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30250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9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42644.2

申请日:

20170516

公开号:

CN107410484A

公开日:

201712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C9/13

主分类号:

A23C9/13

申请人:

赵礼

发明人:

赵礼,赵德

地址:

813099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青海湖南大街2-6

优先权:

CN201710342644A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沈耀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其特征在于:生鲜乳700~800kg,桦褐孔菌提取物7~8kg,菊糖21~24kg,木糖醇21~24 kg,乳清蛋白粉1~5kg,发酵剂200DCU;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验收→巴氏灭菌→配料→半成品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灌装→发酵)或(发酵→灌装)→冷却→产品七步完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不但形成了更强大的生物活性益生菌及新的产品风味,而且两种物质的结合,比单独桦褐孔菌和乳酸菌原有单一、弱小的降血糖、降血压、治疗肠胃病的养生功能及疗效更加明显和突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其特征在于:生鲜乳700~800kg,桦褐孔菌提取物7~8kg,菊糖21~24kg,木糖醇21~24kg,乳清蛋白粉1~5kg,发酵剂200DCU,所述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2.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奶验收→巴氏灭菌→配料→半成品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灌装→发酵)或者(发酵→灌装)→冷却→产品七步完成:第一步:原料验收:a、原奶验收:收奶温度2℃~6℃、脂肪:≥3.1%、蛋白:≥2.9%、酸度:12~18°T、PH:6.4~6.8;总乳固体、参假实验、酒精实验、煮沸实验几项指标进行检测;b、过滤:原奶经过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过滤器筛网为120目~150目;c、巴氏灭菌:要求85℃±5℃/15s;d、真空脱气:-0.3bar~-0.6bar;e、冷却:经过板式换热器用冰水将巴氏奶仓的巴氏奶降温到2~4℃;f、贮存:牛奶在奶仓中储存,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过程每2小时对巴氏奶进行检测,如超过12小时则每隔1小时应进行第一步:a、原奶验收实验检测;第二步:配料a、将称量好的乳清蛋白粉1~5kg、菊糖21~24kg,木糖醇21~24kg,添加至剪切罐中与加热至70℃±5℃的鲜奶剪切15~20分钟,剪切速度为2900转/分钟,检查溶解效果无肉眼可见颗粒,合格后泵入配料罐中与鲜奶混合,充分搅拌15分钟,搅拌速度60转/分钟;b、半成品储存温度为0~6℃,贮存期间每小时取样半成品进行理化检验一次,确保半成品符合质量要求;第三步:半成品巴氏杀菌a、灭菌温度;90℃~95℃/300s,冷却至43℃±2;b、均质:均质温度:70~75℃,均质压力:180~230bar,压力调节顺序为先调二级压力至50bar,再调一级压力至180~230bar;第四步投放提取物三种方式:(1)、在实验室无菌室将桦褐孔菌提取物投入已灭菌好的容器内,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均匀混合,使桦褐孔菌提取物充分溶解后,再将容器带到生产线车间,投入到已灭菌好的半成品物料中,搅拌10~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待灌装发酵;(2)、将桦褐孔菌提取物带入车间发酵室,投入在线添加装置,由在线添加装置自动加入已发酵好的待灌装物料中,搅拌10~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待灌装、入库后熟,成品包装;(3)、将桦褐孔菌提取物直接加入发酵罐中;与物料(43℃±2)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0~45℃,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正常发酵时间6~8小时;待发酵结束后,冷却至0-5℃进行灌装、成品;第五步:投菌a、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接种温度不得超过45℃;b、将配置好的菌种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在无菌瓶中混匀溶解,过程需在无菌室操作完成,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c、将菌种带入生产线,加入待灌装的料液中;投菌前对周围环境、操作人员手及工艺器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第六步:发酵a、发酵温度:控制在40~45℃,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正常发酵时间8~10小时;b、发酵过程中发酵室的门不能随意敞开,保证发酵室内温使产品均匀受热,过程中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发酵室温度,达不到要求温度及时调整温控装置;c、产品进入保温库2~3小时后观察是否产生组织状态,4小时后开始检测酸度,若酸奶的流动性差,凝固成块,则可判断产品已接近发酵终点,滴定终点酸度65~70关闭空调设备,终止发酵;第七步:冷却a、速冷:产品达到发酵终点后,立即开启制冷剂速冷;b、冷库温度应保持在0-5℃;c、酸奶在冷库中降温到0-5℃包装即得产品。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味发酵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发酵乳品种很多,口味不佳,但是产品功能单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意识逐步加强,风味发酵乳因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活性益生菌,提高身体机能的同时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从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发酵乳市场份额的逐年递增,在此发展趋势下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要求越发强烈。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关注健康诉求的同时,更为注重的是感官享受。因此,在制备甜品型风味发酵乳的工艺中,如何将甜点与风味发酵乳在风味上有机融合,达到合适的甜酸感是有待克服的难题。

