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黑麦草的植物生长 调节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植物,约10种,黑麦草是重要的栽培牧草和 绿肥作物。其中多年生黑麦草(L.perenne)和多花黑麦草(L.multiflorum)是具有 经济价值的栽培牧草。黑麦草已成为各地普遍引种栽培的优良牧草,例如多 年生黑麦草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广泛栽培,用作牛羊的饲草。
黑麦草形态特征为:多年生,具细弱根状茎。秆丛生,高30-90厘米,具 3-4节,质软,基部节上生根。叶舌长约2毫米;叶片线形,长5-20厘米, 宽3-6毫米,柔软,具微毛,有时具叶耳。穗形穗状花序直立或稍弯,长10-20 厘米,宽5-8毫米;小穗轴节间长约1毫米,平滑无毛;颖披针形,为其小穗 长的1/3,具5脉,边缘狭膜质;外稃长圆形,草质,长5-9毫米,具5脉, 平滑,基盘明显,顶端无芒,或上部小穗具短芒,第一外稃长约7毫米;内 稃与外稃等长,两脊生短纤毛。颖果长约为宽的3倍。花果期5-7月。
黑麦草也是我国重要的牧草之一,广泛分布于温带地区,具有建植速度 快、覆盖能力和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分蘖能力强等特性,是我国重要的牧草和 草坪草,并可在我国南方用于冬季盖播。但其在种子萌发及幼苗期由于经常 受到极端低温和持续干旱的影响,致使种子发芽率低、幼苗受冷害严重,极 其影响农牧民经济收入及种草积极性,进而威胁到畜牧业的发展。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通过调控植物体内的内源激素含量来调节和控制植物 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活动。植物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作用 具有正负两重性,低浓度促进发芽、生根、加速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 对同一浓度的植物生长素,不同种类植物及相同植物的不同器官对其反应也 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黑麦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 物。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可以用于黑麦草浸种,能够提高黑 麦草种子的出苗率、改善黑麦草幼苗素质,更有利于黑麦草的繁殖和生长。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黑麦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由质量比为 2~8:6~10的烯效唑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组成。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中,烯效唑和生长素类植 物生长调节剂的质量比为4~8:6~10。更优选地,烯效唑和生长素类植物生 长调节剂的质量比为6~8:7~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烯效唑和生长 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量比为6~8:10。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烯 效唑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质量比为2:7、4:10、8:6、6:10、7:6或7:8。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中的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 节剂为萘乙酸、吲哚丁酸或吲哚乙酸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混合物。在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中,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萘乙酸。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所针对的黑麦草为多年生 黑麦草或多花黑麦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 节剂组合物所针对的黑麦草为多花黑麦草。
本发明所指的互作效应为烯效唑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两种植物生 长调节剂浸泡多花黑麦草种子时,对多花黑麦草出苗率及幼苗素质的影响效 果优于单一的烯效唑或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 长调节剂组合物中包括烯效唑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是一类三 唑类的植物生长延缓剂,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作用具有正负 两面性,目前还没有研究报道当两者相结合使用时对黑麦草的影响。实验结 果发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黑麦草种子后,显著 提高了黑麦草的生根率,且烯效唑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多花黑麦草 幼苗生长的互作效应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黑麦草的根冠比、根数、根长、 根重、叶片数及叶重得到显著增加,而黑麦草的株高显著变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农药,其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和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由质量比为4~8:6~ 10的烯效唑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组成。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农药中,农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轻钙、粘土、 硅藻土、润湿剂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对 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混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处理黑麦草种子的方法,其包括:
用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浸泡黑麦草种子;
