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防护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262078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3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19131.X

申请日:

20130120

公开号:

CN103083840B

公开日:

201609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17/00

主分类号:

A62B17/00

申请人:

周良勇

发明人:

周良勇

地址:

51009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恒福路71号104室

优先权:

CN20131001913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属于消防器具,主要包括滚筒和防护挡板。防护挡板设置在滚筒的一端或两端,防护挡板全部或部分部位采用透明材料做成,另外在防护挡板上还设置有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消防员身在滚筒里面,所以能受到滚筒和防护挡板的有效保护,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消防员在灭火时缺少可靠防护的现实问题。应用本发明装置,可保护消防员在进行灭火作业或在危险场所中抢险、搜救时,免于受到火场热辐射、爆炸碎片和冲击波、高空坠物以及高温、有毒气体的伤害。另外,本发明装置也能用于发生火灾、房屋面临坍塌危险,以及有毒气体泄露时人员的防护和逃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消防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滚筒(1)和防护挡板(2),防护挡板(2)设置在滚筒(1)的一端或两端,防护挡板(2)全部或部分部位为透明结构,另外在防护挡板(2)上还设置有孔(3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滚筒(1)的内或/及外面设置有加强筋(4A、4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滚筒(1)的内或/及外表面加设有隔热层(8、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防护挡板(2)的内侧设置有防护挡板加固件(5A、5B、1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滚筒(1)外部两端设置有轮框(6A、6B、6C、6D)。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后挡板(10)上设置有供人进出滚筒(1)的后门(10A、10B),或者是在滚筒(1)的筒壁上设置有侧门(15)。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滚筒(1)的筒壁上设置有透明窗口(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滚筒(1)里面设置有转向把手(13)。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其特征是:在滚筒(1)上设置有抗压件(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器具,涉及一种消防人员在灭火或进入火场等危险场所进行搜救、抢险、排爆时使用的防护装置,另外也可用于发生火灾、房屋面临坍塌危险以及毒气泄露时人员的防护及逃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消防员在灭火时,基本上都只是依靠身上穿戴的消防服、帽来提供防护。这种防护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如果火场中的物品(如鞭炮、煤气罐、压力容器等)发生爆炸,消防服就难以抵挡住爆炸碎片和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无法为消防员提供有效防护;再如,消防员进入钢架结构的厂房中灭火或搜救时,如果发生钢架坍塌或天花板坠落,就很容易砸到消防员并造成致命伤害。目前,虽然已经有消防坦克为坦克里面的消防员在灭火时提供可靠防护,但这种消防坦克速度慢且笨重,运载及行驶都不方便,而且成本相对来说非常高,所以绝大多数的消防队都无法配备,即使配备了,在小街小巷中灭火时也无法用上场。中国专利“消防单兵推进器”(申请号 :03243869.9,公告号:CN 2605028 Y)公开了一种消防员防护器具,其缺点是,只能对来自前方的安全威胁提供有限防护,对于左、右及上方方向,则完全裸露,没有任何防护作用,而且在遇到路上有小坑小坎时也难以推进。据统计,1999年,美国消防员在火场作业中受到伤害的人数为57100人。2013年1月1日凌晨,杭州一塑料模具厂发生大火,由于火场风向突然发生变化,大火将三名正在火场中灭火的消防员吞噬,造成三名消防员牺牲。由此可见,现在还没有真正能够广泛使用的消防器具来为消防员提供可靠的防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大多数火场环境下,都能够对消防员形成有效防护的器具,保护消防员在灭火、火场搜救等作业中的人身安全,另外也能用于发生火灾、房屋面临坍塌危险以及有毒气体泄露时人员的防护及逃生。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消防防护装置,主要包括滚筒和防护挡板,防护挡板设置在滚筒的一端或两端,防护挡板全部或部分部位为透明结构,另外在防护挡板上还设置有孔。此外,为了增加滚筒的强度,在滚筒的内或/及外面一般还设置有加强筋;为了增强滚筒的隔热性能,在滚筒的内或/及外面一般还设置有隔热层;为了使防护挡板具有更好的防护性能,在防护挡板的内侧一般还设置有防护挡板加固件;为了使整个装置在地面上滚动时稳定性更好,在滚筒外部两端一般还设置有轮框;如果在滚筒的前后两端都设置有挡板(前端的防护挡板和后端的后挡板),那么在后挡板上或者是在滚筒的筒壁上还设置有供人进出滚筒的后门或侧门;在防护挡板上的开孔处可设置孔盖或小挡板,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将孔封住,避免外部的有毒气体进入到滚筒里面来;为了使人员在滚筒里面走动带动整个装置滚动行进时能看到前方的景况,在滚筒的筒壁上还可以再设置透明观察窗口。防护挡板或防护挡板上的透明观察窗口最好采用强度高的隔热、耐高温玻璃来做成。在使用本发明装置时,消防员可将该装置推到作业场所中的合适位置,然后站在滚筒里面,通过防护挡板上的孔向外喷射水或灭火剂来灭火。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滚筒和防护挡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隔热防热性能,可保护消防员免于受到火场热辐射、爆炸碎片和冲击波、高空坠物的伤害。另外,有了本发明装置以后,以前由于担心消防员的人身安全,不敢派消防员进行近距离灭火、进入危险场所进行抢险、搜救等情况,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图4分别是图1实施例作局部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右视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图8分别是图6实施例作局部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府视图。