三、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其中,1.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其特征在于:生鲜乳700~800kg,桦褐孔菌提取物7~8kg,菊糖21~24kg,木糖醇21~24 kg,乳清蛋白粉1~5kg,发酵剂200DCU,所述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2.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验收→巴氏灭菌→配料→半成品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灌装→发酵)或者(发酵→灌装)→冷却→产品七步完成:

第一步:原料验收:

a、原奶验收:收奶温度2℃~6℃、脂肪:≥3.1%、蛋白:≥2.9%、酸度:12~18 °T、PH:6.4~6.8、总乳固体、参假实验(碱、淀粉、盐、亚硝酸盐、水解蛋白、焦亚硫酸钠、双氧水、重铬酸钾、尿素、豆浆豆饼水、蔗糖、抗生素)、酒精实验、煮沸实验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b、过滤:原奶经过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过滤器筛网为120目~150目;

c、 巴氏灭菌:要求85℃±5℃/15 s;

d、真空脱气:-0.3bar~-0.6bar;

e、 冷却:经过板式换热器用冰水将巴氏奶仓的巴氏奶降温到2~4℃ 。

f、 贮存:牛奶在奶仓中储存,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过程每2小时对巴氏奶进行检测,如超过12小时则每隔1小时应进行第一步:a、原奶验收实验检测;

第二步:配料

a、将称量好的乳清蛋白粉1~5kg、菊糖21~24kg,木糖醇21~24 kg,添加至剪切罐中与加热至70℃±5℃的鲜奶剪切15~20 分钟,剪切速度为2900转/分钟,检查溶解效果无肉眼可见颗粒,合格后泵入配料罐中与鲜奶混合,充分搅拌15分钟,搅拌速度60转/分钟。

b、半成品储存温度为0~6℃,贮存期间每小时取样半成品进行理化检验一次,确保符合半成品质量要求;

第三步:半成品巴氏杀菌

a、灭菌温度;90℃~95℃/300s,冷却至43℃±2;

b、均质:均质温度:70~75℃,均质压力:180~230bar,压力调节顺序为先调二级压力至50bar,再调一级压力至180~230bar;

第四步 投放提取物

三种方式:

1、在实验室无菌室将桦褐孔菌提取物投入已灭菌好的容器内,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均匀混合,使桦褐孔菌提取物充分溶解后,再将容器带到生产线车间,投入到已灭菌好的半成品物料中,搅拌10~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待灌装发酵;

2、将桦褐孔菌提取物带入车间发酵室,投入在线添加装置, 由在线添加装置自动加入已发酵好的待灌装物料中,搅拌10~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待灌装、入库后熟,成品包装;

3、将桦褐孔菌提取物直接加入发酵罐中;与物料(43℃±2)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0~45℃,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正常发酵时间6~8小时;待发酵结束后,冷却至0-5℃进行灌装、成品。

第五步:投菌

a、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接种温度不得超过45℃;

b、将配置好的菌种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在无菌瓶中混匀溶解,过程需在无菌室操作完成,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

c、将菌种带入生产线,加入待灌装的料液中。投菌前对周围环境、操作人员手及工艺器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第六步:发酵

a、发酵温度:控制在40~45℃,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正常发酵时间8~10小时;

b、发酵过程中发酵室的门不能随意敞开,保证发酵室内温使产品均匀受热,过程中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发酵室温度,达不到要求温度及时调整温控装置;

c、产品进入保温库2~3小时后观察是否产生组织状态,4小时后开始检测酸度,若酸奶的流动性差,凝固成块,则可判断产品已接近发酵终点,滴定终点酸度65~70关闭空调设备,终止发酵;

第七步:冷却

a、速冷:产品达到发酵终点后,立即开启制冷剂速冷;

b、冷库温度应保持在0-5℃;

c、酸奶在冷库中降温到0-5℃包装即得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桦褐孔菌提取物凝固型风养生味发酵乳是使用生牛乳或生羊乳经过配料添加桦褐孔菌提取物后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将乳与桦褐孔菌提取物一同发酵的一款产品,目前国内尚无适合高血糖人群饮用的桦褐孔菌提取物酸奶,适合高血糖人群饮用的桦褐孔菌提取物凝固型养生风味发酵乳不但突破了传统产品的生产工艺,将乳内添加的桦褐孔菌提取物进行乳酸发酵,真菌和乳酸菌结合发酵状态下,不但形成了更强大的生物活性益生菌及新的产品风味,而且两种物质的结合,比单独桦褐孔菌和乳酸菌原有单一、弱小的降血糖、降血压、治肠胃病的养生功能及疗效更加明显和突出。