该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中,烯效唑的浓度为20mg/L~80 mg/L,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为60~100mg/L。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烯效唑的浓度为40mg/L~80mg/L。更优 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烯效唑的浓度为60mg/L~80mg/L。在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中,烯效唑的浓度为20mg/L、40mg/L、60mg/L、70mg/L或80mg/L。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为 70mg/L~100mg/L。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浓度为80mg/L~100mg/L。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生长素类植物生 长调节剂的浓度为60mg/L、70mg/L、80mg/L或100mg/L。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萘乙酸、吲 哚丁酸或吲哚乙酸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混合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 本发明提供的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萘乙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黑麦草为多年生黑麦 草或多花黑麦草。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黑麦草具体为多花黑麦草。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浸泡的时间为8h~12h。在本发明的一些 实施例中,浸泡的时间为8h、10h或12h。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浸泡的温度为10℃~20℃。在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中,浸种的温度为10℃、15℃、20℃。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浸泡之前还包括消毒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消毒具体为:
用氯化汞浸泡黑麦草种子。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以质量体积百分比计, 消毒所用氯化汞的浓度为0.1%~0.2%。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发 明提供的种植方法中,消毒所用氯化汞的浓度为0.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消毒的时间为5min~ 12min。
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中的消毒,可以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消毒方法进行, 但不局限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黑麦草为多花黑麦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黑麦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该植物生长 调节剂组合物由质量比为2~8:6~10的烯效唑和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组 成。实验结果发现,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黑麦草种 子时,显著提高了黑麦草的生根率,且烯效唑和萘乙酸对黑麦草幼苗生长的 互作效应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黑麦草的根冠比、根数、根长、根重、叶 片数及叶重得到显著增加,而黑麦草的株高显著变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植 物生长调节剂显著提高了黑麦草的幼苗素质,有利于黑麦草发芽、生长、抗 倒伏、进而对抗恶劣环境,更有利于黑麦草的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黑麦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获得该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实现其应用,特别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内。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已经通过较佳的实施例进 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制备 方法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黑麦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中所用到的试 剂和原料均可由市场购得。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 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黑麦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素质的影响
试验材料:
多花黑麦草供试品种:“长江二号”(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供试药剂:α—萘乙酸(即萘乙酸);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试验设计:
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采用沙培盆栽,2013年11月4日播种。 试验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A因素为烯效唑浓度,设5个水平,分别为A0: 0mg/L,A1:20mg/L,A2:40mg/L,A3:60mg/L,A4:80mg/L;B因素为 萘乙酸浓度,设2个水平,分别为B0:0mg/L,B1:100mg/L。按照试验设计 配置各个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待用。
将精选的种粒较为饱满、种胚完好的足量种子在0.1%HgCl2(质量体积百 分比)中消毒10min,消毒完成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至干净,并吸干种子 表面水分。将3000粒种子均分成10份,分别于15℃条件下在不同处理溶液中 浸泡8h。取50个(10组,重复5次)花盆,放入直径小于3毫米的松散颗粒(沙) 作固定基质,每盆播60粒种子。
测定项目及方法:
播种后30天,调查出苗率及相关形态指标测定。在每盆中随机选取10株 多花黑麦草,取出洗净,吸干表面水分,进行株高和根长的测量;记录叶片 和根的数量;然后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之后装袋放入70℃的 烘箱烘干至恒重,分别称量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数据处理及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 2003和DPS V6.55版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与分析:
(1)烯效唑和萘乙酸对多花黑麦草出苗率的影响
烯效唑和萘乙酸浸种对多花黑麦草幼苗各形态指标的方差分析见表1。各 个组别的多花黑麦草的出苗率统计结果见表2。烯效唑和萘乙酸浸种对多花黑 麦草幼苗根冠比的影响见表3。烯效唑和萘乙酸浸种对多花黑麦草幼苗根系生 长影响见表4。烯效唑和萘乙酸浸种对多花黑麦草地上部的影响见表5。
表1 烯效唑和萘乙酸浸种对多花黑麦草幼苗各形态指标的方差分析
从表1可见,烯效唑、烯效唑与萘乙酸组合物对多花黑麦草出苗率、根冠 比、根系、多花黑麦草地上部分影响显著。
表2 烯效唑和萘乙酸浸种对多花黑麦草出苗率(%)的影响
注:数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同一项目不同处理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从表2中可知,烯效唑浸种、萘乙酸浸种处理都显著提高了多花黑麦草的 出苗率,而烯效唑和萘乙酸组合之后,进一步提高了多花黑麦草种子的出苗 率。其中以A3B1(烯效唑60mg/L+萘乙酸100mg/L)处理最高,其次为A4B1(烯 效唑80mg/L+萘乙酸100mg/L),二者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 较对照A0B0高36.72%和35.05%。
表3 烯效唑和萘乙酸浸种对多花黑麦草根冠比的影响
注:数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同一项目不同处理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从表3中可知,烯效唑及其与萘乙酸的相互作用对多花黑麦草幼苗的根冠 比影响显著。单独采用烯效唑处理时,多花黑麦草的根冠比随烯效唑浓度的 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烯效唑与萘乙酸组合后,进一步提高了植株的 根冠比。其中,A3B1(烯效唑60mg/L+萘乙酸100mg/L)处理植株根冠比最大, 其次为A4B1(烯效唑80mg/L+萘乙酸100mg/L),分别较对照A0B0高37.84%和 32.43%,差异显著。
表4 烯效唑和萘乙酸浸种对多花黑麦草根系的影响
注:数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同一项目不同处理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从表4可知,针对生根数量和根长,当单独使用烯效唑处理时,多花黑麦 草的根数和根长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烯效唑与萘乙 酸组合后,进一步提高了多花黑麦草的生根数目和根长。其中,A3B1(烯效 唑60mg/L+萘乙酸100mg/L)处理后,多花黑麦草的根数最多、根长度最大, 相比对照A0B0,分别高18.76%和74.36%。针对根鲜重和根干重而言,当单独 使用烯效唑处理时,多花黑麦草的根鲜重和根干重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加呈先 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烯效唑与萘乙酸组合后,进一步提高了多花黑麦草的根 鲜重和根干重,其中A3B1(烯效唑60mg/L+萘乙酸100mg/L)处理后,多花黑 麦草的根鲜重和根干重最高,相比对照A0B0,分别高84.45%和130.91%。
表5 烯效唑和萘乙酸浸种对多花黑麦草地上部的影响
注:数字后不同字母表示同一项目不同处理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由表5可知,针对叶片数、叶鲜重、叶干重而言,烯效唑单独使用时,随 效唑浓度的增加叶片数、叶鲜重、叶干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烯效唑 与萘乙酸组合后,进一步提高了多花黑麦草的叶片数、叶鲜重和叶干重,其 中A3B1(烯效唑60mg/L+萘乙酸100mg/L)处理后,多花黑麦草的叶片数、叶 鲜重和叶干重最高,相比对照A0B0,分别增加了11.24%、43.83%和64.82%。
针对株高,单独使用烯效唑时,多花黑麦草的株高随烯效唑浓度的增加 而降低。而单独使用萘乙酸时能够促进多花黑麦草的生长,增高多花黑麦草 的株高。当烯效唑和萘乙酸组合后,相比单独使用烯效唑,多花黑麦草的株 高有小幅度地升高;结合叶片数、叶鲜重、叶干重数据可知,在烯效唑和萘 乙酸组合后,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变化不是很大,但是叶片数目和叶片重量明 显有所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多花黑麦草幼苗素质。
综上所述,单独使用烯效唑浸种处理多花黑麦草种子,可以提高多花黑 麦草种子出苗率,根冠比、根数、根长、根重、叶片数、叶重增加,植株变 矮。且本发明还发现,当烯效唑和萘乙酸组合后,相比单独使用烯效唑进一 步提高了多花黑麦草种子出苗率;根冠比、根数、根长、根重、叶片数、叶 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但植株株高变化不大,且相比对照组,株高显著 变矮,进一步提高了多花黑麦草幼苗素质,更有利于多花黑麦草抗倒伏、对 抗恶劣环境。
实施例2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多花黑麦草种子
试验材料:
多花黑麦草供试品种:“长江二号”(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配置: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按照质量比为4:10,取烯效唑、吲哚丁酸,混 合均匀,即得。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量,使 其中烯效唑的浓度为40mg/L,吲哚丁酸的浓度为100mg/L。
试验方法:
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采用沙培盆栽,将精选的种粒较为 饱满、种胚完好的足量种子在0.2%HgCl2(质量体积百分比)中消毒5min,消 毒完成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至干净,并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300粒种置 于配置好的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中,与10℃条件下浸泡12h。取5 个花盆,放入直径小于3毫米的松散颗粒(沙)作固定基质,每盆播60粒种子。
测定项目及方法:
播种后30天,调查出苗率及相关形态指标测定。在每盆中随机选取10株 多花黑麦草,取出洗净,吸干表面水分,进行株高和根长的测量;记录叶片 和根的数量;然后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之后装袋放入70℃的 烘箱烘干至恒重,分别称量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数据处理及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 2003和DPS V6.55版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实 验结果见表6。
