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刍动物养殖领域,具体涉及可降低牛羊甲烷排放量的 预混合饲料。
背景技术
大量研究表明,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30倍,对全球气候 变暖的影响作用占到了15%-20%。在全球家畜的甲烷排放量中,反刍动 物占97%,并且估计全球牛羊的甲烷排放量以每年1%的比例递增。在我 国,动物胃肠道发酵排放甲烷量占甲烷总排放量的29.7%。此外,甲烷的 排放也造成动物日粮能量的严重损失,在奶牛生产中,通常有6%-10%的 总能转变为甲烷,以嗳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
因此,降低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和高效利用日粮具 有重要意义。
由于全球对于温室效应的极大关注,许多研究人员对可调控反刍动 物甲烷排放的添加剂进行了研究,主要有离子载体类抗生素、电子受体、 植物提取物,其中:
1)离子载体类抗生素
离子载体类抗生素是由不同的链霉素菌株产生的一大类特殊的抗菌 素,化学上属于聚醚类,如莫能菌素、盐霉素等。它们主要是通过抑制 细菌产生氢气、甲酸,改变瘤胃发酵类型,从而降低甲烷产量,它对产 甲烷菌没有抑制作用。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莫能霉素,可减少25%的 甲烷生成,同时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2)电子受体
瘤胃中存在数种可以利用氢气和甲酸生成甲烷的细菌,通过添加这 些细菌可利用的其他电子受体,可以改变电子流向以降低甲烷生成是其 机理所在。常用的电子受体包括富马酸和硫酸盐、硝酸盐等,体外研究 发现,补饲富马酸可以降低甲烷的生成量,增加瘤胃内丙酸的产量。饲 料中添加富马酸和苹果酸可能促进富马酸利用菌的生长。饲料中添加硫 酸盐、硝酸盐,可促进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菌在瘤胃内的生 长发育。但是当瘤胃中硝酸盐添加过量时,硝酸盐可被还原生成亚硝酸 盐,有可能引起亚硝酸盐中毒,而且硝酸盐本身还是很强的血管收缩剂。 此外添加大量的硝酸盐、硫酸盐,可降低反刍动物的采食量。虽然这些 化合物可以作为氢的受体,但不可以作为甲烷抑制剂。
3)植物提取物
天然植物提取物兼有营养和专用特定功能,可以改善动物机体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功能及改善畜产品品质。植物提取物毒副作用 小,无残留或残留少,不易产生抗药性,因此作为新型甲烷抑制剂具有 很大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前人研究发现,茶皂素(从茶科植物中提取)、 丝兰皂苷(丝兰属提取物)、大蒜油等可降低瘤胃原虫数量,增加丙酸含 量,抑制甲烷的产生。单宁也有明显的降甲烷效果,可以通过体外发酵 添加单宁提取物,适量饲喂反刍动物来降低甲烷产量。而针对桑叶黄酮、 白藜芦醇降低甲烷作用的研究未见明确报道。
桑叶提取物:我国桑树持有面积达数千万亩,桑叶资源丰富,但其 利用价值尚未完全开发。桑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酸、 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在其提取物中含有桑叶黄酮、桑叶 多酚、桑叶多糖、1-脱氧野尻霉素(DNJ)、γ-氨基丁酸(GABA)等生 理活性物质,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胆固醇、抗肿瘤、抗过敏、抗 氧化、抗毛细管渗透、利尿的功能。桑叶除了作为中草药应用于医药领 域、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目前畜牧领域也逐渐开发其应用价值。研究 证明,蛋鸡日粮中添加桑叶可使蛋清和蛋黄中的维生素K1含量显著增 加,改善蛋黄颜色,提高蛋重和产蛋量,减少粪便中氨气的含量。桑叶 对反刍动物的最大作用是在作为泌乳奶牛和生长奶牛的补充料时表现出 来。而桑叶对湖羊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补充料,桑叶在瘤胃内消化性较 好,48h干物质消化率高达62%。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占桑叶干重的 1.0%-3.0%,含量较高。已有的研究证实,桑叶黄酮具有抗氧化、清楚自 由基,降低血糖、血脂、血压等作用。但目前尚未见桑叶黄酮可抑制反 刍动物甲烷排放的研究报道。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主要存在于葡萄、虎杖、花生等植物中,是一 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菌、抗氧化及雌激素 调节等作用。白藜芦醇可治疗炎症、调解脂类代谢和控制心脏疾病。白 藜芦醇目前在畜牧中应用较少,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有研究表明, 30mg/kg·BW和15mg/kg·BW剂量的白藜芦醇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细胞免疫 抑制有对抗作用。添加0.1%-0.2%的白藜芦醇有利于提高肉鸡的免疫机 能。
