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逃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楼逃生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297217.2 (22)申请日 2016.05.0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9638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9.28 (73)专利权人 张佳敏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狮山路84号4栋 4单元302 专利权人 陈虹宇 (72)发明人 张佳敏 张佳俊 陈虹宇 张立安 熊建武 陈文驰 金继忠 杨宏亮 任丽靖 李萍 张煦 简忠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2、 张清彦 (51)Int.Cl. A62B 5/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3915808 U,2014.11.05, CN 203861793 U,2014.10.08, CN 2746928 Y,2005.12.21, CN 2463529 Y,2001.12.05, CN 2103346 U,1992.05.06, CN 202010376 U,2011.10.19, JP 特开2006-52603 A,2006.02.23, JP 特开2004-242996 A,2004.09.02, WO 2013/174392 A1,2013.11.28, 审查员 李鹤群 。
3、(54)发明名称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包括分别 安装于相邻两高楼上的两定位支架、 连接两定位 支架之间的柔性桥身、 铺设于柔性桥身上的桥面 及用于收纳或展开桥面的收放装置。 本发明可在 两高楼之间快速形成一个桥梁, 便于人们能快速 地从受灾楼房转移到安全楼房, 基于相邻楼宇之 间的间距较短, 在两楼宇之间搭建桥梁可缩短逃 生距离, 有效节约撤离时间, 有效地进行救援活 动, 避免人群集体逃生时出现堵塞或踩踏事故, 提高人群疏导的效率; 而且本发明只需在紧急情 况进行快速加装, 几乎不占用楼层面积, 灵活性 大, 整体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4、页 附图1页 CN 105963870 B 2019.01.18 CN 105963870 B 1.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分别安装于相邻两高楼上的两定位支架、 连接 所述两定位支架之间的柔性桥身、 铺设于所述柔性桥身上的桥面及用于收纳或展开所述桥 面的收放装置; 所述收放装置包括转轴及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桥面的一端 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桥面的另一端通过拉绳与所述转轴连接; 所述收放装置还包括导 向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桥面上的导向槽、 穿过所述导向槽的导向头及固定所述 导向头的导向板, 所述导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高楼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
5、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或摇 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放装置包括固定架、 安装于固定架上的折叠式连杆机构及与所述折叠式连杆机构连接并拉动所述折叠式连杆 机构展开或折叠的拉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放装置还包括壳体, 所述折叠式连杆机构折叠于所述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支架包括隔断定位 支架两侧的隔断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桥身包括至少一条 连接于所述两定位支架之间的连接绳索。 7.根据。
6、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桥身外还设有 防护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桥面为柔性桥面, 所述 柔性桥面包括串联而成的若干条状板块, 所述相邻两条状板块之间活动连接或所述相邻两 条状板块之间通过三至五条柔性连接带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963870 B 2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空消防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 建筑越来越高。 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对 高层建筑有着这样的定义: 建筑高度超。
7、过50m或24m以上部分的任意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 1000m2的民用楼或者是24m以上部分的任一楼层的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 在高层建 筑活动时, 当发生火灾, 电梯不能使用, 消防楼梯是逃生的唯一通道, 但消防楼梯狭窄陡峭, 而且楼层多导致转角多, 人员需要的逃生时间与距离都比较长, 特别是老人、 儿童等体力较 弱或行动不便人员的撤离较为困难, 极易发生堵塞与踩踏事故, 同时能够疏导的人流量小。 而对于地震或者水灾等导致楼宇垮塌的情况, 人员不可能向下撤离, 这时的消防楼梯就毫 无用途, 受灾人员只能等待直升机的救援; 而利用直升机进行救援工作也存在许多不便, 例 如: 每次得到。
8、救援的人员数量极小、 直升机实施救援的成本高以及直升机不能夜间实施等 不便之处。 由此可见, 在传统消防设计的高楼中, 一旦发生灾难, 人们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顺 利撤离, 势必造成群死群伤事件。 特别是在火灾发生时, 浓烟向上, 人们无法向下逃生, 同 理, 在浓烟的影响下, 直升机也无法实施救援。 0003 另外, 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规定100m以上的公共建筑应设 避难层, 避难层应为整个平面层, 避难层中除设备房及设备管道间外, 原则上不允许布置其 他全用功能空间(避难层可兼作空中绿化休闲空间, 但只能布置绿化植物以及用不燃烧体 制作的环境设施); 虽然规定每隔。
9、15层就有一层避难层, 但一旦火势较大时, 有可能导致整 栋楼房坍塌, 因此避难层起到的作用也是微小的; 而且避难层的增加浪费1/15的有效建设 面积, 使房屋建筑成本增加了6.7, 在寸土寸金的繁华都市中, 也是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解决现有的消防逃生方式极 易发生事故以及疏导的人流量小、 疏导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包括分别安装 于相邻两高楼上的两定位支架、 连接所述两定位支架之间的柔性桥身、 铺设于所述柔性桥 身上的桥面及用于收纳或展开所述桥面的收放装置; 所。
