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26347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4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98929.8

申请日:

2013.03.26

公开号:

CN103225306A

公开日:

2013.07.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17/02申请日:2013032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17/02; E02D19/18; E02D19/10

主分类号:

E02D17/02

申请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发明人:

胡长明; 李家涛; 梅源; 赵楠; 张文萃

地址:

71005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代理人:

李郑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首先沿邻近基坑的水源边设置隔水帷幕,该隔水帷幕的设计深度与基底开挖面平齐,然后进行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在基坑内、外分别设置降压井,降压井的深度穿透承压水层上覆土层,位于承压水层;在基坑内还设有疏干井,该疏干井的深度大于基底开挖面的深度。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利用基坑内的疏干井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再进行基坑内土体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和基坑内降压井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能提高邻近水源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增强隔水帷幕与地下连续墙之间土体承载能力,满足邻近水源深基坑降、止水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施:
1)首先沿邻近基坑的水源(4)边设置一道隔水帷幕(3),该隔水帷幕(3)的深度与基坑底部开挖面(7)平齐,然后进行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5)施工;
2)在基坑内、外分别设置深度相等的基坑内降压井(8)和基坑外降压井(6),所述的基坑内降压井(8)和基坑外降压井(6)穿透承压水层上覆土层(1)位于承压水层(2);在基坑内还有疏干井(9),该疏干井(9)的深度大于基坑底部开挖面(7)的深度;
3)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利用基坑内的疏干井(9)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再进行基坑内土体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即承压水层(2)的承压水顶托力即将等于基坑内的承压水层上覆土压力后,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

说明书

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邻近水源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邻近水源深基坑开挖采用的基坑降、止水施工方式主要包括:
1、将高压旋喷桩设置在基坑周围围护结构(支护桩)之间,高压旋喷桩与支护桩共同形成隔水帷幕,然后进行基坑内降水、基坑开挖、基坑内降压。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支护桩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施工工序较多,成本也相应增加,一旦出现透水现象,便很难封堵,当基坑周边有车载时还要在水源边设置堤坝提高地基承载力。
2、在地下连续墙与水源之间设置两级降水井,先采用基坑外两级降水井降低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然后再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最后进行基坑内降水、基坑开挖、基坑内降压。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水源与基坑有一定的距离要求(不适用于水源和基坑距离较小的深基坑工程),施工工序较多,井点管布置较多,成本费用较大。
上述两种方法虽然能满足深基坑施工的降、止水要求,但是,其对施工要求较高,工程成本过大,且止水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施:
1)首先沿邻近基坑的水源边设置一道隔水帷幕,该隔水帷幕的深度与基坑底部开挖面平齐,然后进行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施工;
2)在基坑内、外分别设置降压井,降压井的深度穿透含承压水层上覆土层位于承压水层;在基坑内还有疏干井,该疏干井的深度大于基底开挖面的深度;
3)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利用基坑内的疏干井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再进行基坑内土体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即承压水层的承压水顶托力即将等于基坑内的承压水层上覆土压力后,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和基坑内降压井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
该方法能提高邻近水源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增强隔水帷幕与地下连续墙之间土体承载能力,满足邻近水源深基坑降、止水要求,为后期基坑开挖提供安全、稳定、干燥的施工环境,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承压水层上覆土层,2、承压水层,3、隔水帷幕,4、水源,5、地下连续墙,6、基坑外降压井,7、基坑底部开挖面,8、基坑内降压井,9、疏干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具体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
1)首先在沿邻近基坑的水源边设置一道隔水帷幕3(施工参数根据具体土质和设计要求确定),该隔水帷幕3的深度与基坑底部开挖面7平齐,然后进行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5施工(具体设置深度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及设计要求来确定,注意地下连续墙接头质量控制)。
2)在基坑内、外分别设置深度相等的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穿透承压水层上覆土层1位于承压水层2;在基坑内还有疏干井9,疏干井9的深度大于基底开挖面7的深度;
3)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利用基坑内的疏干井9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再进行基坑内土体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即承压水层2的承压水顶托力即将等于基坑内的承压水层上覆土压力后,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
下面是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
(1)沿邻近基坑的水源4边设置一道隔水帷幕3,可以减小水源4对基坑周边地下水渗透压力的影响,提高地下连续墙5的质量,同时可作为河堤提高基坑边土体的稳定性;隔水帷幕3的设置深度与基底开挖面7平齐,主要考虑经济和适用两方面因素,即若隔水帷幕3设置太深则不经济,而隔水帷幕3设置太浅则达不到效果;
(2)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5可在各种地质条件下成型,并且施工深度大,具有挡土、防水抗渗和承重等多种功能,可以减少工程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振动小,噪音低,对周围相邻的工程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影响较小,且沉降及变位较易控制,地下连续墙5刚度大、整体性好,因而结构和地基变形都较小,既可以用于围护结构,也可用于主体结构;
(3)隔水帷幕3与地下连续墙5之间土体受到两个方向的约束,提高了土体承载能力。
(4)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即承压水层2的承压水顶托力即将等于基坑内的承压水上覆土压力后,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在满足基坑施工降水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工程成本。

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225306A43申请公布日20130731CN103225306ACN103225306A21申请号201310098929822申请日20130326E02D17/02200601E02D19/18200601E02D19/1020060171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地址710055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3号72发明人胡长明李家涛梅源赵楠张文萃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代理人李郑建54发明名称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首先沿邻近基坑的水源边设置隔水帷幕,该隔水帷。