该项产品的特点是适合高血糖、高血压人群饮用,食用方便,爽滑细腻,不但保留了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而且桦褐孔菌提取物与牛奶发酵制成酸奶后,其营养物质及桦褐孔菌的药物成分使人体更容易吸收,从而产生新的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及肠胃病养生物质,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预防和降低血糖、降血压、胃病辅助治疗及调理功效更加突出,桦褐孔菌提取物酸奶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且降血糖、降血压、肠胃病辅助疗效显著的保健饮料,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投菌的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其包括:生鲜乳700kg,桦褐孔菌提取物7kg,菊糖21kg,木糖醇21 kg,乳清蛋白粉1kg,发酵剂200DCU,所述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实施例2,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其特征在于:生鲜乳750kg,桦褐孔菌提取物7.5kg,菊糖22kg,木糖醇23 kg,乳清蛋白粉3kg,发酵剂200DCU,所述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实施例3,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其特征在于:生鲜乳800kg,桦褐孔菌提取物8kg,菊糖24kg,木糖醇24 kg,乳清蛋白粉5kg,发酵剂200DCU,所述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实施例4,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验收→巴氏灭菌→配料→半成品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灌装→发酵)或者(发酵→灌装)→冷却→产品七步完成:

第一步:原料验收:

a、原奶验收:收奶温度2℃、脂肪: 3.1%、蛋白: 2.9%、酸度:12 °T、PH:6.4、总乳固体、参假实验(碱、淀粉、盐、亚硝酸盐、水解蛋白、焦亚硫酸钠、双氧水、重铬酸钾、尿素、豆浆豆饼水、蔗糖、抗生素)、酒精实验、煮沸实验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b、过滤:原奶经过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过滤器筛网为120目;

c、 巴氏灭菌:要求80℃/15 s;

d、真空脱气:-0.3bar;

e、 冷却:经过板式换热器用冰水将巴氏奶仓的巴氏奶降温到2℃ 。

f、 贮存:牛奶在奶仓中储存,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过程每2小时对巴氏奶进行检测,如超过12小时则每隔1小时应进行第一步:a、原奶验收实验检测;

第二步:配料

a、将称量好的乳清蛋白粉1kg、菊糖21kg,木糖醇21kg,添加至剪切罐中与加热至65℃的鲜奶剪切15分钟,剪切速度为2900转/分钟,检查溶解效果无肉眼可见颗粒,合格后泵入配料罐中与鲜奶混合,充分搅拌15分钟,搅拌速度60转/分钟。

b、半成品储存温度为4℃,贮存期间每小时取样半成品进行理化检验一次,确保符合半成品质量要求;

第三步:半成品巴氏杀菌

a、灭菌温度;90℃/300s,冷却至41℃;

b、均质:均质温度:70℃,均质压力:180bar,压力调节顺序为先调二级压力至50bar,再调一级压力至180bar;

第四步 投放提取物

三种方式:

1、在实验室无菌室将桦褐孔菌提取物投入已灭菌好的容器内,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均匀混合,使桦褐孔菌提取物充分溶解后,再将容器带到生产线车间,投入到已灭菌好的半成品物料中,搅拌10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待灌装发酵;

2、将桦褐孔菌提取物带入车间发酵室,投入在线添加装置, 由在线添加装置自动加入已发酵好的待灌装物料中,搅拌10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待灌装、入库后熟,成品包装;

3、将桦褐孔菌提取物直接加入发酵罐中;与物料(41℃)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0℃,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正常发酵时间6小时;待发酵结束后,冷却至0℃进行灌装、成品。

第五步:投菌

a、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接种温度不得超过45℃;

b、将配置好的菌种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在无菌瓶中混匀溶解,过程需在无菌室操作完成,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

c、将菌种带入生产线,加入待灌装的料液中。投菌前对周围环境、操作人员手及工艺器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第六步:发酵

a、发酵温度:控制在40℃,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正常发酵时间8小时;

b、发酵过程中发酵室的门不能随意敞开,保证发酵室内温使产品均匀受热,过程中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发酵室温度,达不到要求温度及时调整温控装置;

c、产品进入保温库2小时后观察是否产生组织状态,4小时后开始检测酸度,若酸奶的流动性差,凝固成块,则可判断产品已接近发酵终点,滴定终点酸度65关闭空调设备,终止发酵;

第七步:冷却

a、速冷:产品达到发酵终点后,立即开启制冷剂速冷;

b、冷库温度应保持在0-5℃;

c、酸奶在冷库中降温到0-5℃包装即得产品。

实施例5,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验收→巴氏灭菌→配料→半成品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灌装→发酵)或者(发酵→灌装)→冷却→产品七步完成:

第一步:原料验收:

a、原奶验收:收奶温度6℃、脂肪:>3.1%、蛋白:>2.9%、酸度: 18 °T、PH: 6.8、总乳固体、参假实验(碱、淀粉、盐、亚硝酸盐、水解蛋白、焦亚硫酸钠、双氧水、重铬酸钾、尿素、豆浆豆饼水、蔗糖、抗生素)、酒精实验、煮沸实验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b、过滤:原奶经过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过滤器筛网为150目;

c、 巴氏灭菌:要求90℃/15 s;

d、真空脱气: -0.6bar;

e、 冷却:经过板式换热器用冰水将巴氏奶仓的巴氏奶降温到4℃ 。

f、 贮存:牛奶在奶仓中储存,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过程每2小时对巴氏奶进行检测,如超过12小时则每隔1小时应进行第一步:a、原奶验收实验检测;

第二步:配料

a、将称量好的乳清蛋白粉5kg、菊糖24kg,木糖醇24 kg,添加至剪切罐中与加热至75℃的鲜奶剪切20 分钟,剪切速度为2900转/分钟,检查溶解效果无肉眼可见颗粒,合格后泵入配料罐中与鲜奶混合,充分搅拌15分钟,搅拌速度60转/分钟。

b、半成品储存温度为10℃,贮存期间每小时取样半成品进行理化检验一次,确保符合半成品质量要求;

第三步:半成品巴氏杀菌

a、灭菌温度;95℃/300s,冷却至45℃;

b、均质:均质温度: 75℃,均质压力: 230bar,压力调节顺序为先调二级压力至50bar,再调一级压力至230bar;

第四步 投放提取物

三种方式:

1、在实验室无菌室将桦褐孔菌提取物投入已灭菌好的容器内,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均匀混合,使桦褐孔菌提取物充分溶解后,再将容器带到生产线车间,投入到已灭菌好的半成品物料中,搅拌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待灌装发酵;

2、将桦褐孔菌提取物带入车间发酵室,投入在线添加装置, 由在线添加装置自动加入已发酵好的待灌装物料中,搅拌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待灌装、入库后熟,成品包装;

3、将桦褐孔菌提取物直接加入发酵罐中;与物料(45℃)进行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5℃,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正常发酵时间8小时;待发酵结束后,冷却至5℃进行灌装、成品。

第五步:投菌

a、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接种温度不得超过45℃;

b、将配置好的菌种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在无菌瓶中混匀溶解,过程需在无菌室操作完成,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

c、将菌种带入生产线,加入待灌装的料液中。投菌前对周围环境、操作人员手及工艺器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第六步:发酵

a、发酵温度:控制在45℃,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正常发酵时间10小时;

b、发酵过程中发酵室的门不能随意敞开,人员进出随手关门,保证发酵室内温使产品均匀受热,过程中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发酵室温度,达不到要求温度及时调整温控装置;

c、产品进入保温库3小时后观察是否产生组织状态,4小时后开始检测酸度,若酸奶的流动性差,凝固成块,则可判断产品已接近发酵终点,滴定终点酸度70关闭空调设备,终止发酵;

第七步:冷却

a、速冷:产品达到发酵终点后,立即开启制冷剂速冷;

b、冷库温度应保持在0-5℃;

c、酸奶在冷库中降温到0-5℃包装即得产品。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42644.2 (22)申请日 2017.05.16 (71)申请人 赵礼 地址 813099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 县恰 卜恰镇青海湖南大街2-6 (72)发明人 赵礼 赵德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3102 代理人 沈耀忠 (51)Int.Cl. A23C 9/1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 制备方法 (57)摘要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 制备方法, 其中。

2、,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 发酵乳, 其特征在于: 生鲜乳700800kg, 桦褐孔 菌提取物78kg, 菊糖2124kg, 木糖醇2124 kg, 乳清蛋白粉15kg, 发酵剂200DCU; 一种桦褐 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包括原料验收巴氏灭菌配料半成品 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 (灌装发酵) 或 (发酵灌装) 冷却产品七步完成; 本发明 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不但形成了更强大的生 物活性益生菌及新的产品风味, 而且两种物质的 结合, 比单独桦褐孔菌和乳酸菌原有单一、 弱小 的降血糖、 降血压、 治疗肠胃病的养生功能及疗 效更加明显和突出。 权利要求书2页。

