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2734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80057079.6

申请日:

2011.10.13

公开号:

CN103415419A

公开日:

2013.11.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R 25/02申请日:20111013|||公开

IPC分类号:

B60R25/02(2013.01)I; E05B17/04; H01H27/06; H01H27/08

主分类号:

B60R25/02

申请人:

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发明人:

C.佩林; D.弗洛特

地址:

法国克雷泰伊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葛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包括:防盗本体(3),用于容置锁(2),所述锁(2)能够在中性位置(STOP)和起动位置(START)之间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转动,凸轮(4),用于与至锁(2)作为一体旋转,以根据锁(2)的位置促动防盗装置(1)的锁定器件,止回器件,用于防止一旦当所述凸轮(4)在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STOP)的情况下从起动位置(START)朝向中性位置(STOP)行进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OPERATE)时所述凸轮(4)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START)转动,其特征在于,凸轮轮廓部(5)形成在所述凸轮(4)的径向壁中,且在于所述防盗装置(1)进一步包括控制指部(6)和弹性复位器件,所述弹性复位器件用于所述控制指部(6)对抗所述凸轮轮廓部(5)的动作复位,所述凸轮轮廓部(5)和所述控制指部(6)一起工作,首先形成止回器件,以及其次将凸轮(4)的角位置分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包括:
-防盗本体(3),设计为接收锁(2),所述锁(2)能够在中性位置(STOP)和起动位置(START)之间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旋转,
-凸轮(4),设计为旋转固定至锁(2),以依据锁(2)的位置促动防盗装置(1)的锁定器件,
-止回器件,用于防止一旦当所述凸轮(4)在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STOP)的情况下从起动位置(START)向中性位置(STOP)行进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OPERATE)时所述凸轮(4)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START)旋转,
其特征在于,凸轮轮廓部(5)形成在所述凸轮(4)的径向壁中,且在于所述防盗装置(1)进一步包括控制指部(6)和弹性复位器件,所述弹性复位器件用于所述控制指部(6)对抗所述凸轮轮廓部(5)的动作,所述凸轮轮廓部(5)和所述控制指部(6)配合,一方面,形成止回器件,以及另一方面,将凸轮(4)的角位置分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促动所述控制指部(6)朝向凸轮轮廓部(5)枢转以及抵靠凸轮轮廓部(5)的轴向邻接部(8)轴向平移。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件(9),导轨(9a)形成在所述支撑件(9)中,且在于控制指部(6)具有成形部分(11),该成形部分(11)在导轨(9a)中平移和枢转。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部分(11)具有圆柱形形状。

5.
  如权利要求3或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器件插置在所述控制指部(6)的一端和所述支撑件(9)之间。

6.
  如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轮廓部(5)包括前进轨迹(A)和复位轨迹(R),前进轨迹(A)与控制指部(6)在凸轮(4)从中性位置(STOP)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至起动位置(START)的前进旋转迹线上配合,所述复位轨迹(R)与控制指部(6)在凸轮(4)从起动位置(START)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 至中性位置(STOP)的复位旋转迹线上配合,复位轨迹(R)进一步包括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该止回释放部分与控制指部(6)在中间位置(OPERATE)中配合,以阻止该凸轮(4)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START)的旋转。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包括台阶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具有上游斜坡部分(13a)、横向壁(13b)和垂直于所述横向壁(13b)的中空部分(13c),上游斜坡部分(13a)径向地变厚,直到所述横向壁(13b)。

9.
  如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轮廓部(5)具有至少一个倾斜分度表面(14a、14b、14c),所述至少一个倾斜分度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从凸轮的中性位置(STOP)或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或至凸轮的中性位置(STOP)或中间位置(OPERATE)的进入分度。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轴向邻接部(8)具有被中空部分(15)跟随的第一倾斜分度表面(14a),中空部分(15)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从凸轮(4)的中性位置(STOP)的离开或至凸轮(4)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其中,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8)具有第二倾斜分度表面(14b),该第二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至凸轮(4)的中间位置(OPERATE)的进入或从凸轮(4)的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分度,且其中,凸轮轮廓部(5)的复位轨迹(R)具有第三倾斜分度表面(14c),该第三倾斜分度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凸轮(4)从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分度。

11.
  如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收回到起动位置(START)中,以允许控制指部(6)与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配合,所述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从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轴向地偏移。

12.
  如权利要求6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轮轮廓部(5)的轴向邻接部(8)由位于前进轨迹(A)的中性位置(STOP)和中间位置(OPERATE)之间的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形成。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复位轨迹(R)的轴 向邻接部(8)在中间位置(OPERATE)和中性位置(STOP)之间具有圆滑部分(16),以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下方导引控制指部(6)的复位。

14.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件(9),该支撑件除了承载用于所述控制指部(6)对抗所述凸轮轮廓部的动作的弹性复位器件之外还承载控制指部(6),由支撑件(9)、控制指部(6)和弹性复位器件形成的组件形成止回和分度模块,其布置为使得其能够在与所述防盗装置关联之前被操纵(12)以及其元件在这样的操纵期间保持组装在一起,而不必动作以将所述元件保持组装在一起。

