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鳗鱼烧烤、蒸煮、上酱一体机及烤鳗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的水产品加工出口业务迅猛发展。出 口水产品的加工形式,也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的保鲜、冷冻加工,而是利用一些 特殊的装置对水产品进行处理、调味、冷冻后进行出口。尤其是冷冻烤鳗的加 工出口发展比较迅速,将鳗鱼经过宰杀处理、烘烤、调味、冷冻等加工工艺后 包装好用于出口。但是,在传统的烤鳗装置中鳗鱼不能入味均匀,且鳗鱼经烘 烤、蒸煮过程后,用于传输鳗鱼的输送带会沾上很多油脂,需要人工进行刷洗, 并用酒精喷淋进行消毒,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用酒精消毒,酒精易挥发易 引起火灾同时成本高,另外,很多传统的烤鳗工艺不能使鳗鱼烤到适中的程度, 也不能使鳗鱼入味均衡。这就需要一种能够集鳗鱼烘烤、鳗鱼蒸煮、鳗鱼烘干、 鳗鱼入味以及鳗鱼输送带自动消毒刷洗为一体的烤鳗装置以及烤鳗加工工艺, 来克服鳗鱼烘烤不适中、入围不均匀以及鳗鱼输送带消毒刷洗过程中费时费力 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鳗鱼烘烤、鳗鱼蒸煮、鳗鱼烘干、鳗鱼入味 以及鳗鱼输送带自动消毒刷洗为一体的鳗鱼烧烤、蒸煮、上酱一体机及烤鳗加 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鳗鱼烧烤、蒸煮、上酱一体机, 包括烘烤装置、蒸煮烘干装置以及1个或1个以上的蒲烧装置;
所述的烘烤装置分为皮烤装置和肉烤装置,所述的皮烤装置包括支架A、1 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A、输送带A、皮烤加热器、4根或4根以上的固设于支架 A上的转轴A以及使其中1根转轴A转动的动力装置A,所述的箱体A为前、后 面开设有开口且侧面设有箱门A的箱型结构,2个以上的箱体A沿前后向依次密 封连接形成箱体组A并置于支架A上,其中2根转轴A位于箱体A或箱体组A 开口的前、后方且与箱体A或箱体组A保持一段距离,另外2根转轴A位于箱 体A或箱体组A的下方,输送带A一端穿过箱体A或箱体组A的前、后方开口 并依次绕过4根转轴A与输送带A的另一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输送带A与转 轴A联动连接;其中,所述的皮烤加热器包括烘烤加热器A和明火加热器,烘 烤加热器A和明火加热器置于箱体A内且分别位于箱体A或箱体组A内的输送 带A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的肉烤装置包括支架B、1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B、输送带B、皮烤加 热器、4根或4根以上的固设于支架B上的转轴B以及使其中1根转轴B转动的 动力装置B,所述的箱体B为前、后面开设有开口且侧面设有箱门B的箱型结构, 2个以上的箱体B沿前后向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箱体组B并置于支架B上,其中2 根转轴B位于箱体B或箱体组B开口的前、后方且与箱体B或箱体组B保持一 段距离,另外2根转轴B位于箱体B或箱体组B的下方,输送带B一端穿过箱 体B或箱体组B的前、后方开口并依次绕过4根转轴B与输送带B的另一端连 接形成闭合回路;输送带B与转轴B联动连接;其中所述的肉烤加热器包括烘 烤加热器B,烘烤加热器B置于箱体B内且位于箱体B或箱体组B内的输送带B 的上方;
所述的蒸煮烘干装置包括蒸煮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的蒸煮装置包括支架 C、1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C、淋洗装置、输送带C、蒸汽输出装置、4根或4根 以上固设于支架C上的转轴C以及使其中1根转轴C转动的动力装置C,所述的 箱体C为前、后面开设有开口且侧面设有箱门C的箱型结构,2个以上的箱体C 沿前后向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箱体组C并置于支架C上,其中2根转轴C位于箱 体C或箱体组C开口的前、后方且与箱体C或箱体组C保持一段距离,另外2 根转轴C位于箱体C或箱体组C的下方,输送带C一端穿过箱体C或箱体组C 的前、后方开口并依次绕过4根转轴C与输送带C的另一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输送带C与转轴C联动连接;在箱体C或箱体组C前面和后面的一段输送带C 上方设有淋洗装置,在箱体C或箱体组C内、输送带C的上方或下方设有蒸汽 输出装置。
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支架D、1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D、输送带D、烘干加 热器、4根或4根以上固设于支架D上的转轴D以及使其中1根转轴D转动的动 力装置D,所述的箱体D为前、后面开设有开口且侧面设有箱门D的箱型结构, 2个以上的箱体D沿前后向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箱体组D并置于支架D上,其中2 根转轴D位于箱体D或箱体组D开口的前、后方且与箱体D或箱体组D保持一 段距离,另外2根转轴D位于箱体D或箱体组D的下方,输送带D一端穿过箱 体D或箱体组D的前、后方开口并依次绕过4根转轴D与输送带D的另一端连 接形成闭合回路;输送带D与转轴D联动连接;其中所述的烘干加热器包括烘 烤加热器C,烘烤加热器C置于箱体D或箱体组D内且位于箱体D内的输送带D 的上方;
所述的蒲烧装置包括由前至后依序排列的上酱装置和带料烘烤装置,所述 的上酱装置包括支架E、夹压装置、上酱输送装置以及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的蘸料 池,所述的夹压装置、上酱输送装置以及蘸料池至上而下依次分布;