虽然一些研究报道提出了某些添加剂可降低甲烷排放,但大多数试 验是以体外法测定而得的。体外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模拟生物体的反映 程度,但无法准确地表达添加剂的适宜添加量。
关于降低甲烷排放量的饲料有如下相关报道:
CN201080031321.8(公开号为CN102573512A)公开了一种含有丁 子香酚、肉桂醛和葱提取物的食物添加物,其包含:30至45%的丁子香 酚;30至45%的肉桂醛,10至40%的属于葱科的植物的提取物,主要用 于牛羊的饲料。
CN201110442456.X(公开号为CN102524568A)反刍动物饲料添加 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栗树单宁0.6-3份、椰子油0.5-1.0份, 其配合饲料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玉米20-40份、豆饼3-8份、 盐0.3-0.5份、矿物质0.1-0.3份、维生素0.1-0.3份、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 0.05-0.2份。
CN97117252.8(公开号为CN1210683A)一种可减少反刍动物甲烷 排放的微生物发酵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一般的微生物发酵处理秸 秆技术,其特征在于:在微生物处理前,向秸秆中添加0.5-1.5%重量的丙酸; 为进一步减少甲烷排放。
CN200910158156.1(公开号为CN101601440A)反刍动物饲料添加 剂,其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人参茎叶皂苷0.5-5、白术5-15、茯苓3-10、 甘草1-5、山楂3-15、神曲3-15、麦芽3-15、其余为亚麻籽果仁粉。
经过检索,未见降低牛羊甲烷排放量的类似预混合饲料的报道,也 未检索到白藜芦醇或白藜芦醇和桑叶黄酮降低甲烷排放的预混合饲料方 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可降低牛羊甲烷排放量的预混合饲料。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牛羊甲烷排放量的预混合饲料,含有以下成分: 甲烷抑制剂、矿物质复合物、维生素复合物、硫酸钠和载体。
具体的,所述预混合饲料含有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甲烷抑制剂 1.5-20.0份、维生素复合物5-15份、矿物质复合物10-30份、硫酸钠20-50 份、载体3-63.5份。
优选地,所述预混合饲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甲烷抑制 剂10-15份、维生素复合物5-15份、矿物质复合物10-30份、硫酸钠30-40 份、载体10-37.0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预混合饲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甲烷 抑制剂10-15份、维生素复合物10-12份、矿物质复合物15-20份、硫酸钠 35-45份、载体15-30份。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预混合饲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甲 烷抑制剂15份、维生素复合物10份、矿物质复合物20份、硫酸钠40份、 载体15份。
上述预混合饲料中:
所述甲烷抑制剂由重量百分比为3-50%活性成分和50-97%载体组 成,其中活性成分为桑叶黄酮或白藜芦醇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具 体的:
当活性成分为桑叶黄酮时,其在甲烷抑制剂中的重量比为15-90%; 优选为20-88%,进一步优选为25.3%。
当活性成分为白藜芦醇时,其在甲烷抑制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3-15%;优选为5-12%,进一步优选为6%。
两者组合使用时,桑叶黄酮和白藜芦醇按照20-80:5-20的重量比组 成;重量比优选为20-60:5-15;进一步优选为30-50:5-15;更进一步优 选为38:9。
所述甲烷抑制剂中的载体为玉米蛋白粉、沸石粉或稻壳粉,优选为 稻壳粉。
所述矿物质复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一水硫酸亚铁 8.0-25.0%、五水硫酸铜1.2-5.0%、一水硫酸锰10.0-28.0%、一水硫酸锌 8-20%、含钴1%的氯化钴1.0-3.5%、含碘1%的碘化钾4.0-10%、含硒1% 的亚硒酸钠0.8-3.0%,载体5.5-67%,所述载体为稻壳粉、玉米蛋白粉或 沸石粉,优选为沸石粉。