  图9、图10分别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1、图12分别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局部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3、图14分别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立体示意图、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滚筒,2.防护挡板,3A.孔,3B.孔盖,4A、4B.加强筋,5A、5B、14.防护挡板加固件,6A、6B、6C、6D.轮框,7.外隔热层,8.内隔热层,9.透明窗口,10.后挡板,10A、10B.后门,11A、11B.消防员,12、吊耳,13.把手,15.侧门,16.抗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装置主要包括滚筒(1)和防护挡板(2),防护挡板(2)设置在滚筒(1)的一端或两端(防护挡板与滚筒端面的距离最好有5mm至50mm,这样可避免整个装置放倒后防护挡板碰到地面损坏)。防护挡板(2)全部或部分部位为透明结构(即防护挡板全部或部分部位由透明材料做成),或者是在非透明材料(如钢板)上设置透明观察窗口来做成。另外,在防护挡板(2)上还设置有孔(3A)。在实际使用时,消防员可以从防护挡板(2)上的孔(3A)中伸出灭火器具的喷头喷射灭火剂或水来灭火,或者伸出手来作业(如关闭阀门等)。

  同时参照图5[图5为透过透明防护挡板(2)看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在使用本发明装置时,消防员可将其推到作业场所中的合适位置(因为其外形是圆筒状的,所以能够在人的推动下滚动前行),然后站在滚筒(1)里面,通过防护挡板(2)上的孔(3A)向外喷射水或灭火剂来灭火。消防员(11A)站在滚筒(1)里面向外灭火时,可以透过透明的防护挡板(2)或防护挡板上的透明观察窗口来观察火情,防护挡板(2)会将着火物质发出的会对消防员(11A)造成伤害的大部分热辐射挡住(过滤掉)。如果火场发生爆炸,防护挡板(2)也会抵挡住飞向消防员(11A)的爆炸碎片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如果发生坍塌或高空坠物(如幕墙玻璃坠落),滚筒(1)(一般采用高强度钢板来制造)也会挡住砸向消防员(11A)的物件,保护消防员(11A)的人身安全。消防员(11A)在进入到滚筒(1)里面进行灭火作业前,可以先在滚筒与地面接触的位置两边塞上物件(例如楔形木条),以防止作业时滚筒滚动,另外也可以在滚筒上另设收放式支脚,在需要的时候打开来防止滚筒滚动。