3、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107410484 A 2017.12.01 CN 107410484 A 1.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 其特征在于: 生鲜乳700800kg, 桦褐孔菌提 取物78kg, 菊糖2124kg, 木糖醇2124 kg, 乳清蛋白粉15kg, 发酵剂200DCU, 所述发 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2.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原奶验收巴 氏灭菌配料半成品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 (灌装发酵) 或者 (发酵灌装) 冷却产品七步完成: 第一步: 原料验收: a、 原奶验收: 收奶温度26、 脂肪: 3.1%、 蛋白。

4、: 2.9%、 酸度:1218 T、 PH:6.4 6.8; 总乳固体、 参假实验、 酒精实验、 煮沸实验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b、 过滤: 原奶经过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 过滤器筛网为120目150目; c、 巴氏灭菌: 要求855/15 s; d、 真空脱气: -0.3bar-0.6bar; e、 冷却: 经过板式换热器用冰水将巴氏奶仓的巴氏奶降温到24 ; f、 贮存: 牛奶在奶仓中储存, 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 过程每2小时对巴氏奶进行 检测, 如超过12小时则每隔1小时应进行第一步: a、 原奶验收实验检测; 第二步: 配料 a、 将称量好的乳清蛋白粉15kg、 菊糖2124k。

5、g, 木糖醇2124 kg, 添加至剪切罐中 与加热至705的鲜奶剪切1520 分钟, 剪切速度为2900转/分钟, 检查溶解效果无肉 眼可见颗粒, 合格后泵入配料罐中与鲜奶混合, 充分搅拌15分钟, 搅拌速度60转/分钟; b、 半成品储存温度为06, 贮存期间每小时取样半成品进行理化检验一次, 确保半 成品符合质量要求; 第三步: 半成品巴氏杀菌 a、 灭菌温度; 9095/300s, 冷却至432; b、 均质:均质温度:7075, 均质压力:180230bar, 压力调节顺序为先调二级压力 至50bar, 再调一级压力至180230bar; 第四步 投放提取物 三种方式: (1) 、 。

6、在实验室无菌室将桦褐孔菌提取物投入已灭菌好的容器内, 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 菌水均匀混合, 使桦褐孔菌提取物充分溶解后, 再将容器带到生产线车间, 投入到已灭菌好 的半成品物料中, 搅拌10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 待灌装发酵; (2) 、 将桦褐孔菌提取物带入车间发酵室, 投入在线添加装置, 由在线添加装置自动加 入已发酵好的待灌装物料中, 搅拌10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 待灌装、 入库后熟, 成品包装; (3) 、 将桦褐孔菌提取物直接加入发酵罐中; 与物料 (432) 进行发酵, 发酵温度控制 在4045, 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 正常发酵时间68小时; 待发。

7、酵结束后, 冷 却至0-5进行灌装、 成品; 第五步: 投菌 a、 菌种: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 接种温度不得超过45; b、 将配置好的菌种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在无菌瓶中混匀溶解, 过程需在无菌室操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410484 A 2 作完成, 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 c、 将菌种带入生产线, 加入待灌装的料液中; 投菌前对周围环境、 操作人员手及工艺器 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第六步: 发酵 a、 发酵温度: 控制在4045, 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 正常发酵时间810 小时; b、 发酵过程中发酵室的门不能随意敞开, 保证发酵室内。

8、温使产品均匀受热, 过程中每 半小时检查一次发酵室温度, 达不到要求温度及时调整温控装置; c、 产品进入保温库23小时后观察是否产生组织状态, 4小时后开始检测酸度, 若酸奶 的流动性差, 凝固成块, 则可判断产品已接近发酵终点, 滴定终点酸度6570关闭空调设 备, 终止发酵; 第七步: 冷却 a、 速冷: 产品达到发酵终点后, 立即开启制冷剂速冷; b、 冷库温度应保持在0-5; c、 酸奶在冷库中降温到0-5包装即得产品。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410484 A 3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0001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味发酵乳技。

9、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 制备方法。 0002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发酵乳品种很多, 口味不佳, 但是产品功能单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 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意识逐步加强, 风味发酵乳因其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及活性益 生菌, 提高身体机能的同时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 从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随着发酵乳市场份额的逐年递增, 在此发展趋势下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要求越发强 烈。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 关注健康诉求的同时, 更为注重的是感官享受。 因此, 在制备甜品 型风味发酵乳的工艺中, 如何将甜点与风味发酵乳在风味上有机融合, 达到合适的甜酸感 是有待克服的难。

10、题。 0003 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及其制备方法; 其中, 1.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 其特征在于: 生鲜乳700800kg, 桦褐孔菌 提取物78kg, 菊糖2124kg, 木糖醇2124 kg, 乳清蛋白粉15kg, 发酵剂200DCU, 所述 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0004 2.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原料验收 巴氏灭菌配料半成品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 (灌装发酵) 或者 (发酵灌 装) 冷却产品七步完成: 第一步: 原料验收: a、 原奶验收: 收奶温度26、 脂。

