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81535.4 (22)申请日 2016.06.28 (71)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 研究所 地址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锁金五 村16号 (72)发明人 王成章 陈虹霞 (51)Int.Cl. A62D 3/02(2007.01) C12N 1/14(2006.01) C12N 1/20(2006.01) C12R 1/64(2006.01) C12R 1/545(2006.01) C12R 1/845(2006.01) C12R 1/7。
2、2(2006.01) C12R 1/64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 性的方法, 属于天然产物及生物转化领域。 以生 漆过敏源漆酚为底物的生物转化菌株的筛选及 方法, 通过底物诱导筛选出高效降解漆酚的灰色 链霉菌诱色变种 (Streptomyces griseus var. ferrugineus) 菌株, 对漆酚的转换率达93.38%。 该方法操作简便, 对漆酚的转化率高, 可广泛应 用于漆酚过敏去除及无致敏性漆树活性提取物 的开发。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6075795 A 2。
3、016.11.09 CN 106075795 A 1.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 斜面培养 将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在2830条件下, 静置培养5天, 获得斜面菌种; 第二步, 制备种子培养液 将第一步中的斜面菌种, 在无菌条件下, 取5环菌体, 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 在3035 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5-7天, 制得种子培养液; 第三步, 生物转化 使用第二步中的种子培养液, 以体积比46%加入0.41%的漆酚, 接种底物培养基, 在 30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12天, 发酵后的原液, 过滤除去菌体, 滤液加入体积比 1:35。
4、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萃取3次, 合并萃取液, 减压浓缩, 制备乙酸乙酯萃取物, 得到 降解物, 称取重量, 用乙醇定容至10mL容量瓶, 然后用紫外检测与薄层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鉴 定转化产物, 从中筛选优选菌株; 第四步, 生漆漆酚的去除 将第三步的优选菌株, 使用第二步中的种子培养液, 以体积比46%加入0.41%的漆 酚, 接种底物培养基, 在28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23天, 通过紫外检测发酵液中 的漆酚含量, 计算可得转化率为63.7593.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 的优选菌株为野油菜黄单细胞Xanthomon。
5、as campestris, NO CICC10258、 灰色链霉 菌锈色变种Streptomyces griseus var . ferrugineus, NO CICC23624、 雅致小 克银汉霉C u n n i n g h a m e l l a e l e g a n s, NO CICC40250、 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NO CICC3091和季也蒙假丝酵母季也蒙变种Candida guilliermondii var. guilliermondii, NO CICC1274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
6、于第一步中 的斜面培养基配方为, 野油菜黄单细胞: 蛋白胨5.0g, 牛肉浸取物3.0g, NaCl5.0g, 琼脂 15.0g, 蒸馏水1.0L, pH7.0; 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20.0g, 琼脂 15.0g, 自然pH; 雅致小克银汉霉: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20.0g, 琼脂15.0g, pH自然; 华 根霉: 5 C麦芽汁1.0L, 琼脂15.0g,自然pH; 季也蒙假丝酵母季也蒙变种: 5 C麦芽汁1.0L, 琼 脂15.0g, 自然p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 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