所述的上酱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E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的输送带E包括两 条相互对称的链条E以及设于两条链条E之间若干根等距排列的金属杆E;所述 的驱动装置包括垂直于输送带E传动方向的一对转轴E和用于带动其中一根转 轴E转动的动力装置E,所述的转轴E的两端固设于支架E上,各转轴E的轴向 两侧还分别设有用来与链条E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E,输送带E通过链条E与链 轮E相嵌将两根转轴E连接;任意一根转轴E沿轴方向的一侧设有驱动齿轮A;
所述的夹压装置包括输送带F以及从动装置,所述的输送带F包括两条相 互对称的链条F以及设于两条链条F之间若干根等距排列的金属杆F;所述的从 动装置为垂直于输送带F传动方向的一对转轴F且转轴F平行于转轴E,所述的 转轴F的两端固设于支架E上,其中一根转轴F的沿轴方向的一侧设有与转轴E 的驱动齿轮A啮合的从动齿轮A,各转轴F的轴向两侧还分别设有用来与链条F 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F,输送带F通过链条F与链轮F相嵌将两根转轴F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F位于输送带E上方且输送带E长于输送带F,输送带F下垂 并与输送带E一面相互紧贴,输送带E和输送带F下垂的一段垂入蘸料池的蘸 料中;
所述的带料烘烤装置包括支架G、1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G、输送带G、带 料烘烤加热器、4根或4根以上的固设于支架G上的转轴G以及使其中1根转轴 G转动的动力装置G,所述的箱体G为前、后面开设有开口且侧面设有箱门G的 箱型结构,2个以上的箱体G沿前后向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箱体组G并置于支架G 上,其中2根转轴G位于箱体G或箱体组G开口的前、后方且与箱体G或箱体 组G保持一段距离,另外2根转轴G位于箱体G或箱体组G的下方,输送带G 一端穿过箱体G或箱体组G的前、后方开口并依次绕过4根转轴G与输送带G 的另一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输送带G与转轴G联动连接;其中所述的带料烘 烤加热器包括烘烤加热器D,烘烤加热器D置于箱体G内且位于箱体G或箱体组 G内的输送带G的上方;
所述的皮烤加热器、肉烤加热器、烘干加热器以及带料烘烤加热器还包括 液化气管道,烘烤加热器A、明火加热器、烘烤加热器B、烘烤加热器C以及烘 烤加热器D分别与液化气管道相连,液化气管道上设有调节液化气大小的调节 阀;
所述的支架A、支架B、支架C、支架D以及支架G上还分别设有若干个托 盘,托盘分别位于箱体A或箱体组A内的输送带A的下方、箱体B或箱体组B 内的输送带B的下方、箱体C或箱体组C内的输送带C的下方、箱体D或箱体 组D内的输送带D的下方以及箱体G或箱体组G内的输送带G的下方。
一种烤鳗加工工艺:它由依序排列的鳗鱼烧烤、鳗鱼蒸煮烘干、烤鳗蒲烧3 个步骤形成:
(1)鳗鱼烧烤的步骤为:a皮烤:将宰杀后的鳗鱼皮面朝上放置输送带A 上,在温度大于等于70℃范围值中,将鳗鱼上表面鱼皮烘烤至皮面烧烤焦斑大 小均匀,呈金黄色,无大面积焦斑或小焦点太少太淡的状态,同时对鳗鱼下表 面鱼肉进行明火微烤;
b去耳并翻鱼身:人工夹除鳗鱼耳朵并将鳗鱼进行翻身使鱼肉部分朝上;
c肉烤:在温度大于等于80℃范围值中,仅将鳗鱼上表面鱼肉烧烤呈浅黄 色,尾部允许有少量细小焦斑但不得烤焦的状态;
d肉面清理并去鱼鳍:夹除肉面上的杂质,适当剪去尾鳍并夹除胸鳍;
(2)鳗鱼蒸煮的步骤分为:a清洗:对鳗鱼进行喷淋清洗;
b蒸煮:对鳗鱼进行蒸煮,蒸煮温度为大于等于85℃,蒸煮时间大于等于 401秒;
c二次清洗并二次肉面清理:对鳗鱼进行二次喷淋清洗并夹除残留在肉面上 的杂质;
d烘干:对二次清洗的鳗鱼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大于等于80℃范围值;
(3)烤鳗蒲烧的步骤分为:a第一道蒲烧:①酱油一次上酱:用糖度控制 在30—40度的酱油进行上酱,上酱温度为45℃—55℃;②上酱一次烘烤,对上 酱后的鳗鱼进行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大于等于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 色的状态;
b第二道蒲烧:①酱油二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30—40度的酱油进行第二 次上酱,上酱温度为45℃—55℃;②上酱二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二 次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大于等于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c第三道蒲烧:①酱油三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30—40度的酱油进行第三 次上酱,上酱温度为45℃—55℃;②上酱三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三 次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大于等于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d第四道蒲烧:①酱油四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40—50度的酱油进行第四 次上酱,上酱温度为45℃—55℃;②上酱四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四 次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大于等于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鳗鱼烧烤、蒸煮、上酱 一体机集鳗鱼烘烤、鳗鱼蒸煮、鳗鱼烘干、鳗鱼入味以及鳗鱼输送带自动消毒 刷洗为一体使鳗鱼烘烤适中、入围均匀,同时采用热水浸泡方式以及自动刷洗 对输送带进行消毒和刷洗,有效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且使输送带消毒刷洗完 全,利用该烤鳗加工工艺制得的烤鳗具有色香味美,口感好,无腥味,感观佳, 且富有营养价值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皮烤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肉烤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蒸煮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烘干装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上酱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带料烘烤装置示意图。
