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27359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30821.2

申请日:

20160803

公开号:

CN106342947A

公开日:

201701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5/44,A01P1/00,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65/44,A01P1/00,A01P3/00

申请人:

安徽省华凯轻工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连开,杨鲁

地址:

2334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经济开发区兴业路11号

优先权:

CN201610630821A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张加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涉及抑菌剂加工技术领域,通收集笋叶进行消毒杀菌预处理,然后烘干磨粉,微波处理后,分散处理,然后进行多级处理后,即可得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采用笋叶进行抑菌剂的制备,通过微波及多级萃取方法,将笋叶内部的抑菌成分充分提取,作为抑菌剂使用,得到的抑菌剂具有环保健康,无毒无害,并且抑菌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收集新鲜的竹笋,然后剥离笋叶,笋叶在提取后40小时内为宜;2)将上述剥离的笋叶放入清水池中,采用清水初步清洗其表面的杂质,然后取出备用;3)取用一浸泡罐,将罐内加入淡盐水,然后将上述笋叶全部投入其中,浸泡2-3h,期间,每隔15min进行一次翻拌;4)待上述笋叶浸泡结束后,取出采用清水进行淋洗,将其表壁的淡盐水冲洗干净;5)再次取用一搅拌罐,将笋叶加入其中,兑入清水,然后在加入清水总量1/3的面粉置于其中,微微搅拌15-25min后,取出清洗冲洗笋叶,直至表壁干净后,进行自然晾干;6)将上述步骤5处理后的笋叶进行切段处理后,放入烘干机中,高温烘干,然后进行研磨成笋叶粉,备用;7)将上述笋叶粉放入罐中,加入笋叶粉总量100倍的乙醇,然后搅拌均匀,浸泡25-35min后;然后迅速加热至55-57℃,恒温回流提取2-3h后,备用;8)上述步骤8处理后的物料进行一次粗过滤后,在进行一次细过滤,然后进行浓缩后,得到浸膏,备用;9)将上述步骤9中的浸膏再加水进行分散处理后,得到混悬液,然后将混悬液依次采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即可得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菌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周围的病菌,时时刻刻在侵害我们的身体,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都可以应付这些病菌的入侵。但如果病菌突然大量繁殖,超过了防御系统所能应付的范围,我们就会生病。因此,就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抑制细菌的滋生是很重要的,抑菌剂就是能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抑菌剂可能无法杀死细菌,但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阻止细菌滋生过多、危害健康;

传统的抑菌剂其实际的制备中,大部分是采用化学成分进行使用,因此具有一定的二次污染性,虽然现阶段人们已经采用了植物源原料进行使用,但是由于制备方法的缺陷,导致制备的植物抑菌剂,达不到化学源抑菌剂的效果,因此利用率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取工艺简单,使用效果明显的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收集新鲜的竹笋,然后剥离笋叶,笋叶在提取后40小时内为宜;

2)将上述剥离的笋叶放入清水池中,采用清水初步清洗其表面的杂质,然后取出备用;

3)取用一浸泡罐,将罐内加入淡盐水,然后将上述笋叶全部投入其中,浸泡2-3h,期间,每隔15min进行一次翻拌;

4)待上述笋叶浸泡结束后,取出采用清水进行淋洗,将其表壁的淡盐水冲洗干净;

5)再次取用一搅拌罐,将笋叶加入其中,兑入清水,然后在加入清水总量1/3的面粉置于其中,微微搅拌15-25min后,取出清洗冲洗笋叶,直至表壁干净后,进行自然晾干;

6)将上述步骤5处理后的笋叶进行切段处理后,放入烘干机中,高温烘干,然后进行研磨成笋叶粉,备用;

7)将上述笋叶粉放入罐中,加入笋叶粉总量100倍的乙醇,然后搅拌均匀,浸泡25-35min后;然后迅速加热至55-57℃,恒温回流提取2-3h后,备用;

8)上述步骤8处理后的物料进行一次粗过滤后,在进行一次细过滤,然后进行浓缩后,得到浸膏,备用;

9)将上述步骤9中的浸膏再加水进行分散处理后,得到混悬液,然后将混悬液依次采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即可得到。

