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48662.4 (22)申请日 2017.04.17 (71)申请人 中国农业大学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72)发明人 王庆杰 王浩 李洪文 李问盈 何进 鄢雄磊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张文宝 (51)Int.Cl. A01B 49/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包括 机架、 悬挂架、 动力传送装置。
2、、 输送装置、 收集装 置和行走装置, 机架为一端封闭、 一端开口的中 空结构, 悬挂架用于与牵引装置连接, 动力传送 装置用于驱动输送装置进行工作, 输送装置用于 输送碎秸秆和土壤, 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碎秸秆和 土壤后输送到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掩埋机采用将 粉碎后的秸秆与浅层土壤分层掩埋的方式, 将碎 秸秆置于下层, 同时将表层土壤覆盖于碎秸秆之 上, 达到碎秸秆和浅层土壤分层掩埋的效果, 本 发明的掩埋机既能防止覆盖量很大的作物秸秆 堵塞开沟器问题, 又能满足土壤保墒、 节水、 抑 草、 增加土壤有机质、 保温防冻、 改善土质和土壤 微环境等要求, 还能完全不影响后续播种作业。 权利要求书2。
3、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07018686 A 2017.08.08 CN 107018686 A 1.一种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包括机架、 悬挂架、 动力传送装置、 输送装置、 收集装置和 行走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为一端封闭、 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在靠近封闭端横向设置有钢管; 所述悬挂架用于与牵引装置连接; 所述动力传送装置变速箱总成1和链条传动机构, 用 于驱动所述输送装置进行工作;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碎秸秆输送装置24和土壤输送装置25, 分别用于输送碎秸秆和土 壤;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碎秸秆收集铲9和土壤收集铲7, 分别用于收集碎秸秆和土壤后输送 到所述碎秸秆输送装置2。
4、4和土壤输送装置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包括前梁架4、 后 梁架15、 主梁架17和机身侧板6, 机身侧板6左右对称设置使机架形成所述中空结构, 前梁架 4焊接于机身侧板6的封闭端顶部, 后梁架15左右对称设置, 焊接于机身侧板6的开口端顶 部, 机架前梁4和后梁都15均为梯形结构, 主梁架17同样为左右对称设置, 沿机身侧板6的顶 部纵向与其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挂架包括上悬挂架 2和下悬挂架5, 上悬挂架2沿斜向上方向固接于前梁架4的顶端, 下悬挂架5左右对称设置, 沿斜向下方向固。
5、接于机架前梁4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箱总成1设置于 主梁架17的钢管上, 包括输入轴3、 输出轴轴管及支架总成22和输出轴23, 输入轴3沿纵向设 置, 输出轴轴管及支架总成22沿横向左右对称设置且与主梁架17的方形钢管固接, 输出轴 23沿横向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左右对称设置, 包括一级主动链轮19、 一级传动 链条18、 一级从动链轮26、 二级主动链轮16、 二级传动链条14、 二级从动链轮13、 轴承及轴承 座总成20和从动轴21, 一级主动链轮19与输出轴23的末端连接, 通过一级传动链条18将动 力传送至一级从动链轮。
6、26, 轴承及轴承座总成20左右对称固接在主梁架17上, 从动轴21沿 横向设置在轴承及轴承座总成20上, 一级从动链轮26连接在从动轴21的两端, 其转动将驱 动从动轴21转动并带动同样连接于从动轴21末端的二级主动链轮16转动, 二级主动链轮16 通过二级传动链条14将动力传送至二级从动链轮13, 二级从动链轮13驱动所述输送装置进 行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碎秸秆输送装置24沿 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1、 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窄条碎秸秆输送带 24-2、 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窄条碎秸秆输送带24-3和第二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
