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的培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秧苗的培育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935845.4 (22)申请日 2015.12.15 A01G 9/10(2006.01) A01G 27/02(2006.01) A01G 27/00(2006.01) A01C 23/04(2006.01) (71)申请人 重庆亘宇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400023 重庆市江北区桥北苑10号附3 号 14-6 (72)发明人 马朝宇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50217 代理人 成艳 (54) 发明名称 秧苗的培育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秧苗的培育装置, 包括上。
2、盒体 和下盒体, 上盒体内设有秧苗层、 土壤层, 上盒体 的底部为支撑网, 秧苗层插设于土壤层, 土壤层与 上盒体的内壁连接, 下盒体为加水层, 下盒体的内 壁与上盒体的外壁滑动连接, 且下盒体的盒壁与 上盒体的盒壁之间设有固定装置, 下盒体的上部 设有加水管, 下盒体的下部设有出水管, 加水管和 出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 问题是提供一种营养和水分补充方便且吸收效果 好的秧苗培育装置。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5493945 A 2016.04.20 CN 105493。
3、945 A 1.秧苗的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 上盒体内设有秧苗层、 土壤层, 上盒体的底部为支撑网, 秧苗层插设于土壤层, 土壤层与上盒体的内壁连接, 下盒体为加水 层, 下盒体的内壁与上盒体的外壁滑动连接, 且下盒体的盒壁与上盒体的盒壁之间设有固 定装置, 下盒体的上部设有加水管, 下盒体的下部设有出水管, 加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控 制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盒体的底部竖向设有多 个插管, 插管的上端为尖部, 插管的下部管壁设有多个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插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
4、有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下盒体的底部设有抬升 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抬升装置为液压千斤 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喷头与插管转动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493945 A 2 秧苗的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装置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秧苗的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育苗就是培育秧苗的意思。 原意是指在苗圃、 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 以备移植至 土地里去栽种。 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
5、存的这个阶段。 俗话说 “苗壮半收成” 。 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 费时、 技术性强的工作。 0003 通常的培育秧苗时通常是将秧苗种植在土壤中即可, 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是事先配 置好的, 在种子发芽后, 即长成秧苗, 洒水则是通过在秧苗上方洒水, 但是此种培育方法, 土 壤中的营养成分事先配置, 在后期的秧苗成长的过程中只能通过撒肥、 洒水的方式补充营 养, 且营养均是从土壤层表面缓慢渗入, 补充的效果差, 且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营养和水分补充方便且吸收效果好的秧苗 培育装置。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秧苗的培育装。
6、置, 包括上盒体 和下盒体, 上盒体内设有秧苗层、 土壤层, 上盒体的底部为支撑网, 秧苗层插设于土壤层, 土 壤层与上盒体的内壁连接, 下盒体为加水层, 下盒体的内壁与上盒体的外壁滑动连接, 且下 盒体的盒壁与上盒体的盒壁之间设有固定装置, 下盒体的上部设有加水管, 下盒体的下部 设有出水管, 加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门。 0006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秧苗的培育装置, 上盒体用于盛装土壤层, 秧苗种植于土 壤层内, 下盒体为加水层, 与上盒体滑动连接, 在不需要加水或加营养液时, 将下盒体向下 滑动, 使得土壤层的底部与液面分离, 而在需要加水或加营养液时, 抬升下盒体使得液面与 土壤。
7、层接触, 土壤层即可吸收营养液或水分, 加水管、 出水管用于控制下盒体内的液面高 度, 支撑网给予土壤层支撑力。 000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种子种植于土壤层中, 从加水管中向下盒体中 加入营养液, 向上滑动下盒体, 使得下盒体内的液面与土壤层接触, 土壤层的下部浸于营养 液中, 则营养液通过土壤层的吸附储存, 当土壤层的营养吸收足够后, 滑动下盒体, 使得下 盒体与土壤层分离, 营养液也可替换为水, 为土壤层中输送水分。 与现有的从地面上方撒肥 或者洒水的方式相比, 从土壤层的下方输送营养和水分, 操作仅需要加入至下盒体, 滑动下 盒体即可, 操作方便, 而土壤层的吸收, 是根。
8、据土壤层的需求吸收营养液和水分, 吸收更均 匀且充分, 效果好。 0008 进一步, 所述下盒体的底部竖向设有多个插管, 插管的上端为尖部, 插管的下部管 壁设有多个通孔。 插管可在下盒体上升的过程中插入至土壤层内并伸出, 从而可从土壤层 的上方为秧苗补水, 从而补充效果更好, 技能从下方补充也可从上方补充。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插管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喷头。 喷头喷淋的面积大, 便于秧苗吸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5493945 A 3 收。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下盒体的底部设有抬升装置。 通过抬升装置将下盒体抬起, 实现下 盒体与上盒体的滑动, 操作更方便。 001。
9、1 进一步, 所述的抬升装置为液压千斤顶。 千斤顶既可实现抬升过程又实现固定的 过程, 一举两得, 操作方便。 0012 进一步, 所述的喷头与插管转动连接。 喷头在喷洒的过程中转动, 从而使得周围的 秧苗得到充分喷洒, 喷洒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秧苗的培育装置实施例插管未插入土壤层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插管插入土壤层后的示意图。 0014 图中: 上盒体1、 下盒体2、 土壤层3、 秧苗4、 支撑网5、 插管6、 尖部7、 喷头8、 液压千金 顶9、 加水管10、 出水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所示, 本发明秧苗4的培育装置, 包括上盒体1和下盒体2, 上。
10、盒体1内设有秧 苗4层、 土壤层3, 上盒体1的底部为支撑网5, 秧苗4层插设于土壤层3, 土壤层3与上盒体1的 内壁连接, 下盒体2为加水层, 下盒体2的底部竖向设有多个插管6, 插管6的上端为尖部7, 插 管6的下部管壁设有多个通孔, 插管6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喷头8, 喷头8内设有吸水泵, 下盒体 2的内壁与上盒体1的外壁滑动连接, 下盒体2的底部设有液压千金顶9式抬升装置, 上盒体2 的上部设有加水管10, 下盒体2的下部设有出水管11, 加水管10和出水管11上均设有控制阀 门。 001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如图2所示, 通过加水管10向下盒体2内加入营养液, 抬升液压 千斤顶, 下盒。
11、体2向上抬起, 下盒体2与上盒体1滑动, 使得下盒体2内的营养液与上盒体1内 的土壤层3接触, 当下盒体2向上抬升的过程中, 插管6的尖部7插入土壤层3中, 并穿过土壤 层3位于土壤层3的上方, 然后将喷头8连接于插管6的上端, 此时, 土壤层3的下部浸入营养 液中, 吸收营养液中的营养, 营养液从插管6下部进入插管6中, 喷头8中的吸水泵则将营养 液从插管6中吸出后从喷头8中喷出, 进而在土壤的上方喷洒至秧苗4的叶片或者土壤的上 表面, 土壤层3则从下部和上部同时吸收营养液中的营养, 当营养液吸收后, 剩余的营养液 从出水管11中放出, 从加水管10中向下盒体2内加入水, 从而用相同的办法为秧苗4补充水 分。 0017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变 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 的实用性。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493945 A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5493945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