本发明中,采用笋叶进行处理后,制备抑菌剂,不仅保证笋叶中,有效成分不流失,同时提取的纯度也相对较高,提取的笋叶成分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采用笋叶进行抑菌剂的制备,通过微波及多级萃取方法,将笋叶内部的抑菌成分充分提取,作为抑菌剂使用,得到的抑菌剂具有环保健康,无毒无害,并且抑菌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收集新鲜的竹笋,然后剥离笋叶,笋叶在提取后40小时内为宜;

2)将上述剥离的笋叶放入清水池中,采用清水初步清洗其表面的杂质,然后取出备用;

3)取用一浸泡罐,将罐内加入淡盐水,然后将上述笋叶全部投入其中,浸泡2h,期间,每隔15min进行一次翻拌;

4)待上述笋叶浸泡结束后,取出采用清水进行淋洗,将其表壁的淡盐水冲洗干净;

5)再次取用一搅拌罐,将笋叶加入其中,兑入清水,然后在加入清水总量1/3的面粉置于其中,微微搅拌15min后,取出清洗冲洗笋叶,直至表壁干净后,进行自然晾干;

6)将上述步骤5处理后的笋叶进行切段处理后,放入烘干机中,高温烘干,然后进行研磨成笋叶粉,备用;

7)将上述笋叶粉放入罐中,加入笋叶粉总量100倍的乙醇,然后搅拌均匀,浸泡25min后;然后迅速加热至55℃,恒温回流提取2h后,备用;

8)上述步骤8处理后的物料进行一次粗过滤后,在进行一次细过滤,然后进行浓缩后,得到浸膏,备用;

9)将上述步骤9中的浸膏再加水进行分散处理后,得到混悬液,然后将混悬液依次采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即可得到。

本发明中,采用笋叶进行处理后,制备抑菌剂,不仅保证笋叶中,有效成分不流失,同时提取的纯度也相对较高,提取的笋叶成分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实施例2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收集新鲜的竹笋,然后剥离笋叶,笋叶在提取后40小时内为宜;

2)将上述剥离的笋叶放入清水池中,采用清水初步清洗其表面的杂质,然后取出备用;

3)取用一浸泡罐,将罐内加入淡盐水,然后将上述笋叶全部投入其中,浸泡3h,期间,每隔15min进行一次翻拌;

4)待上述笋叶浸泡结束后,取出采用清水进行淋洗,将其表壁的淡盐水冲洗干净;

5)再次取用一搅拌罐,将笋叶加入其中,兑入清水,然后在加入清水总量1/3的面粉置于其中,微微搅拌25min后,取出清洗冲洗笋叶,直至表壁干净后,进行自然晾干;

6)将上述步骤5处理后的笋叶进行切段处理后,放入烘干机中,高温烘干,然后进行研磨成笋叶粉,备用;

7)将上述笋叶粉放入罐中,加入笋叶粉总量100倍的乙醇,然后搅拌均匀,浸泡35min后;然后迅速加热至57℃,恒温回流提取3h后,备用;

8)上述步骤8处理后的物料进行一次粗过滤后,在进行一次细过滤,然后进行浓缩后,得到浸膏,备用;

9)将上述步骤9中的浸膏再加水进行分散处理后,得到混悬液,然后将混悬液依次采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即可得到。

本发明中,采用笋叶进行处理后,制备抑菌剂,不仅保证笋叶中,有效成分不流失,同时提取的纯度也相对较高,提取的笋叶成分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30821.2 (22)申请日 2016.08.03 (71)申请人 安徽省华凯轻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3400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经济开发 区兴业路11号 (72)发明人 杨连开 杨鲁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张加宽 (51)Int.Cl. A01N 65/44(2009.01) A01P 1/00(2006.01) A01P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57)摘要 一种由。

2、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涉及抑 菌剂加工技术领域, 通收集笋叶进行消毒杀菌预 处理, 然后烘干磨粉, 微波处理后, 分散处理, 然 后进行多级处理后, 即可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 果是: 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 采用笋叶进行抑菌 剂的制备, 通过微波及多级萃取方法, 将笋叶内 部的抑菌成分充分提取, 作为抑菌剂使用, 得到 的抑菌剂具有环保健康, 无毒无害, 并且抑菌效 果显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342947 A 2017.01.25 CN 106342947 A 1.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收集新鲜的竹笋, 然后剥离笋。