7、-4, 其中第 一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1上设置有焊接于机身侧板6上的碎秸秆挡板24-5; 所述土壤输送 装置25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宽条土壤输送带25-1、 第一窄条土壤输送带25-2和第二宽 条土壤输送带25-3, 其中第一宽条土壤输送带25-1上设置有左右对称且焊接于机身侧板6 上的土壤挡板2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碎秸秆挡板24-5为尖 端为90 的三角形钢架与一短条形钢材焊接而成, 90 角具有疏散作用, 使秸秆沿着两条相 等的斜边分流到第一窄条碎秸秆输送带24-2和第二窄条碎秸秆输送带24-3上, 并最终输送 到第二宽条碎秸秆输送。
8、带24-4的末端翻落入种带内。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018686 A 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壤挡板25-4为尖端 为60 的三角形钢板架与一条形钢材焊接而成, 60 角具有疏散作用, 使土壤沿着斜边流向 第一窄条土壤输送带25-2并最终输送至第二宽条土壤输送带25-3的末端完成掩埋作业。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示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送装置 末端, 碎秸秆输送装置24位于土壤输送装置25的下端且输送距离较短, 可以实现将碎秸秆 掩埋于土壤下, 并形成明显分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作。
9、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壤收集铲7和碎秸 秆收集铲9均呈U型, 通过M14螺栓螺母总成8固接于机身侧板6的底端, 入土高度差为3cm, 将 收集的土壤和碎秸秆分别输送到土壤输送装置25和碎秸秆输送装置24上。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018686 A 3 一种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特别的, 涉及一种秸秆浅层掩埋机。 背景技术 0002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 并用作物秸秆、 残茬等覆盖地表, 以达到 减少土壤风蚀和水蚀,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方法。 0003 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
10、护性耕作的主要装置, 但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免耕播种机存 在开沟器易堵塞导致机具无法正常作业等缺点, 这就要求免耕播种机增加防堵装置, 以提 高防堵性能。 0004 专利号ZL200520112559.X的实用新型专利 “秸秆全粉碎玉米免耕播种机” , 在播种 装置前增加秸秆粉碎装置以解决防堵问题。 但由于经过粉碎后的碎秸秆在地表覆盖均匀度 不一致, 仍然会出现开沟器堵塞的现象。 0005 专利号ZL200810225478.9的发明专利 “水平式主动拨草轮防堵装置” , 通过在开沟 器前方安装水平拨草轮的方式, 将开沟器前方的秸秆拨向开沟器两侧以防止发生堵塞。 但 防堵部件存在不入土、 转速低。
11、, 防堵能力较差, 当秸秆量覆盖较大时被拨向两侧的秸秆很容 易在相邻开沟器之间发生堵塞, 工作效果不佳。 0006 综上, 需要设计一种具有新型防堵装置的免耕播种机械, 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诸多问题, 既能防止大覆盖量作物秸秆的堵塞, 又能满足土壤保墒、 节水、 抑草、 增加土 壤有机质、 保温防冻、 改善土质和土壤微环境等, 还能满足完全不影响后续播种作业的效 果。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背景技术所述的一种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包括机架、 悬 挂架、 动力传送装置、 输送装置、 收集装置和行走装置, 所述机架为一端封闭、 一端开口的中 空结构, 在靠近封闭端横向设置有。
12、钢管; 所述悬挂架用于与牵引装置连接; 所述动力传送装 置变速箱总成1和链条传动机构, 用于驱动所述输送装置进行工作;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碎秸 秆输送装置24和土壤输送装置25, 分别用于输送碎秸秆和土壤;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碎秸秆 收集铲9和土壤收集铲7, 分别用于收集碎秸秆和土壤后输送到所述碎秸秆输送装置24和土 壤输送装置25。 0008 优选地, 所述机架包括前梁架4、 后梁架15、 主梁架17和机身侧板6, 机身侧板6左右 对称设置使机架形成所述中空结构, 前梁架4焊接于机身侧板6的封闭端顶部, 后梁架15左 右对称设置, 焊接于机身侧板6的开口端顶部, 机架前梁4和后梁都15均为梯形结。
