千斤顶。即实现了索网幕墙成形,又保证了质量。0024如图2所示,三向节点接驳件2由多片不锈钢铸钢构件组装而成,其材质为316不锈钢,共计4333个。该第一和第二斜。
12、向拉索的固定端锚具采用螺杆连接锚固件,环向拉索3的张拉端采用冷铸锚连接器9如图4所示,其中螺杆连接锚固件和冷铸锚连接器的承载能力均不小于整索抗破断拉力。0025该第一和第二斜向拉索每束含2根16的钢绞线,每根钢绞线由19根32的钢丝组成;环向拉索3每束含1根30的钢绞线,每根钢绞线由91根26的钢丝组成。其中钢丝采用316不锈钢钢丝,抗拉强度不小于1320MPA,弹性模量不小于125105MPA。0026斜向拉索安装分内外层斜向拉索安装,其中多个该第一斜向拉索为内层,第二斜向拉索为外层,共计672束,总长度约182100M,其长度分布为200606M,每束斜向拉索说明书CN102296829A。
13、CN102296837A3/3页5约重75KG,上端5锚固在钢结构屋面幕墙环梁上,下端6锚固在混凝土预埋钢管内,其中下部固定端可调长度为100MM。0027如图3所示,斜向拉索安装时按编号顺序依次把单束斜向拉索通过屋面上设置的滑轮牵引至对应的主体结构锚固部位。再把节点处内、外层斜向拉索卡具用穿心螺栓连接,固定好相交的内、外侧斜向拉索。0028环向拉索3共计有108束,总长度约59619M,对称分为8段,其中最大长度约为60M,约重480KG。拉索中较短的拉索门洞口一端为张拉端,一端为固定端,较长的拉索两端均为张拉端。两段环向拉索之间通过连接器9进行连接,如图5所示,连接器9安装在相邻环向拉索的。
14、端部,然后连接器结合从而将两段环向拉索连接。0029环向拉索安装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对拉索每隔约10M设置一个吊点,通过屋面上设置的滑轮牵引至环向拉索标高处时,临时固定各吊点的牵引绳,在环向拉索上安装环向拉索卡具,并和斜向拉索卡具连接固定,形成索网的非张拉状态。0030如图2所示,三向节点接驳件2由三向拉索夹具和玻璃接驳件二大部分组成。三向拉索夹具由6个压块组成,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构成内侧斜向拉索夹具组件,第三压块和第四压块构成外侧斜向拉索夹具组件,第五压块和第六压块构成环向拉索夹具组件。在地面把三向节点接驳件分解成3块,把其中内侧斜向拉索夹具和外侧斜向拉索夹具分别安装至内侧斜向拉索和外侧斜向拉。
15、索上指定位置即标示点7。0031环向拉索3采用液压同步计算机控制系统分级分次进行张拉,并借用辅助张拉工装10,如图6所示。环向拉索实施张拉时,分级张拉从中间向两端对称进行,共分7级张拉,每完成一次张拉进行临时锚固,每级张拉均持荷3分钟后,才能拆卸千斤顶。一、二、三级张拉间隔时间应不小于12小时。每级张拉又分3次张拉完成,即第一次张拉需完成17级的张拉,张拉值为设定预应力值50,第二次张拉重复17级的张拉,张拉值为设定预应力值75,第三次张拉再重复17级的张拉,张拉值为设定预应力值100,循环重复进行。直至达到设计的索网成形,并锚固。0032本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2296829ACN102296837A1/3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296829ACN102296837A2/3页7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296829ACN102296837A3/3页8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29682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