标号说明:1-1支架A、1-2箱体A、1-3链条A、1-4转轴A、1-5燃气加热 炉A、1-6金属网罩A、1-7明火加热器、1-8箱门A、2-1支架B、2-2箱体B、 2-3链条B、2-4转轴B、2-5燃气加热炉B、2-6金属网罩B、2-7箱门B、3-1 支架C、3-2箱体C、3-3链条C、3-4转轴C、3-5箱门C、3-6水管A、3-7淋 洗管A、4-1支架D、4-2箱体D、4-3链条D、4-4转轴D、4-5燃气加热炉C、 4-6金属网罩C、4-7箱门D、5-1支架E、5-2蘸料池、5-3链条E、5-4转轴E、 5-5驱动齿轮A、5-6链条F、5-7转轴F、5-8从动齿轮A、6-1支架G、6-2箱 体G、6-3链条G、6-4转轴G、6-5燃气加热炉D、6-6金属网罩D、6-7箱门G、 7-1液化气管道、7-2调节阀、8-1托盘、9-1过渡轴A、9-2轴承A、9-3过渡 轴B、9-4轴承B、9-5过渡轴C、9-6轴承C、9-7过渡轴D、9-8轴承D、9-9 过渡轴E、9-10轴承E、9-11过渡轴F、9-12轴承F、10-1滑套、10-2转轴 H、10-3导轨、10-4重物连接件、10-5转轴I、10-6消毒池、10-7压轴、10-8 蒸汽喷出管、10-9转轴J、10-10滚轮、10-11刷轴、10-12轴承F、10-13水管 B、10-14淋洗管B、11-1通风排烟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鳗鱼烧烤、蒸煮、上酱一体机,它包括烘烤装置、蒸 煮烘干装置以及1个或1个以上的蒲烧装置;
所述的烘烤装置分为皮烤装置和肉烤装置,所述的皮烤装置包括支架A1-1、 1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A1-2、输送带A、皮烤加热器、4根或4根以上的固设于 支架A1-1上的转轴A1-4以及使其中1根转轴A1-4转动的动力装置A,所述的 箱体A1-2为前、后面开设有开口且侧面设有箱门A1-8的箱型结构,2个以上的 箱体A1-2沿前后向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箱体组A并置于支架A1-1上,其中2根 转轴A1-4位于箱体A1-2或箱体组A开口的前、后方且与箱体A1-2或箱体组A 保持一段距离,另外2根转轴A1-4位于箱体A1-2或箱体组A的下方,输送带 A一端穿过箱体A1-2或箱体组A的前、后方开口并依次绕过4根转轴A1-4与输 送带A的另一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输送带A与转轴A1-4联动连接;其中,所 述的皮烤加热器包括烘烤加热器A和明火加热器1-7,烘烤加热器A和明火加热 器1-7置于箱体A1-2内且分别位于箱体A1-2或箱体组A内的输送带A的上方 和下方;
皮烤装置可以将多个箱体A1-2串联使用且前端1个或2个箱体A1-2中设 有明火加热器1-7,明火加热器1-7用于对鳗鱼的肉进行微烤,蒸发鳗鱼部分水 分,箱体A(1-2)的侧面设有箱门A1-8,透过箱门A1-8可以观察到鳗鱼烘烤 的程度,并根据需要调节烘烤火候,另外通过箱门A1-8可以便于箱体A1-2的 清洗。
所述的肉烤装置包括支架B2-1、1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B2-2、输送带B、 皮烤加热器、4根或4根以上的固设于支架B2-1上的转轴B2-4以及使其中1根 转轴B2-4转动的动力装置B,所述的箱体B2-2为前、后面开设有开口且侧面设 有箱门B2-7的箱型结构,2个以上的箱体B2-2沿前后向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箱体 组B并置于支架B2-1上,其中2根转轴B2-4位于箱体B2-2或箱体组B开口的 前、后方且与箱体B2-2或箱体组B保持一段距离,另外2根转轴B2-4位于箱 体B2-2或箱体组B的下方,输送带B一端穿过箱体B2-2或箱体组B的前、后 方开口并依次绕过4根转轴B2-4与输送带B的另一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输送 带B与转轴B2-4联动连接;其中所述的肉烤加热器包括烘烤加热器B,烘烤加 热器B置于箱体B2-2内且位于箱体B2-2或箱体组B内的输送带B的上方;
所述的肉烤装置可以将鳗鱼肉烤熟,箱体B2-2的侧面设有箱门B2-7,透过 箱门B2-7可以观察到鳗鱼烘烤的程度,并根据需要调节烘烤火候,另外通过箱 门B2-7可以便于箱体B2-2的清洗。
所述的蒸煮烘干装置包括蒸煮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的蒸煮装置包括支架 C3-1、1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C3-2、淋洗装置、输送带C、蒸汽输出装置、4根 或4根以上固设于支架C3-1上的转轴C3-4以及使其中1根转轴C3-4转动的动 力装置C,所述的箱体C3-2为前、后面开设有开口且侧面设有箱门C3-5的箱型 结构,2个以上的箱体C3-2沿前后向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箱体组C并置于支架C3-1 上,其中2根转轴C3-4位于箱体C3-2或箱体组C开口的前、后方且与箱体C3-2 或箱体组C保持一段距离,另外2根转轴C3-4位于箱体C3-2或箱体组C的下 方,输送带C一端穿过箱体C3-2或箱体组C的前、后方开口并依次绕过4根转 轴C3-4与输送带C的另一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输送带C与转轴C3-4联动连 接;在箱体C3-2或箱体组C前面和后面的一段输送带C上方设有淋洗装置,在 箱体C3-2或箱体组C内、输送带C的上方或下方设有蒸汽输出装置。