13、构, 主梁架 17同样为左右对称设置, 沿机身侧板6的顶部纵向与其焊接在一起。 0009 优选地, 所述悬挂架包括上悬挂架2和下悬挂架5, 上悬挂架2沿斜向上方向固接于 前梁架4的顶端, 下悬挂架5左右对称设置, 沿斜向下方向固接于机架前梁4下端。 0010 优选地, 所述变速箱总成1设置于主梁架17的钢管上, 包括输入轴3、 输出轴轴管及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7018686 A 4 支架总成22和输出轴23, 输入轴3沿纵向设置, 输出轴轴管及支架总成22沿横向左右对称设 置且与主梁架17的方形钢管固接, 输出轴23沿横向左右对称设置; 所述链条传动机构左右 对称设置, 包。
14、括一级主动链轮19、 一级传动链条18、 一级从动链轮26、 二级主动链轮16、 二级 传动链条14、 二级从动链轮13、 轴承及轴承座总成20和从动轴21, 一级主动链轮19与输出轴 23的末端连接, 通过一级传动链条18将动力传送至一级从动链轮26, 轴承及轴承座总成20 左右对称固接在主梁架17上, 从动轴21沿横向设置在轴承及轴承座总成20上, 一级从动链 轮26连接在从动轴21的两端, 其转动将驱动从动轴21转动并带动同样连接于从动轴21末端 的二级主动链轮16转动, 二级主动链轮16通过二级传动链条14将动力传送至二级从动链轮 13, 二级从动链轮13驱动所述输送装置进行工作。 0。
15、011 优选地, 所述碎秸秆输送装置24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 1、 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窄条碎秸秆输送带24-2、 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窄条碎秸秆输送带 24-3和第二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4, 其中第一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1上设置有焊接于机身 侧板6上的碎秸秆挡板24-5; 所述土壤输送装置25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宽条土壤输送 带25-1、 第一窄条土壤输送带25-2和第二宽条土壤输送带25-3, 其中第一宽条土壤输送带 25-1上设置有左右对称且焊接于机身侧板6上的土壤挡板25-4。 0012 优选地, 所述碎秸秆挡板24-5为尖端为90 的三角形钢架与一短条形钢材。
16、焊接而 成, 90 角具有疏散作用, 使秸秆沿着两条相等的斜边分流到第一窄条碎秸秆输送带24-2和 第二窄条碎秸秆输送带24-3上, 并最终输送到第二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4的末端翻落入种 带内。 0013 优选地, 所述土壤挡板25-4为尖端为60 的三角形钢板架与一条形钢材焊接而成, 60 角具有疏散作用, 使土壤沿着斜边流向第一窄条土壤输送带25-2并最终输送至第二宽 条土壤输送带25-3的末端完成掩埋作业。 0014 优选地, 在所述输送装置末端, 碎秸秆输送装置24位于土壤输送装置25的下端且 输送距离较短, 可以实现将碎秸秆掩埋于土壤下, 并形成明显分层。 0015 优选地, 所述。
17、土壤收集铲7和碎秸秆收集铲9均呈U型, 通过M14螺栓螺母总成8固接 于机身侧板6的底端, 入土高度差为3cm, 将收集的土壤和碎秸秆分别输送到土壤输送装置 25和碎秸秆输送装置24上。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7 1)采用将粉碎后的秸秆与浅层土壤分层掩埋的方式, 将碎秸秆置于下层, 同时将 表层土壤覆盖于碎秸秆之上, 达到碎秸秆和浅层土壤分层掩埋的效果; 0018 2)既能防止覆盖量很大的作物秸秆堵塞开沟器问题, 又能满足土壤保墒、 节水、 抑 草、 增加土壤有机质、 保温防冻、 改善土质和土壤微环境等作用的要求, 还能满足完全不影 响后续播种作业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
