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263077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197687.7

申请日:

20160315

公开号:

CN205411968U

公开日:

2016080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35/00

主分类号:

A62B35/00

申请人:

邱敏

发明人:

邱敏,邱光正,邱建安,林星,罗滨霖,陈忠桂,林家朝,苏宇星,郑忠,林日胜,许哲毅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牛眠山巷71号

优先权:

CN201620197687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防护设备,特别是一种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它包括一组以上的防护件,所述的防护件包括梯形框架、网布、连接件,网布与梯形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设有至少两组挂钩,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只需要通过吊升装置将本实用新型升起后,进行安装即可;一旦完成指定区域的作业,那么人员往下移动至另一个施工段作业时,将本实用新型与拉线铁塔塔桅分离后,通过动力装置将防护件下放至下一区域进行固定即可;安全性能高,防护件与拉线铁塔塔桅有连接关系,另外,相邻的防护件之间也有连接关系,如果物体下落,防护件能够很好的将下落的力分散,提高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组以上的防护件,所述的防护件包括梯形框架(1)、网布(2)、柔性连接件(3),网布与梯形框架之间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设有至少两组挂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梯形框架的两侧边设有至少一组锁扣(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框架与两组挂钩的固定关系为,当两组挂钩挂设在三管通信塔的法兰盘衔接处时,梯形框架呈斜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框架下底边上还设有阻挡板(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框架为等腰梯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防护设备,特别是一种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 件。

背景技术

拉线铁塔塔桅的横截面一般为正三角型布置,以节约钢材。但是拉线铁塔塔桅需 要依然需要人工进行维护,维护工序为工人从拉线铁塔塔桅的中间,爬到最高处,然后穿到 拉线铁塔塔桅外围进行维护,这个过程,风险就比较高,如果人员从高空坠落或者维修工具 从高空坠落,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 防护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组以上的防护件,所述的防护件包括 梯形框架、网布、连接件,网布与梯形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 设有至少两组挂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方便、使用灵活,只需要通过吊升装置将本实用 新型升起后,进行安装即可;一旦完成指定区域的作业,那么人员往下移动至另一个施工段 作业时,将本实用新型与拉线铁塔塔桅分离后,通过动力装置将防护件下放至下一区域进 行固定即可;2、安全性能高,防护件与拉线铁塔塔桅有连接关系,另外,相邻的防护件之间 也有连接关系,如果物体下落,防护件能够很好的将下落的力分散,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拉线铁塔塔桅单面塔桅上布设防护组件的设施图

图4为拉线铁塔塔桅布设护组件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梯形框架、2网布、3连接件、4挂钩、5锁扣、6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其中图2、3中为了能够简单直观看到防护件的各部件结构,故省略 了锁扣结构,它包括一组以上的防护件,所述的防护件包括梯形框架1、网布2、连接件3,网 布与梯形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设有至少两组挂钩4。一般来 说,拉线铁塔塔桅含有三个立面,所以防护件一般配备三组,梯形框架增大防护面积,特别 是拉线铁塔塔桅含有三个立面都设有防护件的时候,可以使得两两防护件之间,不存在间 隙,梯形框架内设有网布,一般来说,网布都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梯形框架内,为了能够使 得防护件固定在拉线铁塔塔桅,所以需要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设有至少两组挂钩。

如果仅仅通过挂钩固定梯形框架,一旦有物体降落,可能会造成单一防护件受力 过大,所以在梯形框架的两侧边设有至少一组锁扣5,将梯形框架两两连接,这样可以协同 受力。

所述的梯形框架与两组挂钩的固定关系为,当两组挂钩挂设在拉线铁塔塔桅的法 兰盘衔接处时,梯形框架呈斜向上倾斜。这样可以保证下落的物体不会向外侧弹出,出现因 二次反弹物体再次下落的情况发生。