说明书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包括防盗本体,设计为接收锁,所述锁能够在中性位置和起动位置之间经过中间位置旋转;凸轮,设计为旋转固定至锁,以依据锁的位置促动防盗装置的锁定器件;和止回器件,用于防止一旦当所述凸轮在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的情况下从起动位置向中性位置行进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时所述凸轮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旋转。
背景技术
特别地,在其中锁能够采用至少三个位置的防盗装置中,该三个位置分别为“停止”、“操作”和“起动”,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回器件,防止所述凸轮在第一循环(从“操作”位置朝向“起动”位置)之后在不首先经过“停止位置”或经过“停止”和“操作”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实施朝向“起动”位置的第二循环周期。
已知用于机动车辆的防盗装置,所述防盗装置包括锁,该锁在第一和第二极限角位置之间旋转,并且当使用合适的钥匙促动该锁时其解锁机动车辆的转向柱的锁栓并激活电源对车辆的一定数量的电路的供应,且特别地,激活发动机的起动。
因此,通过借助锁的钥匙枢转锁,可以使锁从第一角位置(例如“停止”,在该位置中,车辆的大部分电路被从电池的电源切断)进入三个其他相继的位置,“附件”、“操作”和“起动”,在所述三个位置中,电换向器建立至车辆的不同电路或部件的电力供应。
通常,“操作”位置对应于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电路的电源。“起动”位置将电流供应给电起动马达,所述起动马达能够旋转地驱动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发动机轴并具有起动内燃发动机的功能。起动马达(其消耗可观量的电流)被提供为每一次激活仅工作连续几秒。更具体地,优选的是如果起动操作失败则重复起动操作多次,每一次起动尝试必须具有短的持续时间。因 此,为了起动车辆的内燃发动机,驾驶员(例如借助锁的钥匙)将锁从中性位置(例如“停止”位置或“附属”位置)经由“操作”位置带向“起动”位置。在换向器经过“起动”位置时,该换向器通过复位弹簧被朝向其“操作”位置移动。
但是,明显的是,当驾驶员使得进一步的动力被供应至电起动马达时(当内燃发动机已经处于操作中),存在损坏起动马达或内燃发动机的风险。当内燃发动机尚未由第一次起动尝试正确地起动时,如果用户使起动马达太快地重新起动,在车辆的变速器以及起动马达的不同移动部件返回至它们的初始位置和已经停止旋转之前,还造成进一步的风险。
为此,已提出了止回器件,其使得可以避免能够导致车辆的正确操作所必需的机械元件中的一个的故障的任何非故意操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的目标是设计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其具有止回器件,该止回器件比现有技术的那些更加高效且可靠、紧凑以及制造廉价。
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包括:
-防盗本体,设计为接收锁,所述锁能够在中性位置和起动位置之间经过中间位置旋转,
-凸轮,设计为旋转固定至锁,以依据锁的位置促动防盗装置的锁定器件,
-止回器件,用于防止一旦当所述凸轮在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的情况下从起动位置向中性位置行进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时所述凸轮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旋转,
其特征在于,凸轮轮廓部形成在所述凸轮的径向壁中,且在于所述防盗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指部和弹性复位器件,所述弹性复位器件用于对抗所述凸轮轮廓部的动作的所述控制指部,所述凸轮轮廓部和所述控制指部配合,一方面,形成止回器件,以及另一方面,将凸轮的角位置分度。因此,当用户转动锁的钥匙时,凸轮轮廓部的径向释放部分被用户感觉到。凸轮轮廓部因此与控制指部配合,既防止凸轮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的旋转,又将凸轮的角位置分度。因此,避免了两个分立的器件设置在凸轮上,这可能需要用于实施所述两种功能的复杂的加工操作。
根据实施例,促动控制指部朝向凸轮轮廓部枢转以及抵靠凸轮轮廓部的 轴向邻接部平移。因此,当凸轮被旋转驱动时,凸轮轮廓部的径向释放部分针对用户产生触觉感觉。此外,轴向邻接部使得可以将控制指部保持在凸轮轮廓部中。
防盗装置可包括支撑件,导轨形成在该支撑件中。控制指部可具有成形部分,例如圆柱形部分,以在导轨中平移或枢转。所述弹性复位器件可插置在控制指部的一端和所述支撑件之间。
所述支撑件,所述弹性复位器件和所述控制指部还可以形成止回和分度模块,该模块能够被操纵,具有用于组装至所述防盗本体的器件。止回和分度模块因此可在组装过程期间通过弹性、紧凑以及制造廉价的器件被容易地安装到防盗本体。
根据实施例,所述凸轮轮廓部包括前进轨迹和复位轨迹,前进轨迹与控制指部在凸轮从中性位置经过中间位置至起动位置的前进旋转迹线上配合,所述复位轨迹与控制指部在凸轮从起动位置经过中间位置至中性位置的复位旋转迹线上配合,复位轨迹进一步包括止回径向释放部分,该止回径向释放部分与控制指部在中间位置配合,以阻止该凸轮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START)位置的旋转。
所述径向止回部分包括例如台阶部。台阶部可具有上游斜坡部分、横向壁和垂直于所述横向壁的中空部分,上游斜坡部分径向地变厚,直到横向壁。控制指部在已经从台阶部摆动出之后在凸轮轮廓部的中空部分中的位置形成稳定的分度部分。止回径向释放部分因此除了形成中间位置的分度器件之外还形成止回器件。
此外,为了将凸轮4采用的中性和中间位置分度,凸轮轮廓部可具有其他径向释放部分,其向握着锁钥匙的用户提供触觉感觉。因此,例如,设置有所述凸轮轮廓部具有至少一个倾斜分度表面,所述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配合,以将从凸轮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离开或至凸轮的中性位置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
更具体地,轴向邻接部可具有被中空部分跟随的第一倾斜分度表面,中空部分与控制指部配合,以将从凸轮的中性位置的离开或至凸轮的中性位置的进入分度。前进轨迹的轴向邻接部具有第二倾斜分度表面,该第二倾斜分度表面与控制指部配合,以将至凸轮的中间位置的进入或从凸轮的中间位置离开分度。凸轮轮廓部的复位轨迹具有第三倾斜分度表面,该第三倾斜分度 表面与控制指部配合,以凸轮从中间位置的离开分度。
此外,前进轨迹的轴向邻接部能够收回到起动位置中,以允许控制指部与复位轨迹的轴向邻接部配合,该轴向邻接部轴向地从前进轨迹偏移,因此导致控制指部从前进轨迹朝向复位轨迹摆动,使得控制指部能够与径向止回释放部分配合。
凸轮轮廓部的轴向邻接部,例如,由位于前进轨迹的中性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的凸轮的周边端部边缘形成。此外,复位轨迹的轴向邻接部例如在中间位置和中性位置之间具有圆形部分,以在凸轮的周边端部边缘下方导引控制指部。
附图说明
其他优势和特征将从阅读通过示例给出的本发明的描述以及附图显而易见,在图中:
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防盗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图2示出图1的防盗装置的凸轮、锁以及止回和分度模块,凸轮处于中性位置中,
图3示出处于组装状态下的止回和分度模块,
图4示出处于拆卸状态下的图3的止回和分度模块,
图5示出图2的凸轮的局部透视图,
图6是从上方观察的图2的防盗装置的视图,
图7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其中凸轮处于在前进旋转迹线上的中性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的枢转过程中,
图8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凸轮处于前进旋转迹线上的中间位置中,
图9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凸轮处于起动位置中,
图10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所述元件联接至牵引件,用于驱动防盗栓,凸轮处于复位旋转迹线上的中间位置中,
图11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凸轮以径向截面被示出,其处于复位旋转迹线上的中间位置中,和
图12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凸轮处于在复位旋转迹线上的中间位置和中性位置之间的枢转过程中。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至12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1的转向锁防盗装置1的实施例,该转向锁防盗装置设计为绕转向柱组装。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并且在图中未示出,防盗装置1包括锁定器件,锁定器件包括锁栓,锁栓安装为在防盗本体中在释放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平移移动,在所述释放位置中,锁栓设计为被布置为距转向柱一距离,在所述锁定位置中,锁栓设计为锁定所述转向柱。经由驱动联接至防盗装置的凸轮的锁栓的器件来激活锁栓,以便通过锁2被位移。在防盗装置1的前部(AV)处的锁的钥匙的入口可在图1中看到。
如可在图2中看到的,锁2在锁2的后端部处被固定至凸轮4。一旦在防盗本体3中安装在一起,锁2和凸轮4能够在对应的锁的动作下绕旋转轴线(平行于已知为轴向方向的方向)在多个角位置之间连同电换向器一起旋转,以激活车辆的各个部件。因此,锁2和凸轮4可以以第一角位置(已知为中性位置,诸如“停止”位置)、中间角位置(已知为“操作”位置)和第二极限角位置(对着第一中性角位置,已知为“起动位置”)被布置。在中性停止位置中,车辆的大部分电路从电池的电源被切断。中间操作位置对应于例如电力的供应,以使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电路点火。起动位置将电流供应给电起动马达,所述起动马达能够旋转地驱动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发动机轴并具有起动内燃发动机的功能。当锁2和凸轮4从中性位置位移至起动位置时,中性位置、中间位置和起动位置一个跟随一个。在凸轮4经过起动位置时,该凸轮4通过复位弹簧被朝向其中间起动位置弹性地返回。
如上所见,除了车辆的电功能,锁2经由凸轮4激活锁定器件的锁栓的平移,通常使得当锁2处于停止位置和钥匙被移除时锁栓突出到转向柱中,锁栓被保持为插入到锁2的其他位置中。
防盗装置1进一步包括止回器件,用于防止在当凸轮4从起动位置朝向中性位置行进(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之后该凸轮4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旋转。
设置有具有至少一个径向释放位置的凸轮轮廓部5(图2)形成在凸轮4的径向壁中,即在凸轮4的周边上。此外,防盗装置1包括控制指部6和弹性复位器件7,该弹性复位器件促动控制指部6进入抵靠邻接凸轮轮廓部5。凸轮轮廓部5和控制指部6配合,一方面,形成止回器件,以及另一方面, 将凸轮4的角位置分度。因此,当用户转动锁钥匙时,凸轮轮廓部5的径向释放位置被用户感觉到,使得凸轮轮廓部5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既保证凸轮的止回功能,又将凸轮位置4分度。因此,避免了必须在凸轮4上提供两个分立的器件,这可能需要用于实施所述两种功能的复杂的加工操作。
此外,设置有促动控制指部6朝向凸轮轮廓部5枢转以及抵靠凸轮轮廓部5的轴向邻接部8平移。因此,当凸轮4被旋转驱动时,凸轮轮廓件5的径向释放部分产生用于用户的触觉感觉,以及轴向邻接部8将控制指部6保持在凸轮轮廓部中,径向释放部分和轴向邻接部8参与凸轮4的止回功能。
根据图3和4所示的实施例,防盗装置1包括支撑件9,导轨9a形成在该支撑件9中。控制指部6还具有成形部分11,以与导轨9a平移配合(根据箭头F1)以及在导轨9a中朝向凸轮轮廓部5枢转(根据箭头F2)。成形部分11具有例如圆柱形形状,其回转轴线相对于导轨9a的平移方向F1横向地取向。
可以设置有,弹性复位器件7,诸如推力弹簧,容纳在支撑件9的盲孔9b中,弹性复位器件7插置在支撑件9和控制指部6的端部之间。控制指部6因此被推力弹簧朝向其与凸轮轮廓部5接触的突出位置弹性地复位。
此外,支撑件9、弹性复位器件7和控制指部6可形成自动止回和分度模块12,即一模块,该模块布置为使得其能够被操纵以及保持为组装态,而不必作用以支撑其因此组装的元件(例如参见图1和3),所述元件具有至防盗本体3的组装器件,诸如夹持器件(未示出)。止回和分度模块12因此可在组装过程期间使用弹性、紧凑以及制造廉价的器件被容易地安装到防盗本体3。根据又一实施例(未示出),支撑件9直接整合到防盗本体3中。
如可在图5中看到的,凸轮轮廓部5包括前进轨迹A和复位轨迹R。通过“前进轨迹”A,定义了在凸轮从中性位置(在该情况下是朝向起动位置START的位置STOP)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的前进旋转轨线上凸轮轮廓部5与控制指部6配合的部分。通过“复位轨迹”R,定义了在凸轮从起动位置START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至中性位置(这里通过以位置STOP为示例给出)的复位轨线上凸轮轮廓部5与控制指部6配合的部分。前进轨迹A与控制指部5以凸轮4的顺时针旋转配合。复位轨迹R与控制指部6以凸轮4的逆时针旋转(参加双箭头F3)配合。
复位轨迹R进一步包括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该止回释放部分与控制 指部6在中间位置OPERATE配合,以阻止在凸轮4已经到达中间位置OPERATE之后该凸轮4沿相反方向(即,顺时针)向起动位置START的旋转。
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包括例如台阶部。台阶部可具有上游斜坡部分13a,上游斜坡部分径向地变厚,直到径向止回部分13的横向壁13b。斜坡13a可轻微地凸出。所述斜坡释放部分13a导致控制指部6抵抗其弹性激活。壁13b相对于凸轮4的旋转方向横向,垂直于中空部分13c,使得一旦台阶部被跨过,控制指部6与横向壁13b配合,以阻止凸轮4从中间位置OPERATE至起动位置START的旋转。控制指部6在已经从台阶部摆动出之后在凸轮轮廓部5的中空部分13a中的位置形成稳定的分度部分。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因此除了形成中间位置OPERATE的分度器件之外还形成止回器件。
此外,为了将凸轮4采用的中性和中间位置分度,凸轮轮廓部具有其他径向释放部分,产生针对握着锁钥匙的用户的触觉感觉。