  参照图6、图7、图8实施例,为了增加滚筒的强度,增强其抗砸、抗压性能,或者在达到使用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省滚筒材料的用量,在滚筒(1)的内或/及外面一般还设置(焊接)有加强筋(4A、4B)。为了增强滚筒的隔热性能,避免由于火场高温环境对滚筒里面人员造成伤害,在滚筒(1)的内或/及外表面一般还加设有隔热层(8、7)。防护挡板(2)(或防护挡板上的透明观察窗口)最好采用耐热玻璃(耐高温玻璃)来做成,或者是采用耐热玻璃+隔热玻璃+钢化玻璃(防弹玻璃)的多层结构。在防护挡板(2)上的开孔(3A)处一般还设置有孔盖(3B)或小挡板或百叶窗,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将孔(3A)封住。为了使防护挡板(2)能够更好地抵挡爆炸冲击波或碎片的破坏,在防护挡板(2)的内侧一般还设置有防护挡板加固件(5A、5B)。为了使滚筒(1)在地面上滚动时稳定性更好,在滚筒(1)外部两端一般还设置(焊接)有轮框(6A、6B),另外在设置有轮框(6A、6B)后,也有助于提高滚筒(1)的整体强度。

  参照图9、图10实施例[图10为透过透明窗口(9)、后门(10A)及后挡板(10)后看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在滚筒(1)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挡板(2),后端由后挡板(10)封闭,并在后挡板(10)上设置有供人进出滚筒(1)的后门(10A)。在实际使用中,消防员(11B)进入到滚筒(1)里面并关上后门(10A)以及防护挡板(2)上的孔盖(3B)后,便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封闭环境中,此时消防员(11B)可通过走动来带动整个装置向前滚动进出火场观察火情或搜救,或进入危险场所作业,外面即使有高温或有毒气体,也无法进入到滚筒(1)里面来,这样也就不会对消防员(11B)造成伤害(滚筒里面的空气一般可以供消防员正常呼吸两个小时左右,如果消防员另外携带有氧气瓶,则能在里面工作更长时间而无需外部空气供给)。为了使滚筒(1)里面的消防员(11B)在整个装置滚动前行时,也能看到前面的景况,在滚筒(1)的筒壁上一般还设置有透明窗口(9)。

  参照图11、图12实施例,在滚筒(1)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挡板(2),滚筒(1)的外面设置有外隔热层(7)和截面为矩形的轮框(6C、6D)。后门(10B)为对开的双门,在门上开有小孔(一般还带有孔盖,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将孔封闭),消防水管可从该小孔中穿过,并从前端的孔中伸出喷水灭火。消防员在这样相对封闭的滚筒里面进行灭火作业,能够避免外部的热辐射、高温环境、有毒气体、爆炸碎片、高空坠物等造成人身伤害。为了使人员在滚筒里面行走带动整个装置滚动时能够控制滚动行进方向,在滚筒里面一般还设置有转向把手(13),当里面的人猛拉一下面前或身体后面的把手(13)时,整个装置便会转动一定的角度,重复几次便可将整个装置转到合适的方向。此外,在滚筒的端面上一般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吊耳(12),以便于用吊勾勾上,使用起重设备将整个装置从车上吊下来,或从地面吊放到车上去。另外,在消防、抢险作业人员利用本发明装置进入危险场所时,可以在吊耳(12)上接上绳子、钢缆或铁链,以便在滚筒里面的作业人员遇到危险无法自行“滚”出来时,将整个装置拉出来进行救护。

  参照图13、图14实施例[图14为透过透明的防护挡板(2)后看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在滚筒(1)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挡板(2),滚筒(1)的内表面设置有内隔热层(8),外面两端设置有轮框(6C、6D)。为了使防护挡板(2)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即使其被撞击破碎也不会对滚筒里面的人员造成伤害,在防护挡板(2)内侧还设置有放射状(或辅条状)的防护挡板加固件(14)(一般为钢条做成)。在灭火作业(特别是森林灭火作业)中使用本发明装置,若面临将被大火吞噬的危险情况时,可将本装置放倒(参见图14,图中封闭防护挡板孔的孔盖未画出),人就可以在滚筒(1)里面安全躲避危险了,这要比现有的在地面挖坑埋人躲避大火的常规做法更简便、实用。为了使本装置在放倒后人员也能方便进出滚筒,在本装置滚筒的筒壁上一般还设置有侧门(15)。为了增强本装置的抗压性能,在本装置滚筒(1)上一般还设置有抗压件(16)。