所述的梯形框架下底边上还设有阻挡板6。为了避免物体因为梯形框架呈斜向上 倾斜,那么掉落的物体会二次反弹向拉线铁塔塔桅内跌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以设 置了一个阻挡板。

所述的梯形框架为等腰梯形。这样便于整理以及组装。如果是方型,那么在设定框 架设定斜度后,两两相邻的框架之间会留下一个三角形的空间,形成一个安全盲区。

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等腰梯形的四个角设立便于挂钩钩住的挂孔结构,方便防护件 升降时,用于挂钩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工作人员带上绳子和双轮滑轮,从拉线铁塔塔桅 中部爬到拉线铁塔塔桅顶部,在拉线铁塔塔桅的三个角固定双轮滑轮,然后将绳子绕过双 轮滑轮后将绳子扔下地面,地面的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将绳子的一端连接防护件(如果设 置了挂孔,那么直接在绳子上设置钩子,将钩子挂在挂孔即可),另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如卷 扬机),然后通过卷扬机,将防护件吊到高处,当防护件到达指定位置后,进行安装,这里的 指定位置是指代拉线铁塔塔桅中,上下相邻的两个桅杆法兰连接处的位置。高空作业人员 固定方式如下,首先将挂钩挂在法兰的连接处,然后将两两相邻的防护件的挂钩进行连接, 之后可以考虑解开绳子,当然绳子不解开也是可行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意和说明,但 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 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实用新型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97687.7 (22)申请日 2016.03.15 (73)专利权人 邱敏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牛眠山 巷71号 (72)发明人 邱敏 邱光正 邱建安 林星 罗滨霖 陈忠桂 林家朝 苏宇星 郑忠 林日胜 许哲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刘建 (51)Int.Cl. A62B 3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防护。

2、设备, 特别是 一种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 它包括 一组以上的防护件, 所述的防护件包括梯形框 架、 网布、 连接件, 网布与梯形框架之间通过连接 件连接, 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设有至少两组 挂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操作方便、 使用 灵活, 只需要通过吊升装置将本实用新型升起 后, 进行安装即可; 一旦完成指定区域的作业, 那 么人员往下移动至另一个施工段作业时, 将本实 用新型与拉线铁塔塔桅分离后, 通过动力装置将 防护件下放至下一区域进行固定即可; 安全性能 高, 防护件与拉线铁塔塔桅有连接关系, 另外, 相 邻的防护件之间也有连接关系, 如果物体下落, 防护件能够很。

3、好的将下落的力分散, 提高安全 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CN 205411968 U 2016.08.03 CN 205411968 U 1.一种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 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一组以上的防护件, 所 述的防护件包括梯形框架 (1) 、 网布 (2) 、 柔性连接件 (3) , 网布与梯形框架之间通过柔性连 接件连接, 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设有至少两组挂钩 (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 其特征在于: 在梯形框架 的两侧边设有至少一组锁扣 (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 其特。

4、征在于: 所述的梯形 框架与两组挂钩的固定关系为, 当两组挂钩挂设在三管通信塔的法兰盘衔接处时, 梯形框 架呈斜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梯形 框架下底边上还设有阻挡板 (6) 。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梯形框架为等腰梯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411968 U 2 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防护设备, 特别是一种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防护组 件。 背景技术 0002 拉线铁塔塔桅的横截面一般为。

5、正三角型布置, 以节约钢材。 但是拉线铁塔塔桅需 要依然需要人工进行维护, 维护工序为工人从拉线铁塔塔桅的中间, 爬到最高处, 然后穿到 拉线铁塔塔桅外围进行维护, 这个过程, 风险就比较高, 如果人员从高空坠落或者维修工具 从高空坠落, 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简便的拉线铁塔塔桅用高空作业 防护组件。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它包括一组以上的防护件, 所述的防护件包括 梯形框架、 网布、 连接件, 网布与梯形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 设有至少两组挂钩。 000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