设置有,例如,凸轮轮廓部5具有至少一个倾斜引导表面,所述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从凸轮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离开或值凸轮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
因此,以及如可在图5中看到的,轴向邻接部8具有被中空部分15跟随的第一倾斜分度表面14a,中空部分15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从凸轮4的中性位置STOP的离开或至凸轮4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8具有第二倾斜分度表面14b,该第二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至凸轮4的中间位置OPERATE的进入或从凸轮4的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分度。凸轮轮廓部5的复位轨迹R具有第三倾斜分度表面14c,第三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凸轮4从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分度,中空部分13b因此在止回释放部分13的台阶部之后变厚。
倾斜分度表面14a、14b、14c改变锁的旋转阻力,产生触觉感觉以将从凸轮4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离开或至凸轮4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
此外,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8收回在起动位置START中,以允许控制指部6与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8配合,其轴向地从前进轨迹的轴向邻接部偏移。凸轮轮廓部5因此配置为使控制指部6在起动位置START中从前进轨迹A朝向复位轨迹R摆动,使得在复位轨迹R到达中间位置 OPERTAE时控制指部6与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配合。
凸轮轮廓部5的轴向邻接部8可形成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中(位于前进轨迹A的中性位置STOP和中间位置OPERATE之间)。此外,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8在中间位置OPERATE和中性位置STOP之间具有圆滑部分16,以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下方导引控制指部的复位。
在操作期间,初始考虑位于中性位置STOP中的锁2(图2和6),控制指部6与轴向邻接部8的中空部分15互锁并在轴向邻接部8的中空部分15中被分度。用户通过锁钥匙造成的锁2的旋转具有使凸轮4顺时针F3旋转的作用,控制指部6与第一倾斜分度表面14a配合以在支撑件9中沿方向F1稍微平移,压缩弹性复位器件7。用户感觉到要被施加的力的该变化以激活锁钥匙,其将从凸轮3的中性位置STOP的离开分度。
随后,当凸轮4在前进轨迹A的中性位置STOP和中间位置OPERATE之间枢转时,控制指部6根据箭头F2(图7)枢转,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之下经过。通过如此枢转,在当控制指部6“经过”复位轨迹R的前部的时刻,控制指部6保持为邻接抵靠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
控制指部6随后与复位轨迹A的第二倾斜分度表面14b配合,保留控制指部6从支撑件9逐渐地出现(根据图8中的箭头F1),以将凸轮4至中间位置OPERATE的进入分度。在该中间位置中,驾驶员可以使凸轮4旋转进入起动位置START或使凸轮4朝向初始中性位置STOP旋转。从中间位置OPERATE朝向STOP复位的离开通过第二倾斜引导表面14b分度。此外,在中间位置OPERATE中,凸轮4的复位弹簧(未示出)进入与凸轮的接合并参与其分度,使凸轮朝向中间位置OPERATE复位。
当用户继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锁钥匙直到起动位置START时,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收回,允许被轴向促动的控制指部6平移,从支撑件9朝向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8突出(沿图9中箭头F1的方向),从前进轨迹的轴向邻接部轴向地偏移。因此,凸轮轮廓部5导致前进轨迹A的控制指部6朝向复位轨迹R摆动。
在起动位置之后,凸轮4被弹性地复位到中间位置OPERATE中(沿途10中的箭头F3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复位轨迹R上,止回释放部分13的上游斜坡部分13a导致控制指部6对抗其弹性复位运动而枢转。随后,控制指部6从台阶部落入中间位置OPERATE(图10和11)。横向壁13b与控制 指部6配合以阻止沿凸轮4进入起动位置START的相反方向的旋转。控制指部6至中间位置OPERATE的到达通过止回释放部分13的台阶部的形状被分度。
因此,驾驶员不能在首先没有再次经过中性位置(在该情况下是位置STOP)的情况下使锁钥匙返回至起动位置START。为了实现该操作,驾驶员必需继续逆时针(图12中的箭头F3)旋转钥匙。控制指部6随后与第三倾斜分度表面14c配合,以将凸轮4从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分度。随后,控制指部6进入在圆滑部分16上的邻接,使控制指部6逐渐地返回至支撑件9,以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下逐渐地导引控制指部6(图7)。最后,控制指部6再次与第一倾斜分度表面14a和中空部分15配合,以将凸轮4至中性位置STOP(图2和6)的进入分度。用户随后可再次尝试起动而不冒损坏车辆的正确操作所需的机械元件中的一个的风险。
尽管这里已经描述了防盗装置(其经过位置STOP的进一步通过对允许进一步促动至起动位置是必要的),但可以设想其他替换方式。
特别地,用于促动起动位置过程的进一步的授权所需的中性位置可以是附件位置“ACC”,即,位置STOP和位置OPERATE之间的中间位置。在这样的附件位置中,诸如仪表板、汽车收音机或风扇的附件通常可通过电池供电。
这样的实施例例如通过使用上述机械器件(其在上文中限定位置STOP但此时限定附件位置)来实施,位置STOP因此被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通过所描述的器件的相对于锁的顺时针旋转方向位于上游的机械器件限定。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15419A43申请公布日20131127CN103415419ACN103415419A21申请号201180057079622申请日20111013B60R25/02201301E05B17/04200601H01H27/06200601H01H27/0820060171申请人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地址法国克雷泰伊72发明人C佩林D弗洛特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葛青54发明名称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包括防盗本体(3),用于容置锁(2),所述锁(2)能够在中性位置(STOP)和起动位置。