实施例3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多花黑麦草种子
试验材料:
多花黑麦草供试品种:“长江二号”(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配置: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按照质量比为8:3:3,取烯效唑、吲哚乙酸、 吲哚丁酸,混合均匀,即得。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 溶液的量,使其中烯效唑的浓度为80mg/L,吲哚乙酸的浓度为30mg/L,吲哚 丁酸的浓度为30mg/L。配置方法为:先用95%乙醇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 到所需浓度。
试验方法:
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采用沙培盆栽,将精选的种粒较为 饱满、种胚完好的足量种子在0.1%HgCl2(质量体积百分比)中消毒12min, 消毒完成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至干净,并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300粒种 置于配置好的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中,与20℃条件下浸泡8h。取5 个花盆(每个花盆直径25cm,高50cm),放入直径小于3毫米的松散颗粒(沙) 作固定基质,每盆播60粒种子。
测定项目及方法:
播种后30天,调查出苗率及相关形态指标测定。在每盆中随机选取10株 多花黑麦草,取出洗净,吸干表面水分,进行株高和根长的测量;记录叶片 和根的数量;然后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之后装袋放入70℃的 烘箱烘干至恒重,分别称量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数据处理及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 2003和DPS V6.55版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实 验结果见表6。
实施例4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多花黑麦草种子
试验材料:
多花黑麦草供试品种:“长江二号”(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配置: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按照质量比为6:10,取烯效唑、萘乙酸,混合均 匀,即得。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量,使其中 烯效唑的浓度为60mg/L,萘乙酸的浓度为100mg/L,配置方法为:先用95%乙 醇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试验方法:
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采用沙培盆栽,将精选的种粒较为 饱满、种胚完好的足量种子在0.15%HgCl2(质量体积百分比)中消毒8min, 消毒完成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至干净,并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300粒种 置于配置好的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中,与15℃条件下浸泡10h。取 5个花盆,放入直径小于3毫米的松散颗粒(沙)作固定基质,每盆播60粒种 子。
测定项目及方法:
播种后30天,调查出苗率及相关形态指标测定。在每盆中随机选取10株 多花黑麦草,取出洗净,吸干表面水分,进行株高和根长的测量;记录叶片 和根的数量;然后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之后装袋放入70℃的 烘箱烘干至恒重,分别称量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数据处理及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 2003和DPS V6.55版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实 验结果见表6。
实施例5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多花黑麦草种子
试验材料:
多花黑麦草供试品种:“长江二号”(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配置: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按照质量比为7:6,取烯效唑、萘乙酸,混合均 匀,即得。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量,使其中 烯效唑的浓度为70mg/L,萘乙酸的浓度为60mg/L,配置方法为:先用95%乙 醇溶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试验方法:
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采用沙培盆栽,将精选的种粒较为 饱满、种胚完好的足量种子在0.1%HgCl2(质量体积百分比)中消毒10min, 消毒完成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至干净,并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300粒种 置于配置好的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中,与15℃条件下浸泡8h。取5 个花盆(每个花盆直径25cm,高50cm),放入直径小于3毫米的松散颗粒(沙) 作固定基质,每盆播60粒种子。
测定项目及方法:
播种后30天,调查出苗率及相关形态指标测定。在每盆中随机选取10株 多花黑麦草,取出洗净,吸干表面水分,进行株高和根长的测量;记录叶片 和根的数量;然后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之后装袋放入70℃的 烘箱烘干至恒重,分别称量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数据处理及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 2003和DPS V6.55版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实 验结果见表6。
实施例6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多花黑麦草种子
试验材料:
多花黑麦草供试品种:“长江二号”(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配置: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按照质量比为7:8,取烯效唑、萘乙酸,混合均 匀,即得。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量,使其中 烯效唑的浓度为70mg/L,萘乙酸的浓度为80mg/L。
试验方法:
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采用沙培盆栽,将精选的种粒较为 饱满、种胚完好的足量种子在0.1%HgCl2(质量体积百分比)中消毒10min, 消毒完成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至干净,并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300粒种 置于配置好的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中,与15℃条件下浸泡8h。取5 个花盆(每个花盆直径25cm,高50cm),放入直径小于3毫米的松散颗粒(沙) 作固定基质,每盆播60粒种子。
测定项目及方法:
播种后30天,调查出苗率及相关形态指标测定。在每盆中随机选取10株 多花黑麦草,取出洗净,吸干表面水分,进行株高和根长的测量;记录叶片 和根的数量;然后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之后装袋放入70℃的 烘箱烘干至恒重,分别称量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数据处理及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 2003和DPS V6.55版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实 验结果见表6。
实施例7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多花黑麦草种子
试验材料:
多花黑麦草供试品种:“长江二号”(由四川农业大学提供);
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配置: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按照质量比为2:7,取烯效唑、萘乙酸,混合 均匀,即得。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的量,使其 中烯效唑的浓度为20mg/L,萘乙酸的浓度为70mg/L。
试验方法:
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采用沙培盆栽,将精选的种粒较为 饱满、种胚完好的足量种子在0.2%HgCl2(质量体积百分比)中消毒5min,消 毒完成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至干净,并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将300粒种置 于配置好的含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溶液中,与10℃条件下浸泡12h。取5 个花盆,放入直径小于3毫米的松散颗粒(沙)作固定基质,每盆播60粒种子。
测定项目及方法:
播种后30天,调查出苗率及相关形态指标测定。在每盆中随机选取10株 多花黑麦草,取出洗净,吸干表面水分,进行株高和根长的测量;记录叶片 和根的数量;然后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之后装袋放入70℃的 烘箱烘干至恒重,分别称量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数据处理及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 2003和DPS V6.55版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实 验结果见表6。
实施例8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多花黑麦草种子后所得多花黑麦 草质量评价
设置单独使用烯效唑、单独使用萘乙酸处理多花黑麦草,作为对照。各 个对照组对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为:对照组1,使用烯效唑,其浓度 为120mg/L;对照组2,使用烯效唑,其浓度为140mg/L;对照组3,使用烯效 唑,其浓度为160mg/L;对照组4,使用烯效唑,其浓度为180mg/L;对照组5, 使用萘乙酸,其浓度为160mg/L。
试验方法:
试验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农场进行,采用沙培盆栽,将精选的种粒较为 饱满、种胚完好的足量种子在0.1%HgCl2(质量体积百分比)中消毒10min, 消毒完成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3次至干净,并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分别将300 粒种置于不同的处理溶液中,与15℃条件下浸泡8h。取5个花盆,放入直径小 于3毫米的松散颗粒(沙)作固定基质,每盆播60粒种子。
测定项目及方法:
播种后30天,调查出苗率及相关形态指标测定。在每盆中随机选取10株 多花黑麦草,取出洗净,吸干表面水分,进行株高和根长的测量;记录叶片 和根的数量;然后分别测定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之后装袋放入70℃的 烘箱烘干至恒重,分别称量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数据处理及分析:
数据采用Microsoft-excel 2003和DPS V6.55版进行汇总与统计分析,实 验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组别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多花黑麦草出苗率(%)的影响
注:*代表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P<0.05)。
根据表6中试验结果可知,相比空白对照,经实施例2至实施例7中各个组 别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的出苗率显著提高(P< 0.05),根冠比、根数、根长、根重、叶片数、叶重显著增加(P<0.05), 植株显著变矮(P<0.05),显著提高了多花黑麦草幼苗素质。
从对照组1至对照组4可知,随着烯效唑浓度的增大,出苗率、根冠比、 根数、根长、根重、叶片数、叶重反而逐渐降低,不利于多花黑麦草种子的 发芽、生长。从对照组5可知,当萘乙酸的浓度过高时,多花黑麦草的出苗率 降低、根冠比降低;根系生长、地上部分生长情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 不显著(P>0.05),可知高浓度的萘乙酸反而不利于多花黑麦草的种子发芽、 生长。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 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 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