所述的箱体C3-2具有蒸煮功能,箱体组C可以摆放成圆弧状这样可以在有 限长度的支架C3-1上设置更多的箱体C3-2,让鳗鱼蒸的更熟。同时箱体C3-2的 侧面设有箱门C3-5,透过箱门C3-5可以观察到鳗鱼蒸煮的程度,另外通过箱门 C3-5可以便于箱体C3-2的清洗。
鳗鱼烘烤之后需要将鳗鱼的鱼鳍剪去,这样设于箱体C3-2或箱体组C前面 淋洗装置就可以对鳗鱼进行冲洗除去粘在鳗鱼上的鱼鳍,设于箱体C3-2或箱体 组C后面淋洗装置可以对鳗鱼进行二次淋洗。
所述的烘干装置包括支架D4-1、1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D4-2、输送带D、 烘干加热器、4根或4根以上固设于支架D4-1上的转轴D4-4以及使其中1根转 轴D4-4转动的动力装置D,所述的箱体D4-2为前、后面开设有开口且侧面设有 箱门D4-7的箱型结构,2个以上的箱体D4-2沿前后向依次密封连接形成箱体组 D并置于支架D4-1上,其中2根转轴D4-4位于箱体D4-2或箱体组D开口的前、 后方且与箱体D4-2或箱体组D保持一段距离,另外2根转轴D4-4位于箱体D4-2 或箱体组D的下方,输送带D一端穿过箱体D4-2或箱体组D的前、后方开口并 依次绕过4根转轴D4-4与输送带D的另一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输送带D与转 轴D4-4联动连接;其中所述的烘干加热器包括烘烤加热器C,烘烤加热器C置 于箱体D4-2或箱体组D内且位于箱体D4-2内的输送带D的上方;
所述的烘干装置可以将蒸煮后的鳗鱼进行烘干,为后续的上酱工序做准备, 可以防止过多的水将蘸料稀释,也可以使鳗鱼更好的入味。所述的箱体D4-2的 侧面设有箱门D4-7,透过箱门D4-7可以随时观察到鳗鱼的烘干程度,同时根据 需要进行调节火候,另外通过箱门D4-7可以便于箱体D4-2的清洗。
所述的蒲烧装置包括由前至后依序排列的上酱装置和带料烘烤装置,所述 的上酱装置包括支架E5-1、夹压装置、上酱输送装置以及底部设有加热装置的 蘸料池5-2,所述的夹压装置、上酱输送装置以及蘸料池5-2至上而下依次分布;
所述的上酱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E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的输送带E包括两 条相互对称的链条E5-3以及设于两条链条E5-3之间若干根等距排列的金属杆 E;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垂直于输送带E传动方向的一对转轴E5-4和用于带动 其中一根转轴E5-4转动的动力装置E,所述的转轴E5-4的两端固设于支架E5-1 上,各转轴E5-4的轴向两侧还分别设有用来与链条E5-3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E, 输送带E通过链条E5-3与链轮E相嵌将两根转轴E5-4连接;任意一根转轴E5-4 沿轴方向的一侧设有驱动齿轮A5-5;
所述的夹压装置包括输送带F以及从动装置,所述的输送带F包括两条相 互对称的链条F5-6以及设于两条链条F5-6之间若干根等距排列的金属杆F;所 述的从动装置为垂直于输送带F传动方向的一对转轴F5-7且转轴F5-7平行于 转轴E5-4,所述的转轴F5-7的两端固设于支架E5-1上,其中一根转轴F5-7的 沿轴方向的一侧设有与转轴E5-4的驱动齿轮A5-5啮合的从动齿轮A5-8,各转 轴F5-7的轴向两侧还分别设有用来与链条F5-6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F,输送带 F通过链条F5-6与链轮F相嵌将两根转轴F5-7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F位于输送带E上方且输送带E长于输送带F,输送带F下垂 并与输送带E一面相互紧贴,输送带E和输送带F下垂的一段垂入蘸料池5-2 的蘸料中;
所述的输送带E和输送带F均为闭合的环状输送带;鳗鱼通过夹压装置与 上酱输送装置的夹压可以使鳗鱼更好的浸没于蘸料池的蘸料中同时使鳗鱼更好 的入味并使鳗鱼入味均匀。
所述的带料烘烤装置包括支架G6-1、1个或1个以上的箱体G6-2、输送带 G、带料烘烤加热器、4根或4根以上的固设于支架G6-1上的转轴G6-4以及使 其中1根转轴G6-4转动的动力装置G,所述的箱体G6-2为前、后面开设有开口 且侧面设有箱门G6-7的箱型结构,2个以上的箱体G6-2沿前后向依次密封连接 形成箱体组G并置于支架G6-1上,其中2根转轴G6-4位于箱体G6-2或箱体组 G开口的前、后方且与箱体G6-2或箱体组G保持一段距离,另外2根转轴G6-4 位于箱体G6-2或箱体组G的下方,输送带G一端穿过箱体G6-2或箱体组G的 前、后方开口并依次绕过4根转轴G6-4与输送带G的另一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输送带G与转轴G6-4联动连接;其中所述的带料烘烤加热器包括烘烤加热器D, 烘烤加热器D置于箱体G6-2内且位于箱体G6-2或箱体组G内的输送带G的上 方;
所述的箱体G6-2的侧面设有箱门G6-7,透过箱门G6-7可以随时观察到鳗 鱼的烘烤程度,同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火候,另外通过箱门G6-7可以便于箱体 G6-2的清洗。
另外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蒲烧装置中的上酱装置的数目以及带料烘烤装置 的数目并且上酱装置和带料烘烤装置交替设置,鳗鱼一经一个上酱装置上酱后, 马上进入带料烘烤装置中烘烤,烘烤之后再浸入上酱装置中上酱,这样反复交 替进行可以将酱料烘干使得鳗鱼更加入味。
所述的皮烤加热器、肉烤加热器、烘干加热器以及带料烘烤加热器还包括 液化气管道7-1,烘烤加热器A、明火加热器1-7、烘烤加热器B、烘烤加热器C 以及烘烤加热器D分别与液化气管道7-1相连,液化气管道7-1上设有调节液化 气大小的调节阀7-2;
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液化气的大小,从而控制火候防止鳗鱼烘烤不充分或 将鳗鱼烤焦。
所述的支架A1-1、支架B2-1、支架C3-1、支架D4-1以及支架G6-1上还分 别设有若干个托盘8-1,托盘8-1分别位于箱体A1-2或箱体组A内的输送带A 的下方、箱体B2-2或箱体组B内的输送带B的下方、箱体C3-2或箱体组C内 的输送带C的下方、箱体D4-2或箱体组D内的输送带D的下方以及箱体G6-2 或箱体组G内的输送带G的下方。