2、(START)之间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转动,凸轮(4),用于与至锁(2)作为一体旋转,以根据锁(2)的位置促动防盗装置(1)的锁定器件,止回器件,用于防止一旦当所述凸轮(4)在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STOP)的情况下从起动位置(START)朝向中性位置(STOP)行进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OPERATE)时所述凸轮(4)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START)转动,其特征在于,凸轮轮廓部(5)形成在所述凸轮(4)的径向壁中,且在于所述防盗装置(1)进一步包括控制指部(6)和弹性复位器件,所述弹性复位器件用于所述控制指部(6)对抗所述凸轮轮廓部(5)的动作复位,所述凸轮轮廓部(5)和所述控制。

3、指部(6)一起工作,首先形成止回器件,以及其次将凸轮(4)的角位置分度。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0528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1/06793220111013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042064FR20120405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15419ACN103415419A1/2页2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包括防盗本体(3),设计为接收锁(2),所述锁(2)能够在中性位置(STOP)和起动位置(START)之间。

4、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旋转,凸轮(4),设计为旋转固定至锁(2),以依据锁(2)的位置促动防盗装置(1)的锁定器件,止回器件,用于防止一旦当所述凸轮(4)在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STOP)的情况下从起动位置(START)向中性位置(STOP)行进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OPERATE)时所述凸轮(4)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START)旋转,其特征在于,凸轮轮廓部(5)形成在所述凸轮(4)的径向壁中,且在于所述防盗装置(1)进一步包括控制指部(6)和弹性复位器件,所述弹性复位器件用于所述控制指部(6)对抗所述凸轮轮廓部(5)的动作,所述凸轮轮廓部(5)和所述控制指部(6)配合,一方面,形成。

5、止回器件,以及另一方面,将凸轮(4)的角位置分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促动所述控制指部(6)朝向凸轮轮廓部(5)枢转以及抵靠凸轮轮廓部(5)的轴向邻接部(8)轴向平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件(9),导轨(9A)形成在所述支撑件(9)中,且在于控制指部(6)具有成形部分(11),该成形部分(11)在导轨(9A)中平移和枢转。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部分(11)具有圆柱形形状。5如权利要求3或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器件插置在所述控制指部(6)的一端和所述支撑件(9)之间。6如权利要求2至5。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轮廓部(5)包括前进轨迹(A)和复位轨迹(R),前进轨迹(A)与控制指部(6)在凸轮(4)从中性位置(STOP)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至起动位置(START)的前进旋转迹线上配合,所述复位轨迹(R)与控制指部(6)在凸轮(4)从起动位置(START)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至中性位置(STOP)的复位旋转迹线上配合,复位轨迹(R)进一步包括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该止回释放部分与控制指部(6)在中间位置(OPERATE)中配合,以阻止该凸轮(4)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START)的旋转。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7、述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包括台阶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具有上游斜坡部分(13A)、横向壁(13B)和垂直于所述横向壁(13B)的中空部分(13C),上游斜坡部分(13A)径向地变厚,直到所述横向壁(13B)。9如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轮廓部(5)具有至少一个倾斜分度表面(14A、14B、14C),所述至少一个倾斜分度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从凸轮的中性位置(STOP)或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或至凸轮的中性位置(STOP)或中间位置(OPERATE)的进入分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轴。

8、向邻接部(8)具有被中空部分(15)跟随的第一倾斜分度表面(14A),中空部分(15)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从凸轮(4)的中性位置(STOP)的离开或至凸轮(4)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其中,前进轨迹(A)的轴权利要求书CN103415419A2/2页3向邻接部(8)具有第二倾斜分度表面(14B),该第二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至凸轮(4)的中间位置(OPERATE)的进入或从凸轮(4)的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分度,且其中,凸轮轮廓部(5)的复位轨迹(R)具有第三倾斜分度表面(14C),该第三倾斜分度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凸轮(4)从中间位置(OPERA。

9、TE)的离开分度。11如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收回到起动位置(START)中,以允许控制指部(6)与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配合,所述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从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轴向地偏移。12如权利要求6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凸轮轮廓部(5)的轴向邻接部(8)由位于前进轨迹(A)的中性位置(STOP)和中间位置(OPERATE)之间的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形成。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8)在中间位置(OPERATE)和中性位置(STOP)之间具有圆滑。

10、部分(16),以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下方导引控制指部(6)的复位。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件(9),该支撑件除了承载用于所述控制指部(6)对抗所述凸轮轮廓部的动作的弹性复位器件之外还承载控制指部(6),由支撑件(9)、控制指部(6)和弹性复位器件形成的组件形成止回和分度模块,其布置为使得其能够在与所述防盗装置关联之前被操纵(12)以及其元件在这样的操纵期间保持组装在一起,而不必动作以将所述元件保持组装在一起。权利要求书CN103415419A1/6页4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包括防盗。

11、本体,设计为接收锁,所述锁能够在中性位置和起动位置之间经过中间位置旋转;凸轮,设计为旋转固定至锁,以依据锁的位置促动防盗装置的锁定器件;和止回器件,用于防止一旦当所述凸轮在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的情况下从起动位置向中性位置行进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时所述凸轮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旋转。背景技术0002特别地,在其中锁能够采用至少三个位置的防盗装置中,该三个位置分别为“停止”、“操作”和“起动”,本发明涉及一种止回器件,防止所述凸轮在第一循环(从“操作”位置朝向“起动”位置)之后在不首先经过“停止位置”或经过“停止”和“操作”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实施朝向“起动”位置的第二循环周期。0003已知用。

12、于机动车辆的防盗装置,所述防盗装置包括锁,该锁在第一和第二极限角位置之间旋转,并且当使用合适的钥匙促动该锁时其解锁机动车辆的转向柱的锁栓并激活电源对车辆的一定数量的电路的供应,且特别地,激活发动机的起动。0004因此,通过借助锁的钥匙枢转锁,可以使锁从第一角位置(例如“停止”,在该位置中,车辆的大部分电路被从电池的电源切断)进入三个其他相继的位置,“附件”、“操作”和“起动”,在所述三个位置中,电换向器建立至车辆的不同电路或部件的电力供应。0005通常,“操作”位置对应于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点火电路的电源。“起动”位置将电流供应给电起动马达,所述起动马达能够旋转地驱动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发动机轴并。