  本发明装置中滚筒(1)的直径既可以做得大于消防员的身高(例如1.6米至2.2米高,消防员在里面可以站立走动),也可以做成小于消防员的身高(例如0.7米至1.6米高,消防员在里面可以爬行以带动整个装置滚动行进),以便于在狭窄场所及特殊环境中使用。

  本发明装置除了消防员在消防、抢险作业中可以使用外,在普通家庭及公共场所中也可以放置备用。在发生火灾或有毒气体泄露时,人员可进入到滚筒里面(并关上后门),通过走动或爬行带动整个装置滚动前行,穿过火场或充满有毒气体的区间,安全逃离危险场所。如果发生地震、龙卷风、台风、暴风雪等自然灾害,房屋可能会坍塌时,人员也可以躲到滚筒里面避险。

  本发明装置中的滚筒、防护挡板等如果使用防辐射材料来做成,那么还可以用于核辐射环境(如核电站发生核物质泄露事故)中的抢险、搜救作业;滚筒、防护挡板如果采用防弹材料来做成(例如滚筒采用防弹钢板来做,防护挡板采用防弹玻璃来做),那么本发明装置还可以用于处理公共场所中放置的易爆危险物品,例如排爆人员进入到滚筒(1)里面让本装置滚动到危险物品旁边,从孔(3A)中伸出抓具抓住危险物品,再滚动到防爆罐(排爆罐)旁边,将危险物品放到防爆罐中,这样就可以安全处理易爆危险物品了。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消防防护装置.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019131.X (22)申请日 2013.01.2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308384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08 (73)专利权人 周良勇 地址 51009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恒福路 71号104室 (72)发明人 周良勇 (51)Int.Cl. A62B 17/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605028 Y,2004.03.03, CN 201211401 Y,2009.03.25, CN。

2、 201195012 Y,2009.02.18, CN 203090297 U,2013.07.31, 审查员 赵铁 (54)发明名称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 (57)摘要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 属于消防器具, 主要包 括滚筒和防护挡板。 防护挡板设置在滚筒的一端 或两端, 防护挡板全部或部分部位采用透明材料 做成, 另外在防护挡板上还设置有孔。 在使用过 程中, 由于消防员身在滚筒里面, 所以能受到滚 筒和防护挡板的有效保护, 可以解决长期以来消 防员在灭火时缺少可靠防护的现实问题。 应用本 发明装置, 可保护消防员在进行灭火作业或在危 险场所中抢险、 搜救时, 免于受到火场热辐射、 爆 炸碎片和冲。

3、击波、 高空坠物以及高温、 有毒气体 的伤害。 另外, 本发明装置也能用于发生火灾、 房 屋面临坍塌危险, 以及有毒气体泄露时人员的防 护和逃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4页 CN 103083840 B 2016.09.14 CN 103083840 B 1/1 页 2 1.一种消防防护装置, 其特征是 : 包括滚筒 (1) 和防护挡板 (2) , 防护挡板 (2) 设置在滚 筒 (1) 的一端或两端, 防护挡板 (2) 全部或部分部位为透明结构, 另外在防护挡板 (2) 上还 设置有孔 (3A)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 其特征是 : 在滚筒 (1) 的内或/。

