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扩张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扩张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45814.1 (22)申请日 2016.01.19 A62B 99/00(2009.01) (73)专利权人 成都远东高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府城大道 西段 399 号 7 栋 3 单元 1505 号 (72)发明人 郑凯 (54) 实用新型名称 液压扩张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液压扩张装置, 包括扩张 头本体, 还包括卡尺和指示灯, 所述扩张头本体内 的工作油缸与手拉阀连接, 扩张头本体一端还同 时连接两个扩张臂和卡尺, 卡尺和两个扩张臂平 行, 在每个扩张臂的两侧均设置卡齿。
2、, 在左扩张臂 上设置伸缩杆, 在右扩张臂上设置与伸缩杆端部 匹配大小的限位盘 ; 所述指示灯安装在扩张头本 体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 能够实现对两扩 张臂之间的间距实现快速精确调整, 同时还可直 观观察该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360307 U 2016.07.06 CN 205360307 U 1.液压扩张装置, 包括扩张头本体 (1) ,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卡尺 (9) 和指示灯 (10) 。
3、, 所 述扩张头本体 (1) 内的工作油缸与手拉阀 (5) 连接, 扩张头本体 (1) 一端还同时连接两个扩 张臂和卡尺 (9), 卡尺 (9) 和两个扩张臂平行, 在每个扩张臂的两侧均设置卡齿 (3) , 在左扩 张臂 (8) 上设置伸缩杆 (6) , 在右扩张臂 (2) 上设置与伸缩杆 (6) 端部匹配大小的限位盘(7); 所述指示灯 (10) 安装在扩张头本体 (1)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扩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尺 (9) 上设置均匀的刻度, 在卡尺 (9) 上正中间刻度的上方还设置一个亮色的三角形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扩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
4、张头本体 (1) 上还设置限 位件 (4) , 限位件 (4) 能够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扩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杆 (6) 能够绕与左扩张 臂 (8) 的连接端转动, 伸缩杆 (6) 的活动端端部设置吸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扩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 (4) 的宽度与扩张头 本体 (1) 的宽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扩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扩张臂 (8) 和右扩张臂 (2) 上的卡齿 (3) 均位于左扩张臂 (8) 和右扩张臂 (2) 的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60307 U 2 液压扩张装。
5、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 具体涉及液压扩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液压扩张装置作为一种机械工具因其体积小, 操作方便, 目前已得到普遍广泛的 应用, 但是目前手动液压扩张装置使用时, 手柄只设置在一侧, 需要别人协助时, 没有下手 的余地, 且不能使扩张器保持一定的张开度, 不方便救援工作, 也不能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也由于目前的液压扩张装置并未有设置防滑装置, 即使设置防滑部分, 但防滑效果不佳, 达 不到想要的防滑效果。 现有的液压扩张装置中两扩张臂张开的距离无法精确调整, 需要后 期多次重复调试才能达到要求, 降低了工作效率。 另外, 现有的液压扩张装置还无法。
6、直观的 观察是否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液压扩张装置, 该液压扩张装置能够实 现对两扩张臂之间的间距实现快速精确调整, 同时还可直观观察该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提 高工作效率。 0004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液压扩张装置, 包括扩张 头本体, 还包括卡尺和指示灯, 所述扩张头本体内的工作油缸与手拉阀连接, 扩张头本体一 端还同时连接两个扩张臂和卡尺, 卡尺和两个扩张臂平行, 在每个扩张臂的两侧均设置卡 齿, 在左扩张臂上设置伸缩杆, 在右扩张臂上设置与伸缩杆端部匹配大小的限位盘; 所述指 示灯安装在扩张头本体上。。
7、 0005 在使用时转动手拉阀, 使扩张头本体内的液压缸工作来推开扩张臂实现工作, 该 处推动扩张臂工作的是扩张头本体内的双向液压阀用以控制液压缸的工作状态, 通过双向 液压阀来挡住液压缸液压的运动, 使活塞把液压固定在打开双向液压阀前推开扩张臂的位 置, 达到固定不回缩的效果。 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扩张臂不回缩, 在左扩张臂上设置的伸缩 杆能够根据扩张臂张开的宽度来调整长度, 并将伸缩杆一端固定在与之匹配的右扩张臂上 的限位盘内, 避免扩张臂回缩。 该设计从多方位保证扩张臂回缩, 防滑更有保证, 提高了使 用的安全系数。 在不使用时则将转动伸缩杆与右扩张臂平行。 在扩张臂的两侧均设置卡齿, 满。