优选地,所述矿物质复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一水硫 酸亚铁15.0%、五水硫酸铜2.5%、一水硫酸锰19.0%、一水硫酸锌14.5%、 含钴1%的氯化钴2.6%、含碘1%的碘化钾7.0%、含硒1%的亚硒酸钠1.5%, 载体37.9%。
所述维生素复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维生素A1.3-5%、 维生素D0.3-1.2%、维生素E3.5-14.5%、抗氧化剂0.8-3.0%,载体 76.3-94.1%;所述抗氧化剂为乙氧基喹啉,所述载体为麸皮、米糠、玉米 蛋白粉,优选为玉米蛋白粉。
优选地,所述维生素复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维生素A 2.5%;维生素D0.6%;维生素E7.2%;抗氧化剂1.5%,载体88.2%。
所述载体为沸石粉、玉米蛋白粉或稻壳粉,优选为沸石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预混合饲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配比称取各组分,然后分别制备维生素复合物、矿物质复合物, 再按配比称取甲烷抑制剂、硫酸钠、载体,然后再按照等量递加法混合 预混合饲料中的所有成分,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预混合饲料在抑制牛或羊甲烷排放的饲料的应 用。
所述应用是指将上述预混合饲料以1%的比例添加到牛羊精饲料中, 混合均匀后,即可饲喂牛或羊。
本发明提供的牛羊用的甲烷抑制剂及含其预混合饲料具有以下优 点:
1、本发明饲料中的甲烷抑制剂采用了桑叶黄酮或白藜芦醇或桑叶黄 酮与白藜芦醇,其中,桑叶黄酮是种植量较大的桑树提取物,绿色安全, 其来源于桑叶,栽桑养蚕是我国农业的传统产业,全国有数千万亩桑园, 因此桑叶在我国有着大量的资源优势。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占桑叶干重的 1%-3%,是所有植物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一种。白藜芦醇是 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抑制 作用。针对白藜芦醇提取方法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丰富,其在生物和医 药方面的作用也逐步被开发出来,而本发明着重其在瘤胃中调控甲烷排 放的作用,通过动物试验研究确定了其效果。
除单独使用桑叶黄酮或白藜芦醇作为甲烷抑制剂外,还可将两者组 合使用。桑叶黄酮和白藜芦醇均含有苯环结构以及多元酚性羟基、多羟 基,在动物饲料中混合使用可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使两者的作用比单独 使用显著增强。因此,本发明在单独使用桑叶黄酮或白藜芦醇的基础上, 还提出两者的组合,以提高其降低甲烷菌活性、增强机体功能的作用。
2、发明人摈弃体外试验的缺陷,通过呼吸代谢试验方法实测甲烷排 放量的方法,筛选出有效的甲烷抑制剂及其添加比例,应用于反刍动物 预混合饲料中,降低反刍动物养殖业甲烷排放水平,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通过实测肉羊24小时的二氧化碳、甲烷排放量,在桑叶黄酮的不同 添加比例中筛选出甲烷排放量最低的组,从而确定其在反刍动物饲料中 的适宜比例。研究表明,桑叶黄酮本身对动物机体具有抑菌、抗炎等作 用,可提高动物生长健康水平。
3、经过实验考察,与未添加桑叶黄酮和白藜芦醇的日粮相比,饲喂 含桑叶黄酮或白藜芦醇或桑叶黄酮和白藜芦醇组合的预混合饲料,不管 日排放量还是甲烷排放量的日产量/代谢体重均显著降低,且桑叶黄酮和 白藜芦醇组合效果更优,具有协同效果,这方面尚未见相同文献。
4、本发明涉及的预混合饲料,在降低甲烷排放的功能上,不使用离 子载体抗生素及化学合成的电子受体,而是选择了绿色安全的植物提取 物,并从中国资源量角度考虑,以资源较多、提取过程较为环保的桑叶 黄酮为主,具有安全、实用、有效等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所述白藜芦醇购自西安飞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度为98%;
所述桑叶黄酮购自西安飞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度为10%;
其他饲料添加剂及饲料原料皆从饲料市场购买获得。
实施例1:可降低牛羊甲烷排放量的预混合饲料
1、甲烷抑制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称取桑叶黄酮38kg,载体(玉米蛋白粉)112kg,即桑叶黄酮在甲 烷抑制剂中占25.3%。混合均匀,备用。