11、肪: 3.1%、 蛋白: 2.9%、 酸度:1218 T、 PH:6.4 6.8、 总乳固体、 参假实验 (碱、 淀粉、 盐、 亚硝酸盐、 水解蛋白、 焦亚硫酸钠、 双氧水、 重铬酸 钾、 尿素、 豆浆豆饼水、 蔗糖、 抗生素) 、 酒精实验、 煮沸实验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b、 过滤: 原奶经过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 过滤器筛网为120目150目; c、 巴氏灭菌: 要求855/15 s; d、 真空脱气: -0.3bar-0.6bar; e、 冷却: 经过板式换热器用冰水将巴氏奶仓的巴氏奶降温到24 。 0005 f、 贮存: 牛奶在奶仓中储存, 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 过程每2小。

12、时对巴氏奶 进行检测, 如超过12小时则每隔1小时应进行第一步: a、 原奶验收实验检测; 第二步: 配料 a、 将称量好的乳清蛋白粉15kg、 菊糖2124kg, 木糖醇2124 kg, 添加至剪切罐中 与加热至705的鲜奶剪切1520 分钟, 剪切速度为2900转/分钟, 检查溶解效果无肉 眼可见颗粒, 合格后泵入配料罐中与鲜奶混合, 充分搅拌15分钟, 搅拌速度60转/分钟。 0006 b、 半成品储存温度为06, 贮存期间每小时取样半成品进行理化检验一次, 确 保符合半成品质量要求; 第三步: 半成品巴氏杀菌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7410484 A 4 a、 灭菌温度。

13、; 9095/300s, 冷却至432; b、 均质:均质温度:7075, 均质压力:180230bar, 压力调节顺序为先调二级压力 至50bar, 再调一级压力至180230bar; 第四步 投放提取物 三种方式: 1、 在实验室无菌室将桦褐孔菌提取物投入已灭菌好的容器内, 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 水均匀混合, 使桦褐孔菌提取物充分溶解后, 再将容器带到生产线车间, 投入到已灭菌好的 半成品物料中, 搅拌10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 待灌装发酵; 2、 将桦褐孔菌提取物带入车间发酵室, 投入在线添加装置, 由在线添加装置自动加入 已发酵好的待灌装物料中, 搅拌1015分钟,搅拌速度。

14、为60转/分钟, 待灌装、 入库后熟, 成 品包装; 3、 将桦褐孔菌提取物直接加入发酵罐中; 与物料 (432) 进行发酵, 发酵温度控制在 4045, 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 正常发酵时间68小时; 待发酵结束后, 冷却 至0-5进行灌装、 成品。 0007 第五步: 投菌 a、 菌种: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 接种温度不得超过45; b、 将配置好的菌种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在无菌瓶中混匀溶解, 过程需在无菌室操 作完成, 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 c、 将菌种带入生产线, 加入待灌装的料液中。 投菌前对周围环境、 操作人员手及工艺器 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第六步: 。

15、发酵 a、 发酵温度: 控制在4045, 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 正常发酵时间810 小时; b、 发酵过程中发酵室的门不能随意敞开, 保证发酵室内温使产品均匀受热, 过程中每 半小时检查一次发酵室温度, 达不到要求温度及时调整温控装置; c、 产品进入保温库23小时后观察是否产生组织状态, 4小时后开始检测酸度, 若酸奶 的流动性差, 凝固成块, 则可判断产品已接近发酵终点, 滴定终点酸度6570关闭空调设 备, 终止发酵; 第七步: 冷却 a、 速冷: 产品达到发酵终点后, 立即开启制冷剂速冷; b、 冷库温度应保持在0-5; c、 酸奶在冷库中降温到0-5包装即得产品。 0008。

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桦褐孔菌提取物凝固型风养生味发酵乳是使用生牛乳或生羊乳经过配料添加 桦褐孔菌提取物后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将乳与桦褐孔菌提取物一同发酵的 一款产品, 目前国内尚无适合高血糖人群饮用的桦褐孔菌提取物酸奶, 适合高血糖人群饮 用的桦褐孔菌提取物凝固型养生风味发酵乳不但突破了传统产品的生产工艺, 将乳内添加 的桦褐孔菌提取物进行乳酸发酵, 真菌和乳酸菌结合发酵状态下, 不但形成了更强大的生 物活性益生菌及新的产品风味, 而且两种物质的结合, 比单独桦褐孔菌和乳酸菌原有单一、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7410484 A 5 弱小的降血糖、 降血压、。