13、具有起动内燃发动机的功能。起动马达(其消耗可观量的电流)被提供为每一次激活仅工作连续几秒。更具体地,优选的是如果起动操作失败则重复起动操作多次,每一次起动尝试必须具有短的持续时间。因此,为了起动车辆的内燃发动机,驾驶员(例如借助锁的钥匙)将锁从中性位置(例如“停止”位置或“附属”位置)经由“操作”位置带向“起动”位置。在换向器经过“起动”位置时,该换向器通过复位弹簧被朝向其“操作”位置移动。0006但是,明显的是,当驾驶员使得进一步的动力被供应至电起动马达时(当内燃发动机已经处于操作中),存在损坏起动马达或内燃发动机的风险。当内燃发动机尚未由第一次起动尝试正确地起动时,如果用户使起动马达太快地。

14、重新起动,在车辆的变速器以及起动马达的不同移动部件返回至它们的初始位置和已经停止旋转之前,还造成进一步的风险。0007为此,已提出了止回器件,其使得可以避免能够导致车辆的正确操作所必需的机械元件中的一个的故障的任何非故意操纵。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的的目标是设计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其具有止回器件,该止回器件比现有技术的那些更加高效且可靠、紧凑以及制造廉价。0009为此,本发明的主题是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锁防盗装置,包括说明书CN103415419A2/6页50010防盗本体,设计为接收锁,所述锁能够在中性位置和起动位置之间经过中间位置旋转,0011凸轮,设计为旋转固定至锁,以依据锁。

15、的位置促动防盗装置的锁定器件,0012止回器件,用于防止一旦当所述凸轮在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的情况下从起动位置向中性位置行进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时所述凸轮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旋转,0013其特征在于,凸轮轮廓部形成在所述凸轮的径向壁中,且在于所述防盗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指部和弹性复位器件,所述弹性复位器件用于对抗所述凸轮轮廓部的动作的所述控制指部,所述凸轮轮廓部和所述控制指部配合,一方面,形成止回器件,以及另一方面,将凸轮的角位置分度。因此,当用户转动锁的钥匙时,凸轮轮廓部的径向释放部分被用户感觉到。凸轮轮廓部因此与控制指部配合,既防止凸轮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的旋转,又将凸轮的角位置分度。因此。

16、,避免了两个分立的器件设置在凸轮上,这可能需要用于实施所述两种功能的复杂的加工操作。0014根据实施例,促动控制指部朝向凸轮轮廓部枢转以及抵靠凸轮轮廓部的轴向邻接部平移。因此,当凸轮被旋转驱动时,凸轮轮廓部的径向释放部分针对用户产生触觉感觉。此外,轴向邻接部使得可以将控制指部保持在凸轮轮廓部中。0015防盗装置可包括支撑件,导轨形成在该支撑件中。控制指部可具有成形部分,例如圆柱形部分,以在导轨中平移或枢转。所述弹性复位器件可插置在控制指部的一端和所述支撑件之间。0016所述支撑件,所述弹性复位器件和所述控制指部还可以形成止回和分度模块,该模块能够被操纵,具有用于组装至所述防盗本体的器件。止回和。

17、分度模块因此可在组装过程期间通过弹性、紧凑以及制造廉价的器件被容易地安装到防盗本体。0017根据实施例,所述凸轮轮廓部包括前进轨迹和复位轨迹,前进轨迹与控制指部在凸轮从中性位置经过中间位置至起动位置的前进旋转迹线上配合,所述复位轨迹与控制指部在凸轮从起动位置经过中间位置至中性位置的复位旋转迹线上配合,复位轨迹进一步包括止回径向释放部分,该止回径向释放部分与控制指部在中间位置配合,以阻止该凸轮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START)位置的旋转。0018所述径向止回部分包括例如台阶部。台阶部可具有上游斜坡部分、横向壁和垂直于所述横向壁的中空部分,上游斜坡部分径向地变厚,直到横向壁。控制指部在已经从台阶部摆。

18、动出之后在凸轮轮廓部的中空部分中的位置形成稳定的分度部分。止回径向释放部分因此除了形成中间位置的分度器件之外还形成止回器件。0019此外,为了将凸轮4采用的中性和中间位置分度,凸轮轮廓部可具有其他径向释放部分,其向握着锁钥匙的用户提供触觉感觉。因此,例如,设置有所述凸轮轮廓部具有至少一个倾斜分度表面,所述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配合,以将从凸轮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离开或至凸轮的中性位置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0020更具体地,轴向邻接部可具有被中空部分跟随的第一倾斜分度表面,中空部分与控制指部配合,以将从凸轮的中性位置的离开或至凸轮的中性位置的进入分度。前进轨迹的轴向邻接部具有第二倾斜分度表面,该第。

19、二倾斜分度表面与控制指部配合,以将至凸轮的中间位置的进入或从凸轮的中间位置离开分度。凸轮轮廓部的复位轨迹具有第三倾斜分度表面,该第三倾斜分度表面与控制指部配合,以凸轮从中间位置的离开分度。说明书CN103415419A3/6页60021此外,前进轨迹的轴向邻接部能够收回到起动位置中,以允许控制指部与复位轨迹的轴向邻接部配合,该轴向邻接部轴向地从前进轨迹偏移,因此导致控制指部从前进轨迹朝向复位轨迹摆动,使得控制指部能够与径向止回释放部分配合。0022凸轮轮廓部的轴向邻接部,例如,由位于前进轨迹的中性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的凸轮的周边端部边缘形成。此外,复位轨迹的轴向邻接部例如在中间位置和中性位置之间。

20、具有圆形部分,以在凸轮的周边端部边缘下方导引控制指部。附图说明0023其他优势和特征将从阅读通过示例给出的本发明的描述以及附图显而易见,在图中0024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防盗装置的局部透视图,0025图2示出图1的防盗装置的凸轮、锁以及止回和分度模块,凸轮处于中性位置中,0026图3示出处于组装状态下的止回和分度模块,0027图4示出处于拆卸状态下的图3的止回和分度模块,0028图5示出图2的凸轮的局部透视图,0029图6是从上方观察的图2的防盗装置的视图,0030图7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其中凸轮处于在前进旋转迹线上的中性位置和中间位置之间的枢转过程中,0031图8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凸。