2、预混合饲料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2.1组成: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甲烷抑制剂 150 15.0 维生素复合物 100 10.0 矿物质复合物 200 20.0 硫酸钠 400 40.0 沸石粉 150 15.0 合计 1000 100
1)所述维生素复合物的组成为: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维生素A 2.5 2.5 维生素D 0.6 0.6
维生素E 7.2 7.2 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 1.5 1.5 玉米蛋白粉 88.2 88.2 合计 100 100
制备方法:将所述成分,按照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后,备用。
2)所述矿物质复合物的组成为: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一水硫酸亚铁 15.0 15.0 五水硫酸铜 2.5 2.5 一水硫酸锰 19.0 19.0 一水硫酸锌 14.5 14.5 含钴1%的氯化钴 2.6 2.6 含碘1%的碘化钾 7.0 7.0 含钴1%的亚硒酸钠 1.5 1.5 沸石粉 37.9 37.9 合计 100 100
按照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备用。
2.2制备方法:
按照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即得预混合饲料。
3、使用方法:
将配制好的预混合饲料,按1%的比例添加入精料中,混合均匀后, 即可饲喂给牛羊。
实施例2:可降低牛羊甲烷排放量的预混合饲料
1、甲烷抑制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称取桑叶黄酮66kg,载体(玉米蛋白粉)84kg,即桑叶黄酮占甲烷 抑制剂的比例是44%。混合均匀,备用。
2、预混合饲料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2.1组成: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甲烷抑制剂 150 15.0 维生素复合物 100 10.0 矿物质复合物 200 20.0
硫酸钠 400 40.0 沸石粉 150 15.0 合计 1000 100
所述维生素复合物、矿物质混合物同实施例1。
2.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可降低牛羊甲烷排放量的预混合饲料
1、甲烷抑制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称取桑叶黄酮132kg,载体(玉米蛋白粉)18kg,即桑叶黄酮占甲 烷抑制剂的比例是88%。混合均匀,备用。
2、预混合饲料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2.1组成: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甲烷抑制剂 150 15.0 维生素复合物 100 10.0 矿物质复合物 200 20.0 硫酸钠 400 40.0 沸石粉 150 15.0 合计 1000 100
所述维生素复合物、矿物质混合物同实施例1。
2.2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可降低牛羊甲烷排放量的预混合饲料
1、甲烷抑制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称取白藜芦醇9kg,载体(稻壳粉)141kg,即白藜芦醇在甲烷抑制 剂中占6%。混合均匀,备用。
2、预混合饲料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2.1组成: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甲烷抑制剂 150 15.0 维生素复合物 50 5.0
矿物质复合物 100 10.0 硫酸钠 400 40.0 沸石粉 300 30.0 合计 1000 100
1)所述维生素复合物的组成为: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维生素A 5.0 5.0 维生素D 1.2 1.2 维生素E 14.5 14.5 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 3.0 3.0 玉米蛋白粉 76.3 76.3 合计 100 100
制备方法:将所述成分,按照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后,备用。