4、及外面设置有 加强筋 (4A、 4B) 。 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 其特征是 : 在滚筒 (1) 的内或 / 及外表面 加设有隔热层 (8、 7) 。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 其特征是 : 在防护挡板 (2) 的内侧设置有 防护挡板加固件 (5A、 5B、 14) 。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 其特征是 : 在滚筒 (1) 外部两端设置有轮 框 (6A、 6B、 6C、 6D) 。 6.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 其特征是 : 在后挡板 (10) 上设置有供人 进出滚筒 (1) 的后门 (10A、 10B) 。

5、, 或者是在滚筒 (1) 的筒壁上设置有侧门 (15)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 其特征是 : 在滚筒 (1) 的筒壁上设置有透 明窗口 (9) 。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 其特征是 : 在滚筒 (1) 里面设置有转向把 手 (13) 。 9.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消防防护装置, 其特征是 : 在滚筒 (1) 上设置有抗压件 (16)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83840 B 2 1/4 页 3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消防器具, 涉及一种消防人员在灭火或进入火场等危险场所进行搜 救、 抢险、 排爆时使用的。

6、防护装置, 另外也可用于发生火灾、 房屋面临坍塌危险以及毒气泄 露时人员的防护及逃生。 背景技术 0002 一直以来, 消防员在灭火时, 基本上都只是依靠身上穿戴的消防服、 帽来提供防 护。这种防护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 如果火场中的物品 (如鞭炮、 煤气罐、 压力容 器等) 发生爆炸, 消防服就难以抵挡住爆炸碎片和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 无法为消防员提供 有效防护 ; 再如, 消防员进入钢架结构的厂房中灭火或搜救时, 如果发生钢架坍塌或天花板 坠落, 就很容易砸到消防员并造成致命伤害。目前, 虽然已经有消防坦克为坦克里面的消 防员在灭火时提供可靠防护, 但这种消防坦克速度慢且笨重, 。

7、运载及行驶都不方便, 而且成 本相对来说非常高, 所以绝大多数的消防队都无法配备, 即使配备了, 在小街小巷中灭火时 也无法用上场。中国专利 “消防单兵推进器” (申请号 : 03243869.9, 公告号 : CN 2605028 Y) 公开了一种消防员防护器具, 其缺点是, 只能对来自前方的安全威胁提供有限防护, 对于 左、 右及上方方向, 则完全裸露, 没有任何防护作用, 而且在遇到路上有小坑小坎时也难以 推进。据统计, 1999 年, 美国消防员在火场作业中受到伤害的人数为 57100 人。2013 年 1 月 1 日凌晨, 杭州一塑料模具厂发生大火, 由于火场风向突然发生变化, 大火。

8、将三名正在火 场中灭火的消防员吞噬, 造成三名消防员牺牲。 由此可见, 现在还没有真正能够广泛使用的 消防器具来为消防员提供可靠的防护。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大多数火场环境下, 都能够对消防员形成有效防护的 器具, 保护消防员在灭火、 火场搜救等作业中的人身安全, 另外也能用于发生火灾、 房屋面 临坍塌危险以及有毒气体泄露时人员的防护及逃生。 0004 本发明的内容是 : 一种消防防护装置, 主要包括滚筒和防护挡板, 防护挡板设置在 滚筒的一端或两端, 防护挡板全部或部分部位为透明结构, 另外在防护挡板上还设置有孔。 此外, 为了增加滚筒的强度, 在滚筒的内或 / 及外。

9、面一般还设置有加强筋 ; 为了增强滚筒的 隔热性能, 在滚筒的内或 / 及外面一般还设置有隔热层 ; 为了使防护挡板具有更好的防护 性能, 在防护挡板的内侧一般还设置有防护挡板加固件 ; 为了使整个装置在地面上滚动时 稳定性更好, 在滚筒外部两端一般还设置有轮框 ; 如果在滚筒的前后两端都设置有挡板 (前 端的防护挡板和后端的后挡板) , 那么在后挡板上或者是在滚筒的筒壁上还设置有供人进 出滚筒的后门或侧门 ; 在防护挡板上的开孔处可设置孔盖或小挡板, 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将 孔封住, 避免外部的有毒气体进入到滚筒里面来 ; 为了使人员在滚筒里面走动带动整个装 置滚动行进时能看到前方的景况, 在滚。