所述的托盘可以用于盛接鳗鱼烘烤过程中滴下来的油脂或蘸料,或者盛接 鳗鱼淋洗过程中的水,托盘架设于支架A1-1、支架B2-1、支架C3-1、支架D4-1 以及支架G6-1上,当托盘中的油脂或蘸料或水满了,可以把托盘抽出将托盘中 的油脂、蘸料以及水清除同时可以对抽出的托盘进行清洗。
所述的输送带A包括两条相互对称的链条A1-3以及设于两条链条A1-3之 间若干根等距排列的金属杆A,每根转轴A1-4的轴向两侧还分别设有用来与链 条A1-3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A,输送带A通过链条A1-3与链轮A相嵌将4根或 4根以上的转轴A1-4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B包括两条相互对称的链条B2-3以及设于两条链条B2-3之 间若干根等距排列的金属杆B,每根转轴B2-4的轴向两侧还分别设有用来与链 条B2-3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B,输送带B通过链条B2-3与链轮B相嵌将4根或 4根以上的转轴B2-4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C包括两条相互对称的链条C3-3以及设于两条链条C3-3之 间若干根等距排列的金属杆C,每根转轴C3-4的轴向两侧还分别设有用来与链 条C3-3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C,输送带C通过链条C3-3与链轮C相嵌将4根或 4根以上的转轴C3-4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D包括两条相互对称的链条D4-3以及设于两条链条D4-3之 间若干根等距排列的金属杆D,每根转轴D4-4的轴向两侧还分别设有用来与链 条D4-3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D,输送带D通过链条D4-3与链轮D相嵌将4根或 4根以上的转轴D4-4连接;
所述的输送带G包括两条相互对称的链条G6-3以及设于两条链条G6-3之 间若干根等距排列的金属杆G,每根转轴G6-4的轴向两侧还分别设有用来与链 条G6-3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G,输送带G通过链条G6-3与链轮G相嵌将4根或 4根以上的转轴G6-4连接。
所述的淋洗装置位于箱体C3-2或箱体组C外侧且设于支架C3-1上,淋洗 装置包括与转轴C3-4平行的淋洗管A3-7和水管A3-6,淋洗管A3-7两端固定于 支架C3-1上且淋洗管A3-7两端的管口与水管A3-6相连,淋洗管管壁上设有若 干个孔,孔沿着平行于管轴的方向呈直线分布。
所述的皮烤装置、肉烤装置、蒸煮装置、烘干装置、上酱装置以及带料烘 烤装置由前至后依次分布,所述的输送带A、输送带B、输送带C、输送带D、 输送带E以及输送带G的传动方向相同,传动方向为由前至后;
它还包括过渡轴,所述的过渡轴包括过渡轴A9-1、过渡轴B9-3、过渡轴C9-5、 过渡轴D9-7以及过渡轴E9-9,所述的输送带A和输送带B相互连接且连接部位 设有过渡轴A9-1,所述的过渡轴A9-1两端设有轴承A9-2,轴承A9-2嵌于支架 A1-1或支架B2-1中并与动力装置A或动力装置B相连;
所述的输送带B和输送带C相互连接且连接部位设有过渡轴B9-3,所述的 过渡轴B9-3两端设有轴承B9-4,轴承B9-4嵌于支架B2-1或支架C3-1中并与 动力装置B或动力装置C相连;
所述的输送带C和输送带D相互连接且连接部位设有过渡轴C9-5,所述的 过渡轴C9-5两端设有轴承C9-6,轴承C9-6嵌于支架C3-1或支架D4-1中并与 动力装置C或动力装置D相连;
所述的输送带D和输送带E带相互连接且连接部位设有过渡轴D9-7,所述 的过渡轴D9-7两端设有轴承D9-8,轴承D9-8嵌于支架D4-1或支架E5-1中并 与动力装置D或动力装置E相连;
所述的输送带E和输送带G带相互连接且连接部位设有过渡轴E9-9,所述 的过渡轴E9-9两端设有轴承E9-10,轴承E9-10嵌于支架E5-1或支架G6-1中 并与动力装置E或动力装置G相连;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上酱装置和带料烘烤装置,输送带G和下一根输送 带E之间设有过渡轴F9-11所述的过渡轴F9-11两端设有轴承F9-12,轴承F9-12 嵌于支架G6-1或支架E5-1中并与动力装置G或动力装置E相连;
鳗鱼烧烤、蒸煮、上酱一体机它还包括输送带张紧装置、输送带消毒装置 以及输送带刷洗装置,所述的输送带张紧装置、输送带消毒装置以及输送带刷 洗装置由后至前依次分布,箱体A1-2、箱体B2-2、箱体C3-2、箱体D4-2以及 箱体G6-2的下方均设有输送带张紧装置、输送带消毒装置以及输送带刷洗装置;
所述的输送带张紧装置包括两端设有滑套10-1的转轴H10-2、与滑套10-1 配合导向的导轨10-3、设于各滑套10-1上的用来连接重物的重物连接件10-4 以及一对用于定位的转轴I10-5;所述的导轨10-3竖向固接于支架A1-1或支架 B2-1或支架C3-1或支架D4-1或支架G6-1上,所述的转轴H10-2垂直于输送带 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G的传动方向且架设于输送带A或 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输送带G的上方,所述的转轴H10-2轴向两侧 设有用来与链条A1-3或链条B2-3或链条C3-3或链条D4-3或链条G6-3相嵌传 动的一对链轮H;
所述的一对转轴I10-5分别位于转轴H10-2径向左右两侧且平行于转轴 H10-2,转轴I10-5两端固定于支架A1-1或支架B2-1或支架C3-1或支架D或 支架G6-1上且转轴I10-5位于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 送带G的下方,各转轴I10-5轴向两侧分别设有用来与链条A1-3或链条B2-3 或链条C3-3或链条D4-3或链条G6-3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I;