2)所述矿物质复合物的组成为: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一水硫酸亚铁 25.0 25.0 五水硫酸铜 5.0 5.0 一水硫酸锰 28.0 28.0 一水硫酸锌 20.0 20.0 含钴1%的氯化钴 3.5 3.5 含碘1%的碘化钾 10.0 10.0 含钴1%的亚硒酸钠 3.0 3.0 沸石粉 5.5 5.5 合计 100 100
按照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备用。
2.2制备方法:
将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先以50kg机组预混合,再添加入大比例 的载体,在500kg机组中混合均匀。
3、使用方法:
将配制好的预混合饲料,按1%的比例添加入精料中,混合均匀后, 即可饲喂给牛羊。
实施例5:可降低牛羊甲烷排放量的预混合饲料
1、甲烷抑制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称取白藜芦醇17kg,载体(稻壳粉)133kg,即白藜芦醇在甲烷抑 制剂中占11.3%。混合均匀,备用。
2、预混合饲料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2.1组成: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甲烷抑制剂 150 15.0 维生素复合物 50 5.0 矿物质复合物 100 10.0 硫酸钠 400 40.0 沸石粉 300 30.0 合计 1000 100
所述维生素复合物、矿物质复合物的组成和配制方法同实施例4。
3、使用方法:同实施例4。
实施例6:含有甲烷抑制剂的预混合饲料
1、甲烷抑制剂的组成及制备方法:称取桑叶黄酮38kg(38%), 白藜芦醇9kg(9%),载体(稻壳粉)53kg,混合均匀,备用。
2、预混合饲料的组成及制备方法
2.1组成: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甲烷抑制剂 100 10.0 维生素复合物 150 15.0 矿物质复合物 300 30.0 硫酸钠 300 30.0 沸石粉 150 15.0 合计 1000 100
1)所述维生素复合物的组成为: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维生素A 1.3 1.3 维生素D 0.3 0.3 维生素E 3.5 3.5 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 0.8 0.8 玉米蛋白粉 94.1 94.1 合计 100 100
制备方法:将所述成分,按照等量递加法混合均匀后,备用。
2)所述矿物质复合物的组成为:
组成 重量(kg) 重量百分比(%) 一水硫酸亚铁 8.0 8.0 五水硫酸铜 1.2 1.2 一水硫酸锰 10.0 10.0 一水硫酸锌 8.0 8.0 含钴1%的氯化钴 1.0 1.0 含碘1%的碘化钾 4.0 4.0 含钴1%的亚硒酸钠 0.8 0.8 沸石粉 67.0 67.0 合计 100 100
按照配比称取各原料,混合均匀后备用。
2.2制备方法:
将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先以50kg机组预混合,再添加入大比例 的载体,在500kg机组中混合均匀。
3、使用方法:
将配制好的预混合饲料,按1%的比例添加入精料中,混合均匀后, 即可饲喂给牛羊。
实验例1:含有甲烷抑制剂(桑叶黄酮)的预混合饲料的试验效果验证
1、试验动物与日粮
实验动物:试验选取15只体重为(60.0±1.73)kg,年龄相近、体 况良好的杜泊绵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肉用成年母羊, 试验前打好耳号,免疫注射三联四防疫苗并驱虫,每头羊单独圈养于羊 栏(3.2×0.8)m2中。
试验日粮:为精料和羊草,按30:70比例混合。各试验组预混合 饲料不同。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试验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2、试验分组与饲养管理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对照期和试验期。对照期时,实验 各组的羊饲喂不含甲烷抑制剂的饲料;试验期时,将15只羊分为5组, 即A、B、C、D、E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只。其中:
对照组:对照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中不添加桑叶黄酮;
A组: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中桑叶黄酮添加量为 1.65kg/100kg;
B组: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为实施例1中的预混合饲料,桑 叶黄酮添加量为3.8kg/100kg;
C组: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为实施例2中的预混合饲料,桑 叶黄酮添加量为6.6kg/100kg;