3、叶, 笋叶在提取后40小时内为宜; 2)将上述剥离的笋叶放入清水池中, 采用清水初步清洗其表面的杂质, 然后取出备用; 3)取用一浸泡罐, 将罐内加入淡盐水, 然后将上述笋叶全部投入其中, 浸泡2-3h, 期间, 每隔15min进行一次翻拌; 4)待上述笋叶浸泡结束后, 取出采用清水进行淋洗, 将其表壁的淡盐水冲洗干净; 5)再次取用一搅拌罐, 将笋叶加入其中, 兑入清水, 然后在加入清水总量1/3的面粉置 于其中, 微微搅拌15-25min后, 取出清洗冲洗笋叶, 直至表壁干净后, 进行自然晾干; 6)将上述步骤5处理后的笋叶进行切段处理后, 放入烘干机中, 高温烘干, 然后进行研 磨成笋叶。

4、粉, 备用; 7)将上述笋叶粉放入罐中, 加入笋叶粉总量100倍的乙醇, 然后搅拌均匀, 浸泡25- 35min后; 然后迅速加热至55-57, 恒温回流提取2-3h后, 备用; 8)上述步骤8处理后的物料进行一次粗过滤后, 在进行一次细过滤, 然后进行浓缩后, 得到浸膏, 备用; 9)将上述步骤9中的浸膏再加水进行分散处理后, 得到混悬液, 然后将混悬液依次采用 石油醚、 三氯甲烷、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 即可得到。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42947 A 2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抑菌剂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由笋叶。

5、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在周围的病菌, 时时刻刻在侵害我们的身体, 大多数的时候, 我们体内的免 疫系统, 都可以应付这些病菌的入侵。 但如果病菌突然大量繁殖, 超过了防御系统所能应付 的范围, 我们就会生病。 因此, 就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 抑制细菌的滋生是很重要的, 抑菌剂 就是能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 抑菌剂可能无法杀死细菌, 但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 阻止细 菌滋生过多、 危害健康; 0003 传统的抑菌剂其实际的制备中, 大部分是采用化学成分进行使用, 因此具有一定 的二次污染性, 虽然现阶段人们已经采用了植物源原料进行使用, 但是由于制备方法的缺 陷, 导。

6、致制备的植物抑菌剂, 达不到化学源抑菌剂的效果, 因此利用率并不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取工艺简单, 使用效果明显的由笋叶 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07 1)收集新鲜的竹笋, 然后剥离笋叶, 笋叶在提取后40小时内为宜; 0008 2)将上述剥离的笋叶放入清水池中, 采用清水初步清洗其表面的杂质, 然后取出 备用; 0009 3)取用一浸泡罐, 将罐内加入淡盐水, 然后将上述笋叶全部投入其中, 浸泡2-3h, 期。

7、间, 每隔15min进行一次翻拌; 0010 4)待上述笋叶浸泡结束后, 取出采用清水进行淋洗, 将其表壁的淡盐水冲洗干净; 0011 5)再次取用一搅拌罐, 将笋叶加入其中, 兑入清水, 然后在加入清水总量1/3的面 粉置于其中, 微微搅拌15-25min后, 取出清洗冲洗笋叶, 直至表壁干净后, 进行自然晾干; 0012 6)将上述步骤5处理后的笋叶进行切段处理后, 放入烘干机中, 高温烘干, 然后进 行研磨成笋叶粉, 备用; 0013 7)将上述笋叶粉放入罐中, 加入笋叶粉总量100倍的乙醇, 然后搅拌均匀, 浸泡25- 35min后; 然后迅速加热至55-57, 恒温回流提取2-3h后。

8、, 备用; 0014 8)上述步骤8处理后的物料进行一次粗过滤后, 在进行一次细过滤, 然后进行浓缩 后, 得到浸膏, 备用; 0015 9)将上述步骤9中的浸膏再加水进行分散处理后, 得到混悬液, 然后将混悬液依次 采用石油醚、 三氯甲烷、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 即可得到。 0016 本发明中, 采用笋叶进行处理后, 制备抑菌剂, 不仅保证笋叶中, 有效成分不流失, 同时提取的纯度也相对较高, 提取的笋叶成分对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白葡萄球菌、 黑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342947 A 3 曲霉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工。