17、 治肠胃病的养生功能及疗效更加明显和突出。 0009 该项产品的特点是适合高血糖、 高血压人群饮用, 食用方便, 爽滑细腻, 不但保留 了丰富的蛋白质、 维生素、 微量元素等营养价值, 而且桦褐孔菌提取物与牛奶发酵制成酸奶 后, 其营养物质及桦褐孔菌的药物成分使人体更容易吸收, 从而产生新的治疗糖尿病、 高血 压及肠胃病养生物质, 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对预防和降低血糖、 降血压、 胃病辅 助治疗及调理功效更加突出, 桦褐孔菌提取物酸奶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 且降血糖、 降血 压、 肠胃病辅助疗效显著的保健饮料, 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潜力。 0010 四、 附图说明 图1为投菌的工艺流程图。

18、 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 其包括: 生鲜乳700kg, 桦褐孔菌提取 物7kg, 菊糖21kg, 木糖醇21 kg, 乳清蛋白粉1kg, 发酵剂200DCU, 所述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 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0011 实施例2,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 其特征在于: 生鲜乳750kg, 桦褐 孔菌提取物7.5kg, 菊糖22kg, 木糖醇23 kg, 乳清蛋白粉3kg, 发酵剂200DCU, 所述发酵剂为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0012 实施例3,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 其特征在于: 生鲜乳800kg, 桦褐 孔菌提取物。

19、8kg, 菊糖24kg, 木糖醇24 kg, 乳清蛋白粉5kg, 发酵剂200DCU, 所述发酵剂为保 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 0013 实施例4,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原 料验收巴氏灭菌配料半成品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 (灌装发酵) 或者 (发 酵灌装) 冷却产品七步完成: 第一步: 原料验收: a、 原奶验收: 收奶温度2、 脂肪: 3.1%、 蛋白: 2.9%、 酸度:12 T、 PH:6.4、 总乳固体、 参假实验 (碱、 淀粉、 盐、 亚硝酸盐、 水解蛋白、 焦亚硫酸钠、 双氧水、 重铬酸钾、 尿素、 豆浆豆 饼水、 蔗糖、 抗生素) 。

20、、 酒精实验、 煮沸实验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b、 过滤: 原奶经过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 过滤器筛网为120目; c、 巴氏灭菌: 要求80/15 s; d、 真空脱气: -0.3bar; e、 冷却: 经过板式换热器用冰水将巴氏奶仓的巴氏奶降温到2 。 0014 f、 贮存: 牛奶在奶仓中储存, 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 过程每2小时对巴氏奶 进行检测, 如超过12小时则每隔1小时应进行第一步: a、 原奶验收实验检测; 第二步: 配料 a、 将称量好的乳清蛋白粉1kg、 菊糖21kg, 木糖醇21kg, 添加至剪切罐中与加热至65 的鲜奶剪切15分钟, 剪切速度为2900转/分钟,。

21、 检查溶解效果无肉眼可见颗粒, 合格后泵入 配料罐中与鲜奶混合, 充分搅拌15分钟, 搅拌速度60转/分钟。 0015 b、 半成品储存温度为4, 贮存期间每小时取样半成品进行理化检验一次, 确保符 合半成品质量要求; 第三步: 半成品巴氏杀菌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7410484 A 6 a、 灭菌温度; 90/300s, 冷却至41; b、 均质:均质温度:70, 均质压力:180bar, 压力调节顺序为先调二级压力至50bar, 再 调一级压力至180bar; 第四步 投放提取物 三种方式: 1、 在实验室无菌室将桦褐孔菌提取物投入已灭菌好的容器内, 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

22、 水均匀混合, 使桦褐孔菌提取物充分溶解后, 再将容器带到生产线车间, 投入到已灭菌好的 半成品物料中, 搅拌10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 待灌装发酵; 2、 将桦褐孔菌提取物带入车间发酵室, 投入在线添加装置, 由在线添加装置自动加入 已发酵好的待灌装物料中, 搅拌10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 待灌装、 入库后熟, 成品包 装; 3、 将桦褐孔菌提取物直接加入发酵罐中; 与物料 (41) 进行发酵, 发酵温度控制在40 , 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 正常发酵时间6小时; 待发酵结束后, 冷却至0进行 灌装、 成品。 0016 第五步: 投菌 a、 菌种: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

23、热链球菌种, 接种温度不得超过45; b、 将配置好的菌种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在无菌瓶中混匀溶解, 过程需在无菌室操 作完成, 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 c、 将菌种带入生产线, 加入待灌装的料液中。 投菌前对周围环境、 操作人员手及工艺器 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第六步: 发酵 a、 发酵温度: 控制在40, 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 正常发酵时间8小时; b、 发酵过程中发酵室的门不能随意敞开, 保证发酵室内温使产品均匀受热, 过程中每 半小时检查一次发酵室温度, 达不到要求温度及时调整温控装置; c、 产品进入保温库2小时后观察是否产生组织状态, 4小时后开始检测酸度, 若酸奶。