D组: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为实施例3中的预混合饲料,桑 叶黄酮添加量为13.2kg/100kg;
E组: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中桑叶黄酮添加量为 26.4kg/100kg。
对照组给予早、中、晚三次日粮;除对照组外各试验羊饲喂上述日 粮的剂量是1500g/(只·d),于每天8:00、18:00饲喂,且每只羊每天 中午补饲羊草200g,自由饮水。
3、测定指标与方法
每期试验共16天,预试期7天,正试期9天。正试期采用Sable 开路式循环呼吸测热系统对15只羊进行呼吸测热,测定羊的甲烷排放 量(包括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体表排出的甲烷)。
试验采用美国Sable呼吸测热系统,该系统连接3个呼吸测热室, 可以同时测定3只羊的气体交换量。测热时,将羊只固定于测热室内, 每个测热室内配有料槽和水槽,保证自由采食和饮水。呼吸测热系统可 以同时测定羊只的CH4排放量。羊只进入呼吸测热室先适应24h,随后 测定24h CH4排放量。系统首先测定环境空气中的CH4,然后依次测定 3个呼吸测热室中的CH4,最后再次测定空气中的CH4。以2次环境空 气中的CH4含量的平均值为基底值,呼吸测热室内CH4含量与该基底值 之差值即为羊只CH4的排放量。每次环境空气测定时间为2min,环境 向呼吸测热室的置换测定时间为1min,然后进行单个呼吸测热室的测 定时间为24min(每个呼吸测热室测定时间为8min),最后呼吸测热室 向环境置换测定时间1min,再测定环境空气2min,因此30min完成全 部3个呼吸测热室的气体交换量的测定。以此循环往复连续测定24h, 将所有循环计算结果累加即得羊只每天CH4排放量。计算过程由Sable 呼吸测热系统的测定程序及对应的宏文件于计算机统计分析生成。
4、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用Excel进行初步整理,再用SAS9.1统计软件中的GLM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若差异显著则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 P<0.05作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5、结果
表2:不同处理组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产量
注:同行数据后缀不同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P<0.05)。
表2结果显示:与对照期相比,预混料添加了3.8kg/100kg桑叶黄 酮后,肉羊的甲烷日产量由61.15L/d降低到了51.27L/d,折算到代谢 体重的甲烷产量即产量/代谢体重从2.84L/kgW0.75降低到了 2.39L/kgW0.75,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而桑叶黄酮添加量为 6.6kg/100kg、13.2kg/100kg剂量时(即实施例2、3),肉羊的甲烷排放量 也有所降低。剂量与甲烷产生量关系:小剂量(1.65kg/100kg)不能影响甲 烷的排放量,当达到3.8kg/100kg时,甲烷排放量显著降低,随着剂量 增加,甲烷排放量逐渐增加,当增加到13.2kg/100kg时,甲烷排放量接 近未添加甲烷抑制剂的羊。
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桑叶黄酮的日粮相比,饲喂添加桑叶黄酮的预 混合饲料后,羊的甲烷排放量/代谢体重降低,在3.8-13.2kg/100kg时, 效果较优,以3.8kg/100kg剂量组(实施例1)效果最好。
实验例2:含有甲烷抑制剂(白藜芦醇)的预混合饲料的试验效果验证
1、试验动物与日粮
试验动物:同实验例1。
试验日粮:各试验组预混合饲料不同。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同
实验例1。
2、试验分组与饲养管理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对照期和试验期。对照期时,实验 各组的羊饲喂不含甲烷抑制剂的饲料;试验期时,将60只羊分为4组, 即A、B、C、D、E组。其中:
对照组:对照期,饲喂不含甲烷抑制剂的饲料;
试验1组,15只羊,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为实施例4中的预 混合饲料,其中白藜芦醇添加量为0.9kg/100kg;
试验2组,15只羊,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为实施例5中的预 混合饲料,其中白藜芦醇添加量为1.7kg/100kg;
试验3组,15只羊,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中白藜芦醇添加量 为3.5kg/100kg;