18、图1为本发明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的侧视图; 0020 图2为本发明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的俯视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的轴侧图; 0022 图4为本发明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的链传动示意图;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7018686 A 5 0023 图5为本发明的掩埋机的输送装置总成的轴侧图; 0024 图6为本发明的输送装置总成的输送示意图, 其中A为碎秸秆输送示意图, B为土壤 输送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发明的掩埋机的收集铲示意图, 其中7-1为土壤收集铲示意图, 7-2为碎秸 秆收集铲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发明的掩埋机的碎秸秆挡板示意图, 其。
19、中8-1为轴侧图, 8-2为俯视图, 8-3 为主视图; 0027 图9为本发明的掩埋机的土壤挡板示意图, 其中9-1为轴侧图, 9-2为主视图, 9-3为 俯视图; 0028 图中附图标记为, 1变速箱总成, 2上悬挂架, 3输入轴, 4前梁架, 5下悬 挂架, 6机架侧板, 7土壤收集铲, 8M14螺栓螺母总成, 9碎秸秆收集铲, 10限深轮, 11M16螺栓螺母总成 12输送带轴辊及轴承轴承端盖总成, 13二级从动链轮, 14二 级传动链条, 15后梁架, 16二级主动链轮, 17主梁架, 18一级传动链条, 19一级主 动链轮, 20轴承及轴承座总成, 21驱动主轴, 22输出轴轴管及。
20、支架总成, 23输出轴, 24土壤输送装置, 24-1第一宽条碎秸秆输送带, 24-2第一窄条碎秸秆输送带, 24-3 第二窄条碎秸秆输送带, 24-4第二宽条碎秸秆输送带, 24-5碎秸秆挡板, 25碎秸秆输 送装置, 25-1第一宽条土壤输送带, 25-2第一窄条土壤输送带, 25-3第二宽条土壤输送 带, 25-4土壤挡板, 26一级从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 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在附图中, 自始至终相同或类 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所。
21、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 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旨在用 于解释本发明, 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在对全部附图的描述中, 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同时应该理解, 如在此 所用的术语 “和/或” 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列出项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0031 另外应该理解, 当部件或单元被称为 “连接” 或 “耦接” 到另一部件或单元时, 它可 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部件或单元, 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部件或单元。
22、。 此外, 用来描述部 件或单元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按照相同的方式理解。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3 如图1、 2和3所示, 本发明的作物秸秆浅层掩埋机, 包括机架、 悬挂架、 动力传送装 置、 输送装置、 收集装置和行走装置。 其中, 0034 所述机架由钢板和方形钢管焊接组成, 包括前梁架4、 后梁架15、 主梁架17和机身 侧板6, 机身侧板6左右对称设置, 形成一端封闭、 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前梁架4焊接于机身 侧板6的封闭端顶部, 后梁架15左右对称设置, 焊接于机身侧板6的开口端顶部, 机架前梁4 和后梁都15均为梯形结构, 主梁架17同样为。
23、左右对称设置, 沿机身侧板6的顶部纵向与其焊 接在一起, 主梁架17在靠近机身侧板6的封闭端位置横向焊接有方形钢管。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7018686 A 6 0035 所述悬挂架包括上悬挂架2和下悬挂架5, 上悬挂架2沿斜向上方向固接于前梁架4 的顶端, 下悬挂架5左右对称设置, 沿斜向下方向固接于机架前梁4下端。 0036 工作时, 所述上悬挂架2和下悬挂架5分别通过上下悬挂销与牵引装置连接, 牵引 掩埋机行走。 0037 如图4所示, 所述动力传送装置整体上设置于主梁架17上方, 沿箭头方向向所述输 送装置传送动力。 动力传送装置包括变速箱总成1和链条传动机构, 变速。