7、为, 野油菜黄单细胞: 蛋白胨5.0g, 牛肉浸取物3.0g, NaCl5.0g, 蒸馏水 1.0L, pH7.0; 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20.0g, pH自然; 雅致小克银 汉霉: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20.0g, pH自然; 华根霉: 5 C麦芽汁1.0L, 自然pH; 季也蒙 假丝酵母季也蒙变种: 5 C麦芽汁1.0L, 自然p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 的紫外检测条件为: 样品量2mL置于25的容量瓶内, 加入10mL的体积比为1:1的1.6%三乙醇 胺乙醇溶液和0.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8、, 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 放置15min, 在625nm处测定 吸光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 的薄层检测的条件为: 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7.5:2.5, 显色剂: 碘蒸气。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6075795 A 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优 选菌株可应用于无致敏性漆树活性提取物的制备, 将第二步的种子培养液加入到漆树叶、 籽、 皮、 木和枝的粉末原料中, 种子培养液的添加量为5%12%, 在2835条件下, 发酵4 5天, 期间10h小时搅拌一次。
9、。 8.发酵结束后, 将发酵后的原料与30%100%甲醇水溶液或乙醇水溶液按质量体积比 1:15-30 g/mL提取1-4次, 提取温度60-80, 提取时间1-3 h, 提取后, 过滤, 合并滤液, 真空 浓缩得到漆树活性提取物, 通过HPLC和GC-MS检测, 检测不到漆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HPLC条件 为: 1502.0 mm, 5 m 的Agilent ZORBAX C-18柱, 流速为0.3 mL/ min, 流动相为体积比8 经2的甲醇与水溶液,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 nm, 进样量为5 L。 权 利 要 求 书 2/2。
10、 页 3 CN 106075795 A 3 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属于天然产物和生物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漆树科(Anacadiaceae)的漆树(Rhus verniciflua Stokes)韧皮部的分泌物, 生 漆, 又称 “土漆” 、“国漆” 或 “大漆” , 是漆树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产物, 在我国已有七千余年 的悠久历史1。 生漆为乳白色胶状液体, 一旦接触空气后转为褐色, 数小时后表面于涸硬 化而生成漆皮。 生漆主要应用于涂料行业, 具有极高的适用经济价值, 因其高光泽, 高硬度, 耐腐、。
11、 耐磨、 耐酸、 耐溶剂、 耐热、 隔水和绝缘性好、 富有光泽等待性, 抗化学腐蚀等特性, 是 军工、 工业设备、 农业、 建设、 和家具等的优良涂料, 而有 “涂料之王” 的美誉。 0003 生漆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涂料, 但又具有十分强烈的致敏性。 漆酚类物质具有强烈 的致敏特征, 调查显示在中国约有2亿人对漆酚过敏; 而约40%以上人致敏量低于2 g; 而有 报道显示, 少数生漆漆酚过敏体质有急性肾炎的症状; 过敏患处肿胀, 奇痒难忍, 经抓搔后 会出现红色小丘斑, 严重者皮肤局部呈现水痘大小的水泡。 由于生漆中有致敏性物质, 施工 工过程中, 很大一部分人员直接接触或嗅到生漆的气味, 均会。
12、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 致 使能够使用生漆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 在化学涂料迅速发展的今天, 在可供选择而激烈竞 争的情况下, 生漆产业的发展必然处于劣势。 因此生漆过敏反应问题是漆树产业发展中迫 切需要解决的一项工作。 0004 生漆作为中国重要的林产品, 也是漆树产区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除生漆以外, 漆 树中还包括漆油、 漆蜡和漆树活性物等产品, 漆籽油在我国少数民族一直有食用和药用的 习惯, 可以防止胃病和止血, 野漆蜡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 韩国对漆树活性物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 其黄酮提取物具有优良的药理活性, 抗氧化、 抑菌、 抑制 -葡糖苷酶、 抗诱变、 抗血 小板聚集作用和抗肿。
13、瘤等作用。 但是漆树的这些部位也同样具有过敏性问题, 韩国当地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别制定了漆树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其中对致敏物漆酚进行了严格 限定, 提取物中不得含有漆酚。 因此致敏物的脱除技术是这些产品能够有效广泛使用的必 要条件。 利用微生物技术从原料进行固态生物发酵降解致敏物, 从而从源头达到去除致敏 物的目的, 这对中国漆树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发明了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由以下步骤组 成: 第一步, 斜面培养 将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在2830条件下, 静置培养5天, 获得斜面菌种; 第二步, 制备种子。