8、足各种类型器件加持的需要, 起到防滑的作用。 卡尺的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精确调整 两个扩张臂之间的间距, 然后再将伸缩杆固定在限位盘内, 避免后期多次重复调整间距, 提 高了工作效率。 指示灯的设置则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发现该液压扩张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0006 所述卡尺上设置均匀的刻度, 在卡尺上正中间刻度的上方还设置一个亮色的三角 形标记。 通过读取两个扩张臂之间的刻度即可精确知道两扩张臂之间的间距, 而亮色的三 角形标记则方便操作人员观察两扩张臂分别到中间刻度的距离, 进行调整。 0007 所述扩张头本体上还设置限位件, 限位件能够转动。 限位件的设置能进一步避免 扩张臂回缩。 说 明 书 。
9、1/3 页 3 CN 205360307 U 3 0008 所述伸缩杆能够绕与左扩张臂的连接端转动, 伸缩杆的活动端端部设置吸盘。 0009 所述限位件的宽度与扩张头本体的宽度相等。 0010 所述左扩张臂和右扩张臂上的卡齿均位于左扩张臂和右扩张臂的下方。 在保证防 滑的同时还避免对器件的伤害。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 为了保证扩张臂不回缩, 在左扩张臂上设置的伸缩杆能够根据扩张臂张开的宽 度来调整长度, 并将伸缩杆一端固定在与之匹配的右扩张臂上的限位盘内, 避免扩张臂回 缩, 该设计能更好的保证扩张臂回缩, 防滑更有保证,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系数。。
10、 0013 2、 卡尺的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精确调整两个扩张臂之间的间距, 然后再将伸缩 杆固定在限位盘内, 避免后期多次重复调整间距, 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 3、 指示灯的设置则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发现该液压扩张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 扩张头本体; 2、 右扩张臂; 3、 卡齿; 4、 限位件; 5、 手拉 阀; 6、 伸缩杆; 7、 限位盘; 8、 左扩张臂; 9、 卡尺; 10、 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0018 实施。
11、例1: 0019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扩张头本体1, 还包括卡尺9和指示灯10, 所述扩张头 本体1内的工作油缸与手拉阀5连接, 扩张头本体1一端还同时连接两个扩张臂和卡尺9, 卡 尺9和两个扩张臂平行, 在每个扩张臂的两侧均设置卡齿3, 在左扩张臂8上设置伸缩杆6, 在 右扩张臂2上设置与伸缩杆6端部匹配大小的限位盘7; 所述指示灯10安装在扩张头本体1 上。 0020 在使用时转动手拉阀, 使扩张头本体内的液压缸工作来推开扩张臂实现工作, 该 处推动扩张臂工作的是扩张头本体内的双向液压阀用以控制液压缸的工作状态, 通过双向 液压阀来挡住液压缸液压的运动, 使活塞把液压固定在打开双向。
12、液压阀前推开扩张臂的位 置, 达到固定不回缩的效果。 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扩张臂不回缩, 在左扩张臂上设置的伸缩 杆能够根据扩张臂张开的宽度来调整长度, 并将伸缩杆一端固定在与之匹配的右扩张臂上 的限位盘内, 避免扩张臂回缩。 该设计从多方位保证扩张臂回缩, 防滑更有保证, 提高了使 用的安全系数。 在不使用时则将转动伸缩杆与右扩张臂平行。 在扩张臂的两侧均设置卡齿, 满足各种类型器件加持的需要, 起到防滑的作用。 卡尺的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精确调整 两个扩张臂之间的间距, 然后再将伸缩杆固定在限位盘内, 避免后期多次重复调整间距, 提 高了工作效率。 指示灯的设置则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发现该液压扩。
13、张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0021 实施例2: 002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选如下: 所述卡尺9上设置均匀的刻度, 在卡尺9上 正中间刻度的上方还设置一个亮色的三角形标记。 通过读取两个扩张臂之间的刻度即可精 确知道两扩张臂之间的间距, 而亮色的三角形标记则方便操作人员观察两扩张臂分别到中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60307 U 4 间刻度的距离, 进行调整。 0023 所述扩张头本体1上还设置限位件4, 限位件4能够转动。 限位件的设置能进一步避 免扩张臂回缩。 0024 所述伸缩杆6能够绕与左扩张臂8的连接端转动, 伸缩杆6的活动端端部设置吸盘。 该设计能更方便吸盘与限位盘之间的连接或断开操作。 0025 所述限位件4的宽度与扩张头本体1的宽度相等。 能最大化的起到限定作用。 0026 所述左扩张臂8和右扩张臂2上的卡齿3均位于左扩张臂8和右扩张臂2的下方。 在 保证防滑的同时还避免对器件的伤害。 0027 如上所述便可实现该实用新型。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6030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36030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