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7271212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8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612822.9

申请日:

20180426

公开号:

CN208493058U

公开日:

2019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C13/76,A62C13/78

主分类号:

A62C13/76,A62C13/78

申请人: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善平,黄英,张功明,蔡明发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金尚路8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连耀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包括报警模块和灭火器支架;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有一自复位开关;所述自复位开关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闭合,所述报警模块产生报警;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断开,所述报警模块不报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自复位开关以检测灭火器是否安装,并通过与所述自复位开关电连接的报警模块进行语音提示;同时所述灭火器支架的直径和高度可调以满足不同规格灭火器的放置需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包括报警模块和灭火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有一自复位开关;所述自复位开关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闭合,所述报警模块产生报警;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断开,所述报警模块不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常闭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继电器;所述自复位开关、手动开关、继电器和报警模块依次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为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语音报警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支架包括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的第一卡箍、第二卡箍和底板;所述自复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灭火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内径放置在所述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箍包括第一直径调节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上设置有两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长条孔进行螺栓连接以调节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的第一高度调节板;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以调节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箍包括第二直径调节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上设置有两第三长条孔;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三长条孔进行螺栓连接以调节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的第二高度调节板;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第四长条孔;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以调节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二卡箍下方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卡箍相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客户处的石油及纸业等防火要求高的客户,都要求随车必配灭火器,但灭火器被带走检测或使用完后,经常忘记安装新的灭火器,现有方案只能靠人为检查和提醒配置灭火器,这样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为检查只能是定期检查或者抽查,这样导致灭火器不能及时归位或重新配置,在需要的时候没有灭火器可用,可能导致出现严重的损失。

此外,目前市场上不同灭火器厂家生产提供的1KG和2KG等规格的灭火器直径和高度都不统一,现有可微调的灭火器支架可以满足同一灭火器厂家同一重量规格的直径微调,不能满足同一灭火器厂家不同规格的安装;不能满足其它灭火器厂家灭火器的安装。现有解决方案是叉车工厂内或客户处只能使用同一厂家的同一重量规格灭火器来配套相应类型的灭火器支架,导致使用或配套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通过在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自复位开关以检测灭火器是否安装,并通过与所述自复位开关电连接的报警模块进行语音提示;同时,所述灭火器支架的直径和高度可调以满足不同规格灭火器的放置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包括报警模块和灭火器支架;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有一自复位开关;所述自复位开关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闭合,所述报警模块产生报警;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断开,所述报警模块不报警。

优选的,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常闭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继电器;所述自复位开关、手动开关、继电器和报警模块依次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报警模块为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语音报警模块。

优选的,所述灭火器支架包括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的第一卡箍、第二卡箍和底板;所述自复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灭火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内径放置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箍包括第一直径调节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上设置有两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长条孔进行螺栓连接以调节直径。

优选的,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的第一高度调节板;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以调节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箍包括第二直径调节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上设置有两第三长条孔;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三长条孔进行螺栓连接以调节直径。

优选的,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的第二高度调节板;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第四长条孔;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以调节高度。

优选的,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二卡箍下方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卡箍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通过在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自复位开关以检测灭火器是否安装,并通过与所述自复位开关电连接的报警模块进行语音提示,从而实现自动提醒随车安装灭火器,并解决了人为检查和提醒随车配置灭火器的问题,节约人力资源;

(2)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还设置有与所述自复位开关电连接的翘板开关(手动开关)及继电器,从而实现手动关闭语音报警;

(3)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其灭火器支架直径和高度可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规格灭火器的放置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火器支架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火器支架装置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控制逻辑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火器支架装置报警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2,包括报警模块21和灭火器支架;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有一自复位开关200;所述自复位开关200与所述报警模块21电连接;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200闭合,所述报警模块21产生报警;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200断开,所述报警模块21不报警。

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常闭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报警模块21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动开关为常闭翘板开关,翘板开关安装在叉车驾驶室内驾驶员容易触摸到的地方。在允许不安装灭火器的作业场所下或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翘板开关断开语音提示。

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继电器;所述自复位开关200、手动开关、继电器和报警模块21依次电连接。