14、培养液 将第一步中的斜面菌种, 在无菌条件下, 取5环菌体, 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 在3035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6075795 A 4 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5-7天, 制得种子培养液; 第三步, 生物转化 使用第二步中的种子培养液, 以体积比46%加入0.41%的漆酚, 接种底物培养基, 在 30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12天, 发酵后的原液, 过滤除去菌体, 滤液加入体积比 1:35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萃取3次, 合并萃取液, 减压浓缩, 制备乙酸乙酯萃取物, 得到 降解物, 称取重量, 用乙醇定容至10mL容量瓶, 然后用紫外检测与薄层检测相结合。
15、的方法鉴 定转化产物, 从中筛选优选菌株; 第四步, 生漆漆酚的去除 将第三步的优选菌株, 使用第二步中的种子培养液, 以体积比46%加入0.41%的漆 酚, 接种底物培养基, 在28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23天, 通过紫外检测发酵液中 的漆酚含量, 计算可得转化率为63.7593.38%。 0006 本专利第四步中的优选菌株为野油菜黄单细胞Xanthomonas campestris, NO CICC10258、 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S t r e p t o m y c e s g r i s e u s v a r . ferrugineus, NO CICC23624、 雅致。
16、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legans, NO CICC40250、 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NO CICC3091和季也蒙假丝酵母季也蒙变种 Candida guilliermondii var . guilliermondii, NO CICC1274中的一种。 0007 本专利第一步中的斜面培养基配方为, 野油菜黄单细胞: 蛋白胨5.0g, 牛肉浸取物 3.0g, NaCl5.0g, 琼脂15.0g, 蒸馏水1.0L, pH7.0; 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20.0g, 琼脂15.0g, 自然pH; 雅致小克银汉霉: 马铃。
17、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20.0g, 琼脂 15.0g, pH自然; 华根霉: 5 C麦芽汁1.0L, 琼脂15.0g,自然pH; 季也蒙假丝酵母季也蒙变种: 5 C麦芽汁1.0L, 琼脂15.0g, 自然pH。 0008 本专利第二步中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 野油菜黄单细胞: 蛋白胨5.0g, 牛肉浸取 物3.0g, NaCl5.0g, 蒸馏水1.0L, pH7.0; 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 20.0g, pH自然; 雅致小克银汉霉: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20.0g, pH自然; 华根霉: 5 C 麦芽汁1.0L, 自然pH; 季也蒙假丝酵母季也蒙变。
18、种: 5 C麦芽汁1.0L, 自然pH。 0009 本专利第三步中的紫外检测条件为: 样品量2mL置于25的容量瓶内, 加入10mL的体 积比为1:1的1.6%三乙醇胺乙醇溶液和0.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 放 置15min, 在625nm处测定吸光度。 0010 本专利第三步中的薄层检测的条件为: 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7.5:2.5, 显色 剂: 碘蒸气。 0011 本专利还可以用于无致敏性漆树活性提取物的制备, 将第二步的种子培养液加入 到漆树叶、 籽、 皮、 木和枝的粉末原料中, 种子培养液的添加量为5%12%, 在2835条件 下, 发酵45天, 期间10h。
19、小时搅拌一次。 发酵结束后, 将发酵后的原料与30%100%甲醇水 溶液或乙醇水溶液按质量体积比1:15-30 g/mL提取1-4次, 提取温度60-80, 提取时间1-3 h, 提取后, 过滤, 合并滤液, 真空浓缩得到漆树活性提取物, 通过HPLC和GC-MS检测, 检测不 到漆酚。 0012 本专利漆酚检测的HPLC条件为: 1502.0 mm, 5 m 的Agilent ZORBAX C-18柱, 流速为0.3 mL/ min, 流动相为体积比8经2的甲醇与水溶液,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 nm, 进样量为5 L。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6075795 A 5 00。
2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一种生物法除去漆树漆酚过敏性的方法, 还具有以下特点: (1) 使用生漆过敏源漆酚为底物进行菌株生物转化, 有效解决了生漆的致敏性问题; (2) 将获得的菌株应用于漆树叶、 木、 枝、 皮、 籽等活性提取物的预处理, 可以获得高效 低毒的漆树活性提取物; (3) 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 易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一些举例, 不应被看做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5 实施例1 第一步, 斜面培养 将野油菜黄单细胞Xanthomonas campestris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固体 培养基为: 蛋白胨5.0g, 牛肉浸取物3.0g。