2、幕的设计深度与基底开挖面平齐,然后进行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在基坑内、外分别设置降压井,降压井的深度穿透承压水层上覆土层,位于承压水层;在基坑内还设有疏干井,该疏干井的深度大于基底开挖面的深度。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利用基坑内的疏干井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再进行基坑内土体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和基坑内降压井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能提高邻近水源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增强隔水帷幕与地下连续墙之间土体承载能力,满足邻近水源深基坑降、止水要求,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

3、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225306ACN103225306A1/1页21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施1)首先沿邻近基坑的水源(4)边设置一道隔水帷幕(3),该隔水帷幕(3)的深度与基坑底部开挖面(7)平齐,然后进行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5)施工;2)在基坑内、外分别设置深度相等的基坑内降压井(8)和基坑外降压井(6),所述的基坑内降压井(8)和基坑外降压井(6)穿透承压水层上覆土层(1)位于承压水层(2);在基坑内还有疏干井(9),该疏干井(9)的深度大于基坑底部开挖面(7)的深度;3)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利用基坑内的疏干井(9)。

4、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再进行基坑内土体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即承压水层(2)的承压水顶托力即将等于基坑内的承压水层上覆土压力后,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权利要求书CN103225306A1/2页3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邻近水源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邻近水源深基坑开挖采用的基坑降、止水施工方式主要包括00031、将高压旋喷桩设置在基坑周围围护结构(支护桩)之间,高压旋喷桩与支护桩共同形成隔水帷幕,然后进行基坑内降水、基坑开。

5、挖、基坑内降压。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支护桩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施工工序较多,成本也相应增加,一旦出现透水现象,便很难封堵,当基坑周边有车载时还要在水源边设置堤坝提高地基承载力。00042、在地下连续墙与水源之间设置两级降水井,先采用基坑外两级降水井降低基坑周围地下水位,然后再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最后进行基坑内降水、基坑开挖、基坑内降压。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水源与基坑有一定的距离要求(不适用于水源和基坑距离较小的深基坑工程),施工工序较多,井点管布置较多,成本费用较大。0005上述两种方法虽然能满足深基坑施工的降、止水要求,但是,其对施工要求较高,工程成本过大,且止水能力较弱。。

6、发明内容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0007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0008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实施00091)首先沿邻近基坑的水源边设置一道隔水帷幕,该隔水帷幕的深度与基坑底部开挖面平齐,然后进行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施工;00102)在基坑内、外分别设置降压井,降压井的深度穿透含承压水层上覆土层位于承压水层;在基坑内还有疏干井,该疏干井的深度大于基底开挖面的深度;00113)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利用基坑内的疏干井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再进行基坑。

7、内土体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即承压水层的承压水顶托力即将等于基坑内的承压水层上覆土压力后,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和基坑内降压井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0012该方法能提高邻近水源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增强隔水帷幕与地下连续墙之间土体承载能力,满足邻近水源深基坑降、止水要求,为后期基坑开挖提供安全、稳定、干燥的施工环境,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工程成本。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示意图;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承压水层上覆土层,2、承压说明书CN103225306A2/2页4水层,3、隔水帷幕,4、水源,5、地下连续墙,6、基坑外降压井,7、基坑底部开挖面,8、基坑内降压井,9、疏干井。0。

8、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邻近水源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止基坑渗漏的具体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实施00161)首先在沿邻近基坑的水源边设置一道隔水帷幕3(施工参数根据具体土质和设计要求确定),该隔水帷幕3的深度与基坑底部开挖面7平齐,然后进行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5施工(具体设置深度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及设计要求来确定,注意地下连续墙接头质量控制)。00172)在基坑内、外分别设置深度相等的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穿透承压水层上覆土层1位于承压水层2;在基坑内还有疏干井9,疏干井9的深度大于。

9、基底开挖面7的深度;00183)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利用基坑内的疏干井9降低基坑内地下水位,再进行基坑内土体开挖;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即承压水层2的承压水顶托力即将等于基坑内的承压水层上覆土压力后,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0019下面是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0020(1)沿邻近基坑的水源4边设置一道隔水帷幕3,可以减小水源4对基坑周边地下水渗透压力的影响,提高地下连续墙5的质量,同时可作为河堤提高基坑边土体的稳定性;隔水帷幕3的设置深度与基底开挖面7平齐,主要考虑经济和适用两方面因素,即若隔水帷幕3设置太深则不经济,而隔水帷幕3设置太浅则达不到效果;0021(2。

10、)基坑周围的地下连续墙5可在各种地质条件下成型,并且施工深度大,具有挡土、防水抗渗和承重等多种功能,可以减少工程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振动小,噪音低,对周围相邻的工程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影响较小,且沉降及变位较易控制,地下连续墙5刚度大、整体性好,因而结构和地基变形都较小,既可以用于围护结构,也可用于主体结构;0022(3)隔水帷幕3与地下连续墙5之间土体受到两个方向的约束,提高了土体承载能力。0023(4)当基坑开挖到一定深度,即承压水层2的承压水顶托力即将等于基坑内的承压水上覆土压力后,再利用基坑外降压井6和基坑内降压井8对基坑进行降压处理,在满足基坑施工降水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工程成本。说明书CN103225306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22530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