所述的输送带张紧装置可以张紧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 或输送带G,为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G的浸泡消 毒做准备。在重物连接件10-4上放置重物,可以使转轴H在滑套10-1和导轨 10-3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对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 带G进行张紧。
所述的输送带消毒装置包括装有热水的消毒池10-6、平行于转轴I10-5的 压轴10-7、蒸汽喷出管10-8以及平行于转轴I 10-5的转轴J10-9,所述的消毒 池10-6位于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G的下方,转 轴J10-9的两端固设在消毒池10-6上方的支架A1-1或支架B2-1或支架C3-1 或支架D4-1或支架G6-1上且转轴J10-9位于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 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G的下方,转轴J10-9轴向两侧设有用来与链条A1-3或链 条B2-3或链条C3-3或链条D4-3或链条G6-3相嵌传动的一对链轮J,位于转轴 J10-9和靠近转轴J10-9的转轴I10-5之间的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 输送带D或输送带G下垂至消毒池10-6内且部分浸没于热水中;
所述的压轴10-7和蒸汽喷出管10-8置于消毒池10-6中,压轴10-7的两 端固设于消毒池10-6两侧或支架A1-1或支架B2-1或支架C3-1或支架D4-1或 支架G6-1上,压轴10-7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滚轮10-10,压轴10-7位于下垂一 段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G所形成的波谷构造内 且滚轮10-10压在链条A1-3或链条B2-3或链条C3-3或链条D4-3或链条G6-3 上,蒸汽喷出管10-8位于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 G的下方且平行于压轴10-7;在蒸汽喷出管10-8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气孔。
压轴可以使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G更好的 浸没于消毒池10-6的热水中,使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 输送带G消毒完全。
所述的消毒池10-6的前上方或后上方设有输送带刷洗装置,所述的输送带 刷洗装置包括刷轴10-11,刷轴10-11的两端固定于支架A1-1或支架B2-1或支 架C3-1或支架D4-1或支架G6-1上,刷轴10-11平行于转轴J10-9并设于输送 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G的上方,刷轴10-11的表面 覆有刷丝,刷丝与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G接触, 刷轴10-11的两端设有轴承F10-12,刷轴10-11通过轴承F10-12固定于支架 A1-1或支架B2-1或支架C3-1或支架D4-1或支架G6-1上,所述的刷轴10-11 上还设有从动齿轮B,转轴J10-9上还设有驱动齿轮B,驱动齿轮B与从动齿轮 B相连。
所述的刷轴10-11在驱动齿轮B与从动齿轮B的配合作用下,可以一边转 动一边对输送带A或输送带B或输送带C或输送带D或输送带G进行刷洗,刷 轴10-11还可以与动力装置A直接驱动的转轴A或动力装置B直接驱动的转轴B 或动力装置C直接驱动的转轴C或动力装置D直接驱动的转轴D或动力装置G 直接驱动的转轴G连接,由转轴A或转轴B或转轴C或转轴D或转轴G控制转 动。
输送带刷洗装置还包括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水管B10-13和淋洗 管B10-14,淋洗管B10-14位于刷轴10-11的前上方或后上方且与刷轴10-11相 互平行,淋洗管B10-14的两端固定于支架A1-1或支架B2-1或支架C3-1或支 架D4-1或支架G6-1上且两端的管口与水管B10-13相连,所述的淋洗管B10-14 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孔,孔沿着平行于管轴的方向呈直线分布。
所述的喷淋装置可以对刷轴10-11进行冲洗。
所述的烘烤加热器A包括燃气加热炉A1-5以及罩于燃气加热炉A1-5外的 金属网罩A1-6,所述的烘烤加热器B包括燃气加热炉B2-5以及罩于燃气加热炉 B2-5外的金属网罩B2-6,所述的烘烤加热器C包括燃气加热炉C4-5以及罩于 燃气加热炉C4-5外的金属网罩C4-6,所述的烘烤加热器D包括燃气加热炉D6-5 以及罩于燃气加热炉D6-5外的金属网罩D6-6。
所述的箱体A1-2、箱体B2-2、箱体D4-2以及箱体G6-2的顶部设有通风排 烟管道11-1。
所述的动力装置A、动力装置B、动力装置C、动力装置D、动力装置E以 及动力装置G分别为通电控制装置A、通电控制装置B、通电控制装置C、通电 控制装置D、通电控制装置E以及通电控制装置G。
在图1中,所述的过渡轴A9-1两端设有轴承A9-2,轴承A9-2嵌于支架A1-1 中并由动力装置A控制转动;将洗净的鳗鱼皮朝上摆放好,当通电控制装置A 启动时,摆好的鳗鱼经输送带A的传输从箱体组A的前端进入箱体组A,输送带 A逆时针转动,鳗鱼进入箱体组A中烘烤,当鳗鱼从箱体组A中出来后可以对鳗 鱼进行人工翻面,此时鳗鱼肉朝上,鳗鱼经过渡轴A9-1的过渡可以进入下一个 装置即肉烤装置,而输送带A则经过输送带张紧装置的张紧浸入消毒池10-6的 热水中浸泡消毒,同时蒸汽喷出管10-8不断对准输送带A喷出蒸汽,使输送带 A消毒完全,输送带A消毒之后由刷轴10-11进行刷洗,这样输送带A在重复运 动过程中可以保证清洁。
在图2中,所述的过渡轴B9-3两端设有轴承B9-4,轴承B9-4嵌于支架B2-1 并由动力装置B控制转动;当通电控制装置B启动时,翻面好的鳗鱼经输送带B 的传输从箱体组B的前端进入箱体组B,输送带B逆时针转动,鳗鱼进入箱体组 B中烘烤,当鳗鱼从箱体组B中出来后可以将鳗鱼的鱼鳍剪除,剪好的鳗鱼经过 渡轴B9-3的过渡可以进入下一个装置即蒸煮装置,而输送带B则经过输送带张 紧装置的张紧浸入消毒池10-6的热水中浸泡消毒,同时蒸汽喷出管10-8不断 对准输送带B喷出蒸汽,使输送带B消毒完全,输送带B消毒之后由刷轴10-11 进行刷洗,这样输送带B在重复运动过程中可以保证清洁。
