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植工具.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33282.8 (22)申请日 2017.06.09 (71)申请人 合肥市川丘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 公司 地址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白龙镇 向东村西岗组 (72)发明人 范子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51)Int.Cl. A01C 1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移植工具 (57)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植工具, 包括两挖掘 杆、 连接设于该两挖掘杆前端的一铲板。
2、及设于该 挖掘杆后端的把手, 每一挖掘杆包括一挖掘段及 由该挖掘段的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的一固定段, 所述两挖掘杆的挖掘段平行设置, 所述两固定段 由挖掘段斜向上呈相互靠近趋势延伸, 所述固定 段与其对应的挖掘段之间形成锐角, 所述把手套 设固定于挖掘杆的固定段上。 该移植工具通过挖 掘段的铲土端进行除草、 挖土的作业, 并使两挖 掘杆之间的部分对应待挖掘的植物, 从而防止挖 掘过程对植物主根的损伤, 并能保留主根下方的 土块, 将植物带有土块地由土壤中移植出来。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7223396 A 2017.10.03 CN 107223396 A 1.一种移植。
3、工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挖掘杆、 连接设于该两挖掘杆前端的一铲板及设 于该挖掘杆后端的把手, 每一挖掘杆包括一挖掘段及由该挖掘段的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的 一固定段, 所述两挖掘杆的挖掘段平行设置, 所述两固定段由挖掘段斜向上呈相互靠近趋 势延伸, 所述固定段与其对应的挖掘段之间形成锐角, 所述把手套设固定于挖掘杆的固定 段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工具, 其特征在于: 每一挖掘杆的杆径为6-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植工具, 其特征在于: 每一挖掘杆的杆径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挖掘段之间的间距为3-4。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移植。
4、工具, 其特征在于: 每一挖掘段的长度为20。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移植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段与其对应的挖 掘段之间的角度为30-60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植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段与其对应的挖掘段之间的角 度为45度。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移植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铲板为一尖形构造。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所述的移植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铲板为由挖掘杆前端 的上表面向下向外倾斜延伸形成的板状或者为挖掘杆的前端上下表面同时相互靠近倾斜 延伸形成的板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植工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有凸纹。
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23396 A 2 移植工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移植工具。 背景技术 0002 在我国, 花、 蔬菜等苗圃移植到其他地方时一般通过铲刀等农具挖掘, 该铲刀等工 具一般包括用于手持的一个手柄及设于手柄前端的平板形的铁铲, 通过铁铲铲入苗圃的根 部, 这种工具容易损坏苗圃的主根体, 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出一种移植工具,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伤根等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移植工具包括两挖掘杆、 连接设于该两挖掘杆前端的一铲板及设于该挖掘杆 后端的把手。
6、, 每一挖掘杆包括一挖掘段及由该挖掘段的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的一固定段, 所述两挖掘杆的挖掘段平行设置, 所述两固定段由挖掘段斜向上呈相互靠近趋势延伸, 所 述固定段与其对应的挖掘段之间形成锐角, 所述把手套设固定于挖掘杆的固定段上。 0006 优选方案为, 每一挖掘杆的杆径为6-10。 0007 优选方案为, 每一挖掘杆的杆径8。 0008 优选方案为, 所述两挖掘段之间的间距为3-4。 0009 优选方案为, 每一挖掘段的长度为20。 0010 优选方案为, 所述固定段与其对应的挖掘段之间的角度为30-60度。 0011 优选方案为, 所述固定段与其对应的挖掘段之间的角度为45度。 0012。
7、 优选方案为, 所述铲板为一尖形构造。 0013 优选方案为, 所述铲板为由挖掘杆前端的上表面向下向外倾斜延伸形成的板状或 者为挖掘杆的前端上下表面同时相互靠近倾斜延伸形成的板状。 0014 优选方案为, 所述把手的外表面设有凸纹。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6 本发明的移植工具通过挖掘段的铲土端进行除草、 挖土的作业, 并使两挖掘杆之 间的部分对应待挖掘的植物, 从而防止挖掘过程对植物主根的损伤, 并能保留主根下方的 土块, 将植物带有土块地由土壤中移植出来。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8、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发明移植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7223396 A 3 0019 图2为图1中挖掘杆前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1中挖掘杆前端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0022 100、 移植工具; 10、 挖掘杆; 20、 把手; 30、 30a、 30b、 铲板; 11、 挖掘段; 12、 固定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
9、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如图1所示, 该移植工具100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挖掘杆10、 连接设于该两挖掘杆10 前端的一铲板30及设于该挖掘杆10后端的把手20。 0025 该两挖掘杆10为金属杆, 择优为不锈钢杆。 每一挖掘杆10的杆径为6-10, 择优为 8。 每一挖掘杆10包括一挖掘段11及由该挖掘段11的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的一固定段12。 。
10、所述两挖掘杆10的挖掘段11平行设置, 其间距为3-4。 每一挖掘段11的长度为20。 所述 两固定段12由挖掘段11斜向上呈相互靠近趋势延伸。 所述固定段12与其对应的挖掘段11之 间形成锐角, 其角度为30-60度, 择优为45度。 0026 该铲板30连接设于两挖掘段11的前端。 本实施例中, 该铲板30为由挖掘杆10的前 端上下表面同时相互靠近倾斜延伸形成的板状。 具体实施时, 该铲板30的形状不受本实施 例的限制, 请同时参阅图2, 该铲板30a还可为仅由挖掘杆10前端的上表面向下向外倾斜延 伸形成的板状; 请同时参阅图3, 该铲板30b还可为由挖掘杆10的前端形成的一尖形板件。 该。
11、 铲板30还可由挖掘杆10前端的上下表面同时向外相互靠近倾斜延伸形成的板状。 0027 所述把手20可为硬质树脂柄, 也可为木柄, 其外表面可设有凸纹以便于把持。 该把 手20套设于挖掘杆10的固定段12上, 并使固定段12嵌设于把手20内而固定。 0028 使用时, 手握把手20, 通过挖掘段11前端的铲板30进行除草、 挖土的作业, 并使两 挖掘杆10之间的部分对应待挖掘的植物, 从而防止挖掘过程对植物主根的损伤, 并能保留 主根下方的土块, 将植物带有土块地由土壤中移植出来。 该移植工具结构简单, 操作容易。 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7223396 A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722339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