10、述收放装置包括转轴及驱动所述转 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桥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桥面的另一端通过拉绳与所 述转轴连接; 所述收放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桥面上的导向槽、 穿 过所述导向槽的导向头及固定所述导向头的导向板, 所述导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高楼上。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或摇臂。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收放装置包括固定架、 安装于固定架上的折叠式连杆机构及与所 述折叠式连杆机构连接并拉动所述折叠式连杆机构展开或折叠的拉索。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收放装置还包括壳体, 所述折叠式连杆机构折叠于所述壳体内。 说 明 书 1/3 页 3。
11、 CN 105963870 B 3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定位支架包括隔断定位支架两侧的隔断门。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柔性桥身包括至少一条连接于所述两定位支架之间的连接绳索。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柔性桥身外还设有防护网。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桥面为柔性桥面, 所述柔性桥面包括串联而成的若干条状板块, 所 述相邻两条状板块之间活动连接或所述相邻两条状板块之间通过三至五条柔性连接带连 接。 0013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由于两定位支架分别安装在相邻两高楼上, 收放装置展 开桥面, 桥面铺设在柔性桥身上, 使得操作人员可在两高楼之间快速形成一个桥梁, 便于人 们能快速地将人。
12、群从受灾楼房转移到安全楼房, 避免人群集体逃生时出现发生堵塞与踩踏 事故的情况, 提高人群疏导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楼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所示一种高楼逃生装置的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1-定位支架, 2-连接绳索, 3-条状板块, 4-柔性连接带, 5-转轴, 6-摇臂, 7-导 向槽, 8-导向头, 9-导向板, 10-隔断门, 11-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对于 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此外, 下面所。
13、描述 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8 如图1所示, 本发明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包括分别安装于相邻两高楼上的两定位支 架1、 连接两定位支架1之间的柔性桥身、 铺设于柔性桥身上的桥面及用于收纳或展开桥面 的收放装置。 基于相邻高层楼宇之间的间距较小, 在两相邻楼宇之间形成一个逃生桥梁, 缩 短人群移动距离, 使得逃生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相邻安全楼层,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0019 收放装置包括转轴5及驱动转轴5转动的驱动机构, 桥面的一端固定在转轴5上, 桥 面的另一端通过拉绳与转轴5连接。 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或摇臂6, 该转轴5可由电机驱动, 。
14、也 可以通过摇臂6手动操作, 不管是电机驱动还是手动操作摇臂6均可将桥面收纳或铺设于柔 性桥身上。 桥面为柔性桥面, 桥面的柔软性便于收放装置将桥面进行收纳; 柔性桥面包括串 联而成的若干条状板块3, 相邻两条状板块3之间活动连接或相邻两条状板块3之间通过三 至五条柔性连接带4连接。 当然, 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柔性连接带4的数量。 由条状板块3串 联而成的柔性桥面宽敞平整, 允许通过使用轮椅或单架的行动不便人员; 并且柔性桥面主 要是不易燃, 耐高温、 不易生锈的材质, 有利于长期使用同时能保证柔性桥身安全可靠地通 行。 当需要展开桥面时, 拉扯拉绳展开柔性桥面使得柔性桥面铺设在柔性桥身上, 。
15、当不需要 展开桥面时, 驱动电机或摇臂6把柔性桥面收纳于收放装置内。 收放装置还包括导向机构, 如图2所示, 导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桥面上的导向槽7、 穿过导向槽7的导向头8及固定导向头8 的导向板9, 导向板9固定安装于高楼上, 该导向机构有利于桥身的铺设或收纳。 0020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 收放装置也可以包括固定架、 安装于固定架上的折叠式连 杆机构及与折叠式连杆机构连接并拉动折叠式连杆机构展开或折叠的拉索。 该折叠式连杆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5963870 B 4 机构不仅操作简单快捷, 适合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而且可以提高桥身的使用稳定性。 收放装 置还包括壳体, 折。
16、叠式连杆机构折叠于壳体内, 有利于保护折叠式连接机构。 当然, 收放装 置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 如通过伸缩管的伸缩结构等, 以实现在相邻两高楼之间形成连接 通道即可。 0021 定位支架1包括隔断定位支架1两侧的隔断门10, 在没有架好逃生桥前可保证逃生 人员的安全, 待逃生桥梁安装好后将隔断门10打开, 让逃生人员通过。 在定位支架1旁可放 置有储存箱, 用于存放收放装置、 照明装置或消防斧等设备, 也避免出现物品阻塞通道的情 况。 也可在定位支架1上安装消防报警灯, 用于提醒邻楼救援人员做好救援准备。 该定位支 架1可设有太阳能照明装置, 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情况启动照明装置进行照明。 00。
17、22 柔性桥身包括至少一条连接于两定位支架1之间的连接绳索2; 当然, 作为一种具 体实施方式, 柔性桥身可以包括两条连接绳索2, 增加连接绳索2的数量, 有利于提高使用安 全性。 连接绳索2可使用轻质、 防火、 抗腐蚀的不锈钢绳, 更有利于长期使用。 0023 柔性桥身外还设有防护网11, 防护网11可以呈箱型, 由铁氟龙网状物组成, 用于防 止逃生人员在通过逃生桥时发生坠落, 提高柔性桥身的安全性, 无事故发生时可将防护网 11收纳在定位支架1的一侧, 不影响楼宇外观。 0024 本发明两定位支架1分别安装在相邻两高楼上, 驱动收放装置展开桥面, 可在两高 楼之间快速形成一个桥梁, 便于人。
18、们能快速地从受灾楼房转移到安全楼房, 本发明克服现 有的逃生方式的缺点, 基于相邻楼宇之间的间距较短, 在两楼宇之间搭建桥梁可缩短逃生 距离, 有效节约撤离时间, 有效地进行救援活动, 避免人群集体逃生时出现发生堵塞与踩踏 事故的情况, 提高人群疏导的效率; 而且本发明只需在紧急情况进行快速加装, 几乎不占用 楼层面积, 灵活性大, 整体成本低。 0025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 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 对这些实施方式 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5963870 B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5963870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