6、、 操作方便、 使用灵活, 只需要通过吊升装置将本实用 新型升起后, 进行安装即可; 一旦完成指定区域的作业, 那么人员往下移动至另一个施工段 作业时, 将本实用新型与拉线铁塔塔桅分离后, 通过动力装置将防护件下放至下一区域进 行固定即可; 2、 安全性能高, 防护件与拉线铁塔塔桅有连接关系, 另外, 相邻的防护件之间 也有连接关系, 如果物体下落, 防护件能够很好的将下落的力分散, 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08 图3为拉线铁塔塔桅单面塔桅上布设防护组件的设施图 0009 图4为拉线铁塔塔桅布设护组件的俯视图 0。

7、010 标号说明: 1梯形框架、 2网布、 3连接件、 4挂钩、 5锁扣、 6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0012 如图14所示: 其中图2、 3中为了能够简单直观看到防护件的各部件结构, 故省略 了锁扣结构, 它包括一组以上的防护件, 所述的防护件包括梯形框架1、 网布2、 连接件3, 网 布与梯形框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设有至少两组挂钩4。 一般来 说, 拉线铁塔塔桅含有三个立面, 所以防护件一般配备三组, 梯形框架增大防护面积, 特别 是拉线铁塔塔桅含有三个立面都设有防护件的时候, 可以使得两两防护件之间。

8、, 不存在间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411968 U 3 隙, 梯形框架内设有网布, 一般来说, 网布都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梯形框架内, 为了能够使 得防护件固定在拉线铁塔塔桅, 所以需要在梯形框架的上底边上固设有至少两组挂钩。 0013 如果仅仅通过挂钩固定梯形框架, 一旦有物体降落, 可能会造成单一防护件受力 过大, 所以在梯形框架的两侧边设有至少一组锁扣5, 将梯形框架两两连接, 这样可以协同 受力。 0014 所述的梯形框架与两组挂钩的固定关系为, 当两组挂钩挂设在拉线铁塔塔桅的法 兰盘衔接处时, 梯形框架呈斜向上倾斜。 这样可以保证下落的物体不会向外侧弹出, 出现因 。

9、二次反弹物体再次下落的情况发生。 0015 所述的梯形框架下底边上还设有阻挡板6。 为了避免物体因为梯形框架呈斜向上 倾斜, 那么掉落的物体会二次反弹向拉线铁塔塔桅内跌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所以设 置了一个阻挡板。 0016 所述的梯形框架为等腰梯形。 这样便于整理以及组装。 如果是方型, 那么在设定框 架设定斜度后, 两两相邻的框架之间会留下一个三角形的空间, 形成一个安全盲区。 0017 如果有必要可以在等腰梯形的四个角设立便于挂钩钩住的挂孔结构, 方便防护件 升降时, 用于挂钩的固定。 0018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如下: 首先工作人员带上绳子和双轮滑轮, 从拉线铁塔塔桅 中部爬到。

10、拉线铁塔塔桅顶部, 在拉线铁塔塔桅的三个角固定双轮滑轮, 然后将绳子绕过双 轮滑轮后将绳子扔下地面, 地面的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 将绳子的一端连接防护件 (如果设 置了挂孔, 那么直接在绳子上设置钩子, 将钩子挂在挂孔即可) , 另一端连接动力装置 (如卷 扬机) , 然后通过卷扬机, 将防护件吊到高处, 当防护件到达指定位置后, 进行安装, 这里的 指定位置是指代拉线铁塔塔桅中, 上下相邻的两个桅杆法兰连接处的位置。 高空作业人员 固定方式如下, 首先将挂钩挂在法兰的连接处, 然后将两两相邻的防护件的挂钩进行连接, 之后可以考虑解开绳子, 当然绳子不解开也是可行的。 0019 尽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意和说明, 但 应当理解, 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 因此, 应当理 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 本实用新型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411968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5 CN 205411968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6 CN 205411968 U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7 CN 205411968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