24、箱总成1设置于主 梁架17的方形钢管上, 包括输入轴3、 输出轴轴管及支架总成22和输出轴23, 输入轴3沿纵向 设置, 输出轴轴管及支架总成22沿横向左右对称设置且与主梁架17的方形钢管固接, 输出 轴23沿横向左右对称设置; 链条传动机构左右对称设置, 包括一级主动链轮19、 一级传动链 条18、 一级从动链轮26、 二级主动链轮16、 二级传动链条14、 二级从动链轮13、 轴承及轴承座 总成20和从动轴21, 一级主动链轮19与输出轴23的末端连接, 通过一级传动链条18将动力 传送至一级从动链轮26, 轴承及轴承座总成20左右对称固接在主梁架17上, 从动轴21沿横 向设置在轴承及轴。
25、承座总成20上, 一级从动链轮26连接在从动轴21的两端, 其转动将驱动 从动轴21转动并带动同样连接于从动轴21末端的二级主动链轮16转动, 二级主动链轮16通 过二级传动链条14将动力传送至二级从动链轮13, 二级从动链轮13驱动所述输送装置进行 工作。 0038 如图3和5所示, 所述输送装置整体上设置于机身侧板6的中空结构内, 包括碎秸秆 输送装置24和土壤输送装置25, 如图6所示, 所述碎秸秆输送装置24沿箭头A方向输送碎秸 秆, 所述土壤输送装置25沿箭头B方向输送土壤。 0039 如图5和6所示, 碎秸秆输送装置24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宽条碎秸秆输送带 24-1、 左右对称设。
26、置的第一窄条碎秸秆输送带24-2、 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二窄条碎秸秆输送 带24-3和第二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4, 其中第一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1上设置有焊接于机 身侧板6上的碎秸秆挡板24-5。 如图8所示, 碎秸秆挡板24-5为尖端为90 的三角形钢架与一 短条形钢材焊接而成, 作用为挡住碎秸秆且防止秸秆落入下方土壤输送带内, 90 角具有疏 散作用, 可使秸秆沿着两条相等的斜边分流到第一窄条碎秸秆输送带24-2和第二窄条碎秸 秆输送带24-3上, 并最终输送到第二宽条碎秸秆输送带24-4的末端翻落入种带内。 0040 如图5和6所示, 土壤输送装置25沿输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宽条土壤输送带。
27、25-1、 第一窄条土壤输送带25-2和第二宽条土壤输送带25-3, 其中第一宽条土壤输送带25-1上设 置有左右对称且焊接于机身侧板6上的土壤挡板25-4。 如图9所示, 土壤挡板25-4为尖端为 60 的三角形钢板架与一条形钢材焊接而成, 作用为挡住土壤并防止土壤提前落入种带内, 60 角具有疏散作用, 可使土壤沿着斜边流向第一窄条土壤输送带25-2并最终输送至第二 宽条土壤输送带25-3的末端完成掩埋作业。 0041 所述碎秸秆输送带和土壤输送带通过输送带轴辊进行传动, 所述输送带轴辊通过 输送带轴辊及轴承轴承端盖总成12固接于机身侧板6上。 0042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所述输送装置末。
28、端, 碎秸秆输送装置24位于土壤输送装置25 的下端且输送距离较短, 可以实现将碎秸秆掩埋于土壤下, 并形成明显分层。 0043 应当意识到, 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碎秸秆与土壤的方向与掩埋机前进方向相反。 0044 如图1和7所示, 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土壤收集铲7和秸秆收集铲9, 所述土壤收集铲7 和碎秸秆收集铲9结构相同, 整体上均呈U型, 通过M14螺栓螺母总成8固接于机身侧板6的底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7018686 A 7 端, 入土高度差为3cm, 作用为将收集的土壤和碎秸秆分别输送到土壤输送装置25和碎秸秆 输送装置24上。 0045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限深轮10, 限深。
29、轮10左右对称设置且通过M16螺栓螺母总成11 固接于机身侧板的两侧, 用于掩埋机的行走。 0046 本发明适用于不同行距的分层掩埋机, 可以满足平作和垄作等不同作业要求。 0047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7018686 A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9 CN 107018686 A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10 CN 107018686 A 10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1 CN 107018686 A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2 CN 107018686 A 12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3 CN 107018686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