21、, NaCl5.0g, 琼脂15.0g, 蒸馏水1.0L, pH7.0; 在28 30条件下, 静置培养5天, 获得斜面菌种; 第二步, 制备种子培养液 将第一步中的斜面菌种, 在无菌条件下, 取5环菌体, 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 液体培养基 为: 蛋白胨5.0g, 牛肉浸取物3.0g, NaCl5.0g, 蒸馏水1.0L, pH7.0; 在30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5-7天, 制得野油菜黄单细胞Xanthomonas campestris种子培养液; 第三步, 生物转化 使用第二步中的种子培养液, 以体积比4-6%加入0.4-1%的漆酚, 接种底物培养基, 在30 35条件下, 1。
22、80rpm摇床培养1-2天, 发酵后的原液, 过滤除去菌体, 滤液加入体积比1:3- 5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萃取3次, 合并萃取液, 减压浓缩, 制备乙酸乙酯萃取物, 得到降解 物, 称取重量, 用乙醇定容至10mL容量瓶, 然后用紫外检测与薄层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转 化产物。 0016 紫外检测条件为: 样品量2mL置于25的容量瓶内, 加入10mL的体积比为1:1的1.6% 三乙醇胺乙醇溶液和0.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 放置15min, 在625nm 处测定吸光度。 标准曲线: 准确称取饱和漆酚0.1g,加入蒸馏水溶解并定容到25ml容量瓶 中, 稀释至刻度, 得。
23、到0.8mg/ml的标准品溶液。 分别移取0、 0.2、 0.4、 0.5、 0.6、 0.8和1ml的 0.8mg/ml的标准溶液至25ml的容量瓶中, 分别加入三乙醇胺-三氯化铁10ml,用蒸馏水定容 至刻度, 放置15min后, 在625nm波长处测吸光度。 按照以上方法绘制漆酚测定的标准曲线, 经线性回归分析, 得到漆酚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为y=0.1983x-0.0015 (R2=0.994) , 表明两 变量线性相关性较好。 0017 薄层检测的条件为: 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7.5:2.5, 显色剂: 碘蒸气。 0018 根据计算漆酚的转化率为: 78.01%, 由薄层检测可知。
24、, 漆酚结构发生变化, 表现为 斑点向上移动, 极性明显变弱, 判定漆酚转化变为极性较小的化合物。 0019 实施例2 第一步, 斜面培养 将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Streptomyces griseus var . ferrugineus接种到固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6075795 A 6 体斜面培养基上, 斜面培养基为: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20.0g, 琼脂15.0g, 自然pH; 在 2830条件下, 静置培养5天, 获得斜面菌种; 第二步, 制备种子培养液 将第一步中的斜面菌种, 在无菌条件下, 取5环菌体, 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 液体培养基 为马铃薯提取液1。
25、.0L, 葡萄糖20.0g, pH自然; 在30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5-7天, 制得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Streptomyces griseus var . ferrugineus种子培养液; 第三步, 生物转化 使用第二步中的种子培养液, 以体积比4-6%加入0.4-1%的漆酚, 接种底物培养基, 在30 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1-2天, 发酵后的原液, 过滤除去菌体, 滤液加入体积比1:3- 5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萃取3次, 合并萃取液, 减压浓缩, 制备乙酸乙酯萃取物, 得到降解 物, 称取重量, 用乙醇定容至10mL容量瓶, 然后用紫外检测与薄层检测相结合的方。
26、法鉴定转 化产物。 根据计算漆酚的转化率为: 93.38%, 由薄层检测可知, 漆酚结构发生变化, 表现为斑 点向上移动, 极性明显变弱, 判定漆酚转化变为极性较小的化合物。 0020 实施例3 第一步, 斜面培养 将雅致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legans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斜 面培养基为: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糖20.0g, 琼脂15.0g, pH自然; 在2830条件下, 静 置培养5天, 获得斜面菌种; 第二步, 制备种子培养液 将第一步中的斜面菌种, 在无菌条件下, 取5环菌体, 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 液体培养基 为: 马铃薯提取液1.0L, 葡萄。