所述报警模块21为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语音报警模块21,序号2固定在护顶架上,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200闭合,所述报警模块21触发语音报警;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所述自复位开关200断开,所述报警模块21断开语音报警。

具体的,参见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支架装置报警电路图,其中的9F35为保险丝;9S36为自复位开关;9S35为翘板开关,9K36为继电器,9H36为报警模块。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自复位开关9S36闭合,由于翘板开关9S35默认闭合,继电器9K36闭合,所述报警模块21触发语音报警。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自复位开关9S36断开,继电器9K36断开,所述报警模块21断开或不产生语音报警。当已经产生语音报警且需要关闭时,按下翘板开关9S35,继电器9K36断开,所述报警模块21断开语音报警。

本实施例中,所述灭火器支架包括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的第一卡箍201、第二卡箍202和底板203;所述自复位开关200设置在所述底板203上;所述灭火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卡箍201和第二卡箍202的内径放置在所述底板203上。所述自复位开关200为金属自复位开关200,通过螺纹和自带的卡套螺母固定在所述底板203上。灭火器安装后,通过自身的重力使自复位开关200闭合,从而断开语提示的电路;无灭火器安装时自复位开关200处于复位状态,自复位开关200连接到报警电路以产生语音报警。

所述第一卡箍201包括第一直径调节板2010和第一固定板2011;所述第一固定板2011通过第一连接板2012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2010上设置有两第一长条孔20101;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2010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011通过所述第一长条孔20101进行螺栓204连接以调节直径来安装不同直径的灭火器。具体的,所述两第一长条孔20101在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2010上呈对称分布。此处的螺栓204为每个第一长条孔上各设置一个。

具体的,所述第一卡箍201的内径边缘设置有第一橡胶棱边205以起缓冲保护作用,避免压伤灭火器。

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012相连的第一高度调节板2013;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2013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20131;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2013通过螺栓204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以调节高度来安装不同高度的灭火器。具体的,此处的螺栓包括两个或多个以更好地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箍202包括第二直径调节板2020和第二固定板2021;所述第二固定板2021通过第二连接板2022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2020上设置有两第三长条孔20201;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2020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021通过所述第三长条孔20201进行螺栓204连接以调节直径来安装不同直径的灭火器。具体的,所述两第三长条孔20201在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2020上呈对称分布。此处的螺栓204为每个第二长条孔上各设置一个。

具体的,所述第一卡箍202的内径边缘设置有第二橡胶棱边206以起缓冲保护作用,避免压伤灭火器。

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022相连的第二高度调节板2023;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2023上设置有第四长条孔20231;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2023通过螺栓204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以调节高度来安装不同高度的灭火器。具体的,此处的螺栓包括两个或多个以更好地支撑。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03位于所述第二卡箍202下方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2022与所述第二卡箍202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612822.9 (22)申请日 2018.04.26 (73)专利权人 林德 (中国) 叉车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金尚路89号 (72)发明人 肖善平 黄英 张功明 蔡明发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 有限公司 35204 代理人 连耀忠 (51)Int.Cl. A62C 13/76(2006.01) A62C 13/7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2、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 支架装置, 包括报警模块和灭火器支架; 所述灭 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 有一自复位开关; 所述自复位开关与所述报警模 块电连接;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 所述自复位开关闭合, 所述报警模块产生报警;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 所述自复位 开关断开, 所述报警模块不报警。 本实用新型通 过在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 点设置自复位开关以检测灭火器是否安装, 并通 过与所述自复位开关电连接的报警模块进行语 音提示; 同时所述灭火器支架的直径和高度可调 以满足不同规格灭火器的放置需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

3、8493058 U 2019.02.15 CN 208493058 U 1.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包括报警模块和灭火器支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有一自复位开关; 所述自复位开关与所述 报警模块电连接;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 所述自复位开关闭合, 所述报警模块 产生报警;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 所述自复位开关断开, 所述报警模块不报 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火器支架 装置还包括一常闭手动开关; 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报警提。

4、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火器支架 装置还包括一继电器; 所述自复位开关、 手动开关、 继电器和报警模块依次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报警模块为 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语音报警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火器支架 包括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的第一卡箍、 第二卡箍和底板; 所述自复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底板 上; 所述灭火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内径放置在所述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箍包 括第一直径调节板和第一固。