在图3中,所述的过渡轴C9-5两端设有轴承C9-6,轴承C9-6嵌于支架C3-1 中并由动力装置C控制转动;当通电控制装置C启动时,剪好的鳗鱼经输送带C 的传输从箱体组C的前端进入箱体组C,输送带C逆时针转动,鳗鱼进入箱体组 C中蒸煮前,位于箱体组C前面的一段输送带C上方的淋洗装置会对鳗鱼先进行 冲洗除去粘在鳗鱼上残留的鱼鳍,当鳗鱼从箱体组C中出来后,位于箱体组C 后面的一段输送带C上方的淋洗装置会对鳗鱼进行二次冲洗,冲洗之后的鳗鱼 一经过渡轴C9-5的过渡可以进入下一个装置即烘干装置,而输送带C则经过输 送带张紧装置的张紧浸入消毒池10-6的热水中浸泡消毒,同时蒸汽喷出管10-8 不断对准输送带C喷出蒸汽,使输送带C消毒完全,输送带C消毒之后由刷轴 10-11进行刷洗,这样输送带C在重复运动过程中可以保证清洁。
在图4中,所述的过渡轴D9-7两端设有轴承D9-8,轴承D9-8嵌于支架D4-1 中并由动力装置D控制转动;当通电控制装置D启动时,冲洗之后的鳗鱼经输 送带D的传输从箱体组D的前端进入箱体组D,输送带D逆时针转动,鳗鱼进入 箱体组D中烘干,除去多余的水分,鳗鱼烘干后从箱体组D中出来并经过渡轴 D9-7的过渡可以进入下一个装置即上酱装置,而输送带D则经过输送带张紧装 置的张紧浸入消毒池10-6的热水中浸泡消毒,同时蒸汽喷出管10-8不断对准 输送带C喷出蒸汽,使输送带D消毒完全,输送带D消毒之后由刷轴10-11进 行刷洗,这样输送带D在重复运动过程中可以保证清洁。
在图5中,所述的过渡轴E9-9两端设有轴承E9-10,轴承E9-10嵌于支架 E5-1中并由动力装置E控制转动;当通电控制装置E启动时,烘干之后的鳗鱼 经输送带E的传输从蘸料池的前上方浸入蘸料池的蘸料中,鳗鱼在夹压装置和 输送带E的挤压下能够浸没于蘸料池的蘸料中使之更好的入味且入味均匀,经 第一次上酱的鳗鱼在过渡轴E9-9的过渡下进入带料烘烤装置中将蘸料烘干,使 鳗鱼更加入味同时为二次上酱做准备。
在图6中,所述的过渡轴F9-11两端设有轴承F9-12,轴承F9-12嵌于支架 G6-1中并由与动力装置G控制转动;当通电控制装置G启动时,第一次上酱的 鳗鱼经输送带G的传输从箱体组G的前端进入箱体组G中进行带料烘烤,烘烤 之后的鳗鱼从箱体组G中出来并经过渡轴F9-11的过渡进入下一个上酱装置中 进行二次上酱,而输送带G则经过输送带张紧装置的张紧浸入消毒池10-6的热 水中浸泡消毒,同时蒸汽喷出管10-8不断对准输送带G喷出蒸汽,使输送带G 消毒完全,输送带G消毒之后由刷轴10-11进行刷洗,这样输送带G在重复运 动过程中可以保证清洁。经二次上酱的鳗鱼又可以进入带料烘烤装置中烘烤, 如此反复鳗鱼总共进行4次上酱和4次带料烘烤。
一种烤鳗加工工艺:它由依序排列的鳗鱼烧烤、鳗鱼蒸煮烘干、烤鳗蒲烧3 个步骤形成:
(1)鳗鱼烧烤的步骤为:a皮烤:将宰杀后的鳗鱼皮面朝上放置输送带A 上,在温度大于等于70℃范围值中,将鳗鱼上表面鱼皮烘烤至皮面烧烤焦斑大 小均匀,呈金黄色,无大面积焦斑或小焦点太少太淡的状态,同时对鳗鱼下表 面鱼肉进行明火微烤。如果有部分鳗鱼烤至的程度未达到皮面烧烤焦斑大小均 匀,呈金黄色的状态,可以通过人工夹出鳗鱼放回输送带A上重新烘烤。所述 皮烤的目的是:使半成品鱼片具有适度的焦斑及使鱼背面烧烤达到一定的柔软 程度。
b去耳并翻鱼身:人工夹除鳗鱼耳朵并将鳗鱼进行翻身使鱼肉部分朝上;
c肉烤:在温度大于等于80℃范围值中,仅将鳗鱼上表面鱼肉烧烤呈浅黄 色,尾部允许有少量细小焦斑但不得烤焦的状态;所述的肉烤的目的为:使鱼 片中含有的油脂去除且让鱼有一定的焦度。
d肉面清理并去鱼鳍:夹除肉面上的杂质,适当剪去尾鳍并夹除胸鳍;
(2)鳗鱼蒸煮的步骤分为:a清洗:对鳗鱼进行喷淋清洗;
b蒸煮:对鳗鱼进行蒸煮,蒸煮温度为大于等于85℃,蒸煮时间大于等于 401秒;所述的蒸煮的目的为:软化鱼片及杀菌作用。蒸煮后的鱼片柔软适宜, 不得太烂及蒸不透,标准要求是用竹签平端轻轻穿刺鱼片时轻松透过鱼片,且 拔出竹签时鱼片不得粘连在竹签上被竹签带起。
c二次清洗并二次肉面清理:对鳗鱼进行二次喷淋清洗并夹除残留在肉面上 的杂质;
d烘干:对二次清洗的鳗鱼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大于等于80℃范围值; 烘干的作用是:去除一定量的水份利于后段蒲烧时吸收酱油。
(3)烤鳗蒲烧的步骤分为:a第一道蒲烧:①酱油一次上酱:用糖度控制 在30—40度的酱油进行上酱,上酱温度为45℃—55℃;②上酱一次烘烤,对上 酱后的鳗鱼进行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大于等于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 色的状态。
酱油附着量多少应控制在烘烤出口处表面刚好烘干且附着在鱼片上的酱油 全部被鱼片吸收且不许冒出太多的油脂。
b第二道蒲烧:①酱油二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30—40度的酱油进行第二 次上酱,上酱温度为45℃—55℃;②上酱二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二 次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大于等于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酱油附着量多少应控制在烘烤出口处表面刚好烘干且附着在鱼片上的酱油 全部被鱼片吸收且不许冒出太多的油脂。
c第三道蒲烧:①酱油三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30—40度的酱油进行第三 次上酱,上酱温度为45℃—55℃;②上酱三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三 次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大于等于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控制酱油用量使蒲烧出口的鱼片表面保持比较干燥