27、糖20.0g, pH自然; 在30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5-7天, 制得雅致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legans种子培养液; 第三步, 生物转化 使用第二步中的种子培养液, 以体积比4-6%加入0.4-1%的漆酚, 接种底物培养基, 在30 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1-2天, 发酵后的原液, 过滤除去菌体, 滤液加入体积比1:3- 5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萃取3次, 合并萃取液, 减压浓缩, 制备乙酸乙酯萃取物, 得到降解 物, 称取重量, 用乙醇定容至10mL容量瓶, 然后用紫外检测与薄层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转 化产物。 根据计算漆酚的转化率为: 67。
28、.27%, 由薄层检测可知, 漆酚结构发生变化, 表现为斑 点向下移动, 极性明显变强, 判定漆酚转化变为极性较大的化合物。 0021 实施例4 第一步, 斜面培养 将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斜面培养基为: 5 C麦芽汁1.0L, 琼脂15.0g, 自然pH; 在2830条件下, 静置培养5天, 获得斜面菌种; 第二步, 制备种子培养液 将第一步中的斜面菌种, 在无菌条件下, 取5环菌体, 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 液体培养基 为: 5 C麦芽汁1 .0L, 自然pH; 在30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5-7天, 制得华根霉 Rhizopus。
29、 chinensis种子培养液; 第三步, 生物转化 使用第二步中的种子培养液, 以体积比4-6%加入0.4-1%的漆酚, 接种底物培养基, 在30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6075795 A 7 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1-2天, 发酵后的原液, 过滤除去菌体, 滤液加入体积比1:3- 5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萃取3次, 合并萃取液, 减压浓缩, 制备乙酸乙酯萃取物, 得到降解 物, 称取重量, 用乙醇定容至10mL容量瓶, 然后用紫外检测与薄层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转 化产物。 根据计算漆酚的转化率为: 68.27%, 由薄层检测可知, 漆酚结构发生变化, 表现为斑 。
30、点向下移动, 极性明显变强, 判定漆酚转化变为极性较大的化合物。 0022 实施例5 第一步, 斜面培养 将季 也 蒙 假 丝酵 母季 也蒙 变 种C a n d i d a g u i l l i e r m o n d i i v a r . guilliermondii菌株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 斜面培养基为: 5 C麦芽汁1.0L, 琼脂 15.0g, 自然pH; 在2830条件下, 静置培养5天, 获得斜面菌种; 第二步, 制备种子培养液 将第一步中的斜面菌种, 在无菌条件下, 取5环菌体, 转接到液体培养基中, 液体培养基 为: 5 C麦芽汁1.0L, 自然pH; 在3035条件。
31、下, 180rpm摇床培养5-7天, 制得季也蒙假丝 酵母季也蒙变种Candida guilliermondii var . guilliermondii种子培养 液; 第三步, 生物转化 使用第二步中的种子培养液, 以体积比4-6%加入0.4-1%的漆酚, 接种底物培养基, 在30 35条件下, 180rpm摇床培养1-2天, 发酵后的原液, 过滤除去菌体, 滤液加入体积比1:3- 5的乙酸乙酯进行萃取, 萃取3次, 合并萃取液, 减压浓缩, 制备乙酸乙酯萃取物, 得到降解 物, 称取重量, 用乙醇定容至10mL容量瓶, 然后用紫外检测与薄层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转 化产物。 根据计算漆酚的转。
32、化率为: 64.75%, 由薄层检测可知, 漆酚结构发生变化, 表现为斑 点向上移动, 极性明显变弱, 判定漆酚转化变为极性较小的化合物。 0023 实施例6 将野油菜黄单细胞X a n t h o m o n a s c a m p e s t r i s, 灰色链霉菌锈色变种 Streptomyces griseus var . ferrugineus, 雅致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legans, 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和季也蒙假丝酵母季也蒙变种Candida guilliermondii var . guilliermondii中的一种菌种的种子培养。
33、液加入到漆树叶、 籽、 皮、 木和枝的粉末原料中, 种子培养液的添加量为5%12%, 在2835条件下, 发酵4 5天, 期间10h小时搅拌一次。 发酵结束后, 将发酵后的原料与30%100%甲醇水溶液或乙醇 水溶液按质量体积比1:15-30 g/mL提取1-4次, 提取温度60-80, 提取时间1-3 h, 提取后, 过滤, 合并滤液, 真空浓缩得到漆树活性提取物, 通过HPLC和GC-MS检测, 检测不到漆酚。 0024 HPLC条件为: 1502.0 mm, 5 m 的Agilent ZORBAX C-18柱, 流速为0.3 mL/ min, 流动相为体积比8经2的甲醇与水溶液,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 nm, 进样量为5 L。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6075795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