21、轮处于前进旋转迹线上的中间位置中,0032图9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凸轮处于起动位置中,0033图10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所述元件联接至牵引件,用于驱动防盗栓,凸轮处于复位旋转迹线上的中间位置中,0034图11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凸轮以径向截面被示出,其处于复位旋转迹线上的中间位置中,和0035图12是图2的元件的视图,凸轮处于在复位旋转迹线上的中间位置和中性位置之间的枢转过程中。具体实施方式0036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0037图1至12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1的转向锁防盗装置1的实施例,该转向锁防盗装置设计为绕转向柱组装。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并且在图中未示出,防盗装置1包括锁。

22、定器件,锁定器件包括锁栓,锁栓安装为在防盗本体中在释放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平移移动,在所述释放位置中,锁栓设计为被布置为距转向柱一距离,在所述锁定位置中,锁栓设计为锁定所述转向柱。经由驱动联接至防盗装置的凸轮的锁栓的器件来激活锁栓,以便通过锁2被位移。在防盗装置1的前部(AV)处的锁的钥匙的入口可在图1中看到。0038如可在图2中看到的,锁2在锁2的后端部处被固定至凸轮4。一旦在防盗本体3中安装在一起,锁2和凸轮4能够在对应的锁的动作下绕旋转轴线(平行于已知为轴向方向的方向)在多个角位置之间连同电换向器一起旋转,以激活车辆的各个部件。因此,锁2和凸轮4可以以第一角位置(已知为中性位置,诸如“停止。

23、”位置)、中间角位置(已知为“操作”说明书CN103415419A4/6页7位置)和第二极限角位置(对着第一中性角位置,已知为“起动位置”)被布置。在中性停止位置中,车辆的大部分电路从电池的电源被切断。中间操作位置对应于例如电力的供应,以使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电路点火。起动位置将电流供应给电起动马达,所述起动马达能够旋转地驱动车辆的内燃发动机的发动机轴并具有起动内燃发动机的功能。当锁2和凸轮4从中性位置位移至起动位置时,中性位置、中间位置和起动位置一个跟随一个。在凸轮4经过起动位置时,该凸轮4通过复位弹簧被朝向其中间起动位置弹性地返回。0039如上所见,除了车辆的电功能,锁2经由凸轮4激活锁定器。

24、件的锁栓的平移,通常使得当锁2处于停止位置和钥匙被移除时锁栓突出到转向柱中,锁栓被保持为插入到锁2的其他位置中。0040防盗装置1进一步包括止回器件,用于防止在当凸轮4从起动位置朝向中性位置行进(不首先经过中性位置)时其已经到达中间位置之后该凸轮4沿相反方向朝向起动位置旋转。0041设置有具有至少一个径向释放位置的凸轮轮廓部5(图2)形成在凸轮4的径向壁中,即在凸轮4的周边上。此外,防盗装置1包括控制指部6和弹性复位器件7,该弹性复位器件促动控制指部6进入抵靠邻接凸轮轮廓部5。凸轮轮廓部5和控制指部6配合,一方面,形成止回器件,以及另一方面,将凸轮4的角位置分度。因此,当用户转动锁钥匙时,凸轮。

25、轮廓部5的径向释放位置被用户感觉到,使得凸轮轮廓部5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既保证凸轮的止回功能,又将凸轮位置4分度。因此,避免了必须在凸轮4上提供两个分立的器件,这可能需要用于实施所述两种功能的复杂的加工操作。0042此外,设置有促动控制指部6朝向凸轮轮廓部5枢转以及抵靠凸轮轮廓部5的轴向邻接部8平移。因此,当凸轮4被旋转驱动时,凸轮轮廓件5的径向释放部分产生用于用户的触觉感觉,以及轴向邻接部8将控制指部6保持在凸轮轮廓部中,径向释放部分和轴向邻接部8参与凸轮4的止回功能。0043根据图3和4所示的实施例,防盗装置1包括支撑件9,导轨9A形成在该支撑件9中。控制指部6还具有成形部分11,以与导轨。

26、9A平移配合(根据箭头F1)以及在导轨9A中朝向凸轮轮廓部5枢转(根据箭头F2)。成形部分11具有例如圆柱形形状,其回转轴线相对于导轨9A的平移方向F1横向地取向。0044可以设置有,弹性复位器件7,诸如推力弹簧,容纳在支撑件9的盲孔9B中,弹性复位器件7插置在支撑件9和控制指部6的端部之间。控制指部6因此被推力弹簧朝向其与凸轮轮廓部5接触的突出位置弹性地复位。0045此外,支撑件9、弹性复位器件7和控制指部6可形成自动止回和分度模块12,即一模块,该模块布置为使得其能够被操纵以及保持为组装态,而不必作用以支撑其因此组装的元件(例如参见图1和3),所述元件具有至防盗本体3的组装器件,诸如夹持器。

27、件(未示出)。止回和分度模块12因此可在组装过程期间使用弹性、紧凑以及制造廉价的器件被容易地安装到防盗本体3。根据又一实施例(未示出),支撑件9直接整合到防盗本体3中。0046如可在图5中看到的,凸轮轮廓部5包括前进轨迹A和复位轨迹R。通过“前进轨迹”A,定义了在凸轮从中性位置(在该情况下是朝向起动位置START的位置STOP)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的前进旋转轨线上凸轮轮廓部5与控制指部6配合的部分。通过“复位轨迹”R,定义了在凸轮从起动位置START经过中间位置OPERATE至中性位置(这里通过以位说明书CN103415419A5/6页8置STOP为示例给出)的复位轨线上凸轮轮廓部5与控。

28、制指部6配合的部分。前进轨迹A与控制指部5以凸轮4的顺时针旋转配合。复位轨迹R与控制指部6以凸轮4的逆时针旋转(参加双箭头F3)配合。0047复位轨迹R进一步包括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该止回释放部分与控制指部6在中间位置OPERATE配合,以阻止在凸轮4已经到达中间位置OPERATE之后该凸轮4沿相反方向(即,顺时针)向起动位置START的旋转。0048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包括例如台阶部。台阶部可具有上游斜坡部分13A,上游斜坡部分径向地变厚,直到径向止回部分13的横向壁13B。斜坡13A可轻微地凸出。所述斜坡释放部分13A导致控制指部6抵抗其弹性激活。壁13B相对于凸轮4的旋转方向横向,垂直。