d第四道蒲烧:①酱油四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40—50度的酱油进行第四 次上酱,上酱温度为45℃—55℃;②上酱四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四 次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大于等于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控 制酱油使用量刚好覆盖鱼体表面一层,并根据生产要求和客户需求调整这一层 酱油的厚度。
蒲烧的作用是:使鱼片具有烤鳗特有色香味,满足客户的需要。
所述的酱油糖度若客户有特殊要求,可按其要求进行调整。
实施例1:
一种烤鳗加工工艺:它由依序排列的鳗鱼烧烤、鳗鱼蒸煮烘干、烤鳗蒲烧3 个步骤形成:
(1)鳗鱼烧烤的步骤为:a皮烤:将宰杀后的鳗鱼皮面朝上放置输送带A 上,在温度为80℃中,将鳗鱼上表面鱼皮烘烤至皮面烧烤焦斑大小均匀,呈金 黄色,无大面积焦斑或小焦点太少太淡的状态,同时对鳗鱼下表面鱼肉进行明 火微烤;
b去耳并翻鱼身:人工夹除鳗鱼耳朵并将鳗鱼进行翻身使鱼肉部分朝上;
c肉烤:在温度为90℃中,仅将鳗鱼上表面鱼肉烧烤呈浅黄色,尾部允许 有少量细小焦斑但不得烤焦的状态;
d肉面清理并去鱼鳍:夹除肉面上的杂质,适当剪去尾鳍并夹除胸鳍;
(2)鳗鱼蒸煮的步骤分为:a清洗:对鳗鱼进行喷淋清洗;
b蒸煮:对鳗鱼进行蒸煮,蒸煮温度为85℃,蒸煮时间为401秒;
c二次清洗并二次肉面清理:对鳗鱼进行二次喷淋清洗并夹除残留在肉面上 的杂质;
d烘干:对二次清洗的鳗鱼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
(3)烤鳗蒲烧的步骤分为:a第一道蒲烧:①酱油一次上酱:用糖度控制 在30度的酱油进行上酱,上酱温度为45℃;②上酱一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 进行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为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b第二道蒲烧:①酱油二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30度的酱油进行第二次上 酱,上酱温度为45℃;②上酱二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二次烘烤,控 制鱼片中心温度为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c第三道蒲烧:①酱油三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30度的酱油进行第三次上 酱,上酱温度为45℃;②上酱三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三次烘烤,控 制鱼片中心温度为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d第四道蒲烧:①酱油四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40度的酱油进行第四次上 酱,上酱温度为45℃;②上酱四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四次烘烤,控 制鱼片中心温度为7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实施例2:
一种烤鳗加工工艺:它由依序排列的鳗鱼烧烤、鳗鱼蒸煮烘干、烤鳗蒲烧3 个步骤形成:
(1)鳗鱼烧烤的步骤为:a皮烤:将宰杀后的鳗鱼皮面朝上放置输送带A 上,在温度为70℃中,将鳗鱼上表面鱼皮烘烤至皮面烧烤焦斑大小均匀,呈金 黄色,无大面积焦斑或小焦点太少太淡的状态,同时对鳗鱼下表面鱼肉进行明 火微烤;
b去耳并翻鱼身:人工夹除鳗鱼耳朵并将鳗鱼进行翻身使鱼肉部分朝上;
c肉烤:在温度为80℃中,仅将鳗鱼上表面鱼肉烧烤呈浅黄色,尾部允许 有少量细小焦斑但不得烤焦的状态;
d肉面清理并去鱼鳍:夹除肉面上的杂质,适当剪去尾鳍并夹除胸鳍;
(2)鳗鱼蒸煮的步骤分为:a清洗:对鳗鱼进行喷淋清洗;
b蒸煮:对鳗鱼进行蒸煮,蒸煮温度为90℃,蒸煮时间为410秒;
c二次清洗并二次肉面清理:对鳗鱼进行二次喷淋清洗并夹除残留在肉面上 的杂质;
d烘干:对二次清洗的鳗鱼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90℃;
(3)烤鳗蒲烧的步骤分为:a第一道蒲烧:①酱油一次上酱:用糖度控制 在40度的酱油进行上酱,上酱温度为55℃;②上酱一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 进行烘烤,控制鱼片中心温度为8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b第二道蒲烧:①酱油二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40度的酱油进行第二次上 酱,上酱温度为55℃;②上酱二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二次烘烤,控 制鱼片中心温度为8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c第三道蒲烧:①酱油三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40度的酱油进行第三次上 酱,上酱温度为55℃;②上酱三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三次烘烤,控 制鱼片中心温度为8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d第四道蒲烧:①酱油四次上酱:用糖度控制在50度的酱油进行第四次上 酱,上酱温度为55℃;②上酱四次烘烤,对上酱后的鳗鱼进行第四次烘烤,控 制鱼片中心温度为80℃,烤至鱼片肉面呈金黄色的状态。
实施例1为日韩口味,日韩口味偏重于焦味,所以日韩口味的鳗鱼皮烤和 肉烤所需的温度稍高些。实施例2为欧美口味,欧美地区的人喜欢蒸的稍微透 一点的鳗鱼,所以欧美口味的鳗鱼蒸煮温度稍高些,而蒸煮时间也稍微长一些。 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2制得的烤鳗具有色香味美,口感好,无腥味,感观佳, 且富有营养价值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