10、筒的筒壁上还可以再设置透明观察窗口。防护挡板 或防护挡板上的透明观察窗口最好采用强度高的隔热、 耐高温玻璃来做成。在使用本发明 说 明 书 CN 103083840 B 3 2/4 页 4 装置时, 消防员可将该装置推到作业场所中的合适位置, 然后站在滚筒里面, 通过防护挡板 上的孔向外喷射水或灭火剂来灭火。 0005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 由于滚筒和防护挡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隔热防热性 能, 可保护消防员免于受到火场热辐射、 爆炸碎片和冲击波、 高空坠物的伤害。 另外, 有了本 发明装置以后, 以前由于担心消防员的人身安全, 不敢派消防员进行近距离灭火、 进入危险 场所进行抢险、 搜救。

11、等情况, 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附图说明 0006 图 1 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07 图 2 是图 1 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08 图 3、 图 4 分别是图 1 实施例作局部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 右视图。 0009 图 5 是图 1 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0 图 6 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1 图 7、 图 8 分别是图 6 实施例作局部剖切后的立体示意图、 府视图。 0012 图 9、 图 10 分别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3 图 11、 图 12 分别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局部剖切后的立体示意。

12、 图。 0014 图 13、 图 14 分别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立体示意图、 使用状态示意 图。 0015 图中 : 1.滚筒, 2.防护挡板, 3A.孔, 3B.孔盖, 4A、 4B.加强筋, 5A、 5B、 14.防护挡板 加固件, 6A、 6B、 6C、 6D. 轮框, 7. 外隔热层, 8. 内隔热层, 9. 透明窗口, 10. 后挡板, 10A、 10B. 后门, 11A、 11B. 消防员, 12、 吊耳, 13. 把手, 15. 侧门, 16. 抗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参照图 1、 图 2、 图 3、 图 4, 本发明装置主要包括滚筒 (1) 和防护挡板 (2。

13、) , 防护挡板 (2) 设置在滚筒 (1) 的一端或两端 (防护挡板与滚筒端面的距离最好有 5mm 至 50mm, 这样可 避免整个装置放倒后防护挡板碰到地面损坏) 。防护挡板 (2) 全部或部分部位为透明结构 (即防护挡板全部或部分部位由透明材料做成) , 或者是在非透明材料 (如钢板) 上设置透明 观察窗口来做成。另外, 在防护挡板 (2) 上还设置有孔 (3A) 。在实际使用时, 消防员可以从 防护挡板 (2) 上的孔 (3A) 中伸出灭火器具的喷头喷射灭火剂或水来灭火, 或者伸出手来作 业 (如关闭阀门等) 。 0017 同时参照图 5 图 5 为透过透明防护挡板 (2) 看到的使用。

14、状态示意图 , 在使用本 发明装置时, 消防员可将其推到作业场所中的合适位置 (因为其外形是圆筒状的, 所以能够 在人的推动下滚动前行) , 然后站在滚筒 (1) 里面, 通过防护挡板 (2) 上的孔 (3A) 向外喷射 水或灭火剂来灭火。消防员 (11A) 站在滚筒 (1) 里面向外灭火时, 可以透过透明的防护挡板 (2) 或防护挡板上的透明观察窗口来观察火情, 防护挡板 (2) 会将着火物质发出的会对消防 员 (11A) 造成伤害的大部分热辐射挡住 (过滤掉) 。如果火场发生爆炸, 防护挡板 (2) 也会抵 挡住飞向消防员 (11A) 的爆炸碎片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 ; 如果发生坍塌或高空坠。