29、于中空部分13C,使得一旦台阶部被跨过,控制指部6与横向壁13B配合,以阻止凸轮4从中间位置OPERATE至起动位置START的旋转。控制指部6在已经从台阶部摆动出之后在凸轮轮廓部5的中空部分13A中的位置形成稳定的分度部分。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因此除了形成中间位置OPERATE的分度器件之外还形成止回器件。0049此外,为了将凸轮4采用的中性和中间位置分度,凸轮轮廓部具有其他径向释放部分,产生针对握着锁钥匙的用户的触觉感觉。0050设置有,例如,凸轮轮廓部5具有至少一个倾斜引导表面,所述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从凸轮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离开或值凸轮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0051。

30、因此,以及如可在图5中看到的,轴向邻接部8具有被中空部分15跟随的第一倾斜分度表面14A,中空部分15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从凸轮4的中性位置STOP的离开或至凸轮4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8具有第二倾斜分度表面14B,该第二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至凸轮4的中间位置OPERATE的进入或从凸轮4的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分度。凸轮轮廓部5的复位轨迹R具有第三倾斜分度表面14C,第三倾斜引导表面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将凸轮4从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分度,中空部分13B因此在止回释放部分13的台阶部之后变厚。0052倾斜分度表面14A、14B、14C改。

31、变锁的旋转阻力,产生触觉感觉以将从凸轮4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离开或至凸轮4的中性或中间位置的进入分度。0053此外,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8收回在起动位置START中,以允许控制指部6与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8配合,其轴向地从前进轨迹的轴向邻接部偏移。凸轮轮廓部5因此配置为使控制指部6在起动位置START中从前进轨迹A朝向复位轨迹R摆动,使得在复位轨迹R到达中间位置OPERTAE时控制指部6与径向止回释放部分13配合。0054凸轮轮廓部5的轴向邻接部8可形成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中(位于前进轨迹A的中性位置STOP和中间位置OPERATE之间)。此外,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8在中间位置OPERA。

32、TE和中性位置STOP之间具有圆滑部分16,以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下方导引控制指部的复位。0055在操作期间,初始考虑位于中性位置STOP中的锁2(图2和6),控制指部6与轴向邻接部8的中空部分15互锁并在轴向邻接部8的中空部分15中被分度。用户通过锁钥匙造成的锁2的旋转具有使凸轮4顺时针F3旋转的作用,控制指部6与第一倾斜分度表面14A配合以在支撑件9中沿方向F1稍微平移,压缩弹性复位器件7。用户感觉到要被施加说明书CN103415419A6/6页9的力的该变化以激活锁钥匙,其将从凸轮3的中性位置STOP的离开分度。0056随后,当凸轮4在前进轨迹A的中性位置STOP和中间位置OPERAT。

33、E之间枢转时,控制指部6根据箭头F2(图7)枢转,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之下经过。通过如此枢转,在当控制指部6“经过”复位轨迹R的前部的时刻,控制指部6保持为邻接抵靠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0057控制指部6随后与复位轨迹A的第二倾斜分度表面14B配合,保留控制指部6从支撑件9逐渐地出现(根据图8中的箭头F1),以将凸轮4至中间位置OPERATE的进入分度。在该中间位置中,驾驶员可以使凸轮4旋转进入起动位置START或使凸轮4朝向初始中性位置STOP旋转。从中间位置OPERATE朝向STOP复位的离开通过第二倾斜引导表面14B分度。此外,在中间位置OPERATE中,凸轮4的复位弹簧(未示出)进入。

34、与凸轮的接合并参与其分度,使凸轮朝向中间位置OPERATE复位。0058当用户继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锁钥匙直到起动位置START时,前进轨迹A的轴向邻接部收回,允许被轴向促动的控制指部6平移,从支撑件9朝向复位轨迹R的轴向邻接部8突出(沿图9中箭头F1的方向),从前进轨迹的轴向邻接部轴向地偏移。因此,凸轮轮廓部5导致前进轨迹A的控制指部6朝向复位轨迹R摆动。0059在起动位置之后,凸轮4被弹性地复位到中间位置OPERATE中(沿途10中的箭头F3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复位轨迹R上,止回释放部分13的上游斜坡部分13A导致控制指部6对抗其弹性复位运动而枢转。随后,控制指部6从台阶部落入中间位置OP。

35、ERATE(图10和11)。横向壁13B与控制指部6配合以阻止沿凸轮4进入起动位置START的相反方向的旋转。控制指部6至中间位置OPERATE的到达通过止回释放部分13的台阶部的形状被分度。0060因此,驾驶员不能在首先没有再次经过中性位置(在该情况下是位置STOP)的情况下使锁钥匙返回至起动位置START。为了实现该操作,驾驶员必需继续逆时针(图12中的箭头F3)旋转钥匙。控制指部6随后与第三倾斜分度表面14C配合,以将凸轮4从中间位置OPERATE的离开分度。随后,控制指部6进入在圆滑部分16上的邻接,使控制指部6逐渐地返回至支撑件9,以在凸轮4的周边端部边缘下逐渐地导引控制指部6(图7。

36、)。最后,控制指部6再次与第一倾斜分度表面14A和中空部分15配合,以将凸轮4至中性位置STOP(图2和6)的进入分度。用户随后可再次尝试起动而不冒损坏车辆的正确操作所需的机械元件中的一个的风险。0061尽管这里已经描述了防盗装置(其经过位置STOP的进一步通过对允许进一步促动至起动位置是必要的),但可以设想其他替换方式。0062特别地,用于促动起动位置过程的进一步的授权所需的中性位置可以是附件位置“ACC”,即,位置STOP和位置OPERATE之间的中间位置。在这样的附件位置中,诸如仪表板、汽车收音机或风扇的附件通常可通过电池供电。0063这样的实施例例如通过使用上述机械器件(其在上文中限定位置STOP但此时限定附件位置)来实施,位置STOP因此被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式通过所描述的器件的相对于锁的顺时针旋转方向位于上游的机械器件限定。说明书CN103415419A1/7页10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15419A102/7页11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415419A113/7页12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3415419A124/7页13图7说明书附图CN103415419A135/7页14图8说明书附图CN103415419A146/7页15图9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415419A157/7页16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3415419A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