24、的 流动性差, 凝固成块, 则可判断产品已接近发酵终点, 滴定终点酸度65关闭空调设备, 终止 发酵; 第七步: 冷却 a、 速冷: 产品达到发酵终点后, 立即开启制冷剂速冷; b、 冷库温度应保持在0-5; c、 酸奶在冷库中降温到0-5包装即得产品。 0017 实施例5, 一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养生风味发酵乳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原 料验收巴氏灭菌配料半成品巴氏杀菌投放提取物投菌 (灌装发酵) 或者 (发 酵灌装) 冷却产品七步完成: 第一步: 原料验收: a、 原奶验收: 收奶温度6、 脂肪: 3.1%、 蛋白: 2.9%、 酸度: 18 T、 PH: 6.8、 总乳固 体、 参假。

25、实验 (碱、 淀粉、 盐、 亚硝酸盐、 水解蛋白、 焦亚硫酸钠、 双氧水、 重铬酸钾、 尿素、 豆浆 豆饼水、 蔗糖、 抗生素) 、 酒精实验、 煮沸实验等几项指标进行检测; b、 过滤: 原奶经过过滤器除去一些较大杂质, 过滤器筛网为150目;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7410484 A 7 c、 巴氏灭菌: 要求90/15 s; d、 真空脱气: -0.6bar; e、 冷却: 经过板式换热器用冰水将巴氏奶仓的巴氏奶降温到4 。 0018 f、 贮存: 牛奶在奶仓中储存, 在12小时内应尽早用于生产, 过程每2小时对巴氏奶 进行检测, 如超过12小时则每隔1小时应进行第一步:。

26、 a、 原奶验收实验检测; 第二步: 配料 a、 将称量好的乳清蛋白粉5kg、 菊糖24kg, 木糖醇24 kg, 添加至剪切罐中与加热至75 的鲜奶剪切20 分钟, 剪切速度为2900转/分钟, 检查溶解效果无肉眼可见颗粒, 合格后泵入 配料罐中与鲜奶混合, 充分搅拌15分钟, 搅拌速度60转/分钟。 0019 b、 半成品储存温度为10, 贮存期间每小时取样半成品进行理化检验一次, 确保 符合半成品质量要求; 第三步: 半成品巴氏杀菌 a、 灭菌温度; 95/300s, 冷却至45; b、 均质:均质温度: 75, 均质压力: 230bar, 压力调节顺序为先调二级压力至50bar, 再调。

27、一级压力至230bar; 第四步 投放提取物 三种方式: 1、 在实验室无菌室将桦褐孔菌提取物投入已灭菌好的容器内, 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 水均匀混合, 使桦褐孔菌提取物充分溶解后, 再将容器带到生产线车间, 投入到已灭菌好的 半成品物料中, 搅拌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 待灌装发酵; 2、 将桦褐孔菌提取物带入车间发酵室, 投入在线添加装置, 由在线添加装置自动加入 已发酵好的待灌装物料中, 搅拌15分钟,搅拌速度为60转/分钟, 待灌装、 入库后熟, 成品包 装; 3、 将桦褐孔菌提取物直接加入发酵罐中; 与物料 (45) 进行发酵, 发酵温度控制在45 , 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

28、生长温度; 正常发酵时间8小时; 待发酵结束后, 冷却至5进行 灌装、 成品。 0020 第五步: 投菌 a、 菌种: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种, 接种温度不得超过45; b、 将配置好的菌种使用高温杀菌后的无菌水在无菌瓶中混匀溶解, 过程需在无菌室操 作完成, 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 c、 将菌种带入生产线, 加入待灌装的料液中。 投菌前对周围环境、 操作人员手及工艺器 具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第六步: 发酵 a、 发酵温度: 控制在45, 此温度参数为菌种最适生长温度。 正常发酵时间10小时; b、 发酵过程中发酵室的门不能随意敞开, 人员进出随手关门, 保证发酵室内温使产品 均匀。

29、受热, 过程中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发酵室温度, 达不到要求温度及时调整温控装置; c、 产品进入保温库3小时后观察是否产生组织状态, 4小时后开始检测酸度, 若酸奶的 流动性差, 凝固成块, 则可判断产品已接近发酵终点, 滴定终点酸度70关闭空调设备, 终止 发酵;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7410484 A 8 第七步: 冷却 a、 速冷: 产品达到发酵终点后, 立即开启制冷剂速冷; b、 冷库温度应保持在0-5; c、 酸奶在冷库中降温到0-5包装即得产品。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7410484 A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0 CN 107410484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