5、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 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上设置有两第一长条孔; 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 所述第一长条孔进行螺栓连接以调节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火器支架 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的第一高度调节板;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长条 孔;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以调节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箍包 括第二直径调节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 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上设置。

6、有两第三长条孔; 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 所述第三长条孔进行螺栓连接以调节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火器支架 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的第二高度调节板;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第四长条 孔;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以调节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位于 所述第二卡箍下方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卡箍相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93058 U 2 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

7、新型涉及灭火器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客户处的石油及纸业等防火要求高的客户, 都要求随车必配灭火器, 但灭火 器被带走检测或使用完后, 经常忘记安装新的灭火器, 现有方案只能靠人为检查和提醒配 置灭火器, 这样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人为检查只能是定期检查或者抽查, 这样导致灭火 器不能及时归位或重新配置, 在需要的时候没有灭火器可用, 可能导致出现严重的损失。 0003 此外, 目前市场上不同灭火器厂家生产提供的1KG和2KG等规格的灭火器直径和高 度都不统一, 现有可微调的灭火器支架可以满足同一灭火器厂家同一重量规格的直径微 调, 不能满足。

8、同一灭火器厂家不同规格的安装; 不能满足其它灭火器厂家灭火器的安装。 现 有解决方案是叉车工厂内或客户处只能使用同一厂家的同一重量规格灭火器来配套相应 类型的灭火器支架, 导致使用或配套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出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 装置, 通过在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自复位开关以检测灭火器是 否安装, 并通过与所述自复位开关电连接的报警模块进行语音提示; 同时, 所述灭火器支架 的直径和高度可调以满足不同规格灭火器的放置需求。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

9、器支架装置, 包括报警模块和灭火器支架; 所述灭火器支 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有一自复位开关; 所述自复位开关与所述报警模块 电连接;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 所述自复位开关闭合, 所述报警模块产生报 警;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 所述自复位开关断开, 所述报警模块不报警。 0007 优选的, 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常闭手动开关; 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报警 模块电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继电器; 所述自复位开关、 手动开关、 继电 器和报警模块依次电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报警模块为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语音报警模块。 001。

10、0 优选的, 所述灭火器支架包括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的第一卡箍、 第二卡箍和底板; 所述自复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灭火器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内径 放置在所述底板上。 0011 优选的, 所述第一卡箍包括第一直径调节板和第一固定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 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 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上设置有两第一长条孔; 所述第一 直径调节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长条孔进行螺栓连接以调节直径。 0012 优选的, 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的第一高度调节板; 所述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493058 U 3 第一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长。

11、条孔;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 以调节高度。 0013 优选的, 所述第二卡箍包括第二直径调节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 第二连接板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 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上设置有两第三长条孔; 所述第二 直径调节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三长条孔进行螺栓连接以调节直径。 0014 优选的, 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的第二高度调节板; 所述 第二高度调节板上设置有第四长条孔;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叉车护顶架上 以调节高度。 0015 优选的, 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二卡箍下方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卡箍 相连接。 0016 本实用。

12、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 (1)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通过在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 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自复位开关以检测灭火器是否安装, 并通过与所述自复位开关 电连接的报警模块进行语音提示, 从而实现自动提醒随车安装灭火器, 并解决了人为检查 和提醒随车配置灭火器的问题, 节约人力资源; 0018 (2)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还设置有与所述自复位开关 电连接的翘板开关(手动开关)及继电器, 从而实现手动关闭语音报警; 0019 (3)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 其灭火器支架直径和高度可 调节, 从而满足不同规格灭火器的放置需。

13、求。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火器支架装置结构图; 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火器支架装置结构放大图; 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控制逻辑图; 0024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灭火器支架装置报警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14、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 参见图1至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报警提示的灭火器支架装置2, 包括报警模 块21和灭火器支架;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承载灭火器重力的任意位置点设置有一自复位开关 200; 所述自复位开关200与所述报警模块21电连接;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 所 述自复位开关200闭合, 所述报警模块21产生报警; 所述灭火。