15、物 (如幕 墙玻璃坠落) , 滚筒 (1) (一般采用高强度钢板来制造) 也会挡住砸向消防员 (11A) 的物件, 说 明 书 CN 103083840 B 4 3/4 页 5 保护消防员 (11A) 的人身安全。消防员 (11A) 在进入到滚筒 (1) 里面进行灭火作业前, 可以 先在滚筒与地面接触的位置两边塞上物件 (例如楔形木条) , 以防止作业时滚筒滚动, 另外 也可以在滚筒上另设收放式支脚, 在需要的时候打开来防止滚筒滚动。 0018 参照图 6、 图 7、 图 8 实施例, 为了增加滚筒的强度, 增强其抗砸、 抗压性能, 或者在 达到使用强度要求的前提下, 节省滚筒材料的用量, 在。

16、滚筒 (1) 的内或 / 及外面一般还设置 (焊接) 有加强筋 (4A、 4B) 。为了增强滚筒的隔热性能, 避免由于火场高温环境对滚筒里面人 员造成伤害, 在滚筒 (1) 的内或 / 及外表面一般还加设有隔热层 (8、 7) 。防护挡板 (2) (或 防护挡板上的透明观察窗口) 最好采用耐热玻璃 (耐高温玻璃) 来做成, 或者是采用耐热玻 璃隔热玻璃钢化玻璃 (防弹玻璃) 的多层结构。在防护挡板 (2) 上的开孔 (3A) 处一般 还设置有孔盖 (3B) 或小挡板或百叶窗, 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将孔 (3A) 封住。为了使防护挡板 (2) 能够更好地抵挡爆炸冲击波或碎片的破坏, 在防护挡板 (2。

17、) 的内侧一般还设置有防护挡 板加固件 (5A、 5B) 。为了使滚筒 (1) 在地面上滚动时稳定性更好, 在滚筒 (1) 外部两端一般 还设置 (焊接) 有轮框 (6A、 6B) , 另外在设置有轮框 (6A、 6B) 后, 也有助于提高滚筒 (1) 的整 体强度。 0019 参照图 9、 图 10 实施例 图 10 为透过透明窗口 (9) 、 后门 (10A) 及后挡板 (10) 后 看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 在滚筒 (1) 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挡板 (2) , 后端由后挡板 (10) 封闭, 并在后挡板 (10) 上设置有供人进出滚筒 (1) 的后门 (10A) 。在实际使用中, 消防员 (。

18、11B) 进 入到滚筒 (1) 里面并关上后门 (10A) 以及防护挡板 (2) 上的孔盖 (3B) 后, 便处于一个相对 安全的封闭环境中, 此时消防员 (11B) 可通过走动来带动整个装置向前滚动进出火场观察 火情或搜救, 或进入危险场所作业, 外面即使有高温或有毒气体, 也无法进入到滚筒 (1) 里 面来, 这样也就不会对消防员 (11B) 造成伤害 (滚筒里面的空气一般可以供消防员正常呼吸 两个小时左右, 如果消防员另外携带有氧气瓶, 则能在里面工作更长时间而无需外部空气 供给) 。为了使滚筒 (1) 里面的消防员 (11B) 在整个装置滚动前行时, 也能看到前面的景况, 在滚筒 (1。

19、) 的筒壁上一般还设置有透明窗口 (9) 。 0020 参照图 11、 图 12 实施例, 在滚筒 (1) 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挡板 (2) , 滚筒 (1) 的外面 设置有外隔热层 (7) 和截面为矩形的轮框 (6C、 6D) 。后门 (10B) 为对开的双门, 在门上开有 小孔 (一般还带有孔盖, 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将孔封闭) , 消防水管可从该小孔中穿过, 并从前 端的孔中伸出喷水灭火。消防员在这样相对封闭的滚筒里面进行灭火作业, 能够避免外部 的热辐射、 高温环境、 有毒气体、 爆炸碎片、 高空坠物等造成人身伤害。为了使人员在滚筒 里面行走带动整个装置滚动时能够控制滚动行进方向, 在滚筒里面。