9、艺流程简洁, 采用笋叶进行抑菌剂的制备, 通过微 波及多级萃取方法, 将笋叶内部的抑菌成分充分提取, 作为抑菌剂使用, 得到的抑菌剂具有 环保健康, 无毒无害, 并且抑菌效果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9 实施例1 0020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菌成分的方法,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1 1)收集新鲜的竹笋, 然后剥离笋叶, 笋叶在提取后40小时内为宜; 0022 2)将上述剥离的笋叶放入清水池中, 采用清水初步清洗其表面的杂质, 然后取出 备用; 0023 3)取用一。

10、浸泡罐, 将罐内加入淡盐水, 然后将上述笋叶全部投入其中, 浸泡2h, 期 间, 每隔15min进行一次翻拌; 0024 4)待上述笋叶浸泡结束后, 取出采用清水进行淋洗, 将其表壁的淡盐水冲洗干净; 0025 5)再次取用一搅拌罐, 将笋叶加入其中, 兑入清水, 然后在加入清水总量1/3的面 粉置于其中, 微微搅拌15min后, 取出清洗冲洗笋叶, 直至表壁干净后, 进行自然晾干; 0026 6)将上述步骤5处理后的笋叶进行切段处理后, 放入烘干机中, 高温烘干, 然后进 行研磨成笋叶粉, 备用; 0027 7)将上述笋叶粉放入罐中, 加入笋叶粉总量100倍的乙醇, 然后搅拌均匀, 浸泡 2。

11、5min后; 然后迅速加热至55, 恒温回流提取2h后, 备用; 0028 8)上述步骤8处理后的物料进行一次粗过滤后, 在进行一次细过滤, 然后进行浓缩 后, 得到浸膏, 备用; 0029 9)将上述步骤9中的浸膏再加水进行分散处理后, 得到混悬液, 然后将混悬液依次 采用石油醚、 三氯甲烷、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后, 即可得到。 0030 本发明中, 采用笋叶进行处理后, 制备抑菌剂, 不仅保证笋叶中, 有效成分不流失, 同时提取的纯度也相对较高, 提取的笋叶成分对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白葡萄球菌、 黑 曲霉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0031 实施例2 0032 一种由笋叶中提取抑。

12、菌成分的方法, 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33 1)收集新鲜的竹笋, 然后剥离笋叶, 笋叶在提取后40小时内为宜; 0034 2)将上述剥离的笋叶放入清水池中, 采用清水初步清洗其表面的杂质, 然后取出 备用; 0035 3)取用一浸泡罐, 将罐内加入淡盐水, 然后将上述笋叶全部投入其中, 浸泡3h, 期 间, 每隔15min进行一次翻拌; 0036 4)待上述笋叶浸泡结束后, 取出采用清水进行淋洗, 将其表壁的淡盐水冲洗干净; 0037 5)再次取用一搅拌罐, 将笋叶加入其中, 兑入清水, 然后在加入清水总量1/3的面 粉置于其中, 微微搅拌25min后, 取出清洗冲洗笋叶, 直至表壁干净后,。

13、 进行自然晾干;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342947 A 4 0038 6)将上述步骤5处理后的笋叶进行切段处理后, 放入烘干机中, 高温烘干, 然后进 行研磨成笋叶粉, 备用; 0039 7)将上述笋叶粉放入罐中, 加入笋叶粉总量100倍的乙醇, 然后搅拌均匀, 浸泡 35min后; 然后迅速加热至57, 恒温回流提取3h后, 备用; 0040 8)上述步骤8处理后的物料进行一次粗过滤后, 在进行一次细过滤, 然后进行浓缩 后, 得到浸膏, 备用; 0041 9)将上述步骤9中的浸膏再加水进行分散处理后, 得到混悬液, 然后将混悬液依次 采用石油醚、 三氯甲烷、 乙酸乙酯和。

14、正丁醇萃取后, 即可得到。 0042 本发明中, 采用笋叶进行处理后, 制备抑菌剂, 不仅保证笋叶中, 有效成分不流失, 同时提取的纯度也相对较高, 提取的笋叶成分对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白葡萄球菌、 黑 曲霉菌均有不同程度地抑制作用。 004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342947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