15、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 所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493058 U 4 述自复位开关200断开, 所述报警模块21不报警。 0027 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常闭手动开关; 所述手动开关与所述报警模块21电 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开关为常闭翘板开关, 翘板开关安装在叉车驾驶室内驾驶员容易 触摸到的地方。 在允许不安装灭火器的作业场所下或特殊情况下, 可以通过翘板开关断开 语音提示。 0028 所述灭火器支架装置还包括一继电器; 所述自复位开关200、 手动开关、 继电器和 报警模块21依次电连接。 0029 所述报警模块21为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语音报警模块21, 序号。

16、2固定在护顶架 上,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 所述自复位开关200闭合, 所述报警模块21触发语 音报警;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 所述自复位开关200断开, 所述报警模块21断 开语音报警。 0030 具体的, 参见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支架装置报警电路图, 其中的9F35为 保险丝; 9S36为自复位开关; 9S35为翘板开关, 9K36为继电器, 9H36为报警模块。 所述灭火器 支架上未安装灭火器时, 自复位开关9S36闭合, 由于翘板开关9S35默认闭合, 继电器9K36闭 合, 所述报警模块21触发语音报警。 所述灭火器支架上安装有灭火器时, 自复位开关9。

17、S36断 开, 继电器9K36断开, 所述报警模块21断开或不产生语音报警。 当已经产生语音报警且需要 关闭时, 按下翘板开关9S35, 继电器9K36断开, 所述报警模块21断开语音报警。 0031 本实施例中, 所述灭火器支架包括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的第一卡箍201、 第二卡 箍202和底板203; 所述自复位开关200设置在所述底板203上; 所述灭火器依次穿过所述第 一卡箍201和第二卡箍202的内径放置在所述底板203上。 所述自复位开关200为金属自复位 开关200, 通过螺纹和自带的卡套螺母固定在所述底板203上。 灭火器安装后, 通过自身的重 力使自复位开关200闭合, 从而断。

18、开语提示的电路; 无灭火器安装时自复位开关200处于复 位状态, 自复位开关200连接到报警电路以产生语音报警。 0032 所述第一卡箍201包括第一直径调节板2010和第一固定板2011; 所述第一固定板 2011通过第一连接板2012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 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2010上设置有两第 一长条孔20101; 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2010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011通过所述第一长条孔 20101进行螺栓204连接以调节直径来安装不同直径的灭火器。 具体的, 所述两第一长条孔 20101在所述第一直径调节板2010上呈对称分布。 此处的螺栓204为每个第一长条孔上各设 置一个。 0033 。

19、具体的, 所述第一卡箍201的内径边缘设置有第一橡胶棱边205以起缓冲保护作 用, 避免压伤灭火器。 0034 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012相连的第一高度调节板2013; 所述 第一高度调节板2013上设置有第二长条孔20131;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板2013通过螺栓204固 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以调节高度来安装不同高度的灭火器。 具体的, 此处的螺栓包括两个或 多个以更好地支撑。 0035 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卡箍202包括第二直径调节板2020和第二固定板2021; 所述 第二固定板2021通过第二连接板2022固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 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2020上 设置有两第。

20、三长条孔20201; 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2020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021通过所述第 三长条孔20201进行螺栓204连接以调节直径来安装不同直径的灭火器。 具体的, 所述两第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493058 U 5 三长条孔20201在所述第二直径调节板2020上呈对称分布。 此处的螺栓204为每个第二长条 孔上各设置一个。 0036 具体的, 所述第一卡箍202的内径边缘设置有第二橡胶棱边206以起缓冲保护作 用, 避免压伤灭火器。 0037 所述灭火器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022相连的第二高度调节板2023; 所述 第二高度调节板2023上设置有第四长条孔202。

21、31;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板2023通过螺栓204固 定在叉车护顶架1上以调节高度来安装不同高度的灭火器。 具体的, 此处的螺栓包括两个或 多个以更好地支撑。 0038 本实施例中, 所述底板203位于所述第二卡箍202下方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2022 与所述第二卡箍202相连接。 0039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 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同时, 对于本领域的 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 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493058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8493058 U 7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8493058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8493058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