20、一般还设置有转向把手 (13) , 当里面的人猛拉一下面前或身体后面的把手 (13) 时, 整个装置便会转动一定的角度, 重复几次便可将整个装置转到合适的方向。此外, 在滚筒的端面上一般还设置有一个或多 个吊耳 (12) , 以便于用吊勾勾上, 使用起重设备将整个装置从车上吊下来, 或从地面吊放到 车上去。另外, 在消防、 抢险作业人员利用本发明装置进入危险场所时, 可以在吊耳 (12) 上 接上绳子、 钢缆或铁链, 以便在滚筒里面的作业人员遇到危险无法自行 “滚” 出来时, 将整个 装置拉出来进行救护。 0021 参照图 13、 图 14 实施例 图 14 为透过透明的防护挡板 (2) 后看。

21、到的使用状态示 意图 , 在滚筒 (1) 的前端设置有防护挡板 (2) , 滚筒 (1) 的内表面设置有内隔热层 (8) , 外 面两端设置有轮框 (6C、 6D) 。为了使防护挡板 (2) 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 即使其被撞击破 说 明 书 CN 103083840 B 5 4/4 页 6 碎也不会对滚筒里面的人员造成伤害, 在防护挡板 (2) 内侧还设置有放射状 (或辅条状) 的 防护挡板加固件 (14) (一般为钢条做成) 。在灭火作业 (特别是森林灭火作业) 中使用本发 明装置, 若面临将被大火吞噬的危险情况时, 可将本装置放倒 (参见图 14, 图中封闭防护挡 板孔的孔盖未画出) ,。

22、 人就可以在滚筒 (1) 里面安全躲避危险了, 这要比现有的在地面挖坑 埋人躲避大火的常规做法更简便、 实用。 为了使本装置在放倒后人员也能方便进出滚筒, 在 本装置滚筒的筒壁上一般还设置有侧门 (15) 。为了增强本装置的抗压性能, 在本装置滚筒 (1) 上一般还设置有抗压件 (16) 。 0022 本发明装置中滚筒 (1) 的直径既可以做得大于消防员的身高 (例如1.6米至2.2米 高, 消防员在里面可以站立走动) , 也可以做成小于消防员的身高 (例如 0.7 米至 1.6 米高, 消防员在里面可以爬行以带动整个装置滚动行进) , 以便于在狭窄场所及特殊环境中使用。 0023 本发明装置。

23、除了消防员在消防、 抢险作业中可以使用外, 在普通家庭及公共场所 中也可以放置备用。在发生火灾或有毒气体泄露时, 人员可进入到滚筒里面 (并关上后门) , 通过走动或爬行带动整个装置滚动前行, 穿过火场或充满有毒气体的区间, 安全逃离危险 场所。如果发生地震、 龙卷风、 台风、 暴风雪等自然灾害, 房屋可能会坍塌时, 人员也可以躲 到滚筒里面避险。 0024 本发明装置中的滚筒、 防护挡板等如果使用防辐射材料来做成, 那么还可以用于 核辐射环境 (如核电站发生核物质泄露事故) 中的抢险、 搜救作业 ; 滚筒、 防护挡板如果采用 防弹材料来做成 (例如滚筒采用防弹钢板来做, 防护挡板采用防弹玻璃。

24、来做) , 那么本发明 装置还可以用于处理公共场所中放置的易爆危险物品, 例如排爆人员进入到滚筒 (1) 里面 让本装置滚动到危险物品旁边, 从孔 (3A) 中伸出抓具抓住危险物品, 再滚动到防爆罐 (排爆 罐) 旁边, 将危险物品放到防爆罐中, 这样就可以安全处理易爆危险物品了。 说 明 书 CN 103083840 B 6 1/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7 2/14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8 3/14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9 4/14 页 10 图 4 说。

25、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0 5/14 页 11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1 6/14 页 12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2 7/14 页 13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3 8/14 页 14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4 9/14 页 15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5 10/14 页 16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6 11/14 页 17 图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7 12/14 页 18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8 13/14 页 19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19 14/14 页 20 图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083840 B 2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