试验4组,15只羊,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中白藜芦醇添加量 为6.8kg/100kg;
对照组给予早、中、晚三次日粮;除对照组外各试验羊饲喂上述日 粮的剂量是1500g/(只·d),于每天8:00、18:00饲喂,且每只羊每天中 午补饲羊草200g,自由饮水。
3、测定指标与方法:同实验例1。
4、数据处理:同实验例1。
5、结果
表3:不同处理组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产量
注:同行数据后缀不同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P<0.05)。
表3结果显示:未添加甲烷抑制剂的对照期,肉羊的日甲烷产量/ 代谢体重为2.84L/kgW0.75,而饲喂添加了0.9kg/100kg、1.7kg/100kg预 混合饲料(实施例4、5)后,试验羊的日甲烷产量/代谢体重降低为2.47 L/kgW0.75、2.50L/kgW0.7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白藜芦醇 添加量的提高,处理3组、4组肉羊的甲烷排放量降低幅度减小。
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白藜芦醇的对照期相比,饲喂本发明提供的预 混合饲料,甲烷排放量/代谢体重显著降低,其中以0.9kg/100kg剂量组 (实施例4)排放量最低。而随着白藜芦醇添加量的增长(3.5kg/100kg、 6.8kg/100kg预混合饲料),肉羊的甲烷排放量/代谢体重反而有所提高, 与对照期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白藜芦醇在预混合饲料中 比例以0.9-1.7kg/100kg为宜。
实验例3:含有甲烷抑制剂的预混合饲料的试验效果验证
1、试验动物与日粮
试验动物:同实验例1。
试验日粮:各试验组预混合饲料不同。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同 实施例1。
2、试验分组与饲养管理
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为对照期和试验期。对照期时,实验 各组的羊饲喂不含甲烷抑制剂的饲料,即为对照组;试验期时,将45 只羊分为3组,即A、B、C组。其中:
对照组,对照期内饲喂不含甲烷抑制剂的饲料;
试验A组,15只羊,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为实验例1的B 组,实施例1中的预混合饲料,其中桑叶黄酮添加量为3.8kg/100kg;
试验B组,15只羊,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为实验例2的试 验2组,实施例4的预混合饲料,其中白藜芦醇添加量为0.9kg/100kg;
试验C组,15只羊,试验期,日粮的预混合饲料为实施例6的预 混合饲料,其中桑叶黄酮添加量为3.8kg/100kg,白藜芦醇添加量为 0.9kg/100kg。
对照组给予早、中、晚三次日粮;除对照组外各试验羊饲喂上述日 粮的剂量是1500g/(只·d),于每天8:00、18:00饲喂,且每只羊每天中 午补饲羊草200g,自由饮水。
3、测定指标与方法:同实验例1。
4、数据处理:同实验例1。
5、结果
表4:不同处理组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产量
注:同行数据后缀不同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P<0.05)。
表4结果显示:未添加甲烷抑制剂时肉羊的日甲烷产量/代谢体重 为2.84L/kgW0.75,而饲喂添加了3.8kg/100kg桑叶黄酮的预混合饲料、 0.9kg/100kg白藜芦醇的预混合饲料,或桑叶黄酮和白藜芦醇组合(实 施例6)的预混合饲料后,肉羊的日甲烷产量/代谢体重降低分别为2.39 L/kgW0.75、2.47L/kgW0.75、2.26L/kgW0.7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桑叶黄酮和白藜芦醇组合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单独的使用白藜芦醇 相比,两者组合下肉羊的日甲烷产量/代谢体重进一步降低,分别比单 独的桑叶黄酮、白藜芦醇组降低了5.4%、8.5%。
同时,对本发明提供的其他配伍进行实验,结果与实施例6的效果 相同。
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桑叶黄酮和白藜芦醇的日粮相比,饲喂含桑叶 黄酮、白藜芦醇或桑叶黄酮和白藜芦醇组合的预混合饲料,不管日排放 量还是甲烷排放量的日产量/代谢体重均显著降低,且桑叶黄酮和白藜 芦醇组合